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文稿
音乐课教案(精选5篇)
![音乐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712f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2.png)
音乐课教案(精选5篇)音乐课教案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学校的音乐课上,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帮助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课程,以下是一些精选的音乐课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二、音乐课教案一:唱歌欣赏和学唱1. 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风格特点的欣赏能力,并学会通过模仿和练习唱歌。
2. 教学内容:- 通过播放多种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并分辨其特点;- 教师选取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歌曲进行学唱;- 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并进行合唱。
3. 教学步骤:- 播放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讨论其特点;- 教师演示唱歌,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逐句教学歌词,学生跟着学唱;-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唱。
三、音乐课教案二:乐器演奏体验1. 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
2. 教学内容:- 介绍常见的乐器类型和其音色特点;- 进行乐器演奏示范,让学生观看并聆听。
3. 教学步骤:- 介绍常见乐器的种类和功能;- 播放乐器演奏录像或进行现场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演奏者的动作和技巧;- 学生尝试亲自演奏乐器,可以是简单的打击乐器或口哨等。
四、音乐课教案三:音乐节奏感训练1. 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掌握,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2. 教学内容:- 介绍音乐节奏的概念和重要性;- 进行节奏感训练练习。
3. 教学步骤:- 通过敲打节拍器或身体的不同部位,教师演示不同的节奏;- 学生进行模仿,跟随教师演示的节奏进行敲击;-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节奏变化,如加快或减慢节奏;- 学生分小组进行节奏表演。
五、音乐课教案四:音乐创作1. 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
2. 教学内容:-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
音乐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音乐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2285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b.png)
音乐教学设计音乐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音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知道《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2 、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3 、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新授: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2、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
中文范唱3 、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英俊少年》的故事梗概。
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
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4、你对这首歌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将歌曲自然的分成主歌和副歌两部分。
)5、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找一找这部分的典型节奏,有几句都是哪句?(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6、视唱歌词,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结本段的结构。
(歌词是在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上比较平稳)7、应该怎样的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8、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出示重点内容:主歌9、进入第二部分,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典型节奏。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10、你发现了什么?(共有三句典型节奏,并且每一句中都有相同的部分,只有个别地方出现不同。
)11、结合歌词看一看,为什么不象第一部分一样,用完全相同的节奏?(人的情绪是起伏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节奏的设置上是会有所变化的。
)12、对照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的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
我们把它称为“副歌”出示重点内容:副歌10 、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12、一首简单的歌曲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歌曲的结构已经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现在让我们来齐唱这首歌。
主歌: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副歌:声音(嘹亮、悠扬)情绪(饱满)来演唱1 、个别学生领唱主歌,其他学生齐唱副歌2 、女生齐唱主歌,男生齐唱副歌小结: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音乐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1、唱《采菱》2、听《梦里水乡》《采红菱》3、表现《采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采菱》,表达对水乡和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212f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2.png)
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一、教案背景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声音和乐曲的演奏来传达情感和表达创造力。
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模板为一堂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
2.能够感知音乐的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安排1. 音乐欣赏教学内容: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如《小星星》,向学生展示该乐曲的演奏视频。
过程安排: - 学生们集体欣赏乐曲,聚焦于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 提问学生乐曲给他们的感受和联想,鼓励学生用言语表达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2. 音符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讲解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如高音和低音。
过程安排: - 协助学生理解音高的概念,通过聆听高音和低音的示例来帮助学生区分两者。
- 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音符的相对音高。
3. 节奏感教学内容:介绍节奏的概念和常见的节奏图案。
过程安排: - 通过敲打课桌或手拍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节奏的差异。
- 引导学生共同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鼓励他们通过合作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4. 小组合作表演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一首简单的乐曲,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过程安排:- 教师向学生展示乐曲的简谱和示范演奏。
- 学生们分成各个小组,学习演奏自己负责的音符。
- 在合适的时间,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学会的部分。
-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个人特长,同时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估设计一个简单的评估方法,以便教师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让学生在一个小组演奏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和技巧进行评分。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自己创作音乐,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乐器、写歌词或编曲来实现。
•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音乐课范文
![教学设计音乐课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441f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9.png)
教学设计音乐课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音乐节奏、音乐速度等;2. 学习音乐的表演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演奏方式等;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音乐基本要素的认识和理解;2. 音乐表演技巧的学习;3. 音乐欣赏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音乐基本要素的讲解和学习(2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乐节奏、音乐速度等,并通过简单的示范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这些要素。
3. 音乐表演技巧的学习(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并说明该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姿势、演奏方式等。
4. 音乐欣赏的提高(25分钟)教师选择一段优美的音乐作品,向学生播放,并带领学生分析和欣赏该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CD、音乐书籍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本节音乐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对所学内容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2. 学生表演评价:评估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水平,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3. 学生欣赏能力评价:评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否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音乐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既学习了音乐的基本要素,又提高了音乐表演和欣赏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课有时可能显得枯燥,需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其次,对于音乐表演技巧的学习,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反复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
音乐教学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教学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6c14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9.png)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音乐教学课程【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2. 音乐欣赏3. 音乐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播放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a.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和结构。
b. 讲解音符、音阶、和弦等音乐符号。
c. 练习识谱和唱名。
2. 音乐欣赏a. 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
b.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和特点。
c.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音乐创作a. 教师示范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
b.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c.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巩固与拓展1.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后延伸1. 学生课后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学生尝试进行音乐创作。
二、范文【课程名称】:音乐教学课程【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2. 音乐欣赏3. 音乐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经典音乐片段,如《卡农》,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a.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元素和结构。
b. 讲解音符、音阶、和弦等音乐符号。
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优秀14篇)
![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优秀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e4fa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0.png)
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优秀1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本页是勤劳的小编有缘人给大家分享的音乐课教案【优秀14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课教学教案篇一活动名称:《葡萄牙舞曲》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
(放主旋律音乐一次)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
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
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
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
(放主旋律音乐的一部分音乐)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1、丫丫前面有几座山?2、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榜样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
(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丫欢迎你。
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5篇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67c41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e.png)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5篇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篇1活动目标:1.进一步熟识歌曲,要求咬字清晰,唱准曲调。
2.学会依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将动作组合成歌表演。
3.歌表演时眼睛能看着对方大胆自然、声音洪亮,相互沟通感情,养成与同伴合作,协调表演的良好习惯。
活动打算:已学会歌曲、录音机、磁带、相应字卡、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起先部分。
1、进活动室,发声练习:短句“春天来到了”(逐次变换曲调进行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参照歌曲的节奏练习(五线谱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春天来到了》。
“前天,我们学了一首歌,还记得歌名叫什么吗?”出示字卡“春天来到了”。
要求幼儿跟准音乐,咬字清晰,边唱边有节奏地拍手。
2.引导幼儿依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每一句歌词都要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启发幼儿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然后请个别做得好的幼儿到集体前表演。
(2)、引导幼儿制造性地表演歌曲。
“把你们刚才想的动作编进歌里,看谁能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来。
”3.简洁小结。
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好的动作。
4.听音乐进行歌表演。
“我们再来跳一次,学习刚才好的动作。
最好能自己动脑筋想,想出更好看的动作。
”要求幼儿边唱歌边舞蹈。
三.结束部分。
小结评价,表扬有制造性、合作得好的幼儿,鼓舞个别幼儿应大胆想动作。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篇2活动目标:1、引导孩子在快欢乐乐中学习儿歌语言,学习表演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
2、启发孩子依据儿歌句式仿编儿歌。
活动打算: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2、儿歌DV活动过程:一、嬉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幼儿仿照老师做各种手部动作。
2、师:刚才我们用小手跟老师做了好玩的嬉戏。
小动物们也用它们的小手在做嬉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出示图书,引导幼儿视察画面1、老师提问:图上有谁?(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图片,并一一说出图上有小兔、小猴、小猫、小熊)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2、师:原来小动物们也在用小手做嬉戏呢?谁来告知老师这些小动物们用小手做了什么动作?三、引导幼儿边视察画面边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发觉。
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优秀11篇
![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a37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f.png)
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优秀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如下是细致的小编sky为大伙儿整编的11篇音乐课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
音乐课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打花巴掌》,能够以游戏的形式表现这首童谣。
2、同时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重点学习歌曲《打花巴掌》,指导学生准确的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运用到拍手游戏中同时培养学生能够合作进行创编。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1、导入:童谣说唱会(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游戏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的游戏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接触更多的童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打花巴掌音乐游戏导入本课内容:教师和学生玩打花巴掌的游戏问学生:“大家玩过这个游戏吗?跟着音乐一起玩一次好吗?(初听歌曲)3、介绍歌曲:这是一首北京的童谣,唱的是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打花巴掌游戏。
歌词中以花为内容唱出了小朋友们游戏时的高兴心情。
那我们也快点学会和他们一起玩好吗?二、自学这个环节仍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边学边做拍手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打花巴掌》这首童谣比较简单,难点在于它说的部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因此在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以前,用摘苹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为学好歌曲《打花巴掌》服务,让学生用听唱法自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1、要想学会这首歌是要先摘掉树上剩的两个苹果。
(课件出示)2、摘苹果:一个苹果(课件出示):这是设计的一个节奏练习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首先,请学生先看看节奏自己练习。
音乐教学教案(精选8篇)
![音乐教学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4984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7.png)
音乐教学教案(精选8篇)音乐教学教案(精选8篇)1. 教案一:声音的基本要素活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活动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音调的声音,询问学生对声音的认知,并引导他们关注声音的不同特点。
2. 概念解释:讲解声音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包括音调、音频和音色。
3. 听辨活动:播放不同的声音示例,让学生辨认出声音的音调、音频和音色,并进行讨论。
4. 总结:让学生归纳声音的基本要素,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声音的特点。
2. 教案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活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音乐节奏感,理解并运用节奏元素。
活动步骤:1. 导入:播放具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
2. 概念解释:讲解节奏的定义和节奏元素,包括拍子、节拍和音符长度。
3. 听辨活动:播放不同的节奏示例,让学生辨认出节奏的拍子和节拍,并进行模仿。
4.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节奏乐曲,并进行表演。
5.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创作的成果,并总结节奏元素的重要性。
3. 教案三:音乐的情感表达活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并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步骤:1. 导入:播放具有明显情感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让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 概念解释:讲解音乐情感表达的概念,包括音乐的速度、响度和音色等元素对情感的影响。
3. 听辨活动:播放不同情感的音乐示例,让学生辨认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进行讨论。
4. 创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不同情感的主题,让他们分组创作符合主题的音乐,并进行表演。
5. 总结:让学生总结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4. 教案四:音符的读谱和演奏活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读谱并演奏简单的音乐曲目。
活动步骤:1. 导入:展示基础的乐谱符号,并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含义。
2. 符号解释:讲解乐谱符号的含义,包括音符、休止符和基本的音乐术语。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8c71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某种音乐理论知识或演奏技巧,如五线谱的识读、乐器的演奏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某种音乐理论知识或演奏技巧。
2.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音乐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与课题相关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某种音乐理论知识或演奏技巧,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展示所学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 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过程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五线谱的识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五线谱的识读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五线谱进行音乐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五线谱相关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五线谱的识读方法。
(二)新课讲解1. 讲解五线谱的构成、音符、休止符等基本概念。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03e9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8.png)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科目: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欢快的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情绪。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欢快旋律的节奏和音调。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欢快旋律的节奏和音调。
2. 引导学生将音乐作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
2. 欢快的音乐作品,如《小星星》、《快乐的小鼓》等。
3. 节奏卡片、音乐笔记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情绪。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音乐吗?请说出你们喜欢的理由。
”二、新授课1. 教师讲解欢快旋律的特点,如节奏明快、音调高亢等。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欢快旋律的节奏和音调,让学生掌握其特点。
3.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欢快的音乐作品。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所选作品的节奏和音调。
3. 小组成员合作,将所选作品改编成节奏明快、音调高亢的合唱作品。
四、展示环节1. 各小组展示改编后的合唱作品。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欢快旋律的特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欢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合唱作品,培养了团队精神。
3. 在展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欢快旋律的节奏和音调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合作精神。
3. 学生在展示环节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教学设计范文
![音乐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2333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9.png)
音乐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3.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音乐感知:音乐要素的感知和表现;3.声乐表演:声乐单位的学唱与表演;4.乐器演奏:乐器基本音符的学习与演奏。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首悦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音乐是什么?”帮助学生思考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2.知识讲解与感知b.然后,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知并讨论音乐中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c.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和合奏,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声乐表演a.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的合唱曲目,让学生欣赏合唱的美妙之处,并介绍合唱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b.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个别或小组学唱,并组织表演给其他同学观看。
c.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4.乐器演奏a.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和其基本音符的演奏方法。
b.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并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进行演奏展示。
c.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演奏水平。
5.教学总结与巩固通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音乐。
四、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考查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3.考查学生的声乐表演和乐器演奏水平,如合唱和个人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4.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在合唱和合奏中的配合和互动。
五、教学手段与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讲解音乐知识;2.乐器:提供各种乐器供学生进行学习和演奏;3.课堂教具:如白板、录音机、乐谱等。
音乐教学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教学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5c7f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2.png)
一、课程名称:音乐欣赏与演唱技巧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呼吸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2.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3. 演唱技巧训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欣赏音乐的?有哪些欣赏音乐的方法?二、音乐的基本概念1. 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音高、音色、节奏、旋律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音高、音色、节奏等音乐元素。
三、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1. 讲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如聆听、想象、感受、分析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欣赏心得。
四、演唱技巧训练1. 讲解演唱的基本技巧,如音准、节奏、呼吸等。
2. 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掌握了哪些音乐知识?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演唱技巧训练1. 播放一段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2. 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演唱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
2. 教师指导各小组进行排练,直至达到演唱要求。
四、课堂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欣赏和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演唱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欣赏和演唱技巧方面的进步。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课程教案范文:一、课程名称:音乐欣赏与演唱技巧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呼吸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2.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3. 演唱技巧训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课堂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课堂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d943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8.png)
1. 课题名称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4.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2. 教学手段5.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课教授1. 讲解2. 练习3. 互动3. 课堂小结4. 作业布置6. 教学反思二、范文课题名称:小星星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歌曲《小星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小星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感把握和旋律的演唱。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教具、音乐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1.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歌曲的作者和意义。
2. 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旋律。
3. 互动: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作业布置1. 复习歌曲《小星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课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增进亲子感情。
本节课通过歌曲《小星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教室讲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教室讲课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334f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4.png)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音乐基本要素的认识。
2. 简单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教学难点:1. 音乐节奏的准确把握。
2. 音乐旋律的创编。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器材:钢琴、打击乐器等。
3. 学生自备:音乐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提问:同学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等。
2.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音乐要素的例子,让学生直观感受。
三、课堂活动1. 节奏练习a. 教师用打击乐器示范简单的音乐节奏,学生跟随着节奏拍手。
b.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
c.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节奏上的错误。
2. 旋律练习a. 教师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学生跟随着旋律唱出来。
b. 学生分组,每组创编一段旋律,全班进行演唱比赛。
c. 教师评选出最佳旋律,并给予表扬。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3.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在音乐课堂上的所学,并尝试创编一段简单的旋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聆听、模仿、创编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基本要素,掌握了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节奏把握上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此外,学生在创编旋律时,创意较为有限,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课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3e075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d.png)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音乐课【年级】:XX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XX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途径,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音乐情趣。
【教学重难点】:1. 重点:XX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难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音乐作品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新课讲授1. 讲解XX音乐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音乐欣赏1. 播放XX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四、音乐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合唱、独唱、演奏等。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
2. 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范文【课程名称】:音乐课【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旋律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途径,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音乐情趣。
【教学重难点】:1. 重点:音乐节奏、旋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难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音乐作品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音乐节奏、旋律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内容:音乐节奏、旋律知识。
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b08a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e.png)
音乐课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熟悉并理解一首音乐作品的基本元素;-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内容1.音乐作品介绍–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音乐水平的音乐作品;–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音乐元素分析–对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欣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整体效果;–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基本元素。
3.音乐欣赏和感受–向学生介绍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个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4.合作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指挥、演奏和伴奏等;–让学生自行创作一个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提问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经验。
第二步:音乐作品介绍(10分钟)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可以使用录音或视频作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初步欣赏。
第三步:音乐元素分析(15分钟)让学生再次欣赏音乐作品,引导他们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基本元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下学生们的观点和意见。
第四步:音乐欣赏和感受(10分钟)向学生介绍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例如专注聆听、感受情绪和表达个人感受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
第五步:合作创作(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分配各种角色,如指挥、演奏和伴奏等。
鼓励学生尝试合作创作一个简单的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指导。
第六步: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认可;3.收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记录;4.对学生合作创作的表演给予评价和建议。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fd25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b.png)
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学习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并完成表演。
二、教学重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习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音乐教学课件;•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乐器;•音乐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可以简要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拍、旋律等,并通过示范用乐器演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3. 音乐分类介绍(15分钟)教师可以介绍音乐的分类,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播放不同类型音乐的片段,让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有初步了解。
4. 学习一首音乐作品(30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逐步教导学生演奏这首音乐作品。
首先,教师可以播放完整版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整体了解作品的风格和结构。
然后,教师可以逐段教导学生演奏不同部分的音乐内容,包括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奏技巧等。
最后,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自行练习,并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小组表演。
5. 音乐评价(1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音乐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音乐活动,如学习乐器、参加合唱团或乐团等,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习了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并完成了表演。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对音乐产生更多的兴趣,并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以上是音乐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音乐课教学设计(定稿)1音乐课教学设计《卖报歌》(一)教学设计理念《卖报歌》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歌曲,创作于1933年底,描绘了一个为了生计四处奔跑叫卖的小报童形象。
如何让现在的儿童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当年的小报童,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问题。
本课设计旨在抓住“小毛头”这个音乐形象,让学生走进“小毛头”的生活,融歌唱、教学于音乐活动和生活化的情景中。
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体验、表现不同情境下的音乐形象。
在演唱实践活动中运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使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的形象。
2.能学会唱《卖报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感受与体验活泼、自信、凄苦的小报童形象,积极参与歌曲的情景表演活动,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
(三)教学分析(四)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形象。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
2、创编表演。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黑板、教学卡片、报纸、打击乐器等(七)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已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但它却依然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么伟大的作品是谁作曲的?(聂耳)(3) 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引出课题《卖报歌》)(4)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在1933年的一个冬天,有一位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叫“小毛头”。
她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大街上叫卖,当时天下着大雨,小姑娘不小心滑了一跤,手上的报纸掉在地上弄脏了,小姑娘难过地哭了起来。
这时候聂耳刚好路过,看到了这一幕,于是他把小姑娘扶了起来,并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
他觉得卖报童的生活很悲惨,就以这个“小毛头”为原型,写成《卖报歌》。
让小姑娘边卖边唱,从此以后小姑娘的报纸非常好卖,小姑娘感到很开心。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五、新授歌曲:1、聆听范唱课件播放动画范唱后回答:(1)这首歌曲有多少段?(两段)(2)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2、朗读歌词教师范读第一段歌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整首歌曲的歌词,重点解决前八后十六分节奏。
3、学唱歌词。
(1)、学唱第一段歌词。
a、随琴轻声唱词,指出感觉唱得吃力的乐句,教师帮助解决。
b 、情感处理:(小组讨论)师:怎样演唱才能生动的表现出来呢?生:自由谈感受,情绪——高兴的;速度——稍快的;力度——较强(教师按学生的方法示范一次)师:就按自己的感受生动的表现出来吧!生:自由表现。
师:还可以从那些方面表现呢?快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吧。
生:因为音乐欢快,很愉快,还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会更生动。
(2)、学唱第二段歌词:情感处理:(小组讨论)此环节采用对比方法,让学生根据这段歌词所表现的内容的感受,选择不同于第一段的音色、力度、速度进行生动的表现。
第二段:表现小报童生活的悲惨,情绪——痛苦的、悲惨的,速度——稍慢,力度——较弱。
(这个环节要学生提出想法后实践演唱,大家评价选择最适合表现歌曲情感的的方法。
体现自主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感受,体现了新课程中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角色转变,课堂体现了民主的气氛。
)(3)、完整演唱两段歌词,表达歌曲的情感,生动的再现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师:再开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从那些方面表现呢?生:还可以用表情,动作表现。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说的方法生动的表现歌曲,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吧!六、情景创编师:今天老师想让你们更真实的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1、教师引导,学生创编2、学生表演,教师总结七、拓展欣赏,开拓视野1、观看当年的“小毛头”杨碧君的照片。
2、欣赏《卖报歌》歌表演等。
八、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卖报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共同走进了解放前旧社会同龄的孩子——小报童的生活中去,目睹了他的悲惨生活,同时也被他对待这种生活的乐观、自信的态度所触动。
对比我们今天的幸福、优越的生活环境,你们应该怎样去做呢?(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遇到困难不放弃。
)好,回家后把这首《卖报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有机会老师将带大家继续学习《卖报歌》的第三段和欣赏更多更好的聂耳叔叔的作品,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离开教室吧!下课!篇二: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第13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1997天地人》交响曲第二单元天山之春欧洲风情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第六单元银屏乐声第14难忘岁月( 合唱 )保卫黄河 (钢琴协奏曲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感第三单元长江两岸采茶舞曲1龙船调十送红军欢乐歌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五单元轻歌曼舞第六单元春之声第15让世界充满爱满爱第二单元雪域高原正月十五那一天(女童独唱)阿姐鼓(女声独唱)改为黄孩子第三单元梨园金曲)智斗(三人对唱)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京剧花脸唱腔)音诗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曲)览会(交响曲)第五单元八骏马(器乐曲:福建南音)松梅傲雪咏梅(旦角唱腔)梅花三弄(古琴)2第16第一单元绿色家园我们共同的世界瀑布与溪流(管弦乐《九寨沟音画》选曲)日出(《大峡谷组曲》选曲)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瑰丽的电声( 筝曲)渔舟唱晚 (电子合成器演奏)第四单元歌剧世界猎人合唱(歌剧《自由射手》选曲)花女》选曲)卡门序曲第五单元化蝶十八相送(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第六单元婆娑舞姿第17第一单元祖国情我爱你,中国(女高音独唱)啊!中国的土地(杨洪年领唱,女声合唱)交响曲《我的祖国》)第二单元西北放歌黄河水手歌(民间唱法,男声独唱)(合唱)(钢琴独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混声合唱,好)(民间唱法,男声独唱)第三单元曲苑寻珍(器乐)答李淑一(弹词唱段,女独/合唱)3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18第一单元华夏古乐第二单元多情的黑土地第三单元缤纷舞曲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友谊之歌友谊地久天长祝你平安手拉手戏曲撷英梨园英秀月光经典交响章《七子之歌——澳门》,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3册的第一单元中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欣赏并学习<<七子之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和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
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
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
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
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初步感受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的音乐特点,能从对比的角度去了解澳门。
澳门的人文和环境学生在小学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从政治上让学生去理解,体会统一和分裂的优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3 情感目标:新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很多,但不会远离情感和审美(虽然我喜欢用教育实用做解释),对一首歌曲的理解除旋律的听觉外, 4还要去理解歌词的内容,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是歌曲强生命力的保证。
4 技能目标: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择不同的唱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改变速度、力度、音域、情绪等等)来阐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让自己的歌声更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三、说重难点的解决: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情感加以融入,怎样让学生唱好<<七子之歌>>,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心情. 三、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fa与mi的半音关系。
我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如:听音连线、射击打靶等练习为突破口,游戏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
四、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等教学工具。
五、说教法:依据课程标准和低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
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
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六、说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ppt,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2)学唱新歌; 3)共同探究。
针对学生的聆听于七子之歌的演唱,共同讨论或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听完后有什么想法? 3]歌曲所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七、教学反馈: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七子之歌》更加深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但是学生对于音乐乐理知识了解不够,给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只有从其他方面来引导学生了解乐理知识,并深刻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聆听歌曲《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能力培养】:体会音乐作品所要求的情绪或情感,聆听《鼓浪屿之波》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体会歌曲要表达的内容。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历史性歌曲的热爱。
重点:了解歌 / 乐曲中的主题思想的掌握。
难点:乐曲的背景简介、及分析乐曲的内涵特点了解。
教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板书设计:《东方之珠》:1、作者简介:罗大佑; 2.乐曲中背景的介绍和分析乐曲。
《鼓浪屿之波》:1.作者简介:张藜; 2.创作背景的讲解;3.分析作品了解歌曲的描写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学习七子中的另一个地方——香港。
我们都熟知这个美丽的特区城市,它是一个生活水平很高的大都市,但是它的经历确是辗转曲折,有百年沧桑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