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简明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简明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一、村道加密公路(通达)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结构:手摆片石20cm,泥结碎石8cm。
二、通村水泥混凝土路(或油路)(通畅)1、以设计路面宽度为标准的公路按设计施工(如路面宽度为3.5米的公路按路面3.5米,路肩2×0.25m施工),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错车道,1公里不少于4个,路肩全部要求硬化;2、路面结构:部分道路设计要求有手摆片石补强20cm和碎石调平4cm。
水泥砼路面:水稳层20cm,水泥砼面层20cm;油路:水稳层20cm,沥青表处面层3cm。
三、施工的质量控制(一)、路基施工内容与质量控制1、对于新修路基施工填方我们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度控制在30-50cm),并逐层检查其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旧路基施工时宽度较窄的路段进行开挖和截弯取直(即将弯道改为直道)或填土拓宽(此时我们要注意在新老路基搭接时候的错台,宽度在50-150cm,同样进行压实)。
2、在旧路基拓宽时注意清理原有路肩的杂草、腐质土、边沟淤泥,并用页岩土进行回填压实(填方)。
(对压路机压不到的可以采用强夯)3、在路基施工中对出现弹簧现象和路基软弱地段要求用页岩土换填(深度80-150cm)。
4、由于今年雨水较多路基施工时要优先设置排水设施,作好施工临时排水,保证全线排水顺畅。
土石方开挖不得大挖、超挖和过量爆破,避免对边坡及周围民房的影响。
(一般挖方上边坡坡比1:0.5,填方边坡坡比1:1.5)5、路基填筑必须使用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垃圾、腐质土,特别不得混有草皮、树根和超大的石块(粒径>30cm),确保填筑材料均匀。
6、路基填筑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对土进行取样试验,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7、对边坡有坍塌和需要加宽路基但是位置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新增挡墙。
8、挡防工程(挡墙工程)、桥涵等构造物墙(台)背回填应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砂砾石、碎石),按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分层回填、碾压。
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
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法规类别】公路运输【发文字号】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发布部门】甘肃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2.09.28【实施日期】2013.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9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9月28日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2012年9月28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及其附属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建养并重的原则,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县、乡、村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指导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建立村道管护群众组织。
第五条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公路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具体做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发展和改革、财政、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农村公路的相关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农村公路是公路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是路网的基础,同国省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同群众利益更加贴近,管好农村公路,特别是管好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不仅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改善党群关系的政治任务。
一、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农村公路建设是指县道,乡道和村道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由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其技术标准无法达到等级公路的技术标准,因此,交通部、省交通厅及市交通局根据实际情况专门针对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进行了调查,即对技术要求进行了降低。
一) 、路基工程(1)路基宽度:单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村道),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
5 m(乡道),村道工程特别艰巨地段报交通局同意后路基宽度可采用3.5 m。
(2)错车道:村道建设中单车道路基必须设置错车道,错车道长度不小于10 m,错车道处路基宽度不小于6.5 m,可结合地形(哪个设得起就在那儿设),交通大小(交通量大的错车道设密一些,小的设稀一些),通视条件的(双方来车能否及时反应)综合考虑设置。
(3)水沟:水沟按“五五八”(即沟底50cm宽,沟高50cm,沟顶高80cm)土水沟。
(4)涵洞:分两类:一类分为排水涵洞,根据地形和路基排水状态设置;一类为灌溉涵洞,充分考虑农田灌溉需要设置。
涵洞要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设置齐全,因为水泥砼施工完成后无法再增设。
(5)防护工程:针对路基不稳,路基宽度不够等地段,可考虑采用挡土墙(即堡坎)、护坡等防护措施,防护工程顶宽应不小于60 cm,背坡按1/4放坡。
二) 、路面工程(1)总体要求:路面结构必须有基层和面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
(2)村道通达工程修建泥结碎石路面,同时必须设置基层,基层可采用片拳石基层,基层厚度不得低于15 cm,泥结碎石面层厚度不得低于8 cm;通乡公路和村道通畅工程可选择修建水泥砼路面或沥青表处路面,同时必须设底基层和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片拳石结构,厚度不得低于15 cm,基层可采用二灰碎石结构,厚度不得低于10 cm,水泥砼面层厚度不得低于20cm,沥青表处面层厚度不得低于2 cm。
浅谈甘肃地区农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要点
202015/309浅谈甘肃地区农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要点陶鹏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思路,对路基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包括路基横断面、路基高度、路基边坡、路基防护、路基排水等要点,提出了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从路面结构、路面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更好地确保甘肃地区农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质量,促进公路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甘肃地区;农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U416.02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5.074陶鹏兰州路德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兰州730000)近年以来,各地已有多条公路由于频繁受到雨水侵蚀,导致损坏了固有的路面构造与路基构造。
探析以上现状的根源,主要在于公路本身欠缺较好的排水性能,因此容易造成公路的运行年限缩短。
如果要达到优化设计的目标,那么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必须着眼于公路排水层的合理布置,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优化设计公路的路面与路基排水层,确保达到最佳的公路使用性能。
1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思路路面地表一旦出现积水,会导致公路路面遭受程度较为显著的损毁。
情况严重时,公路路基还会由于渗入雨水导致的频繁侵蚀,造成减损路基固有的性能。
具体针对路面排水设计而言,基本思路在于构建横向排水管,或者借助软式透水管以及分隔带来达到有效排水的目的。
通过运用上述的路面排水方式,应当能做到彻底排除现有的公路路面积水。
对于布置路面部位的排水层还应格外关注桥面水的排除,据此可以布置必要的泄水孔。
通过运用引出积水的方式,对于面层积水应当能够予以全部引出,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排水沟、碎石盲沟或者沥青封层。
例如对于土路肩在布置排水层时,主要可以选择布置排水沟与碎石盲沟的措施加以处理。
此外,路基排水设计的基本思路在于保证路基强度与稳定性,同时还要格外关注农田灌溉水以及地下水导致的显著影响。
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选择运用隔水垫层的方式,或者对于现有的路基填土高度予以适当增高。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指南》的通知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指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公布日期】2021.02.09
•【字号】甘交科技〔2021〕3号
•【施行日期】2021.0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建设,公路
正文
关于印发《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指南》的
通知
甘交科技〔2021〕3号
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属各单位,厅机关相关处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和“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有序推动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高质量发展,规范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指南》,并于2021年2月9日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指南》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甘肃省公路局和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甘肃省公路局(联系电话*************,邮箱:,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743号,邮编:730030 )。
附件:《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技术指南》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2021年2月9日。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21)
目次1总则 (1)2术语 (3)3基本规定 (5)4 路线 (14)5 路基 (33)6 路面 (42)7 排水 (47)8 桥涵 (50)9 隧道 (55)10路线交叉 (62)11交通安全设施 (67)12沿线设施 (76)附录A 典型路段安全保障方案 (79)附录B 经济型交通安全设施 (80)附录C 路面典型结构 (81)附录D 路面宽4.5m 单车道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84)附录E 路面宽7.0m 双车道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85)本规范用词说明 (86)附件《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86)1 总则1.0.1为规范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是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标准的延伸和细化。
1.0.3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安全至上、环保优先、节约土地、经济适用、利于养护”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1.0.4新建农村公路建设应注重对沿线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保护。
农村公路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鼓励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1.0.5农村公路应重视排水和防护设施,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1.0.6农村公路应结合需求设置客车停靠站、观景台及服务站等相关设施,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1.0.7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合理设置停车场和排水设施,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1.0.8农村公路的错车道、排水设施、边坡和路基防护、交通安全设施、绿化设施等必须与路基路面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9农村公路建设应积极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条文说明:1本次标准编制并不是降低现有标准,而是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并考虑近期规划及发展,采用适当的技术指标,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制定更适应农村公路尤其是村道公路的技术标准。
2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其技术等级应根据地区公路网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服务对象、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甘肃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
2. 行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 km/h ) 车道数
行车道宽度( m)
20
10
1 (2)
3.5 ( 3.0 )
3. 路肩宽度
设计速度(
路肩宽度(
km/h ) m)
20
10
0.5
( 0.25 )
4. 错车道 村道路基宽度为4.5m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 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
甘公发[2006]56
号文
(内部学习资料)
第1章 总则
1. 使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村道。 村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不属于乡道以上(含 乡道)的乡与村、村与村之问的公路,并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 平均日交通量为400辆以下。 受限路段的乡道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村道等级的选用 村道等级应根据村道发展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 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自然条件、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 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重要村道可选用部颁四级以上等级公路标准。一般 村道按本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村道远景设计年限为8-10 年,等级公路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第8章 沿线设施
为保证行车与行人的安全,村道应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 理设施等。
村道在宜林路段应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 在公路交叉范围内和弯道内侧植树,应满足视距要求。
4. 路拱横坡
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比路面横向坡度大12%。
路面类型
路拱坡度(%)
水泥、沥青路面
1.5~2.5
碎、砾石等粒料路面
2.5~3.5
甘肃八建地方标准
甘肃八建地方标准一、农村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农村交通、农副产品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要求,农村公路应建设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建设的农村公路网络,以满足农民出行、物资输送和交通安全的需要。
公路建设要以质量为本,注重公路的坚固、平整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注重公路的环保和可持续性,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学校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对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校的建设要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标准,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学校建设要注重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学校设施的完善,保障农村学生的上学权益和教育水平。
三、医院卫生健康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对医院建设要求,提出了具体标准,要求医院的建设要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卫生标准,注重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院设施的完善,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供水水资源是生命之源。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对供水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供水工程的建设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农村居民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解决农村水资源紧缺问题,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
五、供电电力是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对供电工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供电工程的建设要注重电力资源的利用和供电设施的完善,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解决农村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六、通讯通讯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对通讯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通讯工程的建设要注重通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通讯设施的完善,提高农村通讯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农村居民的通讯需求。
七、文化娱乐文化娱乐是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要求农村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
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甘肃省八建地方标准的总体目标,要求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村村通工程 建设标准
村村通工程建设标准
村村通工程的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横断面设计标准:路基设计宽度为米,特别困难路段不小于米;路面设计宽度不小于米;过街村镇及交通量较大的路段,路基可适当加宽。
2. 平面设计标准:平面最小半径一般不小于15米。
3. 纵断面标准:路线最大的纵坡度为8%,最大合成纵坡为10%;任一连续3公里路段范围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4. 路面结构: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8厘米,标号不低于25MPa;混凝土路面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沥青路面厚度不小于3厘米。
5. 排水和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
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6. 设计阶段:二级以上的公路或中型以上的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其他工程项目可以直接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
7. 工程资质: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工程和大桥、特大桥、隧道工程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其他农村公路工程的设计,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
总的来说,村村通工程建设标准需要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等一系列因素,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9月27日甘交规划[2006]153号文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我省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是指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从业单位和人员,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县(区)政府。
其中通乡公路由县(区)政府负责建设,通村公路在县(区)政府指导下由乡(镇)政府负责实施。
第四条省交通厅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审定全省农村公路规划,编制建设计划,制定技术政策。
省公路局在省交通厅的领导下具体履行农村公路建设行业监管职责,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协调、监督和指导,通报建设情况,总结交流经验。
市(州)交通局负责辖区农村公路规划与计划编制、设计审批、协调组织、技术指导、质量与安全检查、资金监管、竣工验收等管理工作。
县(区)交通局具体负责辖区农村公路规划与计划编制、勘察设计、组织实施、资金使用、施工管理、安全管理、交工验收等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市(州)、县(区)政府负责协调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关于农村公路的各项支持政策和规定,做好征地拆迁和临时用地、自采材料料场的征用、划拨工作。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第六条农村公路应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采用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村道执行《甘肃省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
第七条农村公路原有路线线形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应尽量利用旧路进行改建,避免大范围调整线形、大填大挖、占用有限土地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做法。
第八条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均应铺筑路面。
路面结构型式应按照就地取材、易于施工、利于后期养护的原则,结合交通量、当地筑路材料分布及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在满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确定。
甘肃省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及施工技术
甘肃省农村公路典型路面及施工技术研究
报告提纲
•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2 甘肃省路面结构及病害调查研究
•3 甘肃省各区域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研究•4 甘肃省农村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6 试验段照片
研究路线图
2
甘肃省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及病害调查
3
各区域农村公路典型路
面结构研究
区域代码所属地区
Ⅰ
1
区
陇西黄土丘陵山地区分布在乌鞘岭以东、六盘山、关山以西、小陇山
以北、靖远以以南地区。
Ⅱ
1
区
甘南高原、平原、山地区在甘肃省河东地区的西南部,西邻青海省,南接四川省,东部逐渐向陇南山地过渡;北连甘肃中部黄土高原。
Ⅱ
3
区
河西东部沙漠、绿洲、山地区主要包括河西酒泉—张掖盆地、武威盆地及阿拉
善盟南缘东部地区。
Ⅲ
2
区该区包括北山山地、河西走廊、祁连山地等部分。
4
甘肃省农村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类别三、四级公路村道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94%石灰稳定细粒土93%91%
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的一般施工工
5
试验段照片
凉古公路
G312线至下中畦村公路
金武路至中山村公路
凉古路至蔡家滩公路。
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23)
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23)路基设计和准备
- 路基设计应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排水性能和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公路具有良好的地基基础。
- 在准备和规划路基时,应确保土壤的均匀压实,并采取适当
的排水措施,以防止水分对路基的损害。
施工材料和工艺要求
-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如石料、沙土和水泥等,并确保
其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 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压实度,以提高路
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 采用适当的工艺,如分层压实和边坡保护等,以确保施工质
量和道路安全。
施工质量控制
-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包括土壤和材料的
抽样和试验,以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土壤填筑、压实和边坡施工等,应加强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监测和维护
- 完成路基施工后,应定期进行路况监测,检查路面和路基的
变化和损坏情况。
-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维护和修复措施,以防止进一
步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以上是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23)的一些要点和规范,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农村公路的安全和
可靠。
农村公路建设简明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简明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一、村道加密公路(通达)路面宽度不小于5 米,路基宽度不小于6.5 米;路面结构:手摆片石20cm,泥结碎石8cm二、通村水泥混凝土路(或油路)(通畅)1、以设计路面宽度为标准的公路按设计施工(如路面宽度为3.5 米的公路按路面3.5米,路肩2X 0.25m施工),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错车道,1公里不少于4 个,路肩全部要求硬化;2、路面结构:部分道路设计要求有手摆片石补强20cm和碎石调平4cm。
水泥砼路面:水稳层20cm水泥砼面层20cm油路:水稳层20cm沥青表处面层3cm。
三、施工的质量控制(一)、路基施工内容与质量控制1、对于新修路基施工填方我们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度控制在30-50cm),并逐层检查其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旧路基施工时宽度较窄的路段进行开挖和截弯取直(即将弯道改为直道)或填土拓宽(此时我们要注意在新老路基搭接时候的错台,宽度在50-150cm,同样进行压实)。
2、在旧路基拓宽时注意清理原有路肩的杂草、腐质土、边沟淤泥,并用页岩土进行回填压实(填方)。
(对压路机压不到的可以采用强夯)3、在路基施工中对出现弹簧现象和路基软弱地段要求用页岩土换填(深度80-150cm)。
4、由于今年雨水较多路基施工时要优先设置排水设施,作好施工临时排水,保证全线排水顺畅。
土石方开挖不得大挖、超挖和过量爆破,避免对边坡及周围民房的影响。
(一般挖方上边坡坡比1:0.5 ,填方边坡坡比1:1.5 )5、路基填筑必须使用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垃圾、腐质土,特别不得混有草皮、树根和超大的石块(粒径〉30cm),确保填筑材料均匀。
6、路基填筑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对土进行取样试验,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7、对边坡有坍塌和需要加宽路基但是位置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新增挡墙。
8、挡防工程(挡墙工程)、桥涵等构造物墙(台)背回填应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砂砾石、碎石) ,按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分层回填、碾压。
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9月27日甘交规划[2006]153号文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我省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投资的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是指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从业单位和人员,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县(区)政府。
其中通乡公路由县(区)政府负责建设,通村公路在县(区)政府指导下由乡(镇)政府负责实施。
第四条省交通厅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审定全省农村公路规划,编制建设计划,制定技术政策。
省公路局在省交通厅的领导下具体履行农村公路建设行业监管职责,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协调、监督和指导,通报建设情况,总结交流经验。
市(州)交通局负责辖区农村公路规划与计划编制、设计审批、协调组织、技术指导、质量与安全检查、资金监管、竣工验收等管理工作。
县(区)交通局具体负责辖区农村公路规划与计划编制、勘察设计、组织实施、资金使用、施工管理、安全管理、交工验收等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市(州)、县(区)政府负责协调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关于农村公路的各项支持政策和规定,做好征地拆迁和临时用地、自采材料料场的征用、划拨工作。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第六条农村公路应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采用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村道执行《甘肃省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
第七条农村公路原有路线线形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应尽量利用旧路进行改建,避免大范围调整线形、大填大挖、占用有限土地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做法。
第八条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均应铺筑路面。
路面结构型式应按照就地取材、易于施工、利于后期养护的原则,结合交通量、当地筑路材料分布及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在满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确定。
甘肃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甘肃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维护质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制定和实施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甘肃农村公路的路基工程,应当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
合理选择路基的材料和厚度,确保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计路基的横坡和纵坡,以保证道路排水畅通,避免因积水而损坏路基。
其次,在路面工程方面,应当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交通量的路面材料,确保路
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路面厚度和坡度,避免出现裂缝和坑洼,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另外,对于甘肃农村公路的交通设施,应当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护栏,
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路灯和交通信号灯,保障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安全。
此外,对于甘肃农村公路的维护和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公路维护管理体系,
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路面损坏和设施故障,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总之,甘肃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和
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农村公路技术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推动标准的落实和执行,为甘肃农村公路的发展贡献力量。
《甘肃省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方案》解读
《甘肃省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方案》解读一、政策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对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进行了安排部署,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10件为民实事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21〕10号),组织实施《关于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的实施方案》。
二、出台目的“十三五”期间,我省聚焦“两州一县”、六盘山片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7.1万公里,于2017年底提前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脱贫攻坚兜底指标。
大力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程,于2019年底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任务。
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其中,县道2.38万公里,乡道2.73万公里,村道7.38万公里)。
另外,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等,加快自然村(组)硬化路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同时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7个,省级示范县22个,省级示范县实现了市州全覆盖。
2020年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交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我省农村公路工作得到交通运输部的肯定。
但由于甘肃常住人口比例一半以上在农村,居住分散,所以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的呼声较高,广大农村群众对修建自然村(组)道路的愿望十分迫切。
另外我省自然灾害多发易发,道路水毁严重,受养护资金限制,路面病害处治不及时,农村公路路况服务质量亟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出行,当前亟需要进一步加快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
甘肃省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精编
甘肃省农村公路村道工程技术标准(2006年7月24日甘公发[2006]56号文发布)甘肃省公路局前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给农村公路建设新变化、新要求、新任务、新内涵。
为了贯彻交通部2006年交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农村公路的全面发展,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一个历史性转变。
结合“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甘肃省交通厅和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甘交规划〔2002〕227号文发布的《甘肃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依据是交通部2006年1月27日颁布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2004年7月12日发布《农村公路设计指导意见》,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对农村公路中村道的技术标准按照交通部有关要求和我省的实际进行了细化,并规定了村道的最低标准。
由于县道和乡道都要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执行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本次修订的标准中不再包括。
本标准由省交通厅负责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省交通厅,以便修订时参考。
目录1总则1.0.1适用范围 (1)1.0.2村道等级的选用 (1)1.0.3环境保护 (1)1.0.4指导原则 (1)2一般规定2.0.1设计车辆 (6)2.0.2设计速度 (6)2.0.3公路用地 (6)2.0.4村道建筑限界 (7)2.0.5抗震设防 (7)3路线3.0.1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8)3.0.2行车道宽度 (8)3.0.3路肩 (8)3.0.4错车道 (9)3.0.5视距 (9)3.0.6直线 (9)3.0.7平曲线半径 (9)3.0.8平曲线超高 (10)3.0.9平曲线加宽 (10)超高加宽缓和段 (11)回头曲线 (11)纵坡 (11)纵坡长度 (12)平均纵坡 (12)高原纵坡 (13)合成纵坡 (13)3.0.17竖曲线 (13)3.0.18竖曲线与平曲线的组合 (14)4路基4.0.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4)4.0.2路基宽度 (14)4.0.3路基横断面 (15)4.0.4路基高度 (15)4.0.5路基压实 (15)4.0.6路基防护 (16)4.0.7路基排水 (16)5路面5.0.1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6)5.0.2标准轴载 (16)5.0.3路面结构组成及其类型 (17)5.0.4路拱坡度 (17)5.0.5路面排水 (18)6桥涵6.0.1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 (18)6.0.2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8)6.0.3桥面净空 (19)6.0.4车辆荷载标准 (19)6.0.5村道的桥涵分类和标准跨径 (19)7隧道7.0.1隧道设计的基本要求 (19)7.0.2隧道净空 (20)7.0.3隧道防水和排水 (20)8路线交叉8.0.1村道与公路平面交叉 (20)8.0.2村道与管线等交叉 (21)9沿线设施9.0.1交通安全设施 (22)9.0.2交通管理设施 (22)9.0.3候车厅设置 (22)9.0.4绿化 (22)1总则1.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村道。
甘肃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甘肃路面工程施工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甘肃路面工程提供施工方案。
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路面建设任务重大。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本文档针对甘肃省的路面条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
2. 路面施工方案2.1 地面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地表处理。
地表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平整度要求:在道路曲线处,平整度的标准顶高值不得超过20mm,底高值不得超过15mm。
在道路直线处,平整度的标准顶高值不得超过12mm,底高值不得超过10mm。
•水平度要求:梯度为3‰以上,应采用高程自动控制,保证梯度的水准度;坡度过大的地方应采用爬坡包括行驶的方式,清理土石方粉尘,确保硬化面的质量。
•压实度要求:通过合理的压实措施使路面达到设计厚度和骨料松散值相应的均质密度。
2.地表处理完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2.2 砼辊压路施工砼辊压路施工是常用的道路施工方式之一。
其施工过程如下:1.按照设计要求,将破碎石或者碎石类的粗集料层均匀铺设于路面上。
2.用砼辊将碎石类的集料压实。
3.铺设石子细集料层,完成后用砼辊一步一步按压至平整。
4.检查路面的平整度、灰度、表面度以及厚度等指标,确保与设计单位的规范数据相符合。
2.3 沥青混合料施工沥青混合料施工是另一种常用的道路施工方式,其施工过程如下:1.按照设计草稿,铺设特定级别的沥青混合料。
2.用摊铺机摊开混合料,按设计要求压实并保持表面平整。
3.进行热拼接工作,将混合料在连接处焊接在一起。
4.进行养护和维护,防止路面受到雨水和紫外线的损坏。
3. 结论综上所述,甘肃路面工程的施工方案应包括地面准备工作、砼辊压路施工和沥青混合料施工等工作,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坚实和无损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此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养护和维护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一般规定
1. 公路用地 村道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 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不小于 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填深挖 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或因防风固沙需要种植多行林带时,应根据计算或实际情 况确定用地范围。 村道用地范围还应包括必要的服务、安全、停车设施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等工程 的用地范围。 2. 建筑界限 村道建筑限界横向为行车道宽度加两侧向宽度(即两侧路肩宽度),公路净高一 般采用4.5m,受限路段不低于 3.5m。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 3. 抗震设防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等于 0.10 、0.15 、0.20 、0.30 地区村道的人中型构造物应 进行抗震设计,路基和小型构造物可采用简易设防。
20
10
最小坡长(m)
60
40
设计速度() 纵坡坡度(%) 最大坡长(m)
4 5 6 7 8 9 10 11 12
村道纵坡长度限制
20
1200 1000 800 600 400 300 200
10
1400 1100 900 700 500 350 250 180 150
12. 平均纵坡 村道连续坡段的平均纵坡大于6%时,应在不长于2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
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在地形良好地段不超过500m应设置错车道, 山区路段结合地形应在不超过200m处设置错车道。
5. 平曲线半径
村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径。
当受到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表列极限最小半径。位于平坡
或下坡的长直线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的曲线,如必须采用时,应设置醒目的警示
加宽 平曲线半径 类型 (m)
<150~100
<100~70
<70~50
<50~30
<30~25
<25~20
<20~10
1 加宽值(m) 0.8 2 加宽值(m) 0.9
1.0
1.2
1.4
1.8
2.2
2.5
1.2
1.5
2.0
2.5
2.5
2.5
8. 超高加宽缓和段
村道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但应设超高加宽缓和段,其长度规
第3章 路线
1. 路线设计基本要求 村道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 标准,保持线形均衡性,进行不同方案的比选,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 的技术指标。 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而应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 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路线应尽可能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 路线设计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农(牧)民出行, 依法保护环境、保护古迹。
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其长度不应小于40m。 13. 高原纵坡
在海拔2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村道的最大坡值应按下表的规定折减。
海拔高度(m)
2000~3000
3001~4000
4001~5000
5000以上
折减值(%)
2
3
4
5
14. 竖曲线
设计速度()
20
10
极限最小值
100
75
凸型竖曲线半径(m)
车道数 路基宽度(m)
1(2) 4.5(6.5)
3. 路基横断面
定如下表:
设计速度()
20
10
缓和段最小长度(m)
20
10
9. 回头曲线
设计速度()
20
10
缓和段最小长度(m)
20
10
10. 纵坡
设计速度()
20
10
最大纵坡(%)
10
12
村道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通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 0. 3% 的纵坡。
11. 纵坡长度
村道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
标志。
设计速度( km/h )
20
10
极限最小半径(
m)
15
10
一般最小半径(
m)
30
15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150
100
6. 平曲线超高
村道的超高横坡度不应大于8%。
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6%。
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
7. 平曲线加宽 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1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 规定如表3.0.9 ;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二分之一采用。对通行大型货 车较多的村道,可采用第2类加宽。一般村道可采用第1类加宽。
一般最小值
200
150
极限最小值
100
75
凹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最小值
200
15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20
15
第4章 路基
1. 路基设计基本要求 村道路基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和材料情况等) 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应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应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 并结合路面排水,做好综合排水设计,形成必要而有效的排水系统。 修筑路基取土和弃土时,应符合环保要求,宜将取土坑、弃土堆加以处理, 减少弃土侵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 通过特殊地质、水文条件地带的路基,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特别设计。 2. 路基宽度 村道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甘公发[2006]56
号文
(内部学习资料)
第1章 总则
1. 使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村道。 村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不属于乡道以上(含 乡道)的乡与村、村与村之问的公路,并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 平均日交通量为400辆以下。 受限路段的乡道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村道等级的选用 村道等级应根据村道发展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 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自然条件、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 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重要村道可选用部颁四级以上等级公路标准。一般 村道按本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村道远景设计年限为8-10 年,等级公路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2. 行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 km/h ) 车道数
行车道宽度( m)
20
10
1 (2)
3.5 ( 3.0 )
3. 路肩宽度
设计度(
路肩宽度(
km/h ) m)
20
10
0.5
( 0.25 )
4. 错车道 村道路基宽度为4.5m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 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