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中《管理学》(第六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创 新【圣才出品】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1.伦理、道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伦理与道德是历时甚至共时地存在着的两个概念。
(1)西方文化的伦理与道德①概念。
伦理的最初意义指灵长类生物的持久居留地。
人既是群居的动物,又有个人自由意志。
如何协调群体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使人的行为既合理而又可以预期,从而持久地居留,便产生了伦理。
伦理的原初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
而道德是指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②二者的关系。
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话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
(2)中国文化的伦理与道德①概念。
“伦”是指人所处于其中的那个共同体,以及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的地位;伦理是指关于“伦”的理性和原理。
而道德就是“得道”。
②两者的关系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体本质的人的理性与原理。
这些理性与原理,当走出思维与意识,而具有意志与行为的意义时,便是所谓的“道”。
“得道”,就是具有了“伦理上的造诣”,也就是有了“德”。
这样,伦理与道德相接相通。
(3)企业管理的伦理解释①伦理的真义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这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被称为伦理性的实体即伦理性的共同体。
在社会体系中,家庭、民族、市民社会,是伦理实体的三大基本形态。
企业是市民社会中伦理实体的一种具体存在方式,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首先并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伦理实体。
②在企业管理中,伦理的要义就是个人作为“组织人”或作为企业的成员而行动。
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统一性,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即所谓“伦理精神”、“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精神”。
管理学_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练习题与答案
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周三多)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职能3、“科学管理”4、霍桑试验5、系统管理理论6、权变管理理论7、“管理科学”二、单项选择1、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1.A )A、赫伯特·A西蒙B、彼得·F·德鲁克C、弗雷德·E·费德勒D、弗里蒙特·E·卡斯特2、管理的核心是(2.C )A、处理组织内部资源的稀缺问题B、处理与组织外部的关系C、处理各种人际关系D、处理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一致性关系3、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里是指(3.B )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4、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4.B )A、管理的科学性B、管理的艺术性C、管理学的历史性D、管理学的实用性5、“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5.A )A、麦格雷戈B、赫兹伯格C、梅奥D、马斯洛6、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6.C )A、法约尔B、西蒙C、巴纳德D、卢桑斯7、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7.D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8、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8.B )A.巴纳德B.西蒙C.卡斯特D.卢桑斯三、多项选择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1.AB )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2、下列关于管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2.ACE )A、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统一的B、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分离的C、管理过程是动态中的管理D、管理过程中静态中的管理E、管理过程也是信息变换的过程3、管理学具有以下特征:(3.ABCD )A、一般性B、综合性C、历史性D、实用性E、艺术性4、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4.AE )A、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必须是具有盈利动机的集体活动C、必须是正式组织D、必须是非正式组织E、必须具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5、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5.AB )A.保健B.激励C.X理论D.Y理论6、以下哪些内容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6.ABD )A.统一指挥B.统一领导C.职能管理D.人员的团结7、“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7.BC )A.德鲁克B.马斯洛C.麦格雷戈D.西蒙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8.AB )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李嘉图四、填空1、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
王德中《管理学》(第六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控 制【圣才出品】
第10章控制10.1复习笔记一、控制的含义与程序1.控制的含义(1)控制的含义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控制的含义主要包括:①限制或抑制;②指导或命令;③核对或验证。
这三方面对一个组织或其管理过程都是重要的,是广义的控制。
但狭义地讲,主要侧重在核对或验证,即使组织业务活动的绩效与达到目的或目标所要求的条件相匹配的控制。
因此,可以说,控制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2)理解控制的含义,需要掌握以下要点:①控制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阶段,它将组织的活动维持在允许的限度内,它的标准来自人们的期望。
②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③控制职能的完成需要一个科学的程序。
要实施控制,需要三个步骤,即标准的建立,实际绩效同标准的比较以及偏差的矫正。
④控制要有成效,必须具备以下要素:a.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控制性,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标准;b.有衡量这种特性的方法;c.有用已知标准来比较实际结果和计划结果并评价两者之间差别的方法;d.有一种调控系统以保证必要时调整已知标准的方法。
⑤控制的目的是使组织管理系统以更加符合需要的方式运行,使它更加可靠、更加便利、更加经济。
2.控制的种类控制可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1)按控制活动的重点不同,可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
①前馈控制有时也称事前控制或预防性控制。
其控制重点在过程的投入阶段,保证投入过程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力求以高质量的投入来预防问题的发生。
②现场控制是管理人员指导和监督业务活动过程,也就是持续监控员工的行为和活动,以保证按计划目标办事,使其与绩效标准相符合。
③反馈控制有时也称为事后控制或结果控制。
其关注重点是过程的产出,包括过程中间的产出和最终产出,从而发现产出的数量或质量同预定标准的偏差,以及时采取措施。
(2)按控制来自何方划分,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①内部控制,也称自我控制。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7-21章)【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1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控制及其分类1.控制的必要性(1)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有效的控制不仅要求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收集及时的信息,而且要求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2)控制的必要性①环境的变化。
企业面对的不是一个完全静态的市场,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②管理权力的分散。
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每个层次的主管都必须定期或非定期地检查直接下属的工作,以保证授予他们的权力得到正确的利用,保证利用这些权力组织的业务活动符合计划与企业目的的要求。
③工作能力的差异。
完善计划的实现要求每个部门的工作严格按计划的要求来协调地进行。
然而,由于组织成员是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工作的,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每个员工都能完全正确地理解计划的要求,但由于工作能力的差异,他们的实际工作结果也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
某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这种偏离计划的现象,会对整个企业活动的进行造成冲击。
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控制的类型(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类①程序控制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
即Z=f(t)。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程序控制性质。
必须严格按事前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以保证整个系统行动的统一。
②跟踪控制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
若先行量为W,则Z=f(W)。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跟踪控制性质。
③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t的函数。
即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
即Z=f(Kt)。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企业最高领导人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很难进行程序控制或跟踪控制,而必须进行自适应控制。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圣才出品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1.伦理、道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伦理与道德是历时甚至共时地存在着的两个概念。
(1)西方文化的伦理与道德①概念。
伦理的最初意义指灵长类生物的持久居留地。
人既是群居的动物,又有个人自由意志。
如何协调群体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使人的行为既合理而又可以预期,从而持久地居留,便产生了伦理。
伦理的原初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
而道德是指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②二者的关系。
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话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
(2)中国文化的伦理与道德①概念。
“伦”是指人所处于其中的那个共同体,以及个人在这个共同体中的地位;伦理是指关于“伦”的理性和原理。
而道德就是“得道”。
②两者的关系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体本质的人的理性与原理。
这些理性与原理,当走出思维与意识,而具有意志与行为的意义时,便是所谓的“道”。
“得道”,就是具有了“伦理上的造诣”,也就是有了“德”。
这样,伦理与道德相接相通。
(3)企业管理的伦理解释①伦理的真义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这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被称为伦理性的实体即伦理性的共同体。
在社会体系中,家庭、民族、市民社会,是伦理实体的三大基本形态。
企业是市民社会中伦理实体的一种具体存在方式,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且首先并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伦理实体。
②在企业管理中,伦理的要义就是个人作为“组织人”或作为企业的成员而行动。
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统一性,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即所谓“伦理精神”、“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精神”。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组织变革的动因(1)组织变革必要性的简要分析①哈默和钱皮曾在《公司再造》一书中把三“C”力量,即顾客(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变革(change)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并认为三种力量中尤以变革最为重要。
②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
③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能,特别是在动荡不定的环境条件下,要使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研究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一般规律,研究有效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组织变革的动因①外部环境因素a.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诸如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引起组织内部深层次的调整和变革。
b.科技进步的影响。
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组织的固有运行机制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c.资源变化的影响。
组织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原材料、资金、能源、人力资源、专利使用权等。
组织必须要能克服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要及时根据资源的变化顺势变革组织。
d.竞争观念的改变。
基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方式也将会多种多样,组织若要想适应未来竞争的要求,就必须在竞争观念上顺势调整,争得主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内部环境因素a.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
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与组织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一致,组织一旦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机构,新的组织职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和体现。
b.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
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组织决策对信息的依赖性增强,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必须通过变革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c.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
组织长期一贯运行极可能会出现低效率现象,其原因既可能是机构重叠、权责不明,也有可能是人浮于事、目标分歧。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9-12章)【圣才出品】
第九章计划的实施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几个重要的概念(1)战术性计划。
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2)战略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3)全面地完成计划。
指组织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门要按一切主要指标完成计划,而不能有所偏废。
(4)均衡地完成计划。
指要根据时段的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按年、季、月,甚至旬、周、日完成计划,以建立正常的活动秩序,保证组织稳步地发展。
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
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准则。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2.目标的性质(1)目标的层次性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范围从广泛的组织战略性目标到特定的个人目标。
这个体系的顶层包含组织的远景和使命陈述。
第二层次是组织的任务。
在目标体系的基层,有分公司的目标、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个人目标等。
(2)目标网络目标网络是从某一具体目标的实施规划的整体协调方面来进行工作。
其内涵有:①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目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②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③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订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④组织制订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
刘松柏《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设计)【圣才出品】
刘松柏《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设计)【圣才出品】第十一章组织设计11.1 复习笔记一、组织设计的概念1.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概念组织设计是组织内各要素的特殊组合,是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它是由管理机构制定的、并用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关信息沟通、权力、责任的正规体制。
(2)组织设计的最终目的是:①促进信息和决策的沟通,减少其不确定性;②在组织内明确任务和部门,从而实现分工的潜在利益;③协调个人以及部门间的活动,实现组织的和谐发展。
2.组织设计的原则(1)劳动分工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是无限制的,当超过某一限度时,会导生产率的下降。
因此,在组织设计时应当把握分工的程度。
而对其程度的把握,又来源于对分工作用的认识。
①分工的积极作用a.分工使工作简单化,成本降低。
第一,由于分工个人从事一种标准化的简单工作,这种工作任何人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可以胜任,因而对其可以支付较低工资;第二,由于工作简单,职责很明确,管理和监督容易,可以节省管理成本。
b.个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技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分工使工作范围较小,使其精力更加集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组织能进行高度专业化生产。
②分工的消极作用a.分工带来工作的单调化,造成人员的非经济性。
高度分工会使工作变得单调枯燥,工作人员易产生疲劳、厌倦、压力等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导致人员流动性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这些问题会抵消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见图11-1)。
图11-1 劳动分工的经济性与非经济性b.分工同时造成了人员和组织适应能力的降低。
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给员工在组织内部流动造成一定困难,与掌握新技术和变革产生抵触。
同样,随着环境和技术的变化,组织的调整也较困难,从而降低了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③决定分工程度可从两个方面考虑:a.产品市场条件第一,如果产品所要求的技术简单,生产过程规范,市场竞争不很激烈,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此时分工程度宜高一些;第二,如果组织面临的技术和市场变化都较快,生产效率取决于创新能力,这时分工程度宜低,以任务丰富和工作扩大化来培养职工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
吴照云《管理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1 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管理 1.几位学者的经典定义(1)福莱特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2)罗宾斯和库尔塔认为,管理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3)孔茨和韦里克认为,管理是指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们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4)路易斯等认为,管理应定义为切实有效地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5)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6)法约尔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且已成为从管理职能角度定义管理的典范;(7)孔茨认为,从广义来讲,管理就是协调职工的工作;(8)唐纳利认为,现代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9)德鲁克认为,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的通用的器官。
2.本书作者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包含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所构成的;(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3.认识管理的内涵(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运用一定的资源(形成组织),为满足共同的需要(达成目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付诸实践)。
(2)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的规律。
一般性的管理过程:形成组织→达成目标→付诸实践。
(3)与管理学内涵相关的三个关键词:组织、目标和实践。
二、管理工作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1)管理的二重性的含义①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在管理领域应用科学方法,综合抽象出管理过程的规律、原理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揭示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是管理者实践的结晶。
②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而管理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更没有办法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的技巧。
王德中《管理学》(第六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1复习笔记一、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有以下四位:(1)亚当·斯密①亚当·斯密认为,管理人员为了提高生产率,也必须依靠劳动分工。
分工能使社会普遍富裕,并使工厂制度具有经济合理性;②亚当·斯密还认为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的利益。
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又为其他人的利益所制约,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利益。
由此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产生和发展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以个人利益为基础。
斯密提出了“人都是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的观点,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并且为后期赫兹伯格对于人性假说Y理论做了铺垫。
(2)查尔斯·巴贝奇巴贝奇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效益的思想,提出此效益还来自因工作专业化而节省了获得技术的时间、原材料成本以及变换工作所耗费的时间;还特别指出斯密忽略了分工可减少工资支付的好处,因为按劳动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实行分工后,其中要求较低的工作即可支付较低的工资。
巴贝奇还鼓吹劳资合作,强调工厂主的成功对工人的福利是十分重要的。
他建议实行一种工人分享利润的计划,认为此计划能使雇员同雇主的利益一致,消除劳资矛盾。
(3)丹尼尔·麦卡勒姆麦卡勒姆制定了一套组织措施,如划分职工级别、规定职工穿上表明其级别的制服、用正式的组织图标明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和报告控制系统等。
他还强调下级只应对他的直接上司负责,并接受他的指令,其他人的命令都可以不执行,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统一指挥原则”。
(4)亨利·普尔普尔探索管理的科学,发现了三条“基本原则”,即组织原则、沟通原则、信息原则。
他发现,要使铁路等大型组织成功运转,必须建立管理秩序、制度和纪律,但由于工人们的抵触情绪等因素,因而需要建立一种能通过向组织灌输团结精神而克服单调乏味、僵化刻板的制度。
最高管理层应成为企业的神经中枢,它能通过每一部门,把知识和服从的精神输送到每个部门。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思想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根植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又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密不可分。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
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蔡一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概括为如下要点:(1)顺“道”。
“道”,一是指治国的理论;二是指客观经济规律。
后者强调了应该顺道而为,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包括: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二者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
(3)人和。
人和中的“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4)守信。
治国要守信,办企业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5)利器。
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国历来有利器的传统。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求实。
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7)对策。
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
(8)节俭。
我国理财和治生,历来提倡开源节流,崇俭黜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9)法治。
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整套法制体系,包括田土法制、财税法制、军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管理法制、市场法制等。
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1.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1)管理思想的形成管理思想的形成起源于管理活动。
(2)管理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源泉,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管理理论本身是管理思想,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经受得住管理活动的检验。
王德中《管理学》(第六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的决策【圣才出品】
第5章组织的决策5.1复习笔记一、决策的概念与类型1.决策的含义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的含义有四个方面的解释:(1)决策的主体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组织中的个人,本书主要讨论组织决策。
(2)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初始选择,也可以是在实施过程中对初始选择的调整或再选择。
(3)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下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或方法。
(4)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2.决策的特征科学的决策主要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目的性组织的决策总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或达到一定的目标。
在一定条件和基础上确定希望达到的结果和目的,这是决策的前提。
(2)超前性组织的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
所以决策是未来行动的基础。
这就要求决策者有“超前意识”,思想敏锐,目光远大,预见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适时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3)选择性决策的实质是选择,要能够进行选择,就要预先准备若干备选方案,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组织总是可以从事多种不同的活动。
在决策中不仅有选择的可能,而且有选择的必要。
(4)可行性决策的可行性是指:①用来进行决策的数据和资料比较准确、全面;②决策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③方案本身有实施的条件;④决策要富有弹性,以保证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
(5)过程性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瞬间完成的行动。
决策的过程性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①组织决策通常不是一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②决策从活动目标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拟订、评价和选择,这本身就由众多人员参与的过程。
(6)动态性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决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组织活动的内容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决策者必须持续跟踪研究这些变化,从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机会,据此调整组织的各项活动,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NEW)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信息化管理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篇案例 成都云计算中心生猪溯源监管系统第二篇 决 策第七章 决 策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计划的实施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案例 湖南吉利汽车公司ERP项目的实施第三篇 组 织第十章 组织设计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人员配备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篇案例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第四篇 领 导第十四章 领导与领导者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 激 励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 沟 通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篇案例 中国航空工业成飞公司的“每周一星”的管理艺术第五篇 控 制第十七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篇案例 《非诚勿扰》成功的背后第六篇 创 新第十九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章 企业技术创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一章 企业组织创新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篇案例一 从“小创新大节能”走出来的中圣集团第六篇案例二 做“无锁而闭,无钥匙而开”——中国人自己门的康尼公司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人类的管理活动1.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控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1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预算控制★★★1.预算控制的概念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2.预算的编制为了有效地从预期收入和费用两个方而对企业经营进行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而且要对企业整体编制全面预算。
3.预算的种类(1)收入预算: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某段时期经营状况的一般说明,即从财务角度计划预测未来活动的成果。
(2)支出预算: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某段时期经营状况的一般说明,即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了为取得未来活动的成果所需付出的费用。
包括:①直接材料预算;②直接人工预算;③附加费用预算。
(3)现金预算: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4)资金支出预算:资金支出预算是长期预算。
(5)资产负债预算: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4.预算的作用(1)使得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
(2)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3)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财务标准。
(4)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
5.预算的局限性(1)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
(2)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
(3)企业活动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4)预算,特别是项目预算或部门预算,对有关负责人有效开支的费用规定了限度。
(5)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主管人员的费用预算申报数要多于其实际需要数,特别是那些难以观察、难以量化的费用项目。
考点二:生产控制(见表15-1)★★表15-1 生产控制考点三:财务控制方法(见表15-2)★★★★表15-2 财务控制方法考点四:综合控制方法★★★★1.标杆控制(1)内涵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笔记及考试重点整理(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管理学》(周三多版)笔记及考试重点整理目录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管理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决策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影响决策的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决策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和计划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战略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战略计划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计划的组织实施(目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王德中《管理学》(第六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 事【圣才出品】
第8章人事8.1复习笔记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人力资源,也称为劳动力资源,是指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它表现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
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在兼顾社会、组织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获取组织所必需的人力资源数量,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改善人力资源组织和管理,从而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实现组织目标和计划。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1)满足组织需要。
组织的业务活动要靠人员去执行,其使命、目标和计划要靠人员去完成。
这就要求以目标、计划为依据,按其所需要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予以满足。
(2)调动人员积极性。
有了人,还应尽力去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就要求将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职务(岗位)上,要做好思想教育、民主管理、业绩考评、报酬激励、职务升迁等各项工作,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3)提高人员素质。
一切组织都有培训其人员、提高他们素质的任务。
这首先是增强组织竞争力、保证组织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也是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4)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任务归根到底是要提高组织的劳动效率和效益,效益的高低以实现组织使命、目标的程度来衡量。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大意义在我国现阶段,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意义重大:(1)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2)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提高效率、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3)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二、人员的配备1.人员的识别和选拔识别和选拔人才是人员配备的首要环节。
(1)西方识别和选拔人才的经验①美国众多公司开发人力资源首先是选择适合公司各种工作需要的人员,其标准是既重学识,又重功效。
一般认为,用人标准是:“能为公司获取超过一般水平的利润”,“为公司制定决策的人,必须是获得硕士学位的人”。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管理活动★★★1.管理的职能(1)职能类型包括:①决策与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领导职能;④控制职能;⑤创新职能。
(2)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见图1-1)图1-1 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2.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表明,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如图1-2所示。
图1-2 管理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这三种不同的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如图1-3所示。
图1-3 各种层次的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考点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见表1-1。
表1-1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2)组织管理理论①法约尔管理的14条原则。
主要包括:a.分工;b.权力与责任;c.纪律;d.统一指挥;e.统一领导;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g.报酬合理;h.集权与分权;i.等级链与跳板;j.秩序;k.公平;l.人员稳定;m.首创精神;n.集体精神。
②韦伯提出的权威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
2.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主要包括: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的综合性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创新
12.1复习笔记
一、创新的特征和内容
1.创新的含义
创新一般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以新的思想为指导,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方法、新手段,并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企业而言,创新则是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等的实践活动。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
他同时列举了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①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④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源;⑤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2.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的必要性来自两个方面:
(1)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与外部环境不断发生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
一方面,组织之所以存在和发展,首先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另一方面,组织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又需要从社会取得所需要的资源,并加以组合利用。
(2)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
组织内部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人这一因素如领导和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工作态度、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的变化,会影响组织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适应能
力,影响组织的资源利用能力以及最终贡献能力。
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创新,能使组织增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具有更高效率和作出更大贡献,不仅能推动组织自身发展,而且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3.创新的特征
创新活动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征:
(1)创造性
创新是创造性的思想观念及其实践活动。
创新活动及其成果是创造性的劳动及其结晶,是前人或别人没能认识、做到或加以更好利用的;即使是同类活动及其成果,创新也意味着有质的改进和提高或实现了更好利用。
(2)高风险性
创新活动的创造性,也决定它具有风险性。
实践证明,创新是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功,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高风险性。
从总体上讲,获得成功并收到预期的效果的创新,往往不是多数而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
(3)高效益性
创新一旦成功,能获得极高的甚至是意料不到的效益。
创新的风险高,但效益更高,创新的高效益性和高风险性呈正相关关系。
从总体上讲,创新获得的效率和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要大于创新的投入和风险造成的损失。
(4)系统性
创新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从创新的过程看,创新是涉及战略、市场调查、预测、决策、研究开发、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管理、营销等一系列过程的系统活动。
从创新的影响因素看,创新活动受技术、经济、社会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从创新的参与人员看,创新
是由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众多部门和人员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以产生出系统的协同效应,使创新达到预期的目的。
(5)动态性
从企业间的竞争来看,随着企业创新的扩散,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会消失,这就需要不断推动新的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不断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组织发展的总趋势看,前一时期低水平的创新,总是要被后一个时期高水平的创新所替代。
(6)时机性
创新的时机性是指创新的机会往往存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如果人们能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时机,抓住并充分利用时机,就有可能获得创新的成功;相反,如果人们错过时机,创新活动就会前功尽弃。
创新的时机性特征,要求创新者在进行创新决策时,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趋势、社会技术水平和专利信息状况等进行方向选择,识别该方向的创新所处的阶段,选准切入点,抢先获得创新成果。
(7)适宜性
不同的组织由于历史背景、所处环境、基础条件、发展战略等存在着差异,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现实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作为实践活动的创新具有适宜性。
创新类型的几种划分:
①按创新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②按创新的强度划分,可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
③按创新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④按创新的动力划分,可分为技术推动型创新、市场拉动型创新、综合动力型创新等;
⑤按创新系统的开放程度划分,可分为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
⑥按知识技术的来源划分,可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
4.创新的内容
组织的创新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目标、手段和方法,涉及到技术、制度和管理。
仅就管理而言又涉及到战略、组织、生产、营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组织文化等。
下面以企业为例,介绍创新的主要内容。
(1)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内容。
产品创新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完整产品概念的诸方面构成要素来改造老产品,创造新产品。
当前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多功能化、高性能化、小型化、简易化、多样化、美观化。
(2)生产技术创新
这里讲的生产技术创新是就狭义技术而言的,主要是指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创新、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的创新、使用材料和能源的创新。
①设备、工具创新
设备、工具创新是生产技术的主要要素。
设备、工具创新的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通过采用新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以减少手工劳动的比重和体力劳动的强度,改善劳动条件;b.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以延长其技术寿命,提高其工作效能;c.用更先进、更经济的设备取代原有陈旧过时、使用不经济的老设备,使企业生产建立在先进物质技术基础上。
②工艺创新
生产工艺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方法,包括工艺过程、材料配方、工艺参数等内容。
工艺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是工艺创新和设备创新相结合。
二是工艺创新建立在现有设备
的基础上。
③材料、能源创新
新型原材料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既表明人类对自然界依赖程度的降低,又表明人类对自然界改造能力的增强。
材料、能源创新的内容主要有:开辟新的来源,保证生产发展需要;采用量大价廉的普通材料替代量小价高的稀缺材料;开发利用功能、性能优异的各种新型材料,推动产品品种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
(3)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即市场开拓,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去刺激需求、引导需求,推动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实现,不断地拓展现有产品市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
企业市场创新的内容,一是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方面继续拓展现有产品市场;二是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创造新需求,刺激需求结构的改变。
(4)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构成要素、部门、单位及相互间发生作用的联系方式。
组织结构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调整;机构、人员责权的调整;信息沟通渠道的重建等。
(5)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和各种创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在一定条件下,制度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制度创新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基本制度的创新和企业内部运行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的创新。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
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物质条件;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二、创新的要素和原则
1.创新的要素
(1)资金
资金是影响创新的基本要素,它反映组织创新的经济实力,直接影响创新的规模和强度。
创新对资金的需要,既包括研究开发活动所需资金,也包括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但首先是从事研究开发活动所需的资金。
(2)人员
人是创新的决定性要素。
人员素质和结构决定着创新的能力大小及其水平高低。
①创新参加者的素质
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而且可能成为创新机会的发现者和创新活动的参加者,企业中的各类人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对创新活动的有关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②创新组织者的素质
创新活动的组织者负有促进创新活动有效运行和成功的职责,素质应该更高,应拥有多种才能;不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③创新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创新队伍的带头人。
领导者应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洞察和把握创新机会的能力、果断决策的魄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发动引导和组织协调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