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本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3. 声音的产生原因:振动;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B超、声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器、声呐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如振动器实验、声呐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人耳为什么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产生原因:振动应用:B超、声呐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听到过但不知道是什么声音的例子,并尝试解释其产生原因;2. 请查阅资料,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医疗、海洋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3. 思考一下,如何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和特点;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产生的原因;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2.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特点。

三、教学内容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2.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特点;3.声音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段无声的视频片段或播放低音频率的音乐,引发学生对人耳无法感知声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首先向学生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

说明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和物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频率声音对人的影响。

3.教师利用PPT或实验器材演示一些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实例,如超声波探测器、次声波发生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

步骤三:讨论与实验(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的实例,并找出这些声音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波发生器来观察声音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声音频率对人耳的影响。

步骤四:概念梳理(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实验观察的现象,帮助学生梳理人耳听不到声音的特点和原因。

2.教师通过PPT,讲解声音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频率声音波长的变化对人耳的影响。

步骤五: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超声波在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中的应用等,拓宽学生对声音的认识。

步骤六: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做好复习准备。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

1.超声波的特点
与可听声波相比,超声波具有以下特点.
特点
说明
方向性好 超声波能沿某一方向直线传播
穿透能力强 光能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传播.声音也有穿透能 力,与可听声波相比,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更强一些
易于获得较 由于超声波的方向性好,所以能获得比较集中的能
集中的声能 量.较强的超声波能引起物体剧烈振动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八上物理 SK
1.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是根据声音的频率划分的,了解人和一些动 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2.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能举例说明超声波的应用 和次声波的危害.
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但是,并不是所 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经验告诉我们, 人耳能否听到声音与声音的响度有关. 同时,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听觉还与 声音的频率有关.也就是说,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只有在 该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其他有听觉的动物也一样, 也有一定的听觉频率范围,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 范围”.
(1)“可听声波”是指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它的频率范围 通常为20 ∼ 20 000 Hz.(不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有些 人也可以听到频率略低于20 Hz的声音.一般来说,人的年龄越大, 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越小) (2)以可听声波的频率范围为基准,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 “次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3)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较大.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有 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有些动物既能听到超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
典例3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所以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海 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大 C.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件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件

小资料
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
至20000Hz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1、特点: • 方向性好;
• 穿透力强;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应用:
(1)声呐 (2)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4)超声波清洗器 (5)超声波焊接器 (6)超声波体外碎石 (7)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4、反应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___ ;反应声音大小特性的是____ ;人们能 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 。
5、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制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曲折,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6、水牛发出的声音低沉但能传得很远,蚊子“嗡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 刺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苏科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完成练习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声呐
人们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 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呐,可以发现潜艇和 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B型超声波诊断仪
超声波可以成 像。医院利用B 型超声波诊断仪 做胃部、腹部检 查,还可以视察 胎儿的发育情况。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识点 2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思考:曾有人把蝙蝠的眼睛蒙 住,它们依然可以在布满纵横 交错的细线的空间里自由穿梭, 它们是靠什么在夜晚飞行的?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它们飞行的 声音?
知识点 2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听不到声音是因为频率太高, 高于20000Hz,属于超声波
蝙蝠是靠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 回来的超声波进行目标定位的
随堂检测
2.如图所示,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眼镜上 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200H0z0;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 动,说明声波具有 能;量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 的“嗡嗡”的声音 (不选是填“是”或“不是”)超声波。
1.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在生产生 活中有清洗、探伤、测速等方面的应用。关于超声波
以此可以计算确定它们的位置、距离 等信息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知识点 2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超声波的应用(医疗领域)
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等特性
B超: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胎儿
超声诊断仪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 利用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 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知识点 2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随堂检测
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 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 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关于 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人耳能听见超声波
超声波
概念: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 特波点:方向性好,在Leabharlann 中传播距离远,穿透 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件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件
2.超声波 的特点 及应用:
超声波: 可听声:
高于20000Hz 20Hz---20000Hz
次声波: 低于20Hz
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声呐(超声雷达) B超
声能易于集中
碎结石 清洗 焊接 碎石
3. 次声的危害:
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问题探究
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 秒振动5至6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动300至400次, 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 的蝴蝶?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 觉频率范围一样吗?
超声波有什么特点?
超声波的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有哪些应用?
方向性好
声呐
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 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呐,可 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 底形状。
声呐的工作原理
声呐装置是利用超声波经水下物体 反射所形成的回声,可以发现潜艇、 鱼群等水下目标
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能够成像
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 烈振动,有去污作用, 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
声能易于集中
超声波洗眼镜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牙刷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还能使 塑料膜之间摩擦 生热,粘合在一 起,制成超声波 焊接器。
超声波体外碎石 超声波还能使物体振动,就能使结石粉碎。
超 声 波 碎 石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焊接器
声能易于集中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利用超声波 的多普勒效应 制成速度测定 器,交警在高 速公路上测定 车辆的速度。
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声现象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声现象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一章声现象
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
2.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4.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设计思路
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于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音频发生器、扬声器、B超图片。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本节课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低于20Hz的声音——次声波,如地震、海啸产生的声音;3. 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声波,如蝙蝠的定位、B超等应用;4. 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2.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原因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次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 新课导入: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阐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3. 实验演示: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及传播实验;4. 课堂讲解: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原因及其应用;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次声波和超声波应用实例;6.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如地震、海啸产生的声音;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如蝙蝠的定位、B超等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多少?(2)次声波和超声波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举例说明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2)次声波产生的原因是振动频率低于20Hz,超声波产生的原因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3)次声波的应用:地震、海啸预警;超声波的应用:蝙蝠的定位、B超、超声波清洗等。

[初中+物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初中+物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二、次声波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慢,且不易被障碍物遮挡,因而可以 传播得很远。强烈地震、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能绕地球传播 2~3 圈。
二、次声波
较强的次声波会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衰弱甚至内脏 破裂。强度更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
实践与练习
1.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5 ~ 6 次,蚊子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 ~ 600 次。为什么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蚊子,却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024年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 的声音
人耳只能听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 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20 ~ 20000 Hz。频率高于 20000 Hz 的声 音叫作超声波(ultrasonic wave),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作次声 波(infrasonic wave)。超声波和次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它们同 样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读一读: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
不同的人听觉的频率范围不完 全相同。例如,有些年轻人就能 听到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一 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能听 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越小。
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 较大,如蝙蝠、海豚等能听到超 声波,而狗、大象等则能听到次 声波。
一、超声波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实践与练习
3. 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超声波的主要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际应用,并到电器商场等 场所观察应用超声波工作的设备(如超声波清洗器等),了解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工作 的。
道路两侧设有3~4m高的特殊材料制成的板墙, 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因此是为了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案

教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 1.4章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低于20Hz的声音——次声波;3. 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声波;4.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5.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特点,掌握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2.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声源、接收器等);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特点,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例题讲解:分析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 类型:次声波、超声波;3. 特点:次声波频率低,超声波频率高;4. 产生、传播和应用: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实例;5.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过程及现象。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并说明其原因;2. 答案: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以及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超声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更多生活中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深入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

教学案结束。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件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件
苏科陕西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目 01 知识梳理
CONTENTS

02 随堂检测
知识梳理
1. 人耳只能听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叫作 可听 声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20~20

000 Hz。频率高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 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123
2. [2024·广西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 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
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
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
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 人耳能听见超声波
123
3. [2024·西安期末]如图所示,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 洗时,眼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20 000 Hz;超声波 可以让污垢高频率振动,说明声波具有 能量 ;人耳听 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 不是 (选

填“是”或“不是”)超声波。
123
2. 声与信息 (1)科学技术人员利用超声波方向性 好 、在水中传播 距离 远 等特性,发明了超声波定位与测距系统, 即 声呐 ,它用于水下目标的探测、定位、跟踪、 识别,以及水下导航、通信等。
(2)医生利用听诊器和 超声诊断仪 可以捕获人体内部 ⁠ 疾病的信息;工程人员利用 超声波探伤仪 探测工 ⁠ 件内部是否有裂纹、气孔和杂质等。

(2)较强的次声波对人体是 有害 (选填“有害”或“有 利”)的。强度更大的次声波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 造成 破坏 。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次声波、超声波以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种类、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种类和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次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探测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和超声波音频,让学生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这些声音?2. 知识讲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种类、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种类(次声波、超声波等)、产生原因(振动、介质等)和传播特点(频率、波长等)。

3.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师利用次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探测仪等教具,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

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一些关于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教师讲解一些关于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超声波清洗、次声波探测等,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小组讨论:探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更多应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学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生课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老师时间题[教学目标]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波的产生和危害。

[教学重点]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教学难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进门考]①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常在Hz 至Hz 之间。

频率高于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②声呐、B超、清洗、焊接应用了声波。

②利用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等④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的能量叫,声音能传递和[知识点框架][典型分析]例1:在《黄河大合唱》中,歌词是这样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和。

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变式】胶水将它们手拉手地黏在一起,粘在收音机的喇叭的纸盆上,大声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这些小纸人在音乐声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说明了;(2)将小纸人撕下,用细线悬挂在喇叭前方,大声地播放音乐,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小纸人在翩翩起舞,这说明了.例2.2016年1月6日9时30分01秒,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疑似发生震缓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后确认朝鲜在丰溪里核试验场核爆,这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变式】强烈地震会给人们造成了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例3.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

第一章 声现象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的,任何物体本身就能
产生一定频率的次声波 B. 次声波武器在未来可能的星球大战中使用效果显著 C. 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肯定小于340 m/s D. 次声波武器的发明,说明次声波具有能量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次声波具有声音的所有特征,由物体振动产生. 解析:次声波属于声音,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次声波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武器在未来可能的星球大战中不 能使用;次声波属于声音,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等于 340 m/s;次声波武器的发明,说明次声波具有能量.
知识点 2 超声波
感悟新知
1. 超声波 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 的声能等特点.
2. B 超、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 器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
深度理解
感悟新知
超声波传递能量说明超声波 有能量,事实上,超声波传递信 息,也是有能量的证据.
感悟新知
340 m/s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超声波具有声音的所有特征,是由物体振 动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传播也需要介质;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 20 000 Hz,而超声波的频率 大于20 000 Hz,所以盲人不能听到超声波;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也大约是340 m/s.
例2 有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 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 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 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
感悟新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盲人能听到超声波 D. 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苏科物理八上第一章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苏科物理八上第一章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7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 超声波和次声波
4.例题
例1、通常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在 20 Hz~ 20000 Hz。 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 20 Hz的声 波叫次声波。蝙蝠利用发出的 超声波 导航。 超声波 有
很强的穿透能力,B超即运用此原理来检查人体疾病.
8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 超声波和次声波
4.例题
例2、物体虽然振动,但以下情况中我们却听不到声音, 在声源和人耳之间 没有 (填“有”或“没有”) 传播声音的介质;声源振动的频率高于 20000 Hz或低 于 20 Hz;传入人耳的声音太小,其声强级小于 0 dB.
9
第一章 声现象
11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二、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活动 阅读课本21-22页,并回答以下问题:
(1)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 超声波的应用: 声呐、B超、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超声波焊接等 。 其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声呐、B超

17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概念巩固
1、人的频率在 20Hz 至 20000Hz 之间。高于 20000Hz Hz
叫超声波,低于 20Hz Hz叫次声波。
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超声波的特点: 方向性好 、 。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二、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例4、下列哪句话不正确( D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

苏科版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件

超声波的三个显著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初中物理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方向性好
初中物理课件
B超 穿透力强
金属探测仪 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超声的穿透能力
初中物理课件
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初中物理课件
次声波
初中物理课件
阅读思考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此题考查人的听觉范围,甲、乙频率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所以都听得到,
3.超声波雷达也叫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探测时是如何工 作解答的:?需要先知道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用v表示,需要测出从海面上
发声到海底及返回的时间t,便可知道海面到海底的深度。如:超声波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从海面发出超声到接受到回声的时间为4s,海深 则为S=1/2vt=1/2×1500m/s×4s=3000m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初中物理课件
自习课文,回答问题
1、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0 ~20000Hz
2、什么叫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3、什么是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初中物理课件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初中物理课件
超声波
初中物理课件
4.同样在你身边飞过的苍蝇和蝴蝶,为什么凭听觉你只能发现苍蝇 初而中不物理能课件发现蝴蝶?
初中物理课件
产生的次声波 能绕地球2到3圈
火箭发生
初中物理课件
地震
核爆炸

苏科版物理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ppt课件

苏科版物理八上《人耳听不见的声音》ppt课件

(9)超声波美容:
超声波美容仪的具体功能如下:软化血 栓,消除“红脸”.用于脸部微细血管变形、 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面部红丝、红斑,以及 因螨虫感染而引起的面部红斑或酒渣鼻。
售价150美元的超声波手枪(15-30千赫)
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 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 几乎无孔不入。
2、危害和应用: 危害:对人体造成重危害。
6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 ) A. 超声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 远 C. 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 到的声音 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先前 传播
4 下列属于应用次声波的的是 ( 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 B.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B)
5、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 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 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 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 是( C )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6)超声雾化加湿器
(7)超声波蜂鸣器
渔民把超声波蜂鸣器挂在鱼网上,这些 超声波使海豚感到烦恼,从而游离鱼网而 不致破坏鱼网; 潜水员也使用一种能发出超声波的设 备,使周围的鲨鱼不敢靠近,从而避免意 外。
(8)超声吸脂术
超声去脂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已应用于 临床,它是抽吸去脂本的一种,也可用于各 种肥胖症及局部脂肪堆积者,以改善其体形。
超声波牙刷
一般洗衣机洗 衣服要用大量的洗衣粉 。有一种洗衣机可以不 用洗衣粉,照样能把衣服 洗干净。日本人首先在 洗衣机中输入声波,利用 超声波在洗衣机水缸内 产生大量气泡,借助气泡 破灭产生一种不大不小 的作用力,代替洗衣粉, 把衣服表面肮脏的微粒 清除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 ( B )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3、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 C.次声波就是无需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D.超声波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蜜蜂或者蚊子从你耳边飞过时,明显听 到它们发出的声音,知道声源是什么吗?
蝴蝶的翅膀比蜜蜂和蚊子 的翅膀大得多,从我们耳边飞 行,却听不见声音,由此你想 到了什么?
不是所有的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得到的。
你有这样的疑问吗?
地震之前,蛇、鼠等都会出洞,许多动物 都表现为不耐烦的状态,而我们人类却毫无感 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是地震前发出的是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波测速
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
1、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
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
品却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
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谜”。原来都死于风暴所
产生次的声波

想一想: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方面?
响度太小 可能是在真空中 可能声源振动的频率过大或过小
你知道吗?
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谁是凶手 ?
1948年初, 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 时, 一场风暴过后, 全船海员莫名其妙的全部 死亡了,这一惊人的惨案,是自杀还是他杀?检查 的结果是:在遇难者身上,都没找到任何伤痕,也 不存在任何中毒迹象,而解剖表明:死者生前个 个身体健壮,你能说出“凶手”可能是谁吗?
你有这样的疑问吗?
凶手是谁
1: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飞行 时翅膀每秒振动300~600次。为什么我们凭听觉能 发现飞行的蚊子却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通常,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60~2500Hz。 查阅资料,了解蝙蝠、海豚、狗、猫以及你感兴趣的 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与同学交流?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及听觉频率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