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在动画片中的反映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我们可以从角色的性格特点来分析。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出现个性张扬、自信、勇敢的主角。
比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他勇敢、机智、有冒险精神。
在《冰雪奇缘》中,女主角艾莎与安娜也充满朝气、活泼、积极向上。
这些角色都展现了美国人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信精神。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的性格往往更加沉稳、坚韧、内敛。
比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他聪明、机智,但同时也充满着睿智和智慧。
在《大鱼海棠》中,女主角青鱼勇敢、善良、坚毅。
这些角色塑造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内心修养和情感的深度。
在中国文化中,含蓄与克制是被推崇的品质,这也反映在角色的性格上。
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常常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形象,并且对于外貌的表现更加注重。
比如在《美食总动员》中,主人公雷米就是一个外表讨喜,令人愉悦的老鼠形象。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往往更加奇特、虚幻,更关注内心世界的表现。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角哪吒,他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神力,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在价值观方面,美国动画更加注重个体主义和自由。
在多部美国动画中,主人公讲究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追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的权利。
而中国动画则更注重家庭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中国动画中,主人公通常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和教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冲突解决方式上,中美动画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常常强调团队合作、冒险精神和个体拼搏。
比如在《超人总动员》中,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而中国动画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孝道礼仪。
在《大鱼海棠》中,青鱼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水里的人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这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道。
中美动画中的角色塑造确实反映了两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他们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特点以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念都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美国动画更加偏向个体主义、自由和冒险精神,而中国动画更注重内心世界、家庭价值观以及责任感。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动画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在不同国家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比较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一、中美动画对待家庭的态度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中国动画作品中通常强调亲情和家庭观念。
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他是一个有着坚定家族观念的人,他为了保护他的家族而英勇战斗。
而在美国动画作品中,家庭关系并不是主要的关注点,情节更多地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冒险。
例如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中的主人公朱迪,她离开家乡进入大城市成为一名警察,在人际关系中遇到了各种挑战,最终成为了一个成熟和坚强的个体。
在中国文化中,友谊被视为一种纯洁和无私的情感,值得终身珍惜。
中国动画作品中通常强调友谊和团结。
比如《熊出没》中的罗罗和穷穷是最好的朋友,在困难时刻他们总是相互帮助和支持。
而在美国动画作品中,友谊往往是一种工具,是个体成长的一部分。
例如迪士尼的《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她们的友谊是影片中的核心,但也同时是角色个体成长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权利常常被群体利益所抑制。
中国动画作品中通常强调个体对群体的奉献和牺牲。
比如《魁拔》中的主人公魁拔,他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年轻人,为了保护家人和朋友,他甘愿付出一切。
而在美国动画作品中,个人权利常常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例如皮克斯的《超人特攻队》中的主人公鲍勃,他是一个退休的超级英雄,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与社会及政府斗争。
在中国文化中,梦想常常被视为虚幻和不切实际的。
中国动画作品中通常强调实际和现实。
比如《五星大饭店》中的主人公某某,他是一位年过四十还在为梦想奋斗的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在美国动画作品中,梦想被视为每个人生活的动力,它经常被描绘成一种追求和实现的过程。
例如梦工厂的《疯狂原始人》中的主人公格鲁,他是一个不断寻找更大梦想的人,最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摘要】动画角色的塑造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
从家庭观念、人际关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审美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看,中美动画角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和设定上,更深刻地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念。
中美价值观差异对观众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动画角色,中美文化差异,家庭观念,人际关系观念,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中美价值观差异,观众影响,动画产业发展。
1. 引言1.1 动画角色在塑造中的反映动画角色在塑造中的反映是动画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动画角色的设计和刻画,动画制作方可以传达并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和观念。
动画角色的形象通常会受到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动画角色是根据特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来塑造的。
在不同国家的动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特征在角色设定中的体现。
比如在日本动画中,角色常常展现出细致入微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思考。
而在美国动画中,角色更多地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和自由精神,追求个人梦想和成就。
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中美两国在家庭观念、人际关系观念、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动画角色的塑造和表现,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动画角色在塑造中的反映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文化差异和多元社会的思考和启示。
1.2 中美文化差异对动画角色的影响动画角色作为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受到了中美文化差异的影响,在塑造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美文化差异是由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等方面所造成的,这种差异在动画角色的表现中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音乐和故事情节,它可以让观众沉浸于一个虚构的世界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动画角色的塑造是动画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形象和性格往往反映出了创作者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从动画角色的塑造上可以看出中美价值观上的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外貌上可以看出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的动画中,人物角色往往被塑造得更加夸张和夸张,他们有着五官明显、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的特征,而在中国的动画中,人物角色往往会被塑造得更加柔和和纤细,他们的五官会显得更加柔和、融洽。
这个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中对于外貌美的不同追求:在美国,外貌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象征,而在中国,外貌往往更多的被看作是一种文雅和含蓄的表现。
这种差异也体现出了中美文化中对于个人形象的不同看法。
从动画角色的故事情节上可以看出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的动画中,故事情节往往更加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成长的表达,他们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激烈的冲突和战斗,如《美国队长》和《蜘蛛侠》等,而在中国的动画中,故事情节往往更加注重家庭和情感的表达,他们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温馨和感人的氛围,如《大圣归来》和《小王子》等。
这个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中对于成长与家庭的不同追求:在美国,独立和成长往往被看作是一种需要追求的品质,而在中国,家庭和情感的表达往往更被看作是一种需要追求的品质。
中美文化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中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
通过动画角色的外貌、性格和故事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中美文化对于自信和力量、冒险精神和善良、个人成长和家庭的不同追求,这也使得中美文化在动画领域中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中美合作动画作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与价值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是人们喜爱的虚拟形象,通过他们的塑造可以反映出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在塑造动画角色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展开讨论。
美国动画角色的塑造更加突出个性和自由的特点。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能看到勇敢、独立、自信的角色形象,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不甘于被束缚和限制。
美国动画公司迪士尼推出了一系列经典角色,如米老鼠、唐老鸭、小美人鱼等,这些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自由精神。
他们立志于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反映了美国价值观中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特点。
而在中国动画角色的塑造中,更加突出团结和责任的特点。
中国动画中的角色形象通常展现出责任感、团结精神和家庭观念。
中国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主角熊大和熊二,虽然性格迥异,但他们总能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式团队精神。
中国动画角色往往强调家庭观念,关注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强调个体的责任和奉献。
这反映了中国价值观中强调集体主义、责任感和家庭观念的特点。
美国动画角色的塑造更加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和成功的特点。
在美国动画中,经常能看到英雄主义和成功的主题,角色通常展现出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战胜困难的精神。
美国动画片《超人》中的主角克拉克·肯特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他无畏地面对各种危机,保护世界和平。
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在美国文化中十分常见,反映了美国价值观中崇尚个人成就,追求成功和荣誉的特点。
而在中国动画角色的塑造中,更加突出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特点。
中国动画中的角色通常展现出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情节,强调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中国动画片《大圣归来》中的主角孙悟空,虽然拥有超凡的能力,但他与其他角色共同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种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形象反映了中国价值观中强调集体智慧和共同奋斗的特点。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中美动画在主题和故事情节上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往往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追求。
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主人公贝儿,勇于寻求自由和真爱,不愿成为传统的家庭主妇;而《狮子王》中的辛巴则是一个勇敢而独立的角色,追求自我价值和领导力。
这些角色鼓励观众追求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作品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追求共同利益和团队合作。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很多角色展现的是爱家、爱国和奉献的精神。
著名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的主人公小P,成为了座上宾,但他仍然保持着谦逊和责任感,这种奉献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推崇。
中美动画在性别角色塑造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往往更加强调性别平等和女性的独立性。
经典动画片《小美人鱼》中的主人公阿里尔就是一个勇敢追求自己梦想的女性角色;而《疯狂动物城》中的朱迪则是第一只成为警察的兔子,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女性在职场上的价值。
这些角色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独立性,强调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性别角色塑造更加注重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家庭责任。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的佩奇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很喜欢打扮和玩耍,而弟弟乔治则更喜欢玩具车和球。
这种角色塑造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分工的传统认知,女性更多地被期望去关注家庭、照顾家人。
中美动画在人物道德品质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往往强调积极向上的品质,例如正直、勇敢和乐观等。
《超人总动员》中的超人家族注重正直和勇敢的精神,这也是美国文化中推崇的品质。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往往更加强调道德和伦理,注重教育功能。
《小熊维尼》中的小熊维尼总是遵循着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注重友谊、勇敢和团结的力量。
中美动画在角色塑造上存在差异,反映了两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美国的动画作品更注重个人主义、自由精神和性别平等,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而中国的动画作品更注重集体主义、家庭责任和传统道德观念,强调社会和谐和教育功能。
中美文化差异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堡
中美文化 差异 对动画 电影 的影 响
老少皆宜, 适合全家观看 , 而中国动画电影 比较正统严肃, 充满人
是儿童 ,因此教育成为中国动画的主要责任之一,从而在故事情 节、 人物形象设计 、 台词设计方面总体偏低幼化。 以近几年的《 喜羊 羊与灰太狼》 系列 电影为例, 故事情节台词相对简单, 人物形象及
性格不够丰满, 很难吸引成年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动画电影不
出新。相反, 西方文化具有求变务新的开放性, 积极主动从他文化
风中, 也体现在人物性格、 神态 、 动作的处理上, 使人物性格更加丰
满多重, 体现了国产动画对传统的继承及创新。
( 二) 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多样化 从美 国动画电影发展史看 , 美 国动画电影早期主要针对的也
汲取精神养料, 不断打破陈规。 美国价值观之一实用主义决定了将 电影艺术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目标,大胆创新也是美国追求的价 值之一 , 同时美国是移民国家 , 多元文化也造就美国动画电影的多
故事, 其“ 兔侠” 形象取自从明代至今, 京津地区中秋时节常见的儿
童玩偶“ 兔儿爷” , 具有很强的中国味道, 人物形象相对于早期的动
画电影有不小突破。 最近几年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作品不少, 故 事题材更丰富, 但叫好又叫座的寥寥无几。 从1 9 4 1 年近代中国第一
、
中西方文化对 传统的认 知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在中美两国的塑造中有很大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首先,从人物形象出发,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动画角色通常具有明确的个性和形象,比如米老鼠、唐老鸭、汤姆猫和杰瑞鼠等等,它们在形象、性格和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很容易被观众所认知和接受。
相反,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比较单调和模糊,比如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等等,这些角色形象单一,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背景展现其个性特点。
其次,从创作理念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创作倾向也有很大的差别。
美国的动画创作主要注重于娱乐和幽默,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的处理,大量使用流行文化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动画的魅力。
而中国的动画创作则更多关注于教育、启发和向导的作用,注重人物形象的育成和价值观的传递,让儿童在动画中获取正面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第三,从对待故事内容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的动画强调情节的连贯、节奏的变化和影像的冲击力,注重于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刺激,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反,中国的动画则更加注重于情节的可取和人物的塑造,注重于情感的铺陈和思想的抒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具有启迪性的印象。
最后,从整体风格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美国的动画通常受到西方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影响,强调个性、自由和创新,具有浓重的欧美风格和艺术特征。
而中国的动画则更多突出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精神的体现,具有浓重的中国风格和艺术伦理。
总之,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这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我们应该通过深入理解和探讨中美动画创作的差异和共同点,推动中华文化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中美的价值观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包括动画角色的塑造。
动画角色是通过创作者的创作表达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之一,通过对动画角色的塑造可以看出中美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角色往往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注重团队合作和亲情友情的展示。
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他们经常在面对困难时相互帮助,传递了合作、友爱的价值观。
而在美国的动画作品中,个人主义的特点更为明显。
例如《超人特工队》中的超人团队,虽然也强调团队合作,但更加强调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特点。
这体现了中美在价值观中个人与集体的不同侧重。
中美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角色往往塑造为有针对性的、能够战胜困难的形象,鼓励观众勇敢、坚韧地面对困境。
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两者分别代表了勇敢和聪明,通过他们的故事传递了勇敢面对挑战,智慧战胜敌人的价值观。
而在美国的动画作品中,角色往往更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和小黄人,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体现了追求自我独立和个性表达的价值观。
中美动画角色的道德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角色往往强调传统的道德观念,注重品德修养和家庭观念的传递。
例如《小猪佩奇》中的佩奇一家,通过他们的故事传递了家庭团结、友爱和尊重长辈的价值观。
而在美国的动画作品中,角色往往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体权利的保护。
例如《功夫熊猫》中的熊猫波,他追求自己的梦想,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强调每个个体都有平等的机会。
通过对中美动画角色塑造的比较可以看出中美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动画角色更注重集体主义、相互帮助和道德观念的传递;而美国的动画角色更强调个人主义、个性表达和自由权利的保护。
这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体现了中美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对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式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并包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丰富自己的视野。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作为媒介传播和表达特定的价值观是常见的现象。
中美两国的动画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两国社会中的价值观差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来看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对于中国动画来说,家庭观念非常重要。
在中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一价值观在中国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熊出没》这个动画片中,动画角色们总是一起度过各种冒险,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是动画的核心内容。
在《大耳朵图图》这个动画片中,主角图图和他的朋友们也经常一起经历各种冒险,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这个动画片的主题之一。
在这些中国动画片中,家庭观念被强调,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也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与此不同,在美国动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个人各自追求自由和个人权利,这种价值观也体现在他们的动画中。
在美国动画中,励志和个人奋斗是核心内容之一。
在《超人特攻队》这个动画片中,主角们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努力来保护世界的和平。
在《海绵宝宝》这个动画片中,主角海绵宝宝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美国动画片强调了个人主义和自由的价值观。
除了家庭观念和个人主义的差异外,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在性别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中的角色通常是男性为主,女性角色相对较少。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观念。
相反,在美国动画中,男女角色的平等待遇更加普遍。
在《美女与野兽》这个动画片中,美女贝儿通过自己的勇气回答野兽的爱心,最终成功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种平等的性别观念体现了美国社会中的价值观。
与中国动画相比,美国动画的故事情节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美国动画片通常会涉及更多的社会问题和思考。
在《疯狂原始人》这个动画片中,主角们在一个完美的社会中发现了隐藏的秘密,他们试图改变社会,并让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中。
这个故事反映了美国对社会问题和平等的关注。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中也是明显的。
中美两国的动画文化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因此在塑造角色时表达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中美两国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态度不同,这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中得到体现。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因此美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是独立个体,强调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比如《超人》是一个具有超能力的美国超级英雄,他在片中经常独自行动,保护城市的人民。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更为突出。
中国动画角色通常是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
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喜洋洋一家是一个快乐的羊群,他们通过团结合作的方式战胜灰太狼。
中美两国对力量与正义的诠释方式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经常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和正义的力量。
经典的美国动画角色如《蝙蝠侠》、《超人》等都是保护弱者、维护正义的英雄形象。
这些角色通常拥有超凡的力量和能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正义。
而中国的动画作品则更强调普通人的力量和智慧。
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是普通人,他们通过智慧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猫和老鼠》中的猫和老鼠虽然个体力量较弱,但是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智慧来对抗对方。
中美两国对家庭和友情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这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中体现明显。
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因此家庭和友情的描绘相对较少。
相反,中国的动画作品更注重家庭和友情的关系。
比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光头强和熊二三个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小猪佩奇》中佩奇一家人之间的温馨互动都成为了中国动画的经典形象。
中美两国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差异。
美国的动画角色通常强调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个体的力量,而中国的动画角色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团队合作和家庭友情的关系。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可以看出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本文将以《美国妙笔生花》与《大圣归来》这两部动画片为例,分析中美价值观的不同。
中美两国在人物形象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在《美国妙笔生花》中,主人公加斯顿是一个爱冒险、勇敢无畏的少年,具有探索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
相比之下,《大圣归来》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一个英明聪慧的形象,他通过智慧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这两部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形象对应着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中美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妙笔生花》中,主角加斯顿独立行动,注重个人意志的实现和自我实现。
而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重视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注重集体利益和和谐发展。
这体现了中美文化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不同。
在美国文化中,个人的独立和个体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对于权威的看法也是中美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美国妙笔生花》中,加斯顿和其他角色都具有探险精神和个人主义,他们对权威存在怀疑和挑战。
相反,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虽然是一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但他仍然尊重师长和权威。
这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权威观。
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也存在差异,这在动画片的表现上有所体现。
在《美国妙笔生花》中,加斯顿通过勇敢和冒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注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而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通过智慧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注重尊师重道和传统知识。
这体现了中美两国教育和价值观的不同。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可以从动画角色的塑造中看出。
中美两国在人物形象、人际关系、权威观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
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我们应该逐渐增加理解和互相尊重,以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动画角色作为文化产物的一种,往往能够反映出制片方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刻画上体现出来。
下面从几
个方面分析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中美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和孝道
观念,因此中国的动画角色往往会强调家庭价值观、孝顺和尊重长辈的观念。
例如《白蛇传》中的白蛇和许仙之间就展现了深厚的爱情和家庭观念,以及追求幸福与和平的真挚渴望。
而在美国动画中,一些角色更加强调个人价值观、自我实现和追求梦想的力量。
例如《超人》和《蜘蛛侠》等超级英雄形象正是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感,追求正义和公平。
中美动画角色对待情感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往往更加强调情
感的真挚性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的爱情动画片中,情侣之间的爱情往往伴随着忠诚、奉献和包容。
而在美国动画中,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和个人化。
角色之间的感情常常转瞬
即逝,但是强调真实和自然的情感表达同样被重视。
例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姐
妹只有在亲情的力量的作用下,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幸福。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而美国动画角色则更加突出个人主义、自由意志和追求梦
想的力量。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不同,也为两国观众带来了不同
的审美体验和心灵触动。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不仅仅是一种虚拟形象,更是载体和传播者,它们所呈现的形象和特征往往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价值观。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也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角度,分析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对两国动画产业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动画角色的外表特征入手。
在美国动画中,经典的角色形象往往有着明显的外貌特征,比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和小熊维尼等。
这些角色在形象设计上往往会夸大一些特征,比如大大的眼睛、圆润的身体等,这种设计风格可能是受到了美国人追求个性和表达的文化影响。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往往更接近于真实的外貌,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它们的形象更接近于现实中的动物形态。
可以看出,美国动画更注重角色的个性化和夸张化,而中国动画更注重角色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也反映了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经典角色往往具有明确的性格特征,比如米老鼠勇敢、乐观,唐老鸭贪财、爱发脾气等。
这种设定方式可能反映了美国人对于个性和表达的追求,他们更愿意在动画角色中看到清晰明确的性格特征。
而在中国动画中,角色的性格往往更加复杂和抽象,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他既有英勇无畏的一面,也有贪玩捣蛋的一面。
这种塑造方式可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人性的理解,他们更倾向于接受角色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动画角色的故事情节也反映了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经典的故事情节往往体现了正义、勇敢、友爱等价值观,比如《狮子王》中的辛巴勇敢面对困难,最终战胜邪恶;《小美人鱼》中的爱与勇敢战胜了一切困难。
而在中国动画中,故事情节往往更加接近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通过不断战胜困难,最终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和成长。
可以看出,美国动画更注重英雄主义和正义感的体现,而中国动画更注重内心修养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随着动画的发展,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也逐渐塑造出了不同的形象和价值观。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动画制作国家,其动画角色的塑造也反映出了两国的价值观差异。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来探讨中美动画角色的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形象来看,中国的动画角色大多是可爱、可亲的形象,如《熊出没》中的冰冰、纸飞机,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灰太狼等,它们通常有着圆圆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可爱的动作,给人一种温馨可亲的感觉。
而美国的动画角色则更加多样,既有可爱逗趣的形象,如《疯狂原始人》中的格鲁、小黄人,也有英雄刚正的形象,如《超人特攻队》中的博坦,他们呈现出的形象更加立体,更有个性。
从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来看,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是乐观、单纯、善良的形象,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例如《熊出没》中的冰冰,虽然他身边有一群敌人,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而美国的动画角色则更加注重个性的丰富与多样性,他们既有善良、勇敢的特点,也有狡猾、自私的特点,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五花八门的人性。
从动画角色的主题内容来看,中国的动画作品通常以传统文化和家庭为主题,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以及《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阿里巴巴,这些角色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而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以冒险和梦想为主题,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以及《玩具总动员》中的木头人伍迪,这些角色都代表着美国梦和个人追求的精神。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反映了两国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侧重于塑造温馨、善良的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价值观。
而美国动画角色则更加多样和立体,既有乐观向上的形象,也有个性丰富的形象,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多元价值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源于两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了两国社会制度、价值理念的不同。
无论是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还是动画作品的主题内容,都可以从中看到中美两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差异之处。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动画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展现国家的价值观,也
能够影响和塑造观众的价值观念。
中美动画作品在塑造角色形象和表达价值观方面存在着
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外貌和形象上看,中美动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作品中,角色
形象通常追求简约、可爱和可接近性,人物的五官比较夸张,形象颇具中国风格。
而在美
国动画作品中,角色形象多样化,追求更加细腻的表现和细节刻画。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
文化注重整体性和共同体意识的特点,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化。
中美动画角色在塑造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动画作品中,家庭关
系通常被塑造为和谐、温馨和亲密的模式,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而在美国动
画作品中,家庭关系更加多元化和开放,鼓励个体追求独立和自由。
人际关系上,中国动
画角色通常以合作、互助和集体利益为重,表达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社会责
任感;而美国动画角色更注重个人的成长和追求,表达的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和自由
精神。
在塑造动画角色的价值观上,中美动画作品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动画作品中,通常强
调道德、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念,如勇敢、友善、正直等,这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而在美国动画作品中,更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追求,强调自信、勇敢、自主等价值观念。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中国更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而美国
更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在动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动画角色的塑造来看出来。
本文将以几个常见的动画角色为例,来讨论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1. 美国人对独立自主的强调2. 中美人对情感表达的态度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反,在美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一点在很多动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熊出没”中,熊大和熊二常常表现出他们的情感。
相比之下,在中国的动画中,情感表达往往会更为含蓄。
这也反映了中美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的不同态度。
3. 美国人对于成功的追求在美国文化中,成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因此,在美国的动画中,许多角色都会追求成功。
例如,“芝麻街”中的克莉丝汀娜,是一位非常聪明的能人。
她非常善于解决问题,并且总是努力工作。
这种成功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并不是那么重要。
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画更注重教育和道德上的表现。
4. 中美社会文化的差异中美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可以从动画角色中看出来。
例如,在美国文化中,人们通常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形象非常重视。
因此,在美国的动画中经常出现像兔八哥这样的角色。
这些角色通常会以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社会地位和形象的这种追求不是那么强烈。
因此,在中国的动画中,这样的角色比较少。
总之,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从动画角色的塑造中看出来。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是一种视觉媒体,作品中塑造的角色形象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制作者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体现出来。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面,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
首先,观察能发现,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在外貌上有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的动画为例,人物形象大多呈现出粗犷、卡通的风格,许多动画人物都是长着超大的眼睛、大嘴巴、小脖子、粗壮的身材。
而在中国的动画中,人物形象通常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更加稳重、端庄,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
其次,动画角色在性格塑造和行为方式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往往强调自由、个性、创新等方面的价值观,喜欢表现出人物顽皮、发泄情绪、突破常规的行为。
例如,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的主角金龟子就是一个表现出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个性化形象。
而中国的动画作品则更注重传统道德、家庭、集体等观念,通常塑造出一些勇气、正义、拼搏的形象,例如著名的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他的师兄弟们就是以正义勇气形象而出名的。
此外,动画角色在代表传统和当代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更加注重当代价值观,即尊重个人主义、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例如《猪朋狗友》中的主人公波克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狗。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则更强调代表传统价值观念,即尊重长辈、尊重传统文化、为了家庭和祖国而奋斗等观念。
例如,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很好的表达和传承的动画片《小虎队》中,主人公们都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英雄形象人物。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中美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包括对价值观的理解和塑造。
动画角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式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动画片中,人物形象往往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更加真实和贴近日常生活。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鲜明,喜欢耍酷但也有责任感;而在《熊出没》中,小熊波波直来直去,阳光、乐观。
这些形象与中国人民的性格特点相符合,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团结、友善和乐观等价值观。
而在美国的动画片中,角色形象则更加夸张和幽默。
在《辛普森一家》中,辛普森一家成员各具特色,但都有一定的缺点和角度。
这些角色塑造形象更多地追求喜剧效果,强调幽默和反讽。
这与美国的价值观有关,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在表达和塑造上更加张扬和夸张。
中美动画角色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动画片中,往往强调家庭观念、友情和责任感等价值观。
在《熊出没》中,小熊波波和他的朋友们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总是相互帮助,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这种价值观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友情和团结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而在美国的动画片中,往往强调个人成长、自信和勇气等价值观。
在《功夫熊猫》系列中,主人公大熊猫阿宝虽然笨拙,但通过努力和自信,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功夫战士。
这种价值观反映了美国文化中个人奋斗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体力量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中,还存在着对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关注不同。
在中国的动画片中,虽然也有对性别平等的呼吁,但在形象的塑造上,男性角色往往更加强调阳刚之气,女性角色也更加强调柔美和温柔。
而在美国的动画片中,塑造了一些女性角色的独立和坚强,强调女性也可以担当重要角色的理念。
在迪士尼的动画片《无敌破坏王》中,女主角茉莉和凉角色化的卡罗尔都是勇敢自立的女性。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在动画片中的反映——《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为例摘要: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如一部反应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电影或电视剧一样,它来源于社会,是时代文化的缩影。
无论是中国的动画还是美国的动画,每一部动画的制作背后都包含着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和文化。
国际化局势,让中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影视动画这样便利的文化快餐在国与国之间交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只有真正理解了两国之间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一部影视作品的内涵深意。
动画,是小孩子们理解和接受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中国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美国的动画《猫和老鼠》进行比较,分析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反映,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权力距离、高低语境下的言语和动画中教与乐的关系来分析。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差异;动画片一、引言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条件、传统习惯、地域风貌等等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
迪斯尼动画《猫和老鼠》是美国20世纪开始至今盛行不衰、风靡全球的一部动画片。
它以老鼠杰瑞幽默机智的形象挑战它的天敌倒霉的猫汤姆,轻松搞怪的情节赢得了全球小朋友的喜爱。
而《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是近几年中国内炙手可热、备受国内小朋友喜爱的一部动画片。
当然,明眼人一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便知其中有很多的让人倍感熟悉。
在一定程度上,它模仿了《猫和老鼠》,但是却有很明显的属于中国的特征的文化价值观。
不得不说,这两部相似而又不同的动画作品体现了中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1]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临同一个问题的处理,会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
他提出了五个价值维度,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紧密的联系,集体主义者更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而个人主义文化则更注重提倡个人权利与自由,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个人主义则更关心自己和个人的目标。
”[2]中国是以农耕为主,该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做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形式便一直保留下来。
进而,就有了“家”、“大家”和“国家”的出现,中国人是以群体形式存在的,重视人的社会价值,把人看作社会群体的一份子,个人的价值因社会群体而存在并借群体体现,因此“家”、“大家”和“国家”的地位远远地高于个人。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集体主义就尤为明显。
这种文化价值观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其一,灰太狼是属于狼族的,只是被逐出了狼群。
而且灰太狼是有家庭的,它的责任就是养家,养老婆,养孩子。
它为家而奋斗,要拼命地抓羊。
但是,由于离了狼群,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抓羊行动都是孤身作战,即使有勇有谋,还是会因群羊的反攻而败战。
其二,喜羊羊与其同伴们是群居于羊村中的。
通常情况下,喜羊羊出谋划策,在同伴的帮助下,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敌人灰太狼的攻击,获得胜利。
单打独斗是必败的,即使是足智多谋的喜羊羊也会羊入狼口。
所以,羊羊们是得到集体的认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
由以上两点,可得《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浓浓的中国特色,中国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传承的是中国人所推崇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而美国则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并重的经济结构下得以生存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美国公民是移民自欧洲大陆的,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各种思想的熏陶影响,个人主义价值观成为美国文化的核心,是美国文化精神所在。
在他们的眼中,当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得到充分满足和价值体现时,整个社会群体也就得到了发展和价值的体现。
因此,美国形成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在他们眼中,“家”和“社会群体”是为服务他们实现个人价值而存在的,个人则充分利用“家”和“社会群体”这样的踏脚石,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和成功。
常识可知,老鼠和羊一样都是群居的动物,但是在《猫和老鼠》中,却赋予了老鼠一个孤独的形象。
同时,猫也是孤身一只的。
所以,猫和老鼠在动画中的形象都是很典型的美国人的形象,他们都是自由的,他们不会受“家”的禁锢,也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一个“社会集体”。
虽然,汤姆猫和杰瑞鼠同处一屋檐,但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有自己的充分自由的个人世界。
每次汤姆和杰瑞之间发生斗争时,杰瑞都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汤姆斗智斗勇,最终打败比自己体型和力量上强很多倍的猫。
由此,我们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猫和老鼠》中的美国特色,美国人强调的是个人主义。
三、权利距离的差异权力距离,即社会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现象的认可程度,是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有一个价值观维度。
“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权力高度集中,等级顺序严格,社会层次分明,地位和等级非常重要。
而权力距离小的文化,等级差别应该减少到最低程度,因为等级是为了便利而建立的不同角色,因而任何人之间比较平等。
”[3]中国是以宗法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农业文化,是讲求一切有秩序,人们地位等级高低区分非常明显,权力的不均分配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人们习惯于接受等级高的、权力大的人对其进行领导,人们如果没有上级的意见、要求、决策或是命令,会感觉很迷茫,无章可循,并且人们相信领导者是更具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的,他们期待着领导者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
而美国则是以契约思想为基础的商业文化,是平等自由的,人们认为群体和组织中的不平等现象应该降到最低,他们深信人人皆为上帝的子民,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追求众生平等。
再者,“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反应集权官僚意识的官文化,中国人的‘官本位’”[4]思想根深蒂固;而“美国则是以个人自由主义为核心内容发展而成的社会文化,美国人的‘平民化’”[5]思想尤为突出。
所以,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致使人们追求“权力官位”,通过获得权力官位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而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机会;而美国是一个低权力距离的国家,他们反对权力不平等分配,呼吁个体的个性解放,追求独立、自由和平等,形成了“在被统治者中间真正人才荟萃,而统治者中间却少有名流”[6]的现象。
在中国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权力距离尤为明显。
作为一村之长的老羊——慢羊羊,统治和领导一群“平民”羊羊们,这些羊羊们再羊村的生活是在慢羊羊村长的各种制度约束下进行的,并且羊羊们对充满智慧和拥有各种才能的老村长也是比较尊重和服从的。
再者就是,羊羊们和灰太狼共同居住的青青草原上,还有一位更高权力和官位的草原原长——包包大人,它是正义的化身,维持着整个草原的井然有序和平和安详,连平日里诡计多端、嚣张跋扈的灰太狼和红太狼见到它也是循规蹈矩,毕恭毕敬,不敢胡作非为,并且对包包大人百般讨好与卖乖。
由此可见权力官位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和其威力。
然而,在《猫和老鼠》中,根本就看不到权力在该动画中出现,即使偶尔汤姆的主人会出现干涉猫和老鼠的疯狂行为,但是完全是不同概念和性质的“权力”,主人并不属于猫和老鼠中的一份子,猫和老鼠都是自由的个体,没有“统治者”或“领导者”来指挥、引导、干预或控制它们的所作所为。
由此可见,权力官位在美国人眼中的次要性。
四、高低语境下中美言语风格德国语言学家洪宝特曾说过:“民族的语言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民族的语言。
”他还认为:“语言只是民族精神的一个造物,民族精神首先在语言中得到个别的显示,但语言反过来也对精神产生巨大影响。
”[7](P187)中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有各自言语的风格。
同时语言体现了他们各自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霍尔认为,所有的人类交际都是受到语境的影响的。
“高语境言语传播的信息大部分存在物质语境中或交际者个人,还有极少量的信息存在于清晰的编码信息中;低语境言语传播则相反,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信息中。
”[8]高语境文化影响下的言语特点是:信息内隐、表达含蓄;而低语境文化影响下的言语特点是:信息外显、表达直接。
中国人喜欢也更习惯于间接婉转的表达方式,在交际过程中,只有双方的背景知识差不多才能真正理解言语中所蕴含的意思,中国人在交际时往往会考虑听话者的感觉;而美国人则喜欢直接的表达方式,用言语信息直率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图,虽然也是会顾及到对方的感受,但是自己的想法是一定要传达到位的。
在中国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沸羊羊爱慕着清纯可爱善良的美羊羊,但是它对美羊羊的示爱方式和言语表达是很间接和含蓄的,可能到最后美羊羊还是没能理解,恰到好处地把中国人的内敛表现了出来。
还有就是红太狼队灰太狼的爱意,在动画中,红太狼总是对灰太狼咋咋忽忽、蛮不讲理,还总是用平底锅打灰太狼,但是如果灰太狼真出了什么事故,她还是会心疼的,这也是比较内隐和含蓄的爱意,正好合了中国的老话“打是亲骂是爱”,红太狼对灰太狼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不明显的爱意表达。
由此可见,中国是高语境文化影响下的国家。
而在美国的动画《猫和老鼠》中,汤姆在艳遇母猫便立即展开直接明了的示爱方式和言语表达,汤姆总是想酷酷地把自己的爱意通过歌声、言语和动作让让对方知晓。
由此可见,美国是低语境文化影响的国家。
五、动画中的寓教于乐和娱乐至上中国的动画文化精神中“寓教于乐”[9]是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点。
中国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秉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在这一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寓教于乐”能在中国动画中存在是不足为奇的。
而美国动画则全然不同,它出现的初衷就是试图给人们带来欢笑和快乐的。
在这一文化精神的影响下,美国动画文化精神主张的就是“娱乐至上”[10],当然,他们并不是反对“教”在动画中的出现,只是其中的教育意义是隐含中动画中的,可能只有在看完整部动画,然后坐下来慢慢回味,才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教育价值。
在中国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其中教育的内容很是明显,如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中每一小集,都会有一些关于运动会的知识点,同时,统观整部动画,其中每个角色身上都有着人的特点,如懒羊羊的好吃懒做,该角色就是教育孩子们不能懒惰,否者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沸羊羊的鲁莽冲动,该角色就是教育孩子们要冷静地对待事情;如暖羊羊的卑善良与温暖,该角色就是教育孩子们要有友善待人,等等。
体现了中国动画的“寓教于乐”的特点。
而在美国的动画《猫和老鼠》中,这部动画中纯属娱乐大众的佳作,其中杰瑞的聪明才智和汤姆的倒霉搞怪,来逗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
这部动画就是美国精神“娱乐至上”的代表。
但是,如果你静下心仔细的想想,会发现一个大秘密,那就是猫和老鼠之间的“爱”。
六、结语中美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差异无处不在。
随着全球各种影视文化国与国之间不断地交流,人们对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也是明显能够感觉到的。
文化价值观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高语境在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体现地淋漓尽致;而美国的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低语境在《猫和老鼠》也是表现的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