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算式中的推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_【学情分析】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学情分析】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1.在解决购买学习用品价钱的过程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提高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探究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生疑同学们,我们班级要采购一批学习用品,我来叙述你们来记录,好不好?要购买4支钢笔,每支3.2元;购买21个乒乓球,每个0.8元,记录完了吗?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数学的眼光,去把生活中我们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提炼出来。

老师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下信息,来看这组信息(呈现课件1),你想问点什么?预设:(1)购买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2)购买21个乒乓球一共多少钱?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自己能解决吧,看看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2)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3.2×4师:仔细看看这道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设计意图】依托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

二、合作探索,探究新知(一)教学“一位小数乘整数”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 3.2×4等于多少元呢?今天我们遇到了新问题,想一想,过去的生活经验,过去的知识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自己来研究。

开始之前请大家读一读研究提示:想一想: 3.2元×4表示什么意思?试一试: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计算结果。

写一写:记录下自己的方法。

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算式中的推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算式中的推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算式中的推理 -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算式中加减法的顺序,正确推理算式;
2.能够正确应用推理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算式中加减法的顺序;
2.推理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顺序进行推理;
2.能够独立解决一些推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前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范例演示推理法的应用;
3.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推理方法,共同解决难题;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推理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
1. 算式加减法的顺序
1.教师通过教室里的物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不同,并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教师通过具体的加减法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 模拟推理演示
1.教师设置一个具体的推理演示范例,进行演示;
2.学生观看演示,并尝试理解教师的推理过程。

3. 分组讨论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独自思考一个推理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通过讨论并合理分析,学生将自己的结论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六、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理解了算式中加减法的顺序,并明白了不同的推理方法。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法,学生可以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建议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习题和作业,加深对本堂课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数学_等量代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等量代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思维训练专题的内容。

着重培养孩子推理能力和等量代换的核心素养。

【核心知识点】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并能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前置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进行过诸如《有序数图形》,《重叠问题》等类型的思维训练;【后继地位】是进一步学习简单代数知识和更深层次思维训练的基础。

【教学重点】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难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核心是“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进行替换”。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并能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分析等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

三、教具、学具板贴、PPT四、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用到换的方法,谁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生1:把10元换成2个5元生2:图书超市的时候用书换书师:看来生活中确实有换的方法,那这种方法在数学上能用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探究一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请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生1:△+○=12,△=○+○+○生2:△是○的3倍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记录在1号题上。

(学生自主完成)师: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师: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同学的想法。

生1:根据△+○= 12,先猜测△=8,○=4,不符合第二个条件,又继续猜一直猜到△=9,○=3,9+3=12,9=3+3+3师:谁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他是从第一个算式入手,通过试一试找到了答案,而且他告诉我们答案既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又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学习数学就要有大胆猜测、不断验证的精神。

《算式中的推理》观课报告

《算式中的推理》观课报告

算式中的推理观课报告一、前言本次观课是一堂小学数学课,主题为“算式中的推理”。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本次课堂由李老师执教,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过程1. 引入课程开始,李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道简单的算式:“2+3=5”,并要求学生们口算解答并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

李老师随即又提出了另外两个算式:“3+2=5”和“5-3=2”,要求学生们讨论这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理解在学生们的思考中,李老师逐渐引导他们理解这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三个算式,学生们逐渐发现它们的规律。

李老师借助白板,让学生们在上面画出“+”和“-”两种运算的符号,并将“2”、“3”、“5”这三个数字放在符号之间。

这样一来,学生们发现“+”运算符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数字相加就等于运算符右边的数字,而“-”运算符左边的数字减去右边的数字也等于运算符右边的数字。

3. 推理在学生们理解算式之间的规律后,李老师开始引导他们进行推理。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算式:“7-4=3”,并让学生们根据之前学习到的规律,推理出另外两个算式的结果。

“4+3=”和“7-3=”。

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了“4+3=7”和“7-3=4”的答案,并在小黑板上写下。

李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巩固推理的方法。

4. 拓展在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推理方法后,李老师又引入了更复杂的算式和推理问题,如“12-5=7,9+7=?”、“16-7=?,5+7=?”等等,通过这种不断拓展题目难度的方法,逐渐加深学生们对于算式中推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思考与启示观看了这节小学数学课,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基本的数学算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推理方法,学会了如何从一个已经知道的算式出发,推导出其他相关的算式。

这种推理思维经常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我们构建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基石。

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运用和发展这种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小学数学_逆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逆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逆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65~6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逆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逆推”的策略,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倒推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感知正反同学们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先说几对词语,然后你来对,彩色、色彩,球拍、拍球,兄弟、弟兄,累积、积累,夜宵、宵夜,喜欢、欢喜,门锁、锁门,奶牛、牛奶,牙刷、刷牙……同学们反应真快,谁起来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能这么快反应过来!两个词语正好倒过来了。

同学们现在思维这么敏捷,一会上课的时候更要积极认真!现在上课!2、路线倒推谁起来说一说老师下班是怎么走的?老师上班先经过医院、银行,到达学校。

那现在放学时间到了,老师回家该怎么走?老师下班先经过银行,在经过医院,回到家里。

你认为他说的对不对?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上班、下班的路线之间有什么联系?正好倒过来了!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上班的路线倒过来就变成了下班的路线。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到过想的方法叫做逆推,也可以叫做倒推!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智慧广场,学习数学中的逆推!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寻找策略从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呢?预设:已经卖了一半,又加上10升,现在桶里有28升,桶里原来有多少豆浆?(一)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师:大家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师:有的同学有想法了,还有的同学有困惑。

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方法整理信息,画一画、写一写,弄清楚豆浆的变化过程,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大家在探究纸上试试看吧,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想法。

小学数学_数字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数字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字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不想看看?请看,第一个,接着看最后一个,一起说(p)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掌声送给自己!刚才这几个谜语都和数字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字谜。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初识数字谜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数字谜,在古代又叫虫蚀算,为什么叫虫蚀算呢?我们一起来听:实际上数字谜,大家并不陌生。

请看,我们一年级做过的题目,熟悉吗?方框里填几?小海星是几呢?A是几?这些就是简单的数字谜。

2.介绍上课形式既然大家对数字谜已经有所了解,我们今天就换一种学习方式: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采用闯关制。

3.闯关规则:(录音)(1)每一关由小组长分发题签,根据题签的数量独立或合作闯关。

(2)完成后,小组成员交流想法,必须保证人人会做、人人会说。

(3)由老师任选小组代表汇报想法,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完善。

听清楚规则了吗?准备好,数字谜大闯关正式开始!【设计意图:教学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从学生喜欢的简单的数字谜游戏入手,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解决数字谜的知识基础——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期待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研究活动1.第一关--【小试牛刀】请听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请小组长打开信封,取出题签,开始!(巡视指导)做完了吗?好,孩子们请坐好。

谁愿意第一个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和你想的一样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预设1:刚才这两个同学都认为8可以分成4和4,分成3和5不行吗?也就是在数字谜中,相同的汉字表示同一个数字,同意吗?来,一起说一遍,真棒,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小学数学_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20以内退位减法例6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师:上课!班长:起立!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生:谢谢老师!师:同学们坐的可真好.老师想跟你们做个文字游戏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生:有!师:请看大屏幕,正方形比圆形多1个,也就是说?生:圆形比正方形少1个.师:老师接着问,正方形比圆形多几个?也就是说?生:圆形比正方形少几个?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接着看,小狗比小猫少2只,也就是说?生:小猫比小狗多2只.师:小狗比小猫少几只?也就是说?生:小猫比小狗少几只?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可真厉害,刚才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师:请看大屏幕,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红了.池塘边可爱的小猫正在进行钓鱼比赛呢.这只小猫我们叫他小黑,这只小猫我们叫他小白.小黑钓的非常认真,小白钓着钓着就睡着了.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猫妈妈来叫他们回家吃饭,在路上猫妈妈问,你们都钓了多少条鱼啊,这时小黑高兴的说:我钓了11条,小白小声说:我钓了6条.妈妈听完之后就提了一个数学问题. 你知道猫妈妈可能提了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小黑和小白一共钓了几条鱼?生2:小黑比小白多钓了几条鱼?生3:小白比小黑少钓了几条鱼?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把猫妈妈提的问题都想出来了.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要求小白和小黑一共钓了几条?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谁能快速的列出算式.要求一共有多少我们就把小黑钓的11条和小白钓的6条合起来,用加法来计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问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的问题,首先大家把这道题完整的读一遍,要求小黑比小白多钓了几条,要求谁比谁多多少, 我想请你来画一画比一比,大声告诉老师什么方法.生:手拉手,找朋友.师:可是我观察了一下,他们掉的鱼不容易画,我可以怎么办呢?生:用其他图形来代替圆心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师:原来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来代替.现在请你们,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白纸上,画一画,比一比.(找同学说明为什么这样画.)师:有哪个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么画的?现在再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然后再让他们手拉手找朋友.师:通过手拉手找朋友,我们把小黑钓的鱼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找到朋友的,一部分是没有找到朋友的,没有找到朋友的就是多出来的.师:这个题是小黑和小白比,一起告诉老师小黑钓了几条?生:11条.师:小白钓了几条?生:6条.师:求小黑比小白多钓了几条?也就是求?生:11比6多几?师:你会列算式吗?现在请把算式写在你的练习本上.师:谁能用语言说一下你列的算式的意思?生:用小黑钓的减去和小白同样多的,就是小黑比小白多的.师: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小黑比小白多钓了几条?也就是说?生:小白比小黑少钓了几条?师:也就是说这两个问题只是在说法上反过来说而已,其实意思有没有改变?(没有),既然意思一样,那么求“小白比小黑少钓几条?”也就是求“小黑比小白多钓了几条?师:所以第二个问题同样也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生:减法。

小学数学_整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整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整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入,通过提出猜想、举例验证、讨论分享等方法探索并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班内分享,质疑辨析,借助直观,数形结合,经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合作、质疑辨析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探究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小研究四、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学生自己组织,分组竞赛1. 9/10÷3= 说出算式的意义说出计算的两种算理,说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2.分大组比赛口算3/5÷6 = 4/7÷2 = 5/18÷5 = 5/9÷3 = 12/15÷4= 1/3÷6 = 3/5÷7 = 2/9÷4 =3.4人小组口算比赛【设计意图】课前一练活动,指的是在每一堂课前,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时间,让4人一组的小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要求,轮流上讲台对着同学和老师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练习等。

内容可以是学过的重点知识,可以是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也可以是常规性的口算练习,学生自己组织,采用大组比赛,小组比赛等多种竞赛形式展开练习,班内学生自己评价,师借助小思徽章评价学生的表现,在课前练习,学生自己组织中有效复习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为新知做好了铺垫,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分工协调配合能力,这样真正让学生占到了讲台中央,激发了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学生迸发出高度热情,整个过程专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4个桔子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列式计算2、4个桔子每人分1个,可以分给几人?列式计算,3、 4个桔子每人分半个,可以分给几人?列式计算这些都是求4里面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今天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

算式中的推理观课报告

算式中的推理观课报告

算式中的推理观课报告
一、课程概述
算式中的推理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数理逻辑、数学归纳法等领域,通过讲解经典算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推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1.数理逻辑基础:介绍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如命题、条件、推理规则等,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2.数学归纳法:详细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运用,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

3.算式推理技巧:介绍算式推理的基本方法,如消去法、数理逻辑等,并通过实践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课程亮点
1.互动式教学: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实例丰富:授课过程中穿插大量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逻辑推理概
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注重实践:课程强调实践操作,通过设计推理练习题,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课程效果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逻辑推理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
算式中的推理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习。

小学数学_青岛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数学青岛版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我们将从教材分析和课后反思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概述: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内容涵盖了小学各个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教材特点: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教材难度:教材的难度逐渐递增,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教材内容安排合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二、课后反思
1.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软件、教具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学生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和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数学_《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数学_《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鸽巢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较、推理等活动,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法,运⽤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法:在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感受数学的魅⼒,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学⽣解决问题的能⼒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法。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少”的意义,理解“⾄少数=商数+1”。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作业纸。

教学过程:⼀、谈话引⼊: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师要和⼤家玩⼀个有猜花⾊的游戏,需要五位同学配合,谁愿意上来?五位同学任意抽⼀张,⼤家猜猜看有⼏张牌的花⾊是相同的?2、⽣:可能两张,三张,四张⽣:⾄少两张适时引导:“⾄少张”是什么意思?(也就是2张或2张以上,可能2张、3张、4张……,也可以⽤⼀句话概括就是“⾄少有2张牌同⼀花⾊”)3、设疑: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

下⾯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研究。

⼆、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列举法1、出⽰题⽬:有4⽀铅笔,3个笔筒,把4⽀铅笔放进3个笔筒(允许有笔筒空着)怎么放?有⼏种不同的放法?2、⼩组合作:(1)画⼀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法把各种情况都表⽰出来;(2)找⼀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个笔筒放了⼏⽀,⽤笔标出;(3)我们发现:总有⼀个笔筒⾄少放进了()⽀铅笔。

学⽣汇报,展台展⽰,师引导:这句话⾥“总有⼀个笔筒”是什么意思?(⼀定有,不确定是哪个笔筒,最多的笔筒)。

这句话⾥“⾄少有2⽀”是什么意思?(最少有2⽀,不少于2⽀,包括2⽀及2⽀以上)3、得到结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4⽀铅笔放进3个笔筒,总有⼀个笔筒⾄少放进2⽀笔。

小学数学_【学情分析】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学情分析】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1.在解决购买学习用品价钱的过程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经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提高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探究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趣生疑同学们,我们班级要采购一批学习用品,我来叙述你们来记录,好不好?要购买4支钢笔,每支3.2元;购买21个乒乓球,每个0.8元,记录完了吗?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数学的眼光,去把生活中我们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提炼出来。

老师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下信息,来看这组信息(呈现课件1),你想问点什么?预设:(1)购买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2)购买21个乒乓球一共多少钱?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自己能解决吧,看看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2)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3.2×4师:仔细看看这道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设计意图】依托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

二、合作探索,探究新知(一)教学“一位小数乘整数”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 3.2×4等于多少元呢?今天我们遇到了新问题,想一想,过去的生活经验,过去的知识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自己来研究。

开始之前请大家读一读研究提示:想一想: 3.2元×4表示什么意思?试一试: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计算结果。

写一写:记录下自己的方法。

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学数学_《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31页。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定律,以及连减和连除的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或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对运算律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和运用运算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增强用字母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学习重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以及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的方法,增强用字母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学习过程: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上一册已经学习过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本册第二单元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所以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难度适中,这一单元重点是学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归纳、变通能力。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对运算律的基本定理和内容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回顾整理时不是很费力,难点就在于学生对于这一单元整体内容的把控和归纳整理上,有一部分学生会遗漏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混淆了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所以上课的开始就是通过一个情景去导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先有一个印象,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掌握起来。

总体来说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不是很陌生,基础问题都能过关,对于简便运算这一环节可能稍微有点欠缺。

《运算律》复习课学生学习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在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环节都做到了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自主整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闯关大比拼的环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材分析:《运算律》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共有五个运算律,分别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6、97页,算式中的推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推理的方法确定加减法算式中的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师生问好!
课件出示“△+○=6 ○+○=8 ”
师:这里有两道算式,请一名同学读出来。

生读
师:这两道算式和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你能不能猜出这两道算式中的两种图形代表的数字?
生猜测,师板书
猜的究竟对不对,我们需要验证一下。

师生共同验证
师:从验证的结果中你有什么重要的发现?——“相同的字代表相同的数”师:这个发现很重要,老师要把它记下来。

(板书:相同的字代表相同的数)
二、新课学习
师:上课(师生问好)
1、新课
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道算式,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重点处理:共同交流(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叙述的关键在哪里?
预设:先从个位思考,“相同的字代表相同的数”
教师总结同时课件演示:先从个位算起,也就是先找到这个题目的“突破口”,飞+飞=2,我们首先想到的是1+1=2,如果这样思考,就发现十位上的腾+腾=9会以下几种情况:1+8=9,2+7=9,3+6=9,4+5=9,根据“相同的字代表相同的数”这一理论依据,显然这个推理过程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再做其他尝试,还有哪两个相同的数相加个位上会出现2这个数字呢?对,6+6=12,满十需要向前一位进1,这时十位上就变成了“腾+腾+1=9,我们发现,如果去掉进的1,那么腾+腾=8,“相同的字代表相同的数”,所以腾就等于4了。

(微课的形式)
回顾解题思路:现在我们把解题思路回顾整理一下,大胆猜测——尝试验证——找到答案
师: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推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从算式中推理。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再把这道题目的推理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以致用(课件出示)
师:找同学再次叙述,之后,师:接下来我们用学到的这种推理的方法来解决这几道算式谜吧!(共同交流订正)
3、举一反三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学习中能够做到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为你们点赞。

请看这道题目,课件出示
师引导:请仔细观察这道题目与之前练习的题目的不同。

预设:汉字变成了字母,加法变成了减法
师:相同处在哪?
师:接下来请大家独立思考推理尝试吧
4、材料补充,开阔视野
师:刚才的学习有意思吧?这样的题目我们把它称为“算式谜”课件出示(微课)一个完整的算式,缺少几个数字,就成了一道算式谜。

算式谜在古代又被称为“虫蚀算”,以前,由于缺少必要的防霉和防蛀措施,书籍经常被虫蛀的残缺不全。

读这种书时,就需要补充被虫吃掉的文字或数字,因此称为“虫蚀填数问题”,这是一种推理性较强的数学趣题。

我们现在的填数题目就是从这类题目中衍生出来的。

课件出示后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三、回顾梳理
1、学生自我评价
一节课的学习马上就要走向尾声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相信同学们一定你能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生活中更多的问题,获取更多的知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事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推理游戏,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算式中的推理》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效果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本节课我的学法指导是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因为课标中说:“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从而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让学生经历了初步的推理过程,由扶到放、由浅入深,在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并能总结出简单推理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设计推理环节,让学生在创设推理游戏和自主表演当中,对推理知识进一步深化,深化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

而通过有条理的说一说演一演,既让学生体验了推理的过程,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述的过程中加深对推理过程的理解。

教材分析:
《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算式中的推理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智慧广场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

通过算式谜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熟悉了算式谜,从单一类型推广的多种类型。

使学生认识到算式中数字,可以用图形或汉字或字母等代替,并且在解谜的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了在同一算式中,相同的汉字或字母或图形,代表的是相同的数字。

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用找联系-猜想-验证-结论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算式谜,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在练习中,也使学生注意到解答算式谜的一些策略:个位分析法、十位分析法,百位分析法甚至千位万位分析法;两个数字相加最多进1,两个数相减之后可以是一位数,也可以是两位数,以此类推找到三位数甚至更多位数的规律,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算式谜的解决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强调学生去大胆尝试,验证,一定能把问题解决好。

在拓展练习中,通过幻灯展示不同的符号覆盖数字,丰富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认识,扩大学生对推理题的知识视野,从而明白不同的代表符号并不影响推理的进行,学会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

最后,留有自主学习题挑战自己,让孩子们将学习乐趣带出课堂,延续到生活中去。

1、先观察算式,找到汉字与数间的关系,再试一试,算一算。

腾飞
+ 腾飞
9 2
观察:“飞”在()位,“腾”在()位。

猜想:“飞”=()“腾”=()
试一试,算一算:()()
+ ()()
9 2
“飞”=()“腾”=()
2、
3、



思:
这节我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这节课引
入环节。

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首先课一开始让学生猜出三角形和圆形分别代表的数字,大部分同学只看到了△+○=6这道算式后就进行猜测,这时我没有急于给出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通过验证的方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发现自己思维的不严密性,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说明像刚才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让学生对“推理”有个初步认识。

然后出示腾飞+腾飞=92这个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推理,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表述都不条理不清晰,为处理好这一环节,加入了观看微课的内容,通过观看微课一是让部分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再次学习,一是让表述不清晰的同学学习如何组织严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从后面的练习题目中看,有几名同学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越来越严
密了。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数学思考”中做如下要求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教学活动中,发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中单想法。

《算式中的推理》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标指出:“要
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再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推理和生活情景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来源于生活。

”谈话引导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得思考过程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这样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