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导学案.doc
13-《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主备人:刘洁审核:彭曌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点。体会准确严密、生动优美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
方法
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的解说顺序,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今天我们学习卡尔•萨根的科普名篇《宇宙的边疆》
学生思考
作者介绍
师
生
互
动构
建
新
知
整
体
感
知
一、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的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②作比较,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把光在每秒内通过的距离和地球周长作比较,使我们对光的速度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展示答案
课堂小结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作者意在通过本文告诉我们: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它的浩瀚、它的深奥令我们人类惊叹不已,人类在它的面前显得更加渺小了。
第五部分(第17~18段),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标志性的语言——“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
了解作家相关知识
积累基础知识
再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性语言。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第13课宇宙的边疆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年龄有多少岁?人们盼望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宇宙有多少星系?行星有多少?有生命的行星只有地球吗?人们期望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太空中的那一个个像岛屿一样的星系上有什么?那些一个个包围着恒星的行星上有什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到了什么年龄了?人类如何开拓宇宙空间?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的、光荣的,他们用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利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其主要作品有《宇宙》《布鲁卡的脑》《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解说词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或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根据被解释的对象,解说词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
用于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散文手法,既有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
用于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则多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
解说词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教育或传播知识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
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偏离具体的解说对象。
(3)注重文艺性。
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的结合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兼有文艺作品的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1课《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13.《宇宙的边疆》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词语,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法指导】诵读交流法。
【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卡尔?萨根(Carl Sagan ,1934 —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
同时他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
“科学的传教士”“卡尔?萨根是一个优秀的探究者,是他那个领域的领头羊……的确,卡尔讲的题目是宇宙,而他的课堂是世界。
”卡尔?萨根完全没想到,华盛顿联合车站的一位搬运工居然也认得他。
一天,就在他正掏钱准备付小费的时候,这位搬运工摆了摆手,恳切地说道:“萨根博士,把钱收起来吧。
你将宇宙给了我,现在让我为你做点什么吧。
”卡尔?萨根在科普中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获得美国青少年的尊重和喜爱。
他的知名度超过所有的影星歌星,甚至政治领导人。
在1991年美国青少年中进行的“十大聪明人”评选中,他的名字列居榜首。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及答案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及答案《宇宙的边疆》导学案第一课时高一语文裴晓红2014年4月3日编号:36【学习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2、把握文章的解说顺序,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3、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知识导学】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的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
用于参观浏览的导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散文手法,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
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如历史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解说词,则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介绍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
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解说对象。
(3)注重文艺性。
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实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定义和边疆的概念;2. 探索宇宙边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3. 了解宇宙边疆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宇宙宇宙是指包括了一切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总体。
宇宙是一个无比广阔复杂的系统,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星球、恒星、星系以及更加神秘的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
2. 什么是宇宙的边疆宇宙的边疆指的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远距离。
由于光速的限制,我们只能观测到距离地球最远的物体的光。
因此,宇宙边疆是指在当前宇宙的可观测范围内,光从宇宙形成以来能够到达地球的最远物体。
3. 探测宇宙边疆的方法和技术(1)望远镜观测:科学家利用地面和太空中的望远镜观测宇宙中的物体,通过收集远距离物体的光信号来研究宇宙的边疆。
(2)红移:红移是指在恒星或星系远离地球运动时,它们发出的光线波长发生拉长的现象。
利用红移现象,科学家能够推测物体距离地球远近,从而研究宇宙的边疆。
(3)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中过去较早时间所遗留下来的微弱辐射信号,它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的遗迹。
通过研究宇宙背景辐射,科学家能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4. 宇宙边疆的重要性和意义(1)揭示宇宙的起源:通过研究宇宙边疆,科学家可以深入探索宇宙的起源和宇宙大爆炸等重大事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2)发现新物质和能量:宇宙边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的物质和能量形态,如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3)探索宇宙外生命:宇宙边疆的研究有助于寻找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的线索,为人类发现宇宙外生命打下基础。
三、导学要点1. 宇宙是包括一切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总体。
2. 宇宙的边疆是指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远距离,取决于光从宇宙形成以来能到达地球的最远物体。
3. 望远镜观测、红移和宇宙背景辐射是研究宇宙边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4. 研究宇宙边疆有助于揭示宇宙的起源、发现新物质和能量形态以及探索宇宙外生命。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宇宙的边疆》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宇宙的边疆》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各种观测和探测手段也愈加精细,许多神秘的宇宙边疆也即将揭开面纱。
本篇导学案将为教师提供一个关于《宇宙的边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宇宙的边疆以及各种探测手段的具体原理。
一、知识目标1. 掌握宇宙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能够了解和描述宇宙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3. 能够具体了解宇宙那些神秘的边疆,向学生展现最前沿的宇宙研究成果。
二、教学流程Part 1 宇宙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50 分钟)Step 1 引入话题(5 分钟)以一个宇宙开端的视频或图片作为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究竟有什么?我们如何研究宇宙?Step 2 授课内容(35 分钟)1.宇宙学的基本概念:宇宙、宇宙学、宇宙中的物质和尘埃等概念。
2.宇宙学的发展历程:天文学的起源,日月星辰的观测,伽利略望远镜的发明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宇宙,推动了宇宙学的不断发展。
Step 3 练习(10 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检验学生对于本部分的掌握程度:1.宇宙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怎么样理解宇宙中的物质?3.展示了宇宙学哪些发展历程?Part 2 宇宙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50 分钟)Step 1 引入话题(5 分钟)让学生回顾上一个环节中学习到的知识,思考宇宙中的物质和尘埃对于宇宙的组成和演化有何关系?Step 2 授课内容(35 分钟)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组成。
2. 宇宙的结构:介绍星系的结构组成及其运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暗物质等内容。
3. 宇宙的演化:介绍宇宙的诞生、宇宙的膨胀、星系形成及其演化等过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3《宇宙的边疆》优选导学案1
《宇宙的边疆》优教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宇宙诞生之争(蒂姆·雷德福)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
高二语文教案-《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课堂引入练习】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三题阅读要求:1、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完全客观准确地阅读原文2、必须在6-8分钟之间阅读完,并掌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主体内容3、学会在阅读过程中给重要的信息作标记瓦斯的开发和利用1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瓦斯突出的矿井约占煤炭矿井的一半。
瓦斯是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全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70%以上都与瓦斯爆炸有关。
2其实,瓦斯是储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又名煤层气,它并非仅仅是人类需要驯服的“杀手”。
人们常把瓦斯利用喻为“变废为宝”——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
长期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都是宝贵的。
但是,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变废为宝”。
3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二氧化碳;而且,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煤层气利用率仅为23%,这意味着大多数的煤层气正朝天排放,其温室效应不容忽视。
4有研究认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与人类活动生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可能性超过90%。
据估计,受气温上升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可能会下降5%—10%;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5要缓解温室效应,瓦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而且,这一工作可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清洁发展机制”(cdm)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交易”。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各减排义务国可以选择内部消化减排目标,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代价较低,发达国家可以用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的数量可用于抵扣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6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获中央特许权的煤层气开发企业拥有全国相当面积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6课 宇宙的边疆 导学案
第16课宇宙的边疆1.掌握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析、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1.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了解本文独特严谨的结构。
2.认真品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3.搜索相关资料,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1.概括文章内容,掌握提取文章信息的方法;品味文章语言。
2.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1.以讨论点拨法为主,通过设计思考题的方式启发学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强烈愿望。
2.对于文中某些结构复杂、含意深刻的难句的理解,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予以突破。
3.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论断。
《宇宙的边疆》选自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了许多人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同时还是世界性太空研究组织创始人之一和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会长,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了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主要作品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其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
解说词的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确立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
2.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三《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本文独特严谨的结构。
3.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准确严密的语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学习重难点】同目标2、3【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
《宇宙》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观众达5亿。
与这部电视剧相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是《纽约时报》连续70周的最佳畅销书,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
二、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
用于参观浏览的导游解说词,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散文手法,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
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如历史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解说词,则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介绍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doc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
2、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3、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
4、了解并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诵读体悟和鉴赏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文章屮读出科学之美,且感受科学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2学情分析1、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学生接触过类似的文章,对这类文章有印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就所带班级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自主思考习惯、探究问题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尚且不足,本文注重关注他们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并尝试运用之。
2、学生知识比较肤浅,有时候可能只注重知识部分,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领会其科学精神, 方法的运用和说明顺序的掌握是难点。
3、在根据以上情况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学会应用说明文方法学写文章。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解说词特点,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结构以及说明顺序2、对能够引领课文结构及难点问题进行探讨评论(0)学时重点把握课文结构以及说明顺序评论(0)学时难点难点问题的探讨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播放一小段萨尔的《宇宙》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解说词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和初步把握解说词在彫片屮的作用。
一、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分几部分介绍宇宙的?概括•说明。
(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所以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明确:1、总分为五部分探索宇宙的奥秘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介绍宇宙中的星系;介绍宇宙中的恒星; 介绍恒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42宇宙的边疆.doc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①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②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阅读分析全文结构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者(见《示范课堂》)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二、整体感知1.本文按怎样顺序进行说明?有什么好处?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
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边疆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2、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把握文章的解说顺序,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执着探究的科学精神,了解神秘的自然和宇宙。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 Carl Sagan , 1934— 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的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
用于参观游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多用文学艺术手法,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语言绚丽多彩,情感真挚浓郁。
用于生产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科普影片、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如历史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解说词,则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介绍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通俗、平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2)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
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围绕实物、形象这一中心点,安排结构,组织段落,绝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解说对象。
(3)注重文艺性。
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绘,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一样,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创作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
【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悬崖()眩晕()战栗()崭新()踝节(.....夙望()广袤()搁置()旋涡()椭圆(.....磅礴()璀璨()()彗核()俘获(.....2.下列词语中点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晕眩( yūn)颤栗( zhàn)戎装( r óng)徘徊不前( huí)B、踝节( huái )璀璨( càn)束缚( f ù)人才济济( j ì)C、广袤( mào)磅礴( bó)椭圆( tu ǒ)区区可数( shù)D、纤细( xi ān)旋涡( wō)俘获( f ú)好大喜功( hào))))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覆盖神密奄奄一息与世隔绝B、附着荒芜辽阔无垠尘埃落定C、边缘篷勃穿流不息作伴相随D、闪铄想像茫无际崖面目全非【整体感知】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析课文结构:课中探究案【问题探究】一、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二、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三、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四、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何在?【拓展延伸】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课后巩固案【基础训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己,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
B、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
)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一光年。
C、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D、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类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 8题:彗星主要是由冰构成的──水(H2O)冰,还有少量的甲烷(CH4)冰和一些氨( NH3)冰。
在撞击地球的大气层时,一个中等大小的彗星碎片会产生一个白炽的火球和一种巨大的冲击波。
火球会烧毁树木,冲击波会扫平森林,它的声音还会波及全球。
但是这样的彗星不太可能在地上撞出一个环形山。
彗星上的冰块在进人大气层的时候全部融化了,因此不会幽灵般地出现,这种现象令人不安地向人们关于宇宙是万古不变、井然有序这一观念进行挑战。
如果那条天天随着星星起落的壮丽的乳白色光带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那里,与人间世事毫无关系,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出现了这样的观点:彗星是灾难的预兆,是神谴的预兆──它们预示了帝王的终日,王国的崩溃。
对于彗星,巴比伦人认为是天髯,希腊人认为是垂发,阿拉伯人认为是燃烧的剑。
在托勒密时代,人们根据彗星的形状把它们分类为“梁”、“喇叭”、“坛子”等。
托勒密认为彗星给人类带来战争、炎热的气候和“动乱”。
中世纪的一些彗星图看上去像未探明的飞行的十字架。
一个名叫安德烈亚斯· 西利奇厄斯的马格迪堡路德教主管人(即主教),在15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彗星的科学启示”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说彗星是“人类罪恶的浓烟,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升腾,它在上帝面前丑态百出、胆战心惊,逐渐地由浓烟形成长着卷发梳着辫子的彗星,最后被天国最高法官的怒火烧着了”。
但是另一些人反驳说,如果彗星是罪恶的浓烟的话,天空势必乌烟滚滚。
──选自《宇宙的边疆》(第四章)思考:这段解说词主要解说了什么?文中列述历史上种种关于彗星是灾难预兆的说法,其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1 悬yá(崖)眩(xuàn)晕战lì(栗)崭新(zhǎn)踝(huái)节夙( sù)望广mào(袤)搁置(gē)旋(xuán)涡tu ǒ(椭)圆磅bó(礴)cuǐcàn(璀璨)huì(彗)核俘(fú)获2解析:选D(A、徊( huái)B、济( j ?)C、数( shǔ))3解析: B(A、密—秘 C 、篷—蓬穿—川作—做D、铄—烁崖—涯)【整体感知】第一部分 ( 第 1~ 7段 ) ,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标志性的语言——“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 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第二部分 ( 第 8~ 10段) ,介绍星系 ( 星系群、子星系、银河系 ) 。
标志性的语言——“我们的旅程只到达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所通称的‘本星系群’”,“我们现在离地球 200万光年”。
第三部分 ( 第 11~14段) ,介绍恒星。
标志性的语言——“现在,我们离地球 4万光年。
”第四部分 ( 第 15~ 16段) ,介绍太阳系和行星。
标志性的语言——“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 1光年的地方。
”第五部分 ( 第 17~ 18段) ,回归到人类的家园——地球。
标志性的语言——“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
”课中探究案:【问题探究】1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2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
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3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4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拓展延伸】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具有一种精神,一种科学的精神。
课后巩固案:【基础训练】1解析:A(B、括号内的句号应删去;C、“行星系”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D、“米”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主要解说了彗星的构成成分及其彗星撞击大气层所产生的火球与冲击波。
列述历史上种种关于彗星是灾难预兆的说法,作用是增强解说词的趣味性。
同时也表明人们对彗星的成因、特点的认识有一个由愚昧到科学的认识过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