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心理学发展史

心理学发展史

心理学发展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通过对人类思维、感觉和行为的研究,试图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自心理学的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探索。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基准,简要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古代心理学的发展古代心理学主要是对人类思想和心灵的观察和研究。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心灵和思维过程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心理学的初始形式”,他通过对思维、感觉和记忆的研究,提出了认知过程的观点。

此外,各个宗教对心灵、灵魂和心灵世界的本质也有所贡献。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开始与哲学和解剖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伴随着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对大脑与思维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家如伽利略、达芬奇等,通过对人体结构的观察,探讨了感知的过程以及认知的基本原理。

三、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心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并形成不同的流派。

威廉·詹姆斯是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功能主义”观点,强调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另一位重要人物,他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此外,行为主义、结构主义等学派的兴起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行为主义的盛行与反思行为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盛行,并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忽视内心世界的探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行为主义的限制和局限性开始产生疑问。

人们开始意识到行为的背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逐渐回归到内心体验的研究中。

五、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成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的思维、知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

通过研究人类思维的结构和运作方式,认知心理学试图揭示人类心智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涉及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如何被社会环境塑造,以及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并对他人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早期的观察研究到现代的实验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对人类行为和个体差异的观察研究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个体如何被群体影响以及整体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早期的研究者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个体行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记录,以及对群体动力的观察,逐渐得出了一些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兴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在20世纪上半叶,社会心理学家开始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控制变量和操纵条件,可以更精确地研究人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这些实验研究为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进一步发展,重点转向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框架,旨在理解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决策和反应。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个体内部的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会引起主观不快和不稳定的行为,通过解决认知不协调来增加个体的稳定性。

这些理论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社会心理学进一步融合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如社会学和人类学。

社会身份理论和群体认同理论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理解个体与特定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通过归属感和认同感来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同时,社会心理学也开始关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如偏见、歧视、合作与竞争等,探究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到了21世纪,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取得了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研究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大规模的数据,从而加深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理解。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和现代社会心理学。

早期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它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人类的思维和感知过程,探索人类内心的奥秘。

在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主要从实验和观察的角度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如注意力、意识和记忆等。

然而,早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群体心理学逐渐兴起。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群体的心理现象,如群体决策、社会规范和集体行为等。

在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了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其中著名的研究包括阿斯奇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和斯坦福监狱实验等。

这些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的从众行为、权威影响和集体责任等心理现象。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心理学开始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人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在这个阶段,社会心理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探索了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认同、社会冲突等多个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组织管理、社会政策等领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社会影响理论为广告商和营销人员提供了塑造消费者行为的策略;社会关系理论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了促进员工合作和团队建设的方法。

总的来说,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和现代社会心理学三个阶段。

从关注个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到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优选)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优选)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2020/8/18
6
桑代克:饿猫逃出迷笼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试误 说;动物学习的 三大定律:练习 律,效果律,准 备律。
2020/8/18
7
斯金纳:饿白鼠在迷笼中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强化的不同方式。
2020/8/18
8
2、模仿论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提出。
理论观点:
1.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 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 程
2.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B = f (P,E)。
应用:讨论与解决电视等媒体的消极影响。
收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
2.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公平和互惠方能是相互作用 长期保存。
2020/8/18
15
R/C=R’/C’,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比较平衡,交往继 续;
R/C>R’/C’,内疚感,想方设法采取补偿行为;
R/C<R’/C’,抱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 (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8/18
5
一、行为主义学派
1、刺激-反应理论
代表人物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
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
理论观点:
1.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强调 刺激和反应质检的联结,故称联结理论。)
2.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为强化作用而得到加强。 (故称强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演示文稿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演示文稿
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社会因素引起 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第四页,共78页。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层面: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等 (二)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
(四)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等。
一、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沃尔特斯) 基本观点与学习机制:社会行为通过学习获得:联想、强化、模
仿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和缩小代价,认为趋利避害是人
的本能之一,提出五个普遍性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德) 人的社会行为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符号),而且是在互动(内、
外)过程中实现
第二十一页,共78页。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 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形成对他人印象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先入为主)与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以点代面) 3、刻板印象(凝固化)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平均、加权平均、 中心品质
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
(一)概念: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二) 作用
第十九页,共78页。
4、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
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 )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调
C、角色不清
D、角色间冲突
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
6、詹姆斯(198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 )
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

心理学发展史

心理学发展史

心理学发展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经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历程。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对心理学的发展史进行概括和分析,以全面展示心理学在人类认知和理解上的进步和变化。

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心理思想在古代,人们对心理活动的理解主要借助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灵魂”概念,认为灵魂是人的精神和人格的根基。

而古印度则有梵我两分说和轮回转世等宗教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灵活动。

然而,在这个时期,“心理学”并没有独立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启蒙时代的心灵观念启蒙时代,人们开始更为关注人类自身的认知和心理现象。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强调了思维对个体存在的重要性。

此外,英国哲学家洛克通过对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切知识源于经验”的观念,对后来的经验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理学的建立与实验心理学的兴起19世纪下半叶,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崭露头角。

德国的威廉·旧金斯和美国的约翰·华生分别在心理学的成立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旧金斯致力于建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心理反应”的概念,推动了心理学从观察和描述向实证研究的转变。

华生则开创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研究重点聚焦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精神分析学派的出现20世纪初,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主张人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可以从潜意识的角度解读。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心理治疗领域。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继兴起,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提出“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等概念,对人的心理成长和幸福感产生了重要影响。

认知心理学则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研究人脑的认知机制和心理活动的结构。

当代心理学的多元化进入21世纪以来,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行为遗传学、神经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新兴学派纷纷兴起,为我们对心理学的认识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心理学的发展史:从早期行为主义到当代认知科学

心理学的发展史:从早期行为主义到当代认知科学

心理学的发展史:从早期行为主义到当代认知科学观察、探索和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领域被称为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行为主义到当代的认知科学。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史,并列出相关的步骤。

1. 早期行为主义(20世纪初)- 行为主义者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非内在的心理过程。

- 波普尔、沃森和斯金纳是早期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

- 实验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使用动物实验进行心理学研究。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0世纪初)-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意识受潜意识驱动,潜意识是人类心理过程的核心。

- 精神分析学强调儿童时期的经历和无意识冲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人本主义与行人发生(20世纪中期)-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性。

- 罗杰斯和梅洛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致力于关注和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存在意义。

- 行人发生理论试图解释个体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形成人格的发展。

4. 认知科学的兴起(20世纪后期至今)- 认知科学研究个体的感知、思考和决策过程。

- 图灵和维纳是该领域的重要代表,他们使用计算模型来理解人类思维。

- 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计算建模和脑成像技术。

5.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治疗。

-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学过程,以改善教育实践。

-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关注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和员工行为。

-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与变化。

6. 跨学科研究- 心理学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如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

- 神经心理学研究神经系统如何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

- 进化心理学研究心理特征和行为如何通过进化形成。

- 文化心理学关注文化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

从早期的行为主义到当代的认知科学,心理学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人们对思维和行为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探索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感知、态度、偏见和行为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对人类行为的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探索。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独立发展。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开始涉及更多与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相关的议题,如社会动力学、群体心理学和社会认知。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议题包括群体决策、群体行为、社会认同、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问卷调查、观察和纵向研究。

实验方法通过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人类行为。

问卷调查则通过向受试者提问来收集数据。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纵向研究则通过长期跟踪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行为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社会心理学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解释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感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

•认知失调理论是指当个体持有矛盾的态度或观点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会努力寻找减轻这种不适感的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时,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认知策略和处理方式。

•自我感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外界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内在状态和特点。

•社会影响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并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实践和应用有着广泛的影响。

(优选)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优选)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观察学习的过程
第四十页,共129页。
1,注意过程
• 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对示范者的行为不注意 就无法习得行为,
• 影响注意因素:1,行动本身的特征。 2,观察者的认知特 征。 3,观察者和示范者的关系。 4,榜样的特点。
第四十一页,共129页。
2,保持过程
• 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即将示范行为以 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
---班杜拉后来回忆中学时代
第五页,共129页。
(三)学 术 生 涯
1 1953年,班杜拉结束了博士实习训练,来到斯坦福 大学的心理学系
2 20世纪50年代,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心理问题研究

3 20世纪80年代初步形成社会认知理论
4 80年代中期以后,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六页,共129页。
三元交互决定论
理论的提出:
1. 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
(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决定的)
2. 对特质理论的批判
(行为是特质决定的)
• 对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
(环境决定论)
第十六页,共129页。
三元交互决定论
(p)内部认知因素
行为 (B)
(E)环境
第十七页,共129页。
1P E
个人因素
环境效应
(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等)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观察学习的作用
1. 认知个性的形成。 2.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 3.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塑造。
第五十页,共129页。
观察学习的应用
1. 为教学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及教学演 示,使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优秀学生,优秀科学家或成功人士做榜样。 产生激励鞭策的力量。
3.教师要为人师表。如身教胜于言教。

深度分析社会心理学现状

深度分析社会心理学现状

深度分析社会心理学现状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等方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起源于20世纪初。

在其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逐渐揭示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社会心理学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社会心理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揭示社会心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四、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在组织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五、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社会心理学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社会心理学将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探索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深层次规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六、结语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对于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本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希望社会心理学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04
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研 究将成为未来社会心理学的一 个重要方向,探讨文化差异对 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02
新技术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人 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社会心 理学将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验和 研究,探索新的心理现象和社 会行为。
03
心理健康与福祉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确立
学科确立
社会心理学学科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确立,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术组织
成立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的学术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下的社会心理学分会。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通过实验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压力实 验。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观察法
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互动。
究。
社会影响与群体动态
随着情感科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学也开始关 注情感如何影响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环境如 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网络心理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心理学成为新的研 究领域,探讨网络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和心理 过程。
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际关系与沟通
社会心理学在改善人际关系、提 高沟通效果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例如在团队协作、冲突解决 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目录
• 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01
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前科学时期
01
人类对社会心理现 象的观察和思考
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观察和思 考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行为、 社会影响等。
02
哲学社会心理学在早期阶段主要基于 哲学思辨,探讨人性、社会秩序 和道德等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学科:社会心理学题目:社会心理学发展史班级:13级财政金融系财政学本科一班学号:130112130姓名:傻笑笑发展历程回顾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根据其发展程度和所涉及领域可以为其划分阶段,我根据自己的所学和理解,把其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

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

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

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

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心理学发展史

心理学发展史

心理学发展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史,并简要介绍主要的里程碑事件和学派理论。

一、古代心理学观念的萌芽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期的哲学家、医学家和宗教领袖对人类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有关思维、感知和记忆的理论,他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类智力和感知能力方面。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心理学的奠基者在近代,心灵哲学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笛卡尔、洛克等哲学家对心灵和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提出了关于人类思维和知觉的理论。

然而,将心理学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的先驱是德国的威廉·旧日莱和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

旧日莱被誉为心理学之父,他在1860年代提出了“心理学”的概念,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培根则创立了经验主义学派,强调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得知识。

三、行为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导学派。

行为主义者将心理学定义为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并主张通过实验证据和条件反射等定性研究方法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伊万·帕夫洛夫是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实验和研究在教育、军事和临床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心理动力学与无意识20世纪早期,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派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心理动力学理论提出了“无意识”和“潜意识”等概念,强调人类内心深处的冲突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境解析和精神分析等。

他对于性格、性欲和心理障碍等领域的贡献使得心理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兴起,这两个学派强调个体的人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内在目标和选择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和“人性需要”等理论,对人类行为和幸福感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讲课文档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讲课文档
2、自我的结构 (识记) ①.物质自我(其它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②心理自我 -----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
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③社会自我 -----是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 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 被其意识到)的层面;
3、新精神分析论:
①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②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第七页,共24页。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化概念(识记) ------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3.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性原因
控制点理论(个体归因倾向理论)(20世纪50、60年代罗特)
归因原则:
①不变性原则 ②折扣原则 ③协变原则(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凯利归因理论
三维理论: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
①.特异性信息 ②.共同性信息 ③ .一致性信息
影响归因的因素:
③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 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4、政治社会化: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爱国意识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P111)
第九页,共24页。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
角色失调(领会)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优选)社会心理学()

(优选)社会心理学()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其主要贡献是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教 科书,这是自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第三本有重大影 响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奥尔波特把实验研究取 向带到社会心理研究中,这种研究一直传承至今
第二此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 现出以下特征:
墨菲(G.Murphy)夫妇出版了《实验社会心 理学》(1931)。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 立,社会心理学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20世纪30、40年代是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一个 时期,该时期出现了许多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的著名学者:
瑟斯顿(L.Turstone,1928),李科特 (R.Likert,1932),他们在态度测量的研究方面做 出了卓越的贡献。
(优选)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 述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有
密切的联系。 〔美〕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
〔英〕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1908年先后出版。
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 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 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1908 年社会心理学两本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 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描述行为
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美国社会学会(ASA)的《社 会心理学季刊》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E.P.Hollander,1976)的 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 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因效应
• 吉姆放学后,独自一人离校,在阳光明媚的马路上,
他走在背阴的一边。路上他见到了头天晚上认识的女 孩,他穿过马路走进一家糖果店。点钟学生很多,有 几个人他认识。他静静等到店员看到他,卖给他东西。 他坐在旁边喝完饮料就回家了。
• 吉姆去买文具,与两个朋友一起边走变晒太阳。他走
进一家文具店时,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店员招 呼,一边和熟人谈话。出商店时,他又停下来与来买 东西的同学聊天。离开商店时,遇到了头天晚上结识 的女孩。吉姆与她说了会话才去学校。
第二节 社会知觉
• 唐纳德花了很多时间来寻找他所谓的刺激。他曾攀登过
麦金利山脉,仅依靠一艘小皮划艇在科罗拉多激流上漂 流,驾驶一辆几乎要报废的汽车,并在对航船不甚了解 的情况下驾驶一搜螺旋发动机小船。他曾多次冒着受伤 甚至死亡的危险。现在他又在寻求新的刺激了。他想, 也许他能跳伞或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通过他的行事方 式,人们不难想象唐纳德很了解他出色地做到很多事情 的能力。与热情地投入事情相反,唐纳德与人们交流很 有限,他认为他并不真正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一旦唐纳 德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他都会尽可能地把它做好,并 不在乎其过程有多长,难度有多大。他几乎从不改变主 意,即使那样做对他更好。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二、印象 (一)印象的概念
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 主观上以自己旧有经验为理解,将情境中的人 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 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二)印象形成的模式
1. 1964年 费希本(Fishbein)加法模式 2. 1965年 安德森(Anderson)平均模式 3. 加权平均模式 4. 中心品质理论
第二节 社会知觉
A
B特征 明显度 权数 Nhomakorabea特征 明显度 权数
活泼 有魅力
吸毒
结果
+5
3
+5
3
-3
5
5
友好 爱好广泛 不整洁
吸烟 结果
+5
3
+5
3
-2
2
-2
2
5.5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三)印象整饰 impression management
1. 印象整饰的含义: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
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 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优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一)认知(cognition):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
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 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二)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是 人们对于特定社会现象的全部认知过程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四、图式 (一)含义: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 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 知识、有关该物体的各种认知之间的关 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二)图式分类:
– 个人图式,指人们对于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 自我图式,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 – 团体图式,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 – 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所具有的有组织的
2. 欧文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第二节 社会知觉
3. 中国人的脸与面子 (1)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 (2)印象整饰功能 (3)社会交换功能 (4)可能会有负效应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三、社会知觉偏差 (一)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1、含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导致 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 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
• 吉姆去买文具,与两个朋友一起边走变晒太阳。
他走进一家文具店时,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 等待店员招呼,一边和熟人谈话。出商店时, 他又停下来与来买东西的同学聊天。离开商店 时,遇到了头天晚上结识的女孩。吉姆与她说 了会话才去学校。
首因效应
• 吉姆放学后,独自一人离校,在阳光明媚的马
路上,他走在背阴的一边。路上他见到了头天 晚上认识的女孩,他穿过马路走进一家糖果店。 点钟学生很多,有几个人他认识。他静静等到 店员看到他,卖给他东西。他坐在旁边喝完饮 料就回家了。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二)社会认知的研究对象 1、包括人及其行为的全部认知 2、包括社会心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二、认知的途径 1、人的面部表情 2、人的言语活动 3、人的体态表现
面部表情解析
轻蔑 憎恶
爱慕 快乐幸福
惊讶
恼怒决断
恐惧痛苦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三、社会认知过程 1、信息的搜集与选择 2、信息的加工与整合
首因效应
• 吉姆去买文具,与两个朋友一起边走变晒太阳。他走
进一家文具店时,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店员招 呼,一边和熟人谈话。出商店时,他又停下来与来买 东西的同学聊天。离开商店时,遇到了头天晚上结识 的女孩。吉姆与她说了会话才去学校。
• 吉姆放学后,独自一人离校,在阳光明媚的马路上,
他走在背阴的一边。路上他见到了头天晚上认识的女 孩,他穿过马路走进一家糖果店。点钟学生很多,有 几个人他认识。他静静等到店员看到他,卖给他东西。 他坐在旁边喝完饮料就回家了。
认知结构 – 剧本,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
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第二节 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的概念 • 印象 • 社会知觉偏差及其矫正 • 社会偏见、刻板印象与歧视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一)知觉(perception):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
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 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个 过程,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 织信息。 (二)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指人们对各种社 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
第二节 社会知觉
2、首因效应的成因: (1)接触陌生人是注意力投入完全而充分,接
受后续信息时,注意力会游离。 (2)对后续信息,人们常常按照先入为主的最
初印象轨道来解释,有明显的定向功能。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二)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1、含义: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
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 效应 2、成因: (1)不断出现引人注意的新信息 (2)原有印象已淡忘 (3)回忆旧信息存在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