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5页。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引导他们经历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探究活动,感悟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逐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从而增强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培养数感,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1、在经历通过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正确地估算。
2、引导学生发现并形成初步的估算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估算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课前谈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刚刚结束,你们都是怎么过的呀?师:大家的假日生活真丰富,我们学校也决定组织同学们去万达看电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请看大屏幕。
(生读)出示卡片“阅读与理解”一到三年级共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共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你读的非常好,清晰流畅)问题是什么?“坐得下”是什么意思?生:要知道能否坐得下,就是判断1到6年级的所有学生人数总和,是比441大还是比441小,如果总人数小于441就坐得下,如果大于441就坐不下了。
(学生边说课件边出示座位图)(你分析得真好,说得非常清楚,你们也是这样理解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3,239,441.问题理解了,信息找到了,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出示卡片“分析与解答”生:可以列式算一算(这个方法不错,但是用笔算太慢了)有没有比列式计算更快捷的方法呢?2.教学例4。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第【1】篇〗《估算的策略与技巧》教学设计一、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系统复习,全面理解估算的意义、方法和原则,能够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发现估算的策略与技巧,通过、观察、比较、总结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通过解决问题,全面了解估算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能够利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说教学难点:估算策略的运用。
三、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幻灯片2。
教师: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估算的题目。
但是为什么要估算?估算有什么优点估算的原则是什么?步骤是怎样的?有什么技巧?很多同学都没有去研究过。
因此,老师想借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弄清这个问题。
(二)课题质疑: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请你提出来,大家一起去解决。
(板书有价值的问题)(三)出示“说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示”说学习目标: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估算?2、明确估算的原则和步骤。
3、掌握估算的技巧和策略。
自学提示:1、通过“快速计算”,发现估算的优点,从而喜欢估算。
2、通过“技巧初探”发现估算方法、步骤。
3、结合具体事例,通过“议一议”,把握估算原则。
4、经过“智大慧比拼”,达到熟练运用。
(四)以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复习。
师:小明为了尽快完成说学习目标,想找智慧老人要一本《估算秘籍》。
把门将军告诉他:“只有能闯过他四道关卡的人才有资格得到这本秘籍。
”这四道关卡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让我们跟着小明一起去闯关吧!第一关:轻松热身出示幻灯片5“看谁算的快”诱导学生使用估算。
妈妈带100元钱去书店买书,她先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元,又买了一本元汉语词典;之后,她还想买一本元的菜谱。
小学数学估算的教案

小学数学估算的教案【篇一: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设计和反思】估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小学占玉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19估算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知识点是二年级已经会求两位数的近似数,已经学了几百几十加减加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 、教材习题提问:这里接近200的有几个数?其中最接近200的是哪个数?小结:估计时看实际情况,有时候是需要估到整百,有时候需要估到几百几十。
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2、分析与解答。
a、求准确数解答问题。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b、估算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估算数学教案设计

估算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估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引言
1. 估算的重要性
2.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估算教学的意义
二、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设定目标
3. 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目标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1. 课程导入(约5分钟)
-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估算问题
-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估算的兴趣
2. 新课讲授(约20分钟)
- 定义估算
- 讲解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估算
3. 练习与反馈(约15分钟)
- 设计一些简单的估算题目供学生练习
- 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修正错误
4. 拓展延伸(约10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在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应用
- 提出一些复杂些的估算问题,鼓励学生挑战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
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3.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各种估算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估算技巧。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
1.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手段,了解学生对估算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六、结语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估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个大纲能对您有所帮助,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
教案《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最新)

4 估算一课时教学内容估算。
(教材第15~18页)教学过程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与理解”,了解主题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生1:首先要计算出这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算式是196+22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第2节 【第七课时】解决问题(估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节【第七课时】解决问题(估算)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能够根据实际情境,对数值进行估算•能够有效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估算的概念•能够准确进行数值估算•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准备•教材《人教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展示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桌椅整齐摆放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引入(8分钟)1.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学生掌握的估算基本概念2.引入本节课主题:“解决问题(估算)”二、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如何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值估算2.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估算方法的应用场景3.提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解答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共同找出最合理的估算方法3.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四、巩固与拓展(12分钟)1.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估算问题,并与同学交流2.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拓展估算问题的应用范围3.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培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难题。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估算的基本技巧,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估算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更多练习和引导。
未来的教学中,将加强对估算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中相关题目的练习2.设计一个估算问题,并写出解决过程3.思考在生活中哪些情境可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估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4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估算,掌握估算的方法;
2.学习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估算的方法和原理;
2.学会观察和判断,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
1.教师介绍估算的概念和要点;
2.学生们观察教室的桌子数量,进行估算。
2、巩固学习
1.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树木数量,对树的数量进行估算;
2.学生讨论每组的估算方法,分享经验;
3.每组向全班汇报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的正确性。
3、拓展应用
1.学生阅读教材P23页的例题,并完成练习;
2.学生在学校附近观察路面及路旁的巨石、合龙桥等物,用估算的方法计算他们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4、总结回顾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2.学生分享在此次学习中所获得的感悟。
五、教学评估
1.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理解估算的方法和原理,掌握运用估算的技巧;
2.学生在校园内观察物品数量及长度、宽度、高度等,能够成功运用估算方法计算;
3.学生在回顾总结中,能够总结出估算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六、板书设计
估算
- 概念和方法
- 应用范围
- 注意事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估算》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估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计算活动,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尺子、一段彩带和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
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4。
(1)不用尺子,请同学们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感觉画,然后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一下自己画的线段与5厘米的长度相差多少。
(2)不用尺子,请同学们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同学们都已知道在5厘米的基础上再画一半的长度,便是10厘米。
)学生凭着感觉画后,再用尺子测量。
(3)不用尺子,请同学们再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这时同学们就会想到在10厘米长的线段中减去2厘米的长度,就等于8厘米的长度了。
)学生凭着感觉画后,再用尺子测量。
2、教学例5。
(1)估算铅笔盒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如果用彩带纸把铅笔盒围一周,彩带纸至少要多长?(先让全班估算,把估算的数据记下来)求彩带纸的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求铅笔盒的周长)(2)动手检验。
用尺子测量一下刚才估算的铅笔盒的实际长和宽,然后再算出用彩带纸把铅笔盒围一周,彩带纸的长度。
(3)对自己进行评估。
你觉得你的估算是否接近准确值?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的第1题。
请每一位同学先估算每一个图形每一条边的长度,再估出每个图形的周长?要求学生们说出你是怎样求这个图形的周长?2、完成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讨论: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走?(一共有3条路可走。
)你认为哪条路最近?哪条路最远,说出你的理由。
3、完成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的第3题。
(1)提醒:两手伸开,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距离大约就是本人的身高,通过人的身高去估计。
(2)根据人的身高大约等于本人两手伸开的距离。
再想1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身高,就可知道大约需要多少人。
四、布置作业。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估算》教学设计

认真作答。
板书
设计
估算
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
221大于220,239大于230,
220+230== 450,
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
坐不下。
反思
以及
改进
措施
三、巩固练习
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应该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做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教学设计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估算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交流中体现“自由、平等、合作”的价值观。
四、合作交流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景,产生估算的需要,通过交流各种估算方法感知合理选择估算方法的重要性,体会如何进行估算的方法策略。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第04课时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二单元《第04课时估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估算》主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常用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估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培养估算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知道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估算的概念,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我给你5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得出答案。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如四舍五入法、近似法等,并用实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如“23乘以17等于多少?”、“45加56等于多少?”等。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加深对估算的理解。
拓展(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如“一个篮子可以装10个苹果,现在有20个苹果,需要几个篮子?”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估算方法和技巧,以及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估算方法。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估算的方法,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以上是本人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估算》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第04课时估算(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 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小游戏——找邻居1.找出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数。
2.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
327 [ ] 218 [ ] 382 [ ] 194 [ ]3.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203 [ ] 197 [ ] 517 [ ] 999 [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找相邻数、整十数、整百数,是为了考察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旧知,为新学内容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学习任务一: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一)探究新知【设计意图:】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在本学段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180 350 600 870330 220 380 190 200 200 500 1000一、学生分组自学,教师观察指导1.提示: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4主题图。
2.提示: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3.预设1: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4.预设2: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5.预设3: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影院坐得下吗?6.提示:请同学们细心读题,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你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和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汇报。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 预设1:我们组用笔算的方法,算出221+234=455(人),441<455,所以巨幕影院坐不下。
2. 预设2:221接近200,234接近200,200+200=400(人),221+234的结果大约是400,441>400,所以我们觉得巨幕影院坐得下。
3.预设3:221接近220,234接近230,220+230=450,所以结果大约是450,441<450,巨幕影院坐不下。
4. 提示:你们对三种方法进行一下评论吧。
5.预设1:第一种好,算出准确得数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4用估算解决问题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2.学生的估算能力:观察学生在进行估算时,是否能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估算结果是否接近实际值。
3.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他们对估算学习的兴趣。
4.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5.作业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估算方法、解题思路和结果准确性。
-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原因,提高估算能力。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规律和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将估算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并掌握估算的含义和基本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估算,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估算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估算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尝试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提高估算能力。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3.拓展作业:
-拓展阅读:查找与估算相关的数学故事或数学趣闻,了解估算在数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家长协助:与家长一起讨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4.作业要求: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第【1】篇〗“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
(板书:估算)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怎么去估算?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生4:估算有什么用?生5:估算用在哪里?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课件:生:选A。
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汇报并板书:生1:300×6=1800小估生2:400×6=2400大估生3:350×6=2100中估生4:300×7=2100大小估生5:300×6+300=2100凑、调估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
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
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第【1】篇〗课题:估算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一)复习旧知完成课前练习(二)引入新课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3)师: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指名列出算式,板书:221+239= 3.观察算式,跟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像这样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
教师要加以表扬。
)师:因为这个问题只是问能不能坐得下,所以不一定非要准确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精确的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用大致的估算,同样也能解决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估算解决问题,(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一)教学例4。
1.提问:我们要先算出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大概有多少人。
那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估算呢?你们想自己试试吗?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估算方法重点汇报以下两种:(1)将221看成200,239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1+239>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50,因为450>441,所以坐不下。
4.回顾反思反思:小组讨论: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①引导学生发现:那是因为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与这两个数本身的误差比较大。
6.4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6.4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并能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灵活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例如:小华有32元,他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大约是30元,他还剩下多少钱?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32和30这两个数,引导学生发现32比30稍大一些。
(2)引导学生用30来估算32,即将32看作30,计算32-30=2,得出小华还剩下2元。
(3)讲解估算的概念:估算是一种利用四舍五入法,将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的方法。
3. 演示讲解(1)以32-30为例,演示估算的计算过程。
(2)让学生尝试用估算方法解决以下问题:① 估算42-28的结果。
② 估算54 37的结果。
③ 估算128÷32的结果。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估算方法进行解决,并分享解决过程和结果。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步骤,并举例说明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解决以下问题:① 估算45-19的结果。
② 估算63 48的结果。
③ 估算156÷39的结果。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可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接着,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小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估算知识,并学会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将估算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小组合作环节是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估算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2. 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估算的原理,灵活运用估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含义和作用。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点评,强调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的重要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估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实践操作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023最新-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该页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估算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例4二、教具、学具准备生活用品图片、游乐园图片三、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估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与代数”部分,要强化估算的作用。
并提出了明确目标: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一年级教材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本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内容。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用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堂课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的特点:(1)注重知识迁移,从“估数”到“估算”。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对学生进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本课一开始就由猜价游戏(估数)这一情境引入新课,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轻松学习“估算”作铺垫。
(2)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
估算中的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重要体现。
课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估算数学教案设计

估算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估算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估算?2. 如何进行估算?3.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
例如,购物时大致计算总价、测量距离或面积等。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新课讲解1. 介绍估算的概念:估算是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它不需要精确的数值,只需要一个大概的范围。
2. 讲解估算的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强调估算的应用:在无法或者没有必要得到精确答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估算来快速得到结果。
(三)实践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估算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估算。
然后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估算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估算?如何利用估算更好地解决问题?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估算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要及时解答和引导。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估算数学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下列个数的近似数。
395 280 698 702 611 599 806 801 997
2、口算。
200+500= 800-600=
700+100= 1000-500=
二、新知探究
(一)、估算合理性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4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生3:六个年级的人同时看,巨幕影院能坐的下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和组内同学相互交流汇报。
生1:我们组用笔算的方法,算出221+239=460(人)。
441〈460,所以巨幕影院坐不下。
生2:221接近200,239接近200,200+200=400(人),221+239
的结果大于400,441〉400,所以巨幕影院坐得下。
生3:221接近220,239接近240,220+240=460,所以结果大约是460,441〈460,巨幕影院坐不下。
师:你们对三种方法进行一下评论吧!
生1:第一种好,算出准确得数能得到准确答案。
生2:第二种好,把两个加数都看做它们的整百数,加起来简单。
生3:第三种好,结果接近正确得数。
师:哪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1:第一、三种方法能解决问题。
生2:我喜欢估算,都是几百几十的数,算起来更简单。
生3:虽然第二种方法好算,但221大于200,239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误差太大,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师总结:估算要用到前面学过的“近似数”的知识。
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需要注意的是估算的策略不同,结果也会略有差异。
2、写估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生1:估算时要写约等于号:≈;精确计算时要写等于号:=;
生2:要找对近似数。
生3:同一个数可能有不同的近似数。
师:这里需不需要我们计算出精确结果?
生:不需要。
揭示课题:当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时,可以只计算一个近似的结果,这就是“估算”。
板书课题:估算
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和作用。
师:进行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时候,先找到两个数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用口算算出他们的和或差,就得到了原题的估算结果。
在必须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3、估成整百数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乐于助人,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想让大家帮他们解决一个问题,咱去帮帮他们好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运货场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400千克,一箱货物重188千克,另一箱重193千克,这辆货车能运走这两箱货物吗?)
画外音:小兔正在焦急的算着,小狐狸已经判断出了结果,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狐狸为什么这么快吗?(生答)
师:大家帮小兔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货物运走?
生思考后汇报。
生:193大约是200,188大约是200, 200+200=400,所以可以运走。
师:正好是400,那是不是一定能运走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才得到400,而实际得数比400小,所以肯定能运走。
师:刚才大家估成整百数能够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小兔可以顺利出发了。
4、估成几百几十
师:这时候小猴子也来到了货场,它的货车载重量是500千克,一箱货物重278千克,另一箱重235千克,小猴子能把它们一次运走吗?
生:能运走,278大约是300,235大约是200,200+300=500,所以能运走。
师:哦,估成整百数,有一定道理,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78大约是280,235大约是240,280+240=520,520大于500,所以不能运走。
师:哎!同学把这两个数估成了什么数?(几百几十)哦,估成几百几十也有道理,看来运不走。
我糊涂了,有同学认为这样估算能运走,而那样又运不走,难道是真的吗?
生小组讨论,汇报解决矛盾。
:1:把278估成是300,多估了20多,235估成是200,少估了30多,所以最后结果少估了10多个,所以小猴运不走。
生2:把278估成是280,多估了2,把235估成是240,多估了5,加起来一共多估了7,520减去7得到510多,所以肯定运不走。
师:说的真棒!
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也就是说,如果估成整百数,这样估得太粗略了,而估成“几百几十”的数九比较接近了。
小结:当估成“整百数”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调整,把它估成“几百几十”的数进行估算,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更简单。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图下题目。
2、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堂小结
估算的方法和作用
先找到两个数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用口算算出他们的和或差,就得到了原题的估算结果。
在必须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也可以通过估算检
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板书
估算
221+239≈
221+239=460 441﹤460 坐不下
200+200=400 441﹥400 坐得下
220+240=460 441﹤460 坐不下
先找到两个数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用口算算出他们的和或差,就得到了原题的估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