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通行能力及车道数计算
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5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860/车道
>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960/车道
>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1060/车道
次干路
非右侧车道,<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58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680/车道
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8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63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730/车道
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830/车道
最右侧车道,机非隔离
与非右侧车道相等
最右侧车道,机非混行
非右侧车道的50%
支路
行车道宽度<12米
300/方向
行车道宽度>13米,<16米
600/方向
行车道宽度>16米
900/方向
第二种算法:
快速路通行能力车道数乘以1800
主干路车道数乘以860
次干路车道数乘以730或者780
支路900或者600
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技术等级
描述
设计通行能力(车/小时)高速 Nhomakorabea路1800/车道
高速公路匝道
1600/车道
城市快速路
最右侧车道
1000/车道
非右侧车道
1800/车道
城市快速路匝道
750/车道
主干路
<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通行能力计算公式”的文章:咱们平时出门,无论是走路、骑车还是开车,都能感受到道路的拥堵或者顺畅。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通行能力。
先来说说什么是通行能力。
简单来讲,它就是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控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断面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这就好比一个管道,能通过的水流量是有个上限的。
那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呢?这可不是拍拍脑袋想出来的。
得考虑好多因素呢!比如说道路的宽度、车道数、坡度,还有车辆的类型、车速,甚至包括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等等。
就拿一条普通的双向四车道公路来说吧。
假设车道宽度都标准,没有什么特殊的障碍物。
这时候,通行能力的计算就得把各种因素都综合起来。
比如说,小车的行驶速度一般比大车快,那在计算的时候就得分别考虑小车和大车的比例。
我记得有一次,我开车回老家。
那是一条不算宽的省道,车流量还挺大。
当时我就想,这路的通行能力到底咋样呢?结果一路上走走停停,堵得人心烦意乱。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是因为有一段路在施工,车道变窄了,而且还有不少大货车慢悠悠地开着,影响了整体的车速和通行效率。
咱们再来说说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计算。
城市道路可就更复杂啦!不仅有汽车,还有行人、自行车。
路口还有红绿灯控制。
这时候,就得考虑信号灯的周期、绿灯时间、行人过街的时间等等。
比如说一个十字路口,东西方向绿灯亮 30 秒,南北方向绿灯亮 40 秒。
在这绿灯时间内,能通过多少辆车就得好好算一算。
而且还得考虑车辆启动时的延误,有些司机反应快,起步迅速;有些司机可能慢半拍,这都会影响通行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通行能力的计算对于交通规划和管理可太重要了。
如果能准确算出一条路的通行能力,就能合理规划车道数量,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避免出现严重的拥堵。
比如说新建一个小区,周边的道路就得提前考虑通行能力。
要是规划不好,等小区住满了人,车流量大增,道路却不堪重负,那居民出行可就麻烦了。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下面只是相关的计算方法只是要寻找更为专业只是还是要看专业书籍的。
道路通行能力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Np=3600/ti(3.2.1-1)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Nm=αc·Np(3.2.1-2)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Npb=3600Nbt/(tf(ωpb-0.5))(3.2.2-1)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m));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Nb=αb·Npb(3.2.2-2)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αb——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关键词: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工程、城市规划、计算方法、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成为了严重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问题。
道路通行能力是衡量道路系统对交通负荷的承受能力,是疏导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依据。
因此,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键词引入1、道路通行能力:指在给定道路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
2、交通工程: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流运行规律、交通需求与设施规划设计、交通安全管理与控制等问题的学科。
3、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和功能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和居民生活需求的过程。
4、计算方法:指通过公式、算法等方式,根据输入的数据得出输出结果的方式。
5、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解释和说明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三、基础概念讲解1、道路宽度:指车道两侧路缘石之间的距离,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车辆速度: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与道路通行能力成正比关系。
3、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是衡量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
四、计算方法讲解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道路断面形状和交通条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通行能力;二是通过交通调查和仪器设备,实测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是针对单车道和双车道道路分别制定的。
单车道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为:C = w * v * q * c其中,C为道路通行能力,w为道路宽度,v为车辆速度,q为车道数量,c为方向系数(取0.9-1.1之间的值)。
双车道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为:C = 2 * w * v * q * c与单车道不同的是,双车道道路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因此乘以2。
五、案例分析假设某城市一条长度为1000米、宽度为30米的城市道路,车辆速度范围为40-80千米/小时,车道数量为双向四车道。
通行能力计算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
对理论通行能力的修正应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以及交叉口影响四个方面。
即43210r r r r C C ⋅⋅⋅⋅=(式1)式中:0C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pcu/h );1r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2r ——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3r ——车道数影响修正系数;4r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
1.路段设计通行能力0C 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如下:附表1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V ≤60km/h )2.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1r 的确定自行车对机动车道机动车的影响,应视有无分隔带(墩)及自行车道交通负荷的大小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分隔带(墩)。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分隔带时,路段上的自行车对机动车影响较小,可不考虑折减。
2)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但自行车道负荷不饱和。
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之间没有设置分隔带时,自行车对机动车有影响,但如果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交通量小于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此时,自行车基本上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3)机动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带(墩),且自行车道超饱和负荷。
当自行车交通量超过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时,自行车将侵占机动车道而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运行,使机动车的车速、通行能力大大降低,其影响系数可根据自行车侵占的机动车道宽度与机动车道单向总宽之比确定,其影响系数为:121/)5.0]/[(8.0W W Q Q r bic bic -+-= (式2)式中:bicQ ——自行车交通量(辆/小时);][bic Q ——每m 宽自行车道的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2W ——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m ); 1W ——单向机动车道宽度(m )。
3.车道宽度影响修正系数2r 的确定车道宽度对行车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取标准车道宽度为3.5m ,当车道宽度大于该值时,有利于车辆行驶,车速略有提高;当车道宽度小于该值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受到影响,车速降低。
【道路运输】通行能力计算

下面只是相关的计算方法只是要寻找更为专业只是还是要看专业书籍的。
道路通行能力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Np=3600/ti(3.2.1-1)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Nm=αc·Np(3.2.1-2)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Npb=3600Nbt/(tf(ωpb-0.5))(3.2.2-1)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m));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Nb=αb·Npb(3.2.2-2)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αb——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
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
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
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2.1 饱和度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
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
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通行能力1.1 路段通行能力取值注:本表适用于一般交通项目,对通行能力取值要求比较精确的项目应另行计算。
参考材料:彭国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与技术审查ppt: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1.2 交叉口通行能力(1)适用于不需要进行各进口道分析和计算车道延误的项目:交叉口通行能力取值资料来源:?简化的估算公式:C=800*n (n≤10)C=800*n+300*(n-10)(n›10)n为进口车道数,不区分左直右;(2)需要进行进口道分析和计算车道延误的项目:软件计算(文件夹里提供)。
二、服务水平评价指标路段和交叉口分别取值,标准如下:路段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对应关系表信号交叉口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对应关系表注:A——非常畅通。
交通量小,自由流,驾驶自由度大,可自由地选择所期望的速度,使用者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影响。
B——畅通。
交通量有所增加,但受其它车的影响仍然较小。
C ——基本畅通。
交通运行基本上还处于稳定状态,但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变大。
D ——轻度拥堵。
交通量还没有超过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但速度和驾驶自由度受到严格限制。
E ——中度拥堵。
交通量达到了道路最大通行能力,交通运行对干扰很敏感,并很容易出现塞车。
F ——严重拥堵。
交通流处于不稳定状态,走走停停,经常出现由于交通量过大引起的塞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2.计算前请仔细浏览本表。
1800pcu/h/ln 0.610.960.81
0.990.980.68预测末年交通组成修正系数Fhv
查表3.3.2-2路侧干扰修正系数Ff
平面交叉修正系数Fj 查表3.1.2-2
取值0.95~0.97道路等级
设计速度
道路功能
车道数修正系数Fn
设计服务水平基本通行能力
取值0.95~1.00驾驶者总体特征修正系数Fp
查表3.3.2-1
1.本表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编制。
3.本表仅需填写黄色区域数值。
按设计速度而
服务水平计算
饱和度计算
单车道高峰小时交通量DDHV
0.550.080.935
0.89990.806
8.07%
3.54%
1.79%远景年预测交通量AADT
方向不均匀系数D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 15交通组成修正系数Fhv
速度而定
一级0.29二级0.61
中间计算
0.8764
0.8797
0.8888
0.8958
0.8999
实际通行能力
609
612
618
623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