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及其新理论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的一门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类专门的主干学科。
它与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学科处于同一层次。
社会心理学的基础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
因此,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二、课程目标1、知道《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尤其是准备、实施、评价策略。
3、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技术,如目标的叙写、教案的格式、声像策略、问答技术、活动指导策略、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等。
4、养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象的关注兴趣,并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5、养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有效教学的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论与行动。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一)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二)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三)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四)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五)归因与决策(六)态度及其改变(七)人际沟通与吸引(八)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九)侵犯(十)亲社会行为(十一)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十二)从众、服从、依从(十三)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十四)环境影响与心理适应*(十五)消费与广告心理(十六)教育社会心理学(十七)婚姻与家庭心理*(十八)犯罪与司法心理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类必修课,系主干课程。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一、构造主义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心理学流派则是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心理学划分为不同的学派或流派。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1.结构主义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心理学流派是心理学的最早的一个流派,由爱德华·布拉德福德·泰奇纳创立。
结构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内部体验来研究心理活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观察和实验。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意识可以被分解为各种元素,而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2.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由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等人创立,与结构主义心理学不同,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
该流派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并试图理解心理现象如何帮助人们适应和适应环境。
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强调对行为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注意力、学习、意识等。
3.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由约翰·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以及其他行为主义者创立。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行为的外部可见方面,以实验方法研究行为和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行为的观察、描述和预测。
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只应该研究可观察和可量化的行为。
他们认为人类行为是受环境刺激所驱动和塑造的,而不是由内在的心理活动决定。
4.认知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乔治·米勒等人为代表,强调人类的思维过程、记忆、知觉、注意力等内在心理活动。
认知心理学流派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以及人类思维的结构和功能。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概念的,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是有逻辑的。
5.社会心理学流派:社会心理学流派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关注个人与他人的互动、观念、态度、归属感等。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八个:构造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派及其主要观点。
㈠构造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堪称是科学心理学派的第一学派,其奠基人是冯特。
构造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经验,包含感觉.意象.情感三种状态。
感觉是知觉的要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构成的。
研究方法上,倡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的方法,强调实验内省法。
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研究的意识经验是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对立的。
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的经验的观察的描述,因而该学派有被称为“元素主义”。
㈡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简称行为主义。
其根本的特点是排斥意识,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内省的方法研究主观的意识行为主义大致分为三个间断:(1) 早期的行为主义主张放弃意识而改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法。
其特征是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映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接学习,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映之间的中介变量,用语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义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结实中介变量。
(3)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认为给予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看作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㈢皮亚杰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是西方心理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
他从生物角度出发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应该以来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的逻辑它勾画了一副完整的而动的认知发展蓝图,对而动思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心理学史-流派代表及观点
1.泰勒士:水是万物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
2.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论,认为“阿派朗”(apeiron=无限)是世界本源,对立属性相互作用形成了生命。
3.阿那可西美尼:气是世界的本源,灵魂是稀薄的气,肉体是浓稠的气。
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1.数是世界的本源,数构成了宇宙的秩序——社会秩序的原型;2.脑是灵魂活动的场所(毕最早提出);3.最早把音乐作为治疗方法。
1.朴素辩证法奠基人之一,“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两次”;2.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以火代表万物根源,即万物由火生成,而非构成,并认为认得身体是土,灵魂是水。
1.色诺芬尼:a.人堆神的拟人化,赞成一神论,反对荷马的多神论,“如果动物会画画”;b.在认识方面,区分了知识和意见。
2.巴门尼德:a.现象之路和真理之路,感觉不可靠,现象不可靠,需要理性;b.存在即永恒;c.知觉机制是“以同知同”,舌尖上有味蕾,所以能感觉到味道。
(其观点影响了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3.芝诺(Zeno ’s paradoxes ):a.飞矢不动,箭在某个具体的时间上是静止的;b.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c.游行队伍悖论,不同观者角度,同一时间段所看到的位移不同。
世界本源是基本单位组成1.思培多克勒:a.世界万物是水、火、土、气四根构成,同类相知;b.爱与恨是两大动力,因爱而产生感觉;c.“流射” (电影《第五元素》)2.阿那克萨格拉:a.世界由无限多样无限可分的粒子——“种子”组成;b.异类相知,即要了解一物,需要了解其对立面,由苦知甜。
3.德谟克利特:a.朴素唯物主义奠基人,“原子论”最早由刘基博提出,德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b.原子构成万物,人的灵魂是由光滑的圆形的原子构成;c.因为是圆形的,所以是能动的;(最早的因果型观点形式)d.既然灵魂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必然要随原子的消灭而消灭。
先导普罗森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感觉事物要依赖本身的存在,王阳明看花论,偏主观唯心;相对主义,“人之蜜糖,我之毒药”; 多数裁定原则,少数服从多数;1.苏格拉底——思想的接生婆a.强调理性的力量,相信通过理论可以认识客观真理;b.关注人类内心问题,但用科学思想,“拯救生活取决于把测量应用于快乐和痛苦之上”;c.自知之明对美德很重要,恶来自与无知;缺陷:强调逻辑思辨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推导,但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 启发:基因决定论,LAD 2.柏拉图精英治国理念,痛恨民主治国;思想来源于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开办学园,不会数学不得入内;著有《理想国》。
(优选)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2020/8/18
6
桑代克:饿猫逃出迷笼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试误 说;动物学习的 三大定律:练习 律,效果律,准 备律。
2020/8/18
7
斯金纳:饿白鼠在迷笼中寻找食物
实验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强化的不同方式。
2020/8/18
8
2、模仿论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提出。
理论观点:
1.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 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 程
2.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B = f (P,E)。
应用:讨论与解决电视等媒体的消极影响。
收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
2.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公平和互惠方能是相互作用 长期保存。
2020/8/18
15
R/C=R’/C’,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比较平衡,交往继 续;
R/C>R’/C’,内疚感,想方设法采取补偿行为;
R/C<R’/C’,抱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 (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8/18
5
一、行为主义学派
1、刺激-反应理论
代表人物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
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
理论观点:
1.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强调 刺激和反应质检的联结,故称联结理论。)
2.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为强化作用而得到加强。 (故称强化理论)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多个理论流派,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主要理论流派,它着重研究人类行为和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在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行为的规律和原因。
行为主义强调对行为的可观察性,因此主张要用实验证据来支持理论。
认知主义是心理学的另一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人类思维、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
认知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内在的思维过程和心理结构所驱动的,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揭示认知过程的机制和规律。
认知主义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重要概念,并且深刻影响了教育和认知科学领域。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三个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具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意识,主张关注人的需求、价值观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个体成长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由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学关注潜意识和无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揭示了人类心理深层结构和冲突的本质。
精神分析学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如潜意识、无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并以治疗方法闻名。
虽然精神分析学的部分理论仍备受争议,但其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每个流派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解释框架,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理论流派可以结合使用,以综合性和多角度的方式来研究和解决心理学问题。
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社会心理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精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心理学的定义1、F.H.奥尔波特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2、G.W.奥尔波特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3、侧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侧重社会学的定义1、艾尔乌德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2、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特点(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除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还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B=f (P,E)(二)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
社会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层面(二)人际层面(三)群体层面(四)社会层面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和实证分析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与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相对应。
一哲学的思辨阶段(一)基本特征: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基本理论孕育于哲学之中。
(二)两种观点1、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控制,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
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指出只因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故应当首先改变社会才能改变人。
2、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主要由人的生物本能的力量所决定。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流派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第二学派:意动心理学派第三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第四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第五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第六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第七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第八学派:日内瓦学派第九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第十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西方心理学简史(二)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只有短暂的100余年。
但由于它又有着一个长久的过去,因此,人们往往倾向把心理学认为既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又是一个年轻的科学。
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虽然只有短暂的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在这百余年的短短历史中,它却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心理科学的这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地集中体现在一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曾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都曾对心理学本身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都曾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进程的心理“大学派”的形成发展上;心理科学100余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也主要地反映在这些心理学大派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上。
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内容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他将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称为心理元素。
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在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
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为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
内容心理学派观点: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心理学基本知识
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主要派别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或动物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它探讨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认知、情绪、人格、发展、社会等多个领域。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心理学实验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被试者的反应,从而推断心理现象和因果关系。
2.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个体或群体行为的直接观察,来收集数据和了解心理过程和行为。
3. 问卷调查:心理学问卷调查是通过向被试者分发问卷,采集他们的主观反应和意见,用于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
4.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深入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特定案例,通过详细观察和分析来了解心理现象和行为。
三、心理学的主要派别1. 结构主义心理学:早期心理学中的主要派别之一,强调通过分析自身经验的构成来研究心理活动。
2. 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关注心理活动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3.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以可观察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4.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价值观,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5.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知觉等心理过程,探讨人类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机制。
四、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等。
2.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改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包括学习与记忆、教育评估和咨询等。
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改善工作场所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
5.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下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旨在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力等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以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下面将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
社会认知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处理和解释有关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信息。
其中,社会认知加工理论提出了个体获得和处理社会信息的过程,包括注意、编码、存储和检索,以及推理和判断等。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还探讨了个体如何形成对他人和社会情境的认知结构,进而影响其对社会行为的感知和评价。
社会认知理论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
实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来测量因果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实验室实验来研究人们对社会情境的反应。
观察研究则是对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描述,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更真实和细致的理解。
例如,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或自然观察来研究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
在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中,使用了多种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实验室实验来研究群体认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和观察研究来测量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和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影响力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社会影响力理论探讨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其中,康福曼的社会影响力理论将社会影响分为信息影响、规范影响和归属影响。
信息影响指个体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的影响。
规范影响指个体受他人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
归属影响指个体受他人的认同和接纳的影响。
社会影响力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可以通过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来测量和验证社会影响的效应。
调查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研究来收集个体的意见和行为数据,以了解社会影响的过程和机制。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包括社会态度和行为的研究。
社会态度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偏好,社会行为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重点概念: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中习得的。
1.2 代表人物:帕维洛夫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条件刺激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3 应用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刺激和奖励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二、认知发展理论2.1 重点概念: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结构和发展过程,认为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和互动来建构知识。
2.2 代表人物:皮亚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2.3 应用领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和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三、社会学习理论3.1 重点概念: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学习的,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2 代表人物:巴德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者对模仿对象的认知过程。
3.3 应用领域: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和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心理动力学理论4.1 重点概念: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个体内部冲突和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4.2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是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探讨了潜意识和童年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3 应用领域:心理动力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解决个体内部冲突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五、生态系统理论5.1 重点概念: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主要理论概述
心理学主要理论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与行为的科学,它通过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方法的应用来揭示人类思维、情感、学习和行为的原理。
近几个世纪以来,众多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人类心理和行为,这些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也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个体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概述心理学主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生物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心理学。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于行为的塑造和控制。
行为主义者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通过刺激-反应机制可以预测和控制行为。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有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关注个体的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思维过程决定的。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记忆、思维、决策等高级心理功能。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有皮亚杰、瓦尔登、巴特莱特等。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类个体的内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潜力和独特性,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著名的人本主义者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生物心理学理论生物心理学理论研究生物与心理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生理因素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生物心理学将心理过程与神经系统、生物化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诸如情绪、注意力和意识等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
著名的生物心理学家有杜尔金、勒纳等。
社会文化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心理学理论探讨社会和文化对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文化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和行为特征,研究诸如群体行为、跨文化差异等社会心理现象。
著名的社会文化心理学家有沙利文、霍夫斯特德等。
总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生物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心理学。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并为了解人类心理、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提升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心理学基础理论
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内心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研究了思维、情感、行为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基础理论的支撑,这些理论帮助心理学家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在本文里,我们将探讨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我们通过学习和经验来形成习惯和行为模式。
例如,父母的奖励和惩罚会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
行为主义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行为研究和行为治疗。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
它探究我们如何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思考来理解世界,而不仅仅是对刺激做出反应。
认知理论还研究了注意力、记忆、语言和决策等方面的现象,对教育和临床治疗有重要影响。
2.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人类如何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学习方式,包括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等。
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2.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不同的认知阶段来理解世界,这些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和具体操作期等。
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儿童心理学有重要影响。
3. 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探讨了人类行为和冲动背后的驱动力。
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多种心理力量的影响,包括欲望、冲动和欲望的满足。
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
3.1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代表是弗洛伊德,他提出了包含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冲动受到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意识思维的结果。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科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多个派系。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主义。
一、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由于其强调观察和实证研究,而成为心理学的主导派系之一。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波特·斯金纳(B.F. Skinner),他提出了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的关联来解释。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不受内在心理过程的影响。
行为主义注重实验研究和定量数据的收集,通过实验室控制来研究人类的行为模式。
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教育领域中,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在临床心理学中,行为主义主张通过条件反射和行为塑造技术来治疗各种心理疾病。
二、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在20世纪中叶兴起,它强调人类的主观体验和内心的发展。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伦·马斯洛(Abraham Maslow),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有主观意识和自由意志的个体,他们可以通过实现个人潜力和追求自我实现来获得满足感。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人应该被看作一个整体而非简单的刺激-反应机器。
人本主义在心理疗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过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它注重人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帮助个体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三、认知主义认知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派别,它强调人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处理。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和瑞典心理学家卡尔·佩尔森(Karl Pribram)。
认知主义认为,人类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组织来理解世界。
他们强调人类的思维过程和知觉等内在心理活动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 (一)一致性理论
❖ “一致性理论”也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 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 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
❖ 1.代表人物: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
❖ 2.理论要点
❖ (1)信息源和信息对象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 之间的关联:
❖ ①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 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 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 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
❖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遇过人的自我状 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 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
❖ 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提出了一个行为公式:
❖ B=f(P,E)=f(PLS),即行为是环境与人 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
❖ 2.群体动力学
❖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 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 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 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 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 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 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 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 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 3.应用
❖ 联结理论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 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
二、模仿论
❖ (一)代表人物:米勒、道拉德 ❖ (二)理论要点 ❖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
的社会心理现象。 ❖ 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
念来加以理解。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 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 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仿论
模仿(imitation):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 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米勒和多拉德ler&J.Dollard,1941):提出,
模仿可以通过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
以理解。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
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
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
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
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
要。
**
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ies)
社会交换论是霍曼斯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 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
霍曼斯(G.C.Homans,1958):哈佛大学社会学系 主任、教授,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二、勒温的场论及群体动力学理论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1、总论 2、早期代表人物: 韦特海墨(M .Wertheimer ,1880—1943) 苛勒(W .Kohler ,1887—1967) 考夫卡(K .Koffka ,1886—1941) 3、关于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
社会交换的观点形成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的 奠基之作是一篇论文和三部著作:即霍曼斯的论文 “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1958),成书于《社会 行为:它的基本形成》(1961);蒂博特与凯利 (J.Thibaut &H.Kelly)的《群体的社会心理学》 (1959);布劳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1964)。
(3)任何一种环境需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 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 活动。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
所以应该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 活动方面。
**
二、勒温的场论及群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 1.场论 2.群体动力学
简评
**
勒温(K.Lewin,1890-1947) :
3、关于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
(1)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 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 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psycho. Physical field )特 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 )而作用的。
考夫卡认为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实际的环境)、行为环境(意 想中的环境),自我则是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跟 个人的需要、希望、认知、情绪与态度等心理活动 密切关联的人格系统。
2.人的社会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 会交换规律。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 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 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 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者就会减少、 疏淡或停止。
蒂博特与凯利(J.Thibaut &H.Kelly,1959)还 认为,人们彼此接近时,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 这种交往行为和关系便会保持下去;如果一方 感到得不偿失,这种接近行为和关系就难以持 续。
高。但在双方交往中,人若发现自己的收益与自己的投
入之比与对方两者之比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
分配,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他发
现自己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 情绪,并会采取(如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如果他发现
自己两者之比远高于他所应得的或别人的,则会体验到
内疚感,于是也会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如将多得的拿出 一部分付给对方或充公益之用,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德国人,1933年移居美国。应用格式塔认知理论进行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并发展了场论、创 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先在德国后在美国任教。
公式: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 (outcome)
3.由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则(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并为阿当斯(J.S.Adams, 1965)沃尔斯特 (E.Walster,1978)等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ies)。他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 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
基本观点:
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 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 避免痛苦的倾向。因此,人的特定行动受奖 越多,就越会表现这种行动;如果一个或系 列刺激越是在受奖时出现过,而目前的刺激 越是和过去相似,人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但奖赏过多,也会使人感到餍足,其价值相 对减小,这种行动也会减少。
(2)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往往采取不同的 行动,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环境与自我两方面力量 的交互作用,或称作“对象—自我”的关系。
如:两个人在路上遇到一个暴徒。
一个文弱作家——通过面相在心理物理场中形成一 个可畏的或有威性的行为环境,自我意识:自己懦弱, 若抵抗就吃亏,产生负诱发力;
拳击师——自我是魁伟有力的人,行为环境:不堪 一击的小人物不值得大惊小怪。产生正诱发力,给 对方迎头一击。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及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
**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stimulus-reaction theory 二、模仿论(imitation theory) 三、社会学习理论 (social-learning theory) 四、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i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及大卫.李嘉图,认为唯利是图是一般的人性, 与人交易,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理性地 选择那种代价最小但获利最大的行为);
二是功能主义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 洋的航海者》(1922)区别了物质与非物质交 换);
三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动物与人做出的全部 行为要么为了获得报酬,要么为了逃避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