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合集下载

课例研究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课例研究教师成长心得体会在教育领域中,课例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实践。

它是一种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未来的教学实践进行预判和计划的方法。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积极参与了课例研究,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课例研究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并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但是在课例研究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例如,在我的语文课中,我会通过课例研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比如他们阅读文本的方式和理解情况。

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我也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例如使用更多的图表和实例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力。

其次,课例研究让我更加自如地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教学挑战。

在一个多元化的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但是通过课例研究,我们能够更加丰富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基于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授数学的课程中,我遇到了某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深入分析,我意识到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实例验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

因此,我在课堂上强化了相关实例的讲解,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这些措施不仅帮助了所有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概念,同时也让我更加自如地应对类似的教学挑战。

最后,课例研究让我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梳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强项和弱项。

例如,在教授英文阅读的课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遣词造句的教学比较薄弱,也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较差。

因此,我通过评估和反思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积极反馈。

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最新资料推荐------------------------------------------------------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教师主导作用把握得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应该用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观察检测课堂教学,打造有效课堂,鉴于此,笔者运用课例研究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从而改变了课堂教学。

笔者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谈一谈课例研究。

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笔者对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见表一),第一次教师提问 130 个,基本成了满堂问。

提问杂乱、琐碎、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的提问发生改变。

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新课程理念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有所创新。

前几次,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低水平占 40%~50%,高质量的问题再逐步增加。

由此可见,课例研究让教师提出了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注意了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注意课堂提问精与准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

1/ 4几次课例研究下来,教师能对关键性的问题提问,还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

比如,本节课教师精准的语言可圈可点:在课始问老师给同学带来 2、0、6 三个数字朋友,你能组成哪些数字再借你一个点,又能组成哪些数字。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课中再问:老师这有一根绳子长是 0.1 米,谁会在米尺上找一找 0.1 米在哪里,随后准问这里为什么是 0.1 米呢?之后追问,想想看 0.1米,小数点左面为什么写 0 呢如果用分数该怎样表示呢,这些都是直指问题的本质,随后的环节仍然是这几个主要问题贯穿于整节课。

教研活动成长(3篇)

教研活动成长(3篇)

第1篇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中,教研活动如同灯塔,照亮教师前行的道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一场场教研活动的成长,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我的教学技能,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以下是我在教研活动中成长的几点感悟。

一、理念的碰撞与升华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同行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听他们的见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以下是我参与教研活动时,理念碰撞与升华的几个方面:1. 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教研活动,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即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研活动让我了解到,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3.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教学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技能的提升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在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还提升了以下教学技能:1. 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这使得我的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教学组织能力教研活动让我学会了如何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演示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 教学反思能力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1、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岗位已经二十多个年头。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自己闭门造车,积累了非常多的教案,也编排了不少资料,最后却发现很多都是无用之功,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很难运用到实际中来,很多心血都被白白浪费。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是盲目地读了许多书,听了许多讲座,拼凑了许多论文,或只是把一些教案、课例收集起来,往往没有什么实效,甚至有跟风的“作秀研究”之虞。

我们教师要面对的是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课,是实实在在的事,关系到课堂效率、教学成绩,关系到实现个人教学的诗意生涯。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课例研究,让我们每个老师,都成为了“研究者”,通过与教师、学生等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我觉得课例研究对我帮助的一些方面:一、认真思考一个特定的内容领域课例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对一些关键的问题以一种有深远意义的方式深入思考,比如,“这一课对本学年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有什么作用”、“这一堂课与其他的课程领域有怎样的联系,联系大小如何”等。

如果我们不做课例研究,仅仅靠自己思考,我们可能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

课例研究教会了我怎样教学。

现在,很多时候我不是去想这一课涉及到些什么内容。

而是思考我想要学生从这一课学到什么。

二、研究最佳的、现成的课研究课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去观摩学习同行的教学经验,让我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自己以前根本想不到的一些教学方法、手段。

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三、培养教学知能在课例研究中.我们往往会仔细考虑研究课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活动和每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教师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特定的问题、活动或方法是如何激活或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我们在课例研究中得到了对于自己教学情况的反馈和同行研究课中的教学技巧。

过去我一直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1课例研究对我专业成长起的作用

1课例研究对我专业成长起的作用

1课例研究对我专业成长起的作用通过学习课例研究,使我对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

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

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课例研究对我专业成长发挥的作用课例研究对我专业成长发挥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使我明确了新目标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

二、是突破学科中心,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

三、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

加强课例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加强课例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加强课例研究,促进专业成长1、课例研究对我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两年的远程研修让我成为课例研究的受益者,真正感受到研修带来的进步。

首先,开展课例研究,使我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同时引起了我对教学目标的思考。

例如:在进行新内容的教学前,我会有意识的去思考:这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这一节课如何与之前的学习产生联系?这一节课与其它课程领域之间怎样产生联系?......这些都是我以前所不能去思考的!以前我所思考的是这一节课讲什么,现在我所思考的是我希望学生从这一节课中学到什么。

其次,课例研究促进了自我反思水平的批判与提升,改进了我的教学实践。

在实践教学中,我反思教学理念。

反思教学是否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是否得以充分体现。

反思自己的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

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事是否做到教学合作。

反思我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流程是否合理。

教学情景中师生情感交融,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得以燃发、灵感闪现,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

反思教学是否运用了启发式和探究性教学方式。

反思学生学习方式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形成。

反思教学得失。

对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断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教学片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供自己以后或他人在教学中使用。

对教学瑕疵之处,认真进行回顾、剖析,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在我认为,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教师的自我反思尤其重要。

批判反思的最终结果是发生认知的变化,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只有进行自我批判性反思,才有可能距离专业教学标准越来越近。

所以我努力识别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虚心请求别人的批评,还是我教学成长的手段。

2、在新的课例研究中,你期望对您的专业成长发挥哪些作用?课例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是专业引领下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堂教学的过程。

教研活动中的成长点(3篇)

教研活动中的成长点(3篇)

第1篇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还能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研活动中的成长点。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1. 理念的碰撞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不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此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课例、参与研讨等活动,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理念的内化在教研活动中,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内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例如,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技能的提升1. 教学设计的优化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例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教师都能得到提升。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方法的平台。

通过观摩、研讨、交流,教师可以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例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都是教研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教学方法。

三、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1. 共同成长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形成团队意识,共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在活动中,教师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这种团队精神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交流与合作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难题。

这种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反思能力的增强1. 教学反思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研究反思教研活动中的研究课题往往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密切相关。

课例研究促我们共同成长

课例研究促我们共同成长

课例研究促我们共同成长课例研究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一门具体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同时也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因此,课例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共同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课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评估和反思,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寻找提高的途径。

同时,在研究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同时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人的发现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种反思和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

其次,课例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从而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教师可以获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最后,课例研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并在研究中共同探索和实践,从而形成一种合作、协作的教学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彼此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并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共同成长。

这样的教师团队可以成为一个高效的、协作的、相互促进的教育团队,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课例研究是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同时,课例研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课例研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研活动课例研究的收获(3篇)

教研活动课例研究的收获(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们能够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在参与教研活动课例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二、理论提升1. 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参与课例研究,我对现代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认识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例研究中,我学会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课例研究让我认识到,教学评价应从多个维度进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学会了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实践应用1. 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在课例研究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我能够更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

2. 教学实施能力的提高课例研究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我学会了如何把握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3. 教学反思能力的增强在课例研究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团队协作1. 增强团队凝聚力课例研究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

在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2. 促进资源共享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心得的平台。

通过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提高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例研究中,团队成员需要共同面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我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

从2003年开始,我校紧紧围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由初步萌芽、不断实践、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

一、课例研究,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

”新课程强调老师做研究型的老师,那么,老师研究什么对自身的发展最有益,我们认为是课堂教学。

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做法是,每期举行一次校内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评比观摩交流活动,虽然也有效果,但对促进教师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活动集中在一两周内进行,每天四五节课,课多,战线拉得长,评课不及时不深入;二是评课时,也大多是说说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浮在表面,评课中研究的成分很少。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把这种活动作为甄别与选拔教师的途径,更多关注的是个别教师,谁是苗子,谁有培养前途,谁能在课堂教学竞赛中为学校争光。

如何利用校本教研这种研究方式促进每一个教师的发展,从而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我们思考着如何仍然从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着手。

二、怎样做课例研究1、梳理做法2003年秋季,我们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调整,尝试着有针对性的在某年级召开小范围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先是在二年级听了六位语文教师执教的同一课内容,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导致这样的结果,不是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多与少,或是教师学历的高与低,最重要的是教学策略的问题。

接着,再次组织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同听魏华执教的《春雨》一课,听课时,提醒老师注意作课教师的教学策略,听后,当天组织老师评课,这次评课要求说出成功的地方,成功在哪儿;不足之处问题出在哪儿,如何改进。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1.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2、在新的课例研究中,你期望对您的专业成长发挥哪些作用?3、您对课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试举例说明。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课例研究,爱你在心口难开”!认真观看了吴正宪老师对“课例”知识的讲解视频,吴老师除了对课例研究的意、内容等方面做了介绍以外,最后还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她希望通过课例研修能让我们做到以下三点:一、学会对话;二、学会反思;三、将研修之风运用到平日的教育教学之中。

看完视频,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课例研修”,也逐渐领悟到“课例研修”的意义。

“课例研修”是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

它的好处举不胜举:通过课例研修,能让我们慢慢养成一些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悉心观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可以让我们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能让我们成为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去年研修时一位名师执教的《相遇问题》一节的教学片断:这位老师巧妙地设计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现场模拟什么叫做“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在孩子们的模拟情境中,学生很轻松的便理解了题意,理清了数量关系,掌握了题目的解法。

她的这种做法对我帮助很大,所以在教学中我也经常采用同样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趣而又实用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为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发给大家很多大小颜色不一的角,让孩子们争当设计师,与小组同学合作拼一幅图,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学生一听,个个兴趣高涨,立马投入到创作中去。

几分钟后,孩子们展示他们的杰作:有的组拼的是小桥流水人家;有的拼的是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拼的是课间活动一角;有的拼的是风靡网络的愤怒的小鸟……….看到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我的心里像乐开了一朵花。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4篇)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4篇)

课例研究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课例研究成为了教师们探索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积极参与课例研究并开展实践,通过深入研究其他教师的优秀课例,我不仅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我在课例研究中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课例研究让我重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

在观摩和研究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因材施教。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我观摩到一位优秀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互相讨论、协作解题,不仅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也开始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课例研究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研究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注重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我观摩到一位优秀教师通过组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授《红楼梦》。

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受到这个课例的启发,我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效果明显。

另外,课例研究也让我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在观摩和研究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教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价值引导,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考方式。

他们注重评价结果的多样性和客观性,不只是看重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一堂物理课中,我观摩到一位优秀教师通过实验和讨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主讲专家:蔡京玉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教师专业发展实质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是教师专业素质旧结构向新结构的量的发展和质的突变。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和结构整体优化。

•教师专业发展应是自主发展——自我规划专业发展目标,自我选择专业发展路径,自我监控专业发展成效。

•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中,斯滕豪斯提出教师专业拓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专业自主发展有三个途径:•①通过系统的自学;•②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③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

•课例研究,以教室为场所,以教学问题为主题,以教学改进为目标,引领教师走上学习理论、借鉴经验、检验理论、生成智慧的专业自主发展路径,在优化教与学活动中,提升课堂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是被国内外众多中小学教师所验证的有效的专业发展路径。

什么是课例研究怎样做课例研究为何做课例研究缘起内涵价值取向主要阶段基本流程课例结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第一部分: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缘起课例研究的内涵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一、课例研究的缘起•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一直是日本中小学教师进行校内研修的重要手段。

在日本国内称为“授业研究”或“授业分析”。

•自90年代初,课例研究的经验逐渐推广到美国、英国、印度、香港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世纪之交,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走进我国中小学,并与我国传统的校本教研制度有机结合,得到蓬勃发展。

组成研究小组确定研究目标集体备课(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收集第一手的教学现场资料)课后讨论(分析教学现场师生表现)重复前面的课堂教学和课后讨论环节得出结论(提出研究报告)研究过程一般分为以下步骤:合作计划教学观察反思改进教师参与的活动主要是:日本课例研究的特点:•达成目标: 宏观长远•课例内容: 教学难点•课堂观察: 学生学习•研究手段: 现场观察美国课例研究的特点:•达成目标: 微观具体•课例内容: 考试重点•课堂观察: 教师行为•研究手段: 技术辅助•广义:是研究者对某一主题课堂教学改进案例的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旨在基于实践,发展理论。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课例研究对我的专业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教学理念的转变。

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
新课标要求反复琢磨,精心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真过程,真诚的表扬、引导,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2、工作理念的转变。

以前上完课就感觉完成了,现在能自觉
的进行反思,反思课堂效率、学生兴趣、生成的处理、预设的调整、某个问题的坡度大小、引语的作用等等等等,逐渐积累了课堂教学经验,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

3、听课方式的转变。

以前听课,没有事前的准备,讲什么?
主要研究什么?想体现什么理念?一概不知。

现在听课,知道要提前做足准备,谁讲?讲什么?主要研究什么?想体现什么理念?如果我讲,将会怎么讲?有什么困惑?别人是如何解决的?我想从哪个角度、哪个维度去听课?带着问题听课,提高了听课的效率,每每收获颇丰。

在新的课例研究中,你期望对您的专业成长发挥哪些作用?
希望通过各种类型课例的学习,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等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小学数学的研究领域有清
晰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的方法有较好的掌握。

还希望通过课例研究,给自己、给周围的同行们提供课例研究的模式,养成研究的工作态度,使我们都处于不断研究、不断被提高的状态。

课例研究对你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你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你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

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1、课例研究要勤于挖掘探索潜能,使之成为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

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

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

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

以课例研究引领_促教师专业成长

以课例研究引领_促教师专业成长

以课例研究引领促专业成长
课例研究是通过选择一节课的观察活动来进行集中的评价、分析,并对课堂教学连环跟进,从而提出建议与创新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改进教学的效果。

同时,赋予教学以研究的真正含义,强化了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学校研究文化,改善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品质。

“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打破了传统的信息隔离状态。

通过“课例研究”,富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课例研究”起到了知识的纵向传承的作用。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从“课例”本身获得技能,也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得教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课”远没有结束,它不局限于某一次“课”,它给教师向其他教师继续咨询请教的机会。

教师相互提供经验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课堂教学就像一面镜子,课例研究就是不断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照镜子,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美。

研究课例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无法比拟的。

对教材解读不深入。

新课程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是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分小步子、循环地出现在不同的年级教材中,这导致我们的教师对教材理解不深入、不深刻,对编者的意图不
太明白。

再加上新课程对教材的说明和建议也很简单,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从教参去寻找编者意图,以及一些答案。

以至出现把简单的课上得很复杂,更不用说去超越教材,有效教学也成了无源之水。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第一篇: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答:(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

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等等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 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

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样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的扎实,记得牢固.(2)、善于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渐进的,能力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

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一剪,拼一拼,就会发现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在新的课例研究中,你期望对您的专业成长发挥哪些作用?答: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大量接触了最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但大部分把理论挂在嘴上,上课依然没能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和行为习惯。

课例研究帮我成长、让我成熟

课例研究帮我成长、让我成熟

作业问题: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作业内容:课例研究帮我成长、让我成熟在本次研修学习活动中,我通过对《如何做课例研究》的学习,不仅明确了“课例研究”的内涵与特点,而且对我的专业成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师需要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课例研究帮助我进一步熟悉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各环节注意逻辑,思路流畅。

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时,教师稍下功夫先进行研课,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过渡特点。

这样就能遵循先向学生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适当分割后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在这一过程中以直代曲,是由旧知识导向新知识的认知桥梁,是由演绎推理构建新知识的捷径,新的知识就可以找到的观念上固定点。

找到固定点后圆面积的计算被长方形面积同化,于是面积计算规则从直线封闭图形的计算,推广到曲线封闭图形的计算,扩展加深了对原有面积计算规则的认识内容,使有关面积计算的认识结构趋向精确化。

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遵循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课例研究帮助我们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与鼓励,良好的评价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激情,节奏控制的更好。

在新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如在学习五年级“小数乘法”时,有一位同学在做“24.99×4”一题时,用巧妙的方法算出了结果。

教师发现后就把这种算法写到黑板上:“24.99×4=25×4-0.04=99.96”后,让学生说了他的思考过程,再请同学们一起评价,这种算法好不好?为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都认为这种算法既简便,又有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摘要】搞好校本教研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我校科学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对课例研究这种教研方式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利用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多种研究形式,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例研究实践形式多样感悟
课例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

它聚焦课堂教学,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 课例研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备课中,有限的精力使我们教师无法做到每节课都能精益求精。

另外,教师们有时舍不得把自己的备课成果向他人展示,相互之间都各自为政,缺乏足够的成果交流。

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

在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课例研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以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升了教研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何开发整个备课组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优势互补,是当前日常教研活动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本学期我校科学教研组对课例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 课例研究在我校科学组教研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2.1 精心策划,确定主题。

要提高课例研究活动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进行精心策划。

确定研究的主题: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适宜,整个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重难点的处理上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或者某个情境的创设是否真实、有效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

如课例《电流的测量》中,我校科学组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探究在课堂”。

2.2 观察课堂,分工协作。

进行《电流的测量》的观课前,我们确定了几个观察点:活动的参与度、活动的深度、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预设才能有效生成?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还对参加观课的老师做了详细的分工。

课例:《电流的测量》(研究主题为“探究在课堂”),由一位老师上课。

教学片段简述:展示电流表,学生观察。

师:你有什么发现?师:三个接线柱怎么使用?师:两排刻度怎么看?两个量程各是什么?师:小结电流表读数的方法。

师:
了解了电流表的读数后,我们就要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了。

在连接之前,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无法预测电流大小怎么办?老师介绍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学生动手实验。

2.3 研究课例,再次上课。

组内教师进行了研讨,认为这次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设计机械地实施一些操作和记录,从实验到对数据的整理分析都很简单,上课的老师只是抓住了探究的形式与外壳,而没有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与核心——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对探究环节进行改进后,由同一位老师进行了第二次上课。

展示电流表,学生观察。

师:电流表外观怎么样?你观察到什么?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学生观察,互相讨论、提问,个别问题老师归纳。

师:电流表应该如何接入电路?学生尝试,再由学生不断的互相提问、互相解决问题,由学生总结使用规则。

由于课堂的开放性,学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从而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学生参与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能。

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有效的科学探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会表现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

课堂上实际发生的现象教师不可能都能做出预设,而通过手脑并用的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但却充满智慧的火花。

2.4 教学反思,总结课例。

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空间。

课例《电流的测量》的改进,激励我们走出科学探究的误区,要把探究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在探究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和乐趣。

教师反思的结果使自身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3 借力多样形式的课例研究,实现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
课例研究的形式多样,下面主要介绍我们教研组在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下的研究。

3.1 同伴互助促成长。

我校徐老师在《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展示课的磨课过程中,组内的大部分老师全程参与,每个教师都有不少的收获。

课例重点研究:怎样的师生交流是有效的?如何根据生成来调整教学?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收获成功?几经磨课,对《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进行多次的改进、优化和实践后,徐老师在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上了这节展示课:课的导入由原来的天气预报的播报改为:师:本周末我想去看广州亚运会,去之前我要做哪些准备?生:先看天气预报。

师: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天气预报?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评价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激励性的评价多了。

实验的增加:用现象非常明显的实验代替了动画。

模拟冷、热空气相互接触时的实验,用可见度高的、颜色分明的冷、热液体来模拟不可见的空气,效果十分明显,有利地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课的结尾的改进:增加古人的求佛降雨和现代高科技的对比的知识,使知识有了提升。

同时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展示课《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之前的每一次磨课,参与教师都能非常踊跃地表达自己对课的理解,如对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对问题设计合理与否、对选择的素材是否贴切的认识等。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进不仅磨了课,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人。

3.2 专家引领助成长。

名校、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如2010年的省科学优质课评比在我校举行,其中上虞百官中学樊红日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浮力》复习课。

我们组内老师对这节优质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樊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独到处理,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灵活善变的教学机智,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深受启发。

这些好的课例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讨。

一位专家在深入的点评中指出:“科学应该为思维而教,为方法而教,为应用而教,为不教而教。

”开阔了大家的思路,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形式多样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同伴的互助和专业的引领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

课例研究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变化:变独立为合作,变说教为践行,变客串为主角,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实现了科学组老师的结伴成长、共同发展。

4 实践感悟
4.1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特别是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要求更高了,为此,我们还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4.2 课例研究需要教师团结合作,通过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等环节,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

听课教师要有课堂观察的技巧、收集数据的方法、分析课的策略、课堂记录的方法以及最后研究成果编写的能力等,观察课堂活动需要观察技术的支持,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

”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踊跃、认真务实地投入到课例研究之中,定能体验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郑青岳主编.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 朱保良主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步实践课”校
本研修模式的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