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55382b763231126edb11bb.png)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按要求填空(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2)夕阳下,______,两三行未曾着岸。
(______《双调。
寿阳曲。
远浦帆归》)(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两句,为“所有的苦,以后都会笑着说出来”这句“心灵鸡汤”作了生动的诠释。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下列文句所描写的景色,依一年时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甲。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丙。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丁。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A. 甲乙两丁B. 甲丙乙丁C. 丙甲乙丁D. 丙丁乙甲3.习总书记《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文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下列文句与其意不符的一项是()A.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B.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C.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D.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一萼红•盆梅【元】朱睹顏玉堂深。
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
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
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
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①,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
何事东君②,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
莫问调羹③心事,且论笛④里平生。
【注】①婉晚:迟暮。
②东君:司春之神。
③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后喻治理国家政事。
④笛:指笛曲《梅花落》,此处代梅花。
(1)全词押的是“______”韵。
(填入一个韵母)(2)对本词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上片᧿写了盆梅在暖融的天气下初绽,展现清幽高洁之美,令人魂销心醉。
B.“长恨”一词表明盆梅虽占尽风情,却仍对自身境遇充满了愤恨不平之气。
上海2019高考一模汇编:散文(15个区)
![上海2019高考一模汇编:散文(15个区)](https://img.taocdn.com/s3/m/aadb68fca58da0116d17491e.png)
2019年上海语文一模——现代散文【奉贤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
(15分)风把人刮歪刘亮程(1)刮了一夜大风。
我在半夜被风喊醒。
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
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
她撕扯,哭喊。
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2)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
是风把麦捆刮走了。
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
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
风朝着村子那边刮。
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
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3)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
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
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
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
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
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
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4)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
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
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
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
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
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
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
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
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
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5)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
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
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
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ef60829f524ccbff0218478.png)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_________·潼关怀古》)(3)杜甫《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将来夫妻重聚的感人情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王遭到误解猜忌后,借诗句表明心迹,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C.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一个社会的心灵,当然只能反映在人的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不难从中看出并把握时代的脉搏。
①然正如滴水可见太阳②任何个人的观感都有其个别性③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时代精神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人皆有错(节选)[美]刘易斯·托马斯①错误就深藏在人类思维的基础之中,像根瘤那样滋养着整个结构。
要不是我们具有犯错误的能耐,我们决做不成任何有用的事情。
我们是生来就要犯错误的,编好了码犯错误的。
②常言道,我们在“尝试和出错”之中学习。
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说呢?为什么不说“尝试和搞对”或“尝试和获胜”呢?老话这么说,是国为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就是这样的。
上海市奉贤区2019年1月高三上学期一模调研(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2019年1月高三上学期一模调研(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f05fca9b89680203d82593.png)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调研(期末)测试语文试题2019年1月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2)“轻拢慢捻抹复挑,。
”出自白居易的《》(3)杜甫在诗歌《登楼》中对当时的国家危局既表达愤怒,又流露信心的两句是“,”。
2.朋友沏了壶好茶招待你,你以诗句抒发感慨,以下明显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B.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C.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D.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3.选项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中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
A.非虚非实,非疏非密 B.虚实相生,疏密相用C.半虚半实,半疏半密 D.虚实分明,疏密了然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
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
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来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
但它无疑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②缺乏事实感,批评就会“东面而视,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
□托·斯·艾略特曾郑重地指出:“批评家必须具有非常高度发达的事实感。
这绝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或常见的才能。
它也不是一种容易赢得大众称赞的オ能。
事实感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起来的东西。
它的完美发展或许意味着文明的最高点。
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事实领域需要去掌握,而我们已掌握最外面的事实领城、知识领域,以及我们所能控制的最外面的领域,将被更外面的领域用令人陶醉的幻想包围起来。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积累运用)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积累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cdc95b27284b73f342500e.png)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积累运用【浦东新区】1.按要求填空。
(5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1分)(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1分)(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
”(3分)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傲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小梅十岁生日,叔叔希望她长大不要忘父母的恩情,说:“一朝花蕾秀,十年父母恩。
”D.小张在外地工作,和同乡朋友节日相聚时充满感慨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产生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
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
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A.③④②①B. ①③②④C. ②③①④D. ③①④②【答案】:一、1、(1)暮霭沉沉楚天阔(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1)A(2)D【徐汇区】1.按要求填空。
(5分)⑴锲而不舍,。
(《劝学》)⑵柳永的词《八声甘州》“,,”三句描写,以“渐”字领格,勾勒出一幅深秋雨后的萧索图景。
2.阅读新闻周刊记者采访金庸先生的片断,按要求选择。
(5分)记者:金庸先生,您辞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导的职务,在81岁高龄远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金庸:原先王朔批评我的小说太俗了,我并不在乎,我写通俗小说,俗是免不了的。
【推荐】奉贤区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推荐】奉贤区2019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8a3ecfd0a79563c1e7297.png)
奉贤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2)“轻拢慢捻抹复挑,。
”出自白居易的《》(3)杜甫在诗歌《登楼》中对当时的国家危局既表达愤怒,又流露信心的两句是“,”。
2.朋友沏了壶好茶招待你,你以诗句抒发感慨,以下明显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B.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C.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D.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3.选项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中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
A.非虚非实,非疏非密B.虚实相生,疏密相用C.半虚半实,半疏半密D.虚实分明,疏密了然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
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
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
但它无疑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②缺乏事实感,批评就会“东面而视,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
□托·斯·艾略特曾郑重地指出:“批评家必须具有非常高度发达的事实感。
2019年上海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2019年上海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cb813eefdc8d376ee3285.png)
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2)“轻拢慢捻抹复挑,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诗歌《登楼》中对当时的国家危局既表达愤怒,又流露信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沏了壶好茶招待你,你以诗句抒发感慨,以下明显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B.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C.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D.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3.选项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中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
A.非虚非实,非疏非密B.虚实相生,疏密相用C.半虚半实,半疏半密D.虚实分明,疏密了然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
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
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来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
但它无疑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②缺乏事实感,批评就会“东面而视,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
□托·斯·艾略特曾郑重地指出:“批评家必须具有非常高度发达的事实感。
上海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上海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f08bed6137ee06eef9182e.png)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8页,满分150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证明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1分)(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1分)(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
”(3分)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傲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小梅十岁生日,叔叔希望她长大不要忘父母的恩情,说:“一朝花蕾秀,十年父母恩。
”D.小张在外地工作,和同乡朋友节日相聚时充满感慨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产生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
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
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A.③④②①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第六种自由熊培云①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②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刊,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
2019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答案
![2019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e92c90242a8956bece4a1.png)
奉贤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初为《霓裳》后《六么》、琵琶行并序;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2.(2分)D3.(3分)B二、阅读(70分)4.(2分)D5.(3分)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指出当下文学批评仅关注“时代价值”与经验而忽视了传统经验和价值而显得肤浅短视。
6.(3分)C7.(2分)A8.(3分)围绕以下思路推断:可能只注重“时代价值”,无法抓住要害、指明关键的批评能力。
“返归”可以让我们古今沟通中发现文学中永恒流传、让人确信的东西,能让我们思考定位一部作品的文学位置和意义。
9.(4分)(1)事实感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2)事实感是一切批评活动可靠、有效的充要条件;(3)事实感能以敏锐的洞察、深邃的剖析与清明的阐述,透视批评对象的真实意图,在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构成的意义世界建立联系,确定作品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所属艺术门类的发展要求,并探寻新的端倪和趋向;(4)事实感是文学批评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的唯一通途。
10.(3分)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
11.(4分)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
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
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
“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12.(3分)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上海及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doc
![上海及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6cce8c9fe4733687f21aa5c.png)
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2019.12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 ,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纵豆蔻辞工,,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3)本来是自己思念对方,却描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有人将这种手法命名为叫“从对面写起”;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运用这种手法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应受到尊重。
自尊、自重,就意味着尊重他人,自主、自由,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
我们常常发现,标榜者与者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唯命是听的人往往不负责任。
与完全相反,宽以待己者往往严以对人。
这正是因为自尊者尊重人,自由选择的人是负责的人,而又决不强人所难,自爱的人爱人,他们懂得。
①摧眉折腰事权贵②己所不欲,勿施予人③不为五斗米折腰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2)青年作者王俐平在一次座谈会上认识了《文学月刊》的编辑李格非老师,王俐平为了投稿和请教方便,主动加了李格非老师的微信。
某日,王俐平将自己的短篇小说用微信发送给李格非老师,微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李老师,奉上一篇小作,请您多加指教;如有可能发表在贵刊,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李格非因为工作调动,不再担任该刊编辑,于是回复道:谢谢您的信任,很抱歉,我已调离编辑部。
下面是几位同学替王俐平拟定回复李老师的微信,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太遗憾了!他们会为失去一位这么好的编辑而感到惭愧。
B.噢,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祝您在新的岗位顺利。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e660b510661ed9ac51f349.png)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试卷语文(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①我一直以为,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
这种特色,成为了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
国外的城市里,即便有古老宏伟的建筑,建筑有沧桑浑厚的门庭,但它们没有门联。
就像它们的门庭内外有可以彰显它们荣耀的族徽一样,北京的门联,就是族徽一般醒目而别具风格。
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代之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頫写了这样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当然,这样的帝王门联,是悬挂在元大都的城门之上的。
我这里所说的门联,是指一般人们居住的院子大门上的那种。
但我相信彼此只有地位的不同,其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北京院落大门之上的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而已,就像皇家园林变成了四合院里的盆景。
②说起北京的门联能够兴起,和老北京城的建筑格局有关。
老北京的建筑格局是有自己的一套整体规划的。
从紫禁城到左祖右社、四城九门,一直辐射到密如蛛网的街道胡同,再到胡同里的大宅门四合院,再到四合院的门楼影壁屏门庭院走廊,一直到栽种的花草树木,都是非常讲究的,是配套一体的。
而作为老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四合院,大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给人看的一张脸,所以叫做门脸儿,自然格外重视。
老北京四合院大门,皇帝在时,是不允许涂红色,都是漆成黑色的,只有到了民国之后,大门才有了红色。
所以,现在如果看到那种古旧破损的黑漆大门,年头是足够老的了,而那种鲜亮的红漆大门,大多是后起的暴发户。
③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是双开门,这不仅是为了大门的宽敞,而是讲究中国传统的对称,这就为门联的出现和普及提供了方便,门联便也就成为了大门的一种独特的组成部分。
这种最讲究词语和词义对仗的门联,和左右开关的对称大门,正好剑鞘相配,一拍即合。
在老北京,这样的四合院大门上,正如西洋人穿西装一定要戴领带一样,是不能没有门联的,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主人的文化,哪怕是为了附庸风雅呢,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你看,提到了这个门面的词儿,北京人,一贯是把门和脸放在一起等同看待的。
上海奉贤2019高三一考试试试题--语文
![上海奉贤2019高三一考试试试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76e113e2bd960590c677dc.png)
上海奉贤2019高三一考试试试题--语文【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题〕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苗蛮子○1“崇洋媚外”这个词,近些年在中国有些火,那些对西方文明热情拥抱的国人,很自然地被归入这个词条之下。
殊不知,早在18.19世纪,许多西方人也曾对中国文明充满着近乎狂热的崇拜,而且其中不乏有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
○2两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等等,无一不受到思想启蒙家们的盛赞。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
”据说伏尔泰在盛赞儒家学说的同时,甚至还在礼拜堂里挂起孔子像,朝夕膜拜。
而在霍尔巴哈.波维尔等人眼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
”在英国诗人拜伦笔下,中国更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幻影:“遥远的中国开来的船/无一不为他卸下馨香的产品”。
○3看着欧洲思想家〔而不是普通老外〕笔下这些炫目的词句,亲爱的同胞.尤其是那些据说是“爱国分子”的国人,是不是有些晕乎得飘飘然了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一种无知与谵妄了。
○4启蒙思想家们将十八九世纪的中国描绘成天堂,当然有欧洲人多激情浪漫的因素,至于像拜伦这类疯子式的天才诗人,将中国虚化为一个理想物也就更不足为奇。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启蒙思想家们是由于脑袋发热,而看不到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的种种缺陷。
比如同时代的卢梭就认为,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规矩,他们的伦理更多是掩饰,而他们的人性那么多为屈尊和崇上;而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以至于在孟德斯鸠看来,不免有些悲观地不确信“一个能够保证政治自由的政府是否适合中国”。
○5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当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不过是他们按照“既定需要”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
欧洲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急需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
上海市2019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9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fd5a3af7ec4afe04a1dfb5.png)
上海市2019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________·郴州旅舍》)(2)吾师道也,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
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 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 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 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3.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 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 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潘知常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
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
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
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
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
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
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
2019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6483dd524de518964b7dfb.png)
2019年12月奉贤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一模)语文试卷(2019.12)★祝考试顺利★(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2),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3)姜夔《扬州慢》虚实对比,虚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凄凉情形的词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2)下列选项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好友从千里之外捎来家乡特产,却之不恭,最后只好笑纳。
B.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并登门看望。
C.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D.大作已拜读,收获颇多,惟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望赐教!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①对于散文而言,除了“文类之母”这个暧昧不清的指称之外,能够直指人心的命名是匮乏的。
无论是在散文研究界还是在散文理论界,“散文理论的贫困”几乎成了认知的共识。
部分学者还进一步阐发,认为散文理论的贫乏是世界性的,散文理论建设是个普遍性的难题。
②新时期文学以来,文学理论与写作教材的丰富与多元,又加剧了散文定义不断膨胀的趋势。
而在散文理论专著之中,首先以定义的形式解决散文的内涵问题,似乎也成了某种约定俗成。
每一种定义往往是不重复的,区别于前人的,有独立性特征的定义。
源于各自阐释立场的不同,以及基于创新的心理诉求,造成了关于散文的定义差异性显著、互不搭界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填空。
(5分)(每空1分)(1),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2)夕阳下,,两三航未曾着岸。
(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3)《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的两句诗是:“,。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在通往机场的大道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多年老友的书店终于要开业了,再忙我也要光临。
D.洪水退去之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3.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3分)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8题(16分)①小说似乎正在逐渐死亡。
除了一些小说作者和小说批评者肩负着阅读小说的职业性义务之外,小说杂志是越来越少有人去光顾了——虽然小说家们的知名度还是不小,虽然他们的名字以及家中失窃或新作获奖之类的消息更多地成为小报花边新闻。
小说理论也不太有出息,甚至给自己命名的能力都已基本丧失,于是只好从政治和经济那里借来“改革小说”之类的名字,从摄影和建筑艺术那里借来“后现代主义”之类的名字,借了邻居的帽子出动招摇过市,以示自己也如邻家阔绰或显赫。
②可以玩一玩技术。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在汽车、饮料、小说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技术引进的初级阶段往往有点混乱,比方用黑色幽默的小说技术来颂扬农村责任制。
但这都没什么要紧,除开那些永远不懂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盲,除开那些感悟力远不及某位村妇或某个孩童的文匠,技术引进的过程总是能使多数作者和读者受益。
问题在于技术不是小说,新观念不是小说。
小说远比汽车或饮料要复杂得多,小说不是靠读几本洋书或游几个外国就能技术更新产值增升的。
技术一旦廉价地“主义”起来,一旦失去了人的真情实感这个灵魂,一旦渗漏流失了鲜活的感觉、生动的具象、智慧的思索,便只能批量生产出各种新款式的行尸走肉。
技术主义竞赛的归宿是技术虚无主义。
用倚疯作邪胡说八道信口开河来欺世,往往是技术主义葬礼上的热闹,是很不怎么难的事。
聪明的造句技术员们突然藐视文体藐视叙述模式藐视包括自己昨天所为的一切技术,但他们除了给纯技术批评家们包销一点点次等的新谈资外,不会比华丽的陈词滥调更多说一点什么。
③今天小说的难点是真情实感的问题,是小说能否重新获得灵魂的问题。
④我们身处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一个不相信灵魂的时代。
周围的情感正在沙化。
博士生在小奸商面前点头哈腰争相献媚。
白天造反的斗士晚上偷偷给官僚送礼。
满嘴庄禅的高人盯着豪华别墅眼红。
先锋派先锋地盘剥童工。
自由派自由地争官。
耻言理想,理想只是在上街民主表演或向海外华侨要钱时的面具。
蔑视道德,道德的最后利用价值只是用来指责抛弃自己的情妇或情夫。
什么都敢干,但又全都向往着不做事而多捞钱。
到处可见浮躁不宁面容紧张的精神流氓。
⑤这种价值真空的状态,当然只会生长出空洞无聊的文学。
幸好还有技术主义的整容,虽未治本,但多少遮掩了它的衰亡。
⑥当然,一个文化大国的灵魂之声是不那么容易消失的。
史铁生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谕而多一些自语。
他的精神圣战以个体的生命力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静和辉煌。
史铁生的笔下是较少有丑恶相与残酷相的,显示出他出于通透的一种拒绝和一种对人世至宥至慈的宽厚,他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
他发现了磨难正是幸运,虚幻便是实在,他从墙基、石阶、秋树、夕阳中发现了人的生命可以无限,万物其实与我一体。
⑦能写出这样小说的人,他们的光辉不是因为满身披挂,而是因为非常简单非常简单的心诚则灵,立地成佛,说出一些对这个世界诚实的体会。
独特的精神空间不可能被跟踪被模仿并且形成所谓文学运动。
无须靠人多势众来壮胆,无须靠评奖来升值,他们已经走向了世界并且在最尖端的话题上与古今优秀的人们展开了对话。
他们常常无法被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认领,因为他们笔下的种种惊讶发现已道破天机,具有神谕的品质,与“主义”没什么关系。
⑧这样的世界完全自足。
小说不能创汇发财。
小⑨当新闻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并且日益发达之后,小说其实就只能干这样的事....说只意味着一种精神自由,为现代人提供和保护着精神的多种可能性空间。
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
如此而已。
(有删改)4.概括第①段内容。
(3分)5.对第④段“沙化”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用化虚为实的手法,表现出很多人的情感格局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B.用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人们的感情变得坚硬和劣质。
C.用化虚为实的手法,突出了恶质情感对于社会伦理的巨大伤害。
D.用比拟的手法,凸显了由于价值真空而导致的情感“荒漠化”。
6.分析第⑥段举作家史铁生事例的作用。
(3分)7.以下对文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作者批评小说家门靠花边新闻博人眼球,获得了不低的知名度。
B.第②段对待当今小说作者“玩一玩技术”的倾向,作者认为他们除了为纯技术批评家提供新谈资,不会有任何益处。
C.第④段举博士生、斗士、高人等例子,目的在于批判耻言理想,蔑视道德的社会现象。
D.第⑨段加点词“这样的事”指的是小说展现对世界的诚实体会,独具一格,不倚仗技术和理论而发出灵魂之声。
8.结合本文以及自己的具体阅读体验,谈谈对第⑨段“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这句话的理解。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
(16分)我心归去韩少功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
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
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
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
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⑨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
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9.第②段画线句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此加以赏析。
(3分)10.分析第③段运用第二人称的作用。
(3分)11.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3分)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②段里“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化虚为实,生动形象的表现身处异地的寂寞空虚感。
B.第⑥段写对故乡的思念,选择了“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等日常生活里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熟稔,思乡之情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与血脉之中。
C.作者在文中展示了法国优裕的物质生活,称其为“风雅富贵之邦”,与记忆中故乡浮粪四溢的废墟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乡贫穷落后的忧虑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