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话语解析

合集下载

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电影人物话语分析——以《绿皮书》为例

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电影人物话语分析——以《绿皮书》为例

043[摘 要] 通过言语适应理论,解释人物的话语选择和变化,以分析人物选择何种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目的。

以电影《绿皮书》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分析人物以何种身份选择何种交际策略,并对其主观性、动态性以及非对称性进行分析。

以言语适应理论为角度,可以更好地诠释《绿皮书》中的人物话语改变,让读者对《绿皮书》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对言语适应理论与其他案例的结合有新的认识。

[关 键 词] 言语适应理论 ;《绿皮书》; 交际策略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电影人物话语分析——以《绿皮书》为例陈 聪美国电影《绿皮书》是由彼得·法雷执导,于2018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该片一举夺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的奖项。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讲述了白人司机托尼·利普保护黑人钢琴演奏家唐·雪利去美国南部进行巡演,在旅途当中遇到种种状况,两人最终成为要好的朋友。

影片中有相当多的种族冲突与阶级冲突,不同角色为了达到交际目的选择不同的话语。

虽有学者运用顺应论对电影中的人物话语进行分析,但言语适应理论使用的交际策略不同,并且是人物主观选择的。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影中不同的人物话语选择何种交际策略以适应何种交际目的。

一、理论框架言语适应理论最初是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模式,由Giles 和Powersland 等人在1975年提出的。

他们研究了在什么会话语境中说话人会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并发现说话人改变其语言风格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听话人的好感,得到听话人较高的评价(粟进英、李经纬,2015)。

这一理论是指以说话人为中心,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所处的语境及听话者的身份等状况来改变自己的言语风格,以此传递某种价值观念和意图。

言语适应理论主要用于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其中,言语趋同是指说话者改变自己原有的话语习惯来适应听话者的语言风格,以得到听话者的认同和好感,它可以表现在发音语速、停顿等方面。

从语用预设角度浅析脱口秀《吐槽大会》中的言语幽默

从语用预设角度浅析脱口秀《吐槽大会》中的言语幽默

从语用预设角度浅析脱口秀《吐槽大会》中的言语幽默一、本文概述随着综艺节目的多样化和观众审美的提升,脱口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吐槽大会》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幽默的言语风格,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本文旨在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深入分析《吐槽大会》中的言语幽默,探究其如何在节目中通过巧妙的言语技巧和预设策略,实现娱乐效果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

语用预设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事先假定某些信息为听话者所知或所接受,从而构建有效的沟通基础。

在脱口秀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尤为关键,它不仅能够引导观众理解笑话的深层含义,还能够增强言语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本文首先将对《吐槽大会》的节目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嘉宾阵容以及言语风格等。

随后,将重点分析节目中言语幽默的语用预设策略,包括预设的触发机制、类型以及功能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详细的分析,揭示出《吐槽大会》中言语幽默是如何通过语用预设实现的,以及这种言语幽默对节目效果的影响。

本文还将对《吐槽大会》中言语幽默的语用预设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价,探讨其在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观众体验以及推动脱口秀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潜在问题。

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够为脱口秀节目的创作和欣赏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语用预设理论概述语用预设,也称为语用前提或言语行为预设,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的是在特定语境中,说话者为了有效地传达信息或实现某种言语行为所必须满足的先设条件。

这些条件并非物理存在于话语之中,而是隐含在话语背后的、为听话者所理解和接受的信息或信念。

语用预设的特点之一是它的主观性和隐含性。

说话者在说话时,常常依赖于听话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而这些被依赖的信息并不总是明确地表达在话语中。

相反,它们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需要听话者通过语境、语境知识以及逻辑推理来理解和把握。

在脱口秀《吐槽大会》中,言语幽默的产生往往与语用预设的巧妙运用密不可分。

语言顺应视域下沈腾小品台词的语用策略分析

语言顺应视域下沈腾小品台词的语用策略分析

语言顺应性与语言策略的关系
语言顺应性是语言策略的基础,语言策略是在语言顺应 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语言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受到语言顺应性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策略是指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具体的行动或 方法,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语言使用者需要根据语境因素选 择合适的语言策略来实现交际目的。
未来研究也可以将语言顺应视域与其 他相关领域(如认知科学、社会学等 )相结合,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例 如,探讨语言顺应视域下喜剧演员如 何通过语言运用来影响观众情感反应 ,以及这种影响机制背后的认知和社 会因素等。
通过进一步深化对语言顺应视域下沈 腾小品台词语用策略的研究,可以为 喜剧表演、语言艺术等领域提供更多 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推动相关领 域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对于广大观 众和喜剧爱好者来说,也可以更好地 理解和欣赏喜剧艺术的魅力。
03
CATALOGUE
沈腾小品台词的语用策略
沈腾小品台词的特点
语言生活化
沈腾的小品台词贴近生活,口 语化较强,能迅速拉近观众的
距离。
内容幽默风趣
沈腾擅长运用幽默的方式展现人物 性格和情节,使得小品充满欢乐氛 围。
文化内涵丰富
沈腾的小品台词中往往融入了大量 的文化元素,如方言、俗语、网络 热词等,呈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制造滑稽情境
沈腾在表演中会创造一些滑稽的情境,如夸张的表情、肢体动作等,以增强小品 的幽默感。
沈腾小品台词的语用策略三:委婉性表达
使用礼貌用语
在处理敏感或冲突话题时,沈腾会使用委婉、礼貌的语言表 达自己的观点,以降低对方的反感。
隐晦暗示
当需要表达某种不便明说的观点或情感时,沈腾会采用隐晦 的方式进行暗示,使观众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其真实意图。

浅析顺应理论在人物访谈节目中的应用

浅析顺应理论在人物访谈节目中的应用

浅析顺应理论在人物访谈节目中的应用电视访谈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言语节目。

访谈过程都是主持人与嘉宾使用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完成的,他们之间的语言互动涉及到情感、文化、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说到底就是在语境中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由于《杨澜访谈录》自2001年开播以来,就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因此本文以此为例,论述语言顺应理论在其中的应用。

一、语言顺应理论概述语言顺应理论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顺应性是使得人们得以从一系列不定的可能性中选择可协商的语言和策略,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点。

变异性和协商性是基础,为顺应性提供实质内容。

本文将从顺应理论的4个研究视角出发,以《杨澜访谈录》为例,浅析顺应理论在人物访谈类节目中的应用。

二、《杨澜访谈录》中语言使用的语境顺应分析2.1交际语境1.心理维度的顺应心智维度主要包括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欲望、动机、意图等情感。

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语言与嘉宾的回答语言都会受到上述心理因素的影响。

例1:杨澜:听说过去也有人找你做过导演,被你一一婉拒哈,为什么这一次跳将出来,要做监制了?周迅:《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正好关于成长,关于青春,那又想起自己的经历,所以就接受了这个工作。

在这一部分中,主持人是从嘉宾的心理出发,想要了解嘉宾作出从演员到监制这一角色转变的决定的心理世界,而周迅的回答也正好阐述了自己当时心里的想法。

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一问一答正顺应了对方的心智世界。

2.物理维度的顺应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是物理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语言使用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只有两者都很好的顺应物理维度,选择合适的语言,才能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所讨论的内容。

例:杨澜:这部戏特别讲到一个年轻人离开家,远远的,一个人去闯荡这个世界,孤独,然后也要寻找自己出路的这种感觉。

从语境视角浅析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特点

从语境视角浅析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特点

从语境视角浅析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特点作者:王瑞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8期一、大众传播语境下真人秀节目的共性特征大众传播语境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既包括传受双方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文化和经济等背景,也包括传播的观念、媒介的应用传播的机制和运营。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它囊括了广播电视语境、表演性语境及模拟语境等。

(一)消费社会语境下文化商业化热潮的驱动“消费社会”与“生产社会”相对,指买卖(即消费)在经济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社会。

产品供过于求,消费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1]。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等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2]。

消费社会的到来,所伴随的是消费产品的拥簇,受众的被动接受与热捧的现象反过来促成了更多产品的出现,相应的,真人秀节目不可遏制地加入了文化商业化的队伍中,并且在商业化的推动下愈演愈烈。

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与经济利益的共同驱动,成为真人秀节目盛行的首要动因。

一方面,消费主义社会使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广泛兜售,而真人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征,自然也列入了被消费的队伍;另一方面制作商为了经济利益苦心寻找消费社会的消费区域,在试水期获得有利可图信号的前提下,逐步加以开发、挖掘,改造包装文化产品,真人秀节目在这一语境中便大行其道,广为传播。

(二)泛娱乐化时代语境下真人秀节目的诉求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无论是文学或影视甚至政治都带着明显的娱乐化倾向。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也接踵而来,人们更加需要轻松、有趣的节目来缓解日常生活的压抑与枯燥。

而真人秀节目的诸多特征满足了大众消遣的心理。

或是随着竞技比赛一起紧张,或是投入到旅游真人秀里见识山山水水的乐趣。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内容越来越多。

一方面,泛娱乐化时代的大潮下,受众盲目跟风选择电视节目,另一方面制作方为迎合受众的喜好而选择商业价值更高的娱乐节目。

而真人秀节目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演绎成功抓住了卖点,同时也依赖于这一语境取得所谓的骄人成绩。

浅析综艺节目主持人话语语力问题

浅析综艺节目主持人话语语力问题
一 节 . 目的开 始 主 持 人 在 节 目开 始 的语 言 是 开 场 白 ,多 以礼 节 性 的 、围 绕 节 目 主题 或 嘉 宾 的语 言 为 主 。 一 段 成 功 的 开 场 白往 往 蕴 含 着 积极 的 语 力 ,大 都 体 现 在 开 场 的 方 式 上 ,从 而 引 导 观 众 和 嘉 宾 ili ON 进 入 话 题 的讨论 。在节 目开场方式上 ,主持 人对 于语言力 度的把握 可 以为接 下 来 的 节 目营 造 良好 气 氛 ,有 利 于 推 动 节 目顺 利 进 行 。 积 极 的 语 力 一 方 面 可 以 迎 合 嘉 宾 的 心 理 , 另 一 方 面 也 能 更 好 地 拉 近 主 持 人 与嘉 宾的距离 ,为接下 来的交流 打下 基 础 。综 艺 节 目 的 开 场 方 式 主要 分 为 以下 几 类 : 1.开 门见 山 。主 持 人 在 简单 的 几 句介绍和寒 喧后直 接将话题或 嘉 宾 引 出 来 ,集 中力 量 将 观 众 和 嘉 宾 迅 速 带 入 节 目状 态 中 ,如 : 汪涵 :“我们 湖南卫视 的节 目 《爸 爸 去 哪 儿 》,这 就 是 里 面 可 爱 的小 朋 友 ,我 们 掌 声 欢 迎 他 们 !” (《天天 向上))20131018期 )主持人 在 一 群 小 朋 友 表 演 后 直 接 说 出他
谈话 、展 开节 目流程 的职责 。电视 综 艺 节 目主 持 人 的 语 言 无 论 在 对 节 目整体 的把 握 还 是 各 个 环 节 中 都 起 着 积 极 的 作 用 力 。 主持 人 的 语力 首先体现 在节 目的整体结构 上 ,包 括 节 目的 开 始 、主 体 以 及 结 束 。总 的来说 ,主持人 的语力在节 目的开始和 主体过程 中主要起着 引导 式 的 积 极 作 用 , 而 在 节 目结 束 的时 候 往 往 趋 向平 和与 消 极 。

浅析顺应理论中语境顺应的应用 ——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浅析顺应理论中语境顺应的应用 ——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浅析顺应理论中语境顺应的应用——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摘要: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从顺应理论的语境关系视角对节目中出现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顺应理论对交友类节目的安排具有指导作用,使语言使用更加得体,同时,对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顺应理论;语境顺应;个案研究一、引言交友类节目是一种以电视为节目媒介,以爱情和婚姻为主要题材,集服务和娱乐为一体的电视综艺节目[1]。

随着这类节目的热播,我们不难看出该类节目越来越得到观众的认可。

2010 年1月15日江苏卫视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长红,在同类节目中创下了收视奇迹。

该节目主持人孟非是江苏卫视的当家小生,沉着冷静,语言幽默。

评论员乐嘉其貌不扬,语出惊人。

男女嘉宾情感丰富,语言犀利。

引起更多的观众对《非诚勿扰》的关注。

JefVerschueren于1999年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语用学顺应理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作出选择就在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协商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

”[2]正是语言使用中所具有的顺应性特点使我们得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讨论语言的顺应性,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

其中,语境又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本文就从顺应理论中的交际语境入手,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分析《非诚勿扰》节目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指导语言使用更加得体,使节目制作方面更加有序。

同时,对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有所帮助。

二、《非诚勿扰》节目中语言使用的语境顺应分析1.心理世界顺应语言的交际过程是心理与心理的交流过程,在选择使用语言时,只有顺应彼此的心理世界,才能满足交际的目的。

语境视角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策略

语境视角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策略

金话筒SHENGPINGSHIJIE实践与创新语境视角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策略□张煜霖摘要:当下,综艺节目是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观察类综艺节目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成功除了沿用“第一现场真人秀+第二现场棚内嘉宾的访谈”新形式外,还离不开主持人的魅力。

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可谓是一档成功综艺节目的“点睛之笔”。

文章从语境视角出发,着重分析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在不同语境下具体的应对语言策略。

关键词: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语境语言策略语境,指的是语言的使用环境。

人们的语言交流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的。

早在1996年,何兆熊教授就把语境分为两种,一种是言内语境,一种是言外语境,言内语境通常是指上下文、前后句的内部联系,言外语境通常是指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谈话目的等。

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其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会运用思想情感产生各种情境因素,这种因素会成为语境,存在于节目之中,也产生在节目之外。

主持人应在了解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的基础上再了解心理语境。

在观察类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要明确自己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还要重点明确节目的主题风格以及嘉宾的心理活动,只有全面把握,才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

语境视角下观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受到的影响随着综艺节目的不断发展,其种类、传播形式也日趋丰富。

为在流派纷呈、琳琅满目的诸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激发观众的记忆深度,观察类综艺节目利用“第一现场真人秀+第二现场棚内嘉宾访谈”的方式,在综艺节目市场大受欢迎。

第一现场真人秀展示真实生活场景,第二现场用棚内演播室的视角分析生活。

在棚内嘉宾访谈中,主持人的出现也为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丰富了节目的表现手法。

主持人的个人气质、主持风格应该符合节目的主题,主持人的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更应该使整个节目具备独具特色的节目风格和传播效果。

主持人的语言不仅需要标准规范,而且要利用自身特有的语言艺术及人格魅力关照节目的语篇、语境,兼顾节目的圆融性与自身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非诚勿扰的嘉宾的话语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非诚勿扰的嘉宾的话语

试以语用学的语境理论、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分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2000字左右)。

在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我们在很多的方面也充分地体现了语言学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从语言学的某些知识来分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嘉宾的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时候就是在实施某种行为。

例如:第三位男嘉宾在台上的时候,准备给两位点评嘉宾送礼物时,男嘉宾对黄函的时候就说:“我的父母特别喜欢你,非常喜欢看非诚勿扰这个节目”。

这时男嘉宾在表达一种意图,表达对黄函的仰慕之情,然后实施一种行为。

于是就拿礼物给黄函。

这也体现了言语行为理论。

接着男嘉宾对着孟非说:“我的妈妈特别喜欢你”。

然后又拿着礼物给孟非。

男嘉宾说他的妈妈喜欢孟非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孟非送礼物,一方面是承接孟非调侃他的爸爸很喜欢黄函,为了体现他的语言的幽默。

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有很好的性格。

又例如:最后这一位男嘉宾牵手失败了,男嘉宾咧着嘴笑。

为了安慰男嘉宾,孟非说:“他从头到尾都在笑,很适合做服务性的行业。

”孟非说这话是有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男嘉宾牵手失败的惋惜,另一方面也是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尴尬的场面。

再举一个例子:第二个男嘉宾是来自于非洲的黑人,这位黑人叫亚瑟王,西装革履,身材非常高大,是非诚勿扰灯历史上来过的最帅的非洲男嘉宾。

于是孟非说:“这个家伙看上去很熟悉,很像我们在中央电视台联播来参加大会的非洲总统,就是长成这样的”。

孟非这样说,一方面体现他的语言的幽默,另一方面为了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他说这话是有目的,是为了男嘉宾更好地融入节目的氛围。

会话含义理论是结合具体的语言运用环境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例如:孟非问张亮:“当厨师,当烧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做菜与做人的关系?有没有总结一下?烧菜有没有明确自己在烧哪个菜?比如像谈恋爱交朋友,你的目标是很明确的,根据目标找食材,然后选择自己在做什么菜吗?再比如,你在做菜的时候,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有没有想过哪一种烹饪方式比较合适?清蒸?炒?”张亮说:“比如你谈恋爱,你交朋友,你会有明确的目标,你可以根据,根据你的目标再找各种食材,筛选。

脱口秀节目中的话语分析

脱口秀节目中的话语分析

脱口秀节目中的话语分析文章阐释了话语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天天向上”节目中的话语作了分析,探讨了脱口秀节目语言分析的文化意义。

认为,脱口秀节目语言正丰富着我们的词汇系统,并给我们的语言注入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才会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标签:脱口秀节目;话语理论;话语分析;《天天向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Harris 提出了“话语体系”这一理论。

他认为话语体系是指言语活动所运用的范式,作为一种言语和文字体系,在目前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下,人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话语空间、话语权和话语形态随之改变。

一、话语理论一个话轮就是在会话对象在会话过程中所得到的一次说话权,以及从得到这个说话权开始到放弃这个说话权为止。

话轮研究是关于语言会话转化规律的理论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话轮转换的文化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关注话轮转换的传播价值和会话中的主客双方话语地位。

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视点,选取“天天向上”节目为研究对象,从“话轮保持”、“话轮出让”和“话轮放弃”三个方面比较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策略,分析中国综艺节目的文化意义。

话轮转换关联位置,就是在两个话轮之间起衔接作用的地方,这一概念在话轮理论中十分重要,是我们理解话轮转换意义的重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话轮中说话人的位置转换,脱口秀中的说话人包括主持人和嘉宾,他们都要分析他们是否处于话轮转换关联位置,以及他们成为说话人的位置。

说话人在话语转换中采用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来进行会话,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方式在话轮转换中使用概率不同,他们经常使用言语来表达自我,而非言语方面的使用频率低。

主持人在会话中起主导作用,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来取得话轮、放弃话轮,嘉宾通常采用的方法比较单调些,一般是循规蹈矩的等着自己的话轮,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后会放弃话轮,这是由他们在节目中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主持人占主导地位,嘉宾的话轮是受主持人控制的。

从语言顺应论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表达 ——以《中国诗词大会》董卿现场主持为例

从语言顺应论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表达 ——以《中国诗词大会》董卿现场主持为例

从语言顺应论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表达——以《中国诗词大会》董卿现场主持为例郭 韬(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南昌 330000)摘 要: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表达应与节目风格、节目宗旨及节目样态契合,达到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与愉悦身心的目的。

主持人在话语创作时应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坚定的态度立场,努力构建话语策略顺应交际对象的语境,达到交际目的。

本文结合语言顺应理论,以《中国诗词大会》董卿现场主持的话语作为研究文本,从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及话语表达等不同层面、角度进行探究,提供创新与突破的方法,为主持人增强文化内涵与话语技巧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让主持人学会在节目场域中把握话语主动权,能自如地调配情感、情绪、话语策略引导交际对象,顺应交际语境达到大众传播的目的,展现出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及风格魅力。

关键词:顺应论;话语表达;主持人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4-0007-02一、话语内容的前期准备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90年代后期推出的语用学理论。

语言的顺应性是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选项中作出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

[1]《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诗词竞赛类的文化节目,承担大众传播责任的主持人是言语交际的主导者。

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卿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和挑战选手、嘉宾在诗词上对答如流,这与她节目录制场下关于诗词的文学知识储备是密不可分的,更是她多年的主持经验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在节目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既完成了对于交际语境的顺应,又达到了串联节目、总结话语的目的,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例1:第二季第八场 百人团中张欣未的父亲是位盲人,他描述父亲一直在用盲文坚持读书,并教他念诗。

主持人董卿说:“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基于交际适应理论的话语说服性分析

基于交际适应理论的话语说服性分析

基于交际适应理论的话语说服性分析作者:陈艳华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8期[摘要]在调解民间纠纷的过程中,调解员的话语能否说服当事人改变态度,会直接影响调解的效果。

本文运用柴尔斯(Geils)等人提出的交际适应理论,分析不同言语情境下调解员会采用不同的交际适应策略或者交际策略组合。

调解是有选择地运用策略或策略组合的动态过程,旨在避免适应不足或过度,达到说服效果。

[关键词]交际适应理论话语说服性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079-02一、引言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是以言语对话为载体,通过调解员和观察员团队的言语交际策略,说服调解双方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促进和谐的调解节目。

由此可见,面对不同的调解双方,面对不同的调解事件,调解员和观察员的言语风格至关重要。

换而言之,调解员和观察员的言语风格必须适应不同的、具体的交际情境。

尽管对《金牌调解》节目的研究很多,但以交际适应理论作为指导的研究鲜少。

交际适应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柴尔斯(Giles)等人提出,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适应及心理动机。

这种理论用于“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所谓言语趋同,“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和语体,以便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

所谓言语趋异,是“指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或语体变得与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不同。

言语趋异主要是保持说话人自己的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所谓的言语保持则指言语“未作更多改变,也就是说没有趋同”。

在柴尔斯的理论基础上,Coupland et al.提出另外三条交际适应策略,包括可理解策略、语篇策略和人际控制策略。

可理解策略主要考虑交际过程中话语受体的理解能力。

由于话语受体的身份、学历、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接受能力不尽相同,交际主体可能会采用相应的策略确保交际的正常运作,如多次重复观点或话题、放慢语速或节奏、减少专业词汇等。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下的综艺真人秀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下的综艺真人秀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下的综艺真人秀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释人类交流和沟通的方式。

在这一理论中,热奈特认为人们通过叙事的方式来构建和表达自己的身份和意义,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讲故事来展示自己的社会角色,传递价值观和态度。

在综艺真人秀节目中,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同样适用,节目制作人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设计节目内容,引导参与者表达自己的故事,并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

在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通常会通过一系列的挑战和任务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他们的表现方式和叙事策略也会受到观众的关注。

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可以帮助节目制作人更好地理解参与者的表演和叙事方式,抓住他们的社会身份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节目的观赏性和影响力。

叙事话语在综艺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和分析。

参与者们的个人叙事方式和故事内容会直接影响观众对他们的认知和评价。

他们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长历程、困境和成就,借此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观众通过这些故事来了解参与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和认同感,这也是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

节目制作人可以对参与者的叙事策略进行引导和编排,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形象和故事。

利用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节目制作人可以根据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和故事轴线来进行剧情安排和叙事引导,激发参与者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传递。

通过挖掘参与者的故事潜力,设计合适的叙事桥段和情节发展,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还可以帮助节目制作人更好地理解观众的需求和期待,从而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节目内容。

通过观察观众对不同叙事内容和风格的反应,节目制作人可以了解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认同需求,从而进行节目策划和内容调整。

在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的叙事内容和风格除了直接影响自身形象外,也会影响整个节目的观赏效果和话题热度,因此合理利用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对观众进行情感引导和话语交流,可以提升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和话题传播效果。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下的综艺真人秀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下的综艺真人秀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下的综艺真人秀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是指根据制作者的理念和观点来设计并呈现节目内容,以达到某种目的。

在综艺真人秀中,这一理论可以帮助节目制作人更好地构建叙事,塑造人物形象,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本文将以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为基础,探讨综艺真人秀的制作原则和优秀案例,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魅力。

要理解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在综艺真人秀中的应用,我们需要了解该理论的核心理念。

热奈特认为,任何一个叙事化的作品,都是由制作者的话语来构建的。

话语在这里是指文字、图像、音频等表现形式,通过这些表现形式传递出作者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在综艺真人秀中,制作者通过设计剧情、设置情节、引导表演者行为,来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念。

要把握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就需要理解节目制作人的观点和立场,以及他们想要通过节目向观众传递的信息。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在综艺真人秀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制作者构建和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通过巧妙地安排情节、设置任务和引导表演者的表现,制作者可以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对人物的认同感。

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如果制作者想要表现某位选手的坚毅和毅力,他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困难任务,来考验这位选手的意志力和勇气,让观众通过这些任务的展现,深刻地理解这位选手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这样一来,通过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的指导,制作者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也可以帮助制作者提升综艺真人秀的叙事效果,使故事更加吸引人、引人入胜。

通过设置情节发展的曲折、刺激,设计出扣人心弦的剧情,制作者可以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激烈的情感碰撞,增强他们的观赏体验。

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制作者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挑战和比赛环节,让参与者经历各种似是而非的情况,让观众产生紧张、悬疑、期待等情感。

这样一来,通过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的指导,制作者可以更好地提升节目的叙事效果,使观众更加沉浸于节目的情节之中。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视角下《朗读者》话语分析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视角下《朗读者》话语分析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视角下《朗读者》话语分析经济发展丰富了物质世界,也刺激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大众需求进入后娱乐化阶段,对综艺节目品质、深度、信息量要求不断提高。

文化情感类访谈节目《朗读者》节目语言广受好评,尤以主持人端庄不失亲和的风格,浅显却又雅致的语言为人称道。

聚焦节目语言,在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剖析话语特点,探寻其在对汉语教学领域内于教师语言的参考价值。

一、《朗读者》话语分析1.宏观角度根据会话分析理论,优秀的节目应当开端抓住观众兴趣,主体内容丰富,过渡流畅,结尾自然完整。

……在顾城的诗里,陪伴……有一种陪伴,是……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欢迎……这是一例开端的成功典型,导入介绍节目背景、主题、主要内容,信息充足,烘托情感,主持人承接导入引出嘉宾,自然过渡。

由于时间限制,有时嘉宾朗读完会直接切入下一环节,断层感强。

但主持人简要评价或者简单致谢后再开启新单元,节目整体流畅感和完整性就会明显提高。

如果小结可以适时简化或省略,那节目整体的结束语则无法被忽视。

其实我觉得这期节目做到这儿……有人说……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感谢收看……话题界限序列是从具体的话题讨论向总结过渡的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朗读者》前置结束序列惯抒情,多采用整齐的句式对主题进行回顾重述,照应开端,让观众对节目进度产生明确的心理感知。

最后简洁致谢,仪式感强。

2.微观角度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主持人引导话题的技巧值得关注。

访谈环节主持人和嘉宾一对一,会话过程呈现“A-B-A-B”的话轮形式。

内容上主持人抛出问题、引导话题,嘉宾应答,构成始发语-应答语照应的“相邻对”。

董:……你覺得你对女儿的教育,是不是已经优化过了,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李:我想肯定的。

董:但有什么东西是,你父亲对你说的话……李:他送了我几句话……针对主持人提问,李亚鹏只进行了肯定,提供信息不足,主持人对问题进行追述,帮助嘉宾把握问题含义,推动访谈发展。

虽然访谈由主持人掌控,但嘉宾难免出现过度发散或解释。

言语顺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言语偏离现象浅析--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言语顺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言语偏离现象浅析--以《快乐大本营》为例

言语顺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言语偏离现象浅析--以《快乐大
本营》为例
李道静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下旬刊 )》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本文运用贾尔斯的言语顺应理论,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对主持群与嘉宾之间交际中的言语偏离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发生偏离的交际参与者的“权势”和“同等”关系角度归纳言语偏离的分类,以求突显社会因素在综艺节目言谈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综艺节目中言语偏离现象的特殊幽默反差效果。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李道静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
【相关文献】
1.浅析顺应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以话剧《王宝川》英译本为例 [J], 钟博维;谢少万
2.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话语分析——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J], 张倩倩
3.以《人人都爱雷蒙德》为例从顺应理论视角探讨言语幽默生成机制 [J], 谭金菊
4.情景喜剧幽默言语模因偏离现象及成因分析--以《爱情公寓4》为例 [J], 蔡银
5.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腐败”现象研究 [J], 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语适应理论与语码转换研究——以剧本《小留学生》为例

言语适应理论与语码转换研究——以剧本《小留学生》为例

言语适应理论与语码转换研究——以剧本《小留学生》为例崔艳英;秦婷;张静波
【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0)005
【摘要】言语适应理论是70年代初Giles等人提出来的,它最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用于解释人们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后被应用到社会语言学问题的研究当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热点话题,语码转换也逐渐成为言语适应理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语码转换现象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小留学生》为例)中,这一现象也进入言语适应理论研究的视野.尤其是作为其理论核心的交际策略,言语趋同、言语趋异现象在剧本《小留学生》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崔艳英;秦婷;张静波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公共课部大学英语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6
【相关文献】
1.交际适应理论视阈下英语与粤语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研究 [J], 肖光俊
2.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话语分析——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J], 张倩倩
3.基于言语适应理论对语码转换功能的分析 [J], 潘新淮
4.交际适应理论视阈下英语与粤语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研究 [J], 肖光俊
5.基于言语适应理论对语码转换功能的分析 [J], 潘新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适应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话语解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

嘉宾们在“逗比队长”邓超、“贱萌天才”陈赫等跑男团成员的带领下完成任务,传递快乐。

节目巧妙地将中国元素与公益事业融入其中,在娱乐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意义。

中国知网中以“奔跑吧兄弟”为篇名进行“模糊”检索共有235篇文献资料,内容大多从新闻传播学视角与节目营销策略方面对《跑男》进行研究,但真正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节目的比较少见。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中Giles等学者提出的言语适应理论,以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为语料,着重讨论《跑男》第三季收官之战中嘉宾语言中的言语趋同与言语趋异现象,并对其主观性、动态性以及非对称性等特征进行分析。

1言语适应理论言语适应指说话者改变或掩饰自己的身份以期被受话人接受的一种努力。

作为社会语言学重要理论之一,言语适应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最初由Giles等人于1975年提出,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后经Beebe等人发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二语习得等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

其中,80年代以后的发展将主观适应与客观适应区分开来,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

前者为言语倾向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

在言语趋同(convergence)、言语趋异(divergence)以及语言保持(language maintenance)被视为言语交际策略的前提下,交际学理论与言语倾向行为理论有了共同的研究对象与目标,Giles等人便将其称为“言语适应理论”。

2《奔跑吧兄弟》中人物话语的言语适应论解析Giles认为,在社会交际中,说话者往往会通过调整自己的言语风格来达到下述一个或几个目的:唤起受话人的社会认同,提高双方的交际效率和维持积极的社会身份。

跑男团成员(以下用人员简称)在完成节目组指定的任务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使用了言语适应理论部分交际策略,在使游戏朝着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了娱乐大众的目的。

交际策略言语趋同言语趋同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或习惯,如发音、语速、停顿等,使话语尽量贴近与其对话者的言语,以获得对方的赞同或好感。

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吸引原则,即:交际双方话语风格或态度等越相似,越具有吸引力,谈话内容也更易于理解。

这一交际策略在《跑男》中有很好的体现。

赫:来,对着镜头说,赫哥做得怎么样?晗:赫哥做的就是tua。

终极比赛前一晚,平时爱捣乱耍宝的陈赫大秀厨艺,鹿晗品尝完后,用“tua”来称赞其做菜手艺,跑男团其他成员也都心领神会。

“tua”一词来自于陈赫与邓超在前期节目中引以为豪的团队口号“天霸动霸tua”,有“很好、很帅”的意味。

鹿晗改变正常回答问题的模式,借用陈赫的“tua”不仅机智幽默地回答了问题,更体现了跑男“伐木累”浓浓的兄弟情。

晨:你的名牌怎么到前面去了?赫:对啊,我可以随意改变我身体的构造。

晨:这就是你的特意功leng(能)啊?赫:这是我的功leng(能)!我的功leng(能),风火leng(轮)!终极撕名牌环节,陈赫向李晨展示自己的“超能力”并一本正经地对其进行解读。

李晨笑的连话都说不清楚了,误将“能”说成“leng”。

面对跑男团中的体力担当“大黑牛”李晨,陈赫懂得自己在撕名牌对抗方面实力不足,机智地引用李晨的口误“leng”,在自嘲很低级、“来搞笑”的“超能力”的同时,也做到了“不得罪”李晨的防守策略,保护自己名牌不被撕掉。

言语趋异言语趋异是指交际个体凸现自身的语言特征以强调与交际对方之间差异的语言策略或不因对话者的不同而调整自己的言语,保留或维持原有的言语风格。

后者是言语趋异的另一种类型,也被称为语言保持。

跑男团成员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一策略,在突显个性、传达不愿合作意图的同时,也达到了娱乐大众的节目初衷。

祖蓝:(唱)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车不是我想象。

怎么可以这么慢。

到达第一个比赛场地之前,成员们抽签决定自己的交通工具。

六位队员乘坐着山地摩托、卡车等,开心地兜风,帅气十足。

而王祖蓝搭着“殿后的”拖拉机,可怜兮兮。

独自一人的他采用演唱改编歌曲《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的独特言语表达方式,与跑男团其他成员之间的欢声笑语形成对比,来突显自己的寂寞与无奈。

同时,也正是其悲惨遭遇与幽默唱法给观众带来了更多欢笑。

超:out!Go out!(不,不。

出去!出去!)祖蓝:有没有贵的东西好换啊?超:没有!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到。

邓超和鹿晗在珠宝店同经理用英语交谈时,李晨和王祖蓝经过。

看见对手进店,邓超为了保证自己团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没有用汉语与其进行交谈,而是继续使用着英语,以示希望保持距离。

在祖蓝询问任务有什么进展时,邓超也没有如实回答,只是敷衍地说自己也是一无所获。

邓超在这一段对话中使用的正是言语趋异的交际策略,前者强调彼此的区别,后者暂时偏离对方的语码,达到向对方隐瞒自己的任务进程的交际目的。

特征分析主观性言语适应理论研究的是交际双方的心理机制,可从说话人与受话人两个角度对其主观性进行分析。

说话人不但对自己,而且对说话对象和交际情景也不断地做出主观性评估[5]。

同时,言语交际中的地位和能力的评估等级与受话人是否感觉说话人是向上或向下言语趋同或言语趋异相关[6]。

跑男团成员之间根据说话目的去权衡利弊得失,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

超:We...we are so...so difficult youknow.(我们非常困难,你知道的。

)女店员:You’re difficult.(你们非常困难。

)超:一个任务怎么说?晗:Mission.(任务。

)女店员:You have a mission.(你们有一个任务。

)超:A mission,change,you one byone give you this,(拿出咖啡豆)you give me(指向珠宝)(一个交换任务。

交换,你知道吗?一个接一个的交换。

或许我们可以给你这个,你给我那个。

)女店员:Oh,no,no,no...(不行!)超& 晗:Maybe,maybe!(或许可以的!)女店员:(做出数钞票的手势)We do not takecoffee,we take money.(我们不收咖啡豆,我们只收钱。

)本期节目录制于澳大利亚。

由于受地域这一交际情景的限制,跑男团成员为了完成任务,用英语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在珠宝店,女店员意识到邓超与鹿晗英语水平并不那么理想后,依据少量有用单词,尽量猜测对方含义,并放慢语速,使自己的表达易于理解,采用了言语趋同的交际策略。

邓超在主观上感觉女店员并没有表现出厌烦之意后,用蹩脚英语加肢体语言说明来意。

女店员随即表现出拒绝之意,语气也较之前有所转变,交际策略有向言语趋异转变的倾向。

对话中,说话者邓超与受话者女店员均是依据自己的交际目的与主观体验采用不同的交际策略。

动态性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

言语适应理论受到Bell的“听众设计”的影响,以受话者为焦点进行研究。

风格和语码的选择是基于听众与说话人的远近关系做出的。

交际双方根据所处的不同语境以及交际目的进行利弊权衡,随时改变言语内容及风格,变换交际策略。

杨德明也指出,从言语适应理论的角度来看,说话人的言语趋同或趋异是以受话人的言语特征为目标的。

晨:你们在这干什么?晗:我们三缺一!晨:撕名牌环节!Baby: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人。

恺:最后一集了,何必呢?晨:可是我们R家族的传统不就是要做一个耐撕的人吗?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们先逼老邓头使出魔法怎么样?Baby& 恺& 晗:好啊!终极撕名牌开始阶段,寻找“猎物”的李晨发现围坐在一起的Baby、郑恺和鹿晗并询问他们在做什么。

在《跑男》绝对实力者面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真正暗中结盟讨论“撕谁”的意图,而是转换说话角度与语气,展现出“和谐”的局面。

但当李晨表达出想要与他们结盟时,三人将语言策略从之前不太配合的言语趋异转换到表示赞同的言语趋同,体现出言语交际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非对称性言语适应具有非对称性。

会话中,人们的言语或讲话风格等会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可能会导致过分适应与适应不足等现象出现。

以下例子就体现出适应不足现象,即:交际一方用傲慢的说话方式或回避说话,也可指不给对方在互动交际中足够的权利和空间,没有足够的参与或关怀。

恺:We are showing a TV show,called Running hi to that!Hi!(我们在拍摄电视节目《跑男》,跟镜头打个招呼吧!)女店员:Sorry.(对不起。

)恺:Oh,no?Cause Ihave a coffee’svery...you change something 鸰vDP_G_:forme?Exchange!Anything!Just one coffee!Anything is OK!(好吧。

我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咖啡豆。

我可以拿一些东西交换吗?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的,仅仅一个咖啡豆,任何东西,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的。

)女店员:I can’!(我帮不了你。

对不起!) 对话出现在郑恺初试任务的过程中。

开始时,他热情邀请女售货员对着镜头向中国观众打招呼,但被断然相拒。

随后在解释任务中,不管郑恺用何种语气央求,女售货员均表现出想要回避回答的倾向,从而导致其尝试失败。

对话中,郑恺的热情与恳求并没有得到女售货员同等程度的回应,这体现出言语交际非对称性的特征。

3结语言语适应理论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其理论本身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趋成熟。

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综艺节目《跑男》第三季最后一期中,成员们根据言语目的,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或习惯,选择合适的言语交际策略进行交流,体现出言语适应理论具有主观性、动态性以及非对称性等特征。

交际中的言语体现了社会性,对《跑男》话语进行言语适应论角度分析,有利于观众更好地“听懂”语言,同时也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