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
月光曲说课稿三篇
![月光曲说课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5df5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a.png)
《月光曲》说课稿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26课。
教材的编排按专题组织单元,本文是单元主题为“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活跃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据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多种方式的自读、品读、赏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对月光曲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第八组课文的单元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授第二课时中,我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九自然段。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意境,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fe0cd4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2.png)
六、句子解析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 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 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 ”,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 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 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可通过 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5.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 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 人心弦的诗篇。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想用艺术为贫苦人造福的高尚情怀,为理解 课文内容做铺垫。】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月光曲 》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谱:pǔ(谱写、乐谱、靠谱) 莱:lái(蓬莱、莱阳、莱茵河) 茵:yīn(绿茵茵、绿草如茵) 盲:máng(盲人、盲道、色盲) 纯:chún(纯蓝、纯熟、纯粹) 键:jiàn(键盘、琴键、按键) 缕:lǚ(一缕、一丝一缕、千丝万缕) 陶:táo(陶醉、陶瓷、陶器)
部编《月光曲》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部编《月光曲》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4544bdcf84b9d529ea7a51.png)
部编《月光曲》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部编《月光曲》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是本册第八单元第二篇精读教学教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__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
二. 说教学目标: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能分辨事物和联想。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情感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1、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四. 说教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根据教材本身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
五. 说学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部编版六年级《月光曲》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月光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75843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0.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8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光曲》。
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为思路,从6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月光曲》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艺术之美”为主题。
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会写“谱、菜”等8个生字,会写“谱写、钢琴”等11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这是教学重点。
3、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这是我教学的难点。
三、说学情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是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能力仍有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在学法的指导上,我将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月光曲》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月光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50121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3.png)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月光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月光曲》是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月光曲》这首曲子,理解其背后的故事,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音乐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月光曲》的来历,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才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月光曲》,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家的创作激情,激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月光曲》的来历,感受音乐的魅力。
2.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月光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素材和课堂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月光曲》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贝多芬和《月光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的来历。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月光曲》的曲调、节奏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对《月光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总结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月光曲》的理解和感受。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月光曲》、贝多芬的音乐才华、音乐的魅力等内容,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音乐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9《月光曲》课堂教学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9《月光曲》课堂教学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b3f2fd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9.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9《月光曲》课堂教学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月光曲》是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首经典钢琴曲的创作过程。
本文通过讲述贝多芬在月光下即兴创作钢琴曲的过程,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文还涉及到音乐家和他们的创作背景,对于学生了解音乐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他们通常比较感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可能了解不多,对于课文中的某些细节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拓展他们的音乐文化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月光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教学难点:对于音乐家和他们的创作背景的理解,以及对于课文某些细节的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播放、图片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3.讲解: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贝多芬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
4.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音乐家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5.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月光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c2119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0.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语文第十册第六课《月光曲》。
这是一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又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__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使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文字的鉴赏力还不强,情感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很难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不能很深切的体会《月光曲》里包蕴的情思。
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清幽、纯熟、陶醉、恬静、波涛汹涌”等词语,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意境”的统一。
五、说教学策略本课我的教学策略是: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根本。
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七、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的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随后,播放《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都沉浸在美好的乐曲中了,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
语文《月光曲》说课稿(优秀6篇)
![语文《月光曲》说课稿(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3cef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语文《月光曲》说课稿(优秀6篇)小学语文月光曲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月亮》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一首教唱歌曲。
这是一首3/4拍,中速,情绪优美的朝鲜族童谣。
学生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能够体会3/4拍的节奏特点,感受童真童趣,并与此同时加深对音乐的兴趣。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有着较强的兴趣,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对于音阶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掌握不足,并且自制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多关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度的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律动等活动,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并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加深对音乐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月亮》,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增加对朝鲜族儿歌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地表现歌曲并提升音乐表现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整地边演唱歌曲边律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重点是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能够唱准大跳音程并在演唱过程中配合节奏的击打。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情境导入——感受体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432e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b.png)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位于本单元第二篇。
这篇课文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钢琴曲《月光曲》由来的传说,本文让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对话描写等,使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于一身;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二、说学情仅仅对于教材的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合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记叙性的文章,对此类文本的特征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这一课中,主要是结合阅读课的课型特点,让学生去读、去感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去体会人物的特点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方法的指导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教学教学说课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说课教学教学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c045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f.png)
课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 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课文写的是关于 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传说” 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 民间传说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 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 以看到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
词语注释:
幽静: 优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琴键: 风琴、钢琴等上面装置的白色或黑色的供演奏时按动的部分。 霎时: 极短的一点时间。 莱茵河: 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奥地利、
2、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吗?她为什么要对哥哥 这么说?
“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 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 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 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3、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 什么?“您,您……”表达了盲姑娘怎样的感情?
{第一部分(第2自然段)写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写贝多芬根据记忆谱成了著名的《月光曲》。
1、“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多芬的曲子, 但弹得不熟练;还说明贝多芬听到有人弹他得曲子,又 不熟练,菜走进茅屋。
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答: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在弹他的曲子, 十分渴望能听到他的演奏,可是家境 贫苦,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但她 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贝多 芬决定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一曲?
答:贝多芬弹完一首,盲姑娘竟猜出 他就是贝多芬。他见盲姑娘不仅爱音 乐而且懂音乐,自己遇到了知音,于 是即兴再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e267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4.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月光曲》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出自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
这一课是在学习一些描写方法后,进一步来学习作者想象和实写的写作手法,并为以后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奠定基础。
根据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茵、蜡、陌、盲、键、粼、霎、录",正确读准"谱写、幽静、纯熟、入场券"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3、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自身条件,我设定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关键为: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的回答课后的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突破难点,想象第九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的美;理解贝多芬的两次说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对教学起主导作用,在学好、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超越教材,而教学设计要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关注和挖掘学习者内在的潜能,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创造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自主学习和互动合作的氛围和机会,教师要着力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我设定了如下的学法与教法:学法:1、运用自主、独立、探究、创新的学习方法,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会字、词。
2、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3、沟通"语言――情感――语言"的关系,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c9f60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2.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月光曲》说课稿一、依据课标说教材:《月光曲》是义务教育新课程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
教材的编排按专题组织单元,本文是单元主题为“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为他们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故事。
课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读后,既能让人进入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无限的向往,又能对贝多芬油然而生敬仰和爱戴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据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以学定教说目标本次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预习课文,读熟课文,学习字词。
基于此,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预设的本课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为:1.探究贝多芬情感变化的原因。
2.感受音乐的旋律和魅力。
三、整合资源说策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以读促悟策略:在教学中,实行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导读,使学生读中感悟,把文本中《月光曲》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自己脑中的画面,从而体会贝多芬乐曲音乐的魅力。
2、情境创设策略:主要通过PPT课件展示文章重点句段,并结合《月光曲》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月光曲》描述的意境当中。
、适时引导策略:因为本课容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一呈现文本内容,所以采用了以教师叙述相关文本,自然过渡的办法,突出本节课的教学中心。
小学课文《月光曲》说课稿范文(精选9篇)
![小学课文《月光曲》说课稿范文(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ee9aa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3.png)
小学课文《月光曲》说课稿小学课文《月光曲》说课稿范文(精选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课文《月光曲》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文《月光曲》说课稿篇1一、纵横联系、说教材本组教材是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和教材的,《月光曲》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德国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
作者借这个优美感人的故事,既体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怜悯和热爱,又体现了他富厚的想象力和杰出才气。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富厚、意境优雅,相宜有情感的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质料。
依照本课课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环境,我确定了以下的讲授目的:1、学会“茵、蜡、陌”等生字正确读准“谱写、幽静、入场券”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3、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4、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为: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为:贝多芬喜遇知音,寄情乐曲,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基础。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教具准备为课件。
二、以学定教,说教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用以读代讲,读中求悟,悟后品读的教学方法。
三、因人而异,选学法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四、人文统一,展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新课伊始播放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同时出示贝多芬的照片。
引出贝多芬。
进而,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贝多芬。
然后总结: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802d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3.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月光曲》第一课时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二、说学情情感体会方面,学生通过《伯牙绝弦》的学习,初步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但对音乐艺术感受尚浅。
内容理解方面,学生有一定的概括理解能力,但提取信息,抓取重点,有效质疑方面仍有欠缺,在本课学习中可侧重于信息提取及质疑解疑的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和教学课时,将教学目标细致化,明确化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会写本课8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生词“幽静、纯熟、清幽、陶醉、苏醒、霎时间、微波粼粼”的意思。
2、能力目标:提取信息,质疑解疑,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掌握以关键句解疑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分析,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贝多芬为穷兄妹弹琴的心境。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凸显,有针对性地突破,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以我设计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贝多芬情感的变化。
掌握以关键句解疑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分析,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贝多芬为穷兄妹弹琴的心境。
五、说教法学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7044d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9.png)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讲 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 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大音 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 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 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
5.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用“”画出文段中的任意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 (2)想一想:文中皮鞋匠的联想分别描绘了哪三幅画面?
环节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在你心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了这个美妙的传说,我们知道了贝多芬对劳苦大众的感情是很深的 。课文本身写的是关于《月光曲》创作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本身也是 一首动人的《月光曲》。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氛围,让学生听着《月光曲》的 片段谈感受。在让学生自由讲述画面内容时,我及时给予学生 积极肯定的反馈,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效果较好。总之,在整 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 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 的传说,表现了他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爱。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理清了全文脉络。那么, 《月光曲》的背后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月光曲》的美好意境。
《月光曲》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月光曲》,下面我将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六年级语文上册-23《月光曲》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23《月光曲》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758169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3.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23《月光曲》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艺术之美。
二、说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书写“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幽静、断断续续、随便说说、陶醉等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及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和重点词语的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四、说学情学生在学习了《伯牙鼓琴》后对音乐艺术的魅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感受《月光曲》的魅力及旋律、积极探讨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五、说教法学法说教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谈话法、讲述法、讲读法和提问法。
说学法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播放≤月光曲》,请学生静静地欣赏,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着这首曲子,你可能会猜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月光曲》《月光曲》指《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是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奏鸣曲”之名。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月光曲》说课稿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月光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36d4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3.png)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月光曲》说课稿月光曲,一首儿童诗歌,由中国作曲家木鱼创作,被收录在语文课本中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本篇说课稿将围绕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主题本课的主题是通过《月光曲》这首儿童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及美的感知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传递爱与美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月光曲》这首儿童诗歌的内容。
2.感受夜晚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欣赏诗歌,启发学生对自然及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听说读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体验音乐与言语的美好结合。
2.理解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夜晚的美丽。
3.通过诗歌中的形象和细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素材,展示美丽的夜晚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夜晚的美、感受、关注等。
2.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并与夜晚的场景进行联想。
(二)呈现与引导1.教师朗读《月光曲》,鼓励学生聆听诗歌的声音和节奏,并引导学生尝试模仿教师的语调和语速。
2.教师解读诗歌中的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进行词义理解。
(三)感悟与理解1.教师导引学生仔细观察诗歌中的两个场景:乡村和城市,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学生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活动,将自己对于夜晚的感受和对乡村、城市的理解进行交流。
3.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美丽的意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四)表达与创作1.学生跟读《月光曲》,尝试更好地表达出诗歌中的感情。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要求学生结合夜晚的美景和环境保护的主题,写一篇新的诗歌。
3.学生展示小组创作成果,教师评价学生的表达和创作水平,并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
(五)巩固与拓展1.教师给学生展示《月光曲》的作曲家木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之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43e4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7.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教材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
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而《月光曲》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重点的极好例子。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课文文脉清晰,__有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暗线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
这种感情的发展与盲姑娘对音乐喜爱的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另外,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__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加深刻是__的主要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情深沉,意境深远,特别是第九自然段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习,反复品悟语言内涵,真正读出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
三、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等词语。
2、根据课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从而感受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3、学会分辨实在的事物和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意境,感受乐曲美妙和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__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曲》说课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
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较好途径。
下面我就《月光曲》一课谈谈我是如何说课的: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月光曲》,是本册第七单元第二篇精读教学教材,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能分辨事物和联想。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情感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1、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四. 说教法: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根据教材本身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
五. 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先运用尝试、自学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
六. 说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前,我应用情景教学,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让学生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
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暗示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引出课题。
(播放《月光曲》录音,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诱发学习兴趣。
)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初读课文时,听课文配乐朗读。
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课文录音的播放,把学生引入《月光曲》的意境中。
)
三、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落实字词教学)
四、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学习本节时,重点理解“谱写”一词,及本节的主要意思。
学习课文第一节后,点出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总的介绍)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其它段落,找出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绘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多读几遍,想象描绘的景象。
(第九自然段)
3、画出描写皮鞋匠联想的句子。
4、体会感悟。
(1)课件出示句子——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大大的眼睛。
(2)请学生自由读这个句子,大家读了觉得怎么样?还美吗?我们来读这些联想的句子。
a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洒遍银光。
”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
c“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3)汇报这部分内容,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柔和、徐缓、有力、快速、高昂激荡)(4)欣赏画面,倾听音乐,感情朗读
(5)指导朗读这段课文,并初步背诵。
(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而文章并没有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而这一内容文章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为此,我让学生勾画出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合作学习,初步体会乐曲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施放月色海天的图画,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浪涌”。
并配与月色海天图画相对映的《月光曲》的三具乐段,即轻松舒缓的、渐强发展的、高昂激越的。
教师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三层文字。
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
音乐、美术、语文三门学科成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深深地撼动了学生的心灵,从而突破了重点,并让学生分辨了事物和联想。
这一步,体现了学法“勾”和“议”。
在落实这一环节时,着重理解第九自然段中“写实”和“联想”部分。
(结合配套投影片,展示教材中描绘的景象,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以景物的变化引起曲调的变化,再以曲调的变化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
五、结束语:
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那么,贝多芬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下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心境: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下节课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来得出贝多芬作曲的根源:夜深人静,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引起同情;遇见知音,非常激动;环境清幽,创作名曲。
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憎恶社会的激情,使得贝多芬的心情在变化,而穷兄妹俩,特别是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体会了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心、热爱。
)
六、作业:
背诵第九自然段
板书设计:22月光曲
柔和徐缓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有力快速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高昂激荡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