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第四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中共一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成立 13位一大代表 全国50多名党员 不同的人生归宿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某一阶级、阶层 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
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
政党都是一定阶级的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并
代表其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
■使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与工人运动水平空前提高;
■使中国农民运动得到迅猛发展。
开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农民骨干,发展农民协会 和农民武装,开展经济政治斗争。
七、第一次国共合作
大罢工失败的血的教训,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革命统 一战线必要性的认识。
1、合作原因: 合作源于双方需要。从共产党方面说,“二七”
梁启超著《欧游心影录》
十月革命的爆发,使中国 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所开始
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
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 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 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
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 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 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民权并重”。 —— 陈独秀《敬告青年》
《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 (资料照片)
3、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文化 中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其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山东问题”
操纵巴黎和会的四国首脑:英国 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法 国总理克列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 。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1904 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 法及外交。1912年获博士学位。回 国后担任袁世凯总统府的英文秘书。 1915年,出任中国驻美公使。1918 年11月“一战”结束后,作为中国 政府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 在巴黎和会上,年方而立的顾维 钧,以流利的英语痛陈山东问题的由 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 度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 国的中国。
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表百度文库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党的创建完成的标志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我党第一部正式党章的制定; ■ 党的纲领的科学制定。 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纲领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会址
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明确的纲领和方向;
顾维钧(1888~1985)
2、历史过程:两个阶段
■5月4日——6月3日
运动中心:北京 主力: 学生
斗争形式:罢课
■6月3日——6月28日
运动中心:上海 主力: 工人 斗争形式:“三罢”
油画《五四运动》
3、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
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
四、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后,英、法、俄等协约国为处 置战败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利益,于1919 年1月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因1917年8 月对德宣战,故成为协约国一员,以战胜国身份出席了会议。
中 共 一 大 会 址
嘉 兴 南 湖 红 船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相结合的产物。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 大,五四运动前约232万人;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干部条件:先进分子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 人运动结合;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帮助指导。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一本杂志改变了一个时代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 领导人之一。毕生追求真理的革命者。
(1880-1942)
一本杂志改变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青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 大军事侵略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 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 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创造的无数财 富被毁灭,伤亡的总人数超过2800 多万。 由于经历了这样一场战争,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 就指出,在西方世界中,许多人感 到“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全 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 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 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主流)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无产 阶级专政思想、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等。
4、性质
■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后: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
5、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区别
■内容不同 ■性质不同
6、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蒋介石阅读《新青年》始于1919年,至 1926年,在他的日记中不断出现有关记载。
青年蒋介石
《新青年》对青年邓小平的影响
最使我受影响的是《新青年》 第八、九两卷及社会主义讨论集。 我做工的环境使我感到陈独秀们 所说的话是对的,因此,我每每 听到人与人相争辩时,我总是站 在社会主义这边的。
——《邓小平年谱》(1904-1974) (上)第1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结合,为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干部条件。 “结合”表现 (1)以办刊物、办工人夜校方式提高工人思想觉悟; (2)帮工人建立自己的组织——工会; (3)指导工人的罢工斗争。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21年7月23日, 13位代表秘密聚会上 海李公馆,召开中共 一大。因法租界巡警 搜查,代表南下转移 浙江,会议在嘉兴南 湖游船上胜利闭幕。
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掀起大革命高潮,取得北伐战争胜利;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7、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上海“清党”
蒋介石(1887-1975)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武汉“分共”
汪精卫(1883-1944)
八、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1923年6月,中共三 大召开,我党正式确定与 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中共三大会址
3、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以三大政策为革命灵 魂,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 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4、正式形成标志
1924年1月 广州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一大旧址
5、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国民党的性质
■合作前:资产阶级政党 ■合作后:成为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 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联盟。
■民族主义:
旧:未明确反帝 新:突出反帝内容
■民权主义:
旧:限于资产阶级民权 新: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
■民生主义:
旧:平均地权 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
国民党一大期间部分代表合影
孙中山:“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国父手绘三民主义手稿图》 系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1月21日,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讲述民生主义时所亲绘, 其意旨在阐述三民主义的民生 主义涵括的范围大于共产主义 与集产主义,亦大于社会主义, 所以他认为既服膺民生主义, 就不必再去实行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或集权主义了。
巴黎和会会场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 强为维护各自既得利益,决定牺 牲中国。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 切权益无代价地让与日本,而中 国在会上提出的所有提案则全被 否决。
表明:弱国无 外交。一个积贫积弱、衰败的国 家,一个腐败、无能的政府,是 无法通过外交途径来维护国家 主权、争取民族利益的。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 的外交家。有人曾问过晚年的顾维 钧,搞了一辈子外交,最得意之举 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巴黎和会。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率领中国 代表团坚决拒签《凡尔赛和约》,维 护了国家的尊严。 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 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 “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这也是中 国外交胜利的起点。
一个人的日记往往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 界。从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来看,蒋 介石也曾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过浓厚兴趣。 五四以后,新思潮大量涌入,知识分子 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新式书报,企图从中 找寻救国真理,蒋介石也不例外。这一时期, 他把“研究新思潮”列为自己的学课,自觉 地、有计划地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和社会 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书籍,俨然是个 思想开通、追求进步的新派人物。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成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
7、结束标志: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二、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李大钊生平简介
李大钊,河北省乐亭县人。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 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 主要创始人之一。1907年至 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 学校求学。1913年底东渡日本留 学。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 书馆主任, 在五四运动、党的创 建及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曾发挥重 大作用。1927年4月28日,被奉 系军阀张作霖杀害。
“二七”大罢工中的林祥谦
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召开
成立大会时全体代表合影
七、第一次国共合作
1、合作原因: 从国民党方面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需要 新血液”,渴求革命同盟者,即改组国民党的现实需要。
孙中山(1866-1925)
孙中山等步出国民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2、合作形式
党内合作,即共产 党员与共青团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积极参加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的论战。
李大钊 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 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第一次论战。
■利用报刊撰文著书,宣传马克思主义。
《法俄革命的比较观》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组织。
1889—1927
李大钊谈人生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 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
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
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
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
牺牲中。
——《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18页。
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者和领导者。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七大党章 :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 十二大党章: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十六大党章: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个先锋队” “两个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十六大党章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表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 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青年邓小平
一、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917年1月,教育家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为改革北
大,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
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 迁至北京。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蔡元培(1868-1940)
2、基本口号
“民主”与“科学”
(“德先生”与“赛先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从一定意义上
说,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思想解放的历 史。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分别有三次重大思想解 放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 进程。 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延安
整风运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一、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运动 1、兴起标志
1920年3月在北大秘密组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人文思维拓展: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欧洲。 为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会在中国的大地上举 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呢?
三、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 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 ■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推动,使中国先进分子在对各种 社会思潮的反复比较、推求中,最终选择接受了马 克思主义。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是“救 亡 为第一要务”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寻求 民 族解放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