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

合集下载

利用化学平衡解释教材中的相关反应

利用化学平衡解释教材中的相关反应

利用化学平衡解释教材中的相关反应1、氯气溶于水,为什么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有如下的化学平衡:Cl2+H2O HClO+H++Cl-食盐是强电解质,饱和食盐水提供的Cl-使上述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正因为这样,所以实验室制氯气时不能用排水法集气,但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2、饱和食盐水通入氯化氢气体,为什么会有白色晶体NaCl析出?饱和食盐水是NaCl晶体与水在一定温度下建立的溶解平衡:NaCl(晶) Na++Cl-计算得知,20℃时饱和食盐水中[Cl-]=5.4mol·L-1,而当通入氯化氢气体时,即对上述平衡提供了更多的Cl-,增大了平衡体系中Cl-的浓度,溶解平衡自然向析出NaCl晶体的方向移动。

3、为什么可用浓H2SO4与浓盐酸来制取氯化氢?浓盐酸是氯化氢在水中的饱和溶液,即氯化氢与水所形成的溶解平衡体系。

若把浓H2SO4滴入浓盐酸中,浓H2SO4便吸收浓盐酸中的水,破坏了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平衡,HCl便从浓盐酸中逸出。

当然,浓H2SO4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也会逸出氯化氢气体。

4、为什么固体NaOH投入浓氨水中可制取氨气?浓氨水是氨气在水中的饱和溶液,氨与水有如下的一系列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

当在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一则固体NaOH要吸水溶解,这要破坏上述平衡,是促使NH3逸出的一个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NaOH属强电解质,将电离产生Na+和OH-,为上述平衡提供大量的OH-,增大了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平衡朝着氨气逸出的方向移动。

5、石灰石(CaCO3)不溶于水,为什么可溶于碳酸?CaCO3很难溶于水,但是已溶解的极微量的CaCO3在水中存在如下的溶解平衡:CaCO3(固)Ca2++CO32-碳酸是弱电解质,有如下电离平衡:CO2+H2O H2CO3 H++HCO3-由于H+与CO32-结合成HCO3-,降低了溶液中CO32-的浓度,破坏了CaCO3的溶解平衡,致使CaCO3不断地溶解。

制取氯化镁的五种方法

制取氯化镁的五种方法

制取氯化镁的五种方法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医药领域。

下面将介绍制取氯化镁的五种常见方法。

1. 元素氯法元素氯法是制取氯化镁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氯气和金属镁的反应生成氯化镁。

首先,在高温下将氯气通入镁粉中,通过氯化反应得到氯化镁。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

2. 硫酸法硫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取氯化镁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天然镁矿经破碎、磨矿等处理后,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

然后,将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镁。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但过程较为复杂。

3. 氯化铵法氯化铵法是一种制取氯化镁的经济有效方法。

该方法是将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

首先,将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镁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氯化镁沉淀。

然后,通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氯化镁产品。

4. 盐湖法盐湖法是一种从盐湖中提取氯化镁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盐湖水经过蒸发结晶、沉淀、过滤等步骤,逐渐富集氯化镁。

最终通过烧结、干燥等工艺,得到纯净的氯化镁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盐湖资源丰富的地区。

5. 海水法海水法是一种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方法。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通过蒸发结晶、沉淀、过滤等工艺将氯化镁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

以上是制取氯化镁的五种常用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资源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制取氯化镁的工艺不仅关乎产品质量,也与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取方法。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题目: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完全溶解。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现象!1、存在的平衡:Mg(OH)2(s)=可逆= Mg2++2OH- NH4Cl=2NH4++Cl- NH4++ H2O =可逆= NH3H2O + H+2、观点一:铵根离子的水解为酸性,溶解了氢氧化镁!3、观点二:铵根离子结合了氢氧化镁溶解得到的氢氧根离子,总反应为:Mg(OH)2+2NH4+=Mg2++2NH3H2O4、实验:氢氧化镁能否溶解在醋酸铵溶液中,实验结果:尽管醋酸铵溶液接近中性,但氢氧化镁还在溶解在醋酸铵中。

5、结论:观点二正确。

6、问题:在通常条件下,镁铝并不与水反应,其原因是因为当镁铝与水反应后,均会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覆盖在镁铝的表面,阻止了内部金属与水的接触,使金属“钝化”,反应便停止了。

因此在镁铝与水进行反应时,要想使反应顺利地进行,关键是要消除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这一“保护层”,那么镁和铝能否和氯化铵溶液反应?6、讨论一:镁是否能与铵盐溶液反应放出氢气?(1)实验:金属镁能反应(2)原因分析:这首先是由于浓的铵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镁这一“保护层”:Mg(OH)2+2NH4+=Mg2++2NH3H2O这样消除了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镁,镁便与水顺利地接触,从而反应放出了氢气:Mg+2H2O=Mg(OH)2+H2总反应为:Mg+2H2O+2NH4+=Mg2++2NH3H2O+H27、讨论二:如何理解铝与强碱溶液反应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同样从内外因的关系来看,这首先是由于强碱溶液能够溶解氢氧化铝这一“保护层”:Al(OH)3+OH-=AlO2-+2H2O这样消除了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铝,铝便可与水顺利地反应了:2Al+6H2O=2Al(OH)3+3H2总反应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8、待解决的问题:金属铝能否和氯化铵溶液反应?思考(1)氯化铵水解为酸性,酸性是否足够强?思考(2)假如反应,得到的铝离子、氢气以及氨水,这里是盐酸破坏了氢氧化铝这“保护层”。

氯化铵浸取法回收盐泥中的镁

氯化铵浸取法回收盐泥中的镁

用氯化铵提取盐泥中的镁并制得氢氧化镁产品,考察了盐泥浆液固含量(g/L,以干基计)、浸取时间、物料比(氯化铵与盐泥中氢氧化镁的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浸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1 实验部分1.1 原料、试剂和仪器唐山某碱厂盐泥,其主要成分见表1。

氯化铵、EDTA(浓度约为0.02 mol/L)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表1 某碱厂盐泥主要成分成分H2O CaCO3Mg(OH)2SiO2NaCl Fe2O3Al2O3其他w/%37.4438.808.52 5.61 6.320.91 1.560.84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BT100-1J型蠕动泵: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101-1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TristarⅡ3020型全自动物理吸附仪测定仪:美国麦克公司;S4800-Ⅰ型冷场发射高分辨率扫描电镜:日本HITACHI公司。

1.2 实验方法盐泥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用氯化铵溶液浸取处理盐泥时,氯化铵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氨气,过滤后的浸取液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铵、氯化钠成分。

将此浸取液与回收氨所得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产生的氨和氯化铵可循环利用,不足部分可适量补加。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见式(1)~式(2)。

Mg(OH)2+2NH4Cl=MgCl2+2NH3↑+2H2O (1)MgCl2+2NH4OH=Mg(OH)2↓+2NH4Cl (2)实验步骤:1)取一定质量的盐泥,加入蒸馏水配成一定固含量的盐泥浆液,在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并预热到指定温度100℃,以一定的物料比加入固体氯化铵,浸取盐泥中的Mg2+。

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测定浸取液中Mg2+的浓度,并计算Mg2+浸取率。

2)取100 mL浸取液,在搅拌下预热至一定温度后,加入适量固体氯化铵调整浸取液的n(MgCl2)∶n(NH4Cl),按照反应式(2)的化学计量比以一定滴加速率滴加一定浓度的氨水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105℃干燥12 h,得到氢氧化镁产品。

2021年八省联考重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2021年八省联考重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C. 向乙醇和乙酸中分别加入钠,比较其官能团的活泼性
D. 向蔗糖和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检验生成的葡萄糖
【答案】C
【解析】A.因为乙醇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A错误;
B.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B错误;
【答案】A
【解析】A.S最外层6个电子、Cl最外层7个电子,则S2Cl2分子内S共用2对电子对、Cl共用1对电子对,结构式为Cl—S—S—Cl ,A正确;
B.硫离子的电子数为18,硫原子核电荷数与电子数均为16, S结构示意图为 , B错误;
C. PCl3电子式中P除了有3对共用电子对之外,还有1对孤电子对都要表示出来,C错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出口2的产物为HBr溶液B. 出口5的产物为硫酸溶液
C. Br-可从盐室最终进入阳极液中D.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D
【解析】A. 电解时,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溶液中的Na+向阴极移动,与双极膜提供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出口2的产物为NaOH溶液,A错误;
B.碘分子与淀粉反应显蓝色,待测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新制氯水,变蓝,说明加入氯水后生成了碘单质,则原待测液中有I-存在,B正确;
C.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白色沉淀,继续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消失,则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偏铝酸钠和水,Al(OH)3具有酸性,C正确;
答案选B。
12.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

镁方程式大全

镁方程式大全

MgO+2HCl=MgCl2+H2O MgO+2CH3COOH=(CH3COO)2Mg+ H2O
MgO+2NH4Cl+ H2O =MgCl2+2NH3·H2O
三、氢氧化镁
1.氢氧化镁和盐酸/醋酸反应: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2CH3COOH=(CH3COO)2Mg+ 2H2O
Mg+Cl2=点燃=MgCl2
3、镁与水共热:
Mg+2H2O=Δ=Mg(OH)2+H2↑
4、镁和盐酸反应:
Mg+2HCl=MgCl2+H2↑
5、镁和醋酸反应:
Mg+2CH3COOH=(CH3COO)2Mg+H2↑
6、镁和氯化铵溶液反应:
Mg+2NH4Cl=MgCl2+2NH3↑+H2↑
二、氧化镁 1、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2、氧化镁和醋酸反应: 3、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
NH4NO3/N2/N2O/NO/NO2 等
2、碳酸氢镁受热分解: Mg(HCO3)2=Δ= MgO+2CO2↑+H2O
较活泼金属:Cu/Fe/Ag+硝酸=盐+
七.难度方程式总结 1. HNO3 与金属反应的规律:Mg+HNO3 无气体放出
还原产物+H2O 还原产物为:浓硝酸 →NO2;稀硝酸→NO
2.HCl:MgCl2:KOH=1 : 1 : 2 发生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镁方程式大全(下面有答案)
镁方程式大全答案
一、镁

如何解释镁条在NH4Cl溶液中的溶解现象

如何解释镁条在NH4Cl溶液中的溶解现象

对镁条在NH4Cl溶液中溶解的再探讨任德怀四川成都石室中学 610041一、问题的提出在一只试管中装入3mL 2mol/L的NH4Cl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将已除去氧化物的镁条插入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有大量的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同时溶液呈粉红色。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常温下镁条在NH4Cl溶液中的溶解呢?在大多数教学参考书都认为是NH4Cl溶液中NH4+的水解增大了溶液中H+浓度,从而导致了常温下镁条易溶于NH4Cl溶液的事实,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三期第39页胡春红《哪些情况下应考虑盐类的水解》一文等。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理论书籍,并通过实验事实两方面作如下探析,提出了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

并以此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的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学的学习能力。

二、实验探析实验药品:NH4Cl(固体)蒸馏水镁条 pH试纸石蕊试纸酚酞试液实验仪器:烧杯试管(Φ15mmΧ150mm)秒表天平砂子镊子实验步骤:①配置三种不同浓度的NH4Cl溶液,并测量溶液的pH;②取上述三种不同浓度的NH4Cl溶液和蒸馏水各3mL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3滴酚酞试液;③在四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大小的足量镁条(用砂子砂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分别记录产生气泡的初始时间和停止产生气泡的时间,并用润湿的石蕊试纸检测反应放出气体的酸碱性;④测定第45s时试管中溶液的pH。

附表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结论:①将镁条放入水中, Mg和水发生了置换反应:即Mg + 2H2O =Mg(OH)2↓+ H2↑,但反应很快就停止下来(本实验沿用教材结论不再检测H2)。

②镁条在NH4Cl溶液中溶解,伴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快慢与NH4Cl溶液的浓度有关,因为酚酞颜色逐渐呈现红色、反应放出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石蕊试纸变蓝及气体气味分析试管中有NH3产生,部分NH3溶解于水从而导致了溶液的碱性增强;③当溶液的pH大于7时,镁条仍然在逐渐溶解,仍有大量的NH3和H2气体产生。

氢氧化镁沉淀能溶于氯化铵溶液的原因

氢氧化镁沉淀能溶于氯化铵溶液的原因

氢氧化镁沉淀能溶于氯化铵溶液的原因
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
2=Mg
2
++2OH-,
Mg(OH)
2+2NH
4
+====Mg
2
++2NH
3
·H
2
O,氯化铵水解产生的氢离子消耗了氢氧化镁电
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使得溶解平衡能够向右移动,直到完全溶解。

氢氧化镁是白色无定形粉末,别名苛性镁石,轻烧镁砂等。

氢氧化镁在水中的悬浊液称为氢氧化镁乳剂,简称镁乳。

氢氧化镁是无色六方柱晶体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水溶液呈弱碱性。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

氢氧化镁的天然矿物水镁石可用于制糖和氧化镁等。

因氢氧化镁在大自然含量比较丰富,而其化学性质和铝较相近,因此使用者开始用氢氧化镁来取代氯化铝用于香体产品。

氢氧化镁用做分析试剂,还用于制药工业。

探究镁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

探究镁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

探究镁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一、探究问题的提出在学习了盐类水解之后,许多学生认为镁能够与氯化铵溶液剧烈反应的原因是:氯化铵水解呈酸性,镁与水解产生的H +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HO=N3ttl O+H,Mg+ 2H=Mg2++H。

这种观点也为许多教师所认同,在有些教学参考资料上也有类似的解释。

但我们认为这样解释并不符合事实,因而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1.镁与氯化铵反应不仅有氢气生成,还有氨气以及氢氧化镁。

2.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剧烈是由于NH+与Cl-反应引起的:镁离子能与按盐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并非由于NH+水解使溶液先酸性导致,而是NH+直接与Mg(OH)作用而使其溶解,消除了保护层,反应为Mg(OH2 +2NH+=Mg++2NHH2O,这样镁与水接触反应,镁与铵盐反应的初始阶段总反应为Mg+2NM+2IHO=Mg+2NHH2O+H,后来溶液碱性增强后,又有Mg(OH)生成,M『+2 NHHO= Mg (OH2+2NH+,但沉淀并非在镁的表满产生,此时反应的继续可与认为NH+充当了镁与水的反应的催化剂,Mg+2bO= Mg(OH2+吐。

氯离子加快镁与水反应,是由于氯离子具有将强的穿透的作用,能是Mg(OH2 从镁表面脱咯,这样失去保护层的镁就可与水反应了。

由此可见,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其中NM与Cl-都使反应有利进行,本质仍为镁与水的置换反应。

3.NH4+的酸性本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够给出质子(H+ )的物质叫酸,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叫碱。

现以HO 酸(HA)、NH为例说明于下。

H2O是一种中性溶剂,水分子之间发生质子的转移,能发生自电离:H2O + H 2O —H 3O + OH-(碱1)(酸1)(酸2)(碱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O既可以是酸,又可以是碱,是一种两性溶剂。

酸(以HA为代表)在水中的电离:H2O + HA —H 30 + A -(碱1)(酸1)(酸2)(碱2)可见酸溶于水的离解,不能简单看成是酸分子离解成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即质子H+),而应该理解为是水分子和酸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作为溶剂的水起着碱的作用。

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的实质

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的实质

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的实质作者:曹艳红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21期在我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十年中,我一直在学习化学及其相关知识,以期用最准确的语言给学生讲解最准确的知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因为有一些探讨题或知识点根本就没有准确的解释。

遇到这类情况时,都要多方面的查阅资料,寻找最合理、最贴近答案的解释。

最近我就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知识点: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无机化学》上册(第三版)P115,难溶的氢氧化物都能溶于酸溶液。

例如,Mg(OH)2(s) Mg2+(aq)+ 2OH-(aq)+2HCl = 2Cl- + 2H+‖2H2O其实质是:因为Mg(OH)2固体电离出来的OH-与酸提供的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降低了溶液中的OH-浓度,使Qc﹤Ksp,于是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只要加入足量的酸,Mg(OH)2固体将全部溶解。

某些难溶氢氧化物还能溶于铵盐:Mg(OH)2+ 2NH4+=Mg2++2NH3·H2O书中给出了方程式,没有详细叙述原因。

但其本质是什么呢?是不是与难溶氢氧化物溶于酸溶液的实质一样,溶液中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中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促进难溶氢氧化物的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从而使难溶氢氧化物溶解呢?当我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一道习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下面我就以习题为例探究一下难溶氢氧化物溶于铵盐溶液的实质。

例:已知氨水与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度同浓度下相等,溶有一定量氨的氯化铵溶液呈碱性。

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甲同学的解释是:Mg(OH)2(s)Mg2+(aq) + 2OH-(aq)①NH4++H2ONH3·H2O+H+ ②H++ OH-H2O ③由于NH4+水解显酸性,H+和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乙同学的解释是:Mg(OH)2(s) Mg2+(aq) + 2OH-(aq)①NH4++ OH- NH3·H2O ②由于NH4Cl电离出的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的平衡右移,Mg(OH)2沉淀溶解。

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的原因

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的原因

氢氧化镁是一种无色的固体,在碱性环境中有极好的氧化性能。

因此
非常适合溶于氯化铵溶液中,因为氯化铵是一种高度强碱性的溶液。

简而言之,氢氧化镁能够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是因为它在高碱性环
境中有良好的氧化性能。

氢氧化镁在溶于氯化铵溶液中时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可以分解为这
几个步骤:首先,氢氧化镁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氢氧化镁
被氧化成氢氧化镁离子;接下来,氢氧化镁离子被氯化铵溶液中的铵
离子所结合,形成氯化镁和氨基氯化物;最后,氯化镁再及时生成一
组‘铵镁离子’,将氢氧化镁完全溶解于氯化铵溶液中。

在实践中,氢氧化镁的溶解是一个过程,它的溶液的碱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水中的电解质和pH值,从而起到调节溶液的作用,影响和控制氢氧化镁的溶解度。

同时,氢氧化镁可以结合氯化铁,被氯化铁溶
液中的氨离子结合而形成膜被在细胞膜周围,使得细胞膜完整,以及
膜透性变化,以此来调节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总之,氢氧化镁能够溶于氯化铵溶液是因为它在高碱性环境中有着良
好的氧化性能,并且能够形成多种反应,影响和控制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并改变水中的电解质,影响细胞膜的透性变化,调节植物和微生
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氢氧化镁非常适合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

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

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

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这篇文章我将详细介绍这个反应的机理、条件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氢氧化镁(Mg(OH)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镁离子(Mg2+)和氢氧根离子(OH-)组成。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铵根离子(NH4+)是一种由氮和氢组成的阳离子,它是一种强酸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当氢氧化镁与铵根离子反应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水和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为:Mg(OH)2 + 2NH4+ → Mg2+ + 2H2O + 2NH3在这个方程式中,氢氧化镁中的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氨和镁离子。

这个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其中铵根离子充当酸的角色,氢氧化镁中的氢氧根离子充当碱的角色。

这个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

首先,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必须在水中相遇才能发生反应。

其次,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pH值才能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反应的温度在室温下即可进行,而pH值大约为9-10之间。

这是因为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较高,而铵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因此,温度和pH值的适当控制对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

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常被用作一种化学实验室中的中和剂。

由于氢氧化镁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相对较稳定的盐,因此可以被用于调节和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此外,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也被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

在水处理中,酸性污染物会导致水的酸碱度降低,而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镁可以中和酸性物质,提高水质的稳定性。

此外,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氢氧化镁的相关化合物,如硫酸镁。

总结起来,氢氧化镁和铵根离子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通过中和铵根离子的酸性来产生水和盐。

这个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和pH值才能进行,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在化学实验室中作为中和剂和在水处理过程中用于调节水质。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绍兴一中分校吴文中【问题】在固体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氯化铵溶液,溶液可以变澄清。

【分析】在体系中存在如下平衡①Mg(OH)2(s)==Mg2+(aq)+2OH-(aq)——KSp=C(Mg2+)* C2(OH-)②H2O == H++OH-——Kw= C(H+) C(OH-)③NH3·H2O == NH4+ + OH- ——Kb= C(NH4+)* C(OH-)/ C(NH3·H2O)④NH4+ +H2O == NH3·H2O+H+——Kh=Kw/ Kb【结论1】总反应:Mg(OH)2(s)+ 2NH4+== Mg2+(aq)+2 NH3·H2O则:K总= C(Mg2+)* /C2(NH3·H2O)/ C2(NH4+)=Ksp/Kb25.6*10-12/(1.77*10-5)2=3.2*10-2,常数较大,可以发生!【结论2】总反应:Mg(OH)2(s)+ 2NH4+== Mg2+(aq)+2 NH3·H2O该反应可以看作①+④*2则K总==(Ksp*Kw2)/Kb2=5.6*10-12*10-28/(1.77*10-5)2=3.2*10-30,不能发生,依据实验事实,显然错误!【结论3】总反应:Mg(OH)2(s)+ 2NH4+== Mg2+(aq)+2 NH3·H2O该反应可以看作①—③*2则K总==Ksp/Kb2=3.2*10-2显然:结论1和结论2是矛盾的,结论1和结论3是吻合的。

讨论如下:【讨论1】在比较结论1和结论2的时候,总反应应该写成:Mg(OH)2(s)+ 2NH4++2H2O== Mg2+(aq)+2 NH3·H2O+2 H++2OH-则,结论1的常数K总就等于(Ksp*Kw2)/Kb2,和结论1吻合。

【讨论2】假如结论2是正确的,则K总很小,我们则可以认为氢氧化镁难以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这违背了事实。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例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与溶解的速率相等C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例2: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 5(PO 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 5(PO 4)3OH(固)5Ca 2++3PO 43-+OH -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已知Ca 5(PO 4)3F (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它促进矿化的方法: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知识,减小右边离子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增大右边离子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H ++OH -=H 2O ,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 5Ca 2++3PO -34+F -Ca 5(PO 4)3F ↓加Ca 2+(或加PO -34等)一.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溶质浓度的计算例3:已知:某温度时,Ksp(AgCl)=[Ag +][Cl -] =1.8×10-10Ksp(Ag 2CrO 4)=[Ag +]2[CrO 2- 4] =1.1×10-12 试求:(1)此温度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 2CrO 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此温度下,在0.010mo1·L -1的AgNO 3溶液中,AgCl 与Ag 2CrO 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解析①AgCl(s)Ag +(aq)+Cl -(aq) 1510sp L mol 103.1108.1)AgCl (K )AgCl (c ---⋅⨯=⨯== Ag 2CrO 4(s) 2Ag +(aq)+CrO 42-(aq)2x x(2x)2·x=Ksp 1531234242105.64101.14)()(---⋅⨯=⨯==L mol CrO Ag K CrO Ag c sp ∴ c(AgCl)<c(Ag2CrO4)②在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c(Ag+)=0.010 mol ·L -1AgCl(s) Ag +(aq) + Cl -(aq)溶解平衡时: 0.010+x x(0.010+x)·x =1.8×10-10 ∵ x 很小,∴ 0.010+x ≈0.010x =1.8×10-8(mol ·L -1)c(AgCl)= 1.8×10-8(mol ·L -1)Ag 2CrO 4(s) 2Ag +(aq) + CrO 2-4(aq)溶解平衡时: 0.010+x x(0.010+2x)2·x =1.1×10-12 ∵ x 很小,∴ 0.010+2x ≈0.010x =1.1×10-8(mol ·L -1) ∴ c(Ag 2CrO 4)=1.1×10-8 (mol ·L -1)∴ c(AgCl)>c(Ag 2CrO 4)二.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积规则当难溶物溶解于水后,溶液中浓度积与溶度积有如下规则:Q i >K SP 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

mg与氯化铵反应机理

mg与氯化铵反应机理

mg与氯化铵反应机理我们来了解一下镁和氯化铵的性质。

镁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氯化铵是一种无机盐,化学式为NH4Cl,由氯离子和铵离子组成。

氯化铵在水中能够离解成NH4+离子和Cl-离子。

在镁和氯化铵反应中,镁是还原剂,而氯化铵是氧化剂。

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金属镁与氯离子的反应、金属镁与铵离子的反应以及生成产物。

金属镁与氯离子反应。

金属镁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Mg2+,而氯离子可以接受一个电子形成氯气Cl2。

这个反应可以表达为:Mg(s) + Cl2(g) -> Mg2+(aq) + 2Cl-(aq)接下来,金属镁与铵离子反应。

金属镁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Mg2+,而铵离子可以接受一个电子形成氨气NH3。

这个反应可以表达为:Mg(s) + 2NH4+(aq) -> Mg2+(aq) + 2NH3(g) + H2(g)产物生成。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离子和铵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铵。

这个反应可以表达为:Cl-(aq) + NH4+(aq) -> NH4Cl(s)综合以上三个反应,可以得到镁与氯化铵反应的完整方程式:Mg(s) + 2NH4Cl(aq) -> MgCl2(aq) + 2NH3(g) + H2(g)通过这个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镁和氯化铵反应生成了氯化镁、氨气和氢气。

氯化镁是一种白色晶体,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而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

这个反应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镁带放入含有氯化铵的溶液中进行观察。

当镁带与氯化铵溶液接触时,会有气体产生并且镁带逐渐消失。

这是因为镁和氯化铵发生了反应,产生了氯化镁、氨气和氢气。

镁与氯化铵反应的机理可以用电子转移的概念解释。

在镁带与氯离子或铵离子接触时,镁中的两个电子从镁原子转移到氯离子或铵离子上,使得镁离子和氯离子或铵离子生成。

这个过程中,氯离子或铵离子变为氯分子或氨分子并释放出气体。

这个反应过程遵循着电子转移的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mgoh2和nh4cl反应方程式

mgoh2和nh4cl反应方程式

mgoh2和nh4cl反应方程式
MgOH2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 + 2NH4Cl → MgCl2 + 2NH3 + 2H2O。

这是一种双置换反应,其中MgOH2和NH4Cl互相交换离子,形成MgCl2、NH3和H2O。

在这个反应中,MgOH2是一种碱性物质,而NH4Cl是一种酸性物质。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MgOH2中的氢氧根离子(OH-)和NH4Cl 中的氯离子(Cl-)会互相交换,形成MgCl2和H2O。

同时,NH4Cl中的氨根离子(NH3-)和MgOH2中的镁离子(Mg2+)也会互相交换,形成NH3。

这个反应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用途。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备氨气。

在这种情况下,NH4Cl和NaOH混合后,会产生NH3和NaCl。

然后,NH3可以通过加热和压缩来制备氨气。

这个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镁盐。

在这种情况下,MgOH2和酸反应,会产生MgCl2和水。

然后,MgCl2可以通过加热和蒸发来制备镁盐。

MgOH2和NH4Cl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备氨气和镁盐等化学物质,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l2(aq)+2 NH3(aq)→Mg(OH)2(s)+2NH4Cl(aq)。

离子方程式表明,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可以产生碱性氢氧化镁和氯化铵的溶液,其中氯化镁是氯化物,氨水是氨基,碱性氢氧化镁是氢氧化物,氯化铵是盐。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氯化镁是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将氨水氧化为氧气,这是一种氧化反应,而氨水是一种还原剂,它可以将氯化镁还原为碱性氢氧化镁,这是一种还原反应。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这是氯化镁溶液中氧化剂氧化氨水时产生的气体,氧气是一种支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是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产生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即氯化铵溶液,这种溶液具有中性和碱性双重性质,其中氯化铵可以有效地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保持稳定,从而保护溶液中的物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总之,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产生支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氧气,也可以产生具有稳定pH值的溶液,
这对维持生命环境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氢氧化镁吸附氯离子的原理

氢氧化镁吸附氯离子的原理

氢氧化镁吸附氯离子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其表面结构。

氢氧化镁具有多级孔结构,这种结构提供了大量的物理吸附位,可以吸附水中的各种离子。

具体来说,氢氧化镁吸附氯离子主要通过以下步骤:
1. 氢氧化镁吸附氯离子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

当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较高时,会与氢氧化镁晶体中的氢氧根离子进行交换,使得氢氧根离子逐渐被氯离子取代,从而吸附了氯离子。

2. 氢氧化镁是一种碱,具有较高的碱性电离度,可以与溶液中的其他离子进行反应,尤其是水中存在的各种阴离子。

这些阴离子可以通过与氢氧化镁晶体的氢氧根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被吸附在氢氧化镁表面。

3. 氢氧化镁的多级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位点,这些位点可以与水中的各种离子进行物理吸附。

由于氢氧化镁对水中的各种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总的来说,氢氧化镁吸附氯离子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其多级孔结构和碱性的性质。

在处理含氯离子废水过程中,氢氧化镁可以通过吸附和中和反应去除氯离子,从而达到净化废水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同时,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环保型无机材料,具有无毒、无害、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镁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当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时,单纯的吸附可能无法完全去除。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其他处理方法,如混凝沉淀、过滤、反渗透等,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和回收率。

同时,对于不同来源和性质的废水,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添加剂,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
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解在氯化铵中
题目: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完全溶解。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现象!
1、存在的平衡:Mg(OH)2(s)=可逆= Mg2++2OH- NH4Cl=2NH4++Cl- NH4++ H2O =可逆= NH3H2O + H+
2、观点一:铵根离子的水解为酸性,溶解了氢氧化镁!
3、观点二:铵根离子结合了氢氧化镁溶解得到的氢氧根离子,总反应为:Mg(OH)2+2NH4+=Mg2++2NH3H2O
4、实验:氢氧化镁能否溶解在醋酸铵溶液中,实验结果:尽管醋酸铵溶液接近中性,但氢氧化镁还在溶解在醋酸铵中。

5、结论:观点二正确。

6、问题:在通常条件下,镁铝并不与水反应,其原因是因为当镁铝与水反应后,均会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覆盖在镁铝的表面,阻止了内部金属与水的接触,使金属“钝化”,反应便停止了。

因此在镁铝与水进行反应时,要想使反应顺利地进行,关键是要消除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这一“保护层”,那么镁和铝能否和氯化铵溶液反应?
6、讨论一:镁是否能与铵盐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1)实验:金属镁能反应
(2)原因分析:这首先是由于浓的铵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镁这一“保护层”:
Mg(OH)2+2NH4+=Mg2++2NH3H2O
这样消除了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镁,镁便与水顺利地接触,从而反应放出了氢气:
Mg+2H2O=Mg(OH)2+H2
总反应为:
Mg+2H2O+2NH4+=Mg2++2NH3H2O+H2
7、讨论二:如何理解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同样从内外因的关系来看,这首先是由于强碱溶液能够溶解氢氧化铝这一“保护层”:Al(OH)3+OH-=AlO2-+2H2O
这样消除了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铝,铝便可与水顺利地反应了:
2Al+6H2O=2Al(OH)3+3H2
总反应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
8、待解决的问题:金属铝能否和氯化铵溶液反应?
思考(1)氯化铵水解为酸性,酸性是否足够强?
思考(2)假如反应,得到的铝离子、氢气以及氨水,这里是盐酸破坏了氢氧化铝这“保护层”。

原因分析:这首先是由于浓的铵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铝这一“保护层”:
Al(OH)3+3NH4+=Al3++3NH3H2O
这样消除了阻止反应进行的氢氧化铝,铝便与水顺利地接触,从
而反应放出了氢气:
2Al+6H2O=2Al(OH)3+3H2
总反应为:
2Al+6H2O+6NH4+=2Al3++6NH3H2O+3H2
9、以上结论是否正确,需要实验证明或通过各种平衡的计算(氢氧化铝沉淀溶解平衡,氨水的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

这里的关键是氢氧化镁(Ksp=5.6×10-12)和氢氧化铝的(Ksp=3.2×10-34)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的判断不能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