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是指在建筑墙体中出现的裂缝,可能会给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建筑材料问题、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建筑结构设计缺陷等。
解决墙体裂缝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造成墙体裂缝的常见成因包括:
1.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质量不良或者施工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例如,水泥的配比不合理、墙体砌筑时未按规范进行加固等。
2. 地基沉降:地基土质松散或者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使墙体发生裂缝。
3. 温度变化:气温的突然变化或者持续高温会导致建筑材料的膨胀和收缩,造成墙体裂缝。
4. 建筑结构设计缺陷:建筑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如梁柱连接处设计不当、墙体上的应力集中等,也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为了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发现裂缝问题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问题恶化。
2. 墙体加固: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裂缝处加固钢筋或者设置局部加固材料。
3.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措施,如加固地基、填土加固等方式。
4. 使用优质建筑材料:在新建或者维护建筑物时,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问题。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材料、地基状况、温度变化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建筑质量。
浅谈楼面裂缝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
科技 裂缝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
胡 国俊
( 齐翔建工集团恒翔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
当前我 国经 济快速发展 . 建筑 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 筑工程质量 建 问题 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个工程质量 的优劣 . 直接关系到群 众 的切 身利益 作为整体工程 钢筋混凝土在施工 中质 量问题经常发 生 . 响房屋 的正常使用和结 构安全 . 影 先结合本人在施工 中的体会 , 就 现场施工 中常见楼面裂缝质量通病 的控制浅谈一下 自己的看法 。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10 ) 6 0 0
间距应控制在 6 0 0 毫米 以内。 即每平米不能少 于 3只。才 能取得 良 好 效果 对于施工 中造成的裂缝 可采取 以下措施交易解决 : A、 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 间。 尽 在板底钢筋 绑扎后 . 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 , 并争取尽快全 面完成。 做到不 留尾 巴或少留尾巴 . 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人员数量 。 B 在楼梯 、 、 通道等频繁和必须 的通行处应搭设 ( 或铺设 ) 临时简易 1 . 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设计 通道 . 以供必要施工人员通行 11 .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 c 加强教育和管理 。 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 、 使全 从住宅工 程现浇楼板裂缝 发生的部位分析 . 常见、 最 最普遍 和数 必要行走时 , 自觉沿钢筋小 马撑支撑点 通行 , 应 不得随意 量最多 的是房屋 四周 阳角处 ( 含平面形状突变 的凹口房屋 阳角处 ) 的 的正确位置 . 房间在离开 阳角 1 米左右 . 即在楼板 的分离式配筋 的负弯矩筋 以及角 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 D 安 排 3 以上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注前及浇筑 中及时进行修 、 人 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 4 度左右 的楼地 面斜 角裂缝 . 5 此通病在 现 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 最大处 以及楼 面裂缝 最容易发声处 ( 四周 阳 浇楼板 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 . 其产 生原 因主要是混凝 正 . 预埋管线处 以及大跨度房间) 重点整修 。 应 土收缩 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 , 并且愈靠 近屋面处 的楼板 裂缝 角处、 E 在浇筑混凝土时 。 、 对容易发生裂缝 的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 往往愈 大。 从设计 角度看 . 现行设计规范侧重 于按强度考虑 , 未充分按 应铺设临时性 活动 跳板 , 扩大接触 面 , 分散应力 , 尽力避 免上层 温差和混凝土 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 。 以配筋量达不到要 区域 . 所 求. 而房屋的 四周 阳角 由于受到纵 、 横二个方 向剪力墙或 刚度相对较 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2 预埋管线处 的裂缝防治措施 . 2 大楼面梁的约束 . 限制 了楼面板混凝土 的 自 变形 . 然 因此在温差 和混 预埋 管线处特别是多根管线集散处是界 面混凝 土受到较多削弱 , 凝土变化时 . 板面配筋 薄弱处( 即在分离式 配筋 的负弯矩筋和放 射筋 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直径 的末端结束处 ) 首先开裂 , 产生 4 度左右 的斜角裂 缝。虽然楼 地面斜 从而引起 应力集 中. 5 并且房 间开 间宽度也较小 . 同时线 管的敷设走 向不垂 直于混过 角裂缝 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 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 较小 . 凝土的收缩和受 拉力方 向时. 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 反之 , 当预埋线 漏缺陷 . 裂缝 防治 的重点 。 是 管 的直径较大 . 间宽度也较大 。 开 并且 线管的敷设走 向又垂直于混凝 12 .采取 的主要措施 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 的管 根据上面 的原 因分析 . 图纸会 审中 . 在 要建议业主 和设计 单位对 土收缩和受拉力方向时 , 应将垂直线管 的短钢筋网加强 。根据现场实 际 四周 的阳角处楼 面板 配筋进行加强 . 负筋不 采用分离式切 断 . 改为沿 线或多更线管集散处 , 一8 5 毫米 以 房 间( 每个阳角仅 限一个房 间) 全长配置 . 并且适当加密加粗 。多年来 经验 .建议增设 的抗裂短钢筋采用 中6 中 .间距控制在 10 两端的锚 固长度应不小 于 3 0 0 毫米 。 的实践充分证明 . 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 . 基本不再发生 4 度斜 内 . 5 线管在敷设 室尽 量避免立体交叉穿 越 .交叉布线处应采 用接线 角裂缝 . 已能较满 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 中数 量最多 的主要矛 盾 , 效果 盒. 同时在 多跟线管集散处 , 采用放 射性分布 . 尽量避 免紧密 平行排 显著。 以确保管底部混凝 土浇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并且当线管数量众 多, 对于外墙转角处 的放射性钢筋 。根据实践经验就认为作用较小。 列 . 宜按预 留洞构造要求在 四周增设 其原 因是放射性钢筋长度一般不大 。约 1 米左右 ) ( . 2 .当阳角处的房 使集散 口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 时。 1 的井字形抗 裂构造钢筋 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 筋加密加强而按分离式构造设置负弯矩短筋时 . 上下各 2 2 2 材料 吊卸区域楼面裂缝 的防治措施 - 3 4 度 的倾 向裂缝仍然会 向内转 移 , 5 而采取 双层双 向钢 筋加强后 . 、 纵 在现场施工 中, 质量和进度之 间存在较大矛盾 。一般在 主体结构 横二个方 向的钢筋网的合力 已经很好地抵抗和防止 4 度斜角裂缝 的 5 每层楼的工期平均为 5 7 . 的 3 4 , 常现场施 工是 — 天 最快 -天 通 发生和转移 . 并且放射性钢筋 只有上部一层 , 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 、 横 施工 中. 第二天早上砌筑 . 因此当楼层混凝 土浇筑完毕后 不足 板 面钢筋 的上方 , 导致钢筋交叉重叠 , 将板面负弯矩筋压下去 , 减少 了 晚上浇筑楼面 . 就开始进行钢筋 绑扎 、 料吊运等施 工活动 , 材 这 板 面负 弯矩筋 的有效高度 , 同时浇筑 时钢筋弯头 ( 即拐 角) 容易翘起 , 2 4小时的养护 时间 。 就给大开 间部位 的房间雪上加霜 . 因为除了大开 间的总混凝土收缩值 所 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 双向钢筋 即可 较小开 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 . 间更容易 在强度不足 的情况下受材 大开 2施 工 中采 取 的 主 要 防 治措 施 .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 4 度裂缝为主外 , 5 其它还有常 见两类 : 料 吊装 冲击荷载 的作用下 引起 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这些裂缝一 旦形 就难于 闭合 , 形成永久裂缝 , 这种情况在共层建筑快 速施工 时很常 类是预埋管线及管线集散处 , 另一类为工程施工 中周转材料集 中和 成 , 对这种裂缝 的综合 防治措施如下 : 较频繁 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 。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 并分类采 见 就现场施工经验 . A主体结构施工的速度一定不能过 陕. . 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定有 取 以下 几 项 主 要 技 术 措 施 必要的养护措施 . 必须超过 2 小时 4 21 .重点加强楼面上层 钢筋 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_ 天一层为宜. 以确保楼层混凝土获, 鼢 导 的养护时间。 钢筋在楼地面混凝土板中抗拉受力 . 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 的弯 在 6 7 B .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 划 . 层浇筑 2 在楼 4小时前 . 只限于作 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双重作用 . 而这一 双重作用均需 定位 、 弹线等准备 工作 , 最多只允许 暗柱焊接工作 , 不允 许吊装 钢筋处 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 才能确保有效 。在实 际施工 中 。 楼 测量 、 避免冲击振动 。2 小 时以后 , 4 可先分批安排 吊运少量小批 面下层的钢筋 网在受 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 的依 托下保护层 比较有 效 大宗材料 , 并应做到轻卸 、 轻放 、 以控制和减小 控制 . 当垫块 间距放大到 1 米 时 . . 5 钢筋 网的合理保护 层厚度就无 法 量 的暗柱和剪力 墙钢筋进行绑扎 . 冲击振动力 第三天方可 开始 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 保证 . 以纵 、 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 l 所 横 米左右。 与此 相反 . 楼面上层 钢筋 网的有效保护 . 直是施工 中的一大 较 和楼面的模板正 常支模施工 。 一 c在楼板安装时 . . 吊运上来 的材料度 的不得过 多集 中堆放 , 尽量 难问题 其原 因为板 的上层钢筋较 软较细 . 到施工人 员踩 踏就立 即 受 以减少楼 面荷载和振动 。 弯曲 、 变形 、 下坠 ; 钢筋离 楼层 模板距离较大 , 法受到模板 的依托 保 分散就位 . 无 2 加 强对楼 面混凝土养护 . 4 护; 各工种交叉作业 , 造成施 工人员众多 、 行走 十分频繁 。 钢筋被 大量 2 混凝 土的保湿养护 . 5 踩踏 ; 上层钢筋 网的钢筋小马撑设 置间距过大 , 至
4、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一、前言地震过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已成为了一种质量通病,特别是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更为普遍,裂缝有的会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构件刚度,影响结构承载力,有的虽对承载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尤其是在住宅建筑中,现浇梁、板或剪力墙出现的裂缝会给居民造成不安全感,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影响使用耐久性。
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而楼面沿板内预埋管线出现的裂缝尚未引起工程人员足够重视。
分析裂缝的成因,利于有目的进行裂缝控制。
二、裂缝发生的形式及规律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沿预埋管线表面发生的裂缝多垂直于房屋长边呈直线形状而且板面积越大,裂缝出现几率越大;南面房间楼面裂缝比北面房间楼面裂缝多。
三、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的形成有外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差异、材料的收缩(主要为的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形)等原因造成。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有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设计方面看⑴楼板刚度不足:部分楼板设计板厚不够,楼板跨高比偏大,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
此外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
⑵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且间距比较大;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
⑶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公用专业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三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
简述楼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简述楼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过水或过干燥,导致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2. 混凝土浇筑时震动不足,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较多,易于产生裂缝。
3. 地基下沉或变形,导致楼面混凝土产生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4. 施工温度和湿度不均匀,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而产生裂缝。
防治措施:
1.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
2. 采用震动器进行混凝土浇筑,减少混凝土内部空隙。
3. 加强地基处理,防止地基下沉或变形。
4. 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尽量使混凝土内部应力均匀。
5.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防裂缝材料,减少裂缝的产生。
6. 定期检查楼面混凝土的状况,及时修补裂缝。
- 1 -。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旦出现开裂会影响楼面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造成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有很多,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当、混凝土养护不足、地基沉降等等。
针对混凝土楼面开裂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案:
1.填补裂缝:在混凝土楼面出现裂缝时,可以采用填补裂缝的方法来解决。
填补材料可以选择聚合物材料,也可以选用环氧树脂材料。
填补裂缝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将裂缝处的松散混凝土清除干净,以确保填补材料与混凝土底层牢固粘合。
2.覆盖防水层:如果混凝土楼面开裂严重,那么可以考虑在楼面表面覆盖一层防水材料,以防止雨水渗入裂缝处。
防水材料可以选用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等,将其铺设在楼面表面,并互相重叠固定好。
3.重新浇筑混凝土:如果混凝土楼面开裂严重且面积较大,那么需要重新浇筑混凝土。
在重新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将裂缝处的旧混凝土清除干净,并在底层铺设一层隔断层以防止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案,都需要在处理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以确定裂缝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并在处理后加强对楼面的养护和维护,以延长楼面使用寿命。
- 1 -。
混凝土梁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常常发现,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工程施工中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工程梁板的裂缝发生后,易渗水,影响结构安全,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如何从设计、材料、施工三大方面提出改进和防治措施,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
1 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设计方面的原因是:数据提供不准确、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或板偏薄,混凝土等级偏低,节点不合理,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做综合考虑,致使配筋偏小偏少,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构造处理不当,伸缩缝设置不合理或未设置,顶层屋面板的温度应力过大又无可靠的措施,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设计时对施工恒荷载和活荷载及装饰材料荷载考虑不足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2 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2.1 材料质量水泥、砂、石等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别是砂石含泥量超标,降低混凝土梁板的标号,造成裂缝。
2.2 施工工艺(1)采用的商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商品混凝土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
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捣、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2)现浇板中预埋管线较多较粗,管线敷设重叠,管线放于下层板筋底,减少保护层厚度,造成裂缝。
(3)施工中人为踩踏钢筋,造成正负受力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不够,影响抗拉强度,产生贯穿裂缝。
钢筋保护层厚薄不均匀,不论过大过小,钢筋位移都会影响钢筋的正常受力,产生裂缝。
(4)模板刚度强度不足、构造不当、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施工中抢工期,混凝土梁板拆模过早,提前超载堆荷,也可能导致出现裂缝。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未采取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水泥在水化及硬化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混凝土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针对2#、3#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屋面保护层出现裂缝现象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一、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1. 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2. 横向裂缝: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3. 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
4. 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6. 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1.设计方面1.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2 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3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
(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
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1.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1.5 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商品混凝土原因2.1 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2 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3 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3、施工原因3.1 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3.2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3.3冬时期间受冻。
3.4 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浅谈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目录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1)(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二)施工质量方面 (1)(三)设计方面 (3)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3)(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3)(二)施工质量 (4)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5)结论 (6)致谢 (6)参考文献 (6)浅谈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摘要在近几年的住宅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为楼板施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中的大量推广与应用,“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问题”也成为了居民住宅质量投拆热点。
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方面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楼屋面裂缝分析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一般情况下,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3、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上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二)施工质量方面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三篇)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一、楼板情况6#栋一层柱二层梁板拆除后,发现楼板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其中客厅的楼板较明显,其板面裂缝宽度肉眼不可测,楼面底部延裂缝走向有珠状渗水现象。
二、事情经过施工当天(____年____月____日),梁板柱混凝土同时浇筑,浇筑时间为上午七时开始,施工时气温高(>40℃)、空气湿度小,混凝土表面失水速度快。
在楼板砼施工时,砼由于气温较高,砼硬化比较快,在进行二次抹面时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微管压力形成收缩裂,从而产生塑性裂缝,直至应力消失。
该类裂缝为塑性收缩裂缝,是因为新浇混凝土由于施工环境温度高、湿度小,在初凝前后表面失水过快而造成。
三、砼楼板裂缝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裂缝类型甚多。
根据现场观察,结合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分析,本工程裂缝形成原因初步判定为二种,分别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局部堆载过高引起的裂缝。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又叫温度裂缝、温差裂缝。
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的规律性,多数裂缝集中在客厅的楼板的中间位置,1.1、混凝土同其它工程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的特性,尤其是工程在浇筑混凝土时气温较高,其混凝土冷却收缩变形同干缩变形一样也会在板内产生拉应力,当其最不利因素组合在一起时,容易产生楼板裂缝。
1.2、混凝土级配不当,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细砂、特细砂。
1.3、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不当,浇筑后料下沉,上下收缩不一致。
1.4、模板过于干燥或漏水、漏浆。
堆载引起的裂缝楼板的混凝土尚未达到脱模强度,在其上作业,局部位置堆放材料过高、使楼板受到振动或超过比设计的施工荷载,而造成楼板局部出现裂缝。
四、裂缝处理方法首先,对存在有裂缝的客厅位置的混凝土楼板由混凝土公司进行回弹,换算后数值符合设计强度。
对于裂缝进行观测,选几处比较明显的裂缝进行观测,在裂缝的位置用石膏封堵,每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观测,等混凝土达到28天的龄期后,观查裂缝是否扩大,如果继续扩大,请设计院对楼板承载力进行复核,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如果没有扩大,按以下几点进行处理:(1)、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只在面层进行封闭处理。
论楼面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论楼面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摘要: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现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一些改进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楼面裂缝成因防治措施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近年来在建筑中普遍设计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盖。
但从应用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尤其裂缝问题(新建工程)表现的更为突出, 基本已经成为一个较普遍的质量问题。
现就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一些分析。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是: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水泥石会产生水化热,由于构件内部和表面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就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外界的约束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引起现浇混凝土楼板收缩开裂的原因大概有以三点分别是:原材料因素、设计方面、施工方面。
1.原材料因素(1)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特别是梁板结构的板,由于混凝土的离析,上部出现富水泥浆层,收缩大,引起楼板面的不规则裂缝。
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也较大。
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为游离水的20-25%,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这些游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
(2)粗骨料用量减少和粒径减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
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3)外加剂应用不当引起的裂缝目前混凝土中外加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外加剂应用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种种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
①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好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好,将导致水泥假凝、泌水等,增加混凝土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楼板裂缝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裂缝的存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楼板裂缝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的楼板裂缝处理方案,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1.裂缝的原因分析在处理楼板裂缝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裂缝出现的原因。
楼板裂缝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地基沉降、温度变化、结构变形等。
因此,对裂缝的成因进行细致的调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补强和加固常见的楼板裂缝处理方案之一是补强和加固。
通过补强和加固可以增加楼板的承载能力,减少裂缝的扩展和发展。
补强和加固的方法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增强材料、增加梁、梁柱等结构件的数量和尺寸等。
在进行补强和加固操作之前,必须对楼板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设计,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裂缝修补对于比较小且裂缝扩展不严重的楼板裂缝,可以采用裂缝修补的方法。
修补材料可以选择聚合物修补材料、水泥砂浆等,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粘附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修补前,需要将裂缝的两边清理干净,确保修补材料能够充分填充裂缝并粘贴牢固。
4.动态监测裂缝处理完毕后,对楼板进行动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楼板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裂缝再次出现或扩展。
动态监测方法包括使用位移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进行实时测量,以及定期巡视和记录裂缝变化情况。
5.维护保养经过裂缝处理的楼板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保持楼板的清洁,定期检查裂缝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等。
另外,在楼板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超负荷使用,以减少对楼板的变形和破坏。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1.现浇楼面产生裂缝、表面龟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混凝土水灰比或塌落度过大,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b.而浇筑混凝土时洒水不够,过于干燥,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c.楼面板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保护层厚度不足,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d.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e.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某些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过早承受荷载导致裂缝。
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且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2.裂缝的预防措施我方分别针对以上产生裂缝的原因,对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出现。
a.商混站方面,由商混站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我方将提醒其充分考虑商混站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对实际操作的影响,并将现场将查看商混站提供批次商混的开盘鉴定,从源头上提高混凝土品质,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b.在混凝土浇捣前,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c.规范楼板内预埋电管高度,杜绝三层甚至以上电管集中叠加,使其有充分的保护层,减少表面开裂。
d.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及时用薄膜覆盖保温,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认真养护,减小强风和烈日曝晒的影响。
e.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
杜绝由于过早荷载作用原因引起的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该区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减小裂缝的发生。
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汇总)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又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假如借助仪器,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析就可以读出正确的结论。
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字形向外延伸。
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
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
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楼面裂缝原因与防治措施
浅析楼面裂缝原因与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中,我国的建筑业也在改革的春风的吹拂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往往会出现质量上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设计、施工等方面浅析一下有关楼面裂缝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楼面裂缝;原因;防治措施1 引言当前因房屋裂缝问题,时常有消费者与开发单位发生矛盾,给双方都带来了不和谐因素。
要想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我们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认真分析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才能有效地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以及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裂缝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2.1 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根据实践检验,认为作用较小。
其原因是放射形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大(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末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二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下压,减少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时钢筋弯头容易翘起造成平复困难,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2.2 加强商品砼的质量控制(1)对商品混凝土,首先选择质量信誉好的混凝土搅拌站,审查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混凝土质量证明,了解其生产能力,运输能力、生产管理情况,材料质量、配合比计量情况,必须做好商品混凝土的管理控制工作。
论楼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论楼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多数居住商品房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房屋建设属于手工活,工序较多,受各种人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且日益增多。
伴随这种缺陷带来的是建筑结构的渗漏、钢筋的腐蚀、混凝土出现碳化等现象,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少使用年限。
因此,如何有效避免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成为建筑业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
标签:楼面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措施一、楼面裂缝产生原因(一)施工方面的原因(1)预拌混凝土通过泵送的方式运至浇筑点,其坍落度较大,便于流动,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少,砂浆多,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水分蒸发,体积干缩,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混凝土楼板浇捣后,使用磨光机提浆抹平,经过多次抹平收光,表面泛浆,细骨料大量上浮,形成含水量较大的砂浆层,在户外暴晒下,水分快速蒸发,形成碳水化收缩,使楼板表面出现不规则的龟裂。
(3)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建设周期,难免会赶工期抓进度,在楼板混凝土刚浇筑完,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1.2MPa,就上人任意踩踏。
在混凝土浇筑后24h 内或终凝前就开始在楼板上搬运材料,用塔吊吊运钢筋、钢管、模板等,并集中堆放,过早加荷和吊运产生的极大振动力,将使楼板出现无规则且不可闭合的裂缝,即永久裂缝。
(4)商品混凝土生产前,需要对混凝土骨料进行级配,但是在级配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使用的细骨料过多,导致混凝土含泥量与粉砂过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降低钢筋混凝土楼板抗裂性能。
并且骨料中的含泥量过大,水泥浆的收缩性将进一步扩大,这就使得骨料与水泥浆无法进行有效的结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也就由此产生。
(5)养护不合理也是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养护太早会使混凝土的胶结能力受到影响,且此时浇水容易冲坏混凝土表面。
养护太迟,混凝土表层水分已蒸发,混凝土凝固硬化过程中缺少水化水,体积急剧收缩,使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楼面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混凝土楼面出现了裂缝,给正常使用和美观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一、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
1.施工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时,如未按规范操作,如水泥与骨料配比不合理,搅拌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2.温度变化: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膨胀性材料,当温度变化过大时,会引起混凝土楼面开裂,如夏季高温天气,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夜晚温度下降,产生收缩应力,导致开裂。
3.荷载变化: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荷载变化过大,也会导致混凝土楼面开裂,如重物过度集中于某一区域,楼面就会出现裂缝。
4.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不均匀也是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原因之一。
二、混凝土楼面开裂的处理方案
1.大面积开裂:如果混凝土楼面出现了大面积的开裂,就需要进行重新铺筑,使用新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修补。
2.局部开裂:如果混凝土楼面只是出现了局部开裂,可以进行开裂处的修补。
首先,清理裂缝处的灰尘和杂物,然后用专用的胶水填充裂缝处,等待胶水干燥后再表面打磨,使其与周围地面平整。
3.桥式吊车:如果混凝土楼面出现了大块的开裂,可以使用桥式吊车或其他吊装设备进行拆除,然后重新铺筑混凝土。
4.地基处理:对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混凝土楼面开裂,需要
进行地基处理。
首先找到地基沉降不均匀的原因,然后进行加固或重新铺设地基。
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楼面再次出现开裂。
总之,混凝土楼面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但只要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就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混凝土楼面重现美观和耐用。
楼板裂缝的处理方案
楼板裂缝的处理方案楼板裂缝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可以是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地基沉降等原因所引起。
楼板裂缝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观,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1.确定裂缝原因首先,需要对楼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和分析,找出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
只有明确了原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2.消除原因根据裂缝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问题。
例如,如果是由于建筑物结构问题引起的裂缝,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工作;如果是施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裂缝,需要重新施工;如果是地基沉降导致的裂缝,需要采取加固地基的措施等等。
3.裂缝处理材料选择在处理楼板裂缝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修复。
常用的裂缝处理材料包括聚合物修复剂、环氧树脂修复剂、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的可靠性、耐久性和与原材料的兼容性等因素。
4.增强和填充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增强的方式来加固。
一种常用的方式是使用钢筋网和玻璃纤维布等材料进行增强,将其粘贴在裂缝处,然后涂抹厚度适当的修补材料。
同时,需要注重细节处理,确保修补材料与原材料之间的连接牢固。
5.防护措施在进行楼板裂缝修复之后,应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以避免裂缝再次出现。
例如,可以对楼板进行适当的加固,增加楼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进行地基加固,保持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做好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分渗入楼板等。
总的来说,处理楼板裂缝需要从原因分析、消除原因、材料选择、增强填充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方案来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最重要的是,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裂缝问题进一步扩大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楼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2裂缝 成 因分 析 1 水灰 比的变 化对 混凝 土强 度 的影 响十分 明显, 、水 泥 、外加 剂用 量 . 水 的变化 , 将直 接 影 响到混 凝 土 的强 度 。大流 动 性 的混 凝土 , 其塑 性 收缩 值 为 2 0× 1 : 0 0 中等流 动性 的混 凝土 , 其塑 性收 缩值 约为 (0 0 ) l- 。表 6  ̄1 0 × 4 O 现 较 明显的 是, 满足 坍落度 大 、流动 性好 的泵送 条件 的混 凝土 , 易产生 粗骨 较 料 少 、砂 浆 多 的现 象 , 混凝 土 脱水 凝 固时 较易 产 生 塑性 收缩 裂缝 。 2 施工过 程 过分地 振捣 混凝 土 , . 使粗骨 料沉 落, 水、 空气被 挤 出, 混凝 土 因泌 水而 形成 表面 砂浆 层, 较下 层混凝 土 干缩性 能快 , 水分蒸 发后 容易 形成 塑 性收 缩裂缝 。 3模 板 、 层在浇 筑 混凝土 前淋 水不 足, 筑混 凝土 后, . 垫 浇 因模 板 的吸水 量 大, 使 混凝 土 收缩 产 生 塑 性收 缩裂 缝 。 致 4 楼面工 程 施工 中各 工种 交叉 作业 , . 楼面 负 筋位 置 的正确 性难 以得 到保 证, 经踩踏 后 会使钢 筋 弯 曲、变 形, 降低 了部 分板 负筋 的有 效 高度 , 该位 置 使 钢筋混 凝土楼 板上 部的抗 拉能力大 幅 降低, 从而 导致 该部位混 凝土 楼板 出现裂 缝 。 5 浇筑 混凝土 后 的过 分抹平压 光, . 会使 较多 的细 骨料浮 到混 凝土 表面, 形 成含水 量很 大 的水泥浆 层 , 气 中的 c 空 O 与水 泥浆 中 的 C (H a O ) 生反应 生成 发 C C 在浇 筑硬化 后 期 ( 6 之 后) a O, 5d 引起 混 凝土 的 明显收缩 ( 即碳 化 收缩) 导 致 , 混凝 土 楼 板 出现 裂 缝 。 6 混凝土 的保湿养 护对其 强度增 长及其他 性 能的提高十 分重要 , . 特别 是早 期的妥 善 养护 可 以避 免 表 面脱 水, 大量 减 少 混凝 土 初期 收 缩裂 缝 的产 生 。 并 过早 的养护 会影 响混凝土 的胶 结能力 : 而过迟 的养护 会 因风吹 日晒使混 凝土表 面 的游离 水分 蒸发 过快 , 水泥 因缺乏 必要 的水进 行 水化, 而产 生急剧 的体 积 从 收缩 。据 资 料报 道 , 当混 凝土 表面 的水 分蒸 发 率> .5 g m・ 0 k / h时, 混凝 土 体积 将 急剧收 缩 。此 时的 混凝 土 因早 期强 度低 , 能抵 抗 体积 收缩 应力 而产 不 生开 裂 。特 别是 在 夏 、冬两 季,由于 昼夜 温 差较 大, 养护 不 当最 容 易 产生 温 差裂 缝 。 7 在混凝 土未达 到规定 强度时 就提前 拆模, . 或是在 混凝土 未终凝 前就上荷 载等 , 都会 使 混凝土 楼 板产 生弹 性变 形, 导致 混凝 土在 强度 较低 时就承 受 压、 拉、弯 应 力, 致使 混 凝 土楼 板 内产 生裂 缝 。对 于 大跨 度 的混 凝 土楼 板, 了 除 其总收缩 值较 小跨度 的混凝 土楼板 要大 的不利 因素外 , 更容 易在 强度 不足 的情 况 下, 受材 料 吊卸冲 击振 动等荷 载 的作用 而 引起不 规则 的受 力裂 缝。 这些裂 缝 旦 形成 就难 以 闭合 , 成 永 久性 裂 缝 。 形 8温 度裂 缝 的形成 原因及 形态特 征 砖混 结构 是 由水 泥砂浆 或混 合砂 浆等 . 胶凝 材料手 工砌筑 粘土 砖作为 竖 向承 重体 系, 筋混凝 土 ( 制或 现浇) 钢 预 楼盖 作 为 水平承 重体 系 。由于钢 筋混 凝土 线膨 胀系 数 比砖砌 体 的线膨胀 系 数近似 大 倍 。又 由于屋 面板 与墙 体 的温 差较 大, 炎热 的夏 季, 面板 的温度 可达 到 在 屋 6 ̄ 0 C甚至 更高 , 而相 应 的砖墙温 度 仅为 3  ̄3 ℃ 。造 成屋 面板 的温 度变 形大 0 5 于墙 体 的温 度变 形 , 在砖 墙 顶部产 生 了剪应 力, 当砖 墙 内承受 的主 拉应 力超 过 砖砌 体抗 拉强度 时, 体就 会产 生裂 缝 。如 果墙体 水平 灰缝 的抗 剪强 度较 高, 墙 该主拉 应力 将使墙 体 产生八 字 形斜裂 缝 : 如墙 体水 平 灰缝抗 剪 强度很 差, 墙体 则会 出现水 平裂 缝或 水平 包角 裂缝 。八字 形斜 裂缝 一般 出现 在顶 层墙 身两 端 的 1 个 开 间 内, 时可 能发 展到 房屋 长度 的 1/3 右 。这种 裂缝 多产 生 ~2 有 左 在 内外 纵 墙上 , 横墙 上有 时 也会 产 生, 裂缝 一 般 呈对 称形 。房屋 两 端有 窗 口 时, 则裂缝 常通 过 窗 口两 对角 。斜裂 缝一般 仅 顶层有 , 严重 时 可能发 展至 下几 层 。水平 裂缝 的特 征 是 : 位于平 屋 顶下 或 屋顶 圈梁 下 2 皮 砖 的灰 缝 中, ~3 裂 缝 一般 沿 外 墙顶 部 分布 , 端较 为 严 重 。 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楼面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砼;楼面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现浇钢筋砼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多。
现浇结构楼屋面板的裂缝,也成了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的恒、活载)引起的裂缝;2.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变化、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干缩)引起的裂缝;3.化学因素(包括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炭化,化学反应膨胀等)引起的裂缝;4.施工的操作(如制作、拆模、养护、材料的堆放、运输、吊装等)引起的裂缝。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在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由变形(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约占80~85%,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结构性裂缝,实际工程中很少见,正常情况下设计均能满足。
现从设计、材料、施工三方面分析其形成机理及控制。
1 设计中的易形成裂缝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
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宜适当提高。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裂开,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尤其屋面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混规》50010-2002第10.1.7条”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按放射状布置”,这说明此部位也易形成裂缝。
2 商品砼的性能影响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泵送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塌落度大,水泥用量大,砂率大,但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为降低成本而参加大量粉煤灰代替水泥,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
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
这种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但易在砼构件浇筑后表面形成10~15mm素水泥浆在强烈风、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下现浇混凝土表面水分迅速蒸发,产生收缩应力,从而形成表面裂缝。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不能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只是为追求最大利润单方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3 施工中易形成裂缝部位
楼面裂缝还有较常见的三类:一类是钢筋位置变动引起的,另一类是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产生的,第三类为施工堆载引起的。
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如下几项:
3.1楼面上层钢筋网移位及其变形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
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
而这双重作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下层钢筋位置间距施工时基本能保证,本文不再介绍。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较大难题。
其主要因为施工时上部钢筋被采弯、踩倒,导致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宜设置钢筋小马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太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由于每个工程包含多个工种,各工种
交叉作业,难免因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钢筋被大量踩踏而导致变形。
3.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形成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上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所以管线应尽量分散布置。
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管线的敷设走向又不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以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能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3.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形成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矛盾。
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
因此当楼层砼浇注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而这段时间砼强度正在较快上升,这样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
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问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出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3.4楼面砼不及时养护导致裂缝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
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3.5移动裂缝
模板强度或刚度不足,尚未凝固的混凝土在自重和振动器作用下,很容易因变形而引起裂缝。
3.6结构裂缝
结构设计考虑不周,例如钢筋用量不足、配筋错误、地基不均匀下沉、超荷载、过度振动(例如地震)等。
都会使混凝土拉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
尽管砼楼面裂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以上对砼楼面裂缝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设计、材料、施工三方面作手来控制裂缝的产生:选用商品混凝土时应货比三家,确定信誉好的厂家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建立的严格的控制体系控制好混凝土的用水量,同时订购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能片面压价。
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对商品混凝土质量要求,导致楼面收缩裂缝多。
施工时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安排好各专业工钟间交叉作业时间,以保证各专业有足够时间来认真组织本专业人员施工,使预埋管线及钢筋等足额到位已达到避免裂缝出现的目的。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至少24小时后,可做一些测量、定位等准备工作,大宗建筑材料必须在第3天方可进行吊运从而减轻对前期混凝土的扰动,避免裂缝形成。
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对其强度增涨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尤其是早期的养护可避免表面脱水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4 结束语
通过对砼楼面裂缝的分析与控制,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控制裂缝的产生,使住宅工程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高亮《.楼面裂缝的分析与防治》.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8.
[2] 罗福午,土木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戴永新.应用商品砼建筑楼面板裂缝产生的施工防治.[j].广西城镇建设.2011(11).
[4] 张雪静.砼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0(19).
[5] 张大伟.全现浇砼楼面裂缝防治措施.[j].赤峰学院学
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