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变速成图

合集下载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简介-1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简介-1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功能简介一、概述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2003)除了对原有模块进行改进,提高一体化、自动化程度外,还推出了很多的新模块,帮助解释员更快更好的识别油气藏,这些技术对勘探开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OpenWorks 是Landmark软件一体化的数据平台,所有应用程序产生的各类数据均存储于OpenWorks数据库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体,使得各个应用程序之间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为了使Landmark软件一体化功能更加完善,OpenWorks 2003提供了统一的时-深转换工具。

在勘探开发应用软件的发展和使用历程中,Landmark公司的应用软件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结构及管理工具,一直是整个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头羊。

覆盖整个勘探开发研究过程中各种数据类型的一体化的数据模型,是集中数据管理、多学科数据共享的基础;丰富、全面、灵活的数据加载、输出和管理工具,为数据管理者提供了高效率的、全面的数据加载能力和数据质量控制手段;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和查询工具,为各层次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数据浏览和查询手段。

二、软件功能简介1.SynTool 2003(合成地震记录制作)SynTool是一体化的层位标定工具,用以将地质分层、岩性与地震数据精确地联结起来,它提供了建立精确的合成地震记录所需的特征参数,并提供了强大的曲线编辑处理功能来帮助用户校正测井曲线和解决井眼问题。

特有的厚度编辑器和层段编辑器可帮助用户预测远离井的地方构造与油藏属性的变化。

还可以从井旁地震道计算地震子波,并对提取的子波在相位和时间延迟上进行处理,最后显示和应用它,推导出准确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储层标定。

2.SeisWorks 2003(2D/3D地震资料解释)SeisWorks是2D/3D地震解释与分析领域的工业技术领导者,拥有强大的层位、断层解释及图分析功能。

它的多测网合并能力允许用户轻松地将三维工区与二维工区结合起来,并可合并多个三维工区,而无需进行数据的重新格式化与数据的重新加载。

(整理)双狐软件版简介

(整理)双狐软件版简介

软件简介双狐地质成图系统(DF-GVision)采用中文和英文两套界面设计,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DFDraw为强大的图形编辑修饰工具,与变速构造成图及数据库系统相结合,能一次编辑完成T0图、构造图、井位部署图、勘探部署图、地质剖面图、单井柱状图、油藏剖面图、地层对比图、小层连通图、栅状图、各类等值图、沉积相带图、综合评价图等各种图件,且所成图件可再次提出数据进行其它数学运算,具有一次成图多次利用的特点。

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循环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与其它软件系统的兼容问题。

双狐地质成图软件可直接读写CGM图件;直接浏览SegY剖面;嵌入Excel表格文件;导出DXF文件;可方便的进行大图剪裁小图;整合了符号库与修饰库的管理功能;完善了半自动与全自动图像矢量化功能;并提供了配套的井资料数据库成图、带断层(包括逆断层)等值线勾绘等23个常用工具模块,使您的工作会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双狐数据格式为开放的文本数据格式,简单易读,为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的环境。

只要写成双狐数据格式,图形就自然形成。

国际化的图形操作风格●编辑、复制、粘贴、拷贝等操作均采用标准的国际惯例,简单易学;●新增元素属性卡,吸收国内外大型软件的编辑操作功能,使得数据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用户使用方式触类旁通;●加强了用户操作步骤的记忆功能,多步骤的撤销、重做,方便用户对图件的反复操控,加强对用户操作的保护,使得软件更健壮、更稳定;●增加了大量的键盘快捷键,键盘和鼠标配合操作,大幅提高图件编绘效率;●坐标表达式运算功能;●用户工具自定义功能,方便用户自定义一些功能模块加载到菜单中;●井位名称、等值线名称可以用鼠标直接拖拽移动位置,曲线形态也可由鼠标拖动、旋转、错切;曲线编辑方式多样化,不仅保留原有的单节点编辑、线性节点编辑、余弦节点编辑三种方式,还增加了三次样条控制点编辑模式,等值线编辑更快更符合地质人员的需求。

等值线名称沿线随意拖拽 专业的等值线编辑功能移动、放缩、旋转、错切元素 属性卡显示元素参数快捷的成图方式双狐图形的组成很简单,基本上由点和线完成整个图件的描述,用户只需提供基本坐标数据,利用双狐的图层管理及修饰,很快就形成美观的工业图件。

双狐软件2008版简介

双狐软件2008版简介

软件简介双狐地质成图系统(DF-GVision)采用中文和英文两套界面设计,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DFDraw为强大的图形编辑修饰工具,与变速构造成图及数据库系统相结合,能一次编辑完成T0图、构造图、井位部署图、勘探部署图、地质剖面图、单井柱状图、油藏剖面图、地层对比图、小层连通图、栅状图、各类等值图、沉积相带图、综合评价图等各种图件,且所成图件可再次提出数据进行其它数学运算,具有一次成图多次利用的特点。

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循环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与其它软件系统的兼容问题。

双狐地质成图软件可直接读写CGM图件;直接浏览SegY剖面;嵌入Excel表格文件;导出DXF文件;可方便的进行大图剪裁小图;整合了符号库与修饰库的管理功能;完善了半自动与全自动图像矢量化功能;并提供了配套的井资料数据库成图、带断层(包括逆断层)等值线勾绘等23个常用工具模块,使您的工作会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双狐数据格式为开放的文本数据格式,简单易读,为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的环境。

只要写成双狐数据格式,图形就自然形成。

国际化的图形操作风格●编辑、复制、粘贴、拷贝等操作均采用标准的国际惯例,简单易学;●新增元素属性卡,吸收国内外大型软件的编辑操作功能,使得数据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用户使用方式触类旁通;●加强了用户操作步骤的记忆功能,多步骤的撤销、重做,方便用户对图件的反复操控,加强对用户操作的保护,使得软件更健壮、更稳定;●增加了大量的键盘快捷键,键盘和鼠标配合操作,大幅提高图件编绘效率;●坐标表达式运算功能;●用户工具自定义功能,方便用户自定义一些功能模块加载到菜单中;●井位名称、等值线名称可以用鼠标直接拖拽移动位置,曲线形态也可由鼠标拖动、旋转、错切;●曲线编辑方式多样化,不仅保留原有的单节点编辑、线性节点编辑、余弦节点编辑三种方式,还增加了三次样条控制点编辑模式,等值线编辑更快更符合地质人员的需求。

等值线名称沿线随意拖拽专业的等值线编辑功能移动、放缩、旋转、错切元素属性卡显示元素参数快捷的成图方式双狐图形的组成很简单,基本上由点和线完成整个图件的描述,用户只需提供基本坐标数据,利用双狐的图层管理及修饰,很快就形成美观的工业图件。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纯波
沿层均方根振幅平面图 成果
通过对多个工区的属性分析研究发现,一般的工区从两种不同数据提取的 属性都不影响宏观分布趋势,只是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个别工区资料的 对比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用纯波数据沿层提取的均方根振幅平面图中有一个 明显的突变界限,而成果数据提取的结果中却没有这一界限,该界限在剖面和层面上 都不明显,这一界限可能是连片处理工区的交界处,成果数据通过修饰性处理将这一界
地震相分析软件: Paradm公司 stratmagic 、 LandMark 中的
waveclass
其它相关软件:
Geosec(平衡剖面)、 VVA(地震属性解释) 、
Faps(断层封堵)、TEEC(相干技术)、Opendtect(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地质体识别系统)等
地震资料一体化综合解释软件
Landmark Geoquest
成果数据是在纯波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为 使地震剖面同相轴连续、波组特征清楚、能量 均衡、断层干脆、背景自然等等,做了大量的 修饰性处理得到的结果。所以处理流程的不同 使二者在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存在着很大 的差别。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区别

常规处理
纯波数据


叠后修饰性处理


SCALE(振幅剪切) 滤波 动平衡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区别
3 频谱不同
滤波将会改变地震数据的频率,影响频谱的 形态,同时还会影响频谱能量的变化。
纯波
第一组 频谱对比 成果
第二组 频谱对比
整条线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目的层段1400ms-1800ms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经过修饰性处理,不论整条测线还是目的层段, 频谱形态都有明显的改变

LandMark功能简介

LandMark功能简介

兰德马克公司R2003版软件主要功能简介兰德马克公司R2003版软件是在一体化的勘探开发项目数据管理基础上,集地震解释与地质分析等各项研究工作于一体的应用软件环境,以二维、三维地震解释、地质分析和三维可视化等软件为主,结合属性分析等相关软件,组成的一个基本的一体化软件环境。

SeisWorks (地震资料解释)SeisWorks是用于二维、三维地震解释的比较完善的解释软件包。

由于它既支持时间域又支持深度域的地震解释,所以SeisWorks使深度域解释成为一种现实。

它的多测网合并能力允许用户轻松地将三维工区与二维工区结合起来,并可合并多个三维工区,而无需进行数据的重新格式化与数据的重新加载。

SeisWorks的seismicbalance功能使用户能够对测线之间的振幅、相位和频率上的差异进行校正。

SeisWorks的断层解释功能比较好,由于SeisWorks的断层是存储在OpenWorks数据库中,所以解释员在单个工区或多个工区内解释的断层信息均得以快速更新和即时存取。

SeisWorks率先支持压缩数据格式(cmp)和砖式数据格式(bri),使得大块数据的解释工作更加容易实现。

PostStack(迭后处理)该软件包源于地震处理软件ProMax的可靠算法,PostStack提供了极为方便使用的迭后处理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管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利用迭后处理,用户可优化其数据使之集中展示目标层段的特征,并实现迭后处理多种方案的比较。

迭后处理以其众多的快速、方便的处理方式为特色,用户无须对数据进行重新格式化或拷贝,并可交互地设计迭后处理流程以实现用户的不同需求。

与SeisWorks的一体化,极大地缩短了数据操作时间,使用户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

PostStack ESP (数据体相干分析)相干体分析是帮助用户识别或解释由于断层、地层岩性变化而引起的地震层位不连续的有利工具。

该方法对于精确油藏描述和生产开发阶段的储层研究极为重要。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二00五年六月目录一、数据加载(一)启动LandMark (1)(二)建立投影系统 (1)(三)建立OpenWorks数据库 (1)(四)加载钻井数据 (2)二、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一)准备工作 (5)(二)启动SynTool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5)(三)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7)(四)合成地震记录的输出 (8)三、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一)启动SeisWoks (9)(二)三维地震工区中常见的文件类型 (9)(三)显示工区底图 (10)(四)显示地震剖面 (10)(五)解释层位和断层 (10)(六)制作等值线,生成绘图文件(*.cgm)并出图 (11)(七)层位管理 (11)四、时深转换(一)建立速度模型…………………………………………………………13(二)时深(或深时)转换 (15)(三)速度模型的输出及其应用……………………………………………18(四)基准面…………………………………………………………………20五、构造成图(一)作图前的准备工作 (22)(二)用ASCII数据绘制等值线平面图 (23)(三)用SeisWorks解释数据绘制等值线平面图 (24)(四)绘制地理底图 (25)(五)生成比例绘图文件并出图 (28)六、UNIX常用命令介绍(一)目录管理命令 (29)(二)文件管理命令 (29)(三)打印命令 (31)(四)网络操作 (31)(五)其他常用命令 (31)(六)vi编辑命令 (32)应用LandMark软件进行常规地震资料解释OpenWorks是LandMark所有软件模块的一体化工作平台。

在此环境平台下,地球科学应用人员可以直接综合应用各种软件模块,解决各种地学问题。

在LandMark软件中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常规流程如下:●数据加载●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时深转换●构造成图一、数据加载(一)启动LandMark进入LandMark用户后即刻出现OpenWorks工作平台,LandMark软件各种功能的模块(SynTool、SeisWorks、TDQ、ZmapPlus、PostStack/PAL。

landmark-初级教程

landmark-初级教程
• 对新区来说,最好作合成记录,建立时深关系,为地震层位的 时深转换作准备;地震剖面解释和成图。 • 属性提取、储层预测相干分析等; • 注意:大工区范围在一套软件上只需建立一次,以后在该机器 上就不用建了,只需建立seismic project工区即可。
数据加载 井列表创建
数据资料加载
Well header (井名,x , y,完钻井深) Test(试井资料)
选择需要建 list 的井名
输入list表 名
Landmark工作流程
• 对一个新区来说,刚装完landmark软件,首先需要建立坐 标参考系统,即建立project大工区范围。比如整个新疆 project的范围; • 建立seismic project工区范围及seismic工区网格; • 加载地震数据,形成3dv数据体; • 井基础数据加载,包括井位坐标数据、曲线加载等;
把鼠标放到合适的位置点击得到下图
选3dv文件 选3d工区
选过井line号
给过井cdp号两侧范围 一般两侧分别为10道
加好的地震剖面
加载合成记录
加地质分层
选择要加的地质分层,点击Add,然后按Apply. 注:地质分层必须在stratawork里建好
子波提取
提取子波方法一
提取子波方法二
• 加载地震数据,形成3dv数据体; • 井基础数据加载,包括井位坐标数据、曲线加载等; • 对新区来说,最好作合成记录,建立时深关系,为地震层位 的时深转换作准备;地震剖面解释和成图。 • 属性提取、储层预测、相干分析等 • 注意:大工区范围在一套软件上只需建立一次,以后在该机 器上就不用建了,只需建立seismic project工区即可。
Landmark工作流程
• 对一个新区来说,刚装完landmark软件,首先需要建立 坐标参考系统,即建立project大工区范围。比如整个新 疆project或准格尔project的范围;

常用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大全

常用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大全

常用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大全一、地震处理1.ProMax简介LandMark的地震处理软件2.FocusParadigm的地震处理软件系统,配合EPOS3 TE(Third Editon)的版本。

3.CGG地震处理软件系统4.Omega地震处理软件系统。

5.TomoxPro 井间地震处理软件井间地震全套的综合处理分析软件系统,它包括以下主要功能:1)设计与模拟井间地震勘探实验2)计算全波场的井间地震人工合成图3)拾取井间地震波的初至走时4)初至波非线性层析成像5)井间地震波预处理,包括波场分离6)波动方程的全波场偏移7)上行波与下行波的CDP叠加8)偏移后处理与叠后校长量分析与应用该软件系统共包括14个模块,提供大量的质量监控与图形显示功能。

6.Univers VSP 垂直地震处理垂直地震处理VSP7.GreenMountain 绿山Mesa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微机版8.Omni Workshop最新的三维地震勘测设计工具集,自动生成的开放式数据库支持设计、执行和分析各个阶段的数据访问。

9.Vista Window 2D/3D10.GeoCT-I 二维野外小折射自动层析成像软件GeoTomo公司开发的二维野外小折射自动层析成像软件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现场处理野外小折射地震资料。

11.克浪KeLang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12.TestifiLand for Windows仪器、源、接收器测试分析软件,它产生代表读到的原始带数据的统计图表。

13.SPS_QC 地震辅助数据生成与质控系统二、地震解释ndMark地震综合解释软件包R2003,工作站版15CDLandMark的大型地震综合解释软件,包括地震资料解释,三维自动层位追踪,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三维可视化解释、地质解释与地层对比、迭后处理,数据体相干分析,地震属性提取属性分析、地址建模、断层封堵分析做图。

层面与断层模型,出量计算、测井解释,精细目标分析,井位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dMar变速成图变速成图包括建立速度模型、时深转换和构造成图。

LandMark一般是通过TDQ模块和DepthTeam模块实现速度建模;通过TDQ模块来实现时深转换;通过ZmapPlus模块和MapIt实现构造成图。

TDQ速度建模技术概要:TDQ速度建模是通过时间-深度曲线经线性内插生成速度体,或通过地震数据处理提供的速度函数建立速度模型。

时间-深度曲线建立的模型,精度虽高,但数据量少。

用地震数据处理后的速度函数建立的速度模型,数据多, 但精度低。

所以常规方法是:钻井数据的模型作为参考速度模型,地震速度模型作为目标模型,用参考模型标定目标模型。

其标定过程如下:•参考函数〔RDS〕经过输入时深函数重采样而建立的。

即输入函数在网格节点上垂直采样生成参考函数(RDS)。

•目标函数〔SVF〕是通过在每一个参考速度函数位置上对地震速度域做重采样。

•对于每一个参考速度函数建立一个标定函数〔SFF〕。

标定函数值等于参考函数值除以目标速度函数值:SSF =RDS / SVF标定函数(SSF)在参考函数相同的位置上重采样。

通过综合钻井数据和由地震数据提取的连续速度信息,可以提高深度模型的精度。

但这流程适用于简单的地质区域。

在这类地区,构造层要平缓。

具体操作步骤:1、用OpenWorks (数据库)的时深表做速度模型1).建新的速度模型。

打开SeisWorks Project:的 List…,选择三维项目:。

TDQ---> Model--> New2). 选择活化时深表。

TDQ---> Build --> From Time - Depth Table...---> Select A Well List, OK- Time Depth Tables(下图)。

当你在左侧接活一个钻井时, 在右侧将显示所有的T - D表。

选择用来建速度模型的T - D表。

3).建立和存储速度模型。

TDQ---> Model--> Save/ Save As 输入速度模型名:2、用速度函数做速度模型1). 输入速度函数,建立速度模型TDQ ---> Model---> Import---> Velocity Function File---> Import Velocity Function File2). 存储速度模型。

TDQ---> Model--> Save/ Save As 输入速度模型名:3用时深表速度模型标定速度函数模型1). 选择速度函数模型----> TDQ ---> Model--->Open…---> Open Model2). 标定速度(T - D Table)模型---> TDQ ---> Build- Calibrate Model…---> 选择钻井速度模型:3). OK---> 速度函数模型即被标定。

4). 存储速度模型。

TDQ---> Model--> Save/ Save As技术要领:1、用时深表建速度模型,时深表可以是合成地震标定输出的时深对,也可以是ASCII码输入的时深对;2、选择时深表,如果时深表内有不被采用的井时,请选择 use no time-depth tablefor this well(图)基准面一般设为“0”;时间漂移选:“Appaly time shif first”。

3、采用处理输出的速度函数做速度模型时,速度类型可以是:平均速度: (Time - Average Velocity);RMS速度: (Time - RMS Velocity);层速度函数: (Time - Interval Veloci)。

如果是平均速度,在文件格式头写入:FUNCTION_TYPE = TVave其文件的格式如下##FIELDS = Function ID, X, Y, Time, Vave#FUNCTION_TYPE = TVave#LINEAR_UNITS = METERS#DATUM = 0.000000#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0.0000 3824.1340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1103.0000 3824.1340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1124.0000 3830.0886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1154.0000 3896.8977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1218.0000 3843.2019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1259.0000 3873.7251Function1 682534.96 3929135.31 1302.0000 3893.2563#Function2 683178.90 3915723.29 0.0000 3785.4084Function2 683178.90 3915723.29 1150.0000 3785.4084Function2 683178.90 3915723.29 1192.0000 3787.9363Function2 683178.90 3915723.29 1211.0000 3797.8694Function2 683178.90 3915723.29 1235.0000 3817.1821Function2 683178.90 3915723.29 1282.0000 3823.8845#Function3 683269.23 3931338.27 0.0000 3748.2974Function3 683269.23 3931338.27 1116.0000 3748.2974Function3 683269.23 3931338.27 1141.0000 3743.2954时间----必须用”ms”表示双程时间, 不能倒转, 不能有两个相同的时间值。

4、用时深表建速度模型时,时深表选择之后,OK--->如出现一下提示,说明某口井的时深关系不正常。

时深对的时间不能有重复值,也不能颠倒。

5、用时深表速度模型标定速度函数模型时,OpenWorks 时深表(T-D Table)最好用ASCII文件输入时深对,这样才与井吻合的好。

如果采用合成记录标定的时深关系,不一定与井吻合。

因为合成记录标定的不一定与地震层位吻合的好。

DepthTeam建立速度模型技术概要:DepthTeam Express允许应用时深表(T/D)、地质分层(Well Top)、地震时间层位(Time Horizons)、地震速度(DMO)、分析函数等快速地建立速度模型。

通过时间-深度曲线线性内插生成速度体; 构造时间层位约束速度函数内插,使其逼近”Well Pick”,而且,由于速度总是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或影响,建立模型时使用构造信息将得到更精确的速度模型;钻井分层进行伪速度估算, 其模型计算方法如图:由地震速度经过DIX公式转换或约束反演的方法,转换为层速度,或使用分析公式:Vz =Vo + KZ 计算层速度。

其中Vz______Z深度时的速度。

Vo_____这一层(Layer)的顶部速度。

K______速度梯度。

从这一层(Layer)顶部深度开始的速度增量。

然后用这两种方法建立速度模型来标定TD函数速度模型,或伪速度模型。

对TD函数的标定,DepthTeam Express和TDQ标定大致相同,差别在于标定函数可以沿构造时间层位进行构造内插。

基本过程如下:•参考函数〔RDS〕经过输入函数_Time / Depth Function重采样而建立的。

即输入函数在网格节点上垂直采样生成参考函数(RDS)。

•源速度函数〔SVF〕__Seismic / Analytic Velocity是通过在每一个参考速度函数位置上对源速度域做重采样。

•对于每一个参考速度函数建立一个标定函数〔SFF〕或。

标定函数值等于参考函数值除以源速度函数值。

公式如下:SSF =RDS / SVF标定函数(SSF)在参考函数相同的位置上重采样。

•通过对标定函数(SSF)做构造(Surface)内插建立速度校正体(VCV)。

•输出标定速度体〔OVV〕,(OVV)等于源速度体(SVV〕与速度校正体(VCV)的乘积。

公式如下:OVV =SVV x VCV地质分层(Well Pick)的标定使用一个输入速度体(原始速度体)和一系列与时间层位相对应的分层“Pick”。

DepthTeam使用原始速度数据计算在”Pick”位置上的深度,并与”Pick”深度进行比较。

一般讲它们是有区别的。

使用原始速度体计算每一个”Pick”位置上的深度值和双程时间,该深度与”Pick”数据一般会有误差,其标定的过程是:•在”i”层的所有深度“Pick”上,计算双程时间:Ti。

•使用双程时间和背景速度(被标定的速度体),计算深度:Di。

•计算Di和占井“Pick”深度Dp之间的差:Dz = Di – Dp。

•根据Dz计算速度误差__校正速度•对所有的”Pick”都进行上述计算后,使用校正速度更新原始速度。

速度模型的标定能解决速度数据的精度和速度数据的有效性之间是矛盾:由于迭加速度在探区内分布较密,但是精度不如其他数据类型高;由迭加速度转换到层速度,虽然可以在探区内了解速度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趋势,但是不能为深度转换提供精确的速度;由时间-深度表计算的深度精度较高,但在探区内的速度分布较迭加速度稀疏;由分层和地震时间层位估算的伪速度精度最高,当然其分布又较稀疏。

通过速度模型的标定,就能解决这种矛盾,既能是速度数据分布较密,精度又高。

DepthTeam Express与TDQ建立速度模型的主要区别是:•DepthTeam Express 建立速度模型时可以进行质量监控。

它应用3D Viewer或OpenVision进行观察和检测。

•DepthTeam Express对输入的时深表(T/D)可以进行编辑。

•Depthteam Express使用“标定”技术去组合不同的输入数据。

允许使用更多的信息建立速度模型,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

具体操作步骤:一、建立初始模型DepthTeam Express--->Model Manager – DepthTeam---> File --->New:1、打入模型名:2、按Next后输入地震项目名:3、按Next后定义深度单位:meters4、按Next后明你建立的模型范围与地震项目的范围一致5、按Next后在该窗内可以改变速度模型的范围6、按Next后可以改变模型的深度范围和设置地震基准面(一般设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