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从自然中探寻奥秘在规律中发现真理——《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人类进化的视频片段(约3-5分钟),该视频展示了猿从爬行动物到人类的进化过程,特别关注脊椎结构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视频内容涵盖现代科技与人类生活方式对身体结构的潜在影响,如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脊椎的压力。

(图从猿到人的进化)(图从人到猿的退化)多媒体引导问题:教师在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随着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会不会对脊椎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返祖现象?这一现象能否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二)作者简介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达尔文从小热爱自然科学,22岁剑桥大学毕业后,他跟随海军勘探舰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积累了大量的动植物和地质材料。

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他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这本是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表现,自然选择可以解释本能的形成。

文本依据:第九小节中提到:“某些本能虽然神奇,可是根据连续、微小、有利变异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并不比身体构造更难解释。

”⑥ “地质记录”与“自然选择学说”: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实证支持,帮助验证其理论基础。

文本依据:在第十一小节中提到:“如果我们承认地质记录的极端不完备性,那么地质记录所提供的事实就强有力地支持了遗传变异理论。

”⑦ “地理分布”与“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能够解释生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适应与分布现象。

文本依据:第十二小节中提到:“谈到地理分布……生物曾发生过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移;那么根据遗传变异学说,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概念与“自然选择学说”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文本依据对这些关系的具体支持。

2.师:将上述分析得出的八个概念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关系,绘制成本文的概念关系图。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课文是这本书最后一章的节选部分。
了解《物种起源》
③特创论认为各种生物之间并没有亲缘关系,而达尔文则认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
从文本来看,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① 自然选择保存了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使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
4. 信息收集与处理
在学习《自然选择的证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相关的科学资料和信息,以支持或反驳文章中的观点。这需要学生具备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包括如何从各种来源获取有效的信息,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用于支持自己的观点。
5. 跨学科整合
虽然《自然选择的证明》主要是一篇生物学文章,但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对自然选择的全面理解。这种跨学科整合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②所有的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
③动植物通过自然选择来保存和积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变异或个体差异,做到适者生存。
第三段中“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显然在分布上有明显的限制,它们按亲缘关系围绕着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这两点都与变种的特征相似。”句中“这两点”指哪两点?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几个部分。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2. 通过研读课文,领悟学术论述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3. 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作者概括的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难点: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重点: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学习提示《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文章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

《物种起源》是有着重大影响的经典科学论著,从节选部分也可以领略其学说的基本风貌。

《宇宙的边疆》则是一篇当代科普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宇宙的全景。

梳理事实,从中发现基本规律,作出结论,这是科学的基本工作。

学习这两篇文章,要明确事实、规律、结论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由此展开分析和推论,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阅读时要理解其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初次接触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科学经典,可能会感到很难。

其实深文也可以“浅读”,1/ 11能了解基本内容,对论述方法与思辨力量有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作为科普作品的《宇宙的边疆》比较好读。

学习时除了关注其中介绍的宇宙知识,还要梳理讲述的顺序,理解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内容,以及从哪些方面引导我们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的。

这两篇文章分属学术论著和科普作品,表达方式、语言风格都有所不同,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和思考。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课标依据:(一)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本课主要涉及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课程目标中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提升思维品质和鉴赏文学作品几个要求);(二)内容: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学习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本课主要涉及的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实施: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创设综合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四)评价:全面把握学习任务群特点;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明确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的重点和联系;教材分析(一)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本课位于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篇,学习本课,有利于厘清文本各观点及其关系,学会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表达、论证方式及整体思路。

(二)本课教学内容的编写思路与结构特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作者及作品介绍有利于理解《物种起源》的创作背景,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划时代意义,激起学习兴趣;主要观点及写作思路梳理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有利于把握选文的主要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学会一般的阅读实用类文本的方法;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有利于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性、观点的科学性、综述的完备性和观点的明确性;拓展练习部分有利于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局限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不合理之处。

(三)本课的教材和相关资源的处理的情况:篇目选自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篇,其他资源包括自制PPT、达尔文及《物种起源》创作的背景材料、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1《自然选择的证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1《自然选择的证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1《自然选择的证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3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教材理解与把握】本单元选入三篇文章,分为两组。

《自然选择的证明》和《宇宙的边疆》阐明科学原理,介绍科学知识,引领我们了解自然,思考人类的未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研讨科学史问题,追溯科学研究的历程。

这些文章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类探索自然、反思自我的成果。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要注意感受论著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应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注意抓住关键概念,梳理思路,把握逻辑,理解主要内容;体会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结合理科课程的学习,拓展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自然选择的证明》。

【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2.研习分析长句,准确理解句意,赏析长句之美。

【教学过程】1.浏览全文,结合预习回答:关于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本文阐明的观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自然条件下物种能够发生变异,产生变种,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逐步发展成新的物种;生物通过自然选择,择优弃劣,适者生存。

2.梳理本文的结构思路。

1—2段阐明观点。

自然条件下生物能够发生变异,生物通过自然选择,择优弃劣,最适者生存。

3—6段,谈支持自己观点的各种具体事实和论点。

第3段谈物种与变种的关系,物种起先都是以变种的形式存在;第4段谈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最为歧异的后代;第5段谈自然选择通过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第6段举例说明生物通过缓慢变异而适应自然环境。

7—10段分析自然选择的作用。

第7段指出自然选择尤其是性选择使自然界处处充满美;第8段谈自然选择通过竞争使生物优胜劣汰;第9段谈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本能;第10段谈因遵循遗传变异法则,物种杂交的后代酷似其父母。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 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进化案例,如蝴蝶的变异,让学生分析自然选择在其中的作用。
4. 项目导向学习:分组让学生设计小项目,研究自然选择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媒体使用方面,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进化图片、视频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同时,提供相关文献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提高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然选择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将案例研究与项目导向学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设计来深入理解自然选择的理论。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详细讲解自然选择知识点,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实践中掌握技能,解答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体验自然选择知识的应用,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4. 强化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自然选择,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5. 提升文化素养:结合文本分析,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相互渗透的理解,丰富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自然选择的概念或许已有初步了解,但可能对自然选择的具体机制和其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实例,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 教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知识测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在线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实施过程
内容逻辑关系
2. 自然选择的证明过程:通过课文中的实例,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
3.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论据,概述自然选择的过程。
板书设计:
1. 自然选择的四大要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 自然选择的证明过程:通过课文中的实例,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
3.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论据,概述自然选择的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自然选择的证明》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植物的变异现象、进行物种间的杂交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选择的作用。
参加科学讲座: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家讲座、科普活动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自然选择理论的兴趣。
参观博物馆:利用周末或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对自然选择的理解。
6. 创新与实践: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 自然选择的四大要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选择相关的主题,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引入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和作用,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方面,课堂讨论的组织和引导不够充分。在小组讨论中,教师需要更好地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
2.教学方法方面,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教学评价方面,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够全面和准确。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教师需要更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对课堂讨论的组织和引导,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在小组讨论中,教师需要更好地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选择在未来科学发展或应用中的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自然选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6.教学PPT:制作一份详细的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的呈现、多媒体资源的展示、教学活动的引导等。PPT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7.教学指导:准备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导,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教学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以便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运用自然选择理论分析生物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并能够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表达。

2021-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

2021-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主要概念,梳理整体思路,理解基本观点与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2.运用概念和逻辑,阐述一个科学原理或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

3.结合达尔文环球旅行考察,探究其用科学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作者概括的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难点: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写作背景达尔文年轻的时候,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张海外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派遣大量舰船和探险队到各地进行探险和科学考察。

1831年,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考察,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并且搜集了大量资料。

1836年回国后,达尔文以进化论的观点研究、整理科学考察的资料,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三、作者介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人教部编版语文高二课时61第四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教案(选择性必修下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高二课时61第四单元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教案(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XX中学 XX【学习目标】1.通过抓取核心概念“自然选择”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疏通段意。

2.通过功能词、功能句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思路。

3.通过画概念图,分析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文本内部逻辑。

【学习过程】【情境导入】为什么雄性孔雀比雌性孔雀漂亮?为什么变色龙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颜色。

【课前预习】1.标注概念术语初读文章时,边读边画出文章的术语和概念,通读文章后,看看哪些概念理解了,哪些概念没有理解;哪些概念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是关键概念,哪些概念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是次要概念。

就一些重要、难懂的概念如何去把握和理解,填写“课前预习任务单”,以书面呈现的方式提交小组交流。

2.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结合生物学科知识,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相关知识。

3.查阅资料,联系现实,思考本文入选部编版教材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一)抓重要概念,晓段落大意【筛选并整合科普文信息的步骤】(1)从文中的重要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

(2)抓住文中的重要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提取的信息包括体现概念和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

(3)从文章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4)抓住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明确:(二)分层合并,理清思路请同学阅读文章,运用功能词、功能句划分文章层次。

方法 1:功能词、功能句(总起、总结、过渡;转折、因果等)第二段过渡句:我已经尽可能忠实地将反对这一学说的种种疑难问题和意见加以概要地综述,现在我将转而谈谈支持这一学说的各种具体事实和论点。

明确:文章结构为总分: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14 自然段。

方法2:综述和结论(课文注解①节选自《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舒德干译。

略有改动。

题目是编者加的。

)明确:小结:整体思路提出自然选择理论→列举大量事实和自然现象,用自然选择理论进行解释,论证物种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针对自然选择学说面临的难题进行解释,证明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生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各种现象,总结生物同源、迁移与变异的观点。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再看一看本能吧。某些本能虽然神奇,可是根据连续、微小、有利变异 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并不比身体构造更难解释。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 什么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是几句? ①许多物种存在很多与外表不同的性状。 ②许多物种有着不能很好适应它生存环境的性状。 ③许多物种能够适应原本无法生存的环境。 ④某些物种出现与其性状不符的行为习性。 ⑤许多生物有与自己生存所需能力无关的性状。 ⑥某些动物的身体构造与其生活需求不对应。
序号 1 2
3
4
5
段落
事实
第3段 同属的许多物种仍很繁盛的情况下,仍会有许多变种存在。
第6段
(概括)
第9段
(筛选)
第11段
(筛选)
第12段
(筛选)
第9段中哪些是“事实”?哪个是最概括的“事实”? ①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②同属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而来。 ③边缘物种虽处于极不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但仍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 ④蜜蜂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能力。 ⑤南美洲热带和温带的鸫类与英国的那些物种一样在其巢内糊一层泥土? ⑥许多本能还会使其他动物受害。
潘晨烨
序号 1 2 3 4 5
段落
事实
第3段 同属的许多物种仍很繁盛的情况下,仍会有许多变种存在。
第6段 许多物种具有与其生存环境不相匹配的性状。
第9段 边缘物种虽处于极不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但仍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
第11段 某种程度上,地质层中的化石的性状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 第12段 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
3.边缘物种虽处于极不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但仍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 (第9段) 【解释】同属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而来,并且继承了很多共 同的性状。共同祖先的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失去也是缓慢 的,所以它们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 4.某种程度上,地质层中的化石的性状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 (第11段) 【解释】现生生物与灭绝生物源于同一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旧的生物类型 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优胜劣汰),所以化石分布层呈现出性状过渡 规律。

+《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03
11-14 阐述段地质记录 提供的事实和 地理分布出现 的遗传变异方 式都遵循自然 选择的法则。
04
课堂小结
本文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用大 量的事实论述了有关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并多角度批驳了特创论的荒
谬,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你对“生物变异”“自然选择” 两个概念的理解。
——王源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
背 景
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 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 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

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

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
第二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
理严性 谨,,以无反可问辩、驳道质,理疑是论的道语理证气论逐证步最展好开的,证推明论。
第五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 “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
赏析句子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 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 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 最为歧异的后代。
第一部分(1-2段)是 总说,概述生物变异 的主要原因是“自然 选择”。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3-14段)是分说,分 别从物种变种、生物本能、 杂交后代、地质记录、地理 分布等事实现象来阐述物种 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内在关系。
总括
课文通过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运用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式,严谨辩证地论述了自然选择在物种 变异中的作用,有力地批判了神创论的错误观点。

【高中语文】《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新教材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设计第13课《自然选择的证明》目录一、素养目标二、学习资源三、教学素养四、预习任务五、作者背景常识六、鉴赏活动七、文本研读第13课《自然选择的证明》一、素养目标人文主题——求真求实1.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2.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语文素养1.研习科学论著,感受论著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

2.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注意抓住关键概念,厘清思路,把握逻辑,理解主要内容。

3.体会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特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4.拓展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如撰写读书报告)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5.掌握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资源1.两篇介绍自然科学的文章:《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的“综述和结论”部分,对全书主要内容做了分析、概括,以大量科学事实为依据,有力地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驳斥了特创论。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性质的电视解说词,作者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从宇宙整体到星系(星系群、子星系)到太阳系再到行星,最后回到地球,介绍了宇宙组成的相关知识。

文章融入议论和抒情,传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类的感悟。

2.一篇探讨科学史的文章:《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梳理了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审视和哲学的思考,肯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和科学意义。

文章主要以各学说出现的时间为线索,引据相关史料,力图勾画历史的准确面貌并作出评论。

但是作者并未将几千年的史料一一道来进行考据,而是择要述评,详略结合,既清晰勾勒这场论争的脉络,又突出了论争的要点,再作评价和理论总结。

三、教学素养1.梳理重要概念,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

2.分析文本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3.体会两篇文章严密、准确的语言特色,感受文中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精神。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概念,把握文章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围绕问题提出的主要观点。

2.梳理论述思路,了解选文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

3.结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的相关知识,了解科学研究中对各种逻辑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体会其逻辑严密,表达严谨等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概念,梳理论述思路,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研究中对各种逻辑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体会其逻辑严密,表达严谨等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先带大家看一组图片。

被汹涌的大河隔开的鼠种群,经过几千年后相遇,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同一环境中的两种蝴蝶——枯叶蝴蝶和翅色艳丽的蝴蝶,差别如此之大;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这四种前肢骨骼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但其内部结构模式却如此一致……这些图片大家熟悉吗?没错,这是老师从生物学必修2教材中找到的插图,这些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都做出了解释,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

二、达尔文与《物种起源》1.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同年参加英国海军贝格尔舰环绕世界的考察航行。

回国后,他坚持整理了考察中收集的大量资料,陆续发表了有关生物学及地质学的考察报告。

这五年的旅行考察更促使他思索物种起源的问题。

2.1859年11月24日出版的《物种起源》,详细介绍了达尔文20年来收集到的丰富证据,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

进化论的出现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也产生极大影响,猛烈冲击了当时支配思想领域的神学观念。

3.特创论:神创论的一种表现形态。

认为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它们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永恒不变,或只能在种的范围内变化。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单元目标】本单元学习自然科学论著,与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研习,共同构成“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

研读本单元选文,抓住关键概念梳理论述思路,把握文章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围绕问题提出的主要观点,尝试在科学发展的脉络中了解选文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理解科学思维和逻辑过程,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也是难点。

【文本解读】本文节选自自然科学的经典论著,鲜明地表现了这类著作的基本特点,可以作为本单元重点研习的文本。

节选自《物种起源》的综述和结论部分,对全书主要内容做了分析、概括,以大量科学事实为依据,有力地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驳斥了特创论。

全文逻辑严密,理论性强,表现了自然科学论著的典型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

2.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初步了解文中的论述方法和思辨力量。

3.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达尔文(1809—1882),出身于英国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

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

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

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

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

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1859年11月,《物种起源》出版。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

2.作品背景1831年,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年级:高二姓名:【设计思想】科学是对自然的追问,对真理的探求,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和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

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高中学生开始从感性认知为主向理性思考为主过渡。

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基本方法,对于他们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都是极为必要的,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在形成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教材分析】《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文章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

《物种起源》是有着重大影响的经典科学论著,从节选部分也可以领略其学说的基本风貌。

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由此展开分析和推论,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阅读时要理解其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学情分析】在此前的学习中,高二学生已比较熟悉说明文、论说文等文体,对于说明、论述、阐释的一般方法和语言特点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对于归纳和演绎、假说和证明等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也有了初步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往往不单纯应运某一种思维方法,而是随着问题的推进将多种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克服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表述认识成果时,也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段。

【课标要求】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论著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注意抓住关键概念,梳理思路,把握逻辑,理解主要内容;体会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结合理科课程的学习,拓展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拓展性目标: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挑战性目标: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基本观点,论证方法,体会论辩的严密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

三.导学过程问题组问题1:一、明确字音,解释字词明确字音蹼状()蝙蝠()姊妹()迁徙()解释词语①驯养:②审视:③趋向:④历程:⑤循序渐进:⑥不胜枚举:⑦错综复杂:二、掌握文学常识1、走进作者:2、探究背景:3、拓展知识:达尔文名言进化论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积累重要字词;查阅资料,概括总结)学生展示:教师评价:一、明确字音,解释字词明确字音蹼状(pǔ)蝙蝠(biān fú)姊妹(zǐ)迁徙(xǐ)解释词语①驯养: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

②审视:仔细看。

③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

④历程:经历的过程。

⑤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⑥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⑦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二、掌握文学常识1、走进作者: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

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

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

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

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

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物种起源》。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

2、探究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

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

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

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3、拓展知识达尔文的名句①.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②.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

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③.我相信我没偷过半小时的懒。

④.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⑤.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⑥.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称“天演论”。

通常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进化论最初是拉马克提出的。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进化论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发展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仍处于进化之中;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问题2:快速阅读全文,概括文章的基本观点,说说它与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

学法指导:整体感知,把握观点,把每段总结性的句子画出来,进而把握整体思路。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文章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

它与文章各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从自然选择的法则与相关事实来证明自然选择的存在。

全文的整体思路是:①提出自然选择理论;②列举大量事实和自然现象,用自然选择理论进行解释,论证物种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适应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③针对自然选择学说面临的难题进行解释,证明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④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生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各种现象,总结生物同源、迁移与变异的观点。

问题3:梳理信息,概括文章阐述了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哪些具体事实和论点。

请补充填写下列表格。

具体事实论点学法指导:重精读,多思考。

在阅读时,找出具体事实以及论点,进而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具体事实论点在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

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

性选择给了雄性以最鲜艳的色泽、优美的体态和其他华丽的装饰。

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

边缘物种虽处于极不相同的生活条件下,但仍具有几乎相同的本能。

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缓慢获得的。

同属内的所有物种都是从一个共同祖先而来。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要积累、识记文章重要字词,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基本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文章的整体思路。

五.板书设计自然选择的证明适者生存,择优弃劣(基本观点)六.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驯养(xùn) 吝啬(IÌn)战栗(IÌ)晕眩(xuán)B.脚蹼(pŭ) 鸫鸟(dōng)夙望(sù) 诞生(dàn)C.枞树(cōng)脚踝(huái)束缚(fù)沼泽(zhāo)D.璀璨(cuĭ)甲烷(wán)荡漾(yàng) 广袤(máo)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B.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有好大喜功....的勇气和精神。

3.下面是《宇宙的边疆》中的文字,请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为“行星系”下定义。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行星系是众多由岩石构成的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围绕恒星运行的星系。

七.课后作业完成作业评价相应的习题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品,感受作者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的论证方法,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2、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3、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微写作。

三.导学过程问题组问题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论证方法、论证思路学生展示:教师评价:①事实论证。

这是选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