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科学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第二章物质转变与资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 )依照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 )依照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 )依照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相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有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杂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杂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杂而成。
3.纯净物和混杂物判断的依照:物质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依照元素组成不相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杂物。
1.1 单质按性质不相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其他金属光彩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优异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优异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优异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优异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序次为:银>铜>铝 >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 a.有机化合物必然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用然是有机化合物,比方 CO 、CO 2、H 2CO 3、Na2CO 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 、CO2、H 2CO 3、Na2CO 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与利用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与利用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物质发生转化并被利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与利用,不仅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工业应用中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与利用化学反应在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石化工业中,通过炼油、裂解和重整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将原始石油转化为精细化工产品,如塑料、橡胶和涂料等。
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化学反应还被用于制备合成材料。
例如,通过高温反应可以将石英矿石转化为硅材料,用于电子器件制造。
而在钢铁冶炼中,铁矿石经过高温炼制,转化为有用的铁质产品。
这些化学反应转化了原材料的性质,使其更加适合特定的应用领域。
二、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与利用生物体内也存在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用于维持生命活动。
例如,新陈代谢反应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核心。
通过新陈代谢,生物体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消耗产生的废物。
这种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过程,使生物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同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还用于合成与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例如,蛋白质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一反应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得以合成。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与利用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与利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环境保护中,化学反应被用于处理和净化污染物。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此外,化学反应还可以用于污染治理和废物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化学反应被用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通过催化剂的应用,化学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化学反应还可以用于生产新能源材料,如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一生物物质的转化知识点
高一生物物质的转化知识点生物物质的转化是指生物体内外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其中包括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能量的转化。
生物体内的物质转化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课程中常见的物质转化知识点,包括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脂类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能量的转化。
一、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1.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通常发生在光合作用中的叶绿体中。
在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光反应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暗反应中产生的葡萄糖可用于维持细胞的能量需求,也可以转化为淀粉等储存形式。
2.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中。
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在线粒体内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二、脂类的合成与分解1. 脂类的合成脂类的合成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的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中。
脂类的合成过程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和甘油的合成,它们最终结合形成三酰甘油(甘油三酯)。
脂类合成对于细胞的结构构建、能量储存和调节等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2. 脂类的分解脂类的分解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内质网中。
在线粒体中,三酰甘油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随后进入细胞呼吸过程产生能量。
在内质网中,脂类被分解为胆固醇等物质,并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生物物质。
三、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1.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中。
通过蛋白质合成过程,氨基酸按照特定的序列和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随后进一步折叠为特定的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的合成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2. 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的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溶酶体中。
细胞利用核糖体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被再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
溶酶体则是对老化或受损的蛋白质进行降解和清除的细胞器。
高一物质的相互转化知识点
高一物质的相互转化知识点在高一物质的相互转化知识点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化学反应、能量转化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化学反应及其特征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变,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相互转化是在化学反应中进行的。
化学反应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称为反应物,产生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3. 反应热效应: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有些反应会放出热能(放热反应),而有些反应则吸收热能(吸热反应)。
4.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称为反应速率,会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二、能量转化与物质的相互转化能量转化是物质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1. 热能转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热能的转化。
放热反应中,原有物质分子的势能被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而吸热反应则是吸收周围热能供化学反应进行。
2. 光能转化:光能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光能的转化。
例如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3. 电能转化:化学反应还可以产生电能或被电能驱动。
例如,在电池中,化学反应通过氧化还原(电子转移)过程来产生电能。
三、物质转化的实际应用物质相互转化的知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 合成反应:化学反应可以被用于合成新的物质。
例如,通过合成反应可以制备药物、化学品等。
2.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将燃料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热能。
这种热能可以用于加热、照明和发电等。
3. 腐蚀反应:许多金属会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分等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腐蚀。
对于腐蚀的研究和防护措施是工程建设和金属材料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四、总结高一物质的相互转化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反应、能量转化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科学九上第二章知识点配套习题整理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O2、N2、Fe、S等。
A.特征:①同种元素组成②是纯净物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C.分类:按性质不同金属Cu Fe Mg等非金属O2 C S等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O2和O3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Ag>Cu>Al>Fe。
注意点:(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
非金属在常温,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讨论】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1)放在光照处,根据颜色可分辨,具有特殊金属光泽的是金属单质,反之是非金属单质。
(2)手拿单质在火边烤,根据导热性可分辩,手感到单质发烫的,具有导热性是金属,反之是非金属。
(3)用硬物单击单质,可根据可锻性来分辨,可锻的是金属,重击后碎裂的是非金属。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属。
【讨论】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①银器煮食回产生Ag+,Ag+会对人体有害,②银太贵,银太软。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锡太软不能制造罐头壳,而镀锡的铁片却能防止铁生锈。
九上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用途1、日常生活用品2、房屋建筑3、交通工具4、工农业生产二、金属与非金属3、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4、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说出2 种原因。
①银是重金属,易发生重金属中毒 ②银年产量低,价格太贵③银质地太软,易变形④易氧化,容易发黑,影响美观,清洗不便。
5、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纯锡制造?防锈,由于铁和水及空气接触以后很容易发生锈蚀,而锡不易与空气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金属食品罐头内壁要涂上一层金属锡。
三、常见的金属材料1、合金: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
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铁合金—钢、金铜合金18K 4、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吗? 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较大,使用不便。
纯铝制品硬度较小,抗压性较弱。
四、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金属污染来源① 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②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③ 工厂排出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① 浪费大量金属资源 ② 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破坏土壤结构。
③ 含铅、镉等有毒金属被腐蚀后,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
④ 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的电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方法①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② 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
③ 废旧电池不能任意丢弃。
④ 使用无铅汽油。
⑤ 不能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堆放废渣。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
化学方程式:2Mg+O2加热2MgO2、铜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加热会发出红光,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固体生成。
化学方程式:2Cu+O2△2CuO3、铁丝在火柴的引燃下,放入氧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3课) 九年级科学上: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变用教案浙教版
课题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3课时)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章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分类。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物质转化的规律。
知道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
3、通过本章的习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物质分类
2、物质转化的规律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
器材
小黑板、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内容
本章知识点:
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组成
2、物质转化的规律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学生先看本章课
本P80的复习提
要
学生分小组
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
(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3)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3、常见的材料
4、材料的发展
三、课堂练习:
作业本(A):P25复习题1、3、5、8、10题
四、布置作业
作业本(A):P25复习题A层 2、4、6、7、9、11、12、13、
14、15题
B层: A层的题目以及16、17、
18、19、20、21、22、23
学生练习
学生分层次
教
后
感
在本章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问学生和学生的小组讨论来归纳和总结
本章知识点,并通过精选一些习题,让学生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复习可安排3课时,第1课时专门复习知识点,第2、3
课时进行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与特征混合物的定义与特征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2.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定义与分类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物质的变化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定义与实例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实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第三部分:物质的转化与利用1. 物质的转化物质转化的基本概念物质转化的实例分析2. 材料的利用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特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四部分:实验与探究1. 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2. 典型实验分析物质分类实验物质变化实验物质转化实验第五部分:知识点总结与复习1. 知识点总结重要概念与定义关键知识点回顾2. 复习建议复习方法与技巧典型题目解析文章正文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例如,水(H₂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成分可以变化。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纯净物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而混合物的成分可以变化。
此外,纯净物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都是均一的,而混合物则可能在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例如,铁(Fe)是金属单质,氧气(O₂)是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例如,水(H₂O)和二氧化碳(CO₂)都是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而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此外,单质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也不同,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而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单质。
物质转换的知识点总结
物质转换的知识点总结一、物质转换的定义物质转换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在物质转换的过程中,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会发生改变,但其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物质转换是化学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之一。
在物质转换中,原有的物质被转化为新的物质,这个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二、物质转换的分类根据物质转换的方式和条件,可以将物质转化分为一些基本的类型,主要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没有改变其分子或原子结构的情况下,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并未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变,如固体融化成液体、液体汽化成气体等。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在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如生成气体、放出能量、产生颜色变化等。
三、物质转换的条件物质转换的过程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物质转换需要不同的条件才能进行。
主要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物质浓度、催化剂等。
1. 温度:温度是影响物质转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的升高能够加快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促进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快物质转换的速率。
例如,水的沸腾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为100摄氏度。
此外,在化学反应中,温度的升高还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物的收率。
2. 压力: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
在一些物质转换中,增加压力可以促进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快转变的速率。
例如,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增加压力可以促进气体分子的碰撞,加快反应速率。
3. 物质浓度:物质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含量。
在化学反应中,提高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加物质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的进行。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冰的熔化等)、形状改变(金属丝的弯曲)等。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生锈(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 物质的转化规律。
-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 金属(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氧化镁):2Mg +O_2{点燃}{===}2MgO。
-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钙):CaO +H_2O===Ca(OH)_2。
- 碱(如氢氧化钠)与酸(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 + H_2O。
-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 非金属(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C+O_2{点燃}{===}CO_2。
- 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碳酸):CO_2+H_2O===H_2CO_3。
- 酸(如硫酸)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盐(硫酸钾)和水:H_2SO_4+2KOH===K_2SO_4+2H_2O。
4. 常见的材料。
-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例如,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水泥等。
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玻璃具有透明、硬度大等特点;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知识点归纳
first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知识点归纳一、金属的性质12.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3.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更大。
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由Fe 和C 形成的合金 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保护膜法: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 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
金属跟酸的反应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跟某些盐溶液反应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 置换反应2.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s e c o n d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金属和两种盐反应时先置换出活泼性弱的)【注意】K 、Ca 、Na 太活泼,易与水反应,不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铁与酸、盐发生的置换反应 中,产物是亚铁盐(Fe三、简单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大多含C 、H 、O 、N 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3)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结论: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②酸+金属=盐+氢气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⑤酸+盐=新盐+新酸五、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 + CO2= CaCO3↓+ H2O六、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八、盐酸氯化氢溶液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九、硫酸H2SO4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②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③浓H2SO4的特性a.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CO2等b.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c. 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d. 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实验操作: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危险十、硝酸HNO3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白雾;②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③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一、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碱的通性: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水:CO2+2NaOH=Na2CO3+H2O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Na2CO3+CaOH2=CaCO3↓+2NaOH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1 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2 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二、中和反应: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中和反应的实质: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三、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CaOH2具有碱的共性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一、什么是盐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几种盐的性质1、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2CO32-的检验方法: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2、碳酸钙CaCO3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3、食盐NaCl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用途: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3、制生理盐水0.9%0.9%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4、盐的性质:1酸+盐→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三、制取盐的可能途经金属+酸→盐+氢气: 2Na+2HCl=2NaCl+H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HCl+Na2O=2NaCl+H2O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O2+2NaOH=Na2CO3+H2O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FeSO4+Cu酸+盐→新酸+新盐: 2HCl+Na2CO3=2NaCl+H2O+CO2↑碱+盐→新碱+新盐: 2NaOH+CuSO4=Na2SO4+CuOH2↓盐+盐→新盐+新盐: AgNO3+NaCl=NaNO3+AgCl↓四、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2没有酸参加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无酸皆可溶五、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溶,氯化银不溶; 再说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最后说碱类,只溶钾钠铵钙钡;六、盐与化肥1、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2、化肥的类型:氮肥: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磷肥: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钾肥: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3、复合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4、氮肥作用: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磷肥作用: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等;钾肥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生成; 5、铵根离子的检验: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各名称都带有金字旁;2、金属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3、金属物理性质:有光泽、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电性;45.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金属跟酸的反应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金属跟某些盐溶液反应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6.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7.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六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1.有机物的概念;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2.甲烷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3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3.除甲烷外,1 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2 乙炔C2H2 ,具有可燃性,燃烧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 5O2 === 4CO2 + 2H2O4.有机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5.有机物的用途;1甲烷是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5乙酸用作食醋;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单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C6H12O6;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约在1.2~100万之间;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皮下脂肪;3.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1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2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物质的分类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1、物质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化合物S+ O2=点燃=SO2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4P+5O2=点燃=2P2O5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C+O2=点燃=CO2氧气充足2C+ O2==2CO 氧气不充足某些非金属氧化物+H2O——酸CO2+H2O=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实验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SO2+ H2O=H2SO3SO3+ H2O=H2SO4金属单质——化合物2Mg+O2=点燃=2MgO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2Cu+O2=加热=2CuO 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2Fe+2O2=点燃=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某些金属氧化物+H2O——碱CaO+ H2O=CaOH2K2O+ H2O=2KOHCuO、Fe2O3不能,因为对应的碱不溶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盐或金属氧化物Fe+S==加热=FeS2Fe+3Cl2=加热=2FeCl3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生成CO2↑盐+盐、盐+碱的反应中,反应物必须可溶,且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种有气体,水或沉淀盐+金属的反应中,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发应的金属K、Ca、Na等不符合要求2、物质的鉴别:HCl及盐酸盐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H2SO4及硫酸盐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碳酸盐的检验CO32-:用稀HCl和澄清石灰水CaOH2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3、物质的推断:沉淀: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AgCl、BaSO4溶液颜色:Cu2+溶液为蓝色,CuSO4溶液、CuCl2溶液Fe3+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Fe2+溶液为浅绿色:FeCl2溶液,FeSO4溶液黑色固体:CuO、C、Fe3O4红色固体:Cu4、物质的俗称烧碱苛性钠:NaOH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4、氧化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O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O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叫还原剂还原剂—夺氧—被氧化化合价↑氧化剂—失氧—被还原化合价↓5、金属的冶炼常见还原剂:C、CO、H2C+2CuO=加热=2Cu+CO2↑ 2+CuO=加热=Cu+H2O 3CO+Fe2O3=高温=2Fe+3CO21)C: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H2: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 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H2, 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提示: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3)CO: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通一会CO,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CO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实验装置末端设置点燃的酒精灯燃烧尾气第3节常见的材料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盒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更大;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由Fe和C形成的合金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金属防锈措施:保护膜法: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金属的污染与除污危害:浪费资源和能源破坏土壤结构有毒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水源、生态环境重金属会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里流动,造成生物污染措施:分类回收有用垃圾对工业废水进行金属除污处理,达标排放对工业废渣中的金属实行循环再生用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用无P洗衣粉代替有P洗衣粉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废旧金属无机物非金属材料:水泥石灰石与黏土煅烧后加石膏磨细,玻璃石英+石灰石和陶瓷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第4节材料的发展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当前最令人关注的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纳米材料:以纳米为单位的超级微小颗粒材料,称为纳米材料特性: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与普通有很大的不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1、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归根究底,它们来自太阳能;2、大量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3、日常生活中常说“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做功的过程实质上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第三节认识简单的机械二、滑轮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1/2 G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n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n分之一,即F= 1/n 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n倍;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符号公式:W总=W有用+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符号公式:η=W有用/W总=Gh/FL×100﹪ W有用<W总η<1四、研究杠杆的平衡(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的大小;(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4)动力与动力臂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五、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光滑斜面:FL=Gh W额外=0 η=100﹪2有摩擦的斜面:W总=FL W有用=Gh W额外=FL η=Gh/FL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的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第四节动能和势能第五节物体的内能第六节电能的利用一、电功第七节电热器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2、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3、电热器(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4、焦耳定律:(1)文字叙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数学表达式:Q=I2Rt;(3)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①Q=I2Rt是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任何导体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由此公式来计算;②对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像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等;电流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由Q=U2/Rt,Q=UIt推导公式来结算;第八节核能的利用第九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3、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的转化的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够发生;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第一节食物与摄食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供参考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与脂肪酸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小肠很 长 ,内壁有许多皱襞 ,小肠内壁有 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5、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实验方法:对照实验;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3、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预防保护作用,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会读血样分析报告:如果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白细胞大于正常值通常患有疾病的是炎症二、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脏能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心脏连着上、下腔静脉2根、肺动脉1根、肺静脉4根、主动脉1根共8根血管;左心房、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静脉血三、血管血管类型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主要功能动脉厚、弹性大小快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静脉较薄、弹性小大,内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较慢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最小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四、血液循环: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1、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养料,把废物排出和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1体循环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肺循环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重要提示: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流动脉血;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3、动脉血:含氧量高,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低,血呈暗红色;4、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不断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四、脉搏与血压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健康的成人安静时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压力沿着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动脉都受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和心率是相同;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把手指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来诊断疾病;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推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用血压计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科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常见合金的主要组成元素、性能和用途污染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会影响土质金属的氧化和锈蚀也会污染土壤危害生态环境像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密度在4.5克每立方厘米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重⾦属中毒的原理回收利用意义节约资源和能源非金属堆积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并且侵占土地基本上所有金属都可循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普遍回收的金属铝铅铁铜锡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生锈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化学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放出热量些金属在空气中不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如:铁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高温加热后能与氧反应,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与稀盐酸的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大基本反应类型16年由于锈蚀而直接损失的钢铁材料约占年产钢铁产量的四分之一属的锈蚀既与周围环境里的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有关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个氢原子构成的烷具有可燃性,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成气体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丁烷容易被液化由于丁烷容易液化与可燃的性质,得丁烷能成为便携的燃料,可用于乙炔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以上的高温,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故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有机溶剂。
11各类别的概念详见下一页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有同种基本微粒(基本微粒指的是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转化的知识点总结
转化的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新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化包括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两个方面。
1. 有机物质的合成有机物质的合成是指生物体内利用合成反应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这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比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这就是一种有机物的合成。
另外,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合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合成蛋白质、核酸、脂类等。
2. 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机物质的分解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分解反应而生成无机物质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分解是通过呼吸作用来进行的,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释放出能量。
比如,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有氧呼吸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3. 物质转化的意义物质的转化对于生物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有机物质的合成使得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有机物质的分解则能够为生物提供所需的能量。
物质的转化使得生物体维持了稳定的内环境,保证了细胞能够正常运作。
二、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是指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过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光能的转化,二是化学能的转化。
1. 光能的转化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为生物提供了所需的有机物质和能量。
2. 化学能的转化化学能的转化是指生物体内利用化学能产生能量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内的呼吸作用来进行的。
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质被分解,生成了三个三磷酸腺苷(ATP),这些ATP能够为细胞提供能量,支持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3. 能量转化的意义能量的转化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光能的转化使得生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从而维持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化学能的转化为生物体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使得生物体能够维持稳定的内环境,保证细胞能够正常运作。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当堂小练
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 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
D
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 量增加7.2 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
2.化学方程式
Fe+S
FeS
新课讲解
还有哪些金属单质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
点燃
3Fe+2O2
Fe3O4
点燃
2Mg+O2
2MgO
点燃
2Fe+3Cl2
2FeCl3
点燃
Cu+Cl2 CuCl2
金属单质 与非金属 单质在一 定条件下 生成相应 的盐。
新课讲解
实验四:生石灰与水的实验
1.实验操作
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观察现 象。
碳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还原剂 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得到游离的金属单质。
新课讲解
讨论
1.由氧化铜制取铜,还可用其他什么方法?
可用C、H2、CO等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氧化铜还可 以将氧化铜转化为盐,用活泼金属置换出铜。 2.为什么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要先通氢气后给 氧化铜加热? 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3.实验停止后,为什么还要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为止?
2Fe+3CO2
新课讲解
有关纯度的计算 方法一: 计算分步设计: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如何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知识点归纳(新版)浙教版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1 金属材料知识点1 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1)金属都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或灰色, 但金呈金黄色, 铜为紫红色。
除汞外, 所有金属在室温下都是固体。
(2)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非金属的性质(1)大多数非金属没有光泽, 外表暗淡。
在常温下,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都是气体, 也有一些固体, 溴是唯一的在常温下呈液体的非金属单质。
固体非金属较脆, 敲击时易变成粉末。
(2)非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能均较差, 也没有延展性。
3.具有金属光泽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 石墨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细鳞片非金属。
知识点2 常见金属材料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
2.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称为合金。
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上都是合金。
3.与纯金属相比, 合金的硬度增大, 熔点降低, 抗腐蚀性能增强。
知识点3 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1. 汞、铅、铬、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等。
2.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 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3.基本上所有金属都可以循环再生, 而普遍回收的金属包括铝、铅、铁、铜、锡、银和金等。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1 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在一定条件下,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生成金属氧化物。
但反应的难易或剧烈程度不同。
镁、铝等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铁、铜等金属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不反应;加热能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下, 也不与氧气反应。
(2)在常温下, 铝与氧气反应, 在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它能阻止金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这就是铝制器皿耐腐蚀的原因, 4Al+3O2===2Al2O3。
2. 金属与酸的反应(1)锌、镁、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Mg+ 2HCl=== MgCl2+H2↑Mg+H2SO4===Mg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2)铁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中, 生成了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和氢气。
九年级物质的转化知识点
九年级物质的转化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关于物质的转化的知识。
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物质会经历形式、组成或性质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物质的转化知识点,并展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物质的燃烧转化物质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是指在氧气存在下,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当我们点燃纸张时,纸张就会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这是因为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它含有碳元素。
在燃烧过程中,纸张中的碳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同时还释放出能量。
2. 金属的氧化转化金属的氧化是指金属与氧气反应,在氧气的作用下金属形成金属氧化物。
我们常见的金属氧化就是生锈。
当铁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会产生铁的氧化物——铁锈。
铁锈有腐蚀性,会使铁制品逐渐损坏。
因此,我们常常使用涂层等方法来防止铁制品被氧化转化。
3. 酸碱中和反应的转化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例如,当我们将醋(酸)与苏打粉(碱)混合时,会产生盐(醋酸钠)和水。
这是一种常见的酸碱反应,也是我们平时在烹饪中经常使用的化学反应。
4. 化学能的转化化学能是一种储存在物质中的能量,它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例如,当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同样,当我们食用食物时,身体对食物中的化学能进行消化、吸收,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5. 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转化物质的溶解是指固体物质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而结晶则是指从溶液中重新生成固体物质的过程。
当我们将糖加入水中并充分搅拌时,糖会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溶液。
而当我们将糖水加热并蒸发掉水分时,糖会重新结晶,形成固体糖。
6. 物质的电解转化电解是指通过电流使溶液或熔融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使其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水的电解实验。
当我们将两个电极(通常是铜和铝)插入水中,并通过电流将水分解时,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物质转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转化知识点总结一、物质转化的基本概念1. 物质转化的定义物质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中,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变为另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过程。
这种变化可以是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之间的组合和断裂,也可以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改变。
2. 物质转化的条件物质转化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强、溶剂、催化剂等多个方面。
其中温度是物质转化中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大多数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 物质转化的能量变化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会释放能量,称为放热反应;而有些反应则需要吸收能量,称为吸热反应。
二、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始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这是一种合成反应。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成水和氧气,这是一种分解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种或几种原始物质中的氧化数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
这类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种类型。
4. 双替换反应双替换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发生交换,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
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铜混合后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氯化铜和硫酸钠。
5. 加合反应加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与合成反应略有不同。
例如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加合反应生成氨气。
6. 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之间失去水分,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
例如葡萄糖在酵素的作用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乳酸。
三、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1. 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与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相关。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生成水,这是因为氢气和氧气分子中的原子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
2. 物质的化学键物质通过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发生转化。
化学键的形成是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化学结合,生成新的物质;而化学键的断裂是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分解,生成新的物质。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转化的基本概念物质转化是指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或其他物理过程,从一个状态或形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或形态的过程。
物质转化是化学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在物质转化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物质转化的基本原理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解离,在反应中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重排和重新组合。
物质转化可以是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或生物转化等形式。
二、反应类型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由一个或多个原料经过化学变化生成一个或多个产物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
2.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状态变化,不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物理变化可以是相变、分散和溶解等。
3.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代谢和生物合成等过程。
生物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可以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活性物质。
三、应用1.工业生产:物质转化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合成氨、制备化肥、提取金属、制备有机合成材料等都需要利用物质转化的原理和方法。
2.新能源开发:物质转化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储存,有助于开发新能源技术。
例如,太阳能光电转化、光催化水分解和燃料电池等技术,都是基于物质转化实现能量转化和利用的。
3.环境治理:物质转化在环境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物质转化可以处理污水、净化空气、处理固体废物等。
物质转化可以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
四、环境问题1.消耗资源:物质转化需要耗费能源和原材料,可能加剧资源的紧缺和环境压力。
2.污染排放:物质转化的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3.产生有害物质:一些物质转化过程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发环境友好的物质转化技术和材料利用方法,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1. 分类方法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
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1) 按颜色分类: ⎪⎪⎩⎪⎪⎨⎧紫红色:高锰酸钾黄绿色:氯气白色:氧化镁氧气、醋酸无色:氯化钠、硫酸、(2) 按状态分类: ⎪⎩⎪⎨⎧、高锰酸钾固态:氯化钠、氧化镁液态:硫酸、醋酸气态:氧气、氯气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物质按组成的分类(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
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 无机化合物: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O 、CO 2、碳酸、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为无机化合物。
(3)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4) 物质分类图⎪⎪⎪⎪⎪⎪⎪⎩⎪⎪⎪⎪⎪⎪⎪⎨⎧⎪⎪⎪⎪⎪⎪⎩⎪⎪⎪⎪⎪⎪⎨⎧⎪⎪⎪⎪⎩⎪⎪⎪⎪⎨⎧⎪⎪⎪⎩⎪⎪⎪⎨⎧⎩⎨⎧⎪⎩⎪⎨⎧混合物盐碱酸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物质 3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
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Ⅰ)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质的鉴别依据。
(2) 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特征、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
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l -与AgNO 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等。
(3) 蔗糖、实验、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的鉴别步骤示例:① 首先观察物质的颜色,紫红色的固体是高锰酸钾,亮黄色的液体是色拉油。
另外有三种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
② 取三种固体各一匙,分别倒入烧杯中,每只烧杯里倒入20ml 水,搅拌,出现蓝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无水硫酸铜。
③ 分别取另两种固体于蒸发皿中加热,易熔化的是蔗糖,不易熔化的是食盐(可用化学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
④ 取两种无色液体1mL-2mL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冰醋酸。
1) 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22SO O S 点燃===+(硫磺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22CO O C 点燃===+)(254522白色固体点燃O P O P ===+ NO O N 放电222===+2222NO O NO 放电===+ 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
2) 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3222CO H O H CO ===+O H CO CO H 2232+↑===)(3222形成酸雨的原因SO H O H SO ===+4223SO H O H SO ===+NO HNO O H NO +===+322232SO 、2CO 、3SO 与水化合生成32SO H 、32CO H 、42SO H ,2SO 、2CO 、3SO 分别叫做32SO H 、32CO H 、42SO H 的酸酐。
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22耀眼白光点燃MgO O Mg ===+ )(23432火星四射点燃O Fe O Fe ===+ FeS S Fe ∆===+(铁粉与硫粉混合点燃后即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32232FeCl Cl Fe 点燃===+ 22CuCl Cl Cu 点燃===+2) 金属与化合物反应C MgO CO Mg +===+222点燃32434938O Al Fe O Fe Al +===+高温3) 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22222222)(22)()(OH Ba O H BaO KOHO H O K NaOHO H O Na OH Ca O H CaO ===+===+===+===+放出大量的热活泼金属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MgO 、FeO 、Fe 2O 3、CuO 等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8. 金属的冶炼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C 、CO 、H 2等)在高温下反应,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其还原成金属单质。
(1) ↑+===+222CO Cu CuO C 高温CO CO C 22高温===+ 2CO Cu CuO CO +===+∆(2) O H Cu CuO H 22+===+∆(盛放CuO 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先通H 2,再加热,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停止后,继续通H 2,直至试管冷却,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CuO )9. 物质转化的规律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是中考的重点。
将它们的知识网络化、熟练掌握尤为重要。
对其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多种多样。
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从一种物质出发就是这种物质的主要性质,箭头的指向就是这种物质的制备。
图中横向表明了不同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些反应都生成盐这类共同产物,由此可得出十种生成盐的方法: 无氧酸盐非金属金属−→−+含氧酸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氢气盐酸金属+−→−+新金属新盐盐金属+−→−+水盐碱酸性氧化物+−→−+水盐酸碱性氧化物+−→−+水盐碱酸+−→−+新盐新酸盐酸+−→−+新盐新碱盐碱+−→−+新盐新盐盐盐+−→−+图中纵向表明了由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如:NaCl NaOH O Na Na −→−−→−−→−232322CO Na CO H CO CO −→−−→−−→−10. 物质的鉴别(Ⅱ)解答物质的鉴别(或检验)问题,尤其是实验设计时,要按“取样-操作-步骤-结论”的顺序进行叙述。
物质 检验试剂 反应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酸(+H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加入锌粒 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燃烧O H O H H ZnSO SO H Zn 222244222点燃===+↑+===+ 碱(-OH )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即-Cl 的检验)3AgNO 和稀3HNO 白色沉淀 33HNO AgCl HCl AgNO +↓===+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即-24SO 的检验)2BaCl [或2)(OH Ba 或23)(NO Ba ]溶液和稀3HNO白色沉淀HCl BaSO BaCl SO H 24242+↓===+碳酸盐(即-23CO 的检验)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 ↑++↓===+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 可溶性铜盐(+2Cu )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沉淀 4224)(2SO Na OH Cu NaOH CuSO +↓===+ 可溶性铁盐(+3Fe ) 氢氧化钠溶液 红褐色沉淀 NaCl OH Fe NaOH FeCl 3)(333+↓===+[注意] 可溶性碱是常用的试剂。
如2)(OH Ba 中的-OH 能使多种阳离子(如+3Fe 、+2Cu 、+2Mg 等)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并能使+4NH 产生气体;+2Ba能使-23CO 、-24SO 产生不同性质的沉淀,在鉴别、鉴定、推断中成为较为理想的试剂。
碳酸盐和酸反应产生气体这一特性也常是推断的“关键”。
11. 有关纯度问题的计算(1)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2) 某纯净物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纯净物质量某物质元素的质量 (3) 混合物质量=纯度纯净物质量12. 金属材料(1) 合金合金是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① 合金可以为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② 合金是几种成分熔合在一起,而不是像铝粉、铁粉简单地混合在一起。
③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合金的用途更加广泛。
④ 钢是由碳和铁等元素形成的合金,质地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好。
(2) 铁的锈蚀及防护措施① 铁的锈蚀条件。
纯净的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是稳定的,铁在无氧条件下即便是与水接触也不易生锈。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
②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方法成合金钢,如不锈钢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烤蓝电镀涂油刷油漆护膜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洁净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防锈钢铁⎪⎪⎪⎪⎩⎪⎪⎪⎪⎨⎧⎪⎪⎩⎪⎪⎨⎧....d c b a (3)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① 污染源:含有镉、铜、镍、铅等有毒金属阳离子的工业废水。
② 危害: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危害生态环境。
③ 防护措施:分类回收金属(普遍回收的金属包括:铝、铅、铁、铜、锡、锌、银、金等),进行循环再生,对工业废水通过筛选、过滤、药剂清洗、沉淀和水洗等方法进行重金属除污。
13. 无机非金属材料(1) 水泥① 生产原料:石灰石、黏土和其他材料。
② 生产过程: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在炉中烧至部分熔化,冷却成块状熟料,再加入适量石膏磨成细粉,即得普通水泥。
③ 重要性质:水泥具有水硬性,而且在水中也可硬化,贮存时应注意防水。
④ 主要用途:制成水泥砂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人们已发明了许多新式水泥:如矾土水泥、矿渣水泥、膨化水泥等。
(2) 玻璃① 生产原料: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
② 生产过程:把原料粉碎,按适当比例混合放入玻璃窑中加强热熔化,冷却后即得普通玻璃(即配料、熔化、成型、退火)。
③ 主要成分:普通玻璃是Na 2SiO 3、CaSiO 3和SiO 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混合物。
④ 重要性质:玻璃在常温下虽呈固态,但不是晶体,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受热时只能慢慢软化。
普通玻璃种加入一些金属化合物,可得到有色玻璃。
(3) 陶瓷① 生产原料:粘土等(含硅酸盐)。
② 陶瓷种类:土器、陶器、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