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产权法》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它是为培养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应用型高等法律人才服务的。
通过学习知识产权法课程,使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发展概况有个全面了解,并明确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知识产权法》课程4学分,72学时,教学周期为一学期,全年开设。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为《知识产权法》,主编中国政法大学黄勤南教授,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该教材为过渡教材。
该教材系统阐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
这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基本法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
二、其他媒体1.本课程计划制作12学时IP课件,它对文字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重点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字教材内容。
2.本课程计划制作二次电视直播课程,每次1学时,针对教学进行动态辅导答疑。
3.网上辅导,本课程将提供网上辅导,帮助理解和掌握文字教材内容。
三、教学环节1.自学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
2.利用多媒体学习收视IP课程阅读网上辅导文章是系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远程学习。
并利用网上交互答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电视直播课程电视直播课程是实现动态教学、远程交互的重要手段,学生应利用电视直播听取主讲专家的辅导,解决学习难题。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intellectualpropertylow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属于人文与艺术类。
知识产权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一般原理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了解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带来的影响。
从而建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面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认识新事物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知识产权法导论(2学时)主要知识点:本章讲诉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同一性和区别,知识产权的对象的本质与特征,知识产权的性质与分类,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重点:知识产权的概念、对象和范围,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关系。
难点: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著作权法(8学时)主要知识点:本章讲述著作权的概念、特征和历史发展;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邻接权的概念和内容;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对著作权的保护和法律限制。
重点:著作权的概念、特征;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接邻权的概念和内容;对著作权的维护和法律管制。
难点:邻接权的概念和内容;著作权的内容。
第三章专利法(6学时)主要知识点:本章讲述专利权的概念、特征和历史发展;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的申请和审批制度;对专利权的保护和法律限制。
重点:专利权的概念、特征;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对专利权的维护和法律管制。
难点: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第四章商标法(4学时)主要知识点:本章讲述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功能和历史发展;商标权的取得和具体内容;对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重点: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商标权的获得和具体内容;对商标权的法律维护。
难点:对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4学时)主要知识点:本章讲述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起源和发展,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法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教学目的知识产权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理解和领会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况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为处理知识产权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该课程涉及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保护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等众多内容,容量大且课程抽象难懂,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2.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案例教学,在课后要通过各种媒体关注时下发生的知识产权热点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知识产权实际问题的能力;3.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具有相通性,因此要善于运用比较学习法。
通过比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行比较记忆;4.要求熟读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法律条文及相应实施细则(条例),熟练掌握知识产法的主要法律法规,为今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学、合同法。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含义、权利内容、权利取得以及权利保护。
五、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
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2)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3)知识产权的对象;(3)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
2.重、难点提示(1)知识产权的范围;(2)知识产权的特征;(3)知识产权的对象。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学分:具体学分4、总学时:具体学时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知识产权法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一)知识产权法概述1、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和范围2、知识产权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体系3、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二)著作权法1、著作权的主体作者其他著作权人2、著作权的客体作品的概念和种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3、著作权的内容人身权财产权4、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期限著作权的取得方式著作权的保护期限5、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6、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三)专利法1、专利制度概述专利的概念和特点专利制度的作用2、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的单位共同发明创造的单位和个人3、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4、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5、专利申请与审批专利申请的原则专利申请的文件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6、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人的权利专利权人的义务7、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无效宣告8、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强制许可的种类强制许可的条件和程序9、专利权的保护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四)商标法1、商标与商标法概述商标的概念和功能商标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2、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商标权的主体商标权的客体3、商标注册商标注册的原则商标注册的条件商标注册的程序4、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权人的权利商标权人的义务5、商标权的期限、续展和终止商标权的期限商标权的续展商标权的终止6、商标权的无效商标权无效的情形商标权无效的程序7、商标使用的管理商标使用的方式商标使用的管理规定8、商标权的保护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五)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1、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2、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诋毁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六)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产生和发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原则和制度2、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协定)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知识产权法是法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掌握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基本要素,并能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范;2、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国际规则和国内法规;3、学会分析、解决知识产权法的实际问题;4、培养创新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内容1、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性质、法律关系等基本问题;2、专利法:专利的申请、审查、保护等;3、著作权法:著作权的产生、内容、保护等;4、商标法:商标权的产生、内容、保护等;5、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6、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涉及TRIPS协议等。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理论知识,配合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案例,提出解决方案;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了解实际操作流程;4、模拟法庭:模拟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教材,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答疑和资料下载;3、实验室资源:配备先进的法律实验室设备,进行模拟实验和数据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给予平时成绩;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知识产权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专利法的保护范围?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商标2、以下哪一项不是著作权的特征?A.专有性C.地域性D.时间性3、根据商标法,下列哪一项是无效的注册商标?A.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B.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商标C.不合符注册条件的商标D.未经许可使用的商标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A.未经许可复制他人的作品B.未经许可表演他人的作品C.未经许可修改他人的作品D.未经许可发布他人的作品2、根据专利法,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专利权的终止?A.专利权人主动放弃专利权B.专利权期满C.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D.专利权人以非法的手段获取专利权三、判断题1、一旦获得了专利权,就可以永久地享有该权利。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篇一:知识产权教学大纲《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知识产权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课程编号:2414221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分/周学时:2/2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况,了解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掌握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法理论正确分析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产权纠纷。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创造性能力和独立学习钻研能力。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吴汉东等编知识产权法通识教材(第一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王迁、王利明等编知识产权法教程(第3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王兵编知识产权基础教程(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与案例分析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必须改变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计36学时,为考查课。
考试分为平时作业(含课程设计)、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比例为20%、20%、60%。
评定学期成绩时结合平时出勤情况得出该门课成绩。
五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总论(4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性质与分类,正确认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知识产权概述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1.1 知识产权的含义和特点1.2 知识产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2.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2.1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框架和原则2.2 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第二部分:专利法教学1. 专利的概念和作用1.1 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和范围1.2 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2. 专利侵权规定和案例分析2.1 专利侵权行为及其法律后果2.2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及解决途径第三部分:商标法教学1. 商标的定义和功能1.1 商标的注册条件和规定1.2 商标的使用和管理2. 商标侵权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2.1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2.2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第四部分:著作权法教学1. 著作权的涵义和保护对象1.1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和范围1.2 著作权的转让和许可2. 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法律救济2.1 著作权侵权种类及案例分析2.2 著作权侵权的救济措施和诉讼程序第五部分:商业秘密法教学1. 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点1.1 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和义务1.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和违法后果2. 商业秘密案例分析和保护策略2.1 商业秘密侵权案例及解决方法2.2 商业秘密保护策略和措施实践第六部分:知识产权法的实践应用1. 知识产权法律实务1.1 知识产权法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2 知识产权法在跨国经营中的应用2.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和挑战2.1 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兴问题和处理方式2.2 知识产权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前景展望通过以上详细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内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提高,为深入研究和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创新动力和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繁荣。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为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经登记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可以 受专有权的保护。
权利内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包括专有使用权和专有转 让权。
商业秘密保护法
商业秘密定义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 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02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
知识产权法概述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 智力成果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特征
知识产权法具有独占性、地域性 和时间性等特点,旨在保护智力 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知
识创新和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知识产权法体系包括专利法、商 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等, 各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 同构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法体系。
保护措施
国家鼓励和支持植物新品种保护 工作。对于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 行为,权利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 担法律责任。
权利内容
植物新品种的权利人享有专有使 用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
07 知识产权法的实践应用
知识产权法的诉讼实践
01
知识产权诉讼概述
知识产权诉讼是指当事人因知识 产权纠纷而向法院提起诉讼,以 维护自身权益的司法实践。
03 专利法
专利法概述
专利法的定义
专利法是调整因发明创造 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专利法的立法目的
保护发明创造,促进科技 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
专利法的法律特征
具有独占性、地域性和时 间性。
专利权的申请与授予
专利申请的原则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1. 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的定义和重要性:知识产权法是一门专门保护智力创作成果和其他智力成果的法律学科,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产权法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它旨在平衡知识产权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益,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发展: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版权和专利权的保护,但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涵盖了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还包括了发明、商标、外观设计等。
知识产权法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等。
这些法律为知识产权的创造、确认、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法律框架,明确了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法的特点和原则:知识产权法具有独特的法律特点,包括地域性、时间性、专有性等。
知识产权法的实施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共领域原则等,旨在平衡知识产权人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法在面临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知识产权法将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
1.1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分类在信息时代,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它涉及到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对于激励创新、促进科技和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明确知识产权的基本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法律权利,这些智力成果可以是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知识、信息,如专利、商标、版权等;也可以是以无形形式存在的知识、创意和技能,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一、《知识产权法》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三)开课对象:九江学院各专科专业学生(法学专业除外)(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各专科专业的综合教育选修课程。
(五)教学目的1、学习和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提高知识产权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2、熟悉各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训练和提高解决司法实践问题、处理法律纠纷的能力;3、了解知识产权法在民法中的地位,注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其他民事法律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六)教学内容知识产权法学是研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学学科,掌握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是各类法律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智力创造者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在我国加入 WTO 以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八)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
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性质及特征,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含义、基本制度的类别及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权的基本特征,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种类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二、知识产权的种类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一、知识产权的性质二、知识产权的特征第三节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二、知识产权法的体系三、知识产权法的地位考核要求: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民事主体基于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属性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即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理解: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各种权利;知识产权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属性及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知识产权法所采用单行法的立法体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
掌握: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基本特征,即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知识产权法的含义、基本制度的类别及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识产权具有不同于其他民事权利的特点,因而采取民事特别法的方式给予保护。
第二章著作权法概述教学要点: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的演变,理解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掌握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概况及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著作权和著作权法一、著作权的概念二、著作权的特征三、著作权法的概念第二节著作权的起源与发展一、著作权的起源二、著作权的发展第三节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考核要求: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即是主体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我国著作权的立法历史。
理解: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发展的四个阶段。
掌握:著作权的特征;我国著作权的主要原则。
第三章著作权的对象教学要点:了解作品的概念、特点和种类,理解作品的构成要件,掌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作品的概念一、作品的定义二、如何理解作品的定义第二节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作品四、美术、建筑、摄影作品五、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六、其他作品第三节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一、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二、其他考核要求:了解:作品的种类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指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理解:作品的概念,即是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一定的形式创作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掌握: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四章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教学要点:了解著作人身权的内容构成,理解著作人身权的各个权项,掌握著作权取得的途径与保护期限。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著作人身权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二、著作人身权的特征三、著作人身权的内容第二节著作财产权一、著作财产权的内容构成二、著作财产权的各个权项的特征第三节著作权的取得一、著作权取得的概念二、著作权取得的方式第四节著作权的保护期间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间的概念二、保护期间的意义三、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有关规定四、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间的法律规定考核要求:了解:著作人身权的概念;著作财产权的内容构成,著作权取得的概念;著作权的保护期间的概念。
理解:著作人身权的特点;著作财产权的各个权项的特征;保护期间的意义。
掌握: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有关规定;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间的法律规定。
第五章著作权的主体与著作权的归属教学要点:了解著作权人的概念及基本分类、理解原始主体及其他著作权人(继受主体)的相关规定,掌握几种特殊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认定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著作权人一、著作权人的种类二、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三、著作权的继受主体第二节著作权的归属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二、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原则三、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对作品著作权的影响考核要求:了解:著作权人的种类,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理解:著作权的继受主体;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对作品著作权的影响。
掌握: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第六章邻接权教学要点:了解邻接权的概念及与其他著作权的关系;理解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广播电视组织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含义;掌握表演者,广播电视组织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邻接权概述一、邻接权的概念二、邻接权的产生和发展三、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第二节表演者权一、表演与表演者的概念二、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三、表演者权的权利内容第三节录音录像制作者权一、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二、录音录像制作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三、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第四节广播组织者权一、广播组织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第五节出版者权一、出版者权的概念二、出版者权的内容三、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考核要求:了解:邻接权的概念;表演与表演者的概念,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广播组织者权的概念;出版者权的概念。
理解:邻接权的产生和发展;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录音录像制作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广播组织者与其他权利人的关系;出版者权的内容。
掌握: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表演者权的权利内容;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及权利保护期;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第七章著作权的利用教学要点:了解著作权转让、著作权许可使用、著作权的特征,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利用制度的规定。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合同的主要内容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付酬办法和违约责任第二节著作权的转让一、著作权转让的概念二、著作权转让的内容第三节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一、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二、著作权纠纷的仲裁三、著作权纠纷的仲裁考核要求: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著作权转让的概念;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
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合同的主要内容;著作权转让的内容;著作权纠纷的仲裁。
掌握: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付酬办法和违约责任;著作权的其他利用方式;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诉讼及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八章著作权的限制教学要点:了解著作权权能限制的各种具体情形,理解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的试用条件及其相互区别,掌握合理使用的认定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合理使用一、合理使用的概念二、合理使用的条件三、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第二节法定许可一、法定许可的概念和范围二、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三、法定许可与合理许可的异同点第三节强制许可使用一、强制许可的概念二、强制许可与法定许可的区别与联系考核要求:了解:合理使用的概念;法定许可的概念和范围;强制许可的概念。
理解:合理使用的条件;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强制许可与法定许可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法定许可与合理许可的异同点。
第九章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教学要点: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理解著作权侵权的构成种类及法律责任,掌握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及其有关规定。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立法例上的两种情形二、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第二节一般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一、一般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二、一般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第三节严重的侵权行为及行政和刑事责任一、严重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二、侵权人承担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第四节侵权纠纷的解决及诉讼程序问题一、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二、关于诉前临时保全措施考核要求: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侵犯著作权行为立法例上的两种情形;严重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表现形式;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一般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人承担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关于诉前临时保全措施。
掌握:我国著作权法做出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适用;一般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对侵权人的行政处罚方式及其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关于诉前证据保全措施。
第十章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教学要点:了解专利申请人的概念,理解专利申请人的种类、应具备的条件,掌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区别。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专利权的主体一、专利权主体的概念二、专利权主体的种类第二节发明一、发明的概念二、发明的种类三、发明的特点第三节实用新型一、实用新型的概念二、实用新型的特点三、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第四节外观设计一、外观设计的概念二、外观设计的特点三、外观设计与发明及实用新型的区别考核要求:了解:专利权主体的概念和种类;发明的概念;实用新型的概念;外观设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