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函授公共管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1)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d7afc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e.png)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1)《公共管理学》homework(1)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指设计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公共管理人格;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行政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
因此,在行政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5.公共管理监督: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单项选择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A.泰勒和法约尔B.怀特和威洛比C.威尔逊和古德诺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动人D.复杂人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4.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 C )A.威廉?配第B.马歇尔C.亚当?斯密D.洛克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2024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2024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eeaa7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8.png)
2024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1.管理是人们进行的生产劳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实现目标、提升业务活动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B )等活动。
A.领导B.控制C.沟通D.反馈2.(A )直接针对劳动目标,因而是人类物质财富的基本来源。
A.业务活动B.管理活动C.后勤活动3.( C)是为了保证业务活动和管理的顺利进行,而为它们提供各种技术、能源、材料等各种资源和各种辅助的活动。
A.业务活动B.管理活动C.后勤活动4.公共管理是以(D )为代表的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依靠公共财政资源,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A.个人B.社会C.公司D.政府5.“(C )”,认为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
A.种属说B.从属说6.从一般管理活动的属性上看,公共管理与其他管理一样,都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对(B )进行整合和协调的活动。
A.财产B.资源C.人力D.信息7.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实证研究法是学习和研究(A)的主要方法。
A.公共管理B.私人管理C.社会D.个人8.与公共管理相对,私人管理指的是由(B )进行的旨在实现组织自身利益的管理活动。
A.公共组织B.民间组织9.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共组织都是依靠(B )资源运作的。
A.私人财产B.公共财政C.私有财产10.有了(B ),可以对业务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进行统筹和协调,减少各种资源浪费,进而提升业务活动效率。
A.业务活动B.管理活动C.后勤活动11.(C )是公共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B.组织者C.公共组织D.成员12.一般来说,人们称以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为(A )。
A.私人组织B.公共组织13.一般来说,人们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称为(B )。
A.私人组织B.公共组织14.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A )。
A.国家机关组织B.企业C.社会组织D.非营利组织15.科学管理组织理论的代表人是(D )。
公共管理学习题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078c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4.png)
公共管理学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盈利最大化B. 服务公众C. 降低成本D. 提高效率答案:B. 服务公众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管理的特点?A. 公共性B. 服务性C. 盈利性D. 法治性答案:C. 盈利性二、简答题1. 简述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的区别。
答: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公共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强调结果导向和顾客满意度。
而传统行政管理则侧重于程序和规则的遵循,更注重内部管理和控制。
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社会需求、政策目标、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法律和伦理约束、以及政策的可持续性等。
三、论述题1. 论述公共组织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提高服务效能。
答:公共组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服务效能:首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实施绩效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再次,加强内部沟通,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最后,持续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计划实施一项新的交通管理政策。
请分析该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答:该政策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公众对新政策的接受度、政策实施的复杂性、资金和技术的限制等。
应对策略可能包括:进行广泛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分配资源;以及持续监测政策效果,及时调整改进。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学习题的答案应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要求来确定。
公共管理学题库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19b45bceb19e8b9f6ba9e.png)
公共管理学》题库参考答案2007-12-26 13:58:37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连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连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点为(A.打算性B.单一性3、公共治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追求公众的中意度D)C.效率性D.公共性)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 )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治理范式产生于( 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治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截了当动因为( C )9、公共治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经济的进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治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 A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公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 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 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专门的威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行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 C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9、 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差不多要求是( A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畴原则 20、 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治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差不多要求是( B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畴原则21、 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差不多要求是( C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畴原则22、 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 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畴原则23、 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 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 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24、 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的规定原则是( 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 执行能力原则A. 公共行政范式B. 新公共治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 公共责任范式A. 威尔逊B. 韦伯C.杰弗逊D. 怀特A. 会计学B. 政治学C. 行政学D. 公共财政学12、 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A. 凯恩斯B. 布坎南C. 韦伯D. 威尔逊A. 治理B. 法律C. 经济D. 政治A. 威尔逊B. 韦伯C.杰弗逊D. 怀特A. 传统型权力B. 魅力型权力C. 合理 -- 合法型权力D. 知识型权力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 B )25、美国闻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依旧私营,最差不多的“善”确实是(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 26、 美国闻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 C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7、 美国闻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 C )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 28、 “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 D )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德现象29、 新公共治理运动肇始于( A )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30、 1988 年英国出版的《提升政府治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 D )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1、 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1988 年出版的( C ) A. 《追求杰出》B. 《公民宪章》C. 《提升政府治理:下一步》D. 《为质量而竞争》32、被视为自 1979 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治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 A )A. 《追求杰出》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 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 D )B. 《公民宪章》C. 《提升政府治理:下一步》D. 《为质量而竞争》33、 新公共治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 C A. 政治学B. 行政学34、 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 A. 政治学B. 行政学35、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 C A.詹森B. 麦克林36、 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 C.经济学 D.行政法学A )C.经济学D.社会学)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C )A. 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B. 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D.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C.交易费用大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39、 托付 -- 代理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为( C ) 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特纳C.詹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 对同一个治理者来讲,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 (B )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 41、 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 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2、 交易费用理论的差不多行为假定为( A )43、 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和组织治理活动的差不多分析单位为( B )A.服务B.交易C.治理D.治理44、 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 C )A.服务费用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治理费用45、 假定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是指( A )A. “有限理性”假定B. “无限理性”假定C. “非理性”假定D. “超理性”假定46、 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专门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专门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的经济价值 缺失,这被称为( B ) 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定性D.交易重复显现的频率47、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B )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48、 “科斯定理”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D ) A.布坎南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这是( B )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A. 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C. 有限理性和决定成 B. 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D. 无限理性和决定成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A. 交易费用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A )B. 交易费用为零的非完全竞争市A. 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C. 《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51、新公共治理中的 3E 标准是指( DC. 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在政治上应保证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这是指政府的( A )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 政府应当爱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连续进展,这是指政府的( 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 56、 在新公共治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辩的焦点要紧集中于政府的( B )57、政府运用供应那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 A )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差不多特点为( D )59、 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不阻碍他人同时享用,也可不能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 C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0、 政府运用供应那个手段,所针对的是( 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1、 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情愿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尽管能够排除,但排除的成本专门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是指公共产品的(D )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62、 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 B )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打算63、 为了猎取某些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此种方法称为( B )A.节约、公平和效率 C.公平、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 A. 威尔逊B. 韦伯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 D ) A. 经济操纵和社会网络B. 节约、公平和效益 D. 节约、效率和效益 C )C. 沃尔多D. 杰弗逊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 行政职能A. 公共产品B. 私人产品C. 半公共产品 D .半私人产品A. 竞争性和排他性 C .排他性和非竞争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D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64、 政府运用生产那个手段,所针对的是( B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阻碍,称为( A ) 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 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阻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 D ) 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7、 旨在鼓舞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或促使其幸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 经济管制B. 社会管制C.政治治理D.行政管制68、政府管制能够区分为( D )A. 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 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C. 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D.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69、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 A )A.亚当?斯密B.杰斐逊C. 韦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B)A. 亚当 ?斯密B. 杰斐逊C. 韦伯D.凯恩斯 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 A )75、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治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 A.布坎南经济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詹森经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一致性”这一差不多观点始于 A. 《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B.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A. 《国富论》和《独立宣言》B. 《国富论》和《经济与社会》C. 《经济与社会》和《政府与市场》 D . 《独立宣言》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 A. 英国B.美国C. 法国D. 德国73、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 1936 年出版的( BA. 《政府与市场》B.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富论》D. 《独立宣言》74、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 A. 威尔逊 B.杰弗逊C.韦伯D.凯恩斯1926 年他发表的( A )A. 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C. 《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7、新公共治理时期的理念基础为( D ) A. “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B. “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C. “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D. “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78、 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律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的职能属于( A )A .爱护和保卫性职能B .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爱护和服务性职能 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 通常情形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 A ) A. 组织间网络和一样环境 B. 组织间网络和主观环境 C. 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 一样环境和客观环境80、 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紧密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组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组织具有直截了当阻碍的小环境,称为 ( A )A .组织间网络 B. 一样环境 C .主观环境 D .客观环境81、 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直截了当或间接阻碍的因素或力量,被称为( B )A .组织间网络B. 一样环境C .主观环境D .客观环境82、 关于组织活动依法拥有操纵权的外在机构,称为( A )A. 管制机构B. 供应者C. 专门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A )A. 管制机构B. 供应者C. 专门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爱护组织、消费者权益爱护组织等属于( C )A. 管制机构B. 供应者C. 专门利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换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源是( B )A. 管制机构B. 供应者C. 专门利益集团D.工会86、组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组织获得收益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 D)A. 管制机构B. 供应者C.专门利益集团D.顾客87、组织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者是( B ) A. 管制机构 B. 竞争者 C.专门利益集团D.伙伴88、组织价值的共同制造者是( D )A. 管制机构B. 竞争者C.专门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组织中一般成员利益的代表是( D )A. 管制机构B. 供应者C.专门利益集团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久是(A.公民及其团体B. 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 )A. 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B. 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C .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D .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92、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大幅度改度,如此的环境通常被称为(A )A. 动态环境B. 稳态环境C. 复杂环境D. 单纯环境93、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变化专门小,如此的环境通常被称为(B )A .动态环境 B. 稳态环境 C .复杂环境 D .单纯环境94、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有关的知识广度,称为( A )A.环境复杂性程度B.环境客观性程度C.环境主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度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 B )A.公民和利益集团B.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体D.公民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时期中的差不多财务规划时期的特点为( A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操纵B.通过推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形,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摸索,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治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以后的成功97、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时期中的长期规划时期的特点为( B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操纵B.通过推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形,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摸索,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治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以后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时期中的战略规划时期的特点为( C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操纵B.通过推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形,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摸索,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治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以后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时期中的战略治理时期的特点为( D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操纵B.通过推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形,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A.公民及其团体B. 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C.通过战略性摸索,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 治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以后的成功100、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中长期规划时期的基础为( A ) A.推测B.分析C.沟通D.反馈101、波特曾经指出,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回到( B ) A.战术定位上B.战略定位上C.治理定位上D.规划定位上102、 描述企业总的方向,要紧体现企业高层治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品种类的治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 A )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3、 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重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升,称为( C )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4、战略制定与选择乃至实施、评估与操纵的基础为( A )107、SWO 分析法中的W 是指(B108、SWO 分析法中的O 是指(C109、SWO 分析方法中的T 是指(D11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 C ) 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111、 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 A )A. “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2、 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等来源于( B)A. “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3、 当企业专有的资源被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确实是( A )11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 AA. 战略分析B. 战略规划C. 战略定位105、SWO 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 )A. 布坎南B. 凯恩斯C. 波特106、SWO 分析法中的 S 是指( A )D.战略循次D .安德鲁斯A. 组织内部的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逼A. 组织内部的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逼A. 组织内部的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逼A. 组织内部的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逼D.安德鲁斯A. 组织惯例B. 组织结构C. 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A. 组织惯例B. 组织结构C. 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阻碍,能够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A. 交易、程序和沟通B. 环境、程序和沟通C. 交易、沟通和环境D. 环境、交易和程序116、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 B )A. 组织惯例B. 组织结构C. 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7、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 A ) A. 复杂性B. 正规化C. 集权化D.分权化118、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 C)A. 复杂性B. 正规化C. 集权化D.分权化119、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咨询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治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那个组织的结构 就倾向于( C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0、 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 D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 121、 一名直线主管直截了当治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畴,称为( A ) A.治理幅度B.治理层次C.治理职能D.治理结构 122、 组织中最高直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治理等级或层级数目,称为( B ) A.治理幅度B.治理层次C.治理职能D.治理结构123、 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形下,治理幅度和治理层次成(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网状关系D.线性关系12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和组织知识化水平的提升,不管是私人组织依旧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于( B )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治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 B )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6 治理职位所固有的公布命令和期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称为( C )128 横向治理分工的结果是( C )A. 职能B. 职责127 纵向治理分工的结果是( D )A. 组织的网络化 C. 组织的部门化C.职权D.职等B.组织的基层化D. 形成组织的治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A.组织的网络化B. 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治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A )129、按照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原则来设置部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称为(A. 职能部门化B. 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 混合部门化130、以特定的产品或综合性任务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 B )A. 职能部门化B. 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 混合部门化131、以组织服务的顾客类型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 C )A. 职能部门化B. 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 混合部门化132、据罗宾斯的观比较适用于多元化生产企业的组织部门化为(B)点,A. 职能部门化B. 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 混合部门化133、专门适用于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进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 D )A. 职能部门化B. 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 混合部门化134、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刻,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促进组织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程,称为(A )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资源招募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135、按照岗位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信息,安置、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称为(B)。
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3b872680203d8cf2f249a.png)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20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5、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P436、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P537、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P548、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P839、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P8610、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P100二、选择题1、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威尔逊)P13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马克斯·韦伯)P14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亚当·斯密)。
P374、政府失效政府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
P435、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合法性)P846、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政府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杰恩)。
P96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P5答:(1)目的不同。
(2)限制因素不同。
(3)物质基础不同。
(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5)绩效评估不同。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P10-13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c6a5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8.png)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A.17 世纪末18 世纪初B.18 世纪末19 世纪初C.19 世纪末20 世纪初D.20 世纪末21 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A.19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B.19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C.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D.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17.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C)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2、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24、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的规定原则是(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C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6、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7、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8、“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 D )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德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 )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30、1988 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 D )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 年出版的(C )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2、被视为自1979 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 A )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 D.《为质量而竞争》3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 )行政法学D. 经济学C. 行政学B. 政治学A.34、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 )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 )A.詹森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 )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 D )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 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 )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39、委托--代理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为( C )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特纳C.詹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1、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 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 B )A.服务B.交易C.治理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 )A.服务费用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定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是指(A )A.“有限理性”假定B.“无限理性”假定C.“非理性”假定D.“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的经济价值损失,这被称为( B )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定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B )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48、“科斯定理”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 )A.布坎南 B.詹森 C.威廉姆森 D.斯蒂格勒4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这是(B )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A )A. 交易费用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B.交易费用为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1、新公共管理中的3E 标准是指(D )节约、公平和效益B. 节约、公平和效率A.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 )A.威尔逊B.韦伯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 D )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力C.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在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这是指政府的( A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指政府的(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 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7、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 D )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59、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 C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0、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 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1、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除,但排除的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是指公共产品的( D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2、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 B )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计划63、为了获取某些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此种方法称为(B )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4、政府运用生产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B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A )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影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D )A.供应C.生产D.管制67、旨在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或促使其避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 )A.经济管制B.社会管制C.政治管理D.行政管制68、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 )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D. 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C.69、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 A )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 B ) A.亚当?斯密 B.杰斐逊 C.韦伯 D.凯恩斯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 A )A.《国富论》和《独立宣言》B.《国富论》和《经济与社会》C.《经济与社会》和《政府与市场》D.《独立宣言》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 D )A.英国B.美国C.法国73、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1936 年出版的(B )A.《政府与市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富论》 D.《独立宣言》74、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 D )A.威尔逊B.杰弗逊C.韦伯D.凯恩斯75、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 B )A.布坎南经济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詹森经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一致性”这一基本观点始于1926 年他发表的(A )A.《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7、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 )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78、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律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的职能属于( A )A.维护和保卫性职能B.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维护和服务性职能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A )A.组织间网络和一般环境B.组织间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 D.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80、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组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组织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称为( A )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1、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或力量,被称为( B )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2、对于组织活动依法拥有控制权的外在机构,称为( A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 A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属于(C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换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源是( B )工会D. 特殊利益集团C. 供应者B. 管制机构A.86、组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组织获得收益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D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顾客87、组织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者是(B )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8、组织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是(D )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组织中普通成员利益的代表是( D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 A )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 )A.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B.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C.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D.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92、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大幅度改度,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A )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3、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变化很小,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B )A.动态环境 B.稳态环境 C.复杂环境 D.单纯环境94、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称为(A )A.环境复杂性程度B.环境客观性程度C.环境主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度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 B )A.公民和利益集团B.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体D.公民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基本财务规划阶段的特征为(A )A. 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 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 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7、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长期规划阶段的特征为( B )A. 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 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 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C )A. 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 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 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管理阶段的特征为(D )A. 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 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 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100、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基础为(A )反馈D. 沟通C. 分析B. 预测A.101、波特曾经指出,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回到( B )A.战术定位上B.战略定位上C.管理定位上D.规划定位上102、描述企业总的方向,主要体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品种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 A )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3、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重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高,称为( C )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4、战略制定与选择乃至实施、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为(A )A.战略分析B.战略规划C.战略定位D.战略循次105、SWOT 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 )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06、SWOT 分析法中的S 是指( A )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7、SWOT 分析法中的W 是指(B )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8、SWOT 分析法中的O 是指(C )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9、SWOT 分析方法中的T 是指(D )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1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 )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11、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 A )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2、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等来源于( B )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3、当企业专有的资源被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就是( A )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A )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 )A.交易、程序和沟通B.环境、程序和沟通C.交易、沟通和环境D.环境、交易和程序116、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 B )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7、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 A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8、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C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管理人员,119.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 C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0、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 D)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1、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称为( A )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2、组织中最高直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管理等级或层级数目,称为(B )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3、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D.线性关系124、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织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于( B )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6 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称为(C )A.职能B.职责C.职权D.职等127 纵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D )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8 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 C )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9、根据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原则来设置部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称为( A )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5cef1e580216fc710afd04.png)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2.新公共管理也称为“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行政”等。
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一样,都尊崇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
3.公共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过程和方式,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4.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管理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之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
5.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6.政府组织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构体系。
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行政机关。
7.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组织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非官方性公共组织。
与政府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的性质特点,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常常能比政府组织更具效率。
8.准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或公共权威,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9.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
10.领导是领导者在一定环境下,为确定和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它包含了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基本要素。
公共管理学习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51f1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0.png)
公共管理学习题库及答案精⼼整理公共管理学第⼀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填空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题。
3、4、B678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度来区分管理和⾏政这两个概念.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2、传统公共⾏政学模式是建⽴在( )基础上A科层制理论 B政治---⾏政⼆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3、殴⽂.休斯在<<公共管理与⾏政>>⼀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A公共⾏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4、下⾯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5、经过20世纪七⼋⼗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6A7A11234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政学的区别?2、公共管理与私⼈管理的区别?参考答案:⼀、填空1、布坎南2、政治危机3、公共管理途径4、经验理论5、《公共管理战略》6、经济学7、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8、⼲预主义政策⼆、多选1、AC2、AB3、ABC4、ABCD5、AC6、BC7、ABD三、解释概念1、答:公共⾏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政官员或⾏理。
23451、答: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法有:1)系统分析法 2)⽐较分析法3)实验分析法 4)案例分析法。
2、答:主要有以下⼏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3、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4、答:1)⼊世对政府管理⽅式的冲击2)⼊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的要求3)⼊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提出了更⾼的要求。
五、论述1、答:第⼀,就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公共管理学并不像传统的公共⾏政学将⾃⼰2⼀、题2分,共10分)1、对政府管理运⾏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62d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b.png)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作业一:1.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A)A)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2.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B)A)利益性B)无偿性C)间接性D)多样性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C)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经济途径D)法律途径4.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A)A)公共性B)历史性C)政策引导性D)管理参与性5.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C)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A)A)管理的一般职能B)管理的性质C)管理的使命D)责任的性质7.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XXX主张的研究途径是(A)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管理途径C)政治途径D)法律途径8.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B)A)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准政府组织D)事业单位9.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D)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10.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D)A)选择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静态性1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C)A)竞争性B)排他性C)自然垄断性D)顾客导向性12.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
这种带领方式属于(D)A)集权型领导方式B)民主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放任型领导方式13.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B )精品文档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大众管理理论C)大众管理理论D)新大众服务理论14.揭示了当局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敌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A)A)帕金森定律B)公共选择理论C)瓦格纳的理论D)XXX 和XXX的理论15.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B)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D)输入—输出环境16.新大众管理运动的理论根蒂根基主要是(D)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大众选择理论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17.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C)A)XXXB)德鲁克C)XXXD)XXX18.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A)神秘化组织B)传统组织C)合理—合法化组织D)商业组织19.被称为“军队型组织”,又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是(A)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20.领导连续流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A)A)施XXXB)XXXC)布莱克D)XXX21.“新公共管理”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欧洲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行政改革实践中的(C)A)政治途径B)法律途径C)管理主义D)宪政主义22.以下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C)A)国务院B)妇联C)XXXD)共青团23.大众部分计谋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B)A)效率B)创造和实现大众价值C)效益D)让顾客满意XXX.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的是(A)精品文档A)人民主权论或权力制约论B)分权制衡论C)中央集权论D)社会契约论25.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A)公共经济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B)大众行政范式下的大众管理实践C)公共服务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D)公共责任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26.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A)A)扶植法治当局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D)严格执行法律27.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D)A)XXXB)XXXC)XXXD)XXX28.被XXX称为“消费者给大众部分的报告”的是(A)A)标杆管理B)目标管理C)绩效管理D)计谋管理29.选择政策工具的根蒂根基原则是(A)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公道性的原则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30.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D)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大众决策是大众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根蒂根基C)大众决策是大众管理的起点,又贯串于大众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31.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C)A)政策议程B)政策沟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精品文档32.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2满分答案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2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e5ca9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2.png)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2满分答案《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2(第3章—第4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目的是(A)。
A.解决公共问题B.解决私人问题C.维护公共利益D.解决政府问题2.以下不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的是(D)。
A.导向性作用B.调节性作用C.制约性作用D.凝聚作用3.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间接主体的是(B)。
A.执政党B.利益集团C.立法机关D.行政机关4.公共政策论证的起点是(A)。
A.政策信息B.政策主张C.政策评估D.政策规划5.以下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的是(D)。
A.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C.思想道德手段D.文化手段6.以下不属于政策问题的构建方法的是(A)A.问题设置B.问题界定C.问题表述D.问题感知7.在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中,直线式结构与职能式结构相结合的结果是(D)。
A.网络式结构B.矩阵式结构C.扁平式结构D.直线-职能式结构8.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也称(C)。
A.行政组织部门化B.管理层次C.组织结构的层级化D.管理幅度9.公共组织结构必须充分考虑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主要体现了组织设计的(A)A.人本原则B.法制原则C.统一原则D.职能目标原则10.根据公共组织变革的形式进行分类,公共组织变革可以分为(D)A.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B.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C.组织的内部变革和外部变革D.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AB)。
A.事实标准B.价值标准C.道德标准D.效果标准2.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公共政策可以分为(ABC)。
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经济政策3.公共政策执行的环节有哪些(ABCD)A.政策宣传B.政策分解C.物质和组织准备D.政府试验4.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ABCD)A.政策本身因素B.政治因素C.行政因素D.沟通因素5.政策监控按照介入政策过程的时间可以分为(ABC)A.事前控制B.同步控制C.反馈控制D.质量控制6.以下哪些是公共组织的特征(ABCD)A.政治性B.社会性C.权威性D.法制性7.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C)A.管理的层级越多,管理的幅度就越窄B.管理的层级越多,管理的幅度就越宽C.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般情况下呈反比关系D.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般情况下呈正比关系8.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有哪些(AB)A.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B.利于各种专业人员取长补短,更好发挥优势,提高效率C.多头领导,造成管理上的混乱D.权力高度集中9.以下哪些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的环境因素(ABC)A.政治格局B.法律制度C.文化观念D.目标和价值观10.公共组织的未来发展主要呈什么样的趋势(ABCD)A.组织职能的分化和整合B.组织结构的扁平化C.组织结构和人员的灵活化D.组织系统的开放化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政府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最主要的力量。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5e01ffad6195f312ba672.png)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第1~3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事务——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2、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3、公共权力——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公共权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其基本目的在于维持、调整和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4、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原则、规律和方式的科学。
5、实践抽象法——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比较稳定、定型化的思考方式和操作程式,加以总结、概括和抽象,形成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
6、实体分析法——从公共管理主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公共管理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
它把公共管理主体作为实体来看待,分析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7、政治创租——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并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
8、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它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并与社会公众总体利益相关,需要社会予以重视和解决。
二、简答题1、公共事务有哪些特征?答:第一,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公众;第二,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规模性,公共事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公共事务范围叫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第四,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统治阶级的要求。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公共管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
第二,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2023年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2023年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bfd3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1.png)
公共管理学习题一、简答题1、公共管理旳内涵: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旳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旳社会活动。
重要包括如下几点:(1)公共管理旳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旳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管理旳目旳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旳过程是公共权利旳运作过程2、政府职能演变通过旳阶段:(1)限制政府干预(2)主张政府干预(3)对政府职能旳重新思索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旳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旳体现:政府失效理论旳基本观点是对人旳“经济人”旳假设。
即认为人是自利旳、理性旳,并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旳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
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旳一切行为都可当作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旳目旳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旳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应旳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旳基本特性:(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5、公共政策旳特性表目前哪些方面:(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旳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旳主体和基本原则:公共政策规划旳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旳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政策规划旳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照旳基本准则:(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旳有关原因:(1)政策自身旳原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旳政策依赖于政策旳质量。
政策旳质量重要通过政策旳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原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旳执行。
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旳执行。
(3)行政原因:行政原因重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旳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旳多种资源(4)沟通原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旳理解会影响执行旳成果。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1efc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e.png)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C)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2、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24、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的规定原则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6、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7、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8、“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D)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德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D)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2、被视为自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A)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行政法学34、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A.詹森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D)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39、委托--代理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为(C)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特纳C.詹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B)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1、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B)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B)A.服务B.交易C.治理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A.服务费用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定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是指(A)A.“有限理性”假定B.“无限理性”假定C.“非理性”假定D.“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的经济价值损失,这被称为(B)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定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B)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48、“科斯定理”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A.布坎南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这是(B)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A.交易费用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B.交易费用为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1、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D)A.节约、公平和效率B.节约、公平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A.威尔逊B.韦伯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D)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力C.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在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这是指政府的(A)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指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7、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A)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D)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59、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C)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0、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A)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1、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除,但排除的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是指公共产品的(D)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2、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计划63、为了获取某些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此种方法称为(B)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4、政府运用生产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B)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A)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影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D)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7、旨在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或促使其避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A.经济管制B.社会管制C.政治管理D.行政管制68、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C.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D.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69、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A)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B)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A)A.《国富论》和《独立宣言》B.《国富论》和《经济与社会》C.《经济与社会》和《政府与市场》D.《独立宣言》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D)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73、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1936年出版的(B)A.《政府与市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富论》D.《独立宣言》74、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A.威尔逊B.杰弗逊C.韦伯D.凯恩斯75、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B)A.布坎南经济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詹森经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一致性”这一基本观点始于1 926年他发表的(A)A.《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7、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78、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律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的职能属于(A)A.维护和保卫性职能B.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维护和服务性职能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A)A.组织间网络和一般环境B.组织间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80、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组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组织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称为(A)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1、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或力量,被称为(B)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2、对于组织活动依法拥有控制权的外在机构,称为(A)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A)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属于(C)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换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源是(B)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6、组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组织获得收益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D)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顾客87、组织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者是(B)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8、组织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是(D)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组织中普通成员利益的代表是(D)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A)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A.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B.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C.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D.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92、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大幅度改度,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A)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3、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变化很小,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B)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4、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称为(A)A.环境复杂性程度B.环境客观性程度C.环境主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度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B)A.公民和利益集团B.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体D.公民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基本财务规划阶段的特征为(A)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7、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长期规划阶段的特征为(B)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C)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管理阶段的特征为(D)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100、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基础为(A)A.预测B.分析C.沟通D.反馈101、波特曾经指出,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回到(B)A.战术定位上B.战略定位上C.管理定位上D.规划定位上102、描述企业总的方向,主要体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品种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A)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3、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重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高,称为(C)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4、战略制定与选择乃至实施、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为(A)A.战略分析B.战略规划C.战略定位D.战略循次105、SWOT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06、SWOT分析法中的S是指(A)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7、SWOT分析法中的W是指(B)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8、SWOT分析法中的O是指(C)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9、SWOT分析方法中的T是指(D)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1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11、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A)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2、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等来源于(B)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3、当企业专有的资源被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就是(A)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A)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A.交易、程序和沟通B.环境、程序和沟通C.交易、沟通和环境D.环境、交易和程序116、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B)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7、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A)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8、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9、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管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0、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D)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1、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称为(A)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2、组织中最高直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管理等级或层级数目,称为(B)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3、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B)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网状关系D.线性关系124、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织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于(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6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称为(C)A.职能B.职责C.职权D.职等127纵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D)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8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C)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9、根据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原则来设置部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称为(A)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0、以特定的产品或综合性任务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B)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1、以组织服务的顾客类型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C)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2、据罗宾斯的观点,比较适用于多元化生产企业的组织部门化为(B)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3、特别适用于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D)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混合部门化134、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间,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促进组织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程,称为(A)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资源招募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135、根据岗位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信息,安置、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称为(B)A.规划B.招聘C.培训D.考核136、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表明的超员领域,减少组织的劳动力供给的活动,称为(C)A.培训 B.定向 C.解聘 D.甄选137、组织信息管理的核心为(B)A.信息管理的来源B.信息管理的方式或手段C.信息管理的规划D.信息管理的反馈138、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要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B)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39、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范围进行识别后,将需求相互重叠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剔除多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的环节为(C)A.决策分析 B.信息需求分析 C.决策集成 D.决策反馈140、在组织绩效管理中,核心环节是(C)A.绩效设计B.绩效改进C.绩效评估D.绩效反馈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A.多元化B.单一性C.整体性D.公共性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A.目标明确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A.公共行政范式B.公共服务范式C.公共责任范式D.新公共管理范式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B.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C.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A.政治学B.行政法学C.社会学D.官房学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A.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C.韦伯的科层制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 D)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A.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B.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A.严格的成本控制B.权力分散化C.加强一线管理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B.公共服务代理化C.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ce6dea3b3567ec112d8a3e.png)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顶选择題1>在私人祁门中,组织的哉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齐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冷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満蕙度2.公共部门区别F私人部门的本质特杞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暉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別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俎织应该认识別.公共社的起点是(A )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 17世纪末18世纪初B. 18世纪末19世纪初C. 19世纪末20世纪初D. 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 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 30世纪60年代未70年代初D. 20世紀70年代耒80年先初J公共管砰硏究领城的第■个范式一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改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叙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挨动因为(C )A •经济的发展B.政矗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章9.公共管埠研究钱域的笫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贲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再逼D•怀轉1L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砒之一官房学后来連步演受为(D)A.会计学 &玫治学G行玫爭D•公共财政学12、"玫治与行畋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C•丰伯 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寿立的基础为(A )A•管魂B•法律C•经济D•政治14、披称为•组织理论之处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转15、弟伯认为科展制组织的基减为(C )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一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苇伯认为・以“浓徉”或者匚升上尊权地付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加为基础的权力厲于(A )A•合盪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丐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节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姝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冥范的晶格的僧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 )A•合理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屁斟组织中的部门划分、取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 )A •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走登辖范国原则20.对科层钢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資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底则D•法定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貝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话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木娶求是C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涪辖范围原则22.对科足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剪愛规定爰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則C.非人格化原则D•法走管捋范困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问以及相应权力之问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0 )A•知识性原则B•取吐化原刈C.非人格化原则D、公取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24.対科层创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雯求的规宓原則是0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右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犬还是私背.最基本的••善”就是(C )A •公平B•正义 C •效率 D •效益26.荚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砍科学的大厦得以婕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 )A •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人美国署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足C)A•公平B•正义C•效室D•效益28』柱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貝祁将罟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廉此现象称为(0 )A.科斯主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启理D.彼律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基始于(A )A.英国B.美国C.住国D.新西兰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奇政府管璨:下一步》报备的核心思想是(D )A.政府职能私有化B.玫府阪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玫府更能代邊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 )A.《追求卓就》B.《公民宪章》C.《提高砍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童而竞孕》32■被视为口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灵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虽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A )A.《迫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虽而竞步》33.聊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 )A.政治学B.行政字C.经济学D.行政法学34.传统的公共行政苑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 )A.玫治学B.行政学C.翌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 )A•章森 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打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璋论•为(C )A.投票规则理论B.代叢和选疋竟字理论C.官僚玫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沦为(D )A.宕僚政治理论和社令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秦观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净理论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竟净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 )A.攻府万能邂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畋理论39.娄托-f.理理沦早期的代袁人钧为(C )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待纳C.令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个警砰者来说.当他对杳业拥有肺分所有权和他对金业拥有仝毎所有权时柑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償之问的羞额,称为(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 •模耗成本41.倉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B )A•选释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根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蔑为(A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银尋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喂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审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B )A•服务B.交昂C•治理 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 )A・服务费用 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戾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至卜这是指(A )A.紋有限湮性*假走B. “无限瑾性“假足C.钥E理性力假定D. “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齋一旦形戌某种连产就很难再审新配膏使用,丙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垂新配置中将遭受垂大的经济价值狽央,这被称为(B )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走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坂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躱配置效率/问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劾费用理论与产权理沦桥梁的是(B)A•彼德原理B•科期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疋理D•墨菲法见48严科斯定環,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务济学奖获得者(D )A•布坎南 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木这是(B )A•彼您原理B•科斯走理C.呵罗不可能性走翌D•墨菲法见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 )A.交易费用为零的元全克令市场B •交易费用为零的耶充全免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翠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U新公共管瑯中的3E标准是指(D )A•节约、公平和效坠 B.节约、公¥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 )A.威尔逊B•韦伯 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D )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刨和政治权力C.公民恿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恵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呑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右广泛的平等和自由,逑長指政府的(A )A.政治职能B.经济社合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爰指政府的6 )A.政治販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6.在斯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净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氐能D.行政职能57.玫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彖是(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昂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D )A.竟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挥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非竞争性和非井他性59.某人对公共产晶的消费不毎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拿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滴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C )A-克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栓60.玫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D.客观产&6U在技术匕无法将那翌不愿意为消零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才技术上虽然可以椰除,但排除的成本很离,以至于有经济上不可行,这是胎公共产品的(D )A.竞爭性B•排他性 C.非竟爭性D.非排他性62、下列产M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 )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 D.社会福和计划63、为了获取某些具有垂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股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冇衣,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业种方法称为(B )A.供应B•补贴C•生产 D.管制64、政府运用生产垃个手段,所针对的是(B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髡响,称为U )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影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D )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7、旨在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威促使其谨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 )A.经济管制B.社会管制C.政治管理D.行政管制6久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 )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C.冇政管制和社合管制0.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69.确审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A )A•亚当•斯密B.杰斐逊 C.令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B )A•亚当•斯密B.杰斐逊 C.电伯D.凯思斯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讲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A )A.《国冨论》和《独立宣吉》B.《国頁论》和《经济与社会》C・《经济与社会》和《玫府与市场》D.《独立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D )A •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73.凯息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1936年出版的(B )A.《政府与市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當论》D.《独令生言》74.被称为树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 )A•威尔逊B.杰角逊C•為伯 D.凯恩斯75.祁利国家时期西方畋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塑础为(B )九布坎南经決理论B.凯思斯经济理论C.猪森径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戾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炉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柱一致性•这一基本观点始f 1926年他发表的(A )A.《自由放任生义的终结》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人新公共管矍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 )大而弱的玫府是好的政府” B/大而匪的政府是好为玫府"C』小而弱的玫府是好的政府” 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玫府”78.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徉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裱坏的玫策环境r的职能属于(A )A.维护和保卫性职能B.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维护和般勢性职能 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4 )A•纽妖问网络和一般环境 B.组织问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 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加、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纽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俎织頁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称为(A )A•纽织间网络B. 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坏境8K泛招一切对某个特戈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宜接或间接彭响的囚素或力1,«称为(B )A.俎织间网络B. 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2、对于组织活动依汰拥有控制权的外社机构.称为(A )A•管制机构B.供应者 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诲关检查机构等属f (A )A.登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属于(C )A•管制机构B.供应奢 C.特殊利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挟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添是(B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6.俎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纽织获得收盒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0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姝利益集团D.顾客X7.袒织资源和利益的字夺者戛(B )A.管旬机构B.竟争者C.特殊刑益集团D•伙徨8乳组纵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是(D )A.管刨机构B.竞爭堵C.挣殊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俎织中普通成员利益的代耒是(D )A•管刨机构 B.供应者 C.特殊利益集团 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A )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改發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 )A.功能稈度和分化程度B.功能程度和变化務度C.分化程戻和复杂莓度D.旻化程皮和复杂程皮92.如果组织环境丙素大幅度改度,这样的环境過常被称为g )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0.单纯环境93.如果俎织环境因素变化很小,这样的环境遜常祓称为© )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直杂环走 D.单纯环境94.纽织环境中的要束数量及纽织所拥有的与这些娶索和关的知识广度,称为(A)A.环境复杂理程度B.环魂客观姓程度C.环境王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良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B )A•公民和利艺集团B.利益美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依D•公戋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笊变阶段中的基本财务规划阶段的特征为A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鬧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逼过战略性思考,等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扶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7.在利人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长期规划阶段的特征为(B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毛朿更好的运営控制R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戌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兌净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脊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氏的特征为C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导求臾好的运营控供B.通过预测下一年岌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戌长规划C.通过我珞性思考.耳求对市坊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管埋阶段的特征为0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攸戌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知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盗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100.在私人荀门里,战咯思想演變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基础为Q )A.预测B•分析C•沟通D•反馈10k 玻特曾经企业要保捋长久的竟净优势.必须回到(B )A •战术定位上B •战略足佼上C ・管理定位上D •规划定位上102. 描述企业总的方向,主要体现金业高层管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站种 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A )A.公司战略B.规划战賂C.经营战賂D.职能战賂103. 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垂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 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商,称为(C )A.公司战咯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珞104. 战略制定与选择乃挙实施.评估与控钊的基础为a )A.战略分析B.战咯规划 C ・战略定位 D.战略循次105. S 和T 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 )人・布坎南 B •凯恩斯 C •波特 D.安链鲁斯106. SKOT 分析法中的S 是措(A )A •组织内部做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 107. SWOT 分析法中的宵是指(B )A •组织内部的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合D •组织外部的威胁 108. SWOT 分析法中的0是抬(C )A •组织内部苏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 109. 刖0T 分析方法中的T 是捋(D )A •组织内部敏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会D •组织外部的威助 11叭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 )A •布坎南 B.凯恩斯 C •波移 D •安徳鲁斯112. 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竟争力量,其中供应南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 的讨价还价能力尊来源于(B )A 「水平”竞争B.垂言竞争 C •网状竟争D.塔状竞爭113. 当企业专有的弥源波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 正式和非正式規则就是(A )A.组织憤例B.组织结构C.组纭战略D.塩织战术H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A )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 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遛过以 下方面体现,即(D )A.交易.程序和沟通B.环境.程序和沟通C ・交易.沟通和环境 D.环境.交禹和程序116. 止式的有※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B )A.组無惯例 R.俎织结构 C.纟J1织战略 D.组织战术117. 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A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 118. 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C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 119. 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圾管理人员, 111、波特刻旨出产业中的五种竞步力量. 讲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A ) 人“水平”竟争B.垂直竟爭C •网状竟争 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孕者、潜在的 D ・塔状竟争由他们选掙合适的冇动方案’这个俎织的结构就倾向于(C )A.复杂性B.正规化C.美权化D.分权化120.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纽纵的结构则倾向于(D )A・复杂性 B.正观化 C.美权化 D.分权化121.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苗门的数量及范国,称为(A )A.胥理幅―理星次—C•管理亦雀 D.管理结拘122.组织中最高肓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管理辱级或层级數目,称为(B )A.管湮棍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3.柱组织人扯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6)A•正比关兔B•反比关系 C.网状关系 D.线性关系124.威着信息技术的迅猿发展和俎织如识化水平的提岛,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千(B)A.锥形结构B.启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罩的力向为打破科层钢结构的刚性,引进更艮灵活性的(B)A.锥形结构B.肩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绪构126管却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金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特为C )A•乐能B•职责C•职权D•职等127纵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D )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坐织的部门化D•形成生级的管理层级与决養权的配置128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杲是(C )A•绘织的网络化 B.组织釣基层化C•绘织的部门化 D.形成组织的管湮昙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9.根据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療则来设備部门的一种卑构设计方法■称为(A )A•航能詡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新门化130>以特底的产吕或综合牡任务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B )A•照能謀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仃化D•混合部门化13L以组织服务的顾客类型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C )A.垠能菲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都门化D•混合棘门化132、据罗宾斯的观点・比较适用于多元化生产企W的组织部门化为6)A•氐能裕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都n化D.混合需门化133.待别适用于右高度不确龙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D )A•职能部门化B•产島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4.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同,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龟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乂成促遡组纵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卷,称为(A )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瓷源招墓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135.根据岗佼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伝息■安飪■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称为(B)A.规划B•招聘C•培训D.考核136.依据人力奋源规划中未明的超员领域,减少细织的芳动力供给的活动,称为(C )A•培训B•定向 C.徉庭D•蹴选137.纽织信息管理的核心为(B )A•信息管理的来源B•信息管理的方式或手段C •信息管理的规划D •信息管理的反馈138.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嬰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B)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39.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苑厨进行识別后,将需求相互垂丧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别除多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的坏节为(C )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4叭亦组织绩效管肆中,核心环节長(C )A・绩效仪计B.填效改进 C.绩效评佶D.绩效反馈二、多项诜择題r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A•多元化B•单一性C.整体性D.公共性2.私人部门管理的央出特征表现为(ABD )A.目标明确&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C.组歩有效性度量很难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3.—般认为.存公共管球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苑式有(AD )A•公共行政范式&公共服务范式C・公共责任范式D•新公共管理范式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丙索主要有(ABCD )A.私人部门和巾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B.公共韶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C.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刘管理活动的系统化.殺学化硏究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撐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A•玫治学B.行政法学C・社会学D.官房学6■公共行政范式的埠论基础为(AC )A.威尔逊的“玫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文宣言”C.專伯的科层创D.布坎南的公共堆择建论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A•合经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魁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上的科足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対为(ABCD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則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則C•法定爸辖范囤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萼级化原則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铉为(ABCD )A.行玫活动的科学化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C.严格的等飯制俎织模式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恃征的公务员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題包括(BCD )A-玫治的噸向控制问题 B.玫治的逆向控制问题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題11.造成科层创组织低效的主夏療因有(ABD )A.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腿力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奈门有通过知识保苦亲获得和侏持权力肉激励B・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趣。
XXXX函授公共管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XXXX函授公共管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0e66af01f69e31433294ed.png)
第一单位1、何谓大众治理?P2:大众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大众部分整合社会的种种力量,遍及运用政治的、治理的、执法的要领(特别是科学治理的要领),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到达提升政府绩效和办事品质的目的。
(——这是本课本认可的界说)2、大众治理有哪些根本特质?P4—7:(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大众治理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大众治理受多种政治办量制约。
(3)大众利益与私人利益。
大众治理越发存眷大众利益,它是以大众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的。
(4)法的支配与意志自治。
大众治理运动受法的支配,各项治理运动在执法框架下进行。
(5)政府与市场。
大众治理提高的产物或办事往往不是可以自由竞争的。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大众治理中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的。
3、大众治理者应该具有哪些根本的治理技能,有效大众治理者应具有哪些根本的特质?P16-18:技能性技能;人际干系技能;看法化技能;诊断技能;相同技能。
P19-20:(1)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2)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3)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4)必须具有耐心。
(5)必须具有多样化的事情经验。
(6)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7)必须擅长于阐发与思考。
4、什么是大众组织?大众组织具有哪些根本的特点?P22:从广义上讲,通常不能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办事社会大众,以提高大众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称为大众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以提高大众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称为大众组织。
PP22-25:(1)大众组织是以追求大众利僧为代价取向。
(2)大众组织的运动受执法规矩的限制并具执法的权威。
(3)大众组织权威的分裂。
(4)大众组织受到高度的大众监督。
(5)大众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6)大众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
(7)大众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丈量。
(8)大众组织的独占性。
(9)大众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5、什么是大众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P29:大众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函授公共管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1、何谓公共治理?P2: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治理的、法律的方法(专门是科学治理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这是本教材认可的定义)2、公共治理有哪些差不多特质?P4—7:(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治理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治理受多种政治办量制约。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公共治理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它是以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动身点的。
(4)法的支配与意志自治。
公共治理活动受法的支配,各项治理活动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5)政府与市场。
公共治理提升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不是能够自由竞争的。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治理中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的。
3、公共治理者应该具有哪些差不多的治理技能,有效公共治理者应具有哪些差不多的特质?P16-18: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
P19-20:(1)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2)必须是不令人厌恶的。
(3)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受。
(4)必须具有耐心。
(5)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体会。
(6)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7)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摸索。
4、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差不多的特点?P22:从广义上讲,凡是不能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升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能够称为公共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以提升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能够称为公共组织。
PP22-25:(1)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僧为价值取向。
(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法律的权威。
(3)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4)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5)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6)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
(7)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8)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9)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5、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P29: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
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
层化化要求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听从上级的指挥、领导和命令。
P30:优点是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晰,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克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晰,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
层级化是公共治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6、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分部化?分部化的优点有哪些?P30:公共组织的部门化,亦称分部化,是指部门之间平稳分工的构成形式。
公共组织结构的部门化是公共治理的客观需要。
P31:优点是它有利于整体上和谐,突出公共治理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点;有利于对治理对象实行专业化治理,使之自成体系,独立行动;应变能力强,有利于灵敏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信息流通快,有利于调动下属主动性和制造性,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
7、什么是战略治理?战略治理有哪些差不多特点?P39:战略治理是制定、实施和评判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治理强调外部治理,强调长期、整体目标的实现。
P40:(1)战略治理是以后导向的。
(2)战略治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
(3)战略治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进展机会及识不威逼的过程。
(4)战略治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
(5)战略治理是连续与循环性的过程。
(6)战略治理是前瞻性摸索和由外而内的治理哲学。
8、公共部门成功实施战略治理的条件有哪些?P53-54:(1)公共治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摸索,进展前瞻性摸索。
(2)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
(3)在重大咨询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力与机会。
(4)重视更高层次的咨询题。
(5)追求中意。
(6)殊途同归。
第二单元1、公共决策的差不多原则有哪些?P65-68差不多原则有:信息原则、推测原则、客观原则、系统原则、可行性原性、择优原则、可行性原则、择成优原则、民主原则、弹性原则。
2、联系我国实际,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P75-78(这是一道论述题,要概述有关原理,再进行必要的阐述,我仅提共要紧观点)公共决策科学化确实是指公共决策这一主观活动要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体制进行决策。
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确实是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参与决策的民主权益,并广泛听取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能够充分体现民意,实现人民群众的全然利益。
决策科学化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当前,实现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的差不多要求与途径有:(1)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
(2)正确认识具体决策对象和决策环境的特点和规律。
(3)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4)规范决策程序。
(5)现代化的决策技术与方法。
当前,实现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差不多要求和途径为:(1)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2)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化;(3)决策环境的民主化。
(4)决策体制的完善化。
3、公共决策执行有哪些差不多的特点?P79-80(1)它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2)它是一个再决策的过程。
(3)它是一个务实性的活动。
(4)它具有一定的时限性。
4、阻碍公共决策执行的要紧因素有哪些?P81-82(1)社会公共咨询题的性质。
(2)公共决策本身的质量。
(3)执行机构的效能。
(4)环境因素。
5、简述公共决策执行在公共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P85-86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对公共决策的落实。
(1)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实现公共决策的惟一途径。
(2)公共决策的执行是验证和修正公共决策的重要步骤。
(3)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判定和测量公共治理成效的重要尺度。
(4)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6、公共组织领导的差不多职能是什么?P100-102决策职能、组织职能、用人职能、和谐职能、监督职能、教育职能。
7、如何实现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化?(本题在教材中仿佛没有相应的答案,现提供如下参考答案)领导者群体结构是指领导者在领导群体或领导班子中的排列组合。
(1)具有不同专业知识人员的优化组合;(2)具备不同智能人员的优化组合;(3)不同气质性格人员的优化组合;(4)群体成员老、中、青优化组合。
8、什么是领导阻碍力?阻碍领导阻碍力的要紧因素有哪些?P109、11 1~112领导阻碍力确实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阻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要紧因素有两大方面。
强制性阻碍力的因素有法律、职位、适应、武力。
非强制性阻碍力的因素:品行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
9、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治理有哪些特性?P116(1)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资源。
(2)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增值性的资源。
(3)人力资源是无法储存的资源。
(4)人力资源必须持续地投资、坚持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并增值。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治理的差不多原则是什么?本题答案书中没有。
参考答案为:(1)岗位责任原则。
(2)选贤任能原则。
(3)竞争鼓舞原则。
(4)系统保证原则。
(5)民主法治原则。
第三单元1、公共财务治理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P141;P142性质:公共财务治理是为了使公共财务收支达到最佳的运用成效而设计的一套系统的治理方法和制度。
是政府制定有效公共政策的过程;是操纵成本、绩效治理的要紧依据;是促使社会财宝的分配趋于合理,实现社会公平的要紧途径。
特点:基础性;管制性;打算性;政策性。
2、政府财务报告的差不多要求是什么?P162一个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应符合下列差不多要求:及时性;内容的公平性;适用性;可信性;可比性;中立性;物质性;连贯性;内涵的丰富性。
3、试述政府预算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P145-146政府预确实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达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方针,以国家整体资源与国民负担能力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公共财政的收支打算,即通过政治程序的国家资源配置。
政府预确实是一种多重面向的政府财务制度。
政府预算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在于:(1)宏观调控的作用。
公共预算(即政府预算)是国家实现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合理分配资源的作用。
公共预算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确定资源运用上的优先次序,通过对资源的合理调剂和分配,就能够幸免资源分配上的低效率和资源白费,就能够实现资源运用的合理化、公平化和有效化。
(3)监督的作用。
公共预确实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通过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就便于政府及时把握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形、进展趋势以及所存在的咨询题,以便于采取相对应的政策或措施,使国民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4)法律拘谨的作用。
预算划政府的财政打算,事实上施关系到宽敞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经立法机关审议方可通过。
凡经立法机关通过的预算案,即为法定预算,它具有法律上的拘谨力,任何行政机关或个人不得任意更换,以此确保预算的实施。
4、公共治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差不多的特点?P178经济权威;政治权威;人事系统;工作环境。
5、简述电子化政府及其特点。
P180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刻、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特点:(1)倡导科技领先;(2)政府信息的公布和可获得性;(3)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4)更有效率。
第四单元1、何谓绩效治理?绩效治理的性质是什么?P196绩效治理是对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或打算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性质:(1)绩效治理是一个过程,是组织提升绩效的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
(2)绩效治理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需要系统化的摸索与整合。
(3)绩效治理的过程也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
2、简述公共部门绩效治理存在的咨询题及改进策略。
P206;P207-208咨询题:(1)绩效治理的绩效量化并不容易。
(2)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其规模大小亦不一,以同样的绩效指标来衡量它们之间的绩效,并作比较,并不公平。
(3)如何制定与品质绩效有关的指标仍是绩效衡量的要紧限制。
(4)绩效治理或衡量制度的成效的人能力值得怀疑。
(5)绩效治理的信息不一定可靠。
改进:(1)治理者要成为组织绩效的中心。
(2)高层的支持与承诺。
(3)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4)绩效衡量对组织要有意义。
(5)利用绩效规划和衡量体系使治理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