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科话语理论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afc31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2.png)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福柯对“话语与权力”的思考本身体现一套不同于西方传统主体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福柯思考的是西方社会的局部理性化过程,这不同于马克斯·韦伯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社会宏大理性化过程的反思。
在福柯那里,社会现实是被建构出来的,认识主体不是传统主体哲学中的超验主体,而是形式主体,因社会实践位置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主体性。
科学话语也不是先验的,而是实践的结果:与传统哲学的认识生产路径“意识-认识-科学”相比,福柯的考古学遵循的是“话语实践-知识-科学(话语)”,系谱学的介入进一步展示这种科学话语的产生过程。
在系谱学意义上,福柯是一个历史学家,不过福柯感兴趣的不是事物的历史,也不是理论的历史、意识形态的历史以及思想的历史,而是问题的历史,即事物成为问题的方法的历史:为何在某个既定时期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何是某种类型的问题,为何是某种问题化方式。
(58)借助这种“问题化”,通过话语实践和非话语实践解释了不同“知识领域”中主体性和社会现实建构的过程。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思想使我们看到,在考虑人类社会乃至自身的建构时,不能把话语与权力分开。
在考古学-系谱学层面上,社会现实以及主体性的建构在微观权力层面上表现为对知识(或历史先验)的把握和对作为权力战术的程序的掌控。
要理解这种“建构”就要从了解社会实践入手,具体地了解实践领域中知识和话语形成的规则,同时思考权力技术(更多体现为非话语实践的设置、安排以及程序)的配置,不能依赖超验的主体想象,脱离现实社会实践。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福柯话语与权力思想的分析,我们看到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对于“传播是建构”的传播学命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和既定时期,话语的生产不是随意的,是有条件的,受一定数量的程序和规则控制,其中话语的生成条件就构成了某个时代“象征秩序及其表达”的“阅读格栅”,而且话语不仅仅是一套功能符号和语言表征,更重要的是在话语的背后存在着一套权力关系。
Michel Foucault米歇尔·福科
![Michel Foucault米歇尔·福科](https://img.taocdn.com/s3/m/f88942d38bd63186bcebbc66.png)
Power
在福科看来,对话语形成和知识谱系进行分析不应根据意 识的种类、感知的方式和思想的形态来进行,而应从权力的战 略和战术角度出发。
权力与知识是直接相互包含的;不相应地构建一种知识领 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与此同时,不预设和构建权力关系就 不会有知识。
Power
Foucault want to understand more fully power relations----how mechanisms of power affect everyday lives. His work is critical of views of power that depict it as a commodity (something held or possessed; something embodied in a person, institution, or structure; something to be used for organizational or individe and Punish
1976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性史》 The Will to Knowledge 《求知识的欲望》
Foucauldian discourse
知识(真理)、权力和主体是福柯始终关注的三个核心 问题,在福柯的语境里,这三个轴心与传统理解大相径庭, 在福柯看来,知识与权力不仅不是格格不入的,下下相反, 现代权力对主体的控制和支配是通过与知识共同完成的。 福科话语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认为历史是话语的构 造,是用语言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汇总。 在话语即历史所标 示的客观性背后,具有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 福科认为个别话语的形成过程,会出现一些规则来界定这 个领域的相应对象,从而能够建构起基本概念 ,形成理论构 架。这一话语组构中的规则组合,就形成话语的组构系统, 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福柯 权利话语理论
![福柯 权利话语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e45925333687e21af45a91a.png)
Features of language use in TT
•Cohesion by lexical variations (as opposed repetition, for example);
•The translator’s voice
The translator’s voice
‘Discursive presence’ called by Theo Hermans (1996:27)- the translator’s voice is always present, even if it is sometimes obscured, and may manifest itself (1) because of temporal or geographical distance from the ST, (2) in ‘self-referential’ texts marked by wordplays, and (3) in cases of ‘contextual overdetermination’ where a complex chain of identification may lead to omission or explanation by footnote (1996:40).
a. Constraints on the kind of language we use in translation(as opposed to original writing, for example).
b. Exclusion of a reader (coerced to read in a particular way), an author (committed to oblivion) or a translator (doomed to be invisible).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https://img.taocdn.com/s3/m/82ab51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1.png)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在当代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中,福柯的话语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概述福柯话语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以期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福柯的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价值。
福柯话语理论主要的是话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话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实践,它能够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现实。
在他的看来,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也是权力的基础。
权力通过话语渗透到社会中,同时,话语也通过权力对社会进行规制和形塑。
福柯对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话语是权力的工具,也是权力的产物。
权力通过话语赋予某些人以特权,同时限制其他人的发言权。
这种权力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它由一系列的话语实践构成。
在这些话语实践中,权力关系不断地被生产、再生产和改变。
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我们话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够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现实。
其次,福柯的话语理论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权力与话语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权力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话语来行使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话语实践来生产和再生产的。
最后,福柯的话语理论启示我们社会中权力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福柯看来,权力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它涉及到一系列的话语实践,而这些话语实践又是不断地被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的。
总之,福柯的话语理论是一种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理论。
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话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启示我们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今天的社会研究中,福柯的话语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话语和权力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构建更加公正、平等和开放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引言德语话语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深受不同理论和思想的影响。
词与物关系的解读——米歇尔·福柯的话语观
![词与物关系的解读——米歇尔·福柯的话语观](https://img.taocdn.com/s3/m/2424732d5022aaea988f0f80.png)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4页.
·l一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次,福柯的话语理论对现实具有很大的冲击性。自福柯的话语理论问世以 来,他的批判方法就对各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中国而言,福柯的话语 理论以及福柯对权力的分析等就为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提供了帮助。 9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受到“去精英化”潮流的严重冲击,大部分走向了功利主 义,但仍有一些知识分子坚守着精英的阵地。他们对社会不再采用传统的“政治/ 文化游戏"干预方法,而是采取了“福柯式的干预”,那就是在拒绝功利主义、实 用主义文化的同时,又去发掘新的资源,正如福柯在讨论话语这一概念时,没有 陷入传统的探讨中去,而是另辟蹊径,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并提出话语权力等新的 概念一样,以此来达到干预社会的目的。除了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干预现实的 新武器外,福柯的话语理论还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学习的基础上赋予新意,从而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对现实的批判,这种对现实的独特的发言方式,具有很大 的冲击力量。可以说,福柯的话语理论直接或者间接地冲击了现实,为各国的文 化、文艺批评等都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文梳理了福柯话语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解读了福柯的话语理
论,阐明了福柯话语理论的意义和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在当今时仲词"
与“物"的关系走向如何,这种走向会对文学、对社会、对认识论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
关键词:福柯;词与物;话语观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Discourse¨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Foucault thought.His discourse theory
本文的第一章,是对“词"与“物"关系的理论梳理。我们从三个方面来阐 述两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并且剖析了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福柯通过对文
福柯话语权力理论下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和实践
![福柯话语权力理论下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e7f196d2b160b4e767fcf44.png)
福柯话语权力理论下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作者:邓波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9期摘要:文学经典与建构它的权力之间是一种相生相融的关系。
一方面,文学经典的发展有规律,文学经典是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相关民族心理集体记忆的集中体现,应当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考察其经典性内涵。
另一方面,文学经典建构的过程是各种话语权力共同循环往复作用的过程。
文学经典对社会话语权力的相互印证和维护起着重大作用,并引导文化和文学的良性发展。
意识形态话语权力、精英话语权力、读者与传媒话语权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三者处于一种相互制衡、既斗争又妥协的状态。
关键词:福柯话语权力文学经典文学经典是经过各个阶段历史潮流的冲击而淘洗出来的精品。
一方面,文学经典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文学经典是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相关民族心理集体记忆的集中体现,应当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考察其经典性内涵。
另一方面,文学经典建构的过程是各种话语权力共同循环往复作用的过程。
文学经典对社会话语权力的相互印证和维护起着重大作用,并引导文化和文学的良性发展。
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对经典的讨论与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文学经典质疑的问题是在当代社会民主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多元等现象不断涌现之后所出现的,它出现在文学场内外发生震荡和动摇,文化氛围和立场出现转换和转型的大背景下。
文学经典在当代受到挑战与质疑,正是文学在当代逐渐边缘化的表征之一。
因此,文学经典的命运是文学命运最集中的体现,传统文学经典危机的背后蕴藏着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
一在福柯看来,话语本身是一种事件和历史,“作者”不是固定和永恒的,而仅仅是一种文化体系上的一种功能,文本是由无数个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者功能”所完成的,随着历史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们的文化里,作者的名字是一个可变物,它只是伴随某些文本以排除其他文本:一封保密信件可以有一个签署者,但它没有作者;一个合同可以有一个签名,但也没有作者;同样,贴在墙上的告示可以有一个写它的人,但这个人可以不是作者。
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
![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c153f136edb6f1aff001f2d.png)
第17卷第4期 安康师专学报 Vol117№4 2005年8月 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Aug12005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杨春芳(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摘 要:由于话语的巨大力量及权威性,在福柯的理论中,“话语”被他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和地位。
他的大部分著作都盖有“话语”这个术语的印章。
不容质疑,“话语”是福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词语。
因而对福柯话语理论的解读就是打开福柯思想世界的钥匙。
关键词:福柯;话语;文本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5)04-0047-03Foucaultπs D iscourse Theory and I n terpret a ti on s of L iterary TextsY ANG Chunfang(Three Gorges U niversity,Y ichang443002,S ichuan,China)Abstract:D iscou rse,w h ich is used frequen tly in h is w o rks,has a sp ec ia l m ean ing and p lays an i m p o rtan t ro le in Foucau ltπs theo ries because of its p ow e r and au tho rity1It is beyond doub t tha t d iscou rse is a key w o rd to unde rs tand Foucau ltπs theo ries1Th is p ap e r exp lo res Foucau ltπs D iscou rse Theo ry and its i m p lica tions on lite ra ry read ing1Key words:Foucau lt;D iscou rse;Tex t话语是福柯话语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福柯权力话语论对后殖民主义文本理论的启示
![福柯权力话语论对后殖民主义文本理论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b20872eed630b1c59eeb5ca.png)
这种局面把处于宗主国的少数民族后裔带入一种尴尬的 境地,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 他们感到自卑渺小, 经常处于一种 失语和无根的的状态; 而面对第三世界的人又感到优越, 因此 这 些 人 被 称 为 “香 蕉 人 ”或 是 “夹 缝 人 ”。
宗主国作家们所写出的本文就使得人们产生误读, 制造一 种看东方或是东方被看的话语权力操作者。在这种不对等的关 系中, 东方人作为夹缝中的生存者, 颇感尴尬。他们在面对西方 人的时候, 经常处于一种失语、失声的状态。东方人是西方人的
一 、福 柯 对 权 力 话 语 的 解 读 米歇尔·福 柯 认 为 的 权 力 , 不 是 狭 义 的 “政 权 ”, 而 是 广 义 的支配力和控制力。它是一种网络, 可以蔓延到社会各个角 落。权力的策略产生了知识, 权力与知识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 关系, 因此, 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划定一条不可超越的界限, 把 象征着真理和自由的知识领域与权力运作的领域分割开来。 话语是知识的载体和工具, 在福柯看来, 权力和知识携手共 进。这个共生体的表象是知识, 但其实质是权力。所谓说话, 归 根到底就是说话的权力, 谁在说话, 代表谁说话。话语是一种 压迫和排斥的权力形式, 它代表的一方即意味着他必定有对 立的一方, 而对立的一方必定受到压制和限定。“所有的知识 都是权力意志的体现,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敢讲出实在的真理 和客观的 知 识 。 ”[1] (98) 正 如 他 在 《疯 癫 与 文 明 》中 所 阐 释 的 , 话 语被谁掌握, 谁就有了说话的权利。疯子之所以被理性驱逐在
略述福柯话语理论
![略述福柯话语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a352914bed5b9f3f90f1c46.png)
程、 分类 、 类型 、 技巧 、 规范体 系 、 特征化方式 ” 之 间 是 密 不 可 分 的关 联 话语 的形构 、 话 语 的基 本 成 分 陈 述 , 对 理 解 福 柯 的话 语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首 先 陈 述 规 定 了话 语 的 形 式 .通 过 陈 述 可 以找 到 话 语 合 理 的 起 源 点 和 应用 点 其 次 .话 语 使 用 中谁 可 以有 理 由使 用 某 类 的 语 言 . 它
话 语 的 构成 元 素 一 陈述. 到 话 语 与 权 力 的 关 系、 话 语 权 力 与 系谱 学 的 关 系、 福 柯 话 语 理 论 体 系的 主要 内容 、 知 识
与 话语 实践 的 关 系分析 、 知 识 考 古 学 与 系谱 学 分 期 、 《 知识 考 古 学》 的 话语 分析 . 直 至福 柯 话 语 理 论 对 其 他 理 论
安徽文学
ANHUI WE NXUE 文
艺
略迷福柯话语理谂
施 林林论
摘
要 : 米 歇 尔. 福 柯 师从 各 家 , 其 理论 深邃 而 复 杂 。福 柯 所 述 的 话 语 不 同于 一 般 意 义上 的 话 语 , 本文从话语、
话语理 论、 话 语 理 论 实践 三 个 方 面来 阐述 , 主要 从 福 柯 的 论 述 中 的话 语 、 作 为 实践 的话 语 、 话 语 实践 的 历 史性 、
的 影 响 意 义 三 个 层 次展 开 . 对应讲述以上三方面。 关键 词 : 福柯 话语 权 力 话语理论 实践
米歇尔 . 福柯被认 为是法 国思想史上 的大师 . 因 “ 探 寻传 统 的历 史 学 家 不 屑 一 顾 的 思 想 和 文 化 印 迹 ” . 而 被 称 作 西 方 思 想 界 和 知 识 界 的奇 葩 他 对 于传 统 和 主 流 不 感 兴 趣 .相 反 对 于 西方 文化 的边 缘 极 为专 注 。 他 先 后 考 察 了疯 癫 、 医学 、 监 狱 和性 的 历 史 , 在 福 柯 看 来, 疯癫 、 疾病 、 犯 罪 和性 , 乃 至“ 人” , 都是不确定 的 , 都 不 能 作 为 恒 定 不 变 的分 析依 据— — “ 真 理 、真 实 ” . 而 “ 主 体 。 知 识 ‘ 话 语” 这样 的字眼 . 充 斥 着 他 的 文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1b3c2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c.png)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传播学当下是一个“建构话语体系”的时代,逢“话语”必谈福柯。
在以《话语与社会变迁》而闻名的英国话语分析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看来,福柯对话语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他“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话语'概念的流行,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方法的流行,可以部分地归因于这种影响。
”①不过,由于福柯的研究存在着阶段性一一前期的考古学更多强调话语形成的规则性与条件一一后期的系谱学更关注话语历史性中权力的作用,致使诸多对福柯话语理论的引用只关注话语的“话语实践”特征, 把话语看成一个生产主体和社会现实的机器,而无视“权力”对主体性和社会现实的微观建构。
本文将采用历史实证主义的方法,通过对福柯的“话语与权力”思想的文献分析,强调福柯的话语和权力是不可分离的,“话语和权力”的互动是理解现实秩序建构的关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福柯的思维理路;第二是福柯话语的界定与分析;第三是福柯权力的界定与特征;第四是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关系;最后是福柯“话语与权力”思想的传播学意义。
一、福柯的思维理路(一)哲学的作用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是福柯“当下哲学”的重要依据。
在康德看来,启蒙就是人类用自己的理智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福柯认为,“康德的作品是第一次一个哲学家从内部紧密地把自己作品的认识意义、对历史的反思与特殊时刻的特殊分析联系在一起。
对作为历史差异的‘今天’的反思以及把'今天'作为一种特殊哲学任务主旋律的思考是‘什么是启蒙’的新颖之处J②早在1967 年,福柯在尼采的影响下就指出,“哲学的作用是分析作用。
实际上,哲学已经不是去喜欢说永久存在的东西。
[现在],哲学拥有更艰难和难以捕获的任务:去说发生的事情。
”③于是在福柯处,哲学的任务不但是要分析过去被我们合理化的现实,而且还要超越这种合理化过程所带的限制,生产新的主体。
福柯所做的批判“不是去寻找具有普世价值的形式结构,而是对一些事件的历史研究,这些事件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成为我们的所做、所思与所说东西的主体。
福柯的话语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福柯的话语理论及其教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9931feb770bf78a652954c2.png)
福柯 的话语 体 系有着 浓厚 的权力 色彩 , 权力 控制 影响话 语 , 并 通过 话语 来实 现 。话语 在 其使用 领域 是
通 过权 力 的对 应关 系与转 换来 实现 的 。话 语是 一种权 力 的符号 与象 征 , 权 力是话语 的 内核 。
概念 、 主体 的选择 ) 所 屈从 的条件 称 为形成 的规 则 ” _ l J 。
在话语陈述方式的形成过程 中, 应注意明确话语主体 、 话语对象和话语使用 的合理起源点 , 话语陈述
的形 成 不应 归结 于认识 的纯 粹形 式 和心理 主体 。福柯 认 为 , 在 话语 陈述 的不 同形态 的过 程 中 , 不是 归结 于
福 柯 的话 语 理 论 及 其 教 育 启 示
高 朋
( 曲阜 师 范 大 学 教 师 教 育 学 院 , 山东 曲阜 2 7 3 1 6 5 )
摘
要: 教 育 理 论 与教 育 实践 的脱 节 , 已经 成 为 教 育 领 域 中难 以消 解 的 弊 端 , 而教 育 理 论 者 与 教 育 实 践 者 大 多 通 过
第3 4卷
第 6期
大 庆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 AL 0F DA0 I NG N0RMAL UNI VE RS I T Y
V o 1 . 3 4 N o . 6
N0 v e mb e r . 2 0 1 4
2 0 1 4年 1 1月
D O I 1 0 . 1 3 3 5 6 / j . e n k i . j d n u . 2 0 9 5 - 0 0 6 3 . 2 0 1 4 . 0 6 . 0 2 7
教 育话 语 来 实 现教 育 活 动 。 福 柯 的 话语 理论 具 有 深 刻 的 理 论 渊 源 , 其 规 律 性和 权 力 性 对 后 世 研 究 话 语 产 生 了深 远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https://img.taocdn.com/s3/m/d2f00d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c.png)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本文概述《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文旨在深入剖析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福柯作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其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入手,阐述其理论框架及其在知识、权力和主体建构方面的主要观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福柯话语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以期对福柯的理论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本文首先将对福柯话语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话语”“知识”“权力”等核心概念。
接着,本文将梳理福柯话语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理论框架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福柯话语理论在知识、权力和主体建构方面的主要观点,如话语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话语与权力的互动以及话语在主体建构中的作用等。
通过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其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一方面,福柯的话语理论为我们理解知识、权力和主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现代社会中话语现象的认识。
另一方面,福柯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于强调话语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忽视了话语的客观性和确定性等方面。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文旨在通过批判性的解读,全面、客观地评价福柯的话语理论,以期为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社会中的话语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福柯话语理论概述米歇尔·福柯,作为法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柯的话语理论并不局限于语言学或言语行为的传统理解,而是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权力的表现形式。
在他的理论中,话语不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权力关系的载体和产物。
福柯强调话语的建构性和生产性,认为话语不仅仅是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通过一系列规则、惯例和实践活动来塑造现实和社会认同。
话语通过不同的语言游戏和话语实践,如叙述、描述、解释和论证等,建构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
![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fdd85ff12d2af90242e650.png)
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科(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理论充满挑战性。
福科著作和思想的考古学方法,对当代人文科学有重要启示作用。
而他在时代、文化和思潮中展开的理论关键,即"知识型"、"人之死"、"话语权力"、"谱系学"等重要问题,需要进行清晰而深刻的阐释。
福科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大多译成英语,主要有:《疯狂与文明》(1961),《词与物》英译书名为《事物的秩序》(1966),《知识考古学》(1969),《监禁与惩罚》(1975)以及《性史》(1976-1984)等。
这些著作试图分析疯狂、性、犯罪如何变成某种真理的游戏,而在这些人类的行为实践中,主体自身又是如何通过真理的游戏获得改变。
他不仅从人类科学的考古学角度,而且从监禁、惩罚和性的权力禁忌压抑的角度,揭示主体的存在及其现代问题。
在对疯狂、性、文明、权力、压抑等关键问题的探讨中,福科要去发现在现实的权力机构和权力压抑网络中被确认和隔离的一系列问题,关注人类文明中那些异端和边缘的东西,注重研究现代权力机构复杂系统包容的知识和经过调整的日常实践活动的话语。
福科问题的核心是,弄清一种知识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在文明中产生转换和发展,同时又为科学理论提出新的观察领域,提出未曾涉及的问题和尚未发现的对象,因此,权力、真理、话语和考古学的方法,成为他挖掘那些被掩盖被压抑的问题和"知识型"的方法。
一权力与话语的理论向度福科对当代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对"权力"的分析,尤其是对微观的处于边缘话语权力的分析。
于是围绕权力与知识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权力与真理、权力与知识分子、权力与政治、权力与性、权力与后现代后殖民问题的当代分析,成为福科的主要工作。
就权力与知识而言,"权力"问题是福科研究疯狂、监狱、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https://img.taocdn.com/s3/m/c383fa9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3.png)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福柯话语理论是以著名思想家马克思、费尔巴哈和语言学家司提反•福柯为代表的社会话语理论。
其核心假设是:人们的思想、语言与行为是“紧密相结合、互相塑造的”,如果想要分析一个思考的集体,其社会现实到某种程度上是受其(集体)话语的塑造的。
福柯的话语理论提示,人类的活动和思考力是一个“社会建设”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产物,他把语言定义为“一个社会构造”,即福柯的文化理论。
福柯话语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强调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条表达方式不但会影响到我们如何思考,而且也会影响到我们如何表达”。
他的思想终止,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将会对人们的思维有着久远的影响。
其次,福柯重视社会的文化性质。
他提出的“文化把握”论据去证明:从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可以识别出某种社会行为的文化性质。
其中,福柯认为文化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他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文化表达方式也是影响整个社会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批判性地理解和重新塑造才能改善社会的状况。
福柯的话语理论强调“文本效应”,他认为文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行为,它也涉及到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格局,文本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结构的工具。
他认为由于文本创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文本中体现了受文化影响下的个人行为,它反映了受众行为以及倡导不同群体共同参与传播此文本活动的意向。
福柯话语理论以及文本效应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和重视,它与文化语境、社会话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能够帮助人们深入剖析社会資源分配形式,以及各个领域中具有批判性的解读和重新塑造社会的现象。
福柯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
![福柯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467645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3.png)
福柯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01.福柯及其思想01.福柯1、福柯与他的研究兴趣米歇尔·福柯是法国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哲学家。
他秉承了尼采向传统挑战的反叛精神。
极力去研究被传统所排斥在外的如'疯癫”“性”等领域,探究它们之所以被“理性”所排斥的规则。
2、福柯对学术的贡献福柯的研究填补了以往学术历史上的空白,为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02.话语权力思想他的话语权力思想是其学术体系中的一部分。
主要体现在他的《性经验史》疯狂和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和《事物的秩序》等著作中。
1、话语定性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秩序,更是一种权力结构和结构性的权力。
2、话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在福柯看来,话语、知识和权力三位一体:话语是载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没有话语的生产就没有权力的实施。
3、贡献福柯对“话语”的研究,揭示了话语、知识和权力的有机统一性,以及“话语权力”的权力本质。
02.话语的含义01.话语概念是福柯哲学的核心概念话语是福柯哲学中的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福柯本人也并未从正面对此进行明确界定。
但话语概念却是福柯哲学方法中的核心概念。
要寻找打开福柯哲学的大门,话语概念却是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关于话语概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02.含义一:话语是陈述的整体话语是一系列相关陈述的整体。
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说:“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这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够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
”1、对话语的理解即话语是由一系列相关的陈述所构成,是具体地同现代社会的文化制度及现代人的实际思想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的那些话语体系及实践。
因此,福柯话语理论中的话语,主要指在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为了一定目的而说出或写出的论证性话语,是伴随着说和写的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操作活动,是一系列事件。
2、并且,强调话语是一系列政治事件福柯明确指出:“必须将话语看作一系列事件,看作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它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
社科研究方法:福柯式话语分析
![社科研究方法:福柯式话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e1b1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福柯式话语分析(Foucaldian Discourse Analysis)Nelson Phillips米歇尔·福柯(Foucault,1998/2002)在其著作《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与《知识考古学》(The Archeology-of Knowledge)中发展了一种复杂、精致的话语理论。
尽管他的作品囊括的经验主题范围很广,在方法上也有大量的变化,在其作品中有三个重复出现的主题,给他各种不同的兴趣提供了一定的连贯性:权力、知识和主体性。
理解福柯式话语分析就从理解他对这三个概念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及其关系入手。
来源:工众号人文社科知识分享福柯把话语或话语构成定义为构成其讲述物体的知识体系。
换句话说,话语不只是描述社会世界,它通过给特定的社会现象分类、赋予意义的办法来让社会现象存在,否则它就是无意义的现实。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话语构成的本质,就是在任何时间点上都存在的权力关系(以及反抗)、社会客体与认同,以及说和做的可能性的来源。
来源:工众号人文社科知识分享所有的话语都被定义成了一套规则或原则——"构成原则"——这导致特定客体的出现,它们构成了可识别的社会世界。
话语制定了"可能性的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可以说什么、谁来说、什么时候说。
任何陈述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话语分析者的任务就是分析为什么出现的是某个具体陈述而不是另一个,它又是怎样出现的。
来源:工众号人文社科知识分享对福柯来说,话语——或者至少是它举例说明的知识——不能脱离开权力。
权力嵌入在知识中,正如“权力/知识”这一对词简要概括的一样,任何知识体系都构成了一种权力的系统。
在构建可能的身份认同、观念、社会客体时,权力的环境也形成了。
反过来,权力则带来了新式的知识,生产了新的社会客体。
来源:工众号人文社科知识分享权力并非与某些代理连接的事物,而是代表着由话语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决定的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
论福柯的话语、知识理论
![论福柯的话语、知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8e4fb73c1ec5da51e27060.png)
论福柯的话语、知识理论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都受到其影响。
米歇尔•福柯是当时有位著名的一位后现代主义思想理论家,他在其大量著作中阐述的后现代思想对今天都极具重要意义。
其中,在他的知名著作《知识考古学》中阐述的关于话语、知识的理论尤为显著,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影响迄今不衰。
在米歇尔•福柯之前,索绪尔和巴尔特就已经对话语有了特定的研究,而福柯转变了他的研究方式,开始从“语言”转向“话语”,“他要论证的是在’话语之外,事物没有任何意义’,意义和意义的实践因而是在话语的范围内被建构的。
作为话语分析理论,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理解、陈述话语,包含着一套完整的话语分析和陈述描述方法。
《知识考古学》是基于解构主义的话语理论,可以说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提供了福柯解构主体的认识基础。
F面就以《知识考古学》为基本参考,就福柯独特的话语知识理论作简单阐述。
(一)福柯的知识观福柯和其他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有着很大区别,就话语而言,福柯指出,话语涉及通过语言对知识的产生,因而他的分析目标就包括了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产生机制。
可以说知识是一种话语实践活动,知识实践是社会整体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他还认为,知识并不是主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知识和科学的标准都是历史性。
而知识不是主体的产物,而是历史实践的过程,主体和客观倒是被知识实践所作用、改变和建构。
知识考古学关注的是科学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探讨赋予其“权利”的特殊意义和原因,否认科学的产生和先验主体的创造,相反,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程”。
在福柯这样独特的知识观指引下,其关于话语、知识的理论也自当别具独致。
(二)话语理论一一话语和陈述福柯作为“怀疑的代”中较为杰出的思想家,他的知识观念其实是与话语实践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他曾指出:“知识通过话语实践形成,话语实践通过知识得到描述。
”我们看到,福柯定义下的话语是陈述的整体,这个语句的整体不形成某个修辞的,或者形式的,可无限重复的单位和我们能够指出它在历史中的出现或者被使用的单位;它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够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
福柯话语理论评析
![福柯话语理论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9babfc770bf78a652954c2.png)
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毶
· 26·
福柯话语理论评析
□
石义彬
王勇
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观点
1. 话语是理解社会文化的钥匙 众所周知, 福柯的学术生涯是从结构主义思想出发的 , 正是结构主义思想启发他将语言问
传播理论与方法
题置于思考的中心。但是与众不同的是, 福柯起步于结构主义又超越了结构主义。 与其他结 他认为语言的实际社会应用问题比语言本身更重要 , 语言的基本问题, 不是语 构主义者不同, 言的形式结构, 而是它在社会实际应用中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实际关联 , 是语言论述的结构及其 操作技巧、 策略的问题, 也就是语言应用中的话语( discours) 问题。他认为, 这是西方社会和文 化, 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制度 、 法制、 道德规范以及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有效 地成为维持社会秩序及为社会服务的关键问题 。正是在这里, 集中体现了社会权力同知识、 同 道德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勾联, 隐藏着打开整个西方社会文化奥秘的钥匙 。因此, 福柯把一切 社会文化问题的症结, 全部归结到“语言话语 ” 以及各种话语的实践。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 , “不论福柯关注什么问题, 样 他所发现的都是话语; 而无论这些话语从哪里产生, 福柯看到的 都是一场争斗, 一方是那些声称自己对话语拥有‘权力 ’ 的集团, 而另一方则是那些被否认对
( 跑) , “话语” “到处跑动” , “话语” “言谈 ” 、 “言 因此 最初具有 的意思。在现代英语和法语中 有 · 27·
新闻与传播评论
。“话语 ” 。“在语言学 说” 的含义, 已与其本义相距甚远 作为一个术语, 首先出现在语言学中 , ‘话语’ 。“不过, 有时用来指口头对话的延伸部分, 以便与书写‘文本 ’ 相对照” 更加常见 中 , ‘话语’ 的是 之被用在语言学中, 要么是涉及口头语言的延伸部分, 要么是涉及书写语言的延 [7 ] [P3 ] 。 , “话语” 伸部分” 到了 20 世纪 概念逐渐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其他许多领域, 如历史学、 文化人类学、 社会学、 文学批评等等。这些领域中的话语概念往往借用了语言学中话语的“语 言的运用” 的含义, 但是突破了语言学的界限。 话语具有了社会的、 历史的维度。 例如, 在社 会学领域, 尤其是经验社会学中, 话语常被认为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对话 。 福柯的话语理论在所有有关话语的理论中独树一帜 。 他既对话语进行了深入的概念分 析, 又对具体的话语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关于话语的定义, 在《知识考古学 》 中, 福柯这样说: “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 statements) 的整体, 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 …… 这是由有
米歇尔福柯话语概念
![米歇尔福柯话语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525cc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f.png)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话语理论是其重要贡献之一。
福柯认为,话语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权力形式,通过话语可以控制和塑造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福柯的话语理论强调话语不是简单地描述现实,而是通过构建和塑造现实来实现权力的掌控。
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它与权力、知识、身份等紧密相关。
福柯认为,话语的形成和运作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不同的话语体系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支配和控制。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可以塑造和改变现实。
因此,福柯的话语理论也强调了话语的批判性和颠覆性,通过揭示话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可以挑战和颠覆现有的权力体系和文化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科话语理论的新解读[摘要] 福科的理论事业无法用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来概括,也就是无法给福科的思想定位。
然而,他对当代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对“权力”的分析,尤其是对微观的处于边缘话语权力的分析。
围绕权力与知识这一核心问题,对权力与真理、知识分子、政治、性及后现代殖民性问题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析,完善了他的话语理论。
[关键词] 福科话语理论权力一.福科的经历与思想轨迹。
(一个传奇式人物)福科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
1926年出生在法国普瓦提埃。
194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哲学系,以后又继续攻读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士学位。
20世纪50年代,福科曾在瑞典一所大学做过讲师;1960—1968年侨居突尼斯,任教于克莱蒙-菲兰特文学院。
1968年12月返回法国以后在巴黎大学文森纳学院任哲学系教授;1970年以后在法兰西学院认识论史系任教授。
福科像他那个时代的许多法国思想家一样,在二战后曾一度沉浸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天地,有人还说他在一个短时期里参加过法国共产党,但福科后来说自己从未打上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印记,否认自己曾在实际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福科思想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有伊波里特(巴黎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学的一个极其出色的哲学讲师,著名的黑格尔研究者,他给福科留下了巨大的终身的影响)、康吉汉和阿尔都塞。
从伊波里特那里,福科认识到,黑格尔并没有预示哲学的终结,而是预示哲学的开端。
在1970年他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讲演中说,伊波里特不是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最终能在概念运动中使自己得到传播和重新组合的总体性,而是对着无穷无尽的地平线的背景,把它改造成一种无穷无尽的工作。
他说,伊波里特认为,象不可接近的总体性的思想一样,哲学是那个能够在经验的极端不规则性中予以拒绝的东西;它是那个把它自己表述和显示在生、死和记忆中不断复发的问题。
这样,他就把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终结课题,变成一个反复质问的问题。
从康吉汉那里,福科加深了他关于科学哲学的特有的法国传统的知识,正是在康吉汉的帮助下,福科完成和发表了他第一批论疯狂和医院的书,如1954年发表的《精神疾病与心理学》,1961年发表的《疯狂和文明》等等。
虽然福科说过,他的关于知识的考古学史,有点不同于康吉汉的较为直截了当的科学的认识史,但却和康吉汉一样地猜疑连续性、猜疑逐渐增加和积累的地步。
而在和阿尔都塞交往和交流中,福科加深了他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植根在哲学人本主义、不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的看法。
福科和阿尔都塞一样认为,马克思对历史的认识论变化的贡献在于离开了主体的主权、人类学、人道主义和未被打断的连续性的偏见,而是一种对生产关系,经济决定和阶级的分析特征的移心的历史。
但是福科从未接受阿尔都塞关于总体性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决定的信仰,而且不久就拟定了一个和阿尔都塞的确立的科学性,同其意识形态替代物相对立的计划。
对福科思想影响的思想家还有很多,但对其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尼采。
福科说,尼采眼光远大,他的书非常精彩。
他认为尼采标志着这样一个门槛:当代哲学在越过这个门槛以后,就可以开始重新思索了;而且尼采将无疑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支配着哲学思想的前进。
福科不仅赞同尼采的使过去服从于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把历史知识看作是当前需要和利益的投射的历史观,而且,福科的权力观也是从尼采的权力意志脱胎发轫而来的。
福科说过:“我们将说,正是尼采把权力关系规定为哲学话语的总的焦点——而对于马克思来说,那是生产关系,而且尼采是能够思考权力而又不把自己限于一种政治理论之内的哲学家……。
尼采在当代的出现日益重要。
”但他又认为自己只是从尼采开始而并不止于尼采。
福科一生著有多种著作,其中主要有《古典时代精神病史》(1961年)、《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第一堂课》(1970年)、《监视与惩罚:监狱的诞生》(1975年)、《性欲史》第一卷:《求知识的欲望》(1976年)、《权力/知识》(1980年)、《性欲史》第二卷:《娱乐的用途》(1984年)、《性欲史》第三卷:《自我忧虑》(1984年)等等。
总之,福科虽然出生在宝贵之家,但他的青少年时代却始终感到压抑、威胁和恐怖。
他父亲为了煅炼他的勇气,把他带到医院的手术室看截肢手术,血腥的场面给一个孩子的惊骇是不言而喻的,他家乡当地有一富人的女儿因未婚先孕,孩子出生后被溺死,她本人被宣布精神失常先后被送进医院和修道院。
最后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
所以幼时所见到的事实对福科一生的思想都有潜在的影响,他一生的思想和行动都是要反抗这种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压迫和恐怖。
二、权力与话语理论之间的关系诠释。
福科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认为历史是话语的构造,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用语言来一个汇总。
所以可以笼统地称为话语理论。
福科认为个别话语的形成过程,会出现一些规则来界定这个领域的相应对象,从而能够建构起基本概念,形成理论构架。
这一话语组构中的规则组合,就形成话语的组构系统,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文革时期)在话语即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具有某种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也就是说在一个时期由一门学科是凭借话语圈定了一个对象领域,树立起一个合法的视角,由此建立起不断变更的历史法规,作为价值的取舍标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福科理论中存在一个核心概念——认识价。
在《事物的秩序》中,福科指出,认识价是存在于基本文化代码(支配着语言、观念交换模式的文化符码)及其所产生的科学和哲学阐释之间的那一秩序的未经阐发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正是一个特定时期权威理论的出源。
但我们应观照到,每个时期的认识价,即它的认识论领域,在福科看来,都只能在特定的学科及其话语实践中才能得到表征(例:目前我国最大的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事物的秩序》和《知识考古学》中,福科提出了“知识型”问题,即知识和话语的形态,强调要写出一部知识型的历史,以此弄清在话语领域的一系列转型,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词而不用那些词,用这一类的话语而不用那一类的话语?看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从这个层面、这个角度出发,而不是从那个层面、那个角度出发?等等。
(例如:藏独、美国CNN)就权力和知识而言,权力是无所不在,而权力的策略产生了知识,权力与知识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所以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划定一条不可超越的界限,把象征着真理和自由的知识领域与权力动作的领域分割开来。
事实上,人文科学是伴随权力机制而产生的,知识泊作用就是保护个体的生存,并对外部世界加以理解,知识通过理解活动构成现代人生存的手段。
知识和权力融合在一起并带有一层现代面具,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例: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其支柱是孔孟之道,儒家哲学)。
很显然,监狱、精神病院、医院、学校甚至大众传媒等都与权力有着紧密的关系。
它们是与不同形式的知识连接在一起的,在它们中很有可能引申出一种关系的网络体系。
在福科看来,对话语形成和知识谱系进行分析不应根据意识的种类、感知的方式和思想的形态来进行,而应从权力的战略和战术角度出发。
所以,对一种压抑的知识的分析,可以从谱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即对斗争以及冲突的原始记忆的重新发现和阐释。
只有废除总体性话语及其体系的特权地位,才可以建立这种话语的谱系学。
“谱系”这个词表征冷僻知识和局部记忆的结合,这种结合使现代人能够在当代建立有关权力斗争的历史话语,并策略性地利用这一权力话语。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一点:权力的运作扩展到各自不同层面和社会部门的形态是什么?这种多样性权力的不同策略是什么?权力的机制效应和内在关系是什么?权力对话语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权力能够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从经济中推导出来吗?事实上,权力总是具体的权力,每个人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力的部分或总体的转让,使政治权力或主权得以确立。
权力不仅与政治有关,也与经济相关。
而福科的问题在于,与经济相比,权力是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服务的吗?它注定要去实现、强化、维持和再生产与经济相吻合的关系吗?是为我们所占有、获得或转让的吗?福科坚持,权力不是给定的,不是用来交换的,不是可以恢复的,而是在行动刀仅仅在行动中才得以实施的。
一般地,谱系学反对的是被看作科学话语权力的效应,具有一种把历史知识从权力压抑中解放出来的倾向,是使历史知识能够对抗抽象理论的、同一的、科学的话语的新力量。
它建立在局部知识的反抗之上,是以一种局部的微小话语分析反抗科学整体性的、知识等级性的知识。
这种无秩序和片段性的谱系学,旨在通过建立在对局部话语描述的基础之上的权力策略,使受压制的话语得以释放出来。
同时,人文科学话语使处在两种权力话语类型之间,一方面是支持统治权的权力倾向,另一方面则是实施强制性的、反统治性的权力倾向。
也就是说,人文科学话语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又是一种自由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反拨和对强权的消解。
在这种统治与反统治、规范与反规范、制约与反制约之间,人文科学获得了自己的话语权,或者说,人文科学从知识效力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独立性,同时,也为现代化中人的行为话语、欲望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基础。
三、话语理论与女性主义:话语即权力,主体已消失在逻格斯中心主义被解构之后,后现代主义将理论概念的重心从“结构”变成“话语”,世界也变成了一个话语的世界。
“由于中心或本源的缺失,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德里达说),即从“文本就是一切”到“话语就是一切”,主体已经消失。
在现代主义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后现代主义又宣布“人也死了”,“人类充其量只是自然一时冲动的结果,决不是宇宙的中心”。
在人的这个类属性之中,福科认为权力就是一种起控制或强制作用的支配力量,而话语是由符号组成的,但它们不可能归结为语言和言语,话语的作用超过了言语和语言。
正是话语的实践运作中,福科看到了权力关系,赋予内部事物的秩序与意义,本质上便是赋予它有产生意义的权力,获得进入特定秩序的权力。
这就是说影响和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是权力,而反过来看,真正具有特殊效应的权力,也是通过话语执行的。
由此我们认为福科理解的权力与话语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赖、互相生产的关系。
而福科的这一理论恰好吻合了女性主义构建女性话语的需要。
更有趣的是,福科认为“人只不过是新近的一个发明创造,一个还不到两世纪的形象,是我们知识中一个新的褶皱,一旦这种知识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他就又会重新消失”。
女性主义者赞成后现代理论加强对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关于人的话语隐含着男性至上论,它假定存在着一种等同于整个人类特质的男性特质,如理性、生产等。
男性是人类的代表,女性不过是“他者”,是“第二性”(波伏瓦语)。
男性优越女性低下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形成了,这一对立模式对应于:理性/感性、自信/消极、坚持/软弱、公/共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