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其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其调整
目前,历史成本是我国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在一般物价水平大体保持相对稳定时,会计处理资料基本上能真实地描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状况。但是,随着通货膨胀影响加剧与扩展,会计处理基础发生了变化,按历史成本计价已不能适应物价不断上涨的社会现实,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不具真实性,从而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失误。欲使会计信息继续保持其应有的可靠性,必须在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报表为主的同时,在会计年度终了时企业应提供有关通货膨胀的补充信息,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出真实可靠的情况。
一、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传统的财务报表主要暴露出以下的缺陷:
1.企业的经济资源价值缩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反映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和能力的高低,只有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才具有现实意义。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所计列的资产价值,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规模、能力和真实的财务信息。
在资产负债表上货币项目的期末数反映的就是现行价值。但是,在通货膨胀下,用不变的货币量去购买价格已上涨的商品,本身就说明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持有货币性资产,可以随时用以购取各种货物或劳务,但如果不加以使用,必然会遭受到一般货币购买力下降所带来的损失。持有货币性资产越多,币值损失越大。
企业的应收账款在赊销当期由此项经济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已计入企业收入,利润也已结转。但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回笼,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占用,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已经抵消了一部分赊销带来的利润。由于通货膨胀,当期收回的应收账款回笼的货币资金又降低了购买力,形成了减值应收账款的“双刃剑”。
同样,企业的债权性投资,由于政府调控通货膨胀必然调高存贷款利息,使企业投资于固定期限或固定利率的债权投资受到影响。以国债和普通企业债券为例,通货膨胀期间的利率都比之前的利率高,高出的百分点的利率就是企业多增加的投资损失。
持有货币性负债,意味着企业承担了在今后时期支付一定量货币的义务,因而,在发生通货膨胀以后,就可以用购买力降低的货币去偿付债务,从而使企业获得了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而带来的实际利益。持有货币性负债越多,币值利得越大。这样容易助长企业赊欠之风,企业间的资金流转速度减缓,降低了企业的营运能力,打击了企业偿债的积极性。由于通货膨胀,企业职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增加薪酬成为必然,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增大了企业产品的人工成本。也是由于通货膨胀,企业短期借款和债券融资受到一定影响,一方面融资利息调高,加大了财务费用,另一方面由于融资难,造成了企业资金的紧缩局面,从而形成企业现金流运转不良。
2.营业成本和利润不真实。在利润表中所列的费用,很多费用项目,如折旧费和营业成本等反映的是历史成本。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资产购进和耗用的时间间隔越长,现时成本与历史成本的差额就越大。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产品成本必然会低于其产出或销售时的实际成本。在通货膨胀率很高的时候,固定资产净值被严重低估,企业的净资产也被严重低估。企业的营业收入是现实的物价水准来计量反映的。利润表所提供的利润是现实的物价水平计量的收入与按过去的物价水准所计量的成本、费用相配比的结果。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出现低估成本、虚增利润的现象,并非真正的经营成果。虚增的利润是不可以分配的收益,如果将其分配给投资者,其结果将使企业生产规模逐渐缩小,生产经营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国际消除通货膨胀影响财务报表的会计方法
(一)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美国1981年公布的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认为,在折算前对当地通货膨胀的影响先进行调整不符合美国基本财务报表中所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作为变通的解决方案,它要求在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环境下(这种环境主要地被界定为三年内的累计通货膨胀率等于或大于100%的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外子公司改以美元为功能货币。这样,这些子公司就要采用时态法,按历史汇率折算非货币性资产的当地货币价值,从而使这些外币资产的美元等值保持固定。
(二)英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与美国的SFAS52的要求不同,1983年4月生效的英国第20号标准会计惯例则要求:在高通货膨胀环境下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外子公司,只要可能,其财务报表应在折算为英镑之前按照东道国的当前物价水平进行调整,或采用稳定通货作为功能性货币,而后采用现时汇法折算。
(三)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1983年7月生效的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采取了比较灵活的规定,对在高通货膨胀环境下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外子公司,其当地货币报表即可以在折算前对当地的通货膨胀影响进行调整,调整后采用现时汇率法折算;也可以改用时态法折算。
在1990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第29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又改变了上述的灵活立场,明确规定对主要财务报表信息重新列报。特别是以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为计量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无论是以历史成本还是以现行成本作为计价基础,都应该以资产负债表日的不变购买力为单位重新表述。即对于这类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当根据其所用货币所属国家的一般物价指数进行调整,调整后采用现时汇率法折算。
1993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重新修订IAS2,并于1995年1月生效。该准则明确规定:对于在高通货膨胀环境下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外子公司,无论是境外实体公司还是境外经营公司都需要先调整通货膨胀影响,再按时态法进行折算。
三、我国减轻通货膨胀影响财务报表的会计方法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也可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方法,按照政府公布的一般物价指数,对资产负债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表中的销售收入和费用加以换算、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影响。
(一)国内业务的会计政策选择
1.在存货计价方法上,鼓励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采用后进先出可使现行的收入与近期成本相配比,避免了由于通货膨胀使企业存货价值补偿不足而引起的虚盈实亏,一定程度上消除因存货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使计量的收益较为接近实际。后进先出法虽然可以避免虚增利润的现象,但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目则以早期低成本填列,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时与存货的当期成本可能相差很大,从而对存货价值造成极大的歪曲。同时,这一方法也无法衡量通货膨胀对企业影响的程度。而且,这一计价方法已经被我国会计准则停止使用。
2.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上,鼓励采用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在后期则逐年递减。这一方法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补偿,避免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但固定资产折旧总额仍然是历史成本而低于重置成本,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也不反映其现行价值。
(二)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用现行成本法重新表述所有的国外子公司和国内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反映特定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在折算环节中,不论子公司是作为母公司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