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修改

合集下载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

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写法一、引言标点符号作为书写的辅助工具,在文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还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本篇文章将介绍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写法,以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逗号(,)逗号是最为常见的标点符号,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例如,“他带来了水果、蛋糕和鲜花。

”2. 用于分隔相对独立的成分:例如,“我在下午四点等你,如果你有时间。

”3. 用于修饰性插入语之前后:例如,“请注意,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4. 用于连接并列句子时,需要与连词配合使用: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

”三、句号(。

)句号标志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并表示陈述或断言。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出现在陈述句末尾:例如,“我喜欢你。

”2. 出现在祈使句末尾时,表示命令或请求:例如,“请开灯。

”3. 出现在特殊疑问句中,表示陈述:例如,“你怎么会迟到呢。

”四、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并传递询问的意义。

以下是相关的用法:1. 出现在一般疑问句末尾:例如,“你明天来吗?”2. 用于反复提问或表达怀疑:例如,“这是什么东西?”五、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调、惊讶或喜悦的情感。

以下为其应用场景:1. 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陈述句:例如,“真不敢相信!”2. 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或请求具有强烈的口气:例如,“快点过来!”六、分号(;)分号一般作为连接具有紧密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之间的标点符号。

它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常被使用:1. 用于连接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主要分句:例如,“他很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2. 用于连接同时包含并列分句的复合句:例如,“我们去了北京;游览了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七、冒号(:)冒号主要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总结之前的内容。

以下为其主要使用场景:1. 用于引述对话或说明陈述的来源:例如,“他对我说:‘加油吧!’”2.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或详细列举:例如,“有三种动物是羊:山羊、绵羊和骆驼羊。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标点修改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标点修改

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标点修改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句子中承担着划分句子结构、表达语气和引导阅读节奏等多种功能。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本更通顺、表达更准确。

然而,很多人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常见的标点修改问题。

一、使用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用于划分短语、表达并列关系、表示间断和插入语等。

以下是一些使用逗号的常见情况:1. 列举:当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时,逗号用于分隔各个项目。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如苹果、香蕉和橙子。

2. 并列关系:逗号用于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

例如:她喜欢唱歌,跳舞,还会弹钢琴。

3. 插入语:逗号用于标记插入语,即对句子进行补充说明的部分。

例如:昨天,我去了一趟图书馆。

二、使用句号(.)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

在使用句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陈述句结尾:句子陈述结束时,使用句号。

例如:我很高兴。

2. 缩写:对于缩写词,需要在最后一个字母后添加句号。

例如:美国总统是 J.F.K.。

3. 省略句:当将句子中一部分省略时,句号用于表示省略的部分。

例如:他不爱我,可能是因为我不够好。

三、使用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分别表示疑问和强调。

以下是使用问号和感叹号时的一些指导:1. 疑问句:当句子是一个问题时,使用问号。

例如:你去过中国吗?2. 感叹句:当句子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感叹时,使用感叹号。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四、使用冒号(:)和分号(;)冒号和分号用于表示特定的语境和关系。

以下是使用冒号和分号时的一些准则:1.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一个解释、列举或总结。

例如: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结婚了。

2.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独立句子,或在列举中分隔项目。

例如:我们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该解决它了;我们需要采取行动。

五、标点修改标点修改是指在原文中对标点符号进行调整,以改善句子结构和读者理解。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起到界定句子结构、表达语义、传递情感的作用,还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含义,增强阅读的流畅性。

然而,由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较为复杂,很多人在写作中容易出现错误。

下面将从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入手,探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将并列成分(例如词语、短语、从句)分开,以使句子结构更清晰。

例如:她喜欢吃水果,蔬菜和坚果。

- 将长句子进行分段,以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

例如:他出生在中国的首都,北京。

- 在直接引语前后使用,表示引用内容的开始和结束。

例如:他说:“我很喜欢这个城市。

”2. 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

使用句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陈述句或带有陈述意义的句子中使用句号。

例如:我昨天买了一本新书。

- 在省略词或缩略句的末尾,通常不再使用句号。

例如:请给我一杯咖啡,谢谢。

3. 问号(?)问号主要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使用问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只有直接的疑问句才需要使用问号,间接疑问句不需要使用问号。

例如:你是谁? vs. 他问我你是谁。

- 在表示疑问的祈使句中使用问号。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她?- 问号通常只使用一个,重复使用问号会显得不正式。

4. 感叹号(!)感叹号主要用于表示语气强烈的句子或表达强烈的感情。

使用感叹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只有直接的感叹句才需要使用感叹号,间接感叹句不需要使用感叹号。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vs. 他告诉我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

- 在感叹句中,感叹号通常只使用一个,重复使用感叹号会显得过于夸张。

5. 冒号(:)冒号主要用于引出解释、例证、引语等。

使用冒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引出解释、例证、引语时,冒号前面是陈述句,后面是解释、例证、引语等内容。

例如:他告诉我一个道理:努力就能成功。

- 冒号也可以用在对话中,表示说话人的身份或引出对话内容。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大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下面总结了一些用法。

1.句号“。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但句号的形式除了“。

”之外,还有一个形式是“.”,被称为“西文句号”。

在遇到末尾是字母及特殊特殊符号时,为了防止“。

”与英文字母“o”混淆,一般在末尾使用西文句号。

例如: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这道题的计算结果是52%.2.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也可表示次序后的停顿。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第一、……第一、……第三、……3.冒号“:”冒号一般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或者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但是关于冒号还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同一句中勿用两个“冒号”。

例如:总经理大声宣布: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全体休息一天!4.引号“”引用说话或文章晨一段文字。

也可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

例:白求恩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休息的。

”战士们决心砸烂敌人的“乌龟壳”。

5.省略号……(1)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

例: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2)表示声音断续。

例:“你们……将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3)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6.破折号——(1)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例: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3)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7.书名号“《》”主要用于书名、刊物名等,但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经常会把不应该用“书名号”的地方误用为“书名号”,如证件名、奖杯名、机构名等。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思想、构建句子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出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并给出纠正方法。

一、逗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在写作中,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可以用来分隔列举的事物、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等。

然而,逗号的使用也有一些误区。

误用一:在句子中过多地使用逗号。

纠正方法:逗号应当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不必过多。

当句子本身结构复杂,需要在各个部分之间加以分隔时,可以使用逗号。

但是如果句子结构简单明了,不需要额外分隔时,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逗号。

误用二:在句子中漏掉逗号。

纠正方法:当句子中出现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时,应该使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

如果遗漏了逗号,就会造成句子意义的模糊或误解。

因此,在写作中务必留意这种情况,及时添加逗号。

二、句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句号是表达完整句子的标点符号,它主要用于句子的结束。

误用一:在文中过多地使用句号。

纠正方法:在文中过多地使用句号会使文章显得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性。

因此,应该平衡使用句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使文章节奏感更强,更易读。

误用二:在长句中缺乏句号。

纠正方法:长句如果没有适当的句号标点,读者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困惑。

因此,在写作中,长句的结尾处应该使用句号,以确保句子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三、问号与感叹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问号和感叹号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情感的标点符号,它们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误用一:在没有疑问的陈述句中使用问号。

纠正方法:问号主要用来标识疑问句,如果在陈述句中误用问号,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因此,在写作中,要根据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意图正确使用问号和句号。

误用二:过多地使用感叹号来强调情感。

纠正方法:感叹号的使用应该谨慎,过多地使用会让文章显得夸张和不正式。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运用更加精确和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情感,而不是过多地依赖感叹号。

四、引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引号可以用来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别含义,但是在使用引号时也存在一些误用的情况。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非常详细)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非常详细)

4.省略号(……) ⑴、用法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 有省略的。例如:
我第一次听见唱:二 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 户种田忙……
②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如:
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 断,跌、跌……” 他的脸 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 再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 略。例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 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 狐 狸、貉子、獾、水獭、野 猫……种类实在不少。
⑷、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 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 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 “某某说”之后,表示 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 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 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 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 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 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 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
原来如此! ……
注意点: A、省略号就是表示 “等”“等等”,所以省略 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 等”。 B.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 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 是一大段文字或几段文字或 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
5.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 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例如:
《中学生》《语文报》 《涛声依旧》
例如: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 是我去监考呢?
②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 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 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 呢?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 的祈使句,句末用问 号。
例如:
①请你稍微挪一 下凳子好吗?
②你来一下好吗?
D.有的问句,主语和 谓语倒置,应注意把 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及修改病句方法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示例4:但到底是称赞了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这些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专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问号和叹号也兼属标号:就其表示句末停顿而言,是点号;就其表示句子语气而言,是标号。

【标点符号用法的常见错误】一、问号的误区1、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例:鲁迅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一谈的问题。

(问号改为逗号)例:他完全知道这件事该不该谈?(问号改为逗号)2、疑问句中问号错放在句中。

例:什么时候动身?老师。

(句号、问号、叹号都是句末点号。

——什么时候动身,老师?)二、叹号的误区3、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

例: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主谓倒装)(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状中倒装)(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例:再见吧!妈妈。

(呼语放在句末)(再见吧,妈妈!)三、顿号的误区4、在用了“和”“跟”“与”等连词的地方,用了顿号。

例: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5、在朗读不需停顿的并列词语内部用了顿号。

例: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6、在表示约数的数字之间用了顿号。

例: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7、次序语用了括号,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四、冒号的误区8、句中在没有较大的停顿处错用冒号。

例: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9、冒号一般一直管到句末。

例:当主任宣布:张义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

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三、分号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

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例(24):略分条陈述后有“等等”“其他……”之类表列举未尽的成分时,此类成分的语法作用也相当于列举一项,之前用分号,之后用句号。

四、冒号1、一般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两种作用。

例(20):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例(2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2、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

例(22):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不能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地方用冒号,而非提示语后面没有明显停顿。

3、冒号一般不能套用。

例(23):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

4、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

例(24):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提行处理或加引号处理例外。

5、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全部,而是部分的话,则不能用冒号。

例(25):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例(26):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亦即冒号后一般是完全引用。

6、“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

例(27):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8):“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9):“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五、句号陈述句末尾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例(1):略例(2):略例(30):请稍等一下。

避免句号和逗号混淆导致一逗到底,见逗号用法。

/有时语气特别舒缓的反问句末尾也可用句号。

六、叹号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例(31):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例(32):祥林嫂,你放着吧!例(3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34):“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

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

注意倒装例(35):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七、问号1、疑问句和语气不太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

例(36):你见过金丝猴吗?例(37):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2、选择问一般只在末尾用一个问号。

例(38):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区分连续问。

3、判断是否用问号看句子是否有疑问语气,而不应该看是否有疑问形式。

例(39):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例(40):你问他还来不来。

例(41):文件下达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艰巨的任务到底交给你,还是交给他。

这种情形往往是带有疑问词语的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宾语。

主谓倒装的句子只在句末用一个句末点号。

例(42):怎么了,你?例(43):出来吧,你们!例(44):真好看,这只猫。

其他倒装句也是如此,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应该是这样,我想。

八、引号1、完全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不完全引用的引文后如用点号放在引号外。

例(45):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例(46):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引文完整且独立成句,为完全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完整不独立,为不完全引用。

2、意引不用引号。

例(47):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

”引用包括直引和意引。

/转述属于意引。

3、引文内还有引文,里面用单引号。

例(48):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4、引文的范围要准确。

例(49):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在天宇。

“哈雷慧星”/“拿来主义”/“希望工程”5、以地名来命名的厂、路、站、工程等均不需引号。

例(50):我过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京广铁路”/“大亚湾核电站”/定州“北雁商城”九、括号1、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部分之后,如被注释部分这里需用点号,挪到括号后。

例(5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

例(52):这就是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例(53):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内部文字末一般不用点号(叹号、问号除外)。

2、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例(54):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

)注释全句的用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内部文字末点号要原样保留。

十、省略号1、省略号不能和“等”之类词同时使用。

例(55):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列举各项和省略部分共作某词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只能用“等”。

/“等”除表省略还可在列举尽后煞尾。

2、省略号前的列举一般不能少于三项。

例(56):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等”前的列举不能少于两项。

十一、破折号1、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括号。

例(57):假如我有一首诗——不敢奢望一首以上——能像《唐诗三百首》的任何一首那样,为后世所认可,为子孙所传播,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例(58):每个汉字都凝结着先人对已知世界的渐悟(它积淀着几经迷失的文化传统及富有民族个性的道德伦理尺度)和对未来世界的哲思。

如注释内容较重要,需与正文一起读出来,就用破折号;如注释内容不重要,不需与正文一起读出,就用括号。

2、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冒号。

例(59):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例(20):略用破折号注释,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短,删去注释部分,句子仍完整;冒号表总分时,分说部分不能去掉,且冒号停顿时间较长。

3、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逗号。

例(60):我就是我——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

例: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破折号比逗号停顿时间长,强调作用强;破折号多强调以后成分,而逗号多强调以前成分。

4、破折号不要和“是”等赘余。

例(61):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十二、书名号1、书名号标明书名、报名、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文件名等。

例(62):《红楼梦》/《语文报》/《读者》/《序言》/《小兵张嘎》/《懂你》/<<标点符号用法》/“东方时空”/“理想”主题班会要区分引号和书名号。

/封面、书脊、书刊版权页、正文标题等都不用书名号。

2、书名内的书名用单书名号;注意书名和篇名连用。

例(63):《<宽容>序言》/《读〈石钟山记〉有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念奴娇·赤壁怀古》要分清书名范围。

如:“《求是》杂志”/“《同学》编辑部”/《琵琶行(并序)》说明:问号、叹号兼有标号作用,破折号、省略号兼有点号作用,其特殊用法本表不涉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