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中西艺术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cd08e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6.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在于其源头、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面。
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可以追溯到它们的源头。
中西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完全不同。
中西绘画艺术一方面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发展。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传统。
中国古代的绘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注重意境和写意,常以线条和墨色来表现形象,追求意境的抒发和精神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其风格多样,其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不同的艺术运动和流派。
中西绘画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艺术注重笔墨的运用和线条的表现,强调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形象的外貌和精神内涵。
中国绘画通常带有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道德情操的意境。
而西方绘画艺术更加注重逼真的形象表达和光影效果的刻画。
西方绘画艺术通常借助透视和透明度等技法来创造出更真实、更具立体感的形象。
中西绘画艺术在审美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追求意境的抒发和精神的表达,注重观者对作品的感悟和思考。
中国绘画更重视的是心灵的启迪和文化的传承。
而西方绘画艺术更加注重观者对作品形象的欣赏和享受。
西方绘画希望通过作品的形象、色彩和构图等因素来产生美的感受。
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中西绘画艺术产生了不同的绘画风格。
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多以写意、隽永为主,注重形象的意蕴和笔墨的运用。
而西方绘画在风格上则更加多样化,透过各种艺术运动和流派的兴起,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绘画风格,例如古典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
中西绘画艺术在其源头、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并为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和可能性。
美术鉴赏论文——中西艺术差异
![美术鉴赏论文——中西艺术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c77cd5d3b3567ec102d8a3b.png)
中西艺术比较探析摘要: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西方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关键词:绘画音乐建筑雕塑园林异同现状1.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差异及根源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
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而这种区别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
所以,中国艺术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
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
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差异分析。
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039fb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a.png)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进行浅析。
一、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根源之一来自于不同的历史传统。
西方绘画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受到古希腊文艺复兴的影响,追求表现个体形象和客观真实,重视透视和光影的表现,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
而中国绘画起源于古代壁画和甲骨文,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表现内在意境和情感境界,强调对心灵世界的表达和抒发。
这种深刻的历史传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表现方式上,西方绘画强调透视和光影,追求客观真实和形象的表现,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和空间感,追求内在情感和神韵的表达。
在审美观念上,西方绘画强调个体表现和理性思维,注重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情感共鸣和心灵交流,注重对内在世界的体验和领悟。
二、题材和题材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题材和题材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风景、静物等是常见的题材,而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等则是常见的题材。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和风景的表现往往更加具体和写实,注重个体形象和外在景物的表达,而中国绘画中,山水和花鸟的表现往往更加抽象和意境,注重自然景物和物象的意蕴。
三、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更注重色彩和造型的表现,追求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而中国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更注重墨彩和笔墨的表现,追求对内在世界的体验和领悟。
四、审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理性和实用主义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追求客观真实和形象的表现,而中国绘画中,情感和意境主义则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追求内在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五、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已经逐渐融合和交融。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968230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7e.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风格特点、艺术表现手法、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下面从一些典型的角度出发,简单说明一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之处。
一、造型表现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最大差异在于造型的表现方式。
西方的绘画注重的是物象的严谨细致,尤其是对形体、色彩、细节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中国画则更注重心灵的抒发,笔墨的变化、墨色的浓淡、线条的润泽、空白的留白都是画家所借助的技巧手法,以达到对画面情感境界的准确表达。
所以说,中国画气韵生动,意象独特;西方画注重写实,精细入微。
二、审美取向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内在的心灵世界,追求的是一种含蓄、深厚、朴实、含义丰富的审美境界,中国画家尤其擅长通过线条、墨色、笔墨的巧妙运用,展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视觉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西方画却更加追求视觉造型上的直观冲击力,强调视觉形式的协调、对比、配合,讲究装饰效果、状态表达,争取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三、构图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中国画常常采用“三扇画法”,即将画面分成三部分,上、中、下,以相对简单的横竖线条、墨色与色彩相互搭配。
西方绘画则更强调构图比例的合理,追求构图效果的严谨,这样才更能展现出作品的整体美感,更加符合西方审美标准。
四、艺术追求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对于艺术追求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国画认为艺术的根源在于“自然”,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通过心灵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而西方画则注重艺术的现代化、前卫化,强调艺术发展的时代意义,更多的是将艺术的价值、意义与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总之,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了艺术的不同发展方向,更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两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应该互相借鉴和融合,共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968e0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f.png)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表现主题、构图手法、色彩运用、艺术观念等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探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一、表现主题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表现主题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方绘画艺术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强调意境与气韵。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主题有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尤其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中国山水画追求“山无际涯、天作之合”的境界,强调画家的意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艺术则更加注重对人物的描绘和人类生活的表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有历史题材、宗教题材、肖像画等。
西方绘画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构图手法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构图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绘画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谐,追求画面的空灵和变化。
中国古代绘画常采用的构图手法有“三分法”和“三点透视法”。
三分法是指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通常描绘天空或远山,中部描绘山水或人物,下部描绘水面或地面。
三点透视法是指在画面中设置三个关键点,通过这三个点的透视关系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而西方绘画注重画面的逼真和透视效果,追求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西方绘画常采用的构图手法有“黄金分割法”和“透视法”。
黄金分割法是指画面按照一定比例划分成两个部分,比例通常为1:1.618,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谐。
透视法是指通过线条的收敛和消失点的设置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三、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色彩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绘画注重墨色的运用和水墨的表现力,强调以黑白灰的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采用的色彩有“五色”和“彩色”。
五色是指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通常用来描绘天空、山水和花鸟等。
彩色是指除了五色之外的其他颜色,通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服饰和道具等。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046e7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b.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是源自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
中西绘画分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这导致了它们在表现手法、题材、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区别。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并尝试从多个角度给予论述。
我们可以从绘画的历史渊源入手,探讨中西绘画的差异。
中西绘画在历史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在中国,绘画艺术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如出土的古代壁画、书法作品等都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绚丽风采。
而西方绘画则主要源自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等不同时期的风格演变。
由于历史渊源的差异,中西绘画在题材、表现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们可以从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差异来分析中西绘画的差异。
在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强调意境的表现,注重画面的空灵、意象的勾勒,而笔墨的运用更加含蓄、留白更多。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中国绘画更具有内涵和意境,给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
西方绘画在表现手法上则更加注重逼真和写实,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们更加追求逼真和光影的表现,通过透视、明暗对比等技巧展现出丰富的现实世界。
这种写实的表现手法使得西方绘画更加接近客观世界。
审美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绘画在表现方式和效果上的区别。
中西绘画在题材选择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山水、花鸟、人物等都是常见的题材,而且这些题材往往更注重对自然和人物的情感表达,和谐宁静的意境。
而在西方绘画中,宗教题材、历史题材等更为常见,这与西方宗教和历史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联系。
风景、风物、静物等也是西方绘画中常见的题材,这些题材更加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和再现。
题材选择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中西绘画在内容上的差异。
我们可以从艺术教育和制度方面来探讨中西绘画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绘画传统,有着诸多规范和传承,如"三百篇"、"三传七法"等,这些传统使得中国绘画在技法和审美上具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6253b7d1f34693daef3eaf.png)
1.介绍绘画绘画是视觉艺术.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那些表面的例子有纸张、油画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表现出从事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painting is avisual art.Painting is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paint, pigment, color orother medium[1] to a surface (support ba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um is commonly applied to the base with abrush but other objects may be used. In art the term describes both the act and the result which is calleda painting.Paintings may have for their support such surfaces as walls, paper, canvas, wood, glass, lacquer, clay,copper orconcrete, and may incorporate multiple other materials including sand, clay, paper, gold leaf as well as objects.)它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的一种手法。
绘画的种类:绘画按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
中国画又按照技术和素材上分为了很多种。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df85b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f.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方式,它们在表现手法、题材选择、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绘画传统、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对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
一、绘画传统的差异中西绘画艺术的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传统源远流长,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展了透视绘画技法,使得西方绘画艺术在透视、解剖、色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后,欧洲出现了不少重要的绘画流派和画家,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卡拉瓦乔、巴洛克时期的雷姆布兰特、后印象派的梵高等,这些画家的作品对后世的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中国绘画传统则起源于古代的六国时期,经过汉代、魏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传统。
中国绘画强调“气韵生动”、“意象写意”,侧重于表现情感、抒发意境,注重笔墨的变化和意象的抒发。
中国绘画与诗歌、书法等艺术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由于绘画传统的差异,中西绘画艺术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写实和色彩的表现,西方画家广泛地描绘了宗教题材、历史题材、风景和肖像等,而中国绘画则注重情感的表达、以文人画为主要题材,更注重神韵和意蕴的抒发。
这些都反映了中西两种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的差异。
二、审美观念的差异中西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西方绘画强调透视、写实和色彩的表现,注重形式美和感官享受。
在西方绘画传统中,画家追求真实感和客观性,注重对人物、风景等客观存在的再现。
艺术家们努力追求形式的完美,通过透视、色彩等技巧,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
而中国绘画则强调心境、意象和情感的表达,注重氛围的营造和意境的抒发。
中国绘画传统中,画家追求“气韵生动”,要通过笔意墨韵来创造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中国画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上,注重画面的意象和神韵。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c557c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7.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主题倾向和艺术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不仅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还与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表现形式、主题倾向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
中西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
传统中式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注重线条的勾画和墨色的渲染,以勾勒出内在的气质和意境为主要目的。
西方绘画则更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强调形式的逼真和色彩的表现力。
西方绘画注重刻画物象的细节和观察力,以达到描绘真实世界的目的。
中西绘画艺术在主题倾向上也存在差异。
中式绘画常常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题,追求自然的表现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常以写意的风格表达情感和内涵。
西方绘画则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物、事件的再现,具有更明确的叙事性和表现性。
西方绘画的主题更加多样化,涉及宗教、历史、神话、神圣和现实等各个方面。
中西绘画艺术在艺术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中式绘画追求“似与不似”,强调写意性和留白,追求笔墨的神韵,倾向于抽象和寓意的表达。
中国绘画以线条的虚实和墨色的浓淡相结合,通过笔法的运用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西方绘画则更注重细致和写实的表现,注重物象的具象和准确。
西方绘画通过透视法、明暗对比等技巧来表现深度和形态感。
中西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主题倾向和艺术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式绘画注重笔墨和意境的营造,追求自然和内在的表达;而西方绘画更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
无论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如何,都体现了各自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独特之处,丰富了人类的艺术文化。
传统的中西绘画区别很多作文范文
![传统的中西绘画区别很多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174f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d.png)
中西美术由于艺术家的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的差异和艺术作品产生环境,其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运用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方面更是迥异。
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以笔墨为工具,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以散点透视经营画面,表现诗情意境。
中国画用笔有严格的规范,一笔下去要统筹兼顾,要“笔有笔用,墨随笔用,墨有墨用,墨中见笔”。
因此历代画家在笔墨的运用上共性往往大于个性,如梅兰竹菊和山水因其非常适合书法用笔,于是成为中国画家特别普遍、特别钟爱的题材。
而西方绘画则以不同的油性媒介剂和方型画笔为主要材料,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其中每一笔触显得意义不大,更注重体现团块式和整体性的美感。
西方绘画以面为主要造型语言,更有利于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体积感和重量感,用笔更显得畅快淋漓。
西方人研究客观自然中色光变化的规律和主观色彩在表达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作用,并完美地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
采用眼见为实的逼真手段,既可把历史、宗教、肖像作为创作题材,也可创作瞬息万变的风景和丰富恬淡的静物,还可以强劲有力的笔法创作出各色现代主义作品。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是赋予画面流动的时间、意象的画境和顿悟的精神体验的话;西方风景画则表现出瞬息空间、拟时逼真、崇高静穆的审美特点。
无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多少差异,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探究永远是一致的。
“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眷恋,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西方以“摹仿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强调客观再现的真实性,实现了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统一,其理性主义精神点燃了人类生命的光芒,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完善了古典艺术美学的和谐理想,使人类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是东西方艺术重要的契合点。
中西方绘画差异的论文
![中西方绘画差异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f50ee7581b6bd97e19ea0b.png)
东西方文化差异之绘画从小我便对中西方的文化艺术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自从有机会选修这门课程来,我就对中西方艺术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就谈一些我对中西方绘画的看法。
很久以来,东西方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艺术进行着剧烈的碰撞,这种碰撞体现在建筑、雕塑、音乐、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上,尤其表现在绘画上。
我认为,东西方文化绘画的碰撞源自于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上,这种差异性归纳起来表现在意识形态上,东方绘画偏重于感性的表达,而西方绘画偏重于理性的分析。
在艺术语言的侧重上,西方绘画重于对面的刻画,而东方绘画侧重于对线的表达;在绘画材料形式上,西方采用厚重鲜艳的油画颜料为媒介,东方绘画以中国水墨为代表;在绘画的客观科学性上,东方绘画强调主观描述,西方绘画强调客观描述;在表现题材和对象上也具有较大差异性。
东西方绘画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面貌特点,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人种性格的差异性,东西方艺术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因素及哲学思想。
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极大区别,最终表现在艺术形式和题材上,是人类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差异.以中国的山水画为例,东方的哲学美学表达了本民族的人文精神。
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天地以生物为心,人以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的哲学观念,就是要求人类与天地万物建立和谐的人文关系。
宋代画家郭熙就提倡画中的山水应当体现出“可望、可游、可居”的艺术魅力,缩短了欣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
早在公元4~5世纪,中国称描绘自然风光之图为山水画,直到17世纪,西方才有了此类绘画,称为风景画。
东、西方人的不同的景物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水"与“风景”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表达的是想象中的山川,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即便是画某地具体的风光,也绝不是完全真实的写照.如清代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虽然画的是实景实地,但大大夸大了虞山的高度,其它没有具体地名的山水画则发挥了画家更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想象力来自于对画家所经历无数名山大川众多精美之处的概括和总结。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47234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d.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包括创作题材、艺术风格、表现手法
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的一些观点。
在创作题材方面,中西绘画艺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水、花
鸟和人物等主题,追求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与笔墨技巧。
而西方绘画则突出表现宗教、历史、神话和人物肖像等主题,强调绘画的象征意义和叙事性。
在艺术风格方面,中西绘画艺术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强调意境、表现笔墨技巧和造
型架构的平衡,注重笔墨的拓展和韵律的传达。
西方绘画注重逼真的视觉效果,追求光影、透视和立体感,并强调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变化。
中西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重视线条和墨色的运用,通过写意
和留白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西方绘画注重细腻的光影处理,通过色彩和细节的描绘来打造
立体感和细腻的观感。
中西绘画艺术在观念和审美方面也有所不同。
中国绘画强调“气韵生动”和“意境”,追求抽象、隐逸与墨韵,注重传达画家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
西方绘画则更注重观念的
创新和艺术意义的提炼,追求观念的独创性和艺术形式的创新。
中西绘画艺术具有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注重自然山水、花鸟和人物等主题,追求意境、笔墨技巧和韵律的传达;西方绘画突出宗教、历史、神话和人物肖像等主题,追求逼
真的视觉效果、构图和色彩的变化。
中西绘画在表现手法、观念和审美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在文化、历史和审美观念上的差别,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多样性。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03dfe09cc175527072208cb.png)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对清明上河图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鉴赏【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其审美意识、表现手法都有较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差异。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
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
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就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评论家斯塔索夫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这也是他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
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
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
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一.《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⑴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
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
中西方美术差异2000字
![中西方美术差异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da0dce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9.png)
中西方美术差异中西方美术差异中西方美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美术,它们有着不同的历史、风格和技术。
中国美术以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为基础,以及技术上的精湛,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形式之一。
西方美术则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技术为基础,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形式之一。
中国美术以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为基础,以及技术上的精湛,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形式之一。
中国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它以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为基础,以及技术上的精湛,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形式之一。
中国美术的风格以简洁、精细、精致的线条和色彩为特点,以及对自然的描绘,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中国美术的技术也是非常精湛的,它以精细的线条和色彩,以及对自然的描绘,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西方美术则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技术为基础,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形式之一。
西方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它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技术为基础,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形式之一。
西方美术的风格以其对空间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对光线的把握以及对形状的把握为特点,以及对人物的描绘,把人物的精神和情感描绘得栩栩如生。
西方美术的技术也是非常精湛的,它以其对空间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对光线的把握以及对形状的把握为特点,以及对人物的描绘,把人物的精神和情感描绘得栩栩如生。
中西方美术的差异在于它们的历史、风格和技术。
中国美术以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为基础,以及技术上的精湛,一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形式之一。
西方美术则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技术为基础,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形式之一。
中国美术以简洁、精细、精致的线条和色彩为特点,以及对自然的描绘,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dd731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0.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绘画艺术是世界上两大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虽然它们都是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想象,但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审美观念的差异,中西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题材选择、象征意义和艺术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中西绘画艺术的历史渊源、思想观念、审美追求、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希望能够为读者揭示中西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西绘画艺术在历史渊源上有着不同的传统。
中文绘画艺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其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审美观念。
中国绘画注重山水意境、意境超然,以笔墨淡雅、意范高远见称,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枫桥夜泊图》等。
而西方绘画艺术则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风格的演变,形成了富有变化和多样性的发展轨迹。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构图、色彩对比,追求形式的逼真和感觉的真实,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星空下的咏叹调》等。
这种历史渊源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中西绘画艺术在审美观念、绘画语言、题材意义上的差异。
中西绘画艺术在思想观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文绘画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中国古典绘画强调"意传神",追求笔墨意趣的丰富和变幻,希望通过景物的情态、风格的表达来传递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而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表现和再现,追求对光影、色彩、形态的准确捕捉和描绘。
西方绘画强调"形似",追求对物象的真实和逼真的再现,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为绘画的主要目标。
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使得中西绘画艺术在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绘画方式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215c3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9.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绘画艺术体系之一,两者在绘画的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艺术表现以及审美趣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包括艺术形式的不同,也涉及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中西绘画艺术的源流、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全面深入地阐述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
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源自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在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中国绘画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意蕴的表达,注重画面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的情感抒发。
而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现实的再现和形式的表现,强调逼真与写实,追求光影效果的表现和色彩形式的表达。
这种差异在绘画风格、题材取向和艺术手法等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还体现在其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上。
中国绘画历经了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传统绘画的发展时期以及现代绘画的创新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绘画体系和审美情趣。
传统中国绘画以水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笔墨的灵动和意境的陶冶,注重画面的空灵和虚实的结合。
而西方绘画则经历了古典绘画的盛世、文艺复兴的繁荣以及现代主义绘画的多样化,形成了以油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体系。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法的运用和光影效果的表现,强调形式的精准和写实的效果。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绘画艺术在风格、技法和表现手法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中西绘画艺术在源流、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等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的影响,也反映了不同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差异。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和对话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探讨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当代绘画艺术的多元发展和繁荣。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绘画艺术必将在世界绘画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风采,为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交流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af173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d.png)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方式。
中方绘画看重的是神韵、气象、风体,注重写意与意境;而西方绘画则注重细节、透视和色彩,追求写实主义和自由表达。
在审美感受上,它们有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绘画主题各异中方绘画艺术主题历来是人文主义,注重体现大自然的神韵,紧贴生活与情感,以传统文化的神秘与哲学思考为主要主题。
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中,则表达的是社会现实及个人的主观情感。
另外,西方绘画更多地运用抽象表现来表现主题,强调个性和独立性。
当然,这不代表中方绘画艺术就只有传统文化的表现,而西方绘画艺术就只有当代现实主义画。
艺术作品看重的是表现手法与表达能力。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这些细节与个人特色能与文化意识结合体现。
二、绘画技巧不同两种文化背景下,艺术家运用的绘画技巧各异。
中国绘画注重的是写意与意境,不在乎细节的准确性。
而西方绘画则注重细节和透视,追求写实主义和自由表达。
在中方绘画中,笔墨是起到效果的一种方法,艺术家的用笔常常是方便达到画面上的某些效果,如渲染“气势”,表现“神态”等组成转化。
而西方绘画的笔触更多的聚焦在细节上,例如《蒙娜丽莎》的细致饰纹等。
这些细节将构成整个画作,可以更好地传达技法的细节知识。
三、色彩表现不同中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灰暗,色彩单一。
这种色调表现通常是表现出感性和意境的不同。
而西方绘画通常会运用各种色彩,特别是明亮的颜色来表达画家的感情和意境。
对色调及色彩的使用法,可以代表文化特色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清新淡雅”的特点,而西方绘画则更多地将色彩作为表现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艺术创作的审美观、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表达手法、色彩表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文化背景和审美观的不同所致。
当然,真正的艺术,应该具备自己的文化特色与个人鲜明的表现风格。
无论是中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去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区别作文
![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区别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ccde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f.png)
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区别作文哎呀呀,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西方艺术的区别呢!
咱先来说说咱中国的艺术吧。
中国的绘画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呀!就像水墨画,用简单的笔墨就能勾勒出那么美的山水、人物,哇,简直太神奇啦!还有书法,那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端正秀丽,就像是在跳舞一样呢!而且中国的戏曲也很棒呀,那些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在舞台上唱啊、跳啊,多有意思呀!
再看看西方的艺术呢。
西方的油画那色彩可鲜艳啦,画出来的东西就跟真的一样呢!还有雕塑,那些大理石雕出来的人像啊、动物啊,好逼真呀!西方的音乐也很有特色,各种乐器一起演奏,那声音可好听啦!
那中西方艺术到底有啥区别呢?我觉得吧,中国艺术就像一杯茶,要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西方艺术呢,就像一杯果汁,很直接地就让你感受到它的美味。
中国艺术注重意境,让人去想象、去感受;西方艺术注重写实,把东西真实地展现在你面前。
这就好像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一个内敛,一个外向,都有自己的魅力呀,不是吗?
哎呀呀,我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对中西方艺术的区别更清楚啦?反正我是觉得都很有意思呢,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呀!。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e101d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3.png)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传统、风格、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将对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传统方面有很大差异。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强调意境的表达。
主要以国画为代表,注重墨色的运用,通过写意的手法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
而西方绘画艺术则主要以油画为代表,具有线条清晰、形象具体的特点,注重表现事物的外在形象。
在风格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的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
中式绘画强调神韵,追求画面的气韵生动,侧重于表达画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而西方绘画追求的是写实性,注重细节的描绘,更加强调物象的真实性。
西方绘画追求透视关系、明暗对比和真实的色彩还原,更加强调事物的具体形态。
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注重意境和写意性的表达,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线条、墨色的描绘来表现事物的形象。
中式绘画偏重于象征性的表达,更加注重精神境界的抒发。
而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关系、细节的描绘和配色的运用,追求真实性的再现。
西方绘画偏重于事物的具体形态,更加注重物象的描写和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艺术比较探析
摘要: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西方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关键词:绘画音乐建筑雕塑园林异同现状
1.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
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而这种区别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
所以,中国艺术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
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
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差异分析。
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
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色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这两种观念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审美价值的差异,衍生出迥异的审美风格。
西方从古希腊神庙建筑到古罗马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罗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进而到包豪斯开创的现代建筑以及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后现代建筑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通过对比,则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
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的宿命。
音乐精神决定了音乐发展的方向。
中国传统音乐精神的核心是“同天地之和”,贵意不贵曲,重神不重技;操演中,重心神会意,不以曲谱为意。
中国音乐精神一天地境界为哲学背景,背景规定了它由先秦的乐教意识转向魏晋以来的非乐的音乐意识,从而导致了中国音乐自魏晋开始的式微;西方音乐精神以宇宙精神为哲学背景,这一背景暗示了它的近代主体性转向,从而激发了近代西方音乐以交响乐为主导的辉煌发展。
两种音乐精神都以自己的哲学背景为归宿。
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世界,是两种音乐共同的音乐动机。
为了实现这一动机,两种音乐都经过了由表现情感到超越情感的转化。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和内涵:1、以意为重,乐不在管弦的音声;2、意在弦外,得意在于与弦外天地相合;3、至乐无乐,为乐之功当归于自我与天地生命的神奇化合。
结果,中国传统音乐走向天地而式微,而几与沉没;西方音乐有客观宇宙转向主观宇宙,在交响乐的辉煌建筑中解体。
音乐的道路竟只有这两条?未来音乐的形式有何在?这是中西艺术哲学共同的话题。
中西方雕塑、园林艺术的特点。
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
中国西汉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组雕以高度概括、凝练和典型化的艺术形象显示出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特点。
这种偏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也造成了中西传统雕塑中最大
的差异。
中国古代雕塑注重表现对象内在气质的特征,而西方传统雕塑注重对外在形体的精细研究,形成了中西雕塑意向造型与模拟造型两种不同的方式。
比如说,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中国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划式园林及阿拉伯园林林。
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
西方园林则已几何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
这与西方重理性思考,重数理几何的科学性等文化情结有关,而阿拉伯的伊斯兰园林则完全以《古兰经》中四条河流为造园的理念。
2.中西方艺术之共性
首先,中西艺术都重技巧。
但西方对技巧的是重视归于完美观念的:一方面竭力设计完美的形式,已达到最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采取一种客观科学的立场引入透视法、解剖学进行极尽真实的描绘,以给人最真实的幻象。
中国之重技巧,却以主体和天地的生命感通为统帅,如庖丁解牛,“好乎道,近乎技”。
西方艺术以技为道,技艺高超,被誉为“天才”;中国艺术以道化技,以技入自然为至上。
其次,中西艺术都有“意在笔先”的追求。
西方艺术的
“意”,是一个形象的完整构思;中国艺术的“意”却是当下心神与天地神会。
因此,西方艺术的创作是情景置于眼前,再借幻觉的技术把它描摹出来,创作过程是冷静的、精细审慎的、绵长的;中国艺术的创作是有形合于无形,创作过程是活跃的、大而化之的、即时的。
象征性和寓意性是中西方雕塑共同拥有的艺术特色。
同时,中西建筑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中西方艺术发展之现状
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概况:中国当代艺术按不同时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文革结束后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1979至今)。
“17”年的艺术主要是表现出朴素的、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并具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文革时期的美术带有狂热的红色政治色彩的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而新时期的艺术展现出了开放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的多元格局。
进入21世纪后,物质力量的渐渐强大为艺术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时代背景,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市场曾一度引起美术批评界激烈的争论。
理论的争吵并没有找到当代艺术的出路,反倒是在逐渐推进的市场化实践中,利益化和非利益化的艺术作品都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让两者都健康地生存下来,也许才是中国艺术健康发展的最佳方式。
对于西方而言,即后现代艺术主义,大多说人认为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而更多
人认为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抛弃审美走向文化观念,常常以锐利的锋芒直接介入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
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形态都充满了对古典主义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颠覆,借艺术的衣钵来反艺术。
这就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基本情况。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建筑艺术发生的变化最为巨大。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发展的社会不断地提供着不同的、先进的材料,这使得建筑鲜明的时代性得以体现。
从木质结构到砖石结构,再到钢筋水泥结构,轻型钢板折叠使用,钢架和玻璃结合使用。
新型的建筑材料使得当今世界各地各种当代建筑以令人炫目和震惊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重视文化传统,探求民族特色,激活本国特殊的文化价值等,已成为国际性建筑思潮之一,建筑风格进入了“各显神通”的时代,人文追求成为建筑新的价值衡量尺度。
结束语
艺术无国界。
无论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及全人类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双方应在继承各自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并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加璀璨的人类艺术!
参考文献:1. 肖鹰《中西艺术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美渝《美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杨先芝《西方艺术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4.敏译《美学史》齐鲁书社出版社
5.王强《造型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Thn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