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板产品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判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的粗糙纤维状,显微镜下可看到晶界被氧化。 【原因分析】 坯料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区保温时间过长。 坯料装炉位置不当,有偏烧现象。 钢中含硫量较高时容易产生过烧。 【鉴别与判定】 过烧缺陷不允许存在,局部过烧应切除,其余钢板改尺
或降级。
5、压入氧化铁皮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压入的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和二次氧化铁皮。钢板表面压入
【鉴别与判定】 缺陷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和面积不得超过相关标准
要求。
12、裂纹
【定义与特征】 裂纹是钢板表面上形状不同,深浅不等、长短不一的裂口。纵轧钢板往往
出现在钢板宽度两侧的边缘;横轧时往往出现在钢板两端附近的板面上。 【原因分析】 板坯的皮下气泡或皮下夹杂在轧制中演变暴露;板坯原有的裂纹轧制后残
6、压坑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不同形状的大小凹坑 【原因分析】 外物掉在板面上,轧后脱落,在板面上出现凹坑。 钢板在精整、吊运、堆垛过程中与外物碰压造成压坑。 【鉴别与判定】 压痕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不得超过相关标准的规定。
7、折 叠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局部折合的双层金属。外形与裂纹相似,从折迭的横界面观察,
中板产品常见缺陷、产生 原因及判定方法
1、分层 3、夹杂 5、麻点 7、折叠 9、瓢曲 11、气泡 13、网纹
2、结疤 4、过烧 6、压坑 8、浪板 10、矫痕 12、裂纹 14、凸块
1、分层
【定义与特征】 钢板内部有金属离层、在剪切断面上呈现未焊合的缝隙。
有时在缝隙内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严重的分层使钢板局部劈 裂。分层产生的部位无规律。
质。常呈棕红色或灰白色,严重者板面出现裂口。 【原因分析】
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 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严重的表面夹杂,在轧 制中易转变成裂口。 【鉴别与判定】
缺陷处允许修磨,其深度应不超过有关标准规 定。
4、过烧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鸡爪形龟裂,在局部边角处裂口内呈现肉眼
的一次氧化铁皮,一般为黑灰色或灰褐色,呈片状、条状或树叶状。二次氧化铁皮一 般为红棕色。
【原因分析】 板坯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炉内氧化性气氛过强、因故再加热等,氧化铁
皮不易清除。 轧制温度高,形成再生氧化铁皮。 除鳞设备效率低或发生故障,氧化铁皮未清除干净。
【鉴别与判定】 板面不允许有氧化铁皮压入存在,但允许修磨,其深度应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同,有中间浪、单边浪、双边浪之称。 【原因分析】
辊型曲线不正常形成波浪,凸型辊在中间,凹型辊在两侧。 生产计划与换辊周期不合理。 辊缝调整不当、送钢不正等形成单边浪。 钢坯加热不均,或出炉后因故两侧冷却速度不一致。 【鉴别与判定】 测量平直度时,把钢板放在平台上,将米尺放在钢板上,测 量米尺到钢板的最大高度,该值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测量米尺到钢板的最大高度,该值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10、矫痕(硌印)
【定义与特征】 矫痕是在钢板矫直过程中造成的表面伤痕。在钢板上等间距的出现凹坑、
麻面。 【原因分析】 矫直机工作辊辊面上粘有异物或划伤,造成钢板表面呈现周期性缺陷。 【鉴别与判定】 矫痕(硌印)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不得超过相关标准的规定。
9、瓢 曲
【定义与特征】 钢板在纵横方向同时出现同一方向的弯曲。严重者呈船形或
锅底形。 【原因分析】 板坯加热温度不均、终轧温度过低、钢板两面冷却条件不一
致,局部急冷等。 最后一道次的压下量过小。 钢板两侧有浪,经矫直后易产生瓢曲。 矫直不当或在辊道上长时间放置。
【鉴别与判定】 测量平直度时,把钢板放在平台上,将米尺放在钢板上,
金属折合的缝隙与钢板表面一般形成一个很小的锐角 【原因分析】 板坯缺陷处理的深宽比过大。 轧制中的钢板形成大波浪后被压合。 轧件严重刮伤,再次轧制时被轧折。 在推钢式加热炉中造成的板坯底面擦伤。 【鉴别与判定】 折叠处允许修磨,修磨后测量深度,不合者改尺。
8、钢板浪形
【定义与特征】 钢板沿轧制方向呈高低起伏的波浪弯曲。因分布的部位不
相连结,有的不连结,与本体不相连者,在轧制过程中脱落后板面上形成 凹坑。
【原因分析】 主要是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 板坯经火焰清理后留有残渣,在轧制中压入板内。
【鉴别与判定】 缺陷必须修磨,修磨深度不应超过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必须切除。
3、夹杂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上有肉眼可见的斑状或带状非金属物
【原因分析】 板坯内有缩孔、气囊、内裂等缺陷,在轧制中不能焊合。 钢锭板坯内局部聚集过多气体或非金属夹杂物,在钢板的
轧制过程中不能焊合。 化学成分偏析严重,也能形成分层。
【鉴别与判定】 钢板断面中间处肉眼可见一条缝隙。分层处必须切除。
2、结疤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呈现舌状、块状、片状的金属薄片或凹坑。有的与钢板本体
否则报废。
14、凸块
10、划痕(划伤)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低于轧制面的沟痕,连续或断续地分布于钢板的全长或局
部。高温下形成的划痕有薄层氧化铁皮,常温时形成的划痕则呈现金属光泽 或灰白色。
【原因分析】 纵向划痕主要在轧制中产生。多因工作辊道等有尖角。 横向划痕主要是由于钢板在冷床上横移或在翻板等精整工序中操作不
当及设备有缺陷等原因产生。 【鉴别与判定】 钢板允许有轻微的划痕,对较严重者允许修磨,但清理深度不能超过
标准的规定。
11、气泡(气孔)
【定义与特征】 气孔或气泡时坯料近表面细小的气体夹杂。根据不同
的变形程度,这些细小气体夹杂在轧制过程中被拉长,并 露出表面,在中厚板中易凸透镜或针孔的形状出现。
【原因分析】 气泡或气孔是在浇铸与凝固过程中因高的气体含量而
形成。有时,气孔可被氧化并充满氧化铁皮,此时根据不 同钢种,在坯料加热时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脱碳。
留在钢板表面上。 【鉴别与判定】 肉眼检查。裂纹缺陷不允许存在,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和面积不得超过
相关标准要求。
13、网纹
【定义与特征】 网纹是钢板表面上呈现蜘蛛网状的网络。一般呈周期 性
分布。 【原因分析】 轧辊质量不良、冷却不当,造成辊面龟裂所致。 【鉴别与判定】 高度不超出有关标准的网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许存在,超过时必须修磨,
或降级。
5、压入氧化铁皮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压入的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和二次氧化铁皮。钢板表面压入
【鉴别与判定】 缺陷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和面积不得超过相关标准
要求。
12、裂纹
【定义与特征】 裂纹是钢板表面上形状不同,深浅不等、长短不一的裂口。纵轧钢板往往
出现在钢板宽度两侧的边缘;横轧时往往出现在钢板两端附近的板面上。 【原因分析】 板坯的皮下气泡或皮下夹杂在轧制中演变暴露;板坯原有的裂纹轧制后残
6、压坑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不同形状的大小凹坑 【原因分析】 外物掉在板面上,轧后脱落,在板面上出现凹坑。 钢板在精整、吊运、堆垛过程中与外物碰压造成压坑。 【鉴别与判定】 压痕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不得超过相关标准的规定。
7、折 叠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局部折合的双层金属。外形与裂纹相似,从折迭的横界面观察,
中板产品常见缺陷、产生 原因及判定方法
1、分层 3、夹杂 5、麻点 7、折叠 9、瓢曲 11、气泡 13、网纹
2、结疤 4、过烧 6、压坑 8、浪板 10、矫痕 12、裂纹 14、凸块
1、分层
【定义与特征】 钢板内部有金属离层、在剪切断面上呈现未焊合的缝隙。
有时在缝隙内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严重的分层使钢板局部劈 裂。分层产生的部位无规律。
质。常呈棕红色或灰白色,严重者板面出现裂口。 【原因分析】
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 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严重的表面夹杂,在轧 制中易转变成裂口。 【鉴别与判定】
缺陷处允许修磨,其深度应不超过有关标准规 定。
4、过烧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鸡爪形龟裂,在局部边角处裂口内呈现肉眼
的一次氧化铁皮,一般为黑灰色或灰褐色,呈片状、条状或树叶状。二次氧化铁皮一 般为红棕色。
【原因分析】 板坯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炉内氧化性气氛过强、因故再加热等,氧化铁
皮不易清除。 轧制温度高,形成再生氧化铁皮。 除鳞设备效率低或发生故障,氧化铁皮未清除干净。
【鉴别与判定】 板面不允许有氧化铁皮压入存在,但允许修磨,其深度应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同,有中间浪、单边浪、双边浪之称。 【原因分析】
辊型曲线不正常形成波浪,凸型辊在中间,凹型辊在两侧。 生产计划与换辊周期不合理。 辊缝调整不当、送钢不正等形成单边浪。 钢坯加热不均,或出炉后因故两侧冷却速度不一致。 【鉴别与判定】 测量平直度时,把钢板放在平台上,将米尺放在钢板上,测 量米尺到钢板的最大高度,该值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测量米尺到钢板的最大高度,该值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10、矫痕(硌印)
【定义与特征】 矫痕是在钢板矫直过程中造成的表面伤痕。在钢板上等间距的出现凹坑、
麻面。 【原因分析】 矫直机工作辊辊面上粘有异物或划伤,造成钢板表面呈现周期性缺陷。 【鉴别与判定】 矫痕(硌印)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不得超过相关标准的规定。
9、瓢 曲
【定义与特征】 钢板在纵横方向同时出现同一方向的弯曲。严重者呈船形或
锅底形。 【原因分析】 板坯加热温度不均、终轧温度过低、钢板两面冷却条件不一
致,局部急冷等。 最后一道次的压下量过小。 钢板两侧有浪,经矫直后易产生瓢曲。 矫直不当或在辊道上长时间放置。
【鉴别与判定】 测量平直度时,把钢板放在平台上,将米尺放在钢板上,
金属折合的缝隙与钢板表面一般形成一个很小的锐角 【原因分析】 板坯缺陷处理的深宽比过大。 轧制中的钢板形成大波浪后被压合。 轧件严重刮伤,再次轧制时被轧折。 在推钢式加热炉中造成的板坯底面擦伤。 【鉴别与判定】 折叠处允许修磨,修磨后测量深度,不合者改尺。
8、钢板浪形
【定义与特征】 钢板沿轧制方向呈高低起伏的波浪弯曲。因分布的部位不
相连结,有的不连结,与本体不相连者,在轧制过程中脱落后板面上形成 凹坑。
【原因分析】 主要是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 板坯经火焰清理后留有残渣,在轧制中压入板内。
【鉴别与判定】 缺陷必须修磨,修磨深度不应超过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必须切除。
3、夹杂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上有肉眼可见的斑状或带状非金属物
【原因分析】 板坯内有缩孔、气囊、内裂等缺陷,在轧制中不能焊合。 钢锭板坯内局部聚集过多气体或非金属夹杂物,在钢板的
轧制过程中不能焊合。 化学成分偏析严重,也能形成分层。
【鉴别与判定】 钢板断面中间处肉眼可见一条缝隙。分层处必须切除。
2、结疤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呈现舌状、块状、片状的金属薄片或凹坑。有的与钢板本体
否则报废。
14、凸块
10、划痕(划伤)
【定义与特征】 钢板表面有低于轧制面的沟痕,连续或断续地分布于钢板的全长或局
部。高温下形成的划痕有薄层氧化铁皮,常温时形成的划痕则呈现金属光泽 或灰白色。
【原因分析】 纵向划痕主要在轧制中产生。多因工作辊道等有尖角。 横向划痕主要是由于钢板在冷床上横移或在翻板等精整工序中操作不
当及设备有缺陷等原因产生。 【鉴别与判定】 钢板允许有轻微的划痕,对较严重者允许修磨,但清理深度不能超过
标准的规定。
11、气泡(气孔)
【定义与特征】 气孔或气泡时坯料近表面细小的气体夹杂。根据不同
的变形程度,这些细小气体夹杂在轧制过程中被拉长,并 露出表面,在中厚板中易凸透镜或针孔的形状出现。
【原因分析】 气泡或气孔是在浇铸与凝固过程中因高的气体含量而
形成。有时,气孔可被氧化并充满氧化铁皮,此时根据不 同钢种,在坯料加热时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脱碳。
留在钢板表面上。 【鉴别与判定】 肉眼检查。裂纹缺陷不允许存在,允许修磨,但修磨深度和面积不得超过
相关标准要求。
13、网纹
【定义与特征】 网纹是钢板表面上呈现蜘蛛网状的网络。一般呈周期 性
分布。 【原因分析】 轧辊质量不良、冷却不当,造成辊面龟裂所致。 【鉴别与判定】 高度不超出有关标准的网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许存在,超过时必须修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