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述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
A.弘一法师B.延参法师C.赵朴初居士D.青莲居士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B.科技人员C.教员D.研发人员3.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4.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
A.1/2B.1/3C.2/3D.2/55. 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A.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6.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8.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9.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
A.佛教和道教B.佛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D.佛教和原始宗教10.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1358套)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民族(),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3.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4.()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o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6.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7.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平等、团结、互助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8.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B.科技人员C.教员D.研发人员9.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种。
A.12B.13C.14D.1510.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A.原则性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35820150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试卷代号:1358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5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政治发展B. 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 社会发展2.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
A. 1954 年B. 1965 年C. 1978 年D. 1987 年3.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A.自觉B. 自由C.自然D. 自愿4.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
A.求同存异B. 和平共处C. 互助与互利D. 和平与发展5.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是( )。
A. 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 民族经济发展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6.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个。
A. 28B. 35C. 44D. 557.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 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A. 11B. 12C. 13D. 149.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
A.原则性B. 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10.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A. 自主、自立、自生B. 自治、自养、自传C. 自办、自收、自支D.自立、自养、自强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国开大试题及参考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一、论述题(50分)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25分)【答案要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为密切;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民族团结的大趋势与民族主义(包括民族分裂主义)思想有所增长并存;民族间互助合作的发展与民族间经济领域竞争增强并存;民族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民族间差距拉大并存;民族联系交往增多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内聚力增强并存。
(以上要点须联系实际)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向?(25分)【答案要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问题会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发展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是按照效率进行分配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也是各民族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说更是这样。
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
因此,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以解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将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有明显的反映,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统筹兼顾平等与效率,包括民族平等和经济效率。
只能兼顾,实现平等前提下的效率,效率基础下的平等。
既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要有较高的民族平等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经济的发展将是在效率较量中提高自身效率的发展,将是在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民族素质的发展,将是在平等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享受平等权利能力的发展。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5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58)论述题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答: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方针、原则和政策。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和民族地区的具体环境出发。
(4分)(1)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分)(2)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因地制宜。
(3分)(3)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分)(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分)(5)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民族地区依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措施。
(3分)(6)实行“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3分)(7)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3分)2.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答: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1分)(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6分)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
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
(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6分)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
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
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6分)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
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4)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1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把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比较,最终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共和国成立前的1947年,在内蒙古建立了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正式确定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我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
第一,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都把国家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统一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历代王朝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的治理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创建了带有自治色彩的管理制度。
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依据。
第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这样的民族关系格局,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三,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同时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这样的民族分布和发展状况,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现实条件。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 )。
A.弘一法师 B.延参法师C.赵朴初居士 D.青莲居士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 B.科技人员C.教员 D.研发人员3.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夷狄 B.族类C.夷族 D.蛮夷4.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
A.1/2 B.1/3C.2/3 D.2/55. 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6.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习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21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稳固和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开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开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开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民族关系的根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根本上是(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根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根底D.开展规律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参加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那么是(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开展趋势是(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开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D.民族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开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开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
最新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纸考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纸考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社会C.民族与自然. D.民族与环境3.(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 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长治久安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6.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 B.回、壮C.满、壮 D.满、蒙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8.民族(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 B.演变C.退化D.同化9.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 B.11C.14 D.2110。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个。
A.135 B.145C.155 D.165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 (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 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四、辨析题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答:错,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判断并说明理由(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每题 3 分,其中判断 1 分,说明理由2 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1、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
错,(1 分)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80 种左右,亦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约15 种。
除汉族、回族同语同文,满族、畲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 分)2、新中国建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呈现多种状况。
正确,(1 分)除了大多数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一样,实行地主封建制度下的保甲制度外,在内蒙古部分地方实行的是盟旗制度。
西藏地区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
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家支制度(奴隶制)等。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
)1、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 分)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2 分)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2、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1 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 1 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三、材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观点。
每题10 分。
)1、根据下列材料请谈谈当代中国的民族状况:材料1:“经解放初期科学的民族识别,在当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 个兄弟民族。
据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近13 亿人。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 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 个民族共1 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材料2:“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 公里;南北相距5500 公里,全国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其中,居住着各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其它几乎所有地区,也有居住。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一、填充题(每题1分, 共15分。
写错别字不给分)1.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 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 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2. 民族的分类, 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性)为基本依据。
P173. 在民族形成以前, 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P274. 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P495. 民族发展的(利益、权利), 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
P546.在阶级社会里, 民族斗争, 说到底, 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P737.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P908. 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 有(1.9万)公里。
P909.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 主体条件涉及(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涉及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P104-1051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P110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规定(发展与进步)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只有1项是对的的, 请将对的答案的序号, 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1分, 共10分。
)1.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P4A. 政治发展B. 经济发展C. 文化教育发展D. 社会发展2.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
P10A. 夷狄C. 夷族D.蛮夷3. 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从而彻底否认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
P12A.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4. 以地区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P29A. 氏族B. 部落C. 部落联盟D.民族5. 2023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论述题论述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重要意义1.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2.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3.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对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民族与宗教的联系:a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
b.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存在,对民族的经济生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
c.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a.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属于社会历史范畴。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属于思想意识范畴。
b.民族与宗教有各自的产生发展的规律。
举例说明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也是一个逐渐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溶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交流加强.心理因素包容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心理、地域,经济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产生。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
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过程表现为“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等具体形式。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民族分化、同化、组合。
有的民族源头相同,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最后发展成不同的民族。
如一般认为苗、瑶、畲等民族的形成是“同源异流”的结果。
有的民族则是在历史的某一时刻,从某些民族中分离出来,溶合其它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如回族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
如何正确理解民族同化问题?民族同化,就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民族同化现象是存在于民族发展整个过程的现象,只是不同时期的性质不同。
历史上发生过民族同化现象,当今世界也存在民同化现象,将来也还会发生民族同类化现象。
同族同化有两种类型:一是民族强迫同化,就是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变化过程,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二是民族自然同化;它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如下:(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
(5)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新市场营销法则助推企业成长(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
(2)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4)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
(二)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1)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
(三)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1)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
(2)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3)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论述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民族问题的特性?1.普遍性:首先,人类社会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的民族问题。
其次,民族问题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大凡民族问题都可能会波及到众多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牵涉到民族的利益。
2.长期性: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由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的。
民族的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必然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
3.复杂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民族问题在社会问题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民族问题在社会问题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表明了它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对民族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且是漫长的。
4.国际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是指一国的民族问题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应。
5.重要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内事务?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我们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1.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是这个国家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自主地去解决本国的民族问题是一国家的内部事务,体现一个国家的主权。
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属性,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
多民族国家的主权必须应对民族问题的挑战,必须在应对民族问题的过程中经受考验。
2.冷战结束后,原来在两极格局掩盖下的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和宗教斗争并发,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不安定因素加剧,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些大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利用国际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机,打着“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人道主义干预”等旗号,挑战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这是认识我国民族问题必须把握的国际背景和时代特点。
3.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迅速强大,千方百计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这是一个既定战略,也是一个显露的战略。
在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作用下,国内一些分裂、恐怖分子打着民族旗号进行颠复和破坏活动。
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4.我们必须要维护祖国统一、稳定与安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分裂渗透活动,高举四个维护的旗帜,坚定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坚定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坚定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分裂、恐怖分子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无论打着什么样民族问题的旗号,都是企图颠覆或者分裂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与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相冲突的,都是与历史的潮流背道而驰的,因而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马克思主义承认利益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各民族既有共同利益,但同时又都分别构成为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或利益主体。
为此,民族的权益实际上包含着民族权利与民族利益的一致性。
在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理论及其实践过程,既有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普遍性,又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体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应该同时坚持少数民族平等权益保障的普遍原则和特殊原则。
在当今世界,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国际上有许多关于少数人权利或者少数人群体权利的国际法文件和规定,并强调了对少数人或者少数人群体免遭歧视和侵害的权利。
保障少数民族免遭歧视和侵害、保护们的平等权益问题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所关注的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成为国际人权体系中对现存普遍人权标准的补充。
它的实施基于对普遍人权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普遍人权的保护程度。
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各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长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许多少数民族往往因为其人口数量、地域分布、自然环境、历史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在一些方面还难以有效地依法享受法律赋予他们的各项平等权利,难以完全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所以,我国通过立法、行政、政策等手段进行了引导和调整,在民族政策中形成了一系列对于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原则。
此外,法律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也是调整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的有力手段。
法律确定的我国少数民族所拥有的平等权利是衡量民族平等的关键内容。
我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各民族平等权利合法权益的保障,并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通过政策、司法、行政举措等途径对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权利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从理论依据上看,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尽可能大的集中统一国家,同时又主张多民族国家内每个民族应该当家作主。
只有民族区域自治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
从中国国情和现实依据方面看,我国也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能实行别的制度:我国从秦汉开始就是集中统一的国家,国家的集中统一是我国的传统;从我国的民族分布看,“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也决定了我国也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近代的革命运动创造了各民族合作的条件和基础;另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也借鉴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证明了这项制度是成功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平等;改变了民族关系的旧面貌,实现了民族团结;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调动了少数民族建设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4)总结与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