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形变强化(修改版)

合集下载

表面形变强化名词解释

表面形变强化名词解释

表面形变强化名词解释
表面形变强化是一种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通过增加材料表面的形变量,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通过表面冷加工、化学处理或涂层等方法。

通过表面形变强化,材料的表面形成了许多细小的颗粒、晶粒或微结构,这些微观结构的存在可以增加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并阻碍位错的移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表面形变强化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寿命等性能。

表面形变强化

表面形变强化
表面滚压是一种无屑加工技术,它可以显著地提高零 件疲劳强度,并且降低缺口敏感性。它有如下特点: a、适用于轴类零件如曲轴圆角滚压、滚丝轮加工重要 的螺丝和对缺口部位进行局部滚压。喷丸对零件形状的适 应性更强。 b、滚压后表层残余压应力层深大、应力值高,强化效 果比喷丸明显。 c、滚压生产率低,使用不如喷丸广泛。 孔挤压是利用棒、村套、模具等特殊工具,对零件孔 或周边连续、缓慢、均匀地挤压,形成塑性变形的硬化层。
• 3.1 滚压和孔挤压强化用设备 滚压和孔挤压强化用设备是利用现有冷加工设备如车、 钻床或镗床,再配备用作滚压和孔挤压强化工艺必须的装 置。 (1)滚压强化用装置 在滚压过程中,主要运动是轴的回转运动,辅助运动 是滚子沿轴的回转中心进行转动。适用于圆周类零件的强 化。
(2)孔挤压强化用装置
压印模挤压强化装置 村套挤压强化装置
当弧高度f达到饱和值,试片表面达到全覆盖率时, 以此弧高度f定义为喷丸强度。 喷丸强度的表示方法是0.25C或fc=0.25,字母或脚码 代表试片种类,数字表示弧高度值(单位为mm)。
(2)表面覆盖率 所谓覆盖率是指强化后表面弹痕占据的面积与总强化 表面的比值。要求大于100%。喷丸覆盖率的影响因素:零 件材料的硬度、弹丸直径、喷射角度及距离、喷丸时间等。
挤压棒挤压强化装置
旋压挤压强化装置
四、机械镀
• 2. 喷丸强化
2.1 2.2 2.3 2.4 喷丸强化用弹丸 喷丸强化用设备 喷丸工艺 喷丸强化的应用
• 3. 表面滚压和孔挤压强化 • 4. 机械镀
一、基本原理
1.1 概述 腐蚀、磨损、断裂是机械零部件的三大失效形式,其 中以断裂失效带来的灾难与损失最大,而断裂失效中疲劳 失效所占比例最高,民用机器零部件约占40%~50%,而军 用和航空飞行的零部件则高达90%。 可见,研究疲劳断裂、探索疲劳断裂机制至关重要, 表面形变强化处理是提高机器零部件疲劳寿命最为有效的 手段。

表面形变强化

表面形变强化

摘要腐蚀、磨损、断裂是机械零部件的三大失效形式,其中以断裂失效带来的灾难与损失最大,而断裂失效中疲劳失效所占比例最高,民用机器零部件约占40%~50%,而军用和航空飞行的零部件则高达90%。

可见,研究疲劳断裂、探索疲劳断裂机制至关重要,表面形变强化处理是提高机器零部件疲劳寿命最为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失效,断裂失效,疲劳断裂,表面形变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基本原理表面形变强化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压和喷丸等)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形变硬化层。

此形变硬化层的深度可达0.5mm~1.5mm。

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一是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增大;二是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这两种变化使得金属表面的强度硬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疲劳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喷丸强化1、喷丸表面强化原理喷丸强化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它是将大量的高速运动的弹丸(铸铁丸、钢丸、玻璃丸、硬质合金丸等)喷射到零件表面,犹如无数的小锤反复锤击金属表面,使零件表层和次表层金属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在塑性变形层中产生金属特有的冷作硬化,还产生一层残余压应力。

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它已被广泛用于弹簧、齿轮、链条、铀、叶片、火车轮等零部件这个技术的关键是要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形状特点控制弹丸流的速度和控制零件表面与弹丸流之间的相对运动。

2、喷丸强化用弹丸喷丸强化最常用的主要有钢丝切丸、铸钢丸、玻璃丸三种。

喷丸强化用的弹丸必须具备以下特征:a)较高硬度和强度;b)应考虑弹丸质量、密度及规格大小之间的关系;c)要求弹丸不破碎,耐磨损,使用寿命长;(1)钢丝切丸钢丝切丸是用回火高强度钢丝经切割制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用弹簧钢做成的钢丸,它的最适宜的硬度为HRC=45~50。

它的成本较高,因两端由棱角会划伤工件表面,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大量使用预钝化去棱角-磨角钢丝切丸。

表面改性技术形变强化

表面改性技术形变强化

二、表面形变强化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一)表面形变强化的 主要方法 1.滚压 目前,滚压强化用的滚 轮、滚压力大小等尚无 标准。 对于圆角、沟槽等可通 过滚压获得表层形变强 化,并能在表面产生约 5mm深的残余压应力, 其分布如图所示。
2.内挤压
内孔挤压是使孔的内表面获得形变强化 的工艺措施,效果明显
喷丸速度对表层残余应力有明显影响试验表明当弹丸粒度和硬度不变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喷射速度不仅增大了受喷表面压应力而且有利于增加变形层的深度6不同表面处理后的表面残余应力的比较不同表面处理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及疲劳极限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采用某种工艺手段使材料表面获得与其基 体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不同的一种技术。
(4)弹丸形状对喷丸表面形貌的影响
球形弹丸高速喷射工件表面后,将留下 直径小于弹丸直径的半球形凹坑,被喷 面的理想外形应是大量球坑的包络面。 这种表面形貌能消除前道工序残留的痕 迹,使外表美观。同时,凹坑起储油作 用,可以减少摩擦,提高耐磨性。
(5)喷丸表层的残余应力
喷丸处理能改善零件表层的应力分布。 喷丸后的残余应力来源于表层不均匀的塑性 变形和金属的相变,其中以不均匀的塑性变 形最重要。
4.旋片喷丸工艺
5.喷丸表面质量及影响因素
(1) 喷丸表层的塑性变形和组织变化。
金属的塑性变形来源于晶面滑移、孪生、 晶界滑动、扩散性蠕变等晶体运动,其 中晶面间滑移最重要。晶面间滑移是通 过晶体内位错运动而实现的。
喷丸表层的组织变化
金属表面经喷丸后,表面产生大量凹坑形式的塑性 变形,表层位错密度大大增加。而且还会出现亚晶 界和晶粒细化现象。 喷丸后的零件如果受到交变载荷或温度的影响,表 层组织结构将产生变化,由喷丸引起的不稳定结构 向稳定态转变。

表面形变强化

表面形变强化

摘要腐蚀、磨损、断裂是机械零部件的三大失效形式,其中以断裂失效带来的灾难与损失最大,而断裂失效中疲劳失效所占比例最高,民用机器零部件约占40%~50%,而军用和航空飞行的零部件则高达90%。

可见,研究疲劳断裂、探索疲劳断裂机制至关重要,表面形变强化处理是提高机器零部件疲劳寿命最为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失效,断裂失效,疲劳断裂,表面形变强化表面形变强化基本原理表面形变强化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压和喷丸等)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形变硬化层。

此形变硬化层的深度可达0.5mm~1.5mm。

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一是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增大;二是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这两种变化使得金属表面的强度硬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疲劳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喷丸强化1、喷丸表面强化原理喷丸强化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它是将大量的高速运动的弹丸(铸铁丸、钢丸、玻璃丸、硬质合金丸等)喷射到零件表面,犹如无数的小锤反复锤击金属表面,使零件表层和次表层金属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在塑性变形层中产生金属特有的冷作硬化,还产生一层残余压应力。

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它已被广泛用于弹簧、齿轮、链条、铀、叶片、火车轮等零部件这个技术的关键是要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形状特点控制弹丸流的速度和控制零件表面与弹丸流之间的相对运动。

2、喷丸强化用弹丸喷丸强化最常用的主要有钢丝切丸、铸钢丸、玻璃丸三种。

喷丸强化用的弹丸必须具备以下特征:a)较高硬度和强度;b)应考虑弹丸质量、密度及规格大小之间的关系;c)要求弹丸不破碎,耐磨损,使用寿命长;(1)钢丝切丸钢丝切丸是用回火高强度钢丝经切割制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用弹簧钢做成的钢丸,它的最适宜的硬度为HRC=45~50。

它的成本较高,因两端由棱角会划伤工件表面,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大量使用预钝化去棱角-磨角钢丝切丸。

第七章-表面形变强化

第七章-表面形变强化

喷丸前后晶粒、亚晶粒位错组态、晶界分布示意图
4
表面残余应力
在表面强化过程中,表面塑性变形带来的表面尺寸变 化引起表面残余应力。下图是滚压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分布。
5
1)强化后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表面为残余压应力,心部为残余拉应力,最表面层由 于应力松驰,其残余应力稍有降低,故曲线上有“抬头” 现象。
6
3

金属的塑形变形是通过位错运动实现的,在塑性变形过程中, 由于位错间相互作用,使位错密度增加。下图中(a)为喷丸 前组织,晶界与亚晶界比较清晰,晶粒与亚晶粒比较大;(b) 为初始喷丸时,随变形量增加,位错互相作用使位错密度不断 增加,原亚晶界逐步模糊不清、消失;(c)为随喷丸覆盖增 加,弹丸反复冲击金属表面,使一些位错重新排列形成新的亚 晶界。随喷丸时间延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位错密度进一步 增加,使晶界逐步消失又组成新的晶界,使晶粒破碎、细化。
21
1. 滚压和孔挤压强化用设备
滚压和孔挤压强化用设备是利用现有冷加工设备如车、 钻床或镗床,再配备用作滚压和孔挤压强化工艺必须的装 置。 (1)滚压强化用装置
在滚压过程中,主要运动是轴的回转运动,辅助运动是 滚子沿轴的回转中心进行转动。适用于圆周类零件的强化。
22
23
(2)孔挤压强化用装置
村套挤压强化装置 压印模挤压强化装置
铸钢丸不同于钢丝切丸,它会破碎,从而在循环使用 时划伤工件,而且铸钢丸硬度越大,抛丸速度越高,破裂 越严重。为了避免破碎,一般喷丸强化选用硬度为 HRC48~52的铸钢丸,喷丸强度较低时可用铸钢丸。喷丸 强度较高时,严禁使用铸钢丸。
10
(3)玻璃丸 玻璃丸由高质量碱玻璃制成,不含铁杂质硬度相当于 HRC46~50,外观为实心球体。使用中破碎率高,造成使 用成本偏大。所以目前仅限用于对表面粗糙度有特殊要求 的关键结构零件。 此外, 还有陶瓷弹丸、聚合塑料弹丸等

表面处理第四、五讲表面淬火及表面形变强化共82页文档共84页文档

表面处理第四、五讲表面淬火及表面形变强化共82页文档共84页文档

表面处理第四、五讲表面淬火及表面 形变强化共82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第八章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形变强化 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第八章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形变强化 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7
喷丸和抛丸
都是以高速冲击工件为目 的,其效果也基本相同,两 种工艺的选用主要取决工 件的形状和加工效率。
喷丸和喷砂
都是使用高压风或压缩空 气作动力,将其高速的吹出 去冲击工件表面
8.2 表面热处理
• 定义:仅对零部件表面加热、冷却,从而改变表层组织和性能 而不改变成分的一种工艺,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表面 改性技术之一。 • 原理:通过表面层的相变达到强化工件表面的目的。 • 分类: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2.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3.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 4.浴炉加热表面淬火 5.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6.高能束表面淬火 7.其它
8.3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 定义:利用元素扩散性能,使金属元素渗入金属表层的 一种热处理工艺。 • 原理:将工件置于渗入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 度,使活性介质通过分解并释放出欲渗入元素的活性原 子,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附并溶入表面,形成扩散层 ,从而改变工件表层的成分、组织、性能。 • 目的:1.提高金属表面的强度
比渗碳更好。
(2) 共渗层具有比渗碳层更高的压应力, 因而疲劳
强度更高, 耐蚀性也较好。
8.3-8.6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按高能束束流特征分类: 高 能 束 表 面 改 性 技 术 离子束表面处理
激光束表面处理
电子束表面处理
27
离子束表面处理
• 离子注入的原理: • 离子注入:把某种元素的 原子电离成离子,并使其 在电场中进行加速,在获 得较高速度后射入置于真 空靶室中的工件表面,以 改变这种材料表面的物理 、化学及力学性能的一种 离子束技术。
渗氮
氮化原理: 2NH3→ 3H2+2[N] 氮化工艺特点: 1) 氮化温度低,一般为500~580℃ 2) 氮化时间长,一般为20~50h,氮化层厚度为0.3~0.5mm 3) 氮化前零件须经调质处理(S回)

第八章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形变强化热处理-化学热处理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精品PPT课件

第八章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形变强化热处理-化学热处理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精品PPT课件
续传 应淬动 器火轴
感连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齿轮的截面图
2 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 频率:1500~10000 Hz • 淬透层深度: 2~10 mm • 用途:大中型零件,如大中模数齿轮、直径较大的轴
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机车凸轮轴
各种感应器
3 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 频率:50 Hz • 淬透层深度: 10~15 mm以上 • 用途:大型零件,如直径大于300mm的轧辊及轴类零件
第八章 表面改性技术
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2 表面热处理 3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4 离子束表面扩渗处理 5 高能束表面处理 6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面改性技术——定义
定义:表面改性是指采用某种工艺手段 使材料表面获得 与其基体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不同的一种技术。
优点1:材料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既能发挥基体材料的 力学性能,又能使材料表面获得各种特殊性能。
喷丸:工件表面不被破坏, 表面积有所增加。加工时 产生的多余能量就会引会 工件基体的表面强化. 喷砂:工件表面污物被清 除掉,工件表面被微量破坏, 表面积大幅增加,从而增加 了工件与涂/镀层的结合强 度
7
8.2 表面热处理
• 定义:仅对零部件表面加热、冷却,从而改变表层组织和性能 而不改变成分的一种工艺,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表面 改性技术之一。
• 原理:通过表面层的相变达到强化工件表面的目的。 • 分类: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2.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3.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 4.浴炉加热表面淬火 5.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6.高能束表面淬火 7.其它
8
感应加热的原理
感应加热 表面淬火 示意图
1 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加压式 喷丸机
• 2.3 喷丸工艺 • 在实际生产中是通过喷丸强度、表面覆盖率、表面粗糙度 这3个参数来检验、控制和评定喷丸强化质量的。 • 影响喷丸强度的工艺参数主要有:弹丸直径、弹丸流速、 弹丸流量、喷丸时间等。 • 影响表面覆盖率的因素主要有:零件材料的硬度、弹丸直 径、喷射角度及距离、喷丸时间等。 •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有:零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弹丸 直径、喷射角度及速度、零件的原始表面粗糙度。
• 1.2 表面形变强化 • 表面形变强化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 压和喷丸等)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形变 硬化层。 • 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一是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 极大地细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增大;二是形成 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这两种变化使得金属表面的强度 硬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疲劳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第一种变化
喷丸前后晶粒、亚晶粒位错组态、晶界分布示意图
第二种变化
• 在表面强化过程中,表面塑性变形带来的表面尺寸变 化,而引起表面残余应力。下图是喷丸和滚压处理后的残 余应力分布。
• a、强化后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 • 表面为残余压应力,心部为残余拉应力。
• b、疲劳强度随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挤压棒挤压强化装置
旋压挤压强化装置
四、机械镀
(1)喷丸强度 喷丸强度采用弧高度试片来测量。
h:试片厚度 a:测量圆周直径 ƒ:弧高度 d:残余应力层的深度 σ:平均残余压应力
• 在对试片进行单面喷丸 时,初期的弧高度变化 速率快,随后变化趋缓, 当表面的弹丸坑占据整 个表面(即全覆盖率) 之后,弧高度无明显变 化,这时的弧高度达到 了饱和值。
• 3.1 滚压和孔挤压强化用设备 滚压和孔挤压强化用设备是利用现有冷加工设备如车、 钻床或镗床,再配备用作滚压和孔挤压强化工艺必须的装 置。 (1)滚压强化用装置 在滚压过程中,主要运动是轴的回转运动,辅助运动 是滚子沿轴的回转中心进行转动。适用于圆周类零件的强 化。
(2)孔挤压强化用装置
压印模挤压强化装置 村套挤压强化装置
疲劳裂纹大多从表面开始, 裂纹的发展是靠拉应力, 表面形变强化在表面层产 生残余压力,使外加拉应 力与残余压应力合成的总 应力降低,从而可提高材 料的疲劳强度及延长疲劳 寿命,在疲劳过程中,残 余应力σ r起平均应力作 用。
喷丸强化
表面形 变强化
表面滚压和孔挤压强化
机械镀
二、喷丸强化
• 2.1 喷丸强化用的弹丸 • 喷丸强化用的弹丸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a)较高硬度和强度; b)应考虑弹丸质量、密度及规格大小之间的关系; c)要求弹丸不破碎,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 喷丸强化最常用的主要有钢丝切丸、铸钢丸、玻璃丸三种。
当弧高度f达到饱和值,试片表面达到全覆盖率时, 以此弧高度f定义为喷丸强度。 喷丸强度的表示方法是0.25C或fc=0.25,字母或脚码 代表试片种类,数字表示弧高度值(单位为mm)。
(2)表面覆盖率 所谓覆盖率是指强化后表面弹痕占据的面积与总强化 表面的比值。要求大于100%。
29% 59%
83%
(1)钢丝切丸 钢丝切丸是用回火高强度钢丝经切割制成,成本较高, 因两端有棱角会划伤工件表面,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已经 大量使用预钝化去棱角-磨角钢丝切丸。预钝化钢丝切丸 分为G1、G2、G3三种类型。一般要求钢丝切丸硬度越高越 好,一般应不低于工件硬度。
(2)铸钢丸 铸钢丸是将金属熔化后的钢液,经雾化成丸、烘干、 选圆、二次淬火、回火筛分制成。其硬度可根据回火温度 不同,获得不同硬度的铸钢丸,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或回火 马氏体。喷丸强度较低时可用铸钢丸。喷丸强度较高时, 严禁使用铸钢丸。
(3)玻璃丸 玻璃丸由高质量碱玻璃制成,不含铁杂质,硬度相当 于HRC46~50,外观为实心球体。使用中破碎率高,造成使 用成本偏大。所以目前仅限用于对表面粗糙度有特殊要求 的关键结构零件。 此外,还有陶瓷弹丸、聚合塑料弹丸等
• 2.2 喷丸强化用设备 • 喷丸强化用的设备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气动式与机 械离心式。 • (1)气动式喷丸机 • 气动式喷丸机是依靠压缩空气带动将弹丸从喷嘴高速 喷出,冲击工件的设备。他适用于要求喷丸强度较低、品 种多、批量小、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零件。 • 按弹丸运动方式可分为吸入式、重力式、直接加压式三种 类型。
98%
• 2.4 喷丸强化的应用 一、喷丸强化提高疲劳寿命 对于钢制零件的喷丸,材料硬度、强度越高,喷丸强 化对疲劳强度提高得越大。 二、喷丸强化提高金属材料抗应力疲劳腐蚀
采用喷丸强化处理的主要零件种类
三、表面滚压和孔挤压强化
表面滚压是一种无屑加工技术,它可以显著地提高零 件疲劳强度,并且降低缺口敏感性。它有如下特点: a、适用于轴类零件如曲轴圆角滚压、滚丝轮加工重要 的螺丝和对缺口部位进行局部滚压。喷丸对零件形状的适 应性更强。 b、滚压后表层残余压应力层深大、应力值高,强化效 果比喷丸明显。 c、滚压生产率低,使用不如喷丸广泛。 孔挤压是利用棒、村套、模具等特殊工具,对零件孔 或周边连续、缓慢、均匀地挤压,形成塑性变形的硬化层。
• (2)机械离心式抛丸机 • 弹丸依靠高速旋转的机械离心轮而获得动力的抛丸机。 他适用于要求喷丸强度高、品种少、批量大、形状简单、 尺寸较大的零件。 抛丸机工作原理与重力 式气动喷丸机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用抛丸器 代替了喷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喷丸 设备
气动式喷丸机
机械离心式抛丸机
吸入式喷丸 机
重力式喷丸 机
• a、吸入式喷丸机
压缩空气从喷嘴射出 时,在喷嘴内腔导丸 口处形成负压,将下 部贮丸箱的弹丸吸入 喷嘴内腔,随压缩空 气由喷嘴射出,喷向 被强化零件表面。
• b、重力式喷丸机 将弹丸提升到一定高 度,借助弹丸自重由 上至下流入喷嘴,由 压缩空气带动,由喷 嘴喷向被强化零件。
• c、直接加压式喷丸机 弹丸与压缩空气首先 在混合室内混合,再 通过导丸管共同进入 喷嘴,由喷嘴射出, 喷向被强化零件。
讲课人:张谋
2012年12月18日
主要内容
• 1. 基本原理
1.1 概述 1.2 表面形变强化 1.3 表面残余应力
• 2. 喷丸强化
2.1 2.2 2.3 2.4 喷丸强化用弹丸 喷丸强化用设备 喷丸工艺 喷丸强化的应用
• 3. 表面滚压和孔挤压强化 • 4. 机械镀
一、基本原理
• 1.1 概述 腐蚀、磨损、断裂是机械零部件的三大失效形式,其 中以断裂失效带来的灾难与损失最大,而断裂失效中疲劳 失效所占比例最高,民用机器零部件约占40%~50%,而军 用和航空飞行的零部件则高达90%。 可见,研究疲劳断裂、探索疲劳断裂机制至关重要, 表面形变强化处理是提高机器零部件疲劳寿命最为有效的 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