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工业“十三五”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器工业“十三五”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期刊名称】《电器工业》
【年(卷),期】2016(000)007
【总页数】8页(P67-74)
【作者】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作者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电工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柱,是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给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作用。
标准化是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工行业标准化发展30多年以来,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世界经济竞争不断洗牌的今天,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国制造2025》的工作精神,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管理机制,提高标准化服务质量,保证标准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提高电工行业标准化水平,特制定本发展指导意见。
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10年来,电工行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装备支撑。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十二五”期间,电
器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随着设计、制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质量的提高,我国发电、输变电设备等部分主要产品已经实现了升级换代,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
同时,三峡电站、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等世界性工程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正在步入电力装备制造强国之列。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贯彻落实《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电器工业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行业标准化研究逐步深入,形成多个专业技术规划,标准化工作呈现综合体式的发展方式。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机构建设更加合理,科技成果形成标准的渠道更加畅通,激励机制逐步完善,产学研共同参与技术标准研制的格局基本形成。
企业标准化主体位置逐渐凸显,企业标准化意识明显加强,形成多个产业联盟,并探索联盟标准的编制和推广方式。
国际标准化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多项我国优势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标准化人才结构不断向国际化、复核型、高层次方向发展。
(一)开展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做好标准化的上层建设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注重结合国家技术改造需求,不断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相关重要标准战略研究和试点,为标准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求,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简称“中电协”)参与国家标准化法修订工作研究,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牵头组织编制了《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体系建设——新能源领域》报告,对民用标准目前的现状、需求,军民标准
相互转化的目标、任务、程序、管理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建立具有系统性、协调性、适用性、前瞻性和面向国际的国家标准化体系。
制定《电器工业“十二五”标准化指导意见》,并将规划内容和重点工作上报国家主管部门,被纳入相关政府规划中。
牵头相关行业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新能源”研究报告,同时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
等领域提出了电工行业标准化建议。
作为试点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制改革研究,
编制“电工行业强制性标准机制改革研究报告”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改革可行性建议,并对强制性332项国家标准和计划开展了梳理。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部署,结合电工行业多次出现标准实施后出现争议的问题,开展标准实施反馈机制研究,提出标准实施反馈机制建设思路。
参与国家可靠性标准研究工作,根据电工行业先行情况,提出《可靠性标准研究情况报告》。
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对电器附件领域标准进行了比对和体系研究,并开展电器附件领域插头插座标准化宣传工作。
根据国家能源局要求,梳理电工行业安全标准体系,编写《能源行业电工安全标准研究报告》,提出开展安全标准的有效建议。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配合百强能效活动,组织行业编制“电工行业能效标准情况报告”,提出“能源行业电工领域能效标准化工作任务”。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推进方案”编制,提出在“高效燃烧及高效能源传输技术装备”、“能源梯级使用技术装备”、“高效余热利用装备”等领域预热锅炉、联合循环等技术方案。
根据《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低压电器、电动工具、电气传动、高压开关、电力电容器、变压器等专业领域开展备案试点。
(二)完善电工行业标准体系,探索团体标准制定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围绕国家工作重点,推进了重点领域标准研制,逐步建立起了体系完整、国际对应、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电工标准体系。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2013-2015年)》要求,依托能源标准
化工作平台,跟踪国内和国际风能、太阳能、氢能产业的发展,加强风力发电机组环境适应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太阳光热发电设备、电工储能设备等新技术领域标准研制。
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求,加强电工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制修订,跟踪国际低碳标准化工作进展,依托环保产业和技术发展,开展
电工产品环保标准研制,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电工装备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依据国家有关能效限额政策,重点推进发电机、变压器等重点领域的标准项目。
依托行业发展,探索团体标准(T/ CEEIA)制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行业
健康发展中的技术标准支撑作用。
“十二五”期间发布了《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器—设备接口》等19项团体标准,开展了《工业煤粉锅炉》、《智能式低压无功补偿集成电器》等30余项团体标准研制。
依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低碳技术联盟,根据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和行业发展,开展电工设备生产能耗限额标准联盟标准研制工作;依托中国电器工业软起动技术联盟,开展了电机软起动相关的联盟标准预研工作,有效推进产业创新技术融入标准。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共制修订国家标准1017项,其中已经完成628项
(制定444项,修订184项);还在制定过程中389项(制定207项,修订
182项)。
目前,电工行业现行国家标准2026项,占全国现行国家标准总数的6.1%。
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28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1695项,指导性技术文件50项,比“十一五”期间新增加了444项,增长了28%。
(三)加强专业技术委员会管理,提高标准化工作质量
技术委员会是标准的生产车间,为了全面提高标准化工作质量,“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注重标准机构的完善和调整,为深化标准化改革、提升标准化支撑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完成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变频调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机软起动分技术委员会、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仪器仪表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电线电缆标委会绕组线分技术委员会、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8家新标准机
构申报和组建工作。
完成52个技术委员会委员518人次调整;完成63个技术委员会换届,涉及专家2299人次。
目前,电工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量已达91个,其中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8个和分技术委员会34个、能源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个、机械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个;共对口71个IEC/TC/ SC6 及2个ISO/TC/SC。
共有行业专家3600余人次。
完善了电工行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基本满足行业需求,保证了标准化工作高质量的开展。
同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电工行业作为试点开展了电工行业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巡视、考核工作,并完成了相关报告。
探索建立和开展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绩效考核和IEC对口单位考核,规范了电工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
加强了年度工作汇报制度,保证技术委员会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开展。
通过上述工作,电工行业不仅在规章制度方面更加完善,也同时为上级部门开展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及建议。
(四)加强科技对标准的分类支撑,提高标准技术质量
“十二五”期间,电器工业行业申请了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对电工行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
完成了《电气安全国际标准和汉语电工术语平台研究》、《支柱绝缘子和退火铝导线等7项国际标准研究》、《智能电工设备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百万千瓦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技术规范研究》等多项质检公益项目研究、制定。
通过完成这些科研项目,推进了“IEC 60519-12:2013电热装置的安全红外加热装置的特殊要求”、“IEC 62693/ Ed.1.0工业电热装置-红外电热装置试验方法”等17项国际标准的制定,有效地将我国的先进技术上升为国际标准。
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国际提案的研究》、《电动汽车充放电接口及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绿色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机电产品绿色制造基础标
准与应用》等多项863课题项目研究,完成了《液流储能电池性能检测评价方法
及规范及标准的研究开发》、《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体系研究》、《国标电气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材料选择》、《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标准项目》等多项重点项目的研究,有效开展了电工行业关键技术指标和技术内容研究,实现技术研发与技术标准的有机衔接。
(五)制定合理战略方针,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了大量工作,不断提高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力度和国际话语权。
编制了国际标准化战略规划实施措施工作,并在保持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中高层岗位、稳步推进国际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配套工作。
完成我国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战略规划实施措施编制工作。
明确提出了电工行业“十二五”及更长远时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并启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培育和制修订任务。
成功保持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的中高层岗位优势并争取国际标准化荣誉,使得许昌开普检测院的李亚萍博士获全票成功连任IEC/ TC95主席,并获得IEC托马斯·爱迪生大奖提名;西安高压开关设备研究院周会高接替西安西电电力
系统有限公司苟锐锋,继续代表中国任IEC/SC22F主席。
稳步推进电工行业各专业领域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和培育工作,基本完成电气安全、工业电热设备、输配电电力电子等“十一五”时期立项的国际标准项目研制。
同时,向IEC提出了液流电池、高压直流无功补偿、机械门锁、环境设计、架空导线、
铅酸蓄电池等新的国际标准提案并积极争取立项。
启动了复合绝缘子、高压熔断器、电工结构、绝缘系统、液流电池等专业领域国际标准提案研制工作。
将热电联产、混流式水轮机、高压直流术语、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接口、晶闸阀及电力导线材料等国际标准项目推进至草案阶段,并顺利完成绝缘材料空间电荷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研制。
通过总结承担IEC/SMB中国国内专家工作组秘书处的工作经验,编写了《IEC标准化管理局(2007-2012)工作报告》,与IEC中办合作打造了IEC标准化和技术活动信息共享平台;稳步推进IEC/SMB/SEG6(非传统配电网/微电网)新机构的设立,联合承担IEC智慧能源系统标委会技术对口机构;积极跟踪新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动态,参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承担IEC秘书处3个,IEC主席3个,出任IEC/SMB 中高层专家6人,共参与IEC标准工作组217个,专家人数达到304人次,在国际发、输、配、用电等领域都具有了国际话语权。
先后10人次获得IEC 1906奖(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IEC/TC/SC专家),前IEC/ TC95主席获得我国第一个IEC托马斯·爱迪生大奖,为我国争取成为IEC常务理事国,承担副主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开展柔性直流输电、裸电线、工业电热等领域国际标准研制,作为前头起草国向IEC提交国际标准提案28项(其中成功立项27项,已发布国际标准14项)。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激励措施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为了更好地鼓励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成功引进了基金奖励机制,创建了正泰公益基金。
连续5年,对48大类标准进行了奖励,先后对43位为电工标准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青年学者进行了奖励。
同时,响应“企标更高”以及“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国家标准化改革要求,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性及贡献,弘扬先进事迹,营造企业贯彻实施标准和支持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良好环境,建立了“电器工业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单位”评选机制。
“十二五”期间对18个领域的27家企业进行了表彰。
(七)标准化科研、标准制定取得成绩
“十二五”期间,电工行业标准化科研和标准制定工作成果显著,相继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1项(一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7项(其中项目二等奖2项,组
织奖2家,突出贡献奖2人,优秀中青年1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项);IEC 1906奖10人次;IEC托马斯·爱迪生大奖1人次。
这些标准的获奖,体现了在实施技术标准
战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电工标准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电工行业存在问题
目前,电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尚存在如下问题:
1)标准发展需要满足产业转型升级。
电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需要标准为规范市场提供技术依据,满足市场对标准供给的需求。
电工行业面临“共性技术研究滞后”、“部分高端产品核心技术缺失”、“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度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现代制造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等问题,需要制定新的标准,起到规范有关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发展的作用。
2)标准体系需要更新。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交叉、融合的特点,有关专业标准体系目前存在重复、矛盾的问题,包括不同专业领域标准之间和不同层级标准之间的矛盾。
同时,在大环境变革的情况下,现有标准体系过于老旧,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推陈出新。
需要建立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在内的新型标准体系,打破现有格局,做到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3)标准化管理机制需要加强。
标准制定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有待得到进一步加强,有些标准仍出现发布后或审查后意见过多的情况。
需要出台更加合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从程序上保证标准反映各方共同利益,各类标准之间需要衔接配套。
另外,很多标准技术面广、产业链长,特别是一些标准涉及上下游等相关方立场不一致,协调难度大,需要出台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二)电工行业标准化发展趋势
电工行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决取于技术发展。
电工行业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中的发展趋势如下:
1)安全可靠。
人类利用电力能源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IEC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无论电工技术如何发展、电工行业标准化如何发展,电气设备及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直是最基本且至关重要的技术因素,同时也是电工行业标准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当然,安全技术本身的内涵也伴随电工技术发展不断延展,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趋势,使传统的电气安全概念与信息行业的数字安全概念逐步走向融合。
2)绿色化。
电力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消费均离不开对各种资源的消耗。
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问题的愈加重视,电工行业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为先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依据我国近年发展的有关政策,电气设备绿色化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趋势: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设备,支撑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二是加强系统和设备能效技术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开展电气设备生态设计指标研究,量化设备环境影响。
3)智能化。
在当前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对电工行业带来的直接变革就是电气设备智能化。
作为电工行业的新方向,电气设备智能化特别需要设备接口、通讯协议和交换信息格式的统一协调,从而保证整个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操作。
4)系统化。
从近年来发展的新兴技术来看,从特高压到智能电网、再到电动汽车、微电网等,都是属于系统技术,即通过系统向用户提供功能和服务,呈现出系统化、集成化的特点。
针对系统化技术发展趋势,特别需要多个行业部门共同协调开展工作,因此,在标准化工作方面更加需要通过标准体系由上至下指导具体标准项目研制,保证系统下标准项目协调一致。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家
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均提出了关于开展提升装备制造业
标准化的有关要求。
编制行而有效的“十三五”电工行业标准化指导意见,解决目前电工行业的突出问题,引导电力装备行业转型升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以标准为支撑,进一步提升电工行业创新能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迫在眉睫。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提高电工行业标准的适用性、先进性、有效性为重点,优化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体系及融合。
在新常态下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存、层次分明、协调共赢的新型标准化发展架构。
有效推动“标准化+”战略,不断提高电工标准化对其他领域的服务能力,打造和推广“中国标准”,提升国际标准化水平,切实发挥标准在整个电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和技术推进作用。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电工行业标准化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政府为立足之本,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在新常态下稳中求进,进一步稳固“十二五”发展成果,落实新举措、建立层次分明的新型标准体系,形成科技与标准、标准与产业相结合的有效推进机制。
加强与各领域的标准融合,继续开展节能减排、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标准水平,将电工行业“中国标准”的国际竞争力和贡献力推向新的高度。
(二)主要任务
(1)优化标准体系
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着力解决标准缺失老化滞后、交叉重复矛盾、标准体系不够合理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创新作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
按照强制性标准制定原则和范围,在“十二五”的基础上,
继续对现行电工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制修订计划开展整合精简工作。
不再适用的予以废止,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确需强制的提出继续有效或整合修订的建议,同时研究提出各领域强制性标准体系框架。
全面掌握强制性标准的应用实施情况,充分考虑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认证制度、监管制度衔接,以及相关标准之间的协同配套等因素。
在新标准制定发布前确保原标准能正常实施和发挥作用,不造成监管真空,不降低安全底线。
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
按照推荐性标准制定原则和范围,对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制修订计划项目开展集中复审。
提出复审结论,形成废止一批、转化一批、修订一批的标准项目清单。
厘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界限,着重解决现有推荐性标准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突出问题,缩减数量和规模,提高标准体系的协调性和适用性。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
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首批39家社团标准试点之一,本着“创新理念、市场驱动、规范运作、创建品牌”的宗旨,在电工领域组织行业制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重点解决市场急需、国行标缺失等问题,满足工程和招投标应用、检测认证、电气设备和产品上下游相关的配套关键部件规范、市场前期产品推广选用、行业指导和评价等方面对标准的需求。
放开搞活企业标准。
根据国家对于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的工作要求,促进和帮助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组织标准化机构协助企业参与IEC和ISO国际标准研制,协助企业参与国家标准、机械行业标准、能源行业标准研制,协助企业组织制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及后续行业推广,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行、地标的企业标准,协助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全方位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
(2)强化标准管理
不断完善标准制修订机制,强化协会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对标准符合性监督、检查、协调作用,强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检测、技术把关作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