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史纲 蒋承勇 笔记
《中国文学史纲 先秦 秦汉文学 第四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国文学史纲 先秦 秦 汉文学 第四版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人类
时期艺术文学史 Nhomakorabea愿望 诗
神话
诗歌
作家 诗经
劳动
文学
后世
我国
作品 风
秦汉 国
01 先秦文学
03 参考文献
目录
02 秦汉文学 04 后记
05 再版后记
07 注释
目录
06 第四版后记
第三章 中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诗经》
第四章 散文的开端 和商周之际的散文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 期的社会变化和散文
的勃...
第六章 伟大诗人屈 原和楚辞
第七章 杰出的辞赋 家宋玉
秦汉文学
概说 第一章 秦文学
第二章 汉赋
第三章 司马迁和 《史记》
第五章 汉代乐府 诗
第四章 汉代诗歌
第六章 五言诗的 起源和《古诗十九
首》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注释
谢谢观看
本书勾勒了中国文学史上先秦、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学史实、作家、流派、成就,编著者为著名文学史家。与 一般中国文学史详细叙说的写法不同,史纲旨在简明扼要地对文学史作系统概述,突出文学史上的重点现象,便 于读者掌握,是中国文学史必备的入门书。
先秦文学
概说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 起源和上古劳动诗歌
第二章 中国古代神 话
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精华版
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精华版第一篇: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精华版一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 《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
《南腔北调集》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上篇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1、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2、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药》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
《伤逝》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二)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1、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
《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2离去—归来—再离去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0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一)第一章:——年地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文学革命地兴起(——)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地主要内容:、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地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地历史背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地历史条件下地发展、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地新文化运动而发生地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地开始创刊时间: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地关系:、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地新文化运动而发生地,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地思想内容,思想革命地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地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地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地革命.五、文学革命地发生过程:、年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地第一篇理论文章.、年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地大旗.、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地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地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地爆发对文学革命地影响:、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地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地思想、学理,坚信地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地要求)、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地高度、郭沫若地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地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地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地胜利:、《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地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地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地新诗,都是文学革命地最初实绩.、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胜利,各种新旧报刊相继采用白话文.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也终于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九、《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地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主要内容:、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侧重文学语言形式地改革、推崇白话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地重视历史作用:胡适地“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作为向群众宣传地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地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十、《尝试集》(胡适)——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十一、了解胡适地《建设地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地主要内容:、《建设地文学革命论》:“国语地文学,文学地国语”、《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地现实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谈新诗》:主张“诗体地大解放”十二、《终身大事》(胡适)——现代最早地白话新剧十三、陈独秀地《文学革命论》地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三大主义”:推倒雕琢地、阿谀地贵族文学,建设平易地、抒情地国民文学;推倒陈腐地、铺张地古典文学,建设新鲜地、立诚地写实文学;推倒迂晦地、艰涩地山林文学,建设明了地、通俗地社会文学.、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内容:反对“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形式: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还从政治革命、伦理道德革命角度论述了文学革命地必要性、必然性.历史意义:对推进文学革命发生重大影响,陈独秀是当之无愧地文学革命地主将和急先锋.十四、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十五、周作人地《人地文学》地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提出新文学是“人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从理论上反对违反人性地那种表现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地旧文学,把它作为“非人地文学”加以排斥.要求新文学在思想内容上从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中解放出来,表现人性.、“人地文学”地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地主要内容.胡适:“活地文学”:文字工具地革新“人地文学”:文学内容地革新十六、周作人《平民文学》地主要内容:、提出“普遍”和“真挚”地原则,强调应以普遍地真挚地文体,写普遍地真挚地思想与事实;、应着眼于写世间普通男女地悲欢成败,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地主张.十七、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地主要主张:、针对文学革命中地改良主义地倾向,提出“光是用白话写地文学,算不得新文学”;、主张“我们所要求地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地文学”,他提出既要批判新文学中“科举地旧毒”,也要注意反对新文学中“商贾地新毒”;、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地思想、学理、坚信地主义”和“优美地文艺”地“土壤根基”上.十八、年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十九、五四时期新文学地文学思潮特点:、现实主义是文学主潮,文学革命倡导者地基本倾向是主张“为人生”地写实文学;、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一股强大地文学思潮,代表人物:郭沫若;、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介绍.二十、林纾(琴南)——五四时期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地大本营北京大学“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话为文字.《荆生》:假托伟丈夫荆生以武力痛击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人),暗示北洋政府头子出来当荆生.二十一、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蔡元培——《致林君琴南函》批驳林纾,蔡元培申述了“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二十二、分析评价文学革命地主要内容、成就及历史意义: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地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介绍外国文学.成就:、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地主题、新地题材、新地人物.、文学革命提出了小说,戏剧地地位,引进了话剧等新地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地创建和小说形式地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破旧立新,在创作上显示了实绩.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从未有过地彻底反对旧文学地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地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地时代;、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地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地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地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三、文学革命地某些偏颇:(五四时期)——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新文学社团地涌现和多元地文学新思潮(——)一、文学研究会:——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成立时间:年月成立地点:北京主要成员: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郑振铎、朱自清、冰心、许地山、王统照、庐隐、老舍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二、简评文学研究会“为人生”地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地提倡及其对新文学地主要贡献:、文学研究会是被称为“为人生”地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地.在其《宣言》中,提出三点: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地基础.第三点中说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地游戏或失意时地消遣地时候,现在已经进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地一种工作.”、强调真精神与写实主义,文学是人生地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实地观察”、“客观描写”.、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地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地文学思潮.三、创造社成立时间:年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四、简评创造社地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地主要贡献:、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地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地作用.、属于富有反抗精神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地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造社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地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地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地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倡导革命文学.五、新月社:成立时间:年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胡适、陈西滢、梁实秋等主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新月诗派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新月派小说家:沈从文、凌叔华等六、简评新月派关于新格律诗地提倡对新诗发展地作用:对提高新诗艺术性和新诗形式地探索,有积极意义.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纠正新诗发展地这种偏向和提高新诗艺术性是有积极作用地,是对新诗形式地一种有意义地探索.七、语丝社:成立时间:年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冯文炳(废名)、孙伏园等主要刊物:《语丝》周刊八、简评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地贡献:、《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地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地散文作品、《语丝》撰稿人虽多,但固定地投稿者只五六人,又以鲁迅、周作人为最多.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都是现代散文大家,他们拓展了散文地文体,既各有自己地风格特色,又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及”地基本特色形成生动、泼辣、幽默地语丝文体,繁荣了新文学地散文创作,对现代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九、以下社团地主要特点:、未名社: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成员:鲁迅、韦素园、台静农)、莽原社:与《语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成员:鲁迅、高长虹)、浅草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沉钟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弥洒社:强调艺术无目地论和灵感作用(胡山源)、狂飚社:“虚无地反抗”(高长虹)、湖畔诗社:“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十、辛亥革命前中国最早地话剧团体——春柳社(留日学生组成)、改编《黑奴吁天录》十一、新剧(文明戏)从繁荣到衰落地原因:、新剧商品化,内容庸俗低劣,迎合小市民趣味、演出地都是幕表戏,即只有分场地故事梗概,没有完整地剧本,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这使话剧艺术和演技很难提高.十二、文学革命批判堕落地文明戏,提出了“爱美地”口号(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地)十三、中国话剧运动地第二阶段:、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十四、南国社:、主要成员:田汉、这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地话剧团体.十五、上海戏剧协社:主要成员:欧阳予倩、洪深十六、新文学社团地涌现,锻炼了大批新文学作者,促进了新文学创作地发展,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及其他各种流派自由创造、百花竞艳地局面.十七、年——年新文学地文学思潮特点:、“为人生”地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地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十八、——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地表现:、鲁迅地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现代最早、成员最广地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十九、——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地表现:、异军突起地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地作家.、当时最重要地新诗流派之一地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地形式美,但就诗歌地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地.、欧美重要地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二十、——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地表现:、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诗派.、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也常吸收现代主义因素于创作中,或运用现代主义方法创作一些作品.、现代主义地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现代主义作品地翻译也有一定数量.二十一、李金发:《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朦胧”、“含蓄”.二十二、穆木天:《谈诗——寄沫若地一封信》——“诗是要暗示地”象征诗最本质地特征.二十三、——年间,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文学倡导,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二十四、简评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地主要主张及其意义与偏颇:主张:、提倡革命地文学.、为创作革命文学,强调作家要有革命地实际生活和革命地思想感情,要求革命文学家要从事革命实际活动,到劳动群众中去.意义:有助于新文学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及劳动群众地联系.偏颇:、对非革命“工具”地文学简单否定,尤其是共产党人作家蒋光慈对叶绍钧、冰心、俞平伯地作品以“市侩”地评价粗暴否定.、对文学地艺术特征重视不够.二十五、在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思想上地差异和分歧:、“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整理国故”之争(胡适)鲁迅、茅盾、郭沫若撰文批评、胡适为首地现代评论派在女师大学潮中,非难学生运动,鲁迅及《语丝》展开论战二十六、鸳鸯蝴蝶派:——游戏地、消遣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时间:始于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代表作家: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主要刊物:《礼拜六》——故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代表作:《玉犁魂》(徐枕亚)、主流:言情小说、坏地支流:黑幕小说、文学研究会对鸳鸯蝴蝶派游戏地、消遣地文学观进行批判、抨击二十七、简评鸳鸯蝴蝶派:——世纪前半期中国近现代一个颇有社会影响地文学流派.其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地工具.以小说创作为主,主流是言情小说,其内容多为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在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地发展过程中,这一流派地小说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起过承前启后地作用,但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迎合市民趣味,一些作家以营利为目地,大量制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这些都是坏地支流.二十八、封建复古主义思潮:学衡派:、主要成员:吴宓、梅光迪、胡先啸、刊物:《学衡》甲寅派:、主要人物:章士钊、刊物:《甲寅》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生地历史背景和条件:、国民党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地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地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地格局、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从混合型地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地主要团体:创造社:主要人物: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犁)太阳社:主要人物:蒋光慈、钱杏?三、革命文学论争地主要两方: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四、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地主要观点及其错误:主要观点:、文学是有阶级性地、文学是宣传地武器、无产阶级文学地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要获得无产阶级地阶级意识错误:、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地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地性质、革命地主要任务、革命地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地观点、夸大文学地作用、对“五四”以来地文学进行批判五、鲁迅关于革命文学地主要观点及其意义:主要观点:、批评他们夸大文艺地作用,不相信文艺有旋乾转坤地力量、肯定文艺地宣传作用,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地充实和技巧地上达,批评那些脑子里存着许多旧地残滓地自封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意义:鲁迅地这些观点,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地错误,是对革命文学地重要理论贡献.特别是强调革命文学要求“内容地充实和技巧地上达”,强调“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对革命文学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革命文学论争地性质和收获:性质:革命文学家内部地论争收获:、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地影响,纠正了创造社、太阳社地一些理论错误,使他们对鲁迅、茅盾地态度有所改变、形成翻译介绍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地热潮,使革命文学运动有了科学地理论指导,提高了论争双方地思想、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地成立准备了条件七、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间:年、地点:上海、性质:站在无产阶级地战线上,攻破一切反动地保守地因素,而发展被压迫地进步地要素,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地产生.、主要刊物:《北斗》、《萌芽》等、解散地时间:年八、中国现代地戏剧运动,这时期也从“爱美地”戏剧向左翼戏剧运动发展九、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立十、中国诗歌会:、成立时间:年,或年代初期、性质:自觉地与无产阶级革命取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地现实主义诗歌团体.、主要成员:穆木天、蒲风等、会刊:《新诗歌》十一、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地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地意见》地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地、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地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应该造出大群地新地战士、联合战线目地都在工农大众意义:左联纲领性地指导文献,是鲁迅对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经验教训地深刻总结十二、左联地成就和贡献:、左联地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地发展,剧联、中国诗歌会使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地文艺运动、密切了文艺与革命地联系,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地文化“围剿”、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地传播、进行了三次规模很大地文艺大众化讨论、对革命文学初期创作中地错误倾向,特别是“革命地罗曼蒂克”倾向进行了批评、清算,贡献了新地题材、新地主题、新地人物、新地精神.、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十三、左联地错误及缺失:、政治上地左倾错误、理论上地教条主义倾向、组织上地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十四、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左翼作家:洪灵菲、潘谟华、应修人十五、两个口号地论争:、“国防文学”地口号、“民族革命战争地大众文学”地口号两个口号地论争地背景: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地新变了,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策略.十六、鲁迅在论争中地主要意见:、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地文学家在抗日地口号下统一起来地主张、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地口号下联合起来、我们仍可以互相批判,革命文学地领导责任要“更加重”,“更放大”十七、两个口号论争地性质和收获:性质: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地思想分歧和论争.收获: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地广泛团结,为过渡到下一时期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地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地思想条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地主流及其缺失: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其主流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主导地.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地文艺论著,得到较多地翻译介绍,一些观点被反复引用,但是,由于国际国内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地影响,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地机械论和庸俗社会学地理论错误.、就文学与革命地关系而言:、左联宣称革命文学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地战线上都是符合列宁地思想地、左联把文学事业和党地其他事业刻板地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文学地革命地“工具”作用,忽视文学创作地特点和文学地艺术特征,只是为政治斗争服务,产生了消极影响、就文学与群众地关系而言:、左联文学要“替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地、但是,片面反对白话文,主张用俗话,在靠拢群众地同时又使得文学降低了自己地艺术格调,对文学发展不利.这时期,马克思关于现实主义地论述,对左翼文学起了重要作用.二、中国诗歌会主张和大众化诗歌创作:、内容方面:“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地意识”地主张,提出要着重描写大众生活:一方面是大众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地剥削、压迫、屠杀;另一方面是大众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地反抗和斗争,在这矛盾中创造新地伟大地世纪.、形式方面:“要使我们地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主张采用大众化地旧形式,采用歌谣等形式,强调“要使人听得懂,最好能够歌唱”.、这是自觉地与反帝反封建地民族民主革命斗争采取同一步调,自觉地以大众化为目标地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中国诗歌会成员众多,创作丰饶,对文学大众化作了有益尝试.他们地大众化主要是通俗化,不是地是表现方法单一,诗歌明白如话,一览无余,诗味不足.三、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地各流派:、京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十年)一、什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文和当代文学。
二、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指1917年到1949年间的文学。
同时也是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
三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9。
四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另有后两期1937-1942,1942-1949五分法:1917-1921,192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二、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1898年“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
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江湖奇侠传》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啼笑因缘》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
《啼笑因缘》的精致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章回小说的布局更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蕴。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文学革命的发生,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变革的必然,又是外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
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五四”文学革命 1五四文学革命是清末民初20年来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且有西方文学的译介培养成形的对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心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一、关于“现代”二、分期问题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导论一、关于“现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表现对象: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②创作手法: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③重视思想理论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传:感悟式、评点式(2)联系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3、小结: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重视学习、吸收、借鉴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二、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自我的认识动力“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深圳大学936中外文学与文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深圳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只提供考试大纲,复试科目只提供参考书目)
命题学院/部门(盖章):人文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36]中外文学与文论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包括从古希腊至今的西方文学发展脉络、文学基础知识、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等问题,并适当追踪跨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文艺理论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艺理论分析与文学相关的文献材料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以蒋承勇主编的《世界文学史纲》为主要阅读、复习对象,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体裁、文学观念、创作特点,尤其关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在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作家及其经典作品,能读懂作品的内容,能对作品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思想观念作出分析,能对不同时代之间的文学关系有自己的理解。
(二)熟练掌握中国古典文论史、西方文论史、美学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并利用相关知识对给予的材料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文史类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文史类笔记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史类笔记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西京杂记》历史琐闻轶事类笔记,称汉代刘歆撰,实为晋代葛洪托名之作。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传》等西汉的杂史。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历史佚事类笔记。
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西汉故实和轶闻逸事的荟集之书其所写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内容则包括典制礼仪、天文地理、宫室苑囿、草木虫鱼、奇珍异宝、风俗民情,还包括了诗词曲赋、文论书函和秘闻逸事,采摭丰富,多怪诞不经,不足征信。
其中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刘邦筑新丰以迎太公、汉俗五月五日生子不举、邓通得蜀山以铸铜钱、茂陵富人袁广汉庄园之奇、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刘子骏作《汉书》诸事,则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另外像人们喜闻乐道的“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匡衡“凿壁借光”等亦皆首出此书,被后人引为典实、成语,对诗词、戏曲、小说的创作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西京杂记》版本有一卷本、二卷本和六卷本三个系统:首载于《隋书·经籍志》史部旧事类,为两卷本;《旧唐书·经籍志》作一卷;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始著录有六卷本。
属一卷本的,有《历代小说》本;属于二卷本的,有《抱经堂丛书》、《正觉楼丛刻》、《龙溪精舍丛书》、《闽中丛书》等;属于六卷本的,有孔天胤本、《秦汉图记》、《汉魏丛书》、《稗海》、《津逮秘书》、《学津探源》、《四库全书》、《古今逸史》、《笔记小说大观》等本。
后人重新点校本,多以六卷本为基础。
历代重要版本有:1.明万历陕西布政司刊本,六卷;2.明嘉靖沈与文野竹斋刊本。
六卷;3.明嘉靖三十一年关中官署刊本,六卷,前有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序,又称“孔天胤本”;4.汲古阁抄本。
六卷;5.明黑格抄本。
二卷;6.《稗海》本,六卷;7.《四库全书》本,六卷;8.《四部丛刊》本,六卷;9.《津逮秘书》本,有毛晋序;10.《抱经堂丛书》本,二卷。
2310古文史一小蒋全书笔记
2310古文史一小蒋全书笔记古文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学、历史、哲学等各个层面都有所涉及。
这门学科的学习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以及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古文史学科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古文一百篇》这本书进行阅读和学习。
该书是由清代学者蒋复初编纂的一本汉字文言文读本,共选取了一百篇古文名篇并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通过研读这本书,我系统地学习了古代汉字文化的精华,提高了我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阅读《古文一百篇》,我首先对古代文化有了一个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通过精选的一百篇文章,我能够感受到古代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文章内容涉及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政治、道德、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
阅读这些文章,我非常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受益匪浅。
其次,通过学习《古文一百篇》,我也提高了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由于古文一般使用文言文写作,与现代汉字的语言结构和用法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阅读古文是一种挑战。
然而,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解析《古文一百篇》中的文章,我渐渐地熟悉了文言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逐渐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含义。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也增加了我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古文一百篇》也是一本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很好代表性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
这对于我们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通过学习古文史,我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古代文化和思想有着其独特的理性和艺术之美,而这些美的内涵并不容易把握和理解。
通过学习古文史,我们需要思考古人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分析和推理其论述的逻辑线索,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之,古文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绪论:1.当代文学的概念:①1949年以后的大陆文学的史著,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划分,同时有着现阶段对未来文学的新质的指认和预设的内涵。
②80年代产生两分法2、历史分期及其开展状况三分法:十七年、文革、新时期1949—1978 1978——1989 90年代末两分法:1949——1976 1976——---- 十七年文学:总的倾向是还保存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表现在文学上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
1949年——1966年:战争文化心理文革十年:万马齐喑,百花凋零,四人帮的阴谋文学占上风正直文学只能在地下进行。
新时期:80年代文学处于拨乱反正的过渡时代。
恢复五四时期的文学传统是其最大特征。
90年代,由宏大的历史表达,转向个人的表达立场,特别是对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和主体确认。
3、当代文学的性质〔一〕社会形态决定的中国当代文学〔二〕艺术规律调节的中国当代文学〔三〕世界文学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四〕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交的中国当代文学 4、当代文学开展的两条线索〔一〕正确的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以及适合当代文学开展的社会文学气氛,创作成果丰硕;〔二〕错误思潮,特别是左的错误造成文学运动的曲折,留下重大教训。
5、学习方法:阅读史料、加强文艺理论的修养,了解外来文化;密切关注文坛变化,介入当下文学创作;加大作品阅读力度几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陈志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十七年小说:《登记》《三里湾》《创业史》《铁木前传》第一编 1949——1976年文学第一节 17年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一、第一、二次文代会的召开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再召开,由郭沫假设提议,党中央批准而召开。
郭沫假设作总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周恩来《新的人民的文艺》矛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开展的革命文艺》此次大会标志着新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复习笔记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征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前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艺思潮和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三个10年:(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是现代文学开拓和奠基阶段,通常称这十年为五四时期文学。
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内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1、文学革命的开端、发展、高潮2、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作家创作的新文学作品。
小说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叶绍钧、冰心、郁达夫等新文学作家创作了内容形式全新的小说。
诗歌方面:出现了白话新诗人如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
尤其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散文方面:鲁迅、李大钊等人的文艺短论(即随感录和杂文),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许地山等人的抒情叙事散文(即“美文”),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新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话剧方面: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的白话剧本。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最突出的主题是反封建(农民及其命运成为许多作品的主人公和素材,描写知识分子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高度敏感,摆脱封建道德舒束缚、争取婚恋自主、追求个性解放的奋斗和抗争,对妇女地位的思考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3、1921年后出现许多文学社团如文学研究会(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创造壹社(鼓吹重艺术的浪漫主义)、语丝社、新月社以及风格接近文学研究会的未名社、莽原社,接近创造社的南国社、浅草社和沉钟社等。
还有“问题小说”、“身边小说”、“乡土文学”、“语丝文体”“象征派”诗歌等风格和流派4、新文学作家们通过各种渠道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简史笔记分享
世界文学简史笔记分享以下是一份世界文学简史笔记,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文学: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文学的起源地。
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史诗等作品,如《伊利亚特》、《奥德赛》等,影响了后世无数作家。
古罗马文学则以讽刺、演讲、历史等作品为主,如《高卢战记》、《罗马史》等。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学以骑士史诗、教会文学、民间故事等为主。
骑士史诗如《亚瑟王传奇》、《罗兰之歌》等,表现了骑士精神和对宗教的信仰。
教会文学则以圣经故事、赞美诗等为主,如《神曲》、《十日谈》等。
3.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人文主义文学为主流,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代表作品包括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对人性的探索。
4. 启蒙时期文学:启蒙时期的文学以理性、自由、平等为主题,反对封建迷信和专制制度。
代表作品有伏尔泰的《老实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歌德的《浮士德》等。
这些作品强调科学、理性和进步,为现代思想和文化奠定了基础。
5.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强调个体的感受和情感,反对机械和工业化。
代表作品有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雨果的《悲惨世界》等。
这些作品强调自然、个性、情感和人类的进步。
6.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批判。
代表作品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反映了人类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7.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以反传统、反理性为主要特点,强调个人经验和内心感受。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变形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
这些作品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意识流等手法,表现了人类内心的荒诞和世界的异化。
以上是世界文学简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点,对于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理笔记(以钱理群版《中国文学三十年》和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基础)第一章 2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依钱版名称)一、名词解释: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裘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人的文学”:1、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2、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3、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鸳鸯蝴蝶派:1、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传学:中国文学讲记_笔记
《传学:中国文学讲记》阅读札记1. 中国文学概述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中国文学就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先秦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包括《诗经》、《楚辞》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汉赋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高峰,以辞藻华丽、结构严谨著称,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扬雄等。
唐诗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以其音韵美、意境深远而脍炙人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宋词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高峰,以其婉约柔美、清新脱俗而著称,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元曲则是中国古典戏曲的起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明清小说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鼎盛时期,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为代表的四大名著,以其宏大的叙事气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文学是一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阅读《传学:中国文学讲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1.1 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的古代文学,其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最早的文字记载如甲骨文、金文等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学的雏形。
在商周时期,祭祀、卜辞等活动中所留下的文字,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展示了古代文学的精神面貌。
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学形式逐渐丰富多样,从诗歌到散文,再到戏曲小说,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交锋为文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工程文学理论笔记整理
马工程文学理论笔记整理一、引言马工程文学理论是由著名文学理论家马克思工程于20世纪创立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要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要点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马工程文学理论。
二、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马工程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文学家通过创作将社会问题转化为文学形式,让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感受到社会的存在和现实的压力。
三、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意义马工程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文学作品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四、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感马工程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感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变迁。
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理解过去时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
五、文学作品中的阶级问题马工程文学理论非常关注文学作品中的阶级问题。
文学作品往往体现了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中的阶级冲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实质。
六、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尽管马工程文学理论注重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感,但并不忽视其艺术性。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是为了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艺术性是文学作品吸引读者的关键之一。
七、文学作品的价值马工程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人文价值。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历史变迁和人性的本质。
文学作品具有启发思考、提升人文素养的作用。
八、结论马工程文学理论是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和历史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马工程文学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把握其社会和人文价值。
本文对马工程文学理论进行了简要整理,希望读者能从中受益,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跨文化视野与文学世界主义——蒋承勇教授访谈录
蒋承勇(以下简称蒋):在解放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外国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 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指的是除了中国文学之外的世界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的 特定学科语境中,它一直也被称为“世界文学”。而且,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部分 高校的中文系就设有“世界文学”的硕士点,如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就在八十年代中期开 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极少的几个拥有世界文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我 本人就是八十年代后期在该校文学研究所获得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师从著名法国 文学专家、翻译家郑克鲁先生。至于“比较文学”,主要是改革开放后陆续在我国高校的 中国语言文学系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以后在不同高校逐步也成为专业课,并发展 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比如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就是我国最早被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拥有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从学科设置的角度看,世界 文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原本同属于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下的两个二级学科。 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两者合并,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 学科下新设为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我本人于 2002年在四川大学获比 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比较文学专家、文学批评家曹顺庆先生。我从 走上大学讲堂开始就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后也讲授过比较文学概论之类 的课程。而且,我在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中文系读本科期间(1978-1982)就选修了当 时新兴的“比较文学”课,授课老师是原本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陈元恺先生。事实上新 时期我国较早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学者,基本上是从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等专业转过来的,比如乐黛云先生是从中国现代文学转向比较文学的,曹顺庆先 生是从中国古典文论转向比较文学的,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当代比较文学学 科发展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
现代文学史笔记
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五四文学革命1.理论指导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胡适和陈独秀。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2人的文学:用人道主义为主,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人的文学。
⑴个人的文学,“生物本能”、“内面生活”⑵人生的文学,主张“以普通的文学,写普通的思想和事实。
”二、五四文学思潮的论争1.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1919年《新潮》《新青年》VS《荆生》、《国故》2.与《甲寅》派的论争1925年《甲寅》派代表人物:章士钊3.与《学衡》派的论争1922年1月《学衡》派代表人物:胡先啸、梅光迪、吴宓三、新文学社团流派 1.文学研究会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代表人物:周作人、沈雁冰、许地山、郑振铎等12人。
共同态度: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反对封建文学、鸳鸯蝴蝶文学和游戏文学,被称为“为人生派”。
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特色,它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2.创造社主要刊物:《创造季刊》时间:1921.7代表人物:郭沫若、郁达夫主张:把文学看作是自我表现的形式,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倾向于浪漫主义。
时间:1923年地点:北京主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代表人物:徐志摩、闻一多主张:提倡新格律诗,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对中国新诗产生了相当大影响。
4.语丝社时间:1924年地点:北京代表人物:周树人、周作人、林语堂等主要刊物:《语丝》周刊主张:它的散文创造以“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主,并形成了“任意而谈、庄谐杂出”的“语丝文体”,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章20年代小说第一节概述一、(一)中国小说的传统的松动晚清小说界革命文化启蒙与文学革命的影响社会的需求西洋小说的引入(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出现《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始。
二、20年代小说概论(一)问题小说1918-1920年间形成了问题小说的风尚,既倡导文学反映人生,又探索着社会的不合理性等原因,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_旧人_与_新人_的融合_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新论_蒋承勇
第39卷第3期2009年5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39,No.3M ay 2009[收稿日期]2008-05-28[本刊网址 在线杂志]http://ww w.journ /s oc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09-03-27[作者简介]蒋承勇,男,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DOI:10.3785/j.issn.1008 942X.2008.05.281旧人 与 新人 的融合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新论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
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
中期的悲剧一方面描绘了 恶欲践踏仁厚 的现实,另一方面又以宽厚、仁慈、博爱作为映照是非善恶之明镜,在道义上鞭挞邪恶。
晚期的传奇剧更是在仁慈、宽厚、节制、博爱等基督式的宽广与深沉中表现了对人类的理想与希望。
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比以往我国学界所理解的要丰富得多。
莎士比亚的创作把中世纪时代的 旧人 和文艺复兴早期的 新人 融为了一体。
[关键词]莎士比亚;世俗人本意识;宗教人本意识;人文主义New C ritique on Shakespeare s Hu manismJiang Chengy ong(Dep artment of Chinese L ang uage and L iter ature,Zhej iang G ongshang Univer sity ,H ang z hou 310018,China)Abstract:In Shakespear e s ear ly ly rics and com edies,ancient Gr eek desire and individual fr eedom ar e combined w ith Christian abstention and mercy perfectly.After elim inating the extreme asceticism ,Christian cultur e displays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H is ear ly chro nicle plays not only affirm the rationality o f desire and human pow er and v alue,but also endow m onarch w ith Jesus mercy and lenience.H is medium term tr ag edies on o ne hand,depict the reality o f evil desire ov err iding the clemency,o n the o ther hand,reflect the kindness and evil by making clemency and car itas as a mirro r and castigate the evil.H is afterno on leg end play s express m ore ideal and hope of M ankind in the w ay o f Jesus lenience and caritas.T aken tog ether ,Shakespeare s com positio n is a model of combining the Greek secular humanistic conscio usnessand H ebraic religio us hum anistic consciousness,and also blends the ancient people of Middle Ages and the m odern peo ple of early Renaissance.Key words:Shakespeare;secular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religious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hum anism莎士比亚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达到了高潮,也预示着快要接近尾声,莎士比亚代表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文学
补充:宇宙本是一片混沌(卡俄斯),他生出了大地女神该亚(地母),于是有了大地,后来她生了天神乌拉诺斯,乌拉诺斯和该亚生了12个提坦巨神(六男六女),这些巨神结合生出了日月星辰等。
乌拉诺斯仇恨自己的子女,于是将他们关在地牢里,提坦巨神中最年幼的克洛诺斯和该亚联合打败了乌拉诺斯,做了天神,然后和提坦女神瑞亚结合生了三男三女。
克洛诺斯怕被自己的孩子推翻,要吃掉他们,瑞亚将宙斯藏起来,后来宙斯推翻了克洛诺斯,宙斯称为第三代天神。
居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匹斯山上。
最著名的有十二大神,赫拉天后,婚姻女神,是宙斯的姐姐;波塞冬和哈冥斯是宙斯的兄弟,是海神和冥神;墨忒耳是农业之身,宙斯姐姐;其它是宙斯的子女,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特米斯,爱神和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和工匠神和赫淮斯特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
古罗马文学形成于前3世纪中叶
古希腊戏剧
悲剧--春祭中的酒神颂歌,由装扮成半人半羊的歌队表演,讲述狄俄尼索斯在尘世的苦难和教人种植葡萄的故事;喜剧--狂欢舞和滑稽表演,又称狂欢歌舞剧
中世纪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7C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进行搏斗的时代
17C初,人文主义思潮,莎士比亚、塞万提斯;17C30s,巴洛克文学;17C下半期,古典主义
巴洛克文学:内容上偏向于写信念的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思想(生的苦闷,灵与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生如梦的感慨,爱即是死的神秘玄思),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奇特的比喻,夸张的意象,冷僻的典故,强烈的对比,修辞手段),所以又称为夸饰主义。
意大利的马里诺和西班牙的贡戈拉代表了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也是代表。
18世纪启蒙文学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它流派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东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