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

合集下载

高亢的西北腔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亢的西北腔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旋律高亢悠扬,自由 舒展,高低起伏较大

演唱的特点:
演唱时采用了方言 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表现了脚夫们被生活所迫,抛妻离子、背井离 乡、流落在外的寂寞、无奈、幽怨,以及思念 家乡、思念亲人的复杂心情,也从另一角度表 达了脚夫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再见
THANKS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 —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知识回顾
zhi shi hui gu
关键词:
三大民歌 代表性
体裁
山歌体裁
花儿
1 劳动号子:曲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
山歌:内容广泛,结构短小,高亢,自由 小调:曲调细腻,婉转、抒情
2“花儿” 、“信天游”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真善美艺术宁夏东部、内蒙古西部的一种山歌。 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 人就无法解忧愁”
歌词多即兴编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 增可减,但大多为七字一句,两句为一首, 以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出现。通常:上句比 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
3 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
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男女青年演唱分别被称为: 少年、花儿
上节课所欣赏的花儿: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河湟花儿。 上句七言奇数句,下句八言偶数句。 双句双字尾
民歌的口头创作
即不由某人谱曲,凭个人记忆,口传心授。在传唱中,依 个人、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合自己的加工、修改,因此 民歌的创作具有即兴性
欣 赏
是哪种类型的信天游?
《脚夫调》 又名 《拉骆驼》, 是陕北“信 天游” 中代表性曲 目。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河湟花儿)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河湟花儿)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教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课题】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二、《刨洋芋》(山西民歌)三、《脚夫调》(陕西民歌)【教学目标】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对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做出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音乐风格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民歌。

二、感受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纯朴、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出西北人民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性格特点。

但不同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

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学设计课题: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课型: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西北民歌的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朴质美。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真细致地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这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这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难点: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探究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方法:聆听法、欣赏法、演唱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对《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这三首民歌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解的西北民歌,了解的“花儿”与“信天游”这两种体裁的风格特点。

在这高亢开阔、跌宕起伏、自由舒展的歌声中,我们看到了西北人民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顽强坚韧的性格。

透过一首首“花儿”与“信天游”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苍茫西北大地的众生相。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手段,通过视、听、唱的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节省了老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有吸引力,当然这种尝试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理解民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

3. 通过学习西北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4.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歌的概念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

3. 西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4. 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理解民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通过学习西北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难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概念、地位、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西北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音乐魅力。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演唱能力。

4. 欣赏法:聆听、分析、评价西北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歌的概念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歌文化。

3. 欣赏西北民歌:播放代表性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4. 教学实践:学生分组演唱西北民歌,教师指导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演唱技巧评价:评估学生在演唱西北民歌时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3. 音乐审美评价:通过学生对西北民歌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民歌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举起(那个)镢头,
来呀来把洋芋刨,
一镢头那下去,
翻过来瞧一瞧,
哟!这个大的个儿,
(哎哟)你说妙不妙? 歌曲短小精悍,曲调轻松活泼,歌词口语 化,简洁幽默,先“起兴”,后叙事抒情, 表现农民收获的喜悦心情。源自山西—山曲(酸曲)

在山西河曲、保德一带,地贫歉收,灾荒频繁,迫于生计, 农民背井离乡“走西口”,丈夫外出受磨难,妻儿在家受 凄凉,夫妻生离死别,相互思念,这种特殊的生活现象孕 育了一批大量的山曲。 山西河曲民歌----《三天的路程两天到》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花儿”
“花儿”流行于青海, 甘肃,宁夏一带。 歌曲多在劳作、放牧, 赶车上路时即兴编创, 口语化(民歌主要特点之一) 内容多数为表现爱情和 劳动人民生活。
歌词展示
• 上去高山望平川 •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 看去容易摘去难 •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 采用“民间格律诗”形式的手法创作,歌词篇 幅较小,文雅含蓄,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 • 歌词里运用衬字、衬词以补足语气和深化音乐 情感。
欣赏《脚夫调》陕北民歌。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最典型的 “信天游” 。它常常可用同一旋律反复演 唱多段歌词,所以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 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这首节奏型属于哪种节奏型?其表达的情绪?
土溜溜的蚂蚱,
刨 洋 芋
| 山 西 民 歌
满呀么满地爬,
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一个什 么样的西北地区?
1、高原纵横、山川连绵、黄土地空旷、荒 凉、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2、生产以放牧、种粮为主 3、服饰:棉袄,头巾…… 4、语言粗犷,性格刚健、豪爽
西北民歌
西北民歌主要流行在山西、陕 甘宁、青海等地区。其中,“花儿” 和“信天游”最具有代表性。 “花儿”和“信天游”属于山 歌体裁。 山歌:青海--“花儿”,山西 --“山曲”,陕西-“信天游”, 内蒙古--“爬山调”等。

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专题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专题教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研究性学习的标题】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飘逸的南国风专题
【研究任务名称】影响民歌风格特征的因素
【小组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分六个讨论小组,每组十人。
【任务完成期限】1课次
【情境】
1.问题情境导入——认识民歌
2.对比欣赏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任务】
探究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影响其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和过程】
活动一:你认识的民歌
1、提出问题导入:如果有一天你站到世界的舞台上,你将展示一首什么歌?
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请同学说出自己选择的歌曲,并谈谈为什么选择这首歌。从而引出民歌。
2、你是怎样理解民歌的?
分组讨论和交流: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什么是民歌,民歌的常见体裁。
3、分组听辨比赛:你能分辨出不同地区的民歌并说出理由吗?
2.提供多首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及南方民歌,供学生使用。
【评价】
1.用总结与反思的方式自评在课堂研讨中的表现。
2.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现场评价方式,评价同学们在南北地区赛歌会中的演唱表现。
3.使用评价量规评价同学们“南北歌曲音乐特点对比分析表”的填写情况。
4 . 采种范例展示的方法评价小组整理的演示文稿。
2、唱歌:学唱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南方歌曲《弥渡山歌》,亲自参与感受、体验南北民歌的不同韵律、风格。
3、多媒体课件展示《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弥渡山歌》的曲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性学习,分别从节奏、旋律走向运行、语言特点、调式等方面对两地歌曲的不同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填写分析表格,最后展示比较结果。
采用抢答比赛的方式,请同学们判断所播放歌曲分别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为什么?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一、使用教材: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二、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刨洋芋》是一首山西民歌,表现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演唱两首歌曲,让学生选择哪首是民歌。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二单元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演唱两首歌曲,听完之后,请同学们选择哪首歌曲是民歌。

教师演唱:A、江苏民歌《茉莉花》B、美声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师:请大家回答一下哪首歌是民歌呢?生:茉莉花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独特的民歌。

老师刚刚演唱的是浙江的民歌《茉莉花》,那同学们听了之后想不想学习一下其他地方的民歌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西北,去看一下那里的民歌是什么样子。

(二)新课教学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的幻灯片,让学生勾画出西北的区域。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哪几个省被划分为西北地区,那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铅笔画出将西北地区的各行政区勾画出来,并且说一下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

高亢的西北腔

高亢的西北腔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高亢的西北腔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 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 以体裁“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 表性。 1.“花儿”: 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及其比 邻地区的一种山歌,有“西北之魂” 之称,其基本特点是:旋律多跳跃, 起伏大,分长调子、短调子两种。
长调子: 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 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短调子: 曲子平和短小,多用真声演唱。
《上去高山望平川》
• 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 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 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 歌词大意: 《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歌词大意表面上看, 第一段是写景,第二段意在抒情,是以牡 丹花比喻心爱的姑娘,表现了青年男子对 姑娘思念及倾慕之情。实质上是揭露旧社 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追求美 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民歌
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 创作。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 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 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 人民的生活,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等等。 民歌的特点是:音乐语言简明洗 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 丰富多样。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 号子、山歌、小调等。
《脚夫调》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性 曲目。 脚夫:是为他人常年赶着牲口运送生活 用品的劳动阶层。 它主要表现了脚夫们被生活所迫以及思 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复杂心情,也表达 了脚夫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什么因素导致民歌风格的形成?
这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的性格、 语言差异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刨洋芋》
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地劳动生活。歌 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先用“土溜溜的蚂 蚱”作比兴,而后进入真正要表现的主 题—刨洋芋。在表现主题时采用叙事的 口吻,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 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短调子)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认识到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

2. 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文化特点,以及民歌在西北地区的发展。

3. 通过学习西北民歌,使学生感受高亢、激昂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歌的概念与特点2. 西北地区的地理、文化特点及民歌发展3. 西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及音乐风格4. 民歌的传承与保护5. 实践环节:学唱一首西北民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特点,以及西北地区的民歌发展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概念、特点,以及西北地区的民歌发展和文化特点。

2. 示范法:播放西北民歌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

3. 实践法:学唱一首西北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歌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民歌。

2. 新课导入: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文化特点,以及民歌在西北地区的发展。

3. 欣赏环节:播放西北民歌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高亢、激昂的音乐风格。

4. 学唱环节:教授一首西北民歌,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民歌的乐趣。

5.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民歌概念、西北地区民歌特点和音乐风格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民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 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3. 准备课堂所需的乐器、乐谱等。

八、教学课时: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分别为45分钟。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民歌音频、视频资料。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学内容:《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的交互性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领会西北地区民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并把这种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西北民歌是我国民歌浩瀚海洋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真善美的最高审美价值。

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通过学唱《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体验“信天游”“花儿”的音乐风格及创作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车》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教学重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教学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人:许宏卉教学时间:2017年4月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视频观看《大西北秀美风光》二、教授新课|1、民歌的定义和体裁分类(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2、欣赏西北地区地图及图片资料(看地图后课件连续播放图片)3、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1)请问: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演唱法?歌词内容怎样?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种?(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节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歌曲主要采用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词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是山歌);(2)作品分析:歌曲创作采用我国的古诗韵律,采用民间格律诗创作,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第2节 高亢的西北腔

第2节  高亢的西北腔

脚夫调解析:
•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是用
肩挑背磨为村民运输生活物资的村夫。 •《脚夫调》的歌词,表现了脚夫们被生活 所迫,抛弃妻子、背井离乡、流落在外的寂 寞、无奈、幽怨、愤懑,以及思念家乡、思 念亲人的复杂心情,也从另一种角度表达了 脚夫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总结西北民歌风格特点
歌 词 赏 析
三月里(那个)太阳红又红, 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呦)这样苦命。 我想起(那个)我家好(呀)心伤, 可恨(的那个)王家奴才(呦)把我逼走。 离家的(那个)到今三年有零, 不知道(那个)妻儿(呦)还在家中? 我在的(那个)门外你在(那)家, 不知道(那个)咱娃儿呦干(呦)什么 ? 自从我(那个)走了甩下(的那)她, 十三岁(的个)小娃娃(呦)做(呦)什么?
特点及表达的意义:
1、该曲两段歌词,第一段写景,给人以苍茫寥廓、气度恢弘, 一派 高原尽收眼底的意境。第二段歌词意在抒情,其意蕴 含蓄、富于哲理。表面上看,是说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受 阻,实质 上是揭露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及其旧礼教迫使人们 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隐含的哲理是:对一切美好 事物,就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 2、该曲子旋律高亢开拓、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3、方言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走进西北民歌
民歌及其特点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 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 活紧密联系的歌曲。
特点:
百姓喜怒哀乐的表达,反映最底层、最普通 的人民的心声。(群众性) 是口头创作,凭个人记忆口传心授,依照不 同情况自己进行加工。 (即兴性) 一首民歌经过千百年的传唱和加工,集中了 无数人的智慧,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当它 成型后,仍然会不停的改变。(不确定性) 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区流传,形态都会有 所区别,感情色彩、社会功能都不尽相同, 形成一曲多用的现象。 (多功能性)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作者:冯宪群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07期教学内容: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内容——《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1)赏析《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感知并体验西北“信天游”“花儿”的音乐风格。

(2)结合音乐让学生了解西北民歌的高亢,在学唱中体验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受西北民歌的高亢情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歌声中创设意境。

随着高亢激越的歌声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声交融的音乐意境。

(1)师:刚才这首歌是什么?生:《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师:画面中演唱者的装扮和音乐音调上判断,会是哪里的民歌?生:西北民歌。

阿宝演唱,着装是典型的白头巾,红羊袄。

师:对,这就是西北民歌。

冼星海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中国民歌。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呈现着多姿多彩的风格迥异的民歌,今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高亢的西北腔。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运用视频,开门见山地进入到主题。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采用从星光大道上出来超具人气的阿宝演唱版本,一下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得学生对所上内容产生兴趣】(2)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通过师生互动完成)二、由感知到理性欣赏作品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师: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有名的花儿,那么什么是花儿呢?生:是山歌。

师总结:花儿又名少年。

花儿是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

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师:民歌是老百姓的口头创作,民歌的歌词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

我们先看下这首民歌歌词有什么特点。

生:歌词委婉,结构工整。

师:这首民歌中,歌词有着委婉的含蓄美;歌词结构工整,音乐上是属于双四度结构音型。

西北民歌教案

西北民歌教案

西北民歌教案教学内容:高亢的西北腔教学目标:一、仔细聆听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三、介绍“花儿”“信天游”二、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重点:仔细聆听西北民歌,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短片,从而引出西北民歌。

师:首先,我要给同学们看一组视频短片,同学们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是在什么地区拍的。

生:略师:对的,这些电影都是在西北地区拍的,那么同学们对西北地区还有哪些了解呢?生:略师:同学们知道的很多,那今天呢,我就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西北民歌。

二、新授课知识回顾1.民歌的概念及分类师:在上新课前呢,我们要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有谁能告诉我民歌是什么意思?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人民的生活,也反映着人民的生活。

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

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和风俗歌等。

2.西北民歌简介而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同学们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出我刚说的五个西北省区?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1.介绍“花儿”在西北民歌中以“花儿”、“信天游”“山曲”最有代表性。

那么,有谁知道“花儿”是什么意思呢?生:略师:“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广大地区的民歌。

“花儿”又称“少年”。

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多彩的民歌》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多彩的民歌》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主题单元教学实施计划主题单元名称《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作者姓名武克春学科音乐学生年级、班级高中一年级学生人数50 专题1:高亢的西北腔、飘逸的南国风实施前确定教学环境多媒体音乐教室学生知识技能要求1、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了解民歌中常见的体裁形式。

2、能演唱一首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

准备教学资源1、制作南北方民歌风格差异的对比表格2、准备南北方民歌听辨比赛的歌曲3、网上搜集西北民歌、南方歌曲的视频资料(歌曲、舞蹈等),及相关图片与风土人情4、准备教学所需歌谱及道具评价要求提供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小组成员合作评价量规实施中教学导入阶段——走进民歌准备搜集的资料:什么是民歌,民歌的常见体裁。

准备南方民歌、西北民歌各至少三首欣赏聆听阶段——南腔北调大比拼1、对比欣赏,布置思考任务。

2、课件展示《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弥渡山歌》的曲谱,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对比表格,分别从节奏、旋律走向运行、语言特点、调式等方面对两地歌曲的不同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填写分析表格,展示。

比赛活动阶段——赛歌会1、各组在课前准备本地区的民歌若干首2、课中分南北方两大组以“赛歌会”的形式比赛演唱本地区的歌曲,进一步体验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风格。

现场评价,老师评价加学生互评。

探究活动阶段——刨根问底1、布置探究任务:西北民歌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分别是什么?影响其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哪些?2、教师巡视各组的探究情况,指导学生将成果做成演示文稿。

活动评价阶段——分享与反思1、组织学生展示并讲解探究结果。

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2、根据量规对学生的成果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实施后指导学生课后反思请同学自己评价本节课的活动表现,并写出总结与反思上传至班级博客圈交流思考下一专题的开展下一专题的学习做准备专题2:醇厚的中原韵实施前教学环境网络教室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要求学生已掌握TT作曲家的基本操作技巧与方法具备一定的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把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用Powerpoint汇报交流评价要求提供运用“鱼咬尾”式创作手法进行歌曲创作的评价量规教学条件准备提前一天与机房负责教师联系通知学生上课时间、地点以及课前的准备检查计算机是否安装TT作曲家软件确认网络教室是否有投影仪准备电子琴实施中教学导入阶段——说说我的家乡好1、准备至少三首不同地区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小河淌水》、《沂蒙山小调》2、准备搜集的有关中原地区的资料,如地理、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图片、文字,制成演示文稿。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特点。

2. 了解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和特色。

3. 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如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

2. 介绍西北地区民歌的特点,如高亢、激昂、旋律丰富等。

3. 引导学生欣赏几首经典的西北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听赏经典西北民歌,感受其风格和特色。

3. 学生讨论对民歌的认知和感受。

第二章:西北民歌的特色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西北民歌的音调和节奏特点。

2. 学会分辨不同类型的西北民歌。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西北民歌的音调特点,如高亢、激昂、悠扬等。

2. 介绍西北民歌的节奏特点,如自由、多变、富有弹性等。

3. 分析几首不同类型的西北民歌,如信天游、山歌、小调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西北民歌的音调和节奏特点。

2. 学生听赏不同类型的西北民歌,分析其音调和节奏特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类型民歌的见解。

第三章:民歌传承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民歌传承的重要性和现状。

2. 学会尊重和保护民间文化。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民歌传承的重要性,如传递地域文化、历史记忆等。

2. 分析当前民歌传承的现状,如面临失传、现代化冲击等。

3. 探讨保护和传承民歌的方法和途径,如教育普及、文化活动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民歌传承的重要性和现状。

2. 学生讨论保护和传承民歌的方法和途径。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歌传承的认识和体会。

第四章:民歌演唱技巧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运用气息和共鸣。

2. 掌握基本的民歌演唱技巧,如高亢、激昂、悠扬等。

3. 提升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气息和共鸣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

2. 教授基本的民歌演唱技巧,如高亢、激昂、悠扬等。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刨洋芋》
《刨洋芋》
土溜溜的蚂蚱,满呀么满地爬,举起那 个镢头,来呀来把洋芋刨, 一镢头那下去,翻过来瞧一瞧,哟!这 么大的个儿,哎呦你说妙不妙?
比一比:
《高亢的西北腔》:旋律高亢悠长,高低起伏较 大,采用方言和真假声演唱,表达了惆怅的情绪。 《脚夫调》:旋律高亢,节奏自由舒展,用方言 和真假声演唱,表现了苦闷的情绪。 《刨洋芋》:旋律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方言和 真假声结合,表达了喜悦的情绪。
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 愁”之说。
《脚夫调》
脚夫:旧社会对搬运工人 的称呼。在陕、甘、内蒙、 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 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 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 作“赶牲灵”,或“脚夫”。 他们的生活很困苦,走南 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 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 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 谋生糊口。
花儿:“花儿”又名“少年”,“山曲”,“野曲”。亦指在山
间田野间演唱的歌曲。花儿是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 宁、新等地,,唱词浩繁,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
“花儿”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
反映生活,爱情,劳动等内容,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 兴演出。
欣赏片段并思考:歌曲名称?哪个地区的风格?声
音有什么特点?
南方: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
然景观秀丽,人们聪颖细致,音乐风格委婉秀 丽,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主要使用 五声调式,抒情性强,结构短小精悍。
如: 江西民歌《江西是个好地方》
江西是个好地方,好呀么好地方啰嗨,山清水秀好风光。八一 起义在南昌,革命摇篮是井冈,红都瑞金闪金光。
信天游: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在陕北

高中音乐教案:多彩的民歌

高中音乐教案:多彩的民歌

多彩的民歌一、设计思路:本课主要介绍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对下一节《绚丽的世界音乐》起着承接和铺垫的作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民歌的体裁,能感受民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民族的风格。

能力目标:熟悉一些民歌主题,并对不同地区、民族的民歌进行分辨;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实践活动。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中国优秀的民歌的学习,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能力,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民歌,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民歌的风格、地理风貌和语言等内容。

【教学难点】能按民歌的旋律、节奏、语言等特点分辨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音乐体验法、学科综合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播放《闯关东》主题曲中的东北民歌《摇篮曲》,引出民歌主题。

(音乐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中国文化历史的角度来了解民歌春秋时期最早的民歌集《诗经》汉魏六朝的“乐俯民歌”、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加强学科间的综合,开阔学生视野。

从民族种类来学习民歌我国有汉、满、藏、蒙古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所以除汉族以外,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民歌的分类也和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1)民歌体裁:汉族人口众多,民歌形式多样,从体裁形式上主要分为三类:劳动号子:1、通过一段视频,首先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基本特征。

2、结合流行音乐《众人划浆开大船》,通过衬词来体会劳动号子的特点。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三)通过师生互动演唱与鉴赏环节的开展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所熟悉的通俗歌曲,即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做了初步开声练习,为后面演唱作准备
2、借助学生熟知的明星及其作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效率。
要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会提到的相关知识性问题有预见性,作必要的资料准备。学生有可能问及的关键词:原生态及唱法、民族唱法、民歌为什么很“土”等。
5、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让学生进行演唱(教师可选择钢琴伴奏或配套光盘伴奏)。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来进一步感受山西民歌的音乐风格,教材中作品的介绍学生可自主浏览。
6、通过三首民歌的欣赏,进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7、看谱例,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谱例略)
教师指导学生唱,提示学生想象并模仿西北人唱出这几个音的效果,可鼓励学生即兴为这几个音加入歌词,建议歌词内容贴近生活。
(建议由学生选择欣赏两个版本,对比欣赏)或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认识、总结“花儿”这一音乐体裁,从而感受其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的旋律特点。
从旋律、节奏上对比总结“花儿”与“信天游”各自特点:
“花儿”---------旋律高亢悠扬、舒展自由
“信天游”(1)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
(2)旋律平稳、节奏工整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
撰写人:良乡附中张沪宁
学建议:一学时
一、学习目标
(一)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的民歌体裁。
(二)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感受、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风格特征。
二、重点、难点
掌握西北民歌的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并尝试有表情的演唱。理解西北民歌的艺术价值。

优质课件《高亢的西北腔》

优质课件《高亢的西北腔》

七字二顿式
半斤羊肉 东西看轻
半斤粉 人看重
八字三顿式
上去个 高山 望平川 平川里 有一朵 牡丹
二、刨 洋芋
1.内容分析: 刨洋芋的劳动生活 2.演唱风格: 轻松活泼,风趣幽默 3.表达心情:
?
《刨洋芋》
三、脚 夫 调
《脚夫调》
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脚夫调》
歌曲表达了脚夫一种怎样的情绪?
《赶牲灵》
阿宝
王二妮
西北民歌的特点:
西北地区高原峥嵘,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 气候寒冷,必须向和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 调高亢、嘹亮,节奏大多比较自由,质朴中 带着严峻和深沉。其中 花儿、信天游 两种 体裁最具代表性
歌名
《羊肚肚 《小河淌水》 《龙船调》 手巾三道
课前热身
麻辣烫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高亢的西北腔
主 讲:石 瑞
“民 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
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歌曲艺术。
民歌体裁分为:
劳动号子 山 歌: 小调
花儿 信天游
大 西 北—青海
一、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旋律:高亢悠扬,起伏较大 节奏:自由舒展,显得自然大气 内容: 衬词较多,饱含方言 方式:用真假声混合演唱
道蓝》
《小拜年》
地域
云南
湖北
西北
东北
风格
旋律优美 节奏舒展 感情细腻
旋律优美 衬词较多 幽默风趣
高亢悠长 自由舒展 感情奔放
旋律宽广声 音刚直二人 转风格
江南服饰
西北服饰
西北美食
江南美食
江南水乡
西北窑洞
江南交通
西北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高一音乐鉴赏说课稿哈尔滨市第八中学校戚文慧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超级女声这样一种流行要素的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2)然后我将会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认定目标我将口述2个学习目标(略)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导学达标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1)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2)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4、拓展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六、总结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

当然这种尝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好的效果。

非洲歌舞音乐————高一音乐鉴赏说课稿哈尔滨市第八中学校戚文慧一、说大纲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

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

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

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

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

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

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

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

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我认为目标教学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本课使用了目标教学法的四个环节: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来进行教学设计。

欣赏并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然后对相关的音乐文化进行尝试了解六、总结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

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梁祝》————高一音乐鉴赏说课稿哈尔滨市第八中学校戚文慧一、说大纲音乐教学大纲要求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要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说教材(一)本课教学内容1、运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神奇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曲式⑵协奏曲;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必要有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方面艺术技巧的探索过程,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曾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

《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三)、教材重点、难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唱音乐片断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2、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教会学生以下学法:1、创设良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获得知识。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不同节奏速度变化中,培养学生对不同主题能正确区分判断。

4、创设实践,发挥学生想象与思维能力,让学生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五、说教学过程(一)教学程序设计:组织教学----传授新课----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让学生简单讲述《梁祝》故事情节,激起学生回忆、进入“角色”,学生兴趣进入课堂,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

2、用录音机播放磁带,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结合多媒体出示板书。

3、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影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板书4、课堂作业(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5、板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2)创作时间:1959年(3)题材:民间传说(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5)体裁:奏鸣曲(6)名词解释: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