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会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会教案教案可以给高中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教师展现出一节好的心理教育课。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会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背景高中三年,正是人生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段的身心健康尤其需要关注。
身体上,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却缺乏充分照顾自己的能力和意识。
心理上,高一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的过渡时期,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和学习、家庭以及交友等带来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会有焦虑烦躁、迷茫不安的消极反映。
因此,组织开展身心健康主题班会活动,是每一位同学明确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二、活动目的1、树立塑造健康体魄,加强运动锻炼的意识;2、让同学懂得减轻心理压力的正确方法,通过活动,消除困惑,走出阴霾;3、感受人生的欢乐和幸福,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
三、班会主题关注身心健康四、班会时间20XX年11月4日五、班会地点387班六、班会流程和具体操作1、开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2、心理健康环节观看屏幕图片,测试心理压力,进入心理咨询室,着重了解和寻求三个相对普遍的心理困惑的解决之道;1) 考试焦虑问题典型症状:对考试成绩无法正确对待和评价,迎接新的考试前容易紧张、甚至影响饮食和睡眠。
建议:饮食调节是重要的减压手段之一,如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压力会导致体内缺乏VC、VE、B族维生素和镁,因此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有益的;适度多饮水;避免含糖量很高的食品,如果汁,干果等。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2. 教授学生识别常见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
3.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应对心理困扰的策略。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强化学生之间的支持网络,鼓励积极的人际互动。
教学内容与方法引入(10分钟)- 开场引导:播放一段关于心理健康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讨论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心理健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知识讲解(20分钟)- 定义心理健康的概念,阐述其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 列举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并提供相应的识别方法。
- 介绍几种简单的自我调节技巧,比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
情境模拟(20分钟)-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心理问题进行情景再现。
- 观察其他小组的表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各种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实践操作(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心情日记”活动,鼓励学生记录一周内的情绪变化,并尝试分析情绪波动的原因。
- 安排一次班级交流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心情日记,互相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
总结反馈(10分钟)- 小结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日常维护意识。
- 提供一些可靠的心理健康资源,如心理咨询室、在线咨询平台等,供学生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
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检查学生的心情日记,了解他们在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方面的进步。
- 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反馈,以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3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3篇在我国的学生群体中,高中生占主要部分,因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国教学策略设计的重中之重。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篇1一、课程设计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过渡得顺利,影响一生的发展。
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其中,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
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
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表现为异性交往时过分的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容易陷入早恋。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通过“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的1、增进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2、在活动中培养并掌握一些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通过讨论和活动,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积极的感情,与异性同学友好的交往。
三、教学方式1、讲述与讨论2、剧情表演3、心情表白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说服力的故事2、准备几个异性同学交往的情景(有适当的和不适当的)3、准备短片《乐乐的心事》4、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五、教学对象:高一(9)班学生六、教学步骤(一)故事导入:《绿鹅的故事》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中学心理安康教育教案1第一课兴趣是求知的动力一、教学目的:帮忙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育广泛的兴趣。
二、教学预备:字谜答案、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四组数学口算机、录音机、配乐录音带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今日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
(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2.学文明理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爱提出很多问题?(学答复后教师小结)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奇怪,都想知道毕竟,这是一种学习的兴趣。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麦克斯韦最终城为了英国闻名的科学家。
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
衣同学们看看书上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的人。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中有关达尔文及严文井的故事)教师:听了刚刚的故事,看了书中的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书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3.活动明理(1)请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说完后再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你们组的发言状况。
(2)做个放松小嬉戏出示课前预备好的字谜条幅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
将学生猜中的答案随时粘贴在字谜的旁边,并为猜中答案的学生发一颗才智星。
(3)谁来帮忙苹果娃娃分别将扇形的填字嬉戏及写有“青、晴”等文字的苹果贴在黑板上,谁给苹果娃娃找到座位,就请谁把苹果娃娃带到他的座位上。
(4)开个小擂台赛分别出示口算竞赛题,每次两名同学竞赛,看谁能当擂主,教师为擂主颁发证书。
(5)想想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有哪些?把它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填写完后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爱这些课?对自己不喜爱的课,想个方法使自己对这样的课有兴趣。
最好能将这个方法写在表格后面。
4.总结全课同学们喜爱今日的学习吗?大家的答复和笑脸告知了教师。
你们很喜爱这样的学习。
其实我们的学习都能像今日的学习这样使你有兴趣。
请同学们回家后问问自己的家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请你的家长和你一起动脑筋,找一找培育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人:.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二、讲授新课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2.同学讨论一一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篇2辅导目的1、了解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2、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
3、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辅导前准备1、准备三个不同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不同影响的情境。
2、准备学习态度自查表,每人一份。
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辅导步骤:一热身: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啊(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吧。
放音乐《上学歌》,全班学生齐唱。
二活动:歌中的小朋友天天上学不迟到,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几位小朋友,他们有怎样的学习态度1、小明放学回到家,丢下书包就去踢足球;吃了晚饭又要看电视,妈妈说:“小杰,你不做家庭作业吗”,小杰说:“一会儿再做”他又继续看电视,直到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完,他才坐到书桌前写作业,可没写多久,遇到了不会做的题,他就不写了。
小品中的小杰学习态度正确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办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2、期中考试,小强的语文和数学都只得了65分。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与行为。
- 提升学生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
- 指导学生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
- 强化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教学内容
1. 自我认识:介绍什么是自我意识,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正面看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2. 情绪管理:教授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帮助学生在遇到压力时能够有效缓解情绪。
3. 人际交往: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习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并处理冲突。
4. 压力应对:分析高中生活中的常见压力源,提供时间管理和问题解决的策略。
5. 心理卫生常识:普及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的心理障碍识别与干预。
教学方法
- 互动式讲解: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 案例分析:使用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从中学习具体的应对策略。
- 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个人经验,相互学习和支持。
-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社交技巧。
教学评估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参与情况。
- 作业和小测试: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小测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自我评价报告:要求学生撰写自我评价报告,反思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语。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优秀10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优秀10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篇一新知识点1.高中生心理阶段的划分。
2.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方面。
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4.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重点难点理解并牢记高中生心理发展诸方面的主要表现。
分析并掌握高中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安排1.导入新课老师列举出与健康心理有关的一些行为与现象,由此提问:心理健康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含义的界定。
2.引人新课人的心理发展是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特有的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高中生,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各种心理现象。
3.教学实施互动问答:进人高中,我们就自然成为高中生了,谁知道高中生具体是从几岁到几岁?以此引人对高中阶段的具体划分及相关介绍。
从小到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一般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呢?学生会回答“三好学生”、“五好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从此引出学生对个体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讨论与学习、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够全面,老师要善于引导,做到准确不遗漏。
具体到每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告知学生要认真领会,理解并牢记。
4.作业设计开放性讨论:对照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看看自己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教学过程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约从14上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开始走向生活。
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看作心理性“断乳期”,即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活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时期。
就心理健康而言,高中生心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的迅速发展。
高中生的感觉、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效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开始以批判&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高中生心理安康教育教案高中生心理安康教育教案1【教学内容】高中生心理进展的特点及心理安康常识。
【教学目标】本章旨在引导同学了解高中生心理进展的特点,使同学学会优化自我意识的初步方法;正确熟悉自己的心情,把握心情处理的技巧;深刻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力量;了解学习心理常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了解高中生中存在的特别心理现象,懂得如何寻求关心,准时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心理安康水平。
【教学时间】16课时。
其中,第一、二、三、五、七节各2课时,第四、六节各3课时。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感性熟悉,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高中生来说,该阶段心理进展的特点具有肯定的抽象性。
可以引导同学依据自身状况,在比照、商量中完成对高中生心理进展诸特点的熟悉。
2.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自我意识的学习,让同学明白自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改善高中生以自我中心的现象,关心同学敏捷运用教材所学,提升个人的自我意识品质。
3.留意表达教育的多样性、独特化。
让同学沟通心情不好的处理方法,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赐予适度启发;辅以相关案例的商量,并加以必要点拨,让同学在主动参加的状况下,总结出适合自身的心情管理技巧。
4.重视根本内容的把握,从小处着眼,得长足进展。
事先筛选出人缘较好的同学,介绍交往的方法和体会,引导同学从中找出直接可行的行为方式,迁移到自身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去。
同时,教师要留意内向同学的感受,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鼓舞他们一步步走出自我的限制,提升人际交往力量。
5.重视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播放短片的方式,对相关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做简要介绍,让同学对自己的将来有初步的熟悉;有条件的学校,可带着同学实地参观考察、动手操作,从实际生活动身,进展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6.准确把握教材关于学习心理的教学目标。
这一阶段的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心理安康的学问和阅历,他们对四周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力量以及探究安康心态的愿望不断提高,应在此根底上,引人学习心理的相关学问,使同学在讲故事、听案例的过程中,落实心理安康向学习、生活正向迁移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 5 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活动内容:1、分析案例。
2、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一、谈话:怎样才算真正的健康?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1、上课不注意听讲怎么办?2、如何提高学习成绩?3、我不知如何面对期末考。
4、摆脱成绩不佳的阴影5、提高自己的注意品质。
6、做好考试前的复习。
7、厌学了,怎么办?8、成绩直线下降,我很自卑。
9、不及格,我怀疑——10、斗胆与人交往。
11、同学对我有成见,我该怎么办?12、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13、怎样改善人际关系?二、组织学生讨论:1、小组内选择几个话题进行讨论。
2、让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分析案例1、找生读案例。
2、讨论:结合第 8、10、13,帮这位同学走出阴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你有什么好的办法?3、学生发表看法。
四、取长补短想一想:你在哪几个方面做的好?哪几个方面做的不好?今后你应该怎么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教学目标:1、体味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初步的同情心。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味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眼睛,同情、匡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课前豫备:请同学们课前向四周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教师课前豫备社会为盲人提供的有关设施,如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1、屏幕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小黑豆?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
师念生猜。
谜底(眼睛)2、教师提问: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味以及在家中的小调查在班内分组交流。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高一学生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高一学生教育教案
目标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们的目标是帮助高一学生了解
并学会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
健康意识。
内容
1. 了解心理健康
-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对生活的影响
2. 认识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 介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 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表现和影响
3. 学习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 分享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应对策略,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放松技巧等
- 强调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应对策略可能不同,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
4. 促进心理健康的活动
- 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团体游戏、小组讨论等,让学生互动并分享彼此的心理健康经验和策略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促进心理健康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创作、与朋友交流等
5. 提供资源和支持
- 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文章、网站等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 引导学生知道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向谁寻求帮助,如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等
结束语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们希望能够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教案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教案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
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教案篇1活动目的1、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喜爱一个事物的时候,便会接受它的全部,不会因为某些缺陷便减少对它们的喜爱。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引导学生恰当地面对自己的各种特点或缺憾。
3、通过对自己的肯定及同伴的评价,增强自我认识、树立学生自信心。
活动重点通过对事物、对人的认识,感悟对自已的正确认识,培养自信心。
活动过程一、热身游戏心有灵犀1、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喜欢看李咏主持的幸运52吗?你最喜欢哪个环节?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幸运52的猜词现场,请看屏幕。
2、请三个方阵各选一组搭档到前面来,游戏规则你们知道吗?(1)第一组选题计时开始(2) 第二组选题(3) 第三组选题3、掌声感谢三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带着愉快心情进入本课下一环节边想边选。
二、边想边选1、请看,上面三种事物,哪些是你非常喜欢的、哪些是你能够接受的?并根据你的选择,快速坐到非常喜欢事物的一边。
(1)请鲜花队的同学来说说你喜爱鲜花的理由。
(2)太阳队的同学来说说你喜爱太阳理由。
(3) 宠物队的同学说说喜爱太阳理由。
小结: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这些事物,可我认为太阳虽然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但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灼伤人的皮肤,宠物虽然给主人带来欢乐,但照顾它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找一找我们喜欢的事物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请各队同学思考一上再说。
2、发现我们原本喜欢的事物有缺陷,这时你对它的喜爱是否有变化?小结:大家的这种感觉套用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就是“爱屋及乌”,就是说爱一个事物便会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它的缺陷、不会因为某些不足而改变对它的喜爱。
因此我们把这种爱称之为“不变的爱”(课)齐读课题三、心灵激荡1、同学们,在我的悄悄话信箱中经常收到一些来信,信中说当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好,便非常担心父母因此不喜欢自己、不爱自己了,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学生谈感受、体验)2、看来大家的担心还真不少,那么我们的父母真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吗?请听一位《妈妈的来信》3、听了这封信,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感受?小结:我们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我们是父母眼里的鲜花,他们在欣赏你优点的同时,接受了你们的缺憾,他们用独特方式,从独特角度来认识你肯定你,你们没有因为你的某个缺点,某个失误而减少对孩子的爱。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 (1)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一、设计思路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合作,形成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
学生要学会与家长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合作是学生走向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而其前提是必须要有自信心为基础,即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行的观念。
有许多学生包括踏上工作岗位的人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优点,不能树立自信心,导致悲观、失望、消极,结果处处碰壁,心理负担很重,在各个方面很难取得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实施这方面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鉴于此,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我设计了该节活动课,运用各种方法与形式,如情景创设、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记者采访等,正确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学生相信我能行,树立自信心的效果。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已,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的优缺点,更能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2.通过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视个体的心理影响,树立勇于面对困难及解决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3.能够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走向成功。
三、活动准备每个学生一个气球、每个学生一张知心卡、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自制小记者证、照相机。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发展,生活环境日益复杂,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意识到习惯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3.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习惯二、【教学重点】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新课上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说:“今日只问候,不必起立。
”言毕,我说:“上课。
”学生纷纷起立。
(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乘机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我的观点。
)1、看幻灯:讲故事《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
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什么是习惯?板书: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有的是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
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二、导学达标1、生活中的习惯(游戏活动,体验)指导情境表演:(1)表演生活中的好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2)表演生活中的坏习惯。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通用7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案篇1主题:克服浮躁、踏实学习主题背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
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生活当中往往流行攀比之风,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作风飘浮,眼高手低。
而浮躁心态是十分有害的。
顺境时,它使人心高气傲,忘乎所以;逆境时,它让人心灰意冷,随波逐流。
它能使人失掉最宝贵的求实精神和科学态度,失掉最需要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
班会目的:1、以“克服浮躁”为主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使同学们克服浮躁、保持平和的心态、踏实学习。
班会过程: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老师:同学们,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联系学习,我们更应该有个怎样健康的心理呢?二、班长主持1、提问如何解释浮躁,为何会存在浮躁心理,怎样克服,让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
2、班长小结三、全班同学集体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片段。
《诫子书》片段(略)四、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注意事项:(1)两个值周班干部想办法组织同学上讲台发表自己对上述话题的看法,谈各自的亲身体会。
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推荐同学,或指定每组两个同学等等。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9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9篇)心理健康教育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思考:1、什么是友谊?2、什么是爱情?3、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活动五: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篇二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始学会怎样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回家后请你将课后[实践园]中的话读给妈妈听听,再把[实践园]中的小报作好,把它贴在你的床头,每天看看自己的长处,增加一份信心,就会增加一份前进的力量。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要记住,不论美丑,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学习要有好习惯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1.导入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表现形式,是教师在整个高中心理教育过程中用来支撑课堂实践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让同学懂得生活、学习和交友应注意的误区,通过活动,消除困惑,走出误区;2、感受人生的欢乐和幸福,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心理健康指的是我们的情感状态和心智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所感与所思。
正如身体健康并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一样,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问题或没有心理病。
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王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同对这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小学主有了实质的不同。
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培养都即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又强调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已对学生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热情,但不可否认.这两大方面还有许多需要了解和沟通的地方。
本项活动旨在对中学生心理状况方面进行有利引导。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四大问题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生活、情感等角度,总结了如下在在中学生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1、自卑、不自信心理2、考试焦虑心理3、厌学心理4、与异性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三)、案例分析1、自卑、不自信心理情景小品:一群学生(三五几个,可分作两小部分)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欢快。
某女生走过,有参与其中的冲动。
但等其上前时,脚步又退了回来,低着头走开了。
又想参与另一群体,欲行又止。
悻悻的走开.....此例为自卑、不自信心理(可叫学生回答)因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在我们学生当中,总有一部分人,性格内向,怕和人交往,与人沟通也紧张不已。
高中心理健康优秀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价值和潜能。
2. 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
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识别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和调节情绪。
3. 人际交往: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和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策略。
4. 价值观塑造:讨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个人想法和经验。
-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引入阶段- 开场引导:通过提问或短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 目标明确:向学生介绍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
发展阶段- 自我认知:组织“我是谁”自我介绍活动,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用不同方式介绍自己。
- 情绪管理:通过情绪卡片游戏,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 人际交往:设置情景剧,让学生在模拟的交往中学习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 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讨论成功的定义,鼓励他们设定个人目标和计划。
总结阶段- 回顾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 反馈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对教案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学评价-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看法。
- 行为观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班级中分享经验。
教学反思-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优秀8篇-最新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优秀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篇一活动理念高中生处在青春发育的后期,生理上不断的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性机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对异性交往非常敏感而又好奇。
处在异性眷恋期的青少年渴望和异性交往,在各种活动中都努力想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喜欢,并想方设法寻找或制造各种机会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
异性同学之间的接触和友谊,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高中生的理想主义和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面临着困惑和各方面的压力,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容易影响到学习和人际交往。
因此,如何正确交往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设计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活动,对异性交往的尺度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能与异性同学自然、正常的交往。
活动目标1、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健康的异性交往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
2、学生能把握异性交往的原则性尺度,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生学会慎重对待青春的每一次选择。
3、学生认识到在高中阶段应加强自我塑造、增强责任感,明确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学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各个层面的问题,以维护自己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1、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2、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8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8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乐意在群体中表述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父母带给自己名字的含义,并爱上自己的名字。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难点:1、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2、在群体中表达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活动准备:1、幼儿名牌;2、绘本ppt;3、视频;4、爱心卡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聊聊名字1、我们初次见面,你愿意分享下你的名字吗?(出示名字卡)2、教师分享自己的名字(名字卡)二、分享交流,阐述心声1、出示ppt,小老鼠,让幼儿知道原来对于名字也有喜欢或不喜欢的。
2、你对自己名字有什么感受?三、绘本支持,释放焦虑1、倾听小老鼠的烦恼(两个录音)。
2、它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请幼儿说说。
3、了解小老鼠名字的秘密。
4、请幼儿说说原因并播放小老鼠喜欢了自己名字。
四、真情互动,提升认识1、播放一个妈妈的录音2、打开父母的爱心卡3、分享感动时刻活动延伸:出示几个名人名字和照片,大声说出我爱我的名字。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篇二大班健康活动《我能够》是幼儿园建构式教材上的一堂关于幼儿形体游戏的活动。
活动重点目标之一是定在让幼儿尝试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充分伸展。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极力引导幼儿充分的伸展身体,让幼儿体验到身体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觉,体验身体柔韧弯曲的感觉。
但在活动中,教师忽略了以下两个关键点:1、关注目标的解读:教师对目标的解读能力决定了教师集体教学的方向和质量。
在建构式教材上,许多活动的目标十分宽泛、灵活性较大,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解读和分解、细化。
在解读细化目标的过程中,明确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并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解决。
如本次活动中的主要目标是尝试伸展身体部位,执教教师把伸展身体部位的具体目标落实在幼儿柔韧性的表现上,整个活动虽然能够很好地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但是因为目标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间接导致了幼儿活动的片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将友情进行到底
——对话高中生异性相处
一、活动理念
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之间的异性交往不但可以,而且是正当的、必需的。
它应是建立在纯洁友谊的基础上的,其目的
是友情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异性交往问题是非常
敏感而好奇的。
如何正确交往,选择什么样的异性朋友,便成为我们高中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本活动是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思考: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
每向前迈出一步我们都要慎重考虑,掌握一个“度”是很重要的。
二、活动目标
教师①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理进行全面的自我评析②引导学生对异性交往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实说实说”。
学生①全面思索人际交往的观念。
②思考实现“人格魅力”的途径,注意与异性同学相处的“度”。
三、教学重点
①打破困惑,喜欢异性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认识男女生交往的意义,如何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②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四、教学难点
①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②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五、辅导对象:高中学生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工作纸
七、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男女生有身体接触的热身——互助敲背)引入交流和分享的主题
(二)电影片段《爱情麻辣烫-声音片段》欣赏
(以电影《爱情麻辣烫》的片断之一《声音》来引入,创设一种情境,引起大家
对发生在男女生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感情的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或感觉?)
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感想。
注意:教师在穿插与引导时,尽量少说话,少做点评,不下结论,以此建立信任,消除心理防卫。
辅导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发言的不积极,适时转到下个话题。
(三)有人提议,为了使高中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专门设立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同学们认为好不好?
学生交流,讨论,引出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四)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学生对坐沟通,小组汇总,教师可以提供参考结论,如:“异性效应”
1.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
2.有利于情感交流和互补。
3.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
4.有利于互相激励和学习。
(五)你欣赏怎样的异性?
填充句子活动背景:欣赏《友情》
学生填写(工作纸)
女生:
我所欣赏的男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我不欣赏的男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男生:
我所欣赏的女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欣赏的女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怎样欣赏异性?
学生讨论,交流。
注意:通过前面的体验,认知,“如何做”是一个认识的内化和行为的外显过程,应该相信学生在将来高中生活中的判断和选择。
这里不必强调人人会说出“如何做”,让心理辅导活动留下一些问题和回味,该环节视学生
的反应而定,不宜展开。
《刺猬的故事》
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
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想要*在一起取暖,然而*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和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被此刺伤。
问题:这群刺猬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异性交往应把握好“度”。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高中阶段的异性交往
友情或许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让我们珍惜年轻时最宝贵的学习时光,相互关爱,
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携手共进!让友谊天长地久!
播放《友谊地久天长》结束本次心理辅导活动。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
我们也曾终日消遥/荡桨在碧波上/但如今却劳燕分飞/远隔大海重洋
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我们来举杯畅饮/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万岁/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