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盗版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盗版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启示
【摘要】盗版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本次调查以
桂林市为主要调查地区,探究不同社会群体对盗版现象的态度,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中国盗版的现状,提出规制盗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盗版;反盗版;调查分析;规制盗版
一、关于盗版现象调查的对象与过程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企业、普通社会公众和在校大学生。
从2013年5月份开始,搜集资料、制作调查问卷、实地调研。
针对调查主体的特定性,问卷亦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一部分是针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最后一部分是针对群众的。
在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上,针对不同的主体,也有所区分。
针对大学生的部分问卷,在本校进行,主要在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中进行调查。
其他两种调查问卷则是小组成员到校外进行。
关于普通公众的,主要是在桂林市的街头以及各个居民小区的门口,对路过的群众进行调查问卷。
针对企业的,主要是在桂林市甲天下电脑城,向各个卖电脑、光盘的商家了解了一些有关电子产品盗版的情况;并在桂林市的多家书店向店主了解有关书籍的盗版情况。
另外,课题组成员还赴桂林市知识产权局了解了有关盗版问
题的情况,并到桂林市中院了解该院受理的有关盗版问题的案件的数量以及具体审理情况。
二、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问卷分析
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针对盗版问题的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一和大二学生,一共40名,其中大一的学生占据25%,大二的学生占据75%。
1、对盗版的态度
大学生们对盗版的态度,80%的大学生对盗版问题的态度是中立的,拥护态度和坚决反对的态度人数各占10%。
当今大学生中,消费观念很容易受影响,有些大学生的消费会形成跟风的趋势。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矛盾的心理,既想要正版的质量好,也想要盗版的价格低,此矛盾心理便会导致中立态度的形成。
2、关于购买盗版产品的频率
40个大学生中,11个经常购买盗版产品,11个是有时会购买盗版产品,比例各达到了27.5%,相对来说占据比例不是太大。
很少购买的人数比例达到40%,绝不购买的有5%。
这说明大学生虽然对盗版不置可否,但对是否真正购买盗版产品,还存在比较谨慎的态度。
3、关于盗版现象是否需要禁止
在大学生心中,盗版现象是否需要禁止,50%的大学生
认为没有必要禁止的,而持无所谓态度的也占了3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对盗版实行全面的禁止,在实践中很难执行。
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导致盗版的存在,现实中很多大学生一般都还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靠父母提供,有限的消费水平不愿意支付正版的价格。
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有相应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需求,所以只能购买盗版产品。
在这种心态下,大多数大学生会觉得盗版现象没必要禁止。
4、关于购买正版和盗版的原因
在对喜欢购买正版的同学的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正版的质量好,物有所值,比例达到42.5%;认为正版产品具收藏、纪念意义、售后服务好的各达到了17.5%。
实际上,正
版产品的质量应该比盗版产品好,售后服务好,而盗版产品无质量保证,价格低廉。
对于喜欢购买盗版产品的大学生来说,主要原因是盗版产品的价格低廉,并且购买方便。
在购买的地点上,学校周边的小店、菜市场等均有大量低价的盗版产品,网上盗版的产品也很多,这些都是大学生购买盗版产品的方便地点。
5、关于盗版产品猖狂的原因
经调查,大学生认为盗版产品猖狂的原因主要是正版产品的版权识别、维护工作不够到位,比例占62.5%,执法松
懈这个原因占55%。
这些原因虽有大学生的主观认识成份,但客观上,我国目前在对正版产品的维护方面的制度确实不
是很健全,法律依据也较少,存在很多的漏洞。
而执法机关对盗版的态度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才造成盗版产品的泛滥。
(二)以普通公众为对象的调查问卷分析
在所调查的普通公众中,15岁以下的占8%,15岁到25岁的占68%,25岁到35岁的占16%,35岁以上的占8%。
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92%的被调查者买过盗版产品。
在购买盗版产品的调查者中,从分布图来看,购买盗版与收入、年龄无关。
70%的被调查者认为,购买盗版产品一方面是价钱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容易购买,并且有的盗版比正版售后服务好。
这说明盗版市场是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而且还有一定的质量维护体系。
16%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如何划分盗版和正版,这说明民众对版权问题认识不够,同时也可能说明盗版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技术高超,让公众无法做出区分。
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到底是哪个法律是打击盗版的。
60%的被调查者承认,在无意中购买盗版后只能选择自认倒霉。
这些都说明普通公众对盗版行为并不排斥,并且法律意识淡薄。
问卷中关于哪个部门是管理和打击盗版行业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文化局是主管部门,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工商局或公安局。
并且,这份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公众选择购买盗版,但同样大多数人也支持打击盗版。
这体现了普通公众在盗版问题上的复杂、矛盾心态。
(三)以企业为对象的调查问卷分析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调查问卷中,坚决反对盗版的企业是主流(占58.82%),一些企业对于反对盗版的态度立场并不
是很坚定,处于一种随时可变的状态,还有小部分企业支持盗版的存在。
关于企业是否参加过打击盗版的活动,有43.75%的企业参加过打击盗版的活动或者阻止过别人购买过盗版
产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治理或者主动劝阻顾客购买盗版产品。
超过三成的企业没有积极参与打击盗版的行动,还有一小部分企业积极鼓励顾客购买盗版产品。
随着中国相关的法律逐步出台和实施,企业的版权意识有了提高,但还是有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盗版产品充斥于全国各个非正式不规范的市场。
在反盗版的过程中,既要清理销售盗版产品的街头小商小贩,也要从源头抓起,重点打击有组织的犯罪。
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价格是不是硬道理的比较中发现,超过四成的受调查企业认为,现在价格优势比知识产权保护更能有效打击盗版。
在版权意识尚未普及的当下,企业降低宣传、包装、运输等费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降低正版价格腾出空间,将价格降到接近甚至与盗版产品同一水平,让利于消费者,这是打击盗版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被调查企业对盗版市场的预测问题上,认为我国盗版市场短期难以遏制和有进一步发展趋势的企业超过八成,只有近二成的企业认为盗版将很快得到规范。
盗版,各国都视其为严重的违法现象而予以打击。
中国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打击盗版,
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根除,反而有日益蔓延之势,盗版活动依然猖獗。
所以反盗版的近期目标不是完全消灭盗版,而是把盗版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调查启示和思考
1、提高公众保护版权的意识
调查问卷中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常购买盗版制品的人占接受调查人的大多数,而决不购买者少之又少。
这样巨大的反差直接反映了盗版产品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已根深蒂固。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低档徘徊,对盗版产品有一定的需求。
为了提高公众保护版权的意识,必须加强宣传的力度,形成保护版权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国家已有一些关于版权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如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借助这些重大的日子,利用一些大型活动平台,集中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版权宣传和普及活动,让普通公众能够知道和了解版权的基本知识。
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手机和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优势,开设一些专门的版权知识栏目、节目、专题和讲座,让版权观念深入人心。
最后,还需开展一些普及教育活动,将版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而使社会公众也能最大限度地获益。
2、加大企业保护版权的力度
在版权的培育、研发、创造、使用、转让、管理和保护
等各项环节中,保护是关键。
而保护措施又分预防措施和救济措施。
在预防措施上,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技术和法律手段防止别人盗版,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本公司侵犯他人的版权;在救济措施上,要积极通过协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本公司的权益。
只有通过加大企业版权的培育工作,提高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对企业在版权领域的工作给予相应的指导、扶持等手段,帮助企业树立版权保护意识,才能推动我国版权业的发展,维护我国版权市场的秩序。
3、完善国家保护版权的法律
打击盗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也在不断努力。
我国多年来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盗版的天堂”,从而成为多项国际知识产权公约意指的对象,并在版权领域与多国发生贸易争端,确实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保护版权的法律体系与机制构建方面,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新的司法解释也降低了版权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与TRIPS协议的规定基本相符。
但是,这些法律体系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只要政府打击的决心和力度不够,盗版就永远有存在的空间。
比如,在打击网络盗版方面,“剑网”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但反网络盗版方面的法律规定还不太健全。
国家应该加强对视听节目、影音平台等的版权监管,规范网络作品的使用,优化网络监管技术手
段,强调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对普通公众的非法上传下载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才能在打击网络盗版方面取得实质成效。
作者简介:
李保杰(1991.8―),男,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法学。
庞丽芬、黄传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在读。
本研究指导教师:高兰英
基金项目:
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立项
项目《盗版与反盗版的博弈:现象、分析与法律规制》(项目编号为201310595016)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