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小耳朵听一听》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听觉器官——耳朵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幻灯片、音响、实验用材料(玻璃瓶、小铃铛、小纸片等)。
2.教材准备:《小耳朵听一听》绘本。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听”的注意。
2.呈现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耳朵的形状、耳朵的位置等。
3.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展示实验:借助音响和实验用材料,进行实验演示。
先将小铃铛放入玻璃瓶内,然后盖上小纸片,让学生观察铃铛声音的变化。
5.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探究,观察声音的变化。
6.整理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结论,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7.展示绘本《小耳朵听一听》,引导学生认识听觉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8.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注重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和思考。
9.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小耳朵听一听》相关的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以观察实验为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观察音响和实验用材料的变化,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绘本的阅读,让学生对听觉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甄别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听音乐、观察听觉盒子,了解人类的听觉器官和一些基本的听觉原理,培养学生的听觉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让学生听《小星星》、《春江花月夜》等不同曲风的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
2.听觉盒子观察–让学生观察听觉盒子,了解听觉盒子的构造和原理。
3.听力游戏–让学生通过听声音认识一些事物,如声音与物品的对应关系等。
4.唱歌–让学生跟着老师唱儿歌,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小耳朵听一听”,并问学生们有哪些地方可以听到声音。
2.老师播放《小星星》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二、听觉盒子观察1.老师出示听觉盒子,让学生观察听觉盒子的构造;并询问学生们听觉盒子的作用,引导他们初步认识听觉器官。
2.老师模拟发声,让学生通过听觉盒子观察声音的波动。
三、听力游戏1.老师播放一组熟悉的动物叫声,让学生听后猜测出动物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话说明该动物会发出什么声音。
2.老师逐个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例如风铃声、闹钟声等,让学生尽可能地猜测声音所对应的物品名称。
四、唱歌1.老师教授儿歌《小兔彩虹》,先整首儿歌唱一遍,然后让学生一起跟着老师唱。
五、课堂总结1.老师总结讲解一些听力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接触和感知等。
2.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课堂学习的感悟和心得,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本课是小班科学公开课中的第一节,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难免会有一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该班学生对儿歌的接受度很高,能够很快地跟着唱,并且表现得很活跃。
而听力游戏环节需要老师多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游戏的规则和目的。
同时,本节课节奏紧凑,时间有限,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得更加准确。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也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处理。
总得来说,本节课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新知识,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小耳朵听一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人类的听觉器官——耳朵。
2.培养学生使用耳朵进行感知、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乐器。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人类的听觉器官——耳朵,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学习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视频《耳朵的奥秘》2.PPT课件:耳朵的结构和功能3.实验材料:纸杯、竹棒、沙子等4.安静的教室环境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声音,并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
2.引导学生思考:你听到这些声音是通过什么感官来感知的?步骤二:呈现1.播放教学视频《耳朵的奥秘》,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听觉器官——耳朵。
2.通过PPT课件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解释耳朵的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步骤三: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制作简单的乐器。
2.准备实验材料:纸杯、竹棒、沙子等。
3.按照指导,学生将沙子装满纸杯,将竹棒插入纸杯中,并用手拨动竹棒,让沙子发出声音。
4.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尝试使用乐器演奏出不同的声音。
步骤四:展示与总结1.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向全班介绍自己乐器的特点和声音。
2.引导学生总结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声音、乐器对耳朵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了人类的听觉器官——耳朵。
通过制作简单的乐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耳朵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教学背景小班的幼儿通常年龄在3至4岁之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通过多种实际操作和体验来促进对于环境和事物的认知。
本节课是小班科学课,通过教授关于“小耳朵听一听”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有关耳朵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物理环境的敏感性和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耳朵的作用•能够通过听觉感知,认识自然环境中的声音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于科学和自然环境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完成实验教学内容1. 看图说话首先,让幼儿观察一张耳朵的解剖结构图,引导他们发现耳朵由三部分构成,即外耳、中耳和内耳。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来帮助幼儿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问题引导示例: - 外耳有什么作用? - 中耳有哪些重要的部分? - 内耳是用来干什么的?2. 试听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试听不同的声音。
可以播放一些声音文件,例如:风声、雨声、汽车声等等,也可以让幼儿或教师制造一些声音。
然后请幼儿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以帮助他们感受和发现环境中的声音。
3. 分组实验将小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提供一个积木或敲击乐器等工具,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物体敲击发出的声音不同,然后让他们尝试用语言描述并比较这些声音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然后让各组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总结归纳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
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例如:1.耳朵有哪些部分?2.耳朵的作用是什么?3.常见的声音有哪些?4.通过实验,我们感受到了哪些不同的声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班幼儿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功能,掌握了一些与声音相关的简单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促进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兴趣。
小班科学公开课《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反思
1.教学重点
(1)辨识不同动物的叫声: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叫声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掌握不同动物的叫声,如狗、猫、鸟等。
举例:以图片或实物形式展示各种动物,让学生听其叫声,分辨并说出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举例:演示拨动琴弦、敲击物体等产生声音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3)探索声音的响度与音调:让学生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举例:通过调整乐器弦的松紧程度,观察音调的变化;改变敲击物体时的力度,观察响度的变化。
2.教学难点
(1)辨识动物叫声的细微差别:对于一些相似动物的叫声,学生可能难以区分,如鸭子和鹅的叫声。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声音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区分动物叫声的细微差别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对比明显的动物叫声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辨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我注意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合作不够默契,导致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小组合作指导,让学生明确各自职责,提高实验效果。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动物叫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非主导者。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今后,我将继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难点知识存在疑问。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幼儿园《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中的第三节《小耳朵听一听》。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耳朵,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幼儿倾听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知道耳朵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倾听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耳朵的作用,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重点:认识耳朵的基本结构,学会倾听周围环境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耳朵模型、图片、小鼓、铃铛、小木棍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引导幼儿关注耳朵。
2. 讲解:介绍耳朵的基本结构,讲解耳朵的作用,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一组用小鼓、铃铛等物品制作简单的乐器,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产生;另一组用耳朵模型和小木棍进行传声游戏,体验声音的传播。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认识的耳朵,并在画纸上写上耳朵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小耳朵听一听》2. 内容:(1)耳朵的基本结构(2)耳朵的作用(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可以发出声音,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门铃、电话、闹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培养倾听周围环境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音,如:交通工具、动物叫声等,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班科学小耳朵听一听》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班科学小耳朵听一听》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耳朵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准备1.一只大型模型耳朵,用于展示耳朵的结构。
2.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声音的音频文件。
3.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来源,如钟声、风声等。
4.一份小班学生的名单和听力测试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型模型耳朵引入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了解耳朵的结构(10分钟)–让学生观察大型模型耳朵,指导他们找出耳廓、耳道、鼓膜等部分,并简单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3.聆听不同声音(15分钟)–播放不同声音的音频文件,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讨论声音来源和声音的特点。
4.声音测试(10分钟)–用钟声、风声等常见声音进行听力测试,记录学生对不同声音的反应情况。
5.总结(5分钟)–回顾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提醒学生要爱护自己的耳朵,保护听力。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展示耳朵模型和听声音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耳朵和声音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听力集中度不高,需要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更多考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延伸活动1.给学生设计声音寻宝任务,让他们在校园或家里找到不同的声音来源并记录下来。
2.观察动物的耳朵结构,了解不同动物的听觉特点。
六、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各种声音,记录下来并在下节课分享。
以上为《小班科学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
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引言:在小班教学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科学教学,幼儿可以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介绍一堂针对小班孩子的科学课《小耳朵》,通过这节课,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对自己的听觉器官有更深入的认识,发现身边的声音、探索声音的特点和原理。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声音,培养观察力;2. 了解和探索声音的特点和原理;3.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声音相关图片和实物:铃铛、笔、筷子、玩具音箱等;2. 声音相关故事书籍:《小耳朵听什么》、《小耳朵有鼓膜》等;3. 提问卡片和观察记录表;4. 幼儿的画笔、纸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使用铃铛等制造声音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声音的好奇心。
然后,老师可以问一问幼儿:“你们认识这个声音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听到哪些声音?”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记录他们的回答。
2. 导入故事(10分钟):老师可以选择一本与声音相关的故事书,例如《小耳朵听什么》。
通过讲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怎么来的,以及人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停下来,与幼儿一起思考故事中的问题,例如:“小耳朵听到了谁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传到小耳朵的?”等等。
3. 探索声音(25分钟):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声音,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声音实物,如笔、筷子等,让幼儿亲自去发出声音,并观察声音的特点。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的高低、响亮和轻柔等特点,并记录在提问卡片和观察记录表上。
4. 制作画报(15分钟):为了巩固幼儿对声音的认识,老师可以分发纸张和画笔,让幼儿自由绘画与声音相关的内容。
例如,幼儿可以画自己在听音乐、听鸟叫声或其他声音的场景。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与其他小伙伴分享。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及教学反思《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一、引题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
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
(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3.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
(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小耳朵听一听》教案主题:听觉感知教案时间:约3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听觉感知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观察能力。
3. 引导幼儿运用听觉感知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考。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钟表、音乐盒、铅笔、纸张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幕布、音响。
3. 游戏道具:盲人拐杖、眼罩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约5分钟)1. 引入话题: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看谁能听到最多的声音?2. 师生互动:教师将一系列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幼儿,让他们尝试用听觉观察,看看他们能否猜出这些物品是什么。
Step 2: 听觉游戏(约10分钟)1. 游戏1:动物音游戏。
播放一段动物叫声的音频,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2. 游戏2:声音配对游戏。
播放各种声音,例如钟表的滴答声、音乐盒的音乐等,让幼儿配对相同的声音。
Step 3: 师生互动(约10分钟)1. 提问:有哪些东西可以发出声音?让幼儿自由回答,并逐个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讨论。
2. 引导思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教师简单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声音与物体的关系。
Step 4: 实践探究(约5分钟)1. 分组探究: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予盲人拐杖或眼罩等道具,让其中一人戴上盲人拐杖或眼罩体验听觉失明状态。
2. 引导几个问题:在听觉失明的状态下,你感觉怎样?你会依靠什么来判断周围的环境和物体?Step 5: 总结反思(约5分钟)1. 回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对听觉有什么新的认识?2. 结语:通过听觉感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
下次我们还会继续学习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教学延伸: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来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更多关于听觉感知的知识,并进行互动交流。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听觉游戏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准确识别声音和配对相同的声音。
2. 通过幼儿的回答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听觉感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一、教学背景小班儿童正处于身体感知、运动探索的关键期,师生的互动、情境创设、游戏等方式对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教学内容紧扣小班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小耳朵听一听”为主题,通过搜寻声音资源、辨识不同声音、体验与声音有关的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声音、认知音色、区分声音高低、加深发音练习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声音;•学生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高低;•学生能认知不同的音色,如哭声、笑声等;•学生能发出清晰的各种声音。
2. 能力目标•学生能认真倾听教师所播放的声音并分辨出其类型;•学生能通过制造声音的游戏提升自己的发音能力;•学生能在游戏中与小伙伴们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科学内容的快乐;•学生能通过集体游戏的互动建立合作、分享和体验成功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眼前观察和身体感知训练,如颜色、形状、动物名字、模仿动物等。
训练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增强自信心。
2. 提出疑问“小耳朵听一听,能听到什么?”•通过开放问句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引出重点词汇“声音”。
3. 引入主题•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资源,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和辨认不同的声音类型,如动物叫声、乐器的声音、生活中特定声音等。
4. 游戏环节•游戏1:制造声音 - 学生们用力吹气球,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试着模仿教师所给不同的音调。
•游戏2:接力传声 - 学生们形成小组,在音乐节拍的引导下,用口传声,试着传输声音。
•游戏3:学习新歌谣 - 教师唱新的歌谣节奏,学生模仿并一起跟唱,加强音乐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5. 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评自己掌握的程度,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和不足之处。
同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看法。
四、教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游戏,对于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了造声和传声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主题:《小耳朵听一听》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导语: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提高幼儿听力技能和对声音的理解。
通过教案的实施,幼儿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他们的小耳朵,并能够积极参与探索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耳朵是人体感官器官之一,负责接收声音;2. 认识不同的声音并学习如何分类;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听觉记忆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盒、铃铛、打鼓等发出不同声音的玩具;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场景中的声音来源(如电话铃声、车辆行驶等);3. 登山者的图片;4. 表演小品所需的服装和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猜测声音的来源,并展示图片验证猜测的准确性。
反思:此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听觉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猜测能力。
2. 学习: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拿出音乐盒、铃铛和打鼓,通过演示和互动,教授孩子们如何区分这些不同的声音。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给幼儿提供直观的感官体验,引导他们感受和记忆不同声音的特点。
3. 拓展活动:教师播放一段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分析登山者所遇到的声音,并进行讨论。
反思: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听觉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创造:幼儿参与小品表演,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脚本,模拟不同场景中的声音,并进行合作表演。
反思:幼儿通过表演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了对声音分类的理解。
五、归纳与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想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不同声音的分类,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反思:通过归纳与总结,幼儿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延伸活动:1. 让幼儿自己带一样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其他同学猜测它们的声音来自哪里。
2. 在游戏时间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歌曲,让幼儿静静地聆听,然后回答与歌曲内容相关的问题。
幼儿园《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教案(1)
幼儿园《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中的《小耳朵听一听》。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耳朵的结构,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辨别不同的声音,培养孩子的听觉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知道耳朵在听觉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耳朵的结构,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辨别不同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耳朵模型、小鼓、铃铛、积木、小玩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让幼儿知道耳朵的作用。
邀请几名幼儿到讲台前,用手捂住耳朵,听教师敲击小鼓、摇铃铛等,感受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耳朵模型,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声音是如何通过耳朵传播的。
讲解声音的产生,如敲击物体、振动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别敲击不同的物体,让幼儿闭上眼睛,分辨出不同的声音。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积木、小玩具等物品敲击,观察声音的变化。
提问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大《小耳朵听一听》2. 副认识耳朵,感受声音3. 内容: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声音的产生:振动、敲击声音的传播:空气、耳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耳朵,并描述你喜欢的声音。
2. 答案:根据幼儿的绘画和描述,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共同探索声音的世界。
如:制作简单的乐器,进行家庭音乐会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讲解;2. 教学目标中培养幼儿听觉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3. 教学难点中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辨别不同的声音;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7. 作业设计的创意和引导;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五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听觉器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学习如何正确地保护和使用耳朵。
教学准备1.《小耳朵听一听》课件;2.4个透明玻璃杯;3.许多不同大小、形状、材质的物品(松果、石头、羊毛球、塑料球等);4.水;5.音乐CD。
教学步骤引入环节1.师幼互动: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人类有几种感官吗?它们分别是什么?2.讲解感官:讲解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3.提出问题:当我们确实不知道这个物品是什么时,我们用哪个感官来判断它?实验环节1.老师拿出四个透明的玻璃杯,放在表面上,把各种不同大小、形状、材料的物品分别放在杯子里;2.给孩子们介绍实验目的:我们要通过听觉来判断每个杯子里的物品是什么;3.实验方法:老师把每个杯子里的物品摇晃,让孩子们听声音,然后让孩子们小组讨论,在四个杯中找出符合老师描述的物品,选中的杯子可以摸一摸,看看是否正确,最后让他们说说思路,如何听出杯子里的物品;4.实验结果分析:帮助孩子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表面结构、摸物品产生的声音和反应时间等是判断物品的重要因素,学会感性认识听觉器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学习环节1.通过观看课件,人机互动,图文并茂的提供认知内容,让孩子们可以轻松快乐的接受、吸收新知识;2.回答问题:孩子们回答课件中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改进他们的错误思路;3.孩子们静坐,听音乐:我们来用真正的耳朵听听音乐的声音(老师放音乐),让我们来感觉我们的耳朵在下班时究竟做了什么事情;4.孩子们口头回答:小组分别来回答:我们在听到音乐时,感觉耳朵在干什么?为什么听到这首歌的声音会让我们想起什么?老师及时反馈,纠正错误的思路。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活动和课件学习,学习五种感觉器官,重点是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保护和使用耳朵。
在课前通过质询活跃了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了对感觉器官的整体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究,从而加深他们对听觉器官的了解,进而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如何使用及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耳朵听一听》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通过听声音的方式辨认出不同的物体和动物。
2.通过察看听声音的过程,培育幼儿察看细节的本领。
3.通过比较,感知不同事物的特点,为幼儿的分类思维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听声音认物:通过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让幼儿辨认出对应的物体或动物,并加以讨论和解释。
2.察看听声音的过程:老师呈现一些物品或动物,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听声音辨认出物品或动物,随后讲解听声音对于认知事物的帮忙。
3.特点比较:通过对比不同物体或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知到它们的特点,并学习如何分类不同事物。
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10分钟)1、诱导情境老师先介绍今日的活动是听声音认物,然后播放一段交通工具的声音,例如“嘟嘟”声,让幼儿自行猜想是哪种交通工具,引发爱好。
2、游戏引入接下来,老师带着幼儿们一起玩游戏“盲目辨认”,首先老师化妆成一个小丑,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听声音辨认音箱中传出的物品,假如答对,则将物品拿出来,假如答错,则将该物品放回。
二、呈现听觉教材(10分钟)老师播放一些动物的声音,例如鸟叫、狗吠、猫叫等,同时放出相应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们看到动物的形态,并与声音进行联想,加深视觉印象和记忆。
三、听声音辨认物(25分钟)1、玩游戏老师在音箱中放入一些图片或物品,例如一只小鸟、一盘水果、一台小汽车等,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让幼儿辨认,并表示出来。
2、分组比较老师供给一组物体或动物的声音,例如铃声、鸟叫、小狗吠叫等,让幼儿通过听声音辨认,并进行分类,构成不同的组。
3、交流共享老师激励幼儿们共享本身的听声音辨认阅历,激励他们自动与他人交流,呈现他们的成功经过,并供给积极反馈。
四、察看听声音的过程(15分钟)老师放置一些物品或动物,要求幼儿先用眼睛察看好它们的形态、颜色等特征,然后再闭上眼睛,借助听觉的气力察看它们的声音特征,并从中辨认出物品或动物。
五、反思总结(10分钟)1、总结老师引导幼儿们认真总结今日所学的学问点和技能内容,并结合本身的真实感受进行比较和总结。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帮助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听力水平和注意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耳朵。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听力水平和注意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图片、卡片、音频设备。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形状和结构。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耳朵有什么作用吗?”(二)基本环节1.认识耳朵(1)老师发放耳朵卡片,让幼儿找出耳朵的各个部分。
(2)老师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2.听力游戏(1)老师播放音频,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2)老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3)老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保护耳朵(1)老师讲解如何保护耳朵,如避免大声喧哗、不用锐物挖耳等。
(2)老师组织幼儿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3)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耳朵。
(三)结束环节1.老师带领幼儿做耳朵保健操,放松耳朵。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了幼儿的听力水平和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2.教学改进(1)在讲解耳朵结构时,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亲自操作耳朵模型,加深对耳朵的认识。
(2)在听力游戏环节,可以增加更多有趣的声音,提高幼儿的听力兴趣。
(3)在保护耳朵环节,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保护方法,增强实践经验。
3.教学体会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通过互动问答,如“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耳朵有几个部分组成呀?”,“耳朵的每个部分都叫什么呢?”,“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呢?”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加深对耳朵结构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班常识 小耳朵听一听》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班常识小耳朵听一听》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耳朵是我们听觉的重要器官,能够正确区分耳朵的不同部位;2.了解听觉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耳朵的好习惯;3.能够自主倾听周围的声音,并且对不同声音作出简单的描述。
二、教学准备:1.玩具模型耳朵;2.记录不同声音的音频设备;3.班级黑板和彩色粉笔;4.课堂道具(如:图画、玩偶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Step 1: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并介绍上一节课的主题,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班常识小耳朵听一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Step 2:学习耳朵结构1.展示玩具模型耳朵,让学生认识耳廓、耳道、耳蜗等部位,简单介绍各部位的功能。
2.通过图片或图画展示不同声音源,让学生理解声音是如何进入耳朵并被倾听的。
Step 3:观察声音1.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来源,如小鸟叫、钟声等,并播放对应音频让学生倾听。
2.让学生闭上眼睛,重放音频,让他们试图描述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Step 4:讨论保护耳朵1.引导学生讨论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如不靠近嘈杂的场所、不听音量过大的音乐等。
2.带领学生制定保护耳朵的实际行动计划,鼓励他们主动保护自己的听觉健康。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声音是如何通过耳朵被倾听的。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培养了良好的听觉保护习惯。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听觉健康,加强对周围声音的倾听和观察。
以上就是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积极实践所学知识。
感谢大家的认真参与,下节课再见!。
幼儿园《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小耳朵听一听》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声音的产生、传播和辨识进行。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声音的多样性,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 培养幼儿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3. 培养幼儿善于倾听、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重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让他们学会辨别不同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录音机、各种小物品(如小石子、小豆子、小瓶子等)。
学具:小纸杯、棉签、小木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拿一个空的塑料瓶,里面装些小石子,让幼儿摇晃瓶子,观察石子碰撞产生的声音。
(2)教师提问:“为什么摇晃瓶子会发出声音呢?”引导幼儿思考声音的产生。
2. 例题讲解(1)教师用音响播放不同声音,让幼儿辨识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2)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让幼儿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小纸杯、棉签和小木板。
(2)教师示范用棉签敲击小木板,让幼儿用纸杯罩住耳朵,倾听声音。
(3)让幼儿自己尝试用不同的小物品敲击小木板,辨别声音的差别。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固体、液体、气体3. 声音的辨识:高低、大小、长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些小物品,尝试用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
(2)请家长协助,记录下孩子找到的声音,并让孩子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2. 答案:(1)小石子和塑料瓶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2)棉签敲击小木板的声音:低沉、柔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提高了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避免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耳朵听一听》课程名称: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小耳朵听一听》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挂图:耳朵的结构图。
2. 音箱。
3. 一些不同音调的声音制作器,如哨子、敲击乐器等。
教学流程:引入:(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耳朵的位置和形状,并问学生:“耳朵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老师告诉学生:“耳朵不仅仅是外耳朵的形状,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耳朵的神秘之处。
”3. 老师展示耳朵的结构图,并向学生介绍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活动一:(10分钟)1. 老师用音箱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鸟叫声、汽车轰鸣声等。
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声音的不同。
2.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
3. 老师解释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耳朵的外耳、中耳和内耳传递到我们的大脑,才能听到声音。
活动二:(15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音调的声音制作器,如哨子、敲击乐器等。
2. 老师让学生亲自试一试这些声音制作器,体验不同的声音。
3.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制作器发出声音,然后互相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响亮程度等。
活动三:(10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一些声音制作器的内部结构,如哨子的吹口、敲击乐器的撞击部位等。
2.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音调?”3. 老师解释不同的声音制作器内部结构和振动方式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反思:在这堂科学课中,我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认识耳朵和声音。
学生通过观察耳朵的结构图,对耳朵的组成和功能有了初步认识。
通过听不同的声音和制作不同的声音,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得到了培养。
在活动三中,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原理产生了兴趣,并且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反思小班科学活动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耳朵听一听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
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
(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
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
(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
(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
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
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 (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
(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这样的活动孩子十分喜欢,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与耳朵相关的一些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