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媒体图象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重点难点】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难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龟兔赛跑动画、猎豹追逐羚羊、运动会百米比赛、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运动情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3.公式:v=错误!4.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二、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2.变速运动3.平均速度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
3《运动的快慢》教案动?【结论】物理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用符号表示为:【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单位换算:1m/s=3.6km/h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练习:18km/h=______m/s 15 m/s=_ _____ km/h出示小资料:[一些物体的速度]找同学说出下列物体速度的物理意义五、检查效果、教师点评(10min)【公式的应用】结合教材例题编写一例题老师巡视其他同学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老师强调计算题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
批阅。
学生到黑板进行计算,抽学生批阅。
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课堂小结六、归纳总结、启发提升(5min)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当堂练习七、当堂练习、双基堂清(10min)完成课后练习1、2、3题及优佳学案相关习题.板书设计1。
3运动的快慢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运动的快慢》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学生运动会中100米和200米比赛的视频。
问题引入: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同样是运动的,那么他们的快慢一样吗,你如何判断谁跑得快?引导学生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观察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
然后,引出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观察、思考、交流从学生熟知的运动会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让学生轻松地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一、速度◆探究活动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方法1: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举例:在雅典奥运会上110米跨栏中, 路程一定,我国运动员刘翔用时12.88秒,获得了金牌。
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观察、交流、回答思考、交流、总结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交流、讨论、归纳出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通过集体感受,可以把一个学生的发现转化为全体学生的学1 m/s=1×h60031km00011=3.6 km/h1 km/h=6.31m/s=185m/s4.速度的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例题: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学生练习学会理解的记忆。
拓展知识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磁悬浮列车约120 m/s 超音速歼击机约700 m/s子弹出膛时约1 000 m/s 同步卫星约3 070 m/s步速约1.1 m/s 汽车约20 m/s自行车约5 m/s 飞机约250 m/s注意:同一照片中两辆车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2.主题:讨论主题为“如何运用速度知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过程:各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4.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学生可提问、补充,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系统地讲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计算公式: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使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介绍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速度知识进行比较。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第17页的练习题1、2、3。
-设计一道与速度相关的应用题,要求结合实际情境,并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实践作业: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如:行人、车辆等,尝试用速度知识进行描述和比较。
-与同学合作,进行一次小型的速度实验,如:测量并比较不同学生短跑的速度,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合作互动探究新知(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反馈练习1 【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运动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板书】§1-2运动的快慢(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感知运动的物体有快有慢,为新课引入做好铺垫)【播放视频】X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m栏比赛视频,视频结束后屏幕再现比赛中某时刻的图片2幅,【想想议议】1.X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2.如果你是终点裁判员,将如何判断谁跑的快?你们又是根据什么方法比较的呢?(设计意图:通过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观看视频回答:X翔。
讨论后总结: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回答:X翔。
讨论后总结: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用时短的运动快反馈练习2(三)速度公式的应用反馈练习3速度表(四)匀速直线运动相同。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自学指导】在3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本P20“速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速度的物理意义?2.速度的定义、公式?3.速度的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4.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多少?【板书】二、速度: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公式:ts=υ4.单位:m/s(m·s-1)、km/h(km·h-1)1m/s=5.人步行的速度:v=/s.【释疑解惑】根据各相应单位的换算值求出m/s和km/h的换算关系.1 m/s==km/h=3.6 km/h。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快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素材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前测诊断
展示内容
引入课题
创境引入
提示平时百米赛跑时观众和裁判员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交流并自主评价。
速度
通过看书,归纳总结出速度的概念并了解速度公式及相关单位换算。
展标导学
展标
读标
根据阅读指导阅读P20有关速度的内容
自主合作
引导学生读书,巡视
学生看书做记号并及时记忆
互动交流
评价、讲解示范
自主完成
版演、质疑
巩固达标
巡视、辅导学困生;激励学生讲解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有何收获?
归纳拓展
引导小结展示内容
回顾、记忆
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展标导学
展标
读标
阅读P20-21面图片、文字、例题。弄清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自主合作
提供直观图片、提示学生认真理解想想议议图1.3-3文字的含义帮助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例题: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运动快慢
自主学习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道速度的定义、速度公式及相关单位换算。
合作学习目标
知道描述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会进行速度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合作探究目标
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合作重点
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公式的应用
合作难点
速度、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
合作关键
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概念,利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运动的快慢整体设计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学会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
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
判断依据是什么?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情景导入图甲是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情景,谁运动得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图乙是决赛成绩表,谁运动得快?依据又是什么?推进新课 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对龟兔赛跑时的情形作分析交流: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 3 节运动的快慢【知识与技术】1.能用速度描绘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4.认识均匀速度的观点.【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观点在实质中的意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科学与艺术联合所带来的美感.【要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难点】1.成立速度的观点.2.“频闪拍照”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知识点一速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19-20,达成以下问题:1.在物理学中,把行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s3.公式:v=t .( v表示速度,s表示行程,t表示时间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 m·s 1.【合作研究】研究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察看下边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初始地点 / m 经过时间 /s 最后地点 / m A.自行车0 20 100B.自行车0 10 100C.火车500 30 1 250D.飞机500 10 2 5001.怎样比较 A 和 B 的运动快慢?答:经过行程同样,时间越短,运动越快.2.怎样比较 B 和 D 的运动快慢?答:时间同样,经过行程越大,运动越快.3.怎样比较 B 和 C 的运动快慢?答:比较同样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行程大小.研究二速度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行程.1.为何不用单位行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答:由于单位时间的行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行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而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因此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行程来表示速度.2.速度的公式及其单位.s答:速度的公式:v=t.行程的单位是米( m),时间的单位是秒(s) ,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 秒,即 m/s 或 m·s-1. 常用单位是km/h 或 km·h-1. 单位换算: 1 m/s= 3.6 km/h;1 km/h1=m/s.3.6【教师点拨】速度的计算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跟进训练】以下四个成语中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B )A.离弦之箭B.与日俱增C.徐徐来迟D.追风逐电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均匀速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20-22,达成以下问题: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依据运动路线的曲直能够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依据速度能否变化,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均匀速度来描绘运动的快慢.【合作研究】研究三如下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同样时间内经过的路程.1.察看比较下边甲、乙两图中的小汽车在同样的时间内所经过的行程有什么特色?答:甲图中小汽车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行程是相等的;乙图中小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行程不相等.2.可否由此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答:能.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3.可否由此总结出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答:能.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可怎样描绘?答: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假如只做大略研究,也能够用s来描绘运动的快慢,v=t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均匀速度.【教师点拨】1.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色:①运动的路线是直线;②在同样时间内经过的行程是相同的.2.计算均匀速度时,必定要用某段行程除以对应的时间进行计算.例小明是一名跑步运动喜好者,只需条件同意,他每日都要坚持慢跑30 min. 假如他在一次测试中以平常慢跑的速度沿直线跑完30 m,用时 10 s ,求:(1) 小明慢跑的均匀速度的大小.(2) 若小明用以上的速度连续跑30 min ,他经过的总行程.解 (1) 小明慢跑的均匀速度:v=s1 30 m== 3 m/s. t 1 10 s(2) 小明用以上的速度连续跑30 min,他经过的总行程:s=vt=3 m/s×30×60 s= 5 400 m.【跟进训练】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察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经过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并依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行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依据图象可知,2- 5s 内,小车的均匀速度是0 m/s.1.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比较同样时间内谁走的远.(2)比较在经过同样行程内谁用的时间短.2.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取单位时间或行程来比较它们的行程或时间.3.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行程.s(2) 公式:v=t .(3) 单位:即--m/s 或 m·s 1;常用单位是km/h 或 km·h 1.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观点.(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达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人教版
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速度第2课时速度的应用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媒体图像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
难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最后的冠军是乌龟而不是兔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平时形容某人跑得快,常说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没听说过比乌龟跑得还快。
赛跑时谁得冠军,就是看运动的快慢,究竟怎么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乌龟真的比兔子跑得快吗?想解开这些疑问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速度(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P19“想想议议”分析后,作出简要概括: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就越快;在通过相同的路程上,物体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就越快。
(2)问题1:(出示视频)运动员们正在进行百米赛跑比赛,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员快。
归纳总结: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问题2:小华步行,爸爸骑自行车,他们俩同时从家里出发,怎样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归纳总结: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问题3:在运动时间、运动路程都不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用时短的运动得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归纳:计算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
(3)教师由比较快慢引出速度的概念及意义。
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公式:v =s t 单位:m/s 或者km/h强调: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运动的快慢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难点:1、速度单位的换算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学法:观察实验讨论、对比归纳、练习提高五、预习提纲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4.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六、教学过程(一)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问题思考:(1)在百米赛跑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3.知识讲解:讲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通过实例解释速度的物理意义,让学生深入理解速度概念。
4.应用练习:布置有关速度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他们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关注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速度观念。
2.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针对学生对速度与加速度的混淆,设计专门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清两者的关系。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激发学生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3.方法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路程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
4.知识拓展:介绍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让学生了解速度变化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速度概念的理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内涵。
2.速度公式的运用:学生在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变形运用感到困惑。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示范教案3
二、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不同的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1.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速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情境导入: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案二:播放搜集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问题。
(1)视频中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2)运动情况都一样吗?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
(2)物体运动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即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
引出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推进新课1.速度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在运动会上,100 m比赛时,哪个运动员跑得最快?为什么?(2)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哪一辆汽车跑得快些?为什么?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从而找到较为合理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如:相同路程比时间(运动会上的运动员);相同时间比路程(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如果要比较奥运会万米比赛冠军和我们运动会上百米比赛冠军谁跑得更快,应该怎样比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二者之间既没有相同的路程,也没有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引出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求速度,从而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即v =st 。
介绍速度的两种单位。
在v =st 中,s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v 的单位为米除以秒,即m·s -1,读作米每秒,还有常用单位km·h -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具准备微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
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识与技能1.知道速度的概念。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媒体图象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难点:利用v=错误!及变形公式求相关物理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大家一定还记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取胜。
1.填空.2.请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错误!自主阅读教材P19~2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解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v=错误!.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
1 m/s=3。
6 km/h。
友情提醒:速度由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决定,公式v=错误!是用来计算速度数值大小的,不能简单地认为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即v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有关,与s、t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的概念。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媒体图象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难点:利用v =s
t
及变形公式求相关物理量。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大家一定还记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取胜。
1.填空。
2.请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速度
自主阅读教材P 19~2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解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v =s
t。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 。
1 m/s =
3.6
km/h。
友情提醒:速度由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决定,公式v =s t
是用来计算速度数值大小的,不能简单地认为v 与s 成正比,v 与t 成反比,即v 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有关,与s 、t 无关。
知识板块二 匀速直线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P 20~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5.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常常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为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使用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v =s t。
知识板块三 速度公式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 21~2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一位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他家距离学校3 km ,若他必须在10 min 以内赶到学校才不会迟到,那么他骑车的速度至少要多少米每秒?
解:路程s =3 km =3 000 m ,时间t =10 min =600 s ,骑车的速度v =s t =3 000 m
600 s
=5 m/s 。
答:他骑车的速度至少要5 m/s 。
8.如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 7:56 泉州 174 8:17 8:19 厦门
276
9:02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列车在7:55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解:(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路程s =105 km ,从福州到莆田的运行时间t =42 min =0.7 h ,平均速度v =s t
=
105 km
0.7 h
=150 km/h 。
(2)由表得7:55时刻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瞬时速度为零。
归纳总结: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研究的运动过程,用这段过程的总路程和运动的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在速度公式中s 一定是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 一定是通过路程s 所用的时间。
对学: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
容相互解疑
,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问题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问题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 km/h。
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所示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
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答案:60千米每小时(60 km/h)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汽车在7分钟内所通过的路程。
60 km/h大于40 km/h,所以该女士超速被罚款。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