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什么是“风邪”?在中医学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什么是“风邪”?在中医学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一、风邪的定义
在中医学中,“风邪”是指一种外感致病因素,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邪之一。
它是由外界的寒冷、湿气或热气侵入人体引发的。
风邪具有急性发作、快速传播和多样症状等特点。
二、风邪的特殊含义
1. 风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医学中,风邪被认为是导致各种感冒、风湿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邪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气血运行异常,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不同的病症。
2. 风邪具有变化多端的特点
风邪常常表现为急性发作、迅速传播和多样症状等特点。
具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喉咙痛、关节痛等。
这些症状经常会迅速出现,并且可能会很快改变。
因此,中医学非常注重观察病人的症状和脉象,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3. 风邪喜欢袭击人体的表浅部位,如肌肤、头部和躯干。
这是因为人
体的表浅部位更容易被外界寒冷或潮湿的气候侵入。
因此,我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脖子部位。
4. 风邪传播迅速,易引发流行病
由于风邪具有传播迅速的特点,一旦有人感染,它很容易在密集人群中传播。
这也是为什么感冒、流感等疾病在冬季常常爆发并蔓延的原因之一。
因此,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结语:
风邪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了解风邪的定义和特殊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外感致病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并遵循中医学原则,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
风邪致病健康宣教课件
如何预防风邪?
增强体质
通过锻炼、合理饮食等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生
注意家庭和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细菌滋生。
风邪的治疗方法
风邪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采用针灸、拔罐、推拿等方式,调理气血。
中药如生姜、葱白等可以帮助散寒解表。
风邪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消炎药等,缓解症状 。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时就医。
风邪的治疗方法 自我调理
适量饮用温水,补充水分,促进代谢。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焦虑与压力。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健康意识
提高公众对风邪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普及相关知识。
总结与展望
风邪致病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风邪? 2. 风邪是如何致病的? 3. 如何预防风邪? 4. 风邪的治疗方法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风邪?
什么是风邪?
定义
风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外邪,指的是因风引起 的病症。
风邪常常与寒、热、湿等因素结合,形成不同的 病理状态。
什么是风邪?
特点
风邪具有流动性、变化快的特点,能够迅速影响 人体。
风邪的侵袭常常伴随突发的症状,如头痛、感冒 等。
什么是风邪?
常见症状
风邪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随天气变化而加重或减轻。
风邪是如何致病的?
风邪是如何致病的? 侵袭途径
风邪通过皮肤、呼吸系统等途径进入人体。
在气候变化(如春季多风)时,易出现风邪 的侵袭。
风邪是如何致病的? 影响机制
风邪可干扰气血运行,导致体内阴阳失调。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肝火犯肺”属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相克【答案】D2、脾与胃的生理关系包括A.精神情志活动B.水谷纳运协调C.气机升降相因D.阴阳燥湿相济E.血液运行调畅【答案】B C D3、与“五更泄泻”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脾C.脾与肾E.心与脾【答案】C4、阴阳的特性包括A.普遍性B.关联性C.规定性D.相对性E.绝对性【答案】A B C D5、精亏者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的原因是A.气不摄精B.血不生神C.精不化神D.津不载气E.气不化神【答案】C6、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是A.阴阳交感C.阴阳转化D.阴阳消长E.阴阳自和【答案】E7、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的是A.体型B.体重C.体格D.体态E.体能【答案】C8、“入耳中”的经脉有A.小肠经B.膀胱经C.三焦经D.胆经E.肾经【答案】A C D9、据《素问·五脏生成》,皮槁而毛拔,其原因是A.多食酸B.多食辛C.多食甘D.多食咸E.多食苦【答案】E10、寒邪致病,常导致的症状有A.恶寒B.肢冷C.疼痛D.无汗E.易出汗【答案】A B C D11、风气内动的病机中,属于虚风的有A.热极生风B.阴虚风动C.血虚生风D.肝阳化风E.血燥生风【答案】B C E12、六淫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干涩特点的是A.风邪B.寒邪C.燥邪D.暑邪E.火(热)邪【答案】C13、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善行数变C.易袭阳位D.其性升散E.其性主动【答案】A B C E14、属于气逆的症状有A.嗳气B.呕吐D.头痛头胀E.神疲乏力【答案】A B C D15、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从病机而言属于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闭E.气脱【答案】E16、使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中介是A.气B.神C.阴阳D.五行E.太极【答案】A17、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B.中气C.烦气D.杂气E.胃气【答案】A B D E18、饮停于肌肤腠理的病证名是A.悬饮B.痰饮C.溢饮D.支饮E.留饮【答案】C19、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表现有A.阴阳交通B.精血互生C.燥湿相济D.升降相因E.纳运相助【答案】C D E20、内湿的形成因素有A.气候潮湿B.居处阴湿C.脾不运湿D.涉水冒雨E.肾虚水湿不化【答案】C E2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A.外感性B.季节性C.流行性D.地域性E.相兼性【答案】A B D E22、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重等症,其机理是A.暑多夹湿,气滞湿阻B.暑性升散,伤津耗气C.暑性炎热,阳热内盛D.暑邪升散,易扰心神E.暑为阳邪,独见夏令【答案】A23、129:属阳的是A.昼B.夜C.轻D.重E.上升【答案】A C E24、某女,40岁。
一文读懂风邪湿邪
一文读懂风邪湿邪小编有话说:整理完老师的讲座,小编再次感慨,当初给小编讲课的老师怎么不这么讲呢,不然,小编现在可能也是一位中医师了呢!老师们细致的讲解、生动的例子,绝对可以用接地气儿形容,就算是一个毫无中医经验的人也能听得懂、学得会(此文根据语音整理而成)。
小编强烈建议,直接把文章下拉至最后,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吧!不信,你看!六气、六淫是什么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就是平时讲的春天多风、夏天暑热、秋天燥、冬天寒。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从名称上来讲,六淫跟六气很像,但实际并非如此。
《黄帝内经》这样形容:六淫包括六气太过或者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者气候急骤变化。
六气太过:比如广州一年之中最热的应该38摄氏度左右,假如某一年突然热到42摄氏度,这就叫作六气太过。
超出了当地人对它的适应能力,就容易发病。
六气不及:比如夏天本来热的,假如某一天夏天突然不热了,变得比较凉爽。
对一般人来讲可能这种情况下不会致病,但阳虚的病人,本来冬天很难受,希望夏天热一点,把它亏损的阳气补一下。
但夏天突然不热了,阳气补不回来,所以也可能发病。
但这种发病一般不重,也不会急。
非其时而有其气:比如秋天一般干燥,一般的人习惯到了秋天身体已经做好了应付干燥的准备,但突然某一年秋天很潮湿。
这种情况下也超出了身体的预料,也容易发病。
气候急骤变化:假如广州的冬天白天出太阳,可能会热到二十二三摄氏度,但一到晚上,太阳一下山了,可能只有五六摄氏度,一天之中温差可以很大。
上面这些气候种类,超出人的生理适应能力,才会发病。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的人,不发病。
对自然环境适应不强的人,容易发病。
所以本质上来讲,六淫就是气候变化导致发病。
以上是按照《黄帝内经》的原文来表达的。
按照这个定义,六淫有一点像气候性病因,就是气候反常了,人体适应不了。
实际上六淫一直在发展,它的概念和定义一直在外延。
所以现在六淫的定义或者是内涵,已经超出了《黄帝内经》的定义。
【选择题】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卷(6)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手足三阴经交接的部位是A.手部B.足部C.头部D.四肢末端E.胸部内脏【答案】E2、某女,37岁。
癲痫,发作时喉中有声,口角流涎,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应考虑病因是A.情志因素B.痰浊因素C.饮食因素D.瘀血因素E.过劳因素【答案】B3、人体之精按其功能可分为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生殖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C E4、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善行数变C.易袭阳位D.其性升散E.其性主动【答案】A B C E5、偏于宗气虚的表现是A.倦怠乏力B.精神委顿C.面色㿠白D.心悸气短E.少气懒言【答案】D6、“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其原理是A.精血同源B.气血同源C.肝肾同源D.乙癸同源E.津血同源【答案】E7、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A.气虚证B.阳虚证C.实热证D.虚寒证E.实寒证【答案】C8、29: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体现为A.恒动变化B.动静相召C.天人合一D.整体宏观E.法于阴阳【答案】A9、与女子胞的生理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有A.肾.心.肝.脾B.心.肺.肝.肾C.脾.胃.心.肝D.肺.脾.肾.胃E.肺.脾.心.胃【答案】A10、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王清任B.华佗C.张介宾D.陈无择E.巢元方【答案】D11、起于胞中的奇经是A.冲脉.督脉.任脉B.任脉.带脉.冲脉C.阴维脉.阳维脉D.冲脉.督脉.带脉E.阳跷脉.阴跷脉【答案】A12、偏阳质者,易感受的邪气是A.阳邪B.阴邪C.湿邪D.寒邪E.燥邪【答案】A13、胸痹患者,若遇悲伤的情志刺激,最易出现的表现是A.少气懒言,气短乏力B.意志消沉,饮食不进C.心痛发作,胸闷憋气D.脘腹胀满,腹痛腹泻E.头目胀痛,情绪烦躁【答案】C14、不属于风邪性质的是A.善行B.主动D.数变E.升散【答案】E15、生殖之精施泄主要依赖的是A.天癸作用B.肾阳推动C.脾胃纳运D.肝血充盈E.肺气宣肃【答案】A16、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所体现的治则是A.治病求本B.未病先防C.既病防变D.因时制宜E.异法方宜【答案】D17、体现火.燥.暑三种外邪的共同致病特点的是B.耗气C.伤津D.动血E.扰乱心神【答案】C18、体格反映人体的状态有A.生长发育B.营养状态C.锻炼程度D.体能E.性征【答案】A B C19、属于火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升散B.炎上C.生风D.动血E.耗气【答案】B C D E20、益火补土法中的“火”指的是A.心阳B.肺阳C.脾阳D.肝阳E.肾阳【答案】E21、关于伤津和脱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伤津未必脱液B.脱液未必伤津C.津乃脱液之渐D.液脱乃津伤之甚E.脱液是水分和精微共同丢失【答案】B22、“津血同源”最强调的物质是A.精B.气C.血D.津液E.脉【答案】D23、中医学学科属性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医学科学D.古代哲学E.中医药文化【答案】C24、人身“三宝”指的是A.精B.气C.神D.血E.津液【答案】A B C25、某女,37岁。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风邪致病(中医六邪致病)
1.自然特性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
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
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
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
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
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
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均属风气盛的表现。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
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
如外感热病中的。
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
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
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风邪之性:
1、风是阳邪,其本性开放,易攻阳:风善动而不生,具有上升、向上、向外的特点,所以属于阳邪。
其性排水明渠,是指其易于使沟渠合理明渠和明渠。
易攻阳位,是指风邪之攻,常伤人体上半部(头部)、阳经及肌面,可使肌面cou正当开心病,常可见头痛、出汗、邪风病。
2、风的仁和数变:仁,是指风邪病具有游荡、不确定之处的特点。
例如,游荡关节疼痛,疼痛和不确定的“痹”,即盛行的气氛。
数变,是指风邪具有起病多变、迅速的特点。
如风疹片,即有皮肤瘙痒、头发不沉、相继上升的特点。
外感疾病以风邪为导向,发病较急,传播也较快。
风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风邪是外感邪邪邪的先行者,寒、湿、燥、热等邪邪更依附于风邪而侵入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临床致病因素是多种疾病和多种疾病,是引起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致病特点:风性活跃,指风邪具有摇摆不定的特点。
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医学简答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一、病因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性质:风性轻扬开泄,易行善变;风主动,多兼他邪。
致病特点: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病位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
症状动摇不定,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湿邪的致病特点和异同点?寒邪:寒凉、凝滞、收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
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拘急。
湿邪:重浊,粘滞,趋下。
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损伤阳气,侵袭下部。
见头身困重,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阻遏气机,病程缠绵难愈。
异同点:均为阴邪,损伤阳气,均能阻滞气机。
但是寒性凝滞收引,疼痛为重要表现。
湿性重浊粘滞趋下,分泌物秽浊症状粘滞,易侵袭人体下部。
3.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春多风、夏多暑、秋多燥、冬多寒地域性---北方多寒、南方多湿相兼性---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为病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易发生转化4.七情内伤的含义和特点。
七情内伤:是指导致了或诱发了疾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它已成为致病因素,属于病理范畴。
特点: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可影响原有的病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可诱发疾病和加重病情。
5.痰饮、瘀血的含义、形成以及其临床共同特点是什么?痰饮:是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的病理产物。
这种病理产物形成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经络,阻碍气血,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一般以较稠浊者为痰,清稀的为饮。
狭隘之痰饮,指咳吐之痰涎。
广义之痰饮,指由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痰饮形成: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导致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临床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易扰乱神明。
多见滑腻舌苔。
淤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风邪致病的分型辨治
风邪致病的分型辨治作者:丁树栋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6年第02期风邪是用自然界“风”的现象来比喻人在患病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
《素问·风论》中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由于风为阳邪,所以受到侵袭的部位多在人体代表“阳”的部位,如肌表和人体上部(头、面、肺等)。
其致病特点为发病急、变化快,且具有游走性等。
临床表现多见头痛、寒热汗出、抽搐、摇头、游走性疼痛、肌肤瘙痒以及怕风、怕冷等症状。
临床上风邪常与其他病邪结合侵袭人体而发病,例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风痰等,因风邪与其他病邪合并致病者较为多见,且常常为其他病邪“带路”,所以中医理论称“风为百病之长”。
在临床上可分以下六型辨治。
风热型症见发热重、微恶风寒、自汗、头痛、目赤、咽干口渴、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散热、辛凉解表。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淡竹叶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桔梗6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连服3剂为1个疗程。
风寒型症见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嗽、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桂枝6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柴胡12克,葛根10克,苏叶10克,生姜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连服3剂为1个疗程。
风湿型症见头痛身重、发热、恶风、小便不利、关节酸痛或呈游走性疼痛、肢体屈伸不利、下肢浮肿,或伴有泄泻,舌苔白腻,脉濡。
治宜祛风除湿。
处方羌活10克,独活10克,薏苡仁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苍术6克,麻黄6克,茯苓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连服3剂为1个疗程。
血虚生风型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皮肤干燥、瘙痒脱屑、耳鸣、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
治宜养血熄风。
处方当归15克,熟地12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何首乌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钩藤10克,甘草6克。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8)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有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张元素【答案】A B C D2、关于阴阳亡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亡阳即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B.亡阴即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C.汗出过多可导致亡阳D.汗出过多可导致亡阴E.亡阴不会导致亡阳【答案】E3、胆为奇恒之腑的依据有A.胆为六腑之首B.胆与肝相表里C.胆不直接传化水谷D.胆藏精汁E.胆为中空器官【答案】C D E4、按五行生克规律,火之子的所不胜是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A5、饮食失宜,首先损伤的是A.心脾B.肝脾C.肠胃D.脾胃E.脾肾【答案】D6、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有A.扶正用于虚证B.祛邪用于实证C.扶正不留邪D.祛邪不伤正E.辨清主次先后【答案】A B C D E7、饮停于胃肠的病证名是A.悬饮B.痰饮C.溢饮D.支饮E.留饮【答案】B8、“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A.小肠泌别清浊B.脾运化水液C.肺宣发肃降D.肾阳气化E.肾主水液【答案】A9、致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的邪气是A.风邪B.湿邪C.火(热)邪D.寒邪E.暑邪【答案】B10、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A.元气B.中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A11、阴阳消长的形式包括A.此长彼消B.此消彼长C.此长彼长D.此消彼消E.消长平衡【答案】A B C D12、“寒甚则热”“热甚则寒”体现的是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转化D.阴阳消长E.阴阳自和【答案】C13、老年人体质的特点是A.脏腑气虚B.稚阴C.稚阳D.气郁E.阴虚【答案】A14、后天之精是A.吸人清气与五脏六腑之精B.吸人清气与水谷精微C.水谷精微与五脏六腑之精D.水谷精微与生殖之精E.生殖之精与五脏六腑之精【答案】B15、某女,48岁。
经前期头痛,以巅顶为甚,易恼怒。
其病变相关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阳明胃经E.手少阴心经【答案】A16、患者出现四肢浮肿.沉重肿胀,其基本病机是A.水停气阻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答案】A17、根据《内经》记载,下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A.如雾B.如露C.如沤D.如气E.如渎【答案】E18、某患者春节期间多次参加宴席,继而出现胃部剧痛,腹胀,呕吐,恶心等表现,其病因最可能是A.过劳B.暴饮暴食C.饮食偏嗜D.饮食不洁E.酒精中毒【答案】B19、某女,38岁。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外源性疾病的原因是外源性病原体,分为风,冷,热,潮湿,干燥和热(火),被称为“六大恶魔”。
风邪是“六邪”的始作俑者,《黄帝内经》记载“风是一切疾病之首”。
风是春天的主要力量,但客观地讲,四季皆有风,无处不在。
它具有使头发向上和向外上升,促进皮肤松弛和开放,易于攻击阳位的特征。
头和身体表面受到风邪侵袭后,常会引起头晕,出汗,邪风等症状,使瘙痒和疼痛现象不断出现,并伴有感冒,痰,湿,燥,热。
(火)等致病因素使人生病。
病因风是春季的主要气,对应于肝木。
风病原体是一种疾病,其疾病和综合征的范围很广,变化迅速。
它的特定特征是:从头到脚,膝盖,外部和皮肤,内部和内脏遍布全身,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受到风邪的攻击。
风邪可与冷,燥湿,痰,干燥和热(火)结合在一起。
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风病来来往往迅速,病程不长。
它的特殊症状很容易理解,例如出汗,瘙痒,徘徊,麻木和摇晃不安。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疾病的发作与春季的风病感明显相关,则可以考虑风病的存在。
自然界中有风,冷,热,湿,燥,热(火)这些正常的气候现象,在古代被称为“六气”。
六音是六气异常变化的称呼。
古人认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疾病(现代科学还证明细菌和病毒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繁殖力和致病性)。
中医使用“风,寒,热,湿,燥,热(火)”的名称及其特征来概括由外部因素干扰人体引起的所有疾病原因。
临床表现1.轻轻打开并释放风是阳邪,它的本性是光,升腾和散布。
因此,风致病,容易伤害人的上半身,容易攻击肌肉表面,腰部等阳气。
肺是五个内脏和六个Fu器官的冠层。
如果肺部受伤,则肺气不清。
因此,鼻子闷闷不乐,喉咙发痒和咳嗽。
头和面部风邪,然后头晕头痛,头部强烈疼痛,面瘫,嘴和眼歪斜。
风邪客在肌肉表面,可见怕风,发烧等表面综合征。
由于其开放性和导泻性,风邪侵入肌肉表面,使肌肉松弛并打开毛孔,从而导致出汗,出风等症状。
2.善举的数目改变该风易移动,易于操作且无固定位置。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操作,无固定场所的性质,因此具有疾病发生地点转移和行动无固定场所的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8)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事物并无关联,不能用阴阳概括的是A.水与火B.天与地C.男与女D.夏与冬E.寒与上【答案】E2、散精以输布津液的是A.心气B.肺气C.脾气D.肝气E.肾气【答案】C3、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津液输布代谢的关系B.主行血和运化的关系C.血液生成运行的关系D.先天和后天的关系E.气机升降出入关系【答案】C4、根据《内经》记载,上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A.如雾B.如露C.如沤D.如气E.如渎【答案】A5、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相侮关系的有A.肝病及脾B.肝病及肺C.脾病及肾D.肺病及肝E.心病及肾【答案】B E6、劳力太过致病特点主要有A.耗气B.耗神C.损伤筋骨D.损伤津液E.损伤心神【答案】A C7、患者出现口唇青紫,舌有瘀点,下肢.面目浮肿,其基本病机是A.水停气阻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答案】E8、“元神之府”指A.心B.头C.脑D.胆E.目【答案】C9、“塞因塞用”适用证候是A.真实假虚B.真虚假实C.阴阳两虚D.阳虚阴盛E.阳盛格阴【答案】B10、冬春之际,某小学有腮腺炎散在流行,校医用板蓝根.大青叶煎汤给予学生服用,所体现的“治未病”原则是A.早期诊治B.阻截病传途径C.先安未受邪之地D.药物预防E.避其邪气【答案】D11、胆的别称表述错误的是A.中精之府B.中清之府C.精明之府D.清净之府E.中正之官【答案】C12、人体之精按其部位分,可分为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生殖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D13、“先祛邪后扶正”适用的病证是A.气虚感冒B.气虚血瘀C.瘀血崩漏D.虫积脾虚E.脾虚气滞【答案】C14、“五神脏”包括A.心藏神B.肺藏魄D.脾藏意E.肾藏志【答案】A B C D E15、奇恒之腑中,有表里配合关系的是A.脑B.髓C.骨D.脉E.胆【答案】E16、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即是A.气化B.变化C.转化D.形化E.运化【答案】A17、属于五行相生规律传变的为B.土虚木乘C.木火刑金D.水不涵木E.土虚水侮【答案】D18、北方人易形成阳虚体质的原因是A.情志因素B.饮食习惯C.气候类型D.地理因素E.生活条件【答案】D19、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邪气强盛B.正气不足C.邪胜正负D.正虚邪恋E.正胜邪衰【答案】B2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善行数变C.易袭阳位D.其性升散E.其性主动【答案】A B C E21、小儿的体质特点是A.脏腑娇嫩B.代谢缓慢C.形气未充D.易虚易实E.易寒易热【答案】A C D E22、某女,46岁。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重感致复”,其诱因是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疾病初愈而复感外邪E.环境因素变化致复【答案】D2、从众多不同事物的形象.现象.表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提炼,抽取事物的本质,舍弃非本质的特征,称为A.观物取象B.立象尽意C.得意忘形D.取象比类E.其象相应【答案】B3、手足三阴经交接的部位是A.手部B.足部C.头部D.四肢末端E.胸部内脏【答案】E4、《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内风”产生的机理是A.体内气机之逆乱B.身中阳气之变动C.体内阴血之不足D.体内筋脉之失养E.体表络脉之失濡【答案】B5、六淫中,易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答案】B6、《素问·热论》有热病少愈,忌食肉或多食的禁忌,其原理是A.未病先防B.阻断病传C.愈后防复D.避其邪气E.因人制宜【答案】C7、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答案】A8、与心主血脉功能关系不密切的是A.面色B.舌色C.爪色D.脉象E.胸部感觉【答案】C9、足厥阴肝经分布于内踝尖八寸以上的部位是A.内侧前缘B.外侧前缘C.内侧后缘D.外侧中线E.内侧中线【答案】E10、某女,27岁。
产后症见肢麻不仁.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其病机是A.肝阳化风B.热极生风C.阴虚生风D.血虚生风E.血燥生风【答案】D11、壮热,面赤,烦躁,大汗,舌红,脉数,兼见口渴,尿少,便秘等症状,其病机是A.阳盛化火B.邪郁化火C.五志化火D.脏腑热盛E.阴虚火旺【答案】A1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冲脉B.带脉C.任脉D.督脉E.阴维脉【答案】A C D13、津能够滋润的部位主要有A.皮毛B.肌肉C.汗孔D.血脉E.二阴【答案】A B C D14、慢性病久治不愈,遗留某些后遗症。
其疾病转归是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邪去正虚D.邪正均盛E.正虚邪恋【答案】E15、小儿的体质特点是A.脏腑娇嫩B.代谢缓慢C.形气未充D.易虚易实E.易寒易热【答案】A C D E16、热病后期,出现筋惕肉瞤,手足蠕动症状,其病机是A.肝阳化风B.血虚生风C.热极生风D.阴虚风动E.慢惊风【答案】D17、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久病伤津耗液B.热盛伤津耗液C.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D.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18、某女,55岁。
中医护理学第六章病因病机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病机【重点难点】一、病因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切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原因都是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
它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
(一)外感致病因素1.六淫:——六淫概念: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独立性与相兼性;转化性。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性轻扬开泄,易伤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粘滞;③湿性重浊;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火热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2.疠气:又称疫疠、温疫、疫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感病邪。
疫疠的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
(二)内伤致病因素1.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内伤七情是指突然、剧烈或持久的七情刺激,引起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致病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直接伤及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影响脏腑气机:主要表现为①怒则气上;②喜则气缓;③悲则气消;④恐则气下;⑤惊则气乱;⑥思则气结。
(3)情志变化与病势密切相关。
2.饮食:饮食失宜包括三方面:①饥饱失常;②饮食不洁;③饮食偏嗜。
3.劳逸:(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试题及答案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量,考⼊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学考试《中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供您查阅。
【习题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括号内)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 )A.阴阳对⽴制约B.阴阳互根互⽤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偏盛偏衰 2. 与⾎液运⾏关系密切的脏是 ( )A. ⼼B. 肝C. 脾D. 肺E. 肾 3. 以下何脏腑与⽔液代谢有关 ( )A. 肺B. 脾C. 肾D. 三焦E. 膀胱 4. 五脏之中,与饮⾷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 )A. ⼼B. 肝C. 脾D. 肺E. 肾 5.“⽓为⾎之帅”,具体表现为 ( )A.⽓能⽣⾎B.⽓能⾏⾎C.⽓能摄⾎D.⾎能载⽓E.⾎能⽣⽓ 6. ⽓的⽣理功能有: ( ) A.推动作⽤ B .温煦作⽤ C .防御作⽤ D.固摄作⽤ E .⽓化作⽤ 7 . 六*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 .外感性 B.季节性 C .地区性 D .相兼性 E.转化性 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黏滞B.凝滞C.收引D.趋下E.重浊 9. 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 ( )A .六*B .七情C .疠⽓D .药邪E .医过 10.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 .轻扬开泄 B.善⾏数变 C .主动 D.易耗⽓伤津 E .为百病之长11. 下列哪些是疠⽓的致病特点 ( )A.传染性强,易于流⾏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 12. 正⽓是指: ( )A .⼈体的机能活动B .抗邪能⼒C .驱邪外出的能⼒ D. 康复能⼒ E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 13 .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 A .复感新邪 B.⾷复 C .劳复 D 药复 E .伏邪 14. 虚证临床可见到: ( )A .五⼼烦热B .脉实有⼒C .久病消耗精⽓D .畏寒肢冷E .⾷积不化 15 . 实证临床可见到: ( )A .⼆便不通B .脉实有⼒C .瘀⾎内阻D .⼼悸⽓粗E .⽔湿泛滥 16. “因⼈制宜”主要根据病⼈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药: ( ) A .饮⾷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E .体质 17. “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 ) A .夏季慎⽤温热 B.冬季慎⽤寒凉 C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 .秋季外感宜⾟温发散E .冬季宜⾷热性⾷物 18 .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 ) A .辨证求因 B. 因时制宜 C .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 .审因论治 19. 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 ) A .治病求本 B.急则治其标 C .调摄精神D .加强锻炼E 先安未受邪之地 20. 病重“失神”表现为 ( )A.饮⾷不⼊,泄泻不⽌B.⾻枯⾁脱、形羸⾊败C.卒然神昏,⼿撤遗尿D.神昏谵语,循依摸床E.两⽬晦暗、瞳神呆滞21. 我国正常⼈的⾯⾊是: ( )A.五⾊鲜明B.夏季稍黄C.红黄隐隐D.明润含蓄E.秋季稍⽩ 22. 红绛⾆,常见于: ( )A.⾥实热证B.阴虚⽕旺证C.⽓虚⾎瘀证D.痰瘀内阻证E.⾷滞⽓郁证 23. 望⾆时应注意: ( )A.光线B.染苔C.伸⾆姿势D.年龄体质E.禀赋 24.腻苔主病为: ( )A.湿浊B.痰饮C.⾷积D.胃⽓虚E.邪热有余 25.痛证可见下列何脉? ( )A.弦脉B.紧脉C.缓脉D.代脉E.迟脉 参考答案 1. ABCD 2 .ABCD 3. ABCDE 4 .BC 5. ABC 6 .ABCDE 7. ABCDE 8. BCD 9. ABCDE 10.ABCE 11.ABC 12.ABCDE 13.ABCD 14.ACD 15.ABCE 16.BDE 17.ABCE 18.CD 19.CDE 20 .ABCDE 21. CD 22. AB 23 .ABCDE 24. ABC 25. ABD【试题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括号内)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 )A.阴阳对⽴制约B.阴阳互根互⽤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偏盛偏衰 2. 与⾎液运⾏关系密切的脏是 ( )A. ⼼B. 肝C. 脾D. 肺E. 肾 3. 以下何脏腑与⽔液代谢有关 ( )A. 肺B. 脾C. 肾D. 三焦E. 膀胱 4. 五脏之中,与饮⾷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 )A. ⼼B. 肝C. 脾D. 肺E. 肾 5.“⽓为⾎之帅”,具体表现为 ( )A.⽓能⽣⾎B.⽓能⾏⾎C.⽓能摄⾎D.⾎能载⽓E.⾎能⽣⽓ 6. ⽓的⽣理功能有: ( ) A.推动作⽤ B .温煦作⽤ C .防御作⽤ D.固摄作⽤ E .⽓化作⽤ 7 . 六*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 .外感性 B.季节性 C .地区性 D .相兼性 E.转化性 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黏滞B.凝滞C.收引D.趋下E.重浊 9. 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 ( )A .六*B .七情C .疠⽓D .药邪E .医过 10.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 .轻扬开泄 B.善⾏数变 C .主动 D.易耗⽓伤津 E .为百病之长11. 下列哪些是疠⽓的致病特点 ( )A.传染性强,易于流⾏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 12. 正⽓是指: ( )A .⼈体的机能活动B .抗邪能⼒C .驱邪外出的能⼒ D. 康复能⼒ E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 13 .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 A .复感新邪 B.⾷复 C .劳复 D 药复 E .伏邪 14. 虚证临床可见到: ( )A .五⼼烦热B .脉实有⼒C .久病消耗精⽓D .畏寒肢冷E .⾷积不化 15 . 实证临床可见到: ( )A .⼆便不通B .脉实有⼒C .瘀⾎内阻D .⼼悸⽓粗E .⽔湿泛滥 16. “因⼈制宜”主要根据病⼈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药: ( ) A .饮⾷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E .体质 17. “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 ) A .夏季慎⽤温热 B.冬季慎⽤寒凉 C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 .秋季外感宜⾟温发散E .冬季宜⾷热性⾷物 18 .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 ) A .辨证求因 B. 因时制宜 C .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 .审因论治 19. 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 ) A .治病求本 B.急则治其标 C .调摄精神D .加强锻炼E 先安未受邪之地 20. 病重“失神”表现为 ( )A.饮⾷不⼊,泄泻不⽌B.⾻枯⾁脱、形羸⾊败C.卒然神昏,⼿撤遗尿D.神昏谵语,循依摸床E.两⽬晦暗、瞳神呆滞 21. 我国正常⼈的⾯⾊是: ( )A.五⾊鲜明B.夏季稍黄C.红黄隐隐D.明润含蓄E.秋季稍⽩ 22. 红绛⾆,常见于: ( )A.⾥实热证B.阴虚⽕旺证C.⽓虚⾎瘀证D.痰瘀内阻证E.⾷滞⽓郁证 23. 望⾆时应注意: ( )A.光线B.染苔C.伸⾆姿势D.年龄体质E.禀赋 24.腻苔主病为: ( )A.湿浊B.痰饮C.⾷积D.胃⽓虚E.邪热有余 25.痛证可见下列何脉? ( )A.弦脉B.紧脉C.缓脉D.代脉E.迟脉 参考答案 1. ABCD 2 .ABCD 3. ABCDE 4 .BC 5. ABC 6 .ABCDE 7. ABCDE 8. BCD 9. ABCDE 10.ABCE 11.ABC 12.ABCDE 13.ABCD 14.ACD 15.ABCE 16.BDE 17.ABCE 18.CD 19.CDE 20 .ABCDE 21. CD 22. AB 23 .ABCDE 24. ABC 25. ABD【复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 “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 五脏的功能和⽣理特点如何 ? 六腑的功能和⽣理特点如何 ? 3. 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4. 何谓六*?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 5.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有何不同 ? 参考答案 1. “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辨证:就是将四诊( 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轻扬、向上、向外特性。
开泄,指风邪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
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易出现头痛、汗出、恶风、咽痒咳嗽等症。
二、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走不定。
故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行无定处的特点。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即是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如风疹常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
而且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三、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如风邪伤人,常见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
四、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
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邪是中医基础术语。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
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
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
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
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
如外感热病中的。
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
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
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
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
风与肝相应。
风为木气,通于肝。
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
中医护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医护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阴盛格阳证属于:A、阴阳两虚证B、真热假寒证C、真寒假热证D、虚寒证E、虚热证正确答案:C2、其性凝滞者为:A、湿邪B、凤邪C、寒邪D、火邪E、暑邪正确答案:C3、抽搐患者,在缓解期间应设法消除出现抽搐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地痊愈,此种护理法,最符合“标本”治疗和护理中的A、标本同护B、护病求本C、缓则护本D、急则护标正确答案:C4、中医学的“证”不包括下列哪项A、病因B、病的表现C、病性D、邪正关系E、病位正确答案:B5、寒证、痛证、淤血或惊风,面色常表现为A、面色发青B、面色灰暗C、面色恍白D、面色鲜黄正确答案:A6、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食助阳或养血滋阴的食品,这种饮食调护方法是根据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因时制宜正确答案:B7、芹菜是目前公认的健康食品,是因为A、可治疗恶性肿瘤B、富有优质蛋白C、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正确答案:D8、灸疮自行痊愈脱落,一般在灸后()A、1周左右B、60~70天左右C、3~4周左右Ds3~4天左右E、1~3天左右正确答案:C9、早在《内经》中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它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A、既病防变B、早期治疗C、预防为主D、早期诊断E、生活有规律正确答案:A10、脉来弦涩,多属A、阴虚B、表证C、气滞血瘀D^气血两亏正确答案:C11、“主气之枢”指的是:A、肾B、脾C、肝D、肺E、心正确答案:D12、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用“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应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原则中的A、调整阴阳B、平补阴阳C、损其偏盛D、补其偏衰正确答案:C13、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A、实热证B、气虚两亏C、阴血亏虚D、阴虚内热E、里热证正确答案:D14、气虚病人,因气不摄血而引起大出血,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进行止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其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
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如头面、咽喉、皮肤、腰背等处。
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咽痒咳嗽等症。
风为百病之长
长者,始也,首也。
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因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善动,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
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多。
风邪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
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如风疹(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
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歪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倶肿、小便短少等。
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伤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伤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
古人甚至将风邪
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