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实践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继续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答案
![继续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7bee5f61fb7360b4c6584.png)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一、多选1、培养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包括()。
A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进行自我激励C追求卓越,不断创新2、创新方法类型中的交流激励型,基于交流激励创造规律原理的具体技法有()。
A交流激励法 B智力激励法 C竞技赛场激励法3、()是未来教育学习和生活的四大支柱。
A学会学习B学会做事C学会做人D学会生存4、经济增长模型一般采用的要素有()。
A资本D技术进步B劳动力5、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 )。
A地域型地方政府 C城镇型地方政府 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6、从不同的阶段性划分来看,科技创新过程可以区分为()。
A感性阶段B概念化阶段C研究开发阶D设计阶段7、围绕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争论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A把制度创新系统排斥在国家创新体系之外B把国家创新体系单纯理解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C把人文社会科学及其知识创新排斥在创新之外D把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三结合的组合认定为国家创新体系8、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包括()。
A学会使用5H2W分析方法B运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分析C能够进行大胆、合理的推理D学会运用多种创新思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9、科技创新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A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B促使社会活动向多样化发展C推动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10、英国科学哲学家贝弗里奇曾经从创造过程的角度将思维方式分为()。
A批判性思维B想象性思维D无控性思维11、社会团体是表达特定阶层、团体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
A工会B共青团C妇联D侨联12、行政创新的基本原则是()。
A理论先行B协调一致C公正公平D低成本、高效率13、合理知识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A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 B具有双重知识结构 C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D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14、对问题进行分解的基本途径有()。
B通过进一步获取事实来问答问题C通过引入新的假说来解答问题D通过引入新的概念解决问题15、中国共产党在机构设置上可分为()。
公需课答案--创新理论与实践
![公需课答案--创新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4fe09e69e3143323968939a.png)
听课过程中试题答案判断题:1.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AA.正确B.错误单选题:2.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在第一位。
AA.美国B.日本C.德国D.韩国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模仿”为主B.日本注重“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模式C.日本基础科学的研究相对薄弱D.近十年来日本的R&D投入一直保持在占GDP3%以上单选题:1.我国经济增长依赖于三驾马车,不包括(C)。
A.投资B.出口C.进口D.内需判断题:2.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从在全球市场中对产品和资本的垄断转向对技术和知识的垄断。
(A)A.正确B.错误判断题:1.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A)A.正确B.错误单选题:2.制度根据起源分类可分为(C)。
A.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B.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C.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D.宪法规定的秩序和其他一般的制度安排单选题:1.形成“规矩”的途径有(D)。
A.暴力方式B.传统方式C.竞争方式D.以上皆是2.在“欧洲人移民到澳洲”的例子中,“(A)”是好的制度。
A.按到达澳洲后下船的人头付费B.提高补贴标准C.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D.派员随行监督判断题:1.规则是人选择的,它是不断博弈和交易的结果。
(A)A.正确B.错误判断题:2.整体性的制度变迁是可能的。
(B)A.正确B.错误3.(B),中央发布了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A.1978年B.1982年C.1983年D.1986年判断题:4.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A)A.正确B.错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A )A.正确B.错误单选题:哪个学派重视对技术创新“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B)A.新古典学派B.新熊彼特学派C.制度创新学派D.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判断题: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起源,每一项技术发明都能成为技术创新(B)A.正确B.错误判断题:技术系统的变革会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通常出现技术上有关联的创新群(A)A.正确B.错误单选题:莲花型创新模型由三个层次构成,不包括(C)A.微观经济层次B.中观经济层次C.客观经济层次D.宏观经济层次单选题:基于技术来源的技术创新战略分类,包括(D)A.自主创新战略B.模仿创新战略C.合作创新战略D.以上皆是判断题: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经历了逆向技术追赶和跨越的过程(A)A.正确B.错误判断题:1.产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是涉及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题库大全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题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ce4e61c0b4e767f5acfceb1.png)
《创新理论与时间概论》题库一、多选题:1、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应从(ABCD )方面努力。
(多选) 29A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B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C不断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D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构筑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2、人才资源的开发分为(ABCD)。
(多选) 51A自我开发B培养性开发C使用性开发D政策性开发3、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有(ABCD)。
(多选) 208A观念与制度问题B职能转变问题C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问题D系统协调问题4、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包括(ABCD)。
(多选)A学会使用5H2W分析方法B运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分析C能够进行大胆、合理的推理D学会运用多种创新思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5、大力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理念应该(ABC )。
(多选)A树立勇于创新的理念B树立乐于创新的理念C树立善于创新的理念D没有创新意识6、创新思维是灵活多变的,主要表现在(BCD )。
(多选)A思维的直观性B思维的立体性C思路的变通性D方法的多样性7、培养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中,追求卓越必备的品质,要做到(ABCD )。
多选86 A注重点滴B比任何人都努力C无止境地追求完美D要有完备的计划和准备8、(ABCD)是未来教育学习和生活的四大支柱。
(多选) 338A学会学习B学会做事C学会做人D学会生存9、非逻辑思维主要表现为(ABCD)。
(多选) 94A直观思维B联想思维C幻想思维D灵感思维10、实施智力激励法的核心在于(ABCD )。
(多选) 119A自由畅想B延迟判断C以量求质D综合集成11、在创造性教育中,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主要包括(ABCD )。
344-345 A指导思想B学校管理C环境布置D教师评估体系12、创新包括的形式有(ABC)。
(多选) 138A观点创新B有所发现,有所发明C创立新的理论体系D语言创新13、党的十六大文件所体现出来的理论创新,主要包括(BCD)。
创新:理论、实践与案例(共60张PPT)
![创新:理论、实践与案例(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a4d5f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c.png)
料;天然药物到合成药物(阿斯匹林) 合成氨 (化肥、炸药)煤变油(合成汽油)高分子合 成材料(cáiliào) 生物工程产品 产业组织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企业集 团、兼并潮
第十八页,共六十页。
基本 经验 (jīběn)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学习微软模式。
第八页,共六十页。
创新理论及其历史(lìshǐ)演进
创新研究起源于熊彼特的研究。 二战后,创新研究的四个阶段:
线性模型 1:科学推动 线性模型 2 :需求拉引 环节互动模型 以厂商(chǎngshāng)为中心的模型 创新系统模型:国家、区域
第九页,共六十页。
企业家
是指创新的人,他(她)必须
1
要有眼光,能看到潜在利润(lìrùn)
2 要有胆量,敢于冒风险
3 要有组织能力,能动员社会资金
第十三页,共六十页。
熊彼特创新 理论的要点 (chuàngxīn)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经济发 展的真正主题 创新、模仿、扩散 创 新浪潮,经济繁荣(例:VCD) 投资过 度,经济衰退;再创新(CVD SVCD DVD)表现为经济周期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
NIS研究(yánjiū)的特点及意义: Nelson
Nelson偏重于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对美 国、日本、英国(yīnɡ ɡuó)、丹麦、瑞士、加 拿大、韩国、台湾、巴西等国家或地区 的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研 究表明,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 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可言。
产业化、商品化阶段.规模化生产前需市场调查,选 购或制造设备,选厂房,训练(xùnliàn)工人,开拓市场, 一般形成新生产线甚至新企业。此阶段一般成功率 5070%.
创新立国战略在我国高校的理论与实践刍议
![创新立国战略在我国高校的理论与实践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a461c20ceff9aef8941e0665.png)
c m.nG1 1 2 /01 3 .廿 . o c / 3 44 5 l h I /0 1 6
J’年‘期 中科第 2 国技” 2青 2
国 家 把 “ 分 发 挥 大 学 的 基 充
其 次 , 高 校 科 技 队 伍 在 研 究 开 发 和 产 业 化 等 方 面 已 经 成 为 我 国科 技 创新 队 伍 中 的有 生 力量 。 “ 五 ” 期 间 , 全 国 高 校 累 计 获 十 得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奖 75 , 占 全 项 国 授 奖 总 数 的 5 0 % ; 技 术 发 5. 7 明 奖 64项 , 占 全 国 授 奖 总 数 的 6 4 %; 科 技 进 步 奖 4 3 , 占 4. 0 3项
“ 创新 立 国 ” ,关键 在于 创新 型 人 才 的培 养 。 培 养 创新 型 人 才 是 一个 系统 工 程 ,需 要从 基 础 教 育 抓 起 ,全社 会 努 力 ,从狠 抓 创造 性 思 维 着 力 。 其 中 ,华 中科 技 大学 等 国 内部 分研 究 型 大 学 在 训练 大学 生 创 造性 思维 ,培 养 拔 尖 创 新 型人 才 方 面 已 经做 出 了可 喜 的探 索 与 实践 。
础 和 生 力 军 作 用 ” 作 为 “ 新 立 创
国 ” 的 重 要 措 施 之 一 ,充 分 显 示 了 高 校 作 为 培 养 人 才 ,生 产 和 传
斗 目 标 。 大 会 提 出 的 两 点 特 别 值 得 关 注 :一 是 “ 分 发 挥 大 学 的 充
基 础 和 生 力 军 作 用 ” ;二 是 “ 创 播 新 知 识 、 新 思 想 的 重 要 基 地 的 造 良好 环 境 ,培 养 造 就 富 有 创 新 作 用 。
继续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答案.
![继续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0691d1eb91a37f0115c06.png)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一、多选1、培养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包括(。
A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进行自我激励C追求卓越,不断创新2、创新方法类型中的交流激励型,基于交流激励创造规律原理的具体技法有(。
A交流激励法 B智力激励法 C竞技赛场激励法3、(是未来教育学习和生活的四大支柱。
A学会学习B学会做事C学会做人D 学会生存4、经济增长模型一般采用的要素有(。
A资本D技术进步B劳动力5、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 。
A地域型地方政府 C城镇型地方政府 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6、从不同的阶段性划分来看,科技创新过程可以区分为(。
A感性阶段B概念化阶段C研究开发阶D设计阶段7、围绕着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争论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A把制度创新系统排斥在国家创新体系之外B把国家创新体系单纯理解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C把人文社会科学及其知识创新排斥在创新之外D把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三结合的组合认定为国家创新体系8、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包括(。
A学会使用5H2W分析方法B运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分析C能够进行大胆、合理的推理D学会运用多种创新思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9、科技创新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A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B促使社会活动向多样化发展C推动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10、英国科学哲学家贝弗里奇曾经从创造过程的角度将思维方式分为(。
A批判性思维B想象性思维D无控性思维11、社会团体是表达特定阶层、团体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
A工会B共青团C妇联D侨联12、行政创新的基本原则是(。
A理论先行B协调一致C公正公平D低成本、高效率13、合理知识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A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 B具有双重知识结构 C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D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14、对问题进行分解的基本途径有(。
B通过进一步获取事实来问答问题C通过引入新的假说来解答问题D通过引入新的概念解决问题15、中国共产党在机构设置上可分为(。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f1d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1.png)
1.创新是一种国家兴旺发达旳主线途径, 是一种民族自强不息旳恒久但愿, 是一种企业走向辉煌旳动力资源, 也是一种人生存质量旳关键载体。
人类社会旳一切进步, 都维系于不停地( )。
C: 创新2.由于有了创新, 人类才发明了劳动工具, 脱离了动物界。
第一把石斧旳诞生表明: 人和动物旳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具有.)。
B: 创新能力3.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旳历史就是一部不停创新旳历史。
导致人类社会和经济时代演变旳主线动力是人类旳.)。
A: 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4.发明与创新两者都具有.), 但两者旳含义并不完全相似。
发明旳首创性是指“无中生有”;创新旳首创性则是指对既有旳东西进行变革, 使其更新, 成为新旳东西, 可称为“推陈出新”和“有中生新”.C: 首创性特性5.创新重视应用, 目旳是为了获得更高旳.)。
B: 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6.每一次重大旳创新都会产生科学技术旳重大突破, 创新强力地推进着.)。
A: 科技进步7.在文艺发展旳历史长河中, 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没有创新旳文艺家, 就不会有自己旳地位。
因此, 从社会进步上分析, 创新增进着.)和人类文明。
C: 文化繁华8.在工业经济时代, 提高引进和吸取消化新技术旳能力是头等大事,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却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旳.)。
在未来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跟上高科技发展旳变化趋势。
B:灵魂9.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旳必由之路唯有.)。
A: 创新10.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迫切规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旳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旳关键在于提高企业旳( )。
C: 自主创新能力11.作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下旳专业技术人才, 不仅要具有崇高旳情操、卓识旳远见、合理旳知识构造, 还应具有良好旳创新、发明旳能力与意识。
由于, .)是高素质人才旳本质特性, 是新时代人才旳价值所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题库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4ddcf80eb6294dd886c77.png)
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途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恒久希望,是一个企业走向辉煌的动力资源,也是一个人生存质量的核心载体。
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都维系于不断地( )。
CA:革命B:发展C:创新D:改革2、因为有了创新,人类才发明了劳动工具,脱离了动物界。
第一把石斧的诞生表明: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具有( )。
BA:劳动能力B:创新能力C:生存能力D:发展能力3、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导致人类社会和经济时代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 )。
AA: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B:发明创造与文明进化C:自我觉悟与变革要求D:以上都是4、创造与创新两者都具有( ),但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创造的首创性是指“无中生有”;创新的首创性则是指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变革,使其更新,成为新的东西,可称为“推陈出新”和“有中生新”。
CA:变革性特征B:新奇性特征C:首创性特征D:管理性特征5、创新注重应用,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 )。
BA: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B: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C:物质财富和社会应用D:以上都是6、每一次重大的创新都会产生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新强力地推动着( )。
AA:科技进步B:社会变革C:发明成果D:推陈出新7、在文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没有创新的文艺家,就不会有自己的地位。
所以,从社会进步上分析,创新促进着( )和人类文明。
CA:生产发展B:市场繁荣C:文化繁荣D:经济繁荣8、在工业经济时代,提高引进和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是头等大事,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却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 )。
在未来社会只有创新才能跟上高科技发展的变化趋势。
A:中心B:灵魂C:任务要求D:趋势9、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 )。
AA:创新B:改革C:发展D:经营10、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b7324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c.png)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与实践【前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在高度重视创新战略的构建与实践。
本文就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1. 历史发展背景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起始于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此后,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国家多次发布了相关政策和规划,对于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理论支撑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主要借鉴了西方创新理论和模式,如美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模式,其本质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同时,中国也促进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启动了一系列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如北斗导航系统、超算、量子通信等,这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3. 创新理念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同时,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结合,推动中国的核心技术储备和对外合作水平的提升。
【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践】1. 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主要推进技术领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制定了国家自主创新的计划。
无论是半导体、5G、AI等领域的发展,还是对开源软件、量子计算机等技术的跟踪研究,都旨在全面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 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主要推进市场机制改革、科研经费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等。
例如,点名保护知识产权、逐步放开国内市场等制度的推进,就有利于推动中国创新资源的集聚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了中国对外的创新竞争力。
继续教育 创新理论和实践理论试题和答案
![继续教育 创新理论和实践理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a3bfde009581b6bd9ebe0.png)
B
C
34
单选题 关于创新思维的求异性说法错误的是()。
35
单选题 创新思维系统的构成因素不包括()。
B
36
单选题 智力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
37
单选题 创新思维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A
38
单选题
()指引人的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 信念,等等。
D
39
单选题
()是人克服心理阻力,调控心理活动,以便实现 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的基本的品质。
C.整合创新
D.继承创新
A.原始性创新 A.原始性创新 A.原始性创新
B.再次创新 B.再次创新 B.再次创新
C.整合创新 C.整合创新 C.整合创新
D.继承创新 D.继承创新 D.继承创新
A.原始性创新
B.再次创新
C.整合创新
D.继承创新
A.科学
B.人
C.知识
D.研究
A.科学
B.人
C.知识
D.研究
新能力。
13
判断题
创新思维是高度组织化和信息化的人脑所特有的功 能,是人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和根据。
14
判断题
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观点、理论提出问题,也就 是从新的角度提出怀疑并进一步加以分析。
15
判断题 创新方法是达到创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16
判断题
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思维创新、方法 创新、工具创新。
序号
题型
题目
备注
答案
1
单选题
()是原创性、原发性的创新,也是根本性创新, 有重大的突破,占有领先地位。
A
2
单选题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43f802a2f60ddccda38a07d.png)
大国, 但必 然是科技 强国。衡 量一个 国家是 否属 于创新型 国家, 不能单 纯以拥有 多少科技人 员、 发表 多少学术论 文、 取得 多少科技成 果等等为依据 , 更重要 的是要 看创新 在 国 家的发 展 中是否起 到 主导作 用。用 “ 全球 创新 计 分牌 ” G S 等方法对 国家创新 能力的评价结果均 已表 明 , 国 离创新型 国家还有 相 当大的差距 。正如 “ 洲创 ( I) 我 欧 新计 分牌 ”( I )0 6中所指 出: 无论是 阿根廷和 巴西 , 是 印度和 中国 ,无论在绝 对指标还 是相 对指标 上 , ES 20 “ 还 都难 以与任何 一个创新较好的 欧盟 国家相比。看 来这 些国家的创新体 系需要 有 实质性的改善 , 才能赶上创新 绩
、
建设 创 新型 国家是 一项 十分 艰 巨的任务
创新是 由英文 Invt n 词翻译过来 的新 n oao 一 i 词语 , 在较早出版的《 辞海》 中未见收入, 其英文的 字面意义就是从外 界引入或在 内部产生新事 物。 笔者认为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 引入或者在 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 的变化。创新理 论最早是 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A cu — J .Sh m pt ) 1 1 年在《 e r于 9 2 e 经济发展理论》 一书中提 出来 的。他认为,创新” “ 是指“ 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
作者简介 : 成思危 (9 5 , , 13 一) 男 湖南湘 乡人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中国软科学研 究会理事长。
l
中国软科 学 20 09年 第 l 2期
也是众说纷纭。现仅根据笔者个人多年从事科学
近5 0年来 , 国家创新能力测评方法的研究 对
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 的点滴体会 , 就创新型 国家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577e4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d.png)
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目录一、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二、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类型三、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四、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五、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一、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一)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二)后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理论(一)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1912年,约瑟夫A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揭示技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内容有:1、创新的概念2、创新与企业家3、创新与经济增长4、创新与经济发展1、创新的概念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产业的新组织2、创新与企业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创新的实质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3、创新与经济增长经济由于创新而增长,但这种增长呈现周期性。
摆脱经济衰退和萧条只能通过创新。
4、创新与经济发展经济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
经济增长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致,经济发展是一种“质变”或者生产方法的新组合。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二)后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1、新古典学派2、新熊彼特学派3、制度创新学派4、国家创新系统学派1、新古典学派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
提出创新成立的条件:新思想的来源以及后阶段的实现发展。
开展对技术创新中政府干预作用的研究。
将技术创新过程看成一个“黑箱”。
2、新熊彼特学派重视对技术创新“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
主要研究问题: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
弥补了熊彼特在创新扩散方面的研究不足。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部分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0eaa8287375a417866f8fe4.png)
1.创新人格特质主要包括()。
(多选 )A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好奇心B敏锐的洞察力C强烈的求知欲D自信2.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 )。
(多选 )A地域型地方政府B矿区C城镇型地方政府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3.在政策、决策创新下,一般来说,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必须贯彻的原则是()。
(多选 )A真实性B及时性C适用性D足够性4.()是能够透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发挥的基础。
(单选 )A综合能力B分析能力C推理能力D观察能力5.()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没有范围的限制。
(单选 )A发散思维B收敛思维C逆向思维D联想思维6.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单选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7.()是现代政府的形象。
(单选 )A民主B法治C责任D透明8.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进行开创性工作的起点。
(判断 )正确错误9.真正的创新素质是学习与创造的有机统一。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也能有大的发明创造。
(判断 )正确错误10.移植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原理、结构、方法、材料等移植到新的领域之中,得以改变和创造新事物的创新技法。
(判断 )正确错误1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灵魂,也是贯穿全篇的一条主线。
(判断 )正确错误12. (填空 )13. (填空 )14. (填空 )15.教育创新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方式? (简答 )1.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发现问题的技能包括()。
(多选 )A学会独立思考B学会执著C具备创新意识D学会征求意见2.行政创新的实现途径主要有()。
(多选 )A扩大民主,实施权力下放B健全法治,保障民主权利C转变职能,完善公共治理D以上都对3.在政策、决策创新下,一般来说,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必须贯彻的原则是()。
(多选 )A真实性B及时性C适用性D足够性4.()是人脑反映经验的一种能力。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建立创新型国家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建立创新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fa7670d16f1aff00bed51e6b.png)
立 了自己的 “ 创新理论 “ 济发展是指从经济本身 发生 的非连 经
3 经 济结构调整 许 多人锚误地认为新经济时代 已经到来
续 的变化移动 .而经济循环流转却是静态经济的过程。需要重点 信息经济完全 可以振兴整个经济社会 ,而传统 的产业 可以不予重 了解的并不是特定时间的均衡状 态 , 而是经济 的运行是怎样离开 视 。观察 西方发达 国家 目前 的经济产业结构也不难发现 ,信息产 均衡状态 是什 么应该对均衡状态的破坏负责 .以及怎样又从非 业领域的高度发展并没有排斥传统产业的同时进步 ,而是将二者 均衡状态 回归到均衡状态 或怎样改变循环流转的轨道。从理论 相互渗透和互相推动 ,这样 的一种和谐 的发展模式 ,正是我们需 上来讲 ,也存在经 济以外的力量对均衡产生破坏 ,但那仅是偶然 要借鉴 同时也 是建立和谐社会 的一个 很重 要的方面 的力量 而在经济本身一定存 在着某种破坏均衡而又种创新 的活动引起
了经 济 的 发展 . .
三 、熊彼特 “ 创新 理论 ”对于我国 “ 创新 ”的启示 十七大报告已经 明确地将 创新 摆在当前 国家经济社会 进
步 的 关 键 位 置 ,熊彼 特 的 创 新 理论 从微 观 层 面 上 的 企 业家 的
熊彼特 的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范畴的定义 ,而非单纯的技术 创新活动开始进行问题 分析 ,进一 步推导 出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增 范畴 他认为 ,经济增长 的动 力是 创新者” ,即有远见卓识 、有 长 。下面就从 熊彼 特的 仓 新理论”出发 探讨解决我国 自主创 组织 才能 、敢于 冒险 的企业家。企业家 的工作就是在生产过程中 新方面存在 问题 的解决途径
力的 关键 ” 从创新 的本 质来 看 ,我 们需要 的 自主 创新能 力是 为了真正 可 为人 类利用 ,真正促 进 了社会 生产力水平提 高的变 。
广东继续教--公需课答案
![广东继续教--公需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54bb3d6137ee06eef91853.png)
【单选】要更好协调社会关系,就需要() A.协调城乡的利益关系 B.协调区域的利益关系C.以上皆是AB C正确答案:C 2【单选】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包括() A.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B.社会管理观念的创新 C.以上皆是A B C正确答案: C 3【单选】我国近年来的基尼系数大于() A. 0.0B. 1.0C. 4.0A B C 正确答案:C4【单选】山东省泰安市平安协会的社会管理创新不包括() A.主体创新 B.组织创新 C.技术创新 A B C正确答案:C 5 【判断】北京市朝阳区社会管理创新核心是通过基础信息的共享。
()A.正确 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6 【判断】广义的社会管理是指对政治、经济等以外的社会领域所进行的管理。
()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7 【判断】每年约有701万毕业的大学生是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 【单选】所有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A.最基层群众支持 B.经济咼速发展C.技术进步 A BC 正确答案:A 2 【单选】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任务是()A.协调社会关系 B.促进社会公正 C.以上皆是社会管理的()A.领导核心 B.主导 C.重要主体AB C 正确答案:A 4【单选】所有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A.创新理念 B.经济高速发展 C.技术进步 A BC 正确答案:A 5【判断】广州越秀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不包括网格化服务管理。
() A.正确 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6【判断】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7 【判断】湖北省的社会组织的行业分布较广,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
()A.正确B.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考试: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良法善治开创法治新风尚试卷年份:2015年题量:10题答题时间:分钟总分:100分合格线:分1 【单选】中国十年法治进程中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了以()为核心。
创新理论与实践 多选 填空 判断
![创新理论与实践 多选 填空 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64ed459ed0d233d4b14e698a.png)
多选填空判断A (2)B (2)C (2)D (3)E (3)F (3)G (3)H (4)I (4)J (4)K (4)L (5)M (5)N (5)O (5)P (5)Q (5)R (5)S (5)T (5)U (6)V (6)W (6)X (6)Y (6)Z (7)判断 (7)填空题 (10)A2. 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 ACD)。
(多选)A地域型地方政府B矿区C城镇型地方政府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2. 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系统(ACD )。
(多选)A地域型地方政府B矿区C城镇型地方政府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B2. 北京的发展,其目标定位为(ABCD)。
(多选)A超大型B综合性C区域性D辐射性C7、创新的特性主要有(ABCD )。
(多选)A创造性B新颖性C价值性D先进性8、创新的个性的特点主要为(ABD )。
(多选)A勇敢B甘愿冒险C不具有幽默感D独立性强9、创新方法类型中的交流激励型,基于交流激励创造规律原理的具体技法有(ABD )。
(多选)A交流激励法B智力激励法C竞技赛场激励法D信息交合法11、创新能力行为标准包括(ABCD)。
(多选)A具备变革思想B培养创新意识C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D具备不怕困难、不服输的顽强意志品质13、创新精神包含(ABCD)。
(多选)A求真务实精神B开拓进取精神C团结协作精神D理性冒险精神16、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ABC )等几个方面。
(多选)A思维创新B方法创新C工具创新D语言创新20、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沟通技能包括(ABCD)。
(多选)A口头交流B善于聆听C学会征求意见D学会处理分歧28、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ABC )。
(多选) A具有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B具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C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D不具有团队合作精神2. 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发现问题的技能包括(ABC)。
(多选) A学会独立思考B学会执著C具备创新意识D学会征求意见2. 创新方法类型中的系统分析型,基于因系统分析而产生新设想的具体技法有(BCD)。
2015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全解
![2015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f3db2e7cd184254a353501.png)
公需科目《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答案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课程考试测验题一、单选题1、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在1912年提出的?A熊彼特B马歇尔C舒尔茨D诺斯2、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C)的“创新”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A汽车工业B电气C纺织工业D钢铁工业3、熊彼特认为,是(C)力量,避免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状态。
A经济B教育C创新D军事4、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于何时?(B)A本世界20年代前期B上世纪80年代中期C上世纪60年代中期D本世纪80年代中期5、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C)A德国B日本C美国D中国6、美国的研发投入归纳起来有哪些特点(E)A联邦政府调整研发投入比例,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研发经费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B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私人企业投资研发C确定研发优先领域,进行超前部署研发计划D先军后民和军民结合的融合体系E以上均是7、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D)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A科研投入B教育发展C技术进步D科技管理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A)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9、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A)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可谓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奇迹”。
A8%以上B6%以上C10%以上D5%以上10、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C)A资金投入B吸引归国科技人员C自主创新能力D建立高新研发型企业11、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E)A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B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C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D创造并发挥自己才能所带来的欢愉E以上皆是12、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卡曼、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理论与实践-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1 【单选】在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A. 科研投入
B. 教育发展
C. 技术进步
D. 科技管理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2 【单选】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中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
A.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B.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C.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 以上皆是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4 【判断】2006年1月18日,中国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5 【判断】英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设计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核心展开,以实现从创新体系向创新能力的转变。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6 【判断】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创新型国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科技投入占国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1 【单选】关于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
B. 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
C. 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
D. 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2 【单选】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A B C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
A. 渐进式制度变迁
B. 突进式制度变迁
A Bright 正确答案:A
4 【判断】家庭承包经营改革是一步到位的全局合法化改革。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5 【判断】写在纸上的制度,与实际实施的制度总是一致的。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6 【判断】所有制度都可以归入到社会习惯。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国家(或政府)需要推进强制性变迁。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1 【单选】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的主体是()
A. 科学家
B. 研发人员
C. 企业家
D. 政府人员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C
2 【单选】企业以自身R&D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并以获得市场认可为成功标志()
A. 自主创新战略
B. 模仿创新战略
C. 合作创新战略
D. 进攻型战略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3 【单选】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将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下()不属于这种新组合。
A. 引进新产品
B. 引用新技术
C. 开辟新市场
D. 引进新资金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4 【多选】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工艺创新较产品创新有先行相对优势,然后产品创新才转变成为主导地位,这属于()创新模型。
A.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
B. 逆A—U创新模型
C. 莲花型创新模型
D. A—U创新模型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B
5 【判断】技术发明最终一定能成为技术创新。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6 【判断】新古典学派重视对技术创新“黑箱”部运作机制的揭示。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核心要素。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8 【判断】技术系统的变革包含许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和技术系统变更,几乎影响所有经济部门。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1 【单选】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A. 产品创新
B. 流程创新
C. 企业文化创新
D. 功能创新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C
2 【单选】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的产业创新中,不包括()
A. 部门间创新
B. 流程创新
C. 管理创新
D. 功能创新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3 【多选】模块化生产使得以下哪些呈现一种网状的结构()
A. 产品链
B. 价值链
C. 知识链
D. 资金链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B C
4 【多选】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
A. 设计规则的竞争
B. 模块创新的竞争
C. 集成创新的竞争
D. 制度创新的竞争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B C
5 【多选】在线性创新模式下, 企业的创新竞争分为()
A. 一次创新竞争
B. 再创新竞争
C. 突破性创新竞争
D. 工艺创新竞争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B
6 【判断】模仿创新不可取,即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也是这样。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隐性知识都是通过非正式途径加以传播的。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8 【判断】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创新完全依赖于旗舰企业,其配套中小企业的作用微不
足道。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9 【判断】融入开放而有竞争力的全球生产网络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