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幼猪培育

合集下载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猪生产学;英文名称:swine science课程编码:201013学分:3分总学时: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适应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生物化学执笔人:黄廷华审订人:杨军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猪生产学》属于学科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内外猪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猪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猪营养及饲料配合、猪各阶段饲养管理及各类群产品及其流通等。

要求学生在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饲养学。

家畜繁殖学、家畜育种学等课程基础上,系统学习有关猪生产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猪生产过程的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市场观念,在掌握常规生产技术知识的同时,树立现代有机猪养殖业的基本概念。

同时将安全肉质性能评价。

无公害猪等内容充实进去,以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理论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

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各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 学时 )本章重点 : 世界养猪生产的基本状况,其中包括猪肉在肉食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生猪存栏头数,猪肉产量,地区分布特点以及生产特点,世界猪生产贸易情况,我国猪生产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节悠久的养猪历史一、提供肉食;二、提供肥料;三、提供工业原料;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五、出口换取外汇。

《养猪》教案--仔猪的培育

《养猪》教案--仔猪的培育

第四节:仔猪的培育目标:学习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重点: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3、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难点: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方法:讲授、讨论课时:10过程:复习导入(略)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2.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抗寒力差3.消化道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4.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容易得病5.体内含铁少,易患贫血病(二)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养好哺乳仔猪要抓二食(奶食、料食)、过三关(初生关、补料关与断乳关)1.抓奶时,过好初生关(1)及时吃上初乳(2)固定乳头(3)防冻、防压(二)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①防冻。

仔猪出生时的适宜温度是32~34℃,采取保温措施:如果采取常年产仔,可采用红外线灯加热。

②防压。

一般体大过肥、行动不便、腹大下垂、年老耳聋与初产无护子经验的母猪易压死仔猪。

防护措施是:A、加强对仔猪的护理,掌握母猪压死仔猪的规律。

B、栏圈内设护子间C、栏圈内设护子栏D、采用高床网上分娩栏(4)仔猪寄养2.抓料食,过好补料关(1)开始补料的时间。

以7日龄左右开始较好。

(2)补料方法。

训练仔猪开始补料,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时期①调教期。

从5日龄到10日龄这一时期,将煮熟的黄豆、高粱、破碎玉米等混合料撒在圈内由母猪带领仔猪吃食,俗称”以老带少“②适应期。

从10日龄到20日龄这一时期为仔猪正式吃料时期,吃湿拌料,饲养次数每天4-6次。

(3)补料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饲料必须清洁、新鲜,不喂霉烂、变质饲料;食槽、水槽与用具要经常洗刷和消毒;做到少喂勤添,以防仔猪饥饱不匀;补料与补水同时进行,有的猪场补水比补料更早些.(4)铁、铜、硒的补充3.断乳关哺乳仔猪到了一定年龄,离开母猪不在吃奶,叫断乳。

(1)断乳日龄。

猪自然断乳时间为8-12周龄(2)断乳方法①一次断乳②分批断乳法③逐渐断乳④早期断乳此外,仔猪生后还应做到:剪牙,防治仔猪争奶而咬伤奶头;断尾,为防治咬尾和方便配种;去势仔猪初生后1周内,将不做种用的小公猪去势。

猪的培育

猪的培育

幼猪的培育幼猪的培育,包括哺乳仔断奶仔猪和后备猪的培育三个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幼猪的精心培育,达到提高仔猪成活率,培育出种用价值高的后备猪,或为有效地育打下基础。

第一节哺乳乳猪的培育从初生到断他这一时期的猪称哺乳仔猪,其基本任务就是获得最高的仔猪成活率和最大的断乳窝生和个体重。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性,导致仔猪难养、哺育率低。

(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仔猪出生体重在1公斤左右,不到成年体重的1%,10日龄时体重较出生重大2。

1倍,1月龄时,体重较初生重大5~6倍;到2个月时,则可达到10~15倍。

物质代谢相当旺盛,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比成年猪高很多。

20日龄的仔猪八戒,每千克体重沉积蛋白质9~14克,而成年猪仅为0。

3~0。

4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多倍;每增加1公斤体重,含有7~9克钙和4~5克磷,也高于成年猪。

可见,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相对都高,因此对营养物质不全极为敏感,除进行正常补乳外,还应以高质量的乳猪料进行补饲。

(2)调节体温机能不健全初生仔猪的神经系统不发达,调节体温能力差,皮下脂肪少而且不能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有“小猪怕冷”的说法。

尤其出生的珠第一天尤为重要,在低温环境中,初生体重愈小,体质愈弱,搞寒力愈差。

这时如猪舍温度过低,或者对仔猪护理不当,则易被冻死。

故冬春产仔,应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工作。

(3)消化能力不以达猪的消化器官在出生时相对重量和容积较小,机能亦不完善。

在初生时胃重仅5~8克,容积为30~40ML;2月时胃增加到150克容积增大近20倍。

大、小肠也是急剧增长,断乳时的小肠长度比初生时增加5倍左右,容积增加了50~60倍;大肠长度增加4~5倍,容积增加40~50倍。

由于仔猪胃容积小,排空速度快,因此每天饲料喂的次数就应多些,以防止仔猪挨饿,同时也能保证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仔猪怎么养殖才长的快仔猪生长速度快的养殖方法

仔猪怎么养殖才长的快仔猪生长速度快的养殖方法

仔猪怎么养殖才长的快仔猪生长速度快的养殖方法母猪产仔之后死亡仔猪中有后近半是出生之后第一天,可以说仔猪出生开始之后就要争分夺秒为仔猪日后做打算和准备,不仅可以比较好的减少仔猪死亡率而后还能增加仔猪大大减少丶生长速度。

一、扎实推进仔猪一生的第1个小时1猪一生中最重要的8星期就在刚出生后;2干毛巾、干稻草或爽身粉;3红外灯、电热板(32-35℃);4通风系统(确保气流没有通过仔猪保温区);5保温箱(不要达让刚出生后的仔猪在底下呆的时间超过10分钟,身上干了就可以中前吃初乳)。

仔猪怎么饲料才长的快?仔猪生长速度快的养殖方法二、疾病预防吃初乳前,可按常规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小时后再让仔猪自由吃奶。

另外,可在母猪饲料中投入疫苗,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和仔猪会发生红、黄痢。

对圈舍每日要或进行清扫,而使舍内保持卫生干燥,给仔猪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

每日要细心注意侦测,发现仔猪生病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三、确保仔猪吃上以初乳由于出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系统,必须通过吸吮初乳方将能获得吸吮抗体。

仔猪消化机能较弱,胃消化液缺少盐酸,而初乳的营养更为丰富,内含数以万计的蛋白质、乳脂,酸度较高,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儿童期的需要。

若有弱小幼崽因吸奶不足,可进行人工补喂,以便提高整窝结实率仔猪的成活率。

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应当让仔猪尽早能吃上和吃足初乳。

四、正确寄养仔猪初生重大+窝内体重差异小=低死亡率,寄养可逐步解决窝内体重差异;寄养时间:寄养前仔猪要吃过初乳,生后6~24小时,不晚于生后48小时。

关于寄居的几句话1不敢寄养正在腹泻的仔猪;2寄养是有价值的计算机程序,但有人用的太多、太频繁,太早或太迟;3仔猪社会地位在分娩时24小时就建立了,之后寄养容易传染加剧更多的打斗和传染腹泻;4目标:要保证>70%的窝未(或被)寄养;510-14头/窝,不寄养;6现实地思考问题乳猪存活率,设定目标为之奋斗!五、尽早补铁防止贫血1仔猪出生后无法接触淤泥,7~10天后会缺铁;2补铁:注射>口服;31~3日龄200mg或者1-3日龄100mg+断奶时100mg;4注意注射器,针头的卫生。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11380课程名称:猪生产学/Swine Production Science学时:总学时48/理论48 学分:3.0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开课学期:6开课部门:11先修课程:家畜遗传学、家畜育种学考核要求:考试(闭卷)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杨公社主编,《猪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养猪学是动物科学的专业课,是在学习了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普通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和家畜环境卫生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其任务是研究猪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饲养管理特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养猪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解决养猪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猪的生物学、营养学、育种学、养猪设施管理、疾病防治、市场分析和财务分析等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养猪生产和管理。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现代养猪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课程大纲在“立足于生产”的前提下,并通过学习掌握有关方面的技能以便使学生能基本解决现代养猪业的生产技术及疾病防治诸方面的问题。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猪生产学绪论1.基本内容第一节中国养猪概况第二节国外养猪概况2.教学基本要求1、一般了解:(1)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养猪生产的主要成就。

(3)主要国家养猪生产水平。

2、一般掌握:(1)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教学建议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

第二章:猪的生物学特性1.基本内容第一节猪的起源和进化第二节猪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猪的行为特点2.教学基本要求1、一般了解:(1)家猪的祖先。

(2)野猪的驯化。

(3)野猪的进化。

2、熟练掌握:(1)猪的生物学特性。

仔猪培育方法

仔猪培育方法

仔猪培育方法仔猪是指初生到20千克~25千克重的猪。

仔猪阶段是猪最易发病死亡的难养时期,死亡率高达30%。

现将提高仔猪育成率和育成重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及时吮吸初乳。

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必须吃上初乳才能获得免疫抗体。

仔猪出生后必须尽快让其吃上初乳,对弱小仔猪应注意辅助,并让其吸吮前部乳头。

二、增加保温设施。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容易因冻饿而死或被压死。

仔猪要求初生温度在32~34℃,一周后方可降至30℃以下。

在母猪栏内增设仔猪保温箱,可使仔猪局部取暖。

保温箱可用木板自制,长宽高为1米×0.5米×0.7米,内侧底部留一个0.25米×0.30米的门供仔猪出入。

箱盖下安装红外线灯泡和电热器,盖顶连接一个控温仪,箱内就可保持适宜的温度,此法可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

三、母仔离地饲养。

传统猪舍的母仔猪均在地面上饲养,仔猪直接与粪尿接触,容易导致白痢病的发生,降低增重和成活率。

例如,某猪场采用地面饲养,仔猪成活率仅在70%左右,改为全漏缝地板(竹制、塑料制)离地饲养后,仔猪成活率达到93%以上。

四、生后3日补铁。

仔猪每天约消耗7毫克铁,而奶中仅能供应1毫克,产后4天即可因缺铁而造成贫血、下痢,影响增重和成活。

据试验,仔猪肌注1毫升高浓度”牲血素”,可增重18%~21%,降低发病率25%,而每头成本仅0.3元左右。

五、增加防压设施。

由于瘦肉型猪及杂交母猪个体大、反应不灵敏、哺乳性能较差,压死仔猪现象比较严重,需增设母猪产仔架等防压设施。

产仔架可用6厘米以上的铁管自制,长宽高为2.05米×0.65米×1米,也可到厂家购买。

母猪可于产前1周进产仔架饲养。

六、加强补料护理。

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需在饲喂的全价配合料中添加外源酶,以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

在7~14日龄训练吃料阶段,要少喂勤添,日更换3~4次,促使调教早日成功。

仔猪进入旺食阶段,喂食不要过饱,更换饲料要逐步过渡,并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第七章 仔猪培育

第七章 仔猪培育

滞,严重者死亡。
不同补铁方法的效果分析
指标 母猪喂硫 酸亚铁 仔猪注射 葡聚糖铁 仔猪喂葡 聚糖铁
母猪头数 仔猪头数 平均初生重 断奶头数 死亡率% 21d断奶重
10 109 1.32 85 22.0 4.02
10 105 1.31 87 17.14 4.54
10 107 1.41 100 6.5 5.59
3.SEW法的机理

(1)解决仔猪10d以后的饲料,仔猪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饲 粮中的营养物质,保证了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

(2)母猪在妊娠期进行了有效的免疫,母体内对一些疾病 的免疫机能,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21d以前,仔猪从母体 获得的免疫力还没有完全消失,就将仔猪从母猪舍移出,进
入隔离条件良好的保育仔猪舍内,使仔猪代谢旺盛,因此生
1. 早开食重要性及其方法
2. 早开水重要性及其方法 3. 下痢病的导因与预防
(三)抓旺食,猛攻断奶体重关
1、代乳料的研制与使用(营养水 平、有机酸、抗生素、益生 素的应用)
2、去势、免疫与断奶工作的安排
具体措施9点见课本(p215-219)




1、及早吃足初乳 2、仔猪保温防压 3、仔猪补铁 4、固定乳头 5、剪犬齿与断尾 6、选择性寄养 7、预防腹泻 8、提早开食补料 9、仔猪补水
第七章 幼猪培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SPF猪的培育
关于“瘦肉精”

瘦肉精在医学上称为“盐酸克伦特罗” (clenbuterol) “瘦肉精”:提高猪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猪毛色皮肤红 润光亮 ;屠宰后,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往往是皮贴着 瘦肉,瘦肉丰满。

肥猪饲喂瘦肉精后,逐渐发生四肢震颤无力,心肌肥大心力

仔猪的培育PPT课件

仔猪的培育PPT课件
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和IgM三型,其分 布、来源及作用各异。初乳中以IgG为主,约占80%, IgA占15%,IgM占5%;常乳中IgA约占60%,IgG占 30%;自产抗体以IgM为主,IgA次之。IgG主要在血 清中起杀菌作用,IgA抑制大肠杆菌活动。 7


自生抗病机能发展曲线

吸取母体初乳获得的病力
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仔猪死亡与仔猪日龄 有关。第一周龄死亡占82%,第二周龄占10%,第3 周龄占4%,第4周龄以上占4%。
死亡原因主要是:压、踩死占47.7%,弱仔死
亡占18.6%,发育不良死亡占11.7%,下痢死亡占
4.1%,其它如畸形、冻死、咬死、饿死等造成的
仔猪要求的适宜温度:生后1~3日龄30 ~ 32°C,4~7日龄为28~30°C,15~30日龄为 22~25°C,2~3月龄名22°C,成年猪为15~10
二、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
哺乳仔猪死亡历来是养猪生产中的一大损失。 死亡率的高低与饲养方式有密切关系,其主要影 响因素有分娩架和育仔栏的设计,分娩舍内的温 湿度控制,仔猪保温箱的加热方式,疾病的控制, 母猪的营养和卫生条件等。
初生仔猪胃底腺不发达,不能分泌盐酸,胃内缺乏游
离的盐酸,胃蛋白酶原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
是植物性蛋白质。随着日龄的增长和食物对胃壁的刺激,
盐酸的分泌不断增加,非乳蛋白质直到第14日龄后才能有
限地被消化,到40日龄时,胃蛋白酶才表现出对乳汁以外
的多种饲料的消化能力。
5
(三)缺乏先天免疫力,抵 哺乳仔猪 指出生后吮乳开始至断奶前的仔猪。
2. 断奶仔猪 指断奶至25kg左右或者70日龄的仔猪。
3. 育成猪 70日龄仔猪或25kg左右仔猪至4月龄留作种 用的幼猪。

仔猪的培育

仔猪的培育

保温措施: 保温措施:
(1)设置保温设施: )设置保温设施: 在产栏一角设置仔猪保温箱, 在产栏一角设置仔猪保温箱,有木制、水泥制 和玻璃钢制等多种。大小是:长100cm、高60cm、 和玻璃钢制等多种。大小是:长100cm、高60cm、 宽60cm,箱的上盖有1/2~1/3为活动的,人可随 60cm,箱的上盖有1 时观察仔猪,在箱的一侧靠地面处留一个高30cm、 时观察仔猪,在箱的一侧靠地面处留一个高30cm、 宽20cm的小门,供仔猪自由出入。 20cm的小门,供仔猪自由出入。
• 补铁时间:3~4天 补铁时间:3 • 补铁剂量:150~200 ㎎/头 补铁剂量:150~ • 补铁方法:
①口服铁铜合剂饲补法 生后3 龄起,把2.5g硫酸亚铁和lg硫酸铜 生后3日龄起,把2.5g硫酸亚铁和lg硫酸铜 溶于1000ml水中配制而成。滴于母猪乳头上令 溶于1000ml水中配制而成。滴于母猪乳头上令 其吸食,也可用奶瓶直接滴喂,每天1 其吸食,也可用奶瓶直接滴喂,每天1~2次, 每头每天约10ml。 每头每天约10ml。

• (3)加强管理 • (4)产房要有人看管,夜间要值班
母猪限位栏示意图
5、补充矿物质
(1)补铁 对仔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微量元素铁元素是制约仔猪成活 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很少,约 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存量很少,约 50mg(个体间变异很大),每天需要约7mg铁,母乳中含铁 50mg(个体间变异很大),每天需要约7mg铁,母乳中含铁 量很少,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lmg铁。因此,仔 量很少,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lmg铁。因此,仔 猪体内贮存的铁很快就会耗尽,如得不到补充,早者3 猪体内贮存的铁很快就会耗尽,如得不到补充,早者3~4 日龄,晚者8 日龄,晚者8~9日龄便可出现缺铁性贫血症。 症状: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并伴有皮肤和黏膜苍白, 症状: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并伴有皮肤和黏膜苍白, 被毛粗乱,轻度腹泻,生长停滞,严重者死亡。

第七章幼猪培育..

第七章幼猪培育..
一般瘦肉型猪,
初生重为 1~1.5 公斤 ; 4 周龄断乳重为 6~8 公斤; 13周龄转群时达 30~40 公斤。
仔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例如生 后 20 天的仔猪,在身体内每千克体重每天沉积
蛋白质 9 ~ 14 克,是成年猪的 30 ~ 35 倍,每
千克体重所需的代谢净能为成年猪的3倍。
0.13mg
2、消化器官与机能不发达
(1) 容积小、食物通过的速度快
出时仔猪的胃仅为 6 克,容纳乳汁 40 克。 小肠重仅为 21 克,大肠为 7.5 克。20 日龄时
胃重达到 35 克,容积扩大2~3倍,仔猪 60
日龄时胃重可达到 150 克。 食物进入胃后完全排空的时间为, 15 日龄 为1.5 小时,30 日龄为3~5小时,60 日龄为 16~19 小时。
常用的保温设备:
普通灯泡保温,40~60 瓦;
红外线灯泡保温,250 瓦;
电热板保温,温度可调节。
在农村家庭饲养,还可采用稻草、热水袋 等铺在保温间里加强保温效果。
2、防压
初生仔猪体质较弱,行动迟缓,容易被母
猪压死。产房中保持安静,温度适宜,母猪泌乳
量高,可减少仔猪被压踩的机会。
还可设置防压设备:
工作,特别是在刚断奶的头两周内尤为重要。
一、断奶仔猪的管理措施
为了减少断奶仔猪在断奶后所造成的应激,
使仔猪尽快适应植物性饲料的消化,除了在哺乳 早期进行补料,促使仔猪在断奶前进食较多饲料 外,在饲养管理当中还要做到“两维持,三过 渡”,即维持在原圈饲养,维持原饲料饲喂,做
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
表面积越大,体内热量损失越大。 体表面积: 3周龄比4周龄大10%
3周龄比5周龄大20%

幼猪培育

幼猪培育
24
第一节 哺乳仔猪
4. 固定乳头
乳房各自独立,互不想通,自成一个功能单位
方法:在出生后2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原则:以仔猪自选为主,个别调整。
原因:
1. 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
2. 母猪不同部位的乳头泌乳量不同; 3. 母猪没有乳池,除最初两天是连续分泌外,每次分泌乳汁的 时间很短(10-20秒),难以保证每头仔猪的需求; 4. 通过固定乳头调节每头仔猪吸乳的量,可增强同窝仔猪的一 致性;
初乳酸度较好,可促进消化,且含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和促进消化活动 (促进排除胎粪和促进消化道蠕动)。
初乳脂肪含量较低,可避免仔猪消化不良。
常乳脂肪含量高,进入常乳期的仔猪,要供给充足饮水,以利消化。
9
第一节 哺乳仔猪
免疫球蛋白(Ig)是存在于初乳中的特殊蛋白质,使幼猪获得母源性被动免 疫能力,抵抗疾病,常以三种形式存在:
只适应于消化母乳中简单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利用饲料中复 杂分子的能力则还有待发育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适当增加饲喂次数
第一周内消化酶主要对乳的消化(乳糖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在初生时 较低,3-4周龄后缓慢升高 初生仔猪对蔗糖和淀粉的分解酶发育比较 缓慢,1周龄仔猪对玉米淀粉消化率只有 25%
幼猪培育
1
内 容
第一节 哺乳仔猪 第二节 断奶仔猪 第三节 育成猪与后备猪 第四节 SPF猪的培育
2
第一节 哺乳仔猪
长大杂种仔猪生长规律
日龄 体重 0 1.2 12 4.25 21 7.03 28 8.25 35 9.72 42 11.47 49 13.64 60 19.17 70 25.50
仔猪----出生至30kg(60、70日龄)的小猪 哺乳仔猪----出生至断乳的仔猪 断乳仔猪----断乳至60、70日龄的仔猪

第七章 幼猪培育

第七章  幼猪培育


母猪的泌乳曲线
13
4、猪乳的营养成分变化

母猪产后 3-5 天内分泌的乳称为初乳,以 后为常乳。 初乳比常乳浓,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高, 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高,蛋白质中60-70% 是免疫球蛋白。此外,还含白细胞、酶、 维生素和溶菌素等,可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抗体不能在胚胎期获得,只能通过吃初 乳获得)。
低温会导致仔猪感冒、肺炎、腹泻或直接
冻死。
21
仔猪的最适环境温度

1-3日龄:30-34℃;
4-7日龄:28-30℃;
8-30日龄:25-28℃;
31-60日龄:22-25℃;

成年母猪:15-19℃
22
措施

1 、母子分开,给仔猪创造单独
的温暖小环境;

2 、仔猪保温:垫干草、保温板
14


初乳酸度较好,可促进消化,且含镁盐, 具有轻泻作用和促进消化活动(促进排 除胎粪和促进消化道蠕动)。 初乳脂肪含量较低,可避免仔猪消化不 良。 —— 常乳脂肪含量高,进入常乳期的 仔猪,要供给充足饮水,以利消化。

15
初乳与常乳的营养成分比较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8.9 17.5 15.2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7.2 2.5
出生
7.3 7.8 2.7 2.9
6小 时
9.2 7.2 3.4
8.7 8 7.3 5.5 5 3.9
3小 时
12小 时 24小 时
常乳
16
初乳中的免役球蛋白(Ig)



免疫球蛋白(Ig)是存在于初乳中的特殊蛋白 质,使幼猪获得母源性被动免疫能力,抵抗疾 病,常以三种形式存在: 免疫球蛋白G(IgG):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 经血液循环抵抗细菌,含量为58.7mg/ml; 免疫球蛋白A(IgA):主要保护仔猪消化和呼 吸系统,即肺、咽喉和肠等器官免受细菌侵害, 含量为10.7mg/ml; 免疫球蛋白M(IgM):主要抗病毒,可引起 仔猪对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含量3.2mg/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胃内缺乏盐酸,酶活力弱
仔猪出生时胃内蛋白酶很少,且在 20 日龄 时,不能制造盐酸,约 35 日龄胃蛋白酶才具有 一定的消化能力,直到3月龄盐酸分泌才接近成
年水平。
小肠内的麦芽糖酶的活性低,胆汁的分泌也
少,防碍了对淀粉、脂肪的消化吸收。
因此仔猪吸入乳汁过多也容易引起下痢。
3、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
1g硫酸铜)10 ml∕头· 天,可用奶瓶喂给,也
可涂于母猪乳头上让仔猪舔食。
(2)肌肉注射补铁
补铁针剂种类很多,如血多素、富来血、牲
血素等,每次肌注1ml。必要时7~10 日龄时再
注射一次。
(3)螯合铁法
又称为氨基酸铁法,这种铁可通过胎盘进入
胎儿体内,也可过奶增加乳汁中铁的含量,当然 也可以直接喂给仔猪,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农村放些红土壤给仔猪自由拱食, 也可得到一定铁的补充。
在猪栏墙边建防压条;
在猪栏墙边建防压砖;
设置母猪定位栏,防压架。
三、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母猪的泌乳量在分娩后 3 周达到高峰,然后 下降较快,不再能满足仔猪迅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必需及时地给仔猪补料。 仔猪周龄 母乳满足 仔猪营养需要 2周龄 100% 3周龄 4周龄 90% 80% 5周龄 60%
1、补铁
仔猪出生时体内铁的贮存量为 35 mg∕kg体重,
每升猪乳含铁仅 1 mg ,而仔猪生长每天需铁量 为 7~11 mg ,如不及时补铁,早者 3~4 日龄, 迟者 8~9 日龄就会出现贫血。 所以一般在3日龄内进行补铁。
补铁的方法: (1)口服铁铜合剂
补铁铜合剂(每升水中加 2.5 g硫酸亚铁和
甜)的原料,最好制成膨化颗粒饲料,来诱导仔
猪开食。
四、过好 “下痢关”
1、 下痢的原因
出生不久的仔猪的体温调节,主要靠肌肉
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等物理作用,而氧化供能
的化学调节能力差,并且体内能源的贮存少。 所以调节体温的能力
差。
故有“小猪怕冷、 大猪怕热”之说。
仔猪体温调节能力的三个发育阶段: 出生~6 日龄,贫乏调节阶段; 7~20 日龄,渐进发育阶段; 20 日龄后,充分发育阶段。
因此,仔猪对
营养水平要求比较
高,除了正常哺乳
外,还应以乳猪料 进行补饲。
此外,哺乳仔猪对钙、磷、和铜、铁等矿物
质元素的代谢也比成年猪旺盛很多。
猪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矿物质
钙 磷 铁 铜
10 公斤 (仔猪)
200 公斤 (泌乳母猪)源自0.48g0.22g
0.36g
0.14g
4.8mg
2.0mg
0.36mg
常用的保温设备:
普通灯泡保温,40~60 瓦;
红外线灯泡保温,250 瓦;
电热板保温,温度可调节。
在农村家庭饲养,还可采用稻草、热水袋 等铺在保温间里加强保温效果。
2、防压
初生仔猪体质较弱,行动迟缓,容易被母
猪压死。产房中保持安静,温度适宜,母猪泌乳
量高,可减少仔猪被压踩的机会。
还可设置防压设备:
二、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一)固定乳头,吃好初乳
1、初乳的营养特性:
初乳中蛋白质、维生素等都高于常乳;
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增强仔猪的抗病力;
含有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可促排胎粪;
酸度较高,有利于杀菌及激活消化酶。
因为仔猪出生后营养的贮备很少,而且吸收
抗体的能力在一天后迅速下降,所以必须给仔猪
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2、补水
仔猪 3 日龄时应该补喂清洁的饮水,否则仔
猪会因口渴而喝污水甚至尿液,如在水中加电解
质可促进增重。 电解质水配方: 葡萄糖 45 g ,盐 8.5 g , 柠檬酸 0.5 g ,柠檬酸
钠 120 ml ,甘氨酸 6 g ,
磷酸二氢钾 400 mg ,
水 2000 ml 。
3、补料
一般在 5~7 日龄开始训练仔猪采食饲料, 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松脆、香
一般瘦肉型猪,
初生重为 1~1.5 公斤 ; 4 周龄断乳重为 6~8 公斤; 13周龄转群时达 30~40 公斤。
仔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例如生 后 20 天的仔猪,在身体内每千克体重每天沉积
蛋白质 9 ~ 14 克,是成年猪的 30 ~ 35 倍,每
千克体重所需的代谢净能为成年猪的3倍。
养猪学
广西大学动科院动物生产教研室 梁世忠
第七章 仔猪的培育
仔猪是饲养肥育猪的基础,饲养仔猪的任务 是生产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尽量减少仔猪的 死亡,提高成活率。
一头仔猪出生时死亡,相当于损失饲料60公
斤,价值100元以上。
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 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所以,仔猪在20日龄以前需要给予人工保温。
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由于母猪体内的抗体(免疫球蛋白)不能通
过胎盘传给胎儿,仔猪出生时缺乏先天免疫力。
仔猪在出生后 24~36 小时内可通过吃初乳
来获得抗体,之后“胞饮作用” 逐渐关闭。
10 日龄后,仔猪开始生产抗体,直到 30 日龄前数量还较少,而母源抗体在2日龄后逐渐 下降。 3周龄时的抗体水平最低,仔猪容易得病。
0.13mg
2、消化器官与机能不发达
(1) 容积小、食物通过的速度快
出时仔猪的胃仅为 6 克,容纳乳汁 40 克。 小肠重仅为 21 克,大肠为 7.5 克。20 日龄时
胃重达到 35 克,容积扩大2~3倍,仔猪 60
日龄时胃重可达到 150 克。 食物进入胃后完全排空的时间为, 15 日龄 为1.5 小时,30 日龄为3~5小时,60 日龄为 16~19 小时。
2、固定乳头
仔猪有固定乳头吮乳的习性,出生后经过一
个找乳头、选乳头、占乳头的过程,一天内就可
固定下来,至
断奶不变。
由于母猪的各乳头的泌乳量差异较大,应
采用扶弱抑强的的方法,人为的让弱小的仔猪 固定在泌乳量高的前中部乳头,而把强壮的仔 猪放在后部乳头,提高断奶时的整齐度。
母猪的乳头数多于仔猪数时,可训练仔猪吮 两个乳头,充分利用母猪的泌乳能力。
(二)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1、保温
刚出生时的仔猪缺乏体温调节能
力,怕冷,需人工保暖,否则会受冻,
甚至死亡。
仔猪的适宜的温度
1~3日龄 4~7日龄 8~14日龄
32~30 ℃ 30~28 ℃ 28~25 ℃
15~30日龄
25~22 ℃
一般在产栏的一侧(角)设置仔猪的保温 箱(间),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