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社会心理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2. 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规范3. 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4. 社会群体和领导与权力5. 社会冲突和社会支持6. 社会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授课,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讨论社会心理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社会心理学课题进行研究和论文撰写,占总成绩的4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社会心理学导论》参考书目:1.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2.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3. 《社会心理学实践与应用》以上为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能够全面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祝学习顺利!。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课程简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1.2 课程目标-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和解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1.3 重要概念和术语- 社会认知- 社会影响- 自我概念- 团体行为- 社会认同- 群体动力- 个体差异第二章:社会认知2.1 感知和注意力- 知觉选择和过滤- 外貌与印象形成的关系- 面孔识别和情感表达2.2 认知结构- 知觉分类和知觉整合- 语言和符号的作用- 认知模式和认知错觉2.3 社会记忆- 创新与遗忘的模式- 情景记忆与自传记忆的影响- 记忆的重构和失真第三章:社会影响3.1 社会认知与信念- 个人信念形成的因素- 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个体差异对信念形成的影响3.2 社会规范与行为- 社会规范的定义和类型- 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 遵守和违背社会规范的动机3.3 权威与顺从- 驯化和自我约束的作用- 权威对个体的影响机制- 权威与顺从的伦理问题第四章:自我与他人4.1 自我概念与认同-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变化- 社会比较与自尊的关系- 文化背景对自我认同的影响4.2 社会影响下的自我- 社会规范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 群体认同与个体认同的冲突- 社会隔离与社会关系的建立4.3 亲社会行为- 利他主义与合作行为- 助人行为的动机和心理机制 - 社会支持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第五章:群体与团体行为5.1 团队协作与领导- 小组动力学和决策过程- 领导风格与效果- 群体智慧的发挥和限制5.2 群体冲突与合作- 社会标签与群体划分- 群体冲突的原因与解决- 合作与竞争的心理机制5.3 群体心理与社会变革- 集体行动与社会动员- 社会变革的心理机制- 社会运动的影响与后果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的应用6.1 广告与销售- 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 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因素 - 广告设计与消费心理6.2 团队管理与人际关系- 团队建设与绩效管理- 冲突解决与团队合作- 员工满意度与组织行为6.3 社会心理学与法律- 证人证言与法庭决策- 犯罪行为的心理学解读- 死刑与司法公正第七章:心理健康与幸福感7.1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社交关系与心理疾病预防- 心理健康的风险与防范- 社会支持的种类和效果7.2 心理幸福感的要素- 满足需求与主观幸福感- 情绪调节与积极心态- 幸福感的预测因素和心理机制7.3 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积极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 幸福感的培养和维护- 幸福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第八章:总结与展望8.1 课程回顾与总结- 重要概念和理论的复习- 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8.2 社会心理学研究趋势-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 技术进步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8.3 实践应用与个人发展- 社会心理学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个体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学术研究与社会问题的关系以上为《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

社会心理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社会心理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介绍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实践教学大纲。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社会心理学概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发展、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2)社会认知:探讨个体如何认知他人、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3)社会影响:分析社会规范、群体压力、从众、服从等社会现象;(4)人际关系:研究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冲突等;(5)社会动机与行为:探讨个体在社会情境下的动机、行为及影响因素;(6)社会心理疾病:介绍社会心理疾病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方法;(7)社会心理学应用:分析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2. 教学安排(1)实践教学总学时:32学时;(2)实践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3)实践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认知;第5-8周: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第9-12周:社会动机与行为、社会心理疾病;第13-16周:社会心理学应用。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评价1. 实践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讲解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机构,了解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实验操作: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占总成绩的40%;(2)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占总成绩的60%。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学分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和他人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一)社会心理学概述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3、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二)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认知的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3、社会认知的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4、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社会态度1、社会态度的定义和构成2、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社会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3、社会态度的测量量表法行为观察法生理反应测量法(四)社会影响1、从众从众的定义和类型从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众的实验研究2、服从服从的定义和类型服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服从的实验研究3、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社会促进的定义和类型社会促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社会抑制的定义和原因4、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的定义和表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五)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点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建立的阶段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3、人际关系的类型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恋爱关系职场关系4、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定义和类型人际沟通的障碍和技巧(六)社会行为1、助人行为助人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助人行为的培养2、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侵犯行为的控制3、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七)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2、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领导行为与团队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3、营销领域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消费者行为与广告宣传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4、健康领域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疾病预防与康复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学科性质、目的和教材1.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心理学学科。

它将个人视为一个与周围社会紧密关联的对象,试图揭示个人社会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内在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规律。

社会心理学是兼具基础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学科,但其基本特性仍然是实验学科。

2.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形成的内在社会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行为自觉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研究社会心理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人、理解人,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3.教材本课程建议使用XXX教授主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版)作为主要教材。

由于本教材涵盖了完整的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体系,难以逐章深入和展开。

因此,主讲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特点和专业定向的学生的特点,有所取舍,并选择10章左右作为重点。

本课程不仅体系完整,而且各章节都有现成包括全部图表的PPT和教学设计,并配有练题和最新的重要参考资料,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量可以减轻。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不同学校对本课程的目标设计,任课教师需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对自己的教程进行具体设计,明确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与排序、单元或章节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工具的使用或开发等。

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广泛应用性,开设这门课程的机构种类繁多,任课教师面对的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同,各学校安排的教学时数也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教学设计,不能仅仅依赖于教科书作者的课程设计。

一般而言,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生需要先研究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基础课程;二是学校安排的课时一般不少于54学时,即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教学时间。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一是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架构和基本概念,能独立解答本课程中各章的练题;二是引导学生熟悉社会心理学系统研究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并就某个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假设,并设计社会心理学研究计划,熟练处理研究中的变量关系;三是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运用学科的理论原理,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社会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231007(二)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Psychology(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专业(四)课程性质: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

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其前导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

(五)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从众行为、侵犯行为、群体心理、大众心理等。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54 学时分数: 3 学分(八)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方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上课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以及理论任务。

教学时数:4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二、社会心理学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2、社会认知理论3、精神分析理论4、符号交互作用理论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1、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大众社会心理2、应用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任务一、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任务二、社会心理学的实践任务1、社会生活各领域需要社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3、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要注重社会效益考核要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学科性质(了解)、基本理论以及理论任务(了解)。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旨在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本课程旨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认知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研究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社会心理现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社会认知:介绍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注意、记忆和知觉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 自我与自尊:探讨个体对自我认知和自尊感的影响,介绍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3. 聚焦他人:研究人们对他人的认知、评价和情感,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比较。

4. 情感与情绪:介绍情感和情绪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探讨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的策略。

5. 团体行为: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包括合作与竞争、领导与权力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6. 人际关系:介绍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亲近关系、友谊和爱情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7. 社会影响: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的压力和影响,包括社会规范、权威和群体思维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8. 心理健康与幸福:探讨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介绍心理干预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以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社会心理现象。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5. 课堂演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加深对社会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等。

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社会心理学 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 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社会心理学导论: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以及理论任务。

2. 社会化与自我认知:探讨社会化的概念、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的理论;自我的概念、自我的心理成分。

3. 社会认知:介绍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印象形成的基本因素、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4. 社会态度与社会动机:理解社会态度的概念、社会态度的理论、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社会态度的测量;社会动机的概念、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应用态度改变的理论和原理,减少偏见和歧视,增加合理动机。

5. 人际关系: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测量。

6. 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理解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的概念、助人行为与侵犯行为的控制。

7. 群体心理:探讨群体的概念、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流行、流言、舆论。

8. 社会心理学与生活:了解社会心理学在偏见、性别角色、健康、管理、教育、犯罪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课程大纲还包括教学时数和教学方式等内容。

教学时数通常为54学时,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自主理解,学会观察社会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心理意义。

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为主要内容,试题中识记、理解、应用题的比例一般按15%、35%、50%安排,难易程度一般按容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安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大纲内容可以根据学校或机构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背后原因,以及社会互动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部分: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它研究人们是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的。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1 社会知觉:介绍人们如何通过感知和解释他人的外貌、行为和语言来形成印象。

1.2 社会推理:讨论人们如何使用逻辑和推理来解释社会现象,并探讨认知偏差和错误的原因。

1.3 社会记忆:研究人们是如何记忆和回忆社会信息的,以及记忆对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部分: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2.1 社会规范:介绍社会规范的概念,包括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期望,并讨论人们是如何遵守或违反规范的。

2.2 社会压力:探讨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应对社会压力。

2.3 社会影响力:研究权威、社会认同和信息传递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并讨论社会影响力的机制。

第三部分: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它研究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3.1 群体决策:介绍群体决策的特点和机制,讨论群体决策的优势和劣势。

3.2 群体合作:探讨合作和竞争对群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以及促进合作的策略。

3.3 群体认同:研究群体认同的形成和维持,以及群体认同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第四部分:社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4.1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讨论社会因素对健康和幸福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健康和幸福。

4.2 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研究教育环境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来改善教育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心理学
英文名称:S ocial Psychology
课程编码:1411011B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了解和说明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

是一门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心理学学科。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对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社会心理的探讨,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人的行为,并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特点有所把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与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观
二、认识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社会心理观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
第二章社会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3、联系社会的要求思考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
一、什么是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种类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教师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四、同辈集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五、大众传播工具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章自我意识
[目的与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二、自我美化
三、自我表现
第四章社会认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认知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2、了解与掌握印象形成的方式与心理效应
3、了解与掌握行为归因的理论
4、掌握非语言行为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三、社会认知的过程
四、社会认知的种类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社会认识的心理效应
二、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的定义
二、对行为的归因解释
三、几种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四、归因偏差
第五章社会态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态度的内涵、功能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2、掌握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及测量方法
3、了解社会态度理论,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追求事业成功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定义及特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三、态度的组织原理
四、态度与行为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第六章从众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社会影响中从众、服从行为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第一节从众
一、从众的内涵
二、从众的实验研究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
第二节服从
一、服从的概述
二、有关服从的实验研究
三、影响服从行为的因素
四、增强服从行为的方法
第七章群体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定义
二、群体的分类
三、几种重要群体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群体活动的内在机制
一、群体的内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群体压力
四、群体的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定义
二、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三、群体决策对个人的影响
第八章社会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儿童的侵犯行为
2、理解人际吸引及其影响因素
3、理解利他行为、以及如何增进利他行为
第一节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及其理论解释
二、侵犯行为性质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四、对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第二节人际吸引
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二、小群体人际吸引的研究
第三节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及其旁观者效应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三、对利他行为的促进
四、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小组参与式讨论;课外阅读
五、课程考核
课后作业30%;课堂讨论30%;期末考试40%
六、学时分配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2000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1997年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2003年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执笔教师孙改仙王莉萍教研室主任张玉琴教学系(部)主任郭红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