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D.政治性
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B.经济发展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B )。B.族类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C )时期。C.南朝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D.1987年
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D.民族
2.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B.演进
3.民族( D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D.同化
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C )同化。C.自然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C )的关系。C.民族群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B )决定的。B.性质
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D.和平与发展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C )。C.社会因素
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A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3.现今世界上共有( C )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C. 3 000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D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D.经济利益
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C )个国家接壤。C.10多
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 A )以上民族共居。A.两个
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C )。C.64%
4.我国大陆地区的( B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B.31个
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 B )。B.18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B )的问题上。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1.( A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A.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C )。C.根本原则
3.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B )。B. 1/3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C.自治权的行使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C )个。C.15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C )个。C.44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B.民主集中制
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D.长治久安
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D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C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 D )。D.对口支援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B )。B.精神文化
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A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
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D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A )上。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D )种。D.15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A )。A.满、回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A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A.11
1.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B )。
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2.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 A )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A.传承性
3.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C )。C.原则性和灵活性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 D )。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C )。C.佛教和伊斯兰教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 C )。C.资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B )。B.自治、自养、自传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C )。C.赵朴初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