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公示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规章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各类单位及其职工,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个体经营者,以及城乡个体劳动者等。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危害防范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告知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问题。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管理第五条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告知教育活动,将职业病危害的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告知职工,做到知识普及、全员参与。
第六条单位应当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示牌,向职工公开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信息,提醒职工注意防范。
第七条单位应当组织职工参加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八条单位应当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教育和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及时转诊治疗,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扩散。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第九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和减少。
第十条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摆放通风设备等,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规范生产作业流程,减少职工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和环境,降低职业病的风险。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机制,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理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对突发职业病事件的处理能力。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设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及时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
范本:职业病危害公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公司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实行公司职能管理部门统一指导与检查、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告知落实的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的内容包括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等;职业危害告知的形式包括劳动合同与岗位告知、公告栏、警示标识与警示说明、检测结果与健康检查结果告知等。
一、劳动合同与岗位告知(一)各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履行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除劳动合同统一范本中规定的相关条款外,还应结合具体岗位,实行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
(二)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应包括:岗位、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对劳动者健康危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岗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等内容。
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由各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职能部门(安全监察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负责。
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的补充,一式两份,由作业人员所在单位盖章和劳动者签字确认,并分别保管。
(三)当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接触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时,单位应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确认变更劳动合同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的相关内容。
(四)为确保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的连续性,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应长期、妥善保管;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后果由责任方(单位或作业人员本人)承担。
(五)各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对本单位的派遣工和劳务工的职业病危害告知负有管理责任。
应与劳务公司要共同做好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岗位作业劳务人员的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
二、公告栏告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三、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告知(一)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保障职工健康、维护企业利益;3.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
第二章公示内容第四条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2. 职业病危害程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类;3. 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组织管理措施等;4.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措施等;5.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度等;6. 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病危害防护技能培训等;7. 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包括定期监测、专项监测等;8.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结果。
第五条公示方式:1. 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定期更新公示内容;2. 利用单位内部网络、广播、宣传栏等渠道进行公示;3. 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卫生知识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三章公示管理第六条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工作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编制、更新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内容;2. 负责公告栏的设置、维护和管理;3. 负责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讲座;4. 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公示。
第七条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工作应遵循以下要求:1. 公示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公示方式便于职工查阅;3. 公示时间及时、有效。
第四章职责与考核第八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九条职业卫生标况公示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三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一、目的为了使劳动者能深入了解其工作场所生产或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依据《职业病防护治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柞水县国宝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以及为预防因使用本公司产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活动。
三、制度内容(一)公司要采取各形式向劳动者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相关信息,保证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知情权。
(二)定期联系取得检测评价资质的卫生机构,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在车间醒目位置公告栏向职工公布。
(三)对产生严重职业病的作业岗位,公司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四)厂矿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
(五)劳动者在已订的劳动合同期间向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劳动合同中来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应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六)国宝公司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定期的职业卫生培训,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培训,使其获得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
(七)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按有关规定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八)国宝公司向用户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治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使用户获得本产品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内容。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二)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护职工的权益,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引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要法规。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精选文档】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业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的权益。
第二章告知第三条岗前告知(一)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二)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三)企业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企业人事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第四条现场告知(一)企业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
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二)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三)公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应及时更新。
第五条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企业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六条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第七条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公司企业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公司企业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一、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作环境的复杂化,职业病防控工作变得越发重要。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建立健全的公司企业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二、目的该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员工了解自身工作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能够有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主要内容1.制度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员工及工作场所。
2.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在公司工作场所显著位置设立相关标识,标示出职业病危害区域。
3.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及时记录和报告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4.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公司每年组织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会议,向员工传达有关职业病危害的知识,介绍相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5.职业病预防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时,要进行职业病预防方面的培训,包括职业病的定义、分类、常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等内容的传达。
6.用工合同中明确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公司应在员工用工合同中明确对职业病危害的告知义务,并由员工签字确认接受告知。
7.职业病危害评价:针对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定期进行评价,确保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8.职工参与制度:鼓励职工参与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四、执行步骤1.制定制度通知:公司管理层起草公司企业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并发布通知,明确制度的执行步骤和时间安排。
2.组织培训和学习:组织公司员工职业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增加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理解。
3.设立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在公司工作场所显著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方便员工了解相关信息。
4.每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会议: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会议,向员工传达有关知识以及使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方法。
5.制定职业病危害评价计划:每年制定职业病危害评价计划,对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和整改。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是指在用人单位中,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详细介绍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危害防护设施的情况,告知劳动者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以及应遵循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等,并按照规定进行书面告知。
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病防护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员工有权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危害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只有知道了职业病的危害,才能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保障自身的健康。
2.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员工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工作岗位上的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这将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能力。
3. 促进职业病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加全面地了解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4.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详细介绍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危害防护设施的情况。
因此,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实施方法1. 告知内容的确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岗位性质、职业病防治要求等因素,确定具体的告知内容,确保员工对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全面的了解。
2. 告知方式的选择: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包括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工作培训等。
口头告知可以在新员工入职时进行,通过口头宣讲的方式向员工传达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内容。
书面告知可以通过在工作场所张贴告示、发放告知单等形式进行。
工作培训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安全教育等方式进行。
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标准版)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园区企业应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并按标准设置警示标识。
二、园区企业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选用并设置相应的防护标识。
三、在工作场所中员工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四、员工应接受监督管理,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五、园区企业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通过劳动合同、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公告等方式如实告知员工六、园区企业负责人应接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的培训,了解其设置和使用方法,并组织劳动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七、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劳动者了解和掌握应当被告知的内容,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内容应列入在岗职业卫生培训范围。
八、园区企业应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九、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三篇)
2024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为使职工免受作业过程危害因素的伤害,达到保护职工健康的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针对建筑施工中有危害的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指:水泥尘可能导致的水泥尘肺及电焊可能导致的电焊工尘肺)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害因素制度。
以消除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与损害。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公司决定对今后承建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工前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竣工验收时应取得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合格证。
评价程序和方法按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
通过三个评价达到以下目的1、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
3、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4、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特殊要求。
5、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
二、职业病的监测对生产过程产生或存在有害因素(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对从业者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或职业病的作业都要实行监测。
监测要选择取得省级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监测机构,按照国家粉尘监测规范规定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进行。
监测内容包括:粉尘浓度的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
并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的监测:1、开展经常性监测对有可能产生有职业危害的场所,为掌握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变化和职业危害的程度,要开展经常性职业卫生监测,原则上每两年监测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模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模版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类常见疾病。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是必要的。
二、告知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告知职工当前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加强职工对危害因素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 范围:适用于所有从事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包括所有工种和岗位。
三、告知内容及执行程序1. 告知内容(一)危害因素的性质:告知职工当前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和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化学物质、尘埃、噪音、振动、高温等。
(二)防护措施和使用要求:告知职工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以及其他防护措施的使用要求,如佩戴口罩、耳塞、防护手套等。
(三)职业病的早期识别:告知职工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识别方法,如头晕、咳嗽、皮肤瘙痒等,以便及时就医和采取防控措施。
(四)应急处理和报告要求:告知职工遇到职业病事故或急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报告要求,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执行程序(一)入职阶段:新聘职工入职时,由用人单位向职工提供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包括相关材料、资料和培训。
(二)在岗阶段:每年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培训,传达最新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和信息,以确保职工对危害因素有准确和及时的了解。
(三)工作环境变化时:当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及时向职工告知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防护措施调整。
(四)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在职业病事故、急救情况发生时,立即通知职工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四、告知的方式1. 告知方式多样性:告知方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培训等。
2. 确保告知有效性:为了保证告知的有效性,应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职工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知识。
五、责任与义务1.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一)提供安全保障:用人单位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安全程度,采取的一系列监测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目的是了解和评价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防控,保护员工免受职业病危害的侵害。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概述1.1 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工作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职业危害因素是导致职业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1.2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价工作岗位上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程度。
1.3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内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和防控措施的制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2)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3)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和报告。
(4)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控措施制定和落实。
(5)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2.1 制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制度文件企事业单位应制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的制度文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2 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主要包括现场监测、样品分析和生物监测等方法。
2.3 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职业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为后续的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4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和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并编写监测报告。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得到切实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1.企业各部门必须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与已进、新进企业的职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时,企业应如实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
3.若企业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而从事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企业应实事求是地告知员工现从事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补充合同,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情况。
4.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对于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警示说明内容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5.企业每年必须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以使每位职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6.公司要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定期邀请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7.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8.要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9.按照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同时,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来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
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风险公告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风险公告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本公司安全生产及职业危害风险公告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告栏公告栏应设置在办公区域、工作场所入口处等方便劳动者观看的醒目位置,可采取图版、宣传橱窗等方式,版面由公司自行确定。
建议以下(一)、(二)类公告栏合并设置,并在公告栏预留出两个A4版面张贴第(三)、(四)类公告。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公告栏公告本企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确定;2、后果: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确定;3、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按本单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制定,应急措施应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的要求;4、报告电话: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联系电话。
(二)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公告栏设置在办公区域的公告栏,主要公布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设置在工作场所的公告栏,主要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1、规章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十一条确定;2、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及健康危害:按“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 8010-2013),同时结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确定;3、接触限值: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 2.2-2007)执行;4、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按照《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55-2010)第4.6.5条要求制定;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执行。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为规范用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等法律、规章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的管理。
第二条职业健康部应当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三条各部门应将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并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以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贮存场所等设置警示标识。
第四条职业健康部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针对警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五条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公司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
一、人力资源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
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务派遣人员。
二、职业健康部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知悉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掌握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方法及相关警示标识的含义,并经书面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三、各部门设置公告栏,公布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设置在办公区域的公告栏,主要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设置在工作场所的公告栏,主要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公示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公示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1. 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
2. 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办公室,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3. 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各班组要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车间、本班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
2.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程序。
4. 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5.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限值要求。
6.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条件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使用。
7.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记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和劳动者健康情况。
8. 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认真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三、职业病防治信息公开1. 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 向劳动者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3. 定期向劳动者公布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和劳动者健康检查结果。
四、职业病防治责任追究1. 对不履行职业病防治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2.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3. 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劳动者健康权益。
职业病危害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示与告知制度
为增强本公司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切实落实职业病危害的防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人力资源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岗位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二、人力资源部要及时将公司的职业健康检查的要求如实告知员工。
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ehs 部门要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三、环境健康安全部负责在公司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并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四、环境健康安全部要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示标识》(gbz158)的规定,负责对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在其醒目位置设置*示标识和中文*示说明。
五、环境健康安全部要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上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要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示标识。
六、环境健康安全部要通过公告栏、书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评价及时告知员工。
七、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督查,如发现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落实职业病危害*示和告知制度的,第一次给予环境健康安全部负责人*告,第二次起扣除负责人的工作绩效。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职业病危害是指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严重威胁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高职工的防范意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以便职工了解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二、内容要点1.制度目的和依据:明确制度的目的和依据,即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告知的内容:明确告知的内容,包括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预防措施等。
3.告知方式和频次:明确告知的方式和频次,包括书面告知、口头告知、培训教育等。
4.告知责任和权限:明确告知的责任和权限,包括单位领导和安全生产部门要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机构人员。
5.告知记录和归档:明确告知记录和归档的要求,包括告知记录的保存期限和归档方式。
三、范文示例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范文(二)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明确工作单位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工作。
二、告知的内容1.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工艺因素等;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进行评估,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其对职工的危害,包括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3.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告知职工应根据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职业健康监护等;4.职业病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方法:告知职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职业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三、告知方式和频次1.书面告知:工作单位应向职工发放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并要求职工签字确认,以便掌握职工接受告知的情况;2.口头告知:工作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会议或培训班,向职工传达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知识,强调职工的防护责任和义务;3.培训教育:工作单位应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2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____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一、引言随着工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不断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____年,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与管理,将推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保障。
二、背景分析职业病是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岗位上的特定危害因素长期暴露或频繁接触导致的疾病,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由于危害因素的多样性和潜伏期的延长,职业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目前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了解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
劳动者对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缺乏全面的了解,无法判断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危害因素,也无法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因此,推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制度内容(一)告知的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等。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行业类型,都应当遵守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要求。
(二)告知的内容1. 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性质:告知劳动者其所处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并告知其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2. 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时间:告知劳动者危害因素在工作环境中的浓度和暴露时间,以便劳动者能够合理评估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监测和评估结果:定期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结果,让劳动者了解工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护措施。
4. 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告知劳动者工作环境中已经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提供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维护和更换。
5. 健康监测和职业病诊断:告知劳动者公司提供的健康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让劳动者能够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并进行诊断治疗。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模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模板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工作,确保职工了解、掌握和遵守有关职业病防护的相关规定,保护职工健康,维护企业利益。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的从业人员,包含正式职工、临时工等。
3. 管理内容3.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与分类1.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中产生的对劳动者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因素,通常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2.物理因素包含噪声、震动、射线、高温、高处与低处气压等。
3.化学因素包含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粉尘、气体等。
4.生物因素包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5.人因因素包含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负荷等。
3.2 危害因素告知的方式和内容1.危害因素告知方式:本企业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危害因素告知,包含集体培训、个别告知、宣传栏发布、通知公告等。
2.危害因素告知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危害因素特点;–职工可能接触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职工个人职业病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职工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权利。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的频次和时间节点1.集体培训:新进职员入职前必需接受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培训,并签署相关告知确认表。
之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危害因素培训,确保职员了解最新的危害因素信息。
2.个别告知: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员,应在其入职时进行危害因素的个别告知,并签署相关告知确认书。
3.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公司危害因素的检查,确保危害因素的告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4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的责任与义务1.部门负责人:–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制度的贯彻执行;–布置职工参加相关培训,并记录下培训情况;–确保及时发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通知和公告,并监督落实。
2.培训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和个别告知,确保职员了解相关危害因素;–解答职员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问题;–记录培训过程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公示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是企业生产工艺或设备中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根源,从源头上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就能极大的降低职业病的产生,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因此,为了降低或消除职业病的发生,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必须从生产工艺的关键岗位或源头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取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特制定本制度:
1、安委会及职业卫生管理小组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
键岗位要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和防护服,书面告知职业病危害岗位所使用的原材料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可能导致的后果及预防控制措施。
明确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2、推行安全技术交底,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公示在作业岗
位,并要求熟练掌握其理化性能、接触影响、个人防护、应急救护等知识。
3、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4、指定专职人员定期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作业岗位
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公示告知牌的完好情况,明确监控责任人。
5、发现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和公示告知标识出现损
坏和不能取到防护或警示作用时,及时提出更换或制作新的公示告知牌及信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