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6摆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6摆的研究》教案一. 教材分析《摆的研究》这一节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摆的规律,知道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摆的规律。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摆的规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探究。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分享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摆、铁架台、计时器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摆的起源和应用,引发学生对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设备,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成果,让学生总结摆的规律。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摆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摆的规律和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摆的规律。
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教案
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1. 了解摆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重点1. 摆的定义和特点;2. 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难点1. 理解摆的周期性;2.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1.4 教学准备1. 教具:摆钟、摆锤、计时器等;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摆锤和计时器。
1.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摆钟,引发学生对摆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介绍摆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摆的周期性;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摆锤和计时器进行观察和实验;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数据;5. 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探讨摆的周期性;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摆的特点和周期性。
第二章:摆的长度与周期2.1 教学目标1. 了解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2 教学重点1. 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2. 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3. 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难点1. 理解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2.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3.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准备1. 教具:摆钟、摆锤、计时器、测量工具等;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摆锤、计时器和测量工具。
2.5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2. 讲解:介绍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解释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摆的长度;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测量摆的长度并记录数据;5. 数据分析: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6. 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摆的长度与周期的关系,并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摆的速度与周期6.1 教学目标1. 了解摆的速度与周期的关系;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摆的研究》 教案 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定义和原理2. 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3. 实验设计与操作4. 数据分析与结论5. 应用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摆的原理、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摆的原理、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摆的原理和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摆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摆的原理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摆的原理和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摆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摆的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提出、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摆的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内容的PPT,辅助教学。
2. 实验器材:准备摆的相关实验器材,如摆锤、计时器、测量工具等。
3. 参考资料:提供关于摆的研究历史和相关学术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摆的应用案例和最新研究动态。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摆的原理和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五年级摆的研究课堂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篇五年级摆的研究课堂教案,该教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摆的类型、特点、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摆的工作原理,为未来的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 掌握摆的类型和特点。
2. 了解物理学中摆的原理。
3. 学习摆的应用。
4. 实践摆的使用,自主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摆的类型和特点。
2. 理解物理学中摆的原理。
3. 创作自己的摆。
三、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物理学》2. 实验器材(一些摆)3. 电脑和投影仪四、教学内容第一节:介绍摆的定义、类型、特点学生通过讨论、投影和老师的介绍,了解了摆的定义、类型、特点。
老师会通过图示和视频将不同类型的摆展示给学生观看,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第二节:物理学中摆的原理学生通过电脑上的PPT、视频等多种资源进行学习。
通过实际摆实验和视频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摆的原理。
并可以根据教材中对摆的描述,通过实验了解到摆的振幅、周期等概念。
第三节:摆的应用将摆运用到生活中的场景中,例如钟摆、摆钟、摆锤、摆式移动车等都是摆的应用。
第四节:实践摆的使用,自主创作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摆的特点和原理,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摆创作出自己的摆。
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投影等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
2.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在实践中掌握摆的原理。
3. VAK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感官、视觉、听觉等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刺激,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六、教学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采取口头答题、实验表现、创意提案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行为表现、思考能力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学习。
七、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与学,学生掌握了摆的类型、特点、原理和应用。
同时,学生也创作出自己的摆,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摆的研究》教案
《摆的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快。
(2)在实验中能根据数据作出对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关系的猜测与验证。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2)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和对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
2、教学难点理解摆的等时性,能够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每组准备:铁架台、秒表、细绳、不同质量的摆锤、量角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摆,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摆)2、教师演示让摆摆动起来,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摆来回地摆动)3、教师提问:关于摆,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摆为什么会摆动?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等问题)(二)提出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摆的结构,提问:摆由哪几部分组成?(摆由摆绳、摆锤和摆幅组成)2、教师提问:摆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提出: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度、摆幅的大小等)(三)作出假设1、教师将学生提出的假设写在黑板上。
2、教师引导学生对假设进行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出假设的理由。
(四)制定计划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应该如何设计实验?2、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教师请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实验方案:实验材料:铁架台、秒表、细绳、不同质量的摆锤(如 10 克、20 克、30 克)。
实验步骤:把细绳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摆绳的长度,使摆幅大小相同。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摆的构成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摆的构成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探究,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摆的构成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目的和方法。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归纳法: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摆钟的摆动,思考摆钟为什么能够准确地计时。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摆钟是如何工作的吗?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讲授新课 (1)讲解摆的构成:摆由摆线、摆锤和支架组成。
(2)讲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摆锤的重量和摆幅的大小有关。
(3)讲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为了研究某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这个因素,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吗? (2)作出假设: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的摆动越1. 2. 3. 1. 2. 1. 2. 3. 4. 1. 2. 3.快。
(3)设计实验方案: ① 实验器材:铁架台、摆线、摆锤、秒表。
② 实验步骤:将摆线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摆线的长度,使摆线的长度分别为 10 厘米、20 厘米、30 厘米。
《摆的研究》 教案 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摆的振动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定义及分类2. 摆的振动规律3. 摆的周期与频率4. 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5. 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摆的振动规律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摆的应用2. 教学难点:摆的振动原理摆的周期与频率的计算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来探究摆的原理和特点。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摆的振动过程和规律。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摆的应用领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钟表、摆钟等生活中的摆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摆的原理和特点。
2. 理论知识:介绍摆的定义、分类和振动规律,讲解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摆的振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探讨摆的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5. 总结提升:总结摆的原理、振动规律和应用领域,强调摆在不刻的振动状态。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学生对摆的原理、振动规律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课本相关章节2. 实验器材:摆锤、计时器、测量工具等3. 多媒体课件:摆的原理、振动过程、应用实例等4.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资料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需2课时2. 教学计划:第1课时:讲解摆的原理、振动规律,进行实验探究第2课时:小组讨论、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学生对摆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摆的节奏和韵律。
2. 通过观察、实践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原理和特点2. 摆的节奏和韵律3. 摆的设计和创作4. 摆的展示和评价5. 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摆的现象,激发学生对摆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摆的原理和特点,讲解摆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初步理解摆的基本概念。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摆,并观察其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摆的特点和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摆的设计。
5. 创作: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摆设计,并进行创作。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摆作品,介绍其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摆的图片2. 实验材料:摆的实验器材3. 教学视频:有关摆的实验和演示视频4. 评价表:用于学生互相评价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摆的研究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
2. 教学过程:在实践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对摆的设计和创作仍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前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创作。
3.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运用较为充分,但部分学生对实验材料的使用仍存在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材料。
4. 学生反馈:学生对摆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互相评价的方式不太适应。
今后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摆研究教学设计(共6篇)
摆研究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6课《摆的研究》。
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摆,并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2.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3.进展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4.对实验的结果进展分析^p 。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3.让学生体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可以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定方案—认证方案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比照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幅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p 和推理比照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实验准备:学生:秒表、铁架台、细绳、摆锤〔大小不同的钩码〕老师:给学生准备的大小不同的钩码、细绳,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大家都去过游乐园吗?我们。
〔大屏幕播放视频〕今天,我把它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相信吗?〔出示简易的摆和美洋洋玩具娃娃〕我们让它摆起来。
〔进展美洋洋摆的模拟实验〕2、美洋洋想要摇的更快一点,你能帮帮它吗?〔学生各抒己见〕3、过渡: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的方法,而且进一步联想到了我们上节课学到的什么知识?〔摆〕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摆,对摆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1〕摆的构成〔课件展示〕;〔2〕摆的等时性师:这节课咱们继续来研究摆,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能耐,好吗?〔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实验一: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师:认识了摆,你们想不想亲手来操作一下?〔想〕好的,那我们就来测一下你们的各自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摆的振动规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定义和特点2. 摆的振动规律3. 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4. 摆的实际应用5. 创新摆的设计与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摆的振动规律、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摆的实际应用。
难点:创新摆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摆的原理和特点。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摆的振动规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摆的实际应用。
4.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5.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创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摆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摆的振动规律。
2. 探究: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摆长、摆重下的振动周期,分析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3. 分析:讲解摆的实际应用,如摆钟、摆锤等,引导学生运用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创新:让学生设计并制作具有创新元素的摆,进行展示和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摆的原理、振动规律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一道有关摆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摆的研究1. 摆的定义和特点2. 摆的振动规律摆长、摆重与振动周期3. 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4. 摆的实际应用5. 创新摆的设计与制作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学生兴趣?3. 实验操作是否安全、易于理解?4. 是否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创新的空间?5.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6. 如何在后续教学中巩固所学知识?7. 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8. 如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摆的原理、振动规律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问题方面的表现。
摆的研究科学实验探究教案
摆的研究-科学实验探究教案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也是学习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科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以摆的研究为主题,给学生们开拓思路,理解摆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一、教学目标1.了解摆的概念、种类和运动规律。
2.理解物理世界中运动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如加速度等。
3.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方法的学习方式,理解和总结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摆的概念、种类和运动规律。
难点:理解基本运动规律,如加速度等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摆的研究。
三、教学步骤1.引入(1)教师提问:“摆是什么?”(2)学生回答:“摆是由质量小、长度长、可弯曲的细线和悬挂在一端的质点组成的一种物理现象。
”(3)教师发问:“摆的种类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4)学生回答:“摆的种类有单摆、复摆等。
单摆的周期只和摆长有关,而复摆的周期则和振幅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2.理论讲授(1)教师讲解:“单摆是指由一根细线和一质点组成的摆。
摆的周期只和摆长有关,但振幅不同,周期也会不同。
而复摆是由一根细线和两个不同质量的质点组成的摆。
复摆的周期与振幅、重力加速度等都有关系。
”(2)教师讲解:“不同的摆,在受到外力后会展现出不同效应。
”(3)教师讲解:“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运动,而运动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
加速度的衡量单位为米每秒平方,通常用a表示。
”3.实验操作(1)教师组织学生做单摆实验,测出不同时长的单摆周期。
(2)教师组织学生做复摆的实验,通过改变质量、长度、振幅等条件,研究复摆的运动规律。
4.教学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摆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如果将不同种类的摆组合着用,会有怎样的效应?”四、教学手段1.黑板、白板和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2.实验用具:单摆、复摆、计时器、卡尺等。
五、教学评价1.问答错题,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实验报告和观察记录、总结。
六、教学安排单元:摆的研究学时:2课时第一课引导学生认识摆的概念与种类,理解摆的运动规律。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摆的研究》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了解《摆的研究》的作者和背景
掌握《摆的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摆的研究》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摆的研究》的原文和相关资料
摆的实验装置和测量工具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反馈
教学步骤
步骤一:作者介绍
教师向学生介绍《摆的研究》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学术成就和对物理学的贡献。
步骤二:内容讲解
教师讲解《摆的研究》的基本内容,如摆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摆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步骤三:实验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摆的实验设计,如改变摆的长度、质量等因素,观察摆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步骤四:数据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让学生掌握科学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的方法。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摆的研究》的作者和背景的理解情况
学生对《摆的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的提升情况
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解读的准确性和深度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合集10篇)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合集10篇)摆的研究教学设计第1篇本课以用摆做实验为主要内容,是一个典型的探究不同因素的对比实验。
结合单元目标和教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概念:通过用摆做实验,说出摆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上节课观察钟摆和我们的摆的对比,推测多种可能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
2、结合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改变摆锤重量、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记录每个实验数据的重复测量结果,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通过观察相同绳长不同长度摆锤的摆运动的快慢,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很重要,并且对新的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本课重点是:自主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和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的大小和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课难点:结合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方法,自主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课的亮点在于对实验测量方法的改变和数据的处理。
教材安排测量摆在15s内摆动次数,同时存在15s计时和半次怎么数两个问题,而且计时同学参与度不高。
所以本课借鉴李子组蔡垸老师的教学反思,更改为测量摆摆动20次所用时间,这样就误差就集中于计时的误差,是无法避免,并且对实验结果影响较细微的,摆绳长短的实验数据梯度也较为明显。
另外对于数据的处理,因为实验中的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并且需要让学生学会真实记录,并且能在理解误差的基础上认识到我们的实验结论。
所以我借鉴了一篇文献中提到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趋势图法,利用误差对数据的影响具有随机性,而变量引起的误差具有规律性,通过趋势图的分析和对比来让学生在接受误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多次测量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时间的测量》单元的前几课已经介绍了测量时间的几种方法-用太阳计时、用水计时、用机械摆钟计时,并初步认识了摆的基本结构,本课的基本内容是在学习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因素,为下节课《做一个摆钟》做铺垫。
三、教学点、难点1、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定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实验中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控制好变量和常量,收集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五、学情分析“对比试验”即控制单一变量,设置两个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来探究这个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五年级的学生对控制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存在一定困难。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重点加强指导。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观察了机械钟摆和简易的摆,了解了摆的结构。
在本课研究中,将能够对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假设。
六、教学准备垫圈若干、细线、铁架台、计时器、长尺、重心资料卡、大小不一的两个木块。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摆的概念,掌握摆的组成部分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摆的概念,掌握摆的组成部分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摆的概念、组成部分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摆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摆的运动。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摆吗?摆是怎样运动的?引出课题:《摆的研究》2. 讲授新课讲解摆的概念:摆是一种可以来回摆动的装置。
讲解摆的组成部分:摆线、摆锤和支架。
讲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摆线的长度、摆锤的重量和摆动的幅度。
3.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提出自己的假设。
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摆锤的重量和摆动的幅度的关系。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学生分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摆的概念、组成部分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制作一个摆,观察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摆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摆的概念,掌握摆的组成部分和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教案
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摆的振动规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定义和特点2. 摆的振动规律3. 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摆的振动规律,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摆的振动规律的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摆钟、摆锤、计时器、测量工具。
2. 学具:每组一个摆钟、一个摆锤、计时器、测量工具。
教案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摆钟,引导学生观察摆的特点,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摆是什么吗?摆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摆的定义和特点。
二、探究摆的振动规律1. 教师提出问题:“摆的振动有什么规律呢?”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假设。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摆的振动现象,并记录数据。
4. 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摆的振动规律。
三、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假设。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改变摆的长度、质量等条件,观察摆的周期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摆的振动规律和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2. 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实验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摆的振动规律和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摆的振动规律和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
《摆的研究》 教案 教学设计
《摆的研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摆的原理和特点,知道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原理和特点2. 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3. 实验操作:制作并测试摆4. 数据分析:观察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5. 总结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摆的原理和特点,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2.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并测试摆,观察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4.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摆的实例,如摆钟、摆锤等,引起学生对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并测试摆,观察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摆的原理和特点的理解,学生对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的掌握,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
3. 评价标准:能正确解释摆的原理和特点,能准确描述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正确分析数据,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实验》2. 实验器材:摆锤,摆线,计时器,测量尺。
3. 辅助工具:黑板,PPT,视频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讲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摆的振动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实验操作;第二课时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进行拓展讨论。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影响摆摆动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假设。
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知道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具准备:铁架台、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一个简易摆。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装置吗?(摆钟,秋千,吊环……)师:在科学上,我们将这个简易的装置叫做“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摆。
(板书:摆的研究)。
师:同学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这根线叫什么?下面的重物叫什么?这根线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摆线,下面悬挂的重物我们称它为摆锤。
你们想不想做这样一个摆呢?请材料员拿出材料,开始吧!2.学生做摆。
(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制作)3.数摆。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那我们怎样来数摆摆动的次数呢?哪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摆的研究教案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相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并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并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A、研究摆绳长度(分4组):每个小组铁架台1个,量角器1个,大小、轻重相同铜球1颗,一倍、三倍长带勾棉线各1根、研究摆绳的实验记录单。
B、研究摆锤轻重(分4组):每个小组铁架台1个,量角器1个,大小相同的铜球、塑料球各1颗,长度相同带勾棉线2根,研究摆锤的实验记录单。
C、研究摆幅大小(分4组):每个小组铁架台1个,量角器1个,大小、轻重相同铜球1颗,长度相同带勾棉线2根、研究摆幅的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摆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
(6分钟)1、课件出示摆钟。
欣赏视频上摆钟,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钟有什么不同?像摆钟这样来回运动的方式叫摆动,摆动的装置叫摆。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摆,今天我们就来实行摆的研究。
(板书:摆的研究)2、出示摆、讲述摆的结构。
大家能给摆的各部分取个名字吗?这根绳子叫(摆绳),这个小锤叫(摆锤)。
(课件演示)同学们想做一个摆吗?静静的用桌上的材料做一个摆吧!4、介绍摆的操作方法及记次方法。
(演示)老师想数一下摆的摆动次数,谁会数,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①拉直摆绳;②让摆自由落下,不要推它;③摆一个来回算一次。
演示:师生一起数。
(3次,3.5次)5、学生活动:想数一数自己制作的摆吗?看它10秒内能够摆多少次?(时间老师掌握)在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①分工明确,合作完成-----记时1人、放锤1人、计数2人并记录;②默数,不影响他人;③为了准确,数3次,记录并选好次数。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摆的研究》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摆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摆的周期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帮助学生掌握摆的振动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摆的定义及特点2. 摆的周期性3. 摆的振动规律4. 摆的应用5. 实验操作:探究摆的周期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摆的定义、特点、周期性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摆的振动规律的探究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摆的性质。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摆的定义及特点。
2. 理论讲解:介绍摆的周期性和振动规律。
3. 实验演示:进行摆的周期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摆的振动规律。
5. 总结拓展:介绍摆的应用,如摆钟、摆锤等。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摆动装置,观察其振动规律。
六、教学反思2.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和实验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小组讨论法的组织有待改进,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教学内容:在介绍摆的应用时,可以结合更多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摆的广泛用途。
4. 教学改进: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摆的振动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例:用于导入和讲解摆的定义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摆的研究
李凤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
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多次测量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时间的测量》单元的前几课已经介绍了测量时间的几种方法——用太阳计时、用水计时、用机械摆钟计时,并初步认识了摆的基本结构,本课的基本内容是在学习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因素,为下节课《做一个摆钟》做铺垫。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定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实验中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控制好变量和常量,收集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
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五、学情分析
“对比试验”即控制单一变量,设置两个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来探究这个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五年级的学生对控制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存在一定困难。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重点加强指导。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观察了机械钟摆和简易的摆,了解了摆的结构。
在本课研究中,将能够对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假设。
六、学法指导
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讨论、实验)。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带铁夹)、摆线(三个长短不一)、钩码(密度不同的三个)、量角器、记录表、秒表。
八、课型
实验探究
九、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和摆绳的长短,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
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
一、导入新课
1)问题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昨天晚上才调整的机械式时钟,现在又走慢了,是怎么回事呢?该怎样调整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这面钟和一般的时钟有什么区别?(引到“摆”这个话题上,提出“摆”并对摆的各部分结构进行介绍。
)
(2)过渡。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从而调好我们的时钟。
2)探究新知
(1)准备阶段:制作摆和简单实验
第一,正确数摆
第二,教师演示15秒钟内摆的摆动次数,指出减少误差——重复做几次。
第三,学生自己动手做摆并测定各组15秒钟内的摆动次数。
第四,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
为什么每组测定摆的摆动次数不同呢?摆的快慢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组交流)(3)做出假设(在学习了摆的快慢与摆角无关的基础上)
学生讨论,做出猜测。
(学生猜测——摆的摆动快慢跟摆锤的重量、摆线长度有关)(4)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第一,谈话,猜测摆的快慢跟这些因素有关,那果真是这样的吗?请各小组先对假设1——摆的摆动快慢跟摆锤的重量有关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
第二,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第三,学生汇报方案,互相点评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5)进行实验
第一,(大屏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第二,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第三,汇报实验结果。
(重复实验步骤对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进行研究实验)
(6)得出结论。
摆的快慢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跟摆锤的重量无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最早得出结论——伽利略,制出世界第一个摆钟——惠更斯。
)
3)知识扩展
帮助老师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4)这节课我们运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摆,获得了有关摆的知识。
5)课外延伸
根据教材思考: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短不一样的两个摆,摆动快慢一样吗?
板书设计
摆锤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
越长——越慢
摆线长度(有关)
越短——越快
附导学案:(下页)
《摆的研究》导学案
猜想:影响摆的快慢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假设1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轻重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________ ,摆锤越轻,摆速越_________ 。
改变的条件:________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实验记录表1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__________。
假设2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________ ,摆线越短,摆速越_______
改变的条件:________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实验记录表2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度与摆的快慢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