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去游乐园∣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课件【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课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e29cf650e2524de4187e2d.png)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课件【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游乐园》课件【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自主探究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三、反馈交流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12×3=36(元)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2×312×412×5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518×315×627×343×3(组内检查、全体交流)六、总结【篇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年级下册去游乐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去游乐园【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589a3ab8f67c1cfbd6b883.png)
剪出两条10cm长的彩带。 用其中一条可以剪出几条2cm长的彩带? 用另一条可以剪出几条5cm长的彩带?
本课总结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掌 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 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会用 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00个1厘米,才有1米长了。
cm
100厘米=1米 1米
米用字母m表示,1米写成1m。
1米=100厘米 或 1m=100cm
在○里填上“>”,“<”或“=”。
○ 50厘米
< 5米
○ 100厘米
= 1米
○ 92厘米
> 90厘米
○ 40厘米
< 40米
填空 。
16厘米+17厘米=( )厘米
20米-15米=( )米
5
9厘米+11厘米=( )厘米
1米-10厘米=( )厘米
34笔长18( ) 2) 妹妹身高98( ) 3) 房门高2( ) 4) 黑板宽1( ) 5)跳绳长2( ) (6) 一条黄瓜长25( ) (7) 语文书厚1( )
cm cm
m m m
教学目标
1.认识米、厘米,体会米、厘米的实际 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 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米有多少厘米?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1米=100厘米 1m=100cm
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1米有多长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全册)去游乐园_(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二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全册)去游乐园_(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b1f5c3336c1eb91b375d46.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全册)去游乐园_(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二册)课题去游乐园教时二、3(7)学习目标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习重点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情境创设。
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
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新课标第一网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再量一量。
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对了?3、填一填四、总结这堂课你感觉学什么最难。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生活动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手臂或身高等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测量。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题目:P16试一试。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
完成后核对。
5实践操作p17第4题。
板书设计去游乐园1米=100厘米,1m=100cm教学反思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去游乐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去游乐园∣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5247e7bb68a98270fefa99.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去游乐园
一、猜一猜。
〔1〕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2〕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
〔3〕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
〔4〕你还想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
二、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
〔2〕茄子长约16〔〕。
〔3〕房子高约3〔〕。
〔4〕教室的门宽约1 〔〕。
三、谁爬得快?
小蜗牛和小蚂蚁是好朋友,它们都说自己爬得快,于是它们进展了一次比赛。
请你答复以下问题。
全长是100cm,也是〔〕m
小蜗牛已经爬了40 cm,离终点还有〔〕cm。
小蚂蚁已经爬了70 cm,离终点还有〔〕cm。
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四、画一画。
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
参考答案:
一、猜一猜。
〔1〕60厘米;
〔2〕米尺〔机动〕
〔3〕3米
〔4〕你还想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机动〕
二、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m〕。
〔2〕茄子长约16〔cm〕。
〔3〕房子高约3〔m〕。
〔4〕教室的门宽约1 〔m〕。
三、谁爬得快?
小蜗牛和小蚂蚁是好朋友,它们都说自己爬得快,于是它们进展了一次比赛。
请你答复以下问题。
全长是100cm,也是〔1〕m
小蜗牛已经爬了40 cm,离终点还有〔60〕cm。
小蚂蚁已经爬了70 cm,离终点还有〔30〕cm。
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小蚂蚁
四、画一画。
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
略。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去游乐园》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去游乐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3bd682910ef12d2bf9e733.png)
cm cm
m m m
cm cm
剪出两条10cm长的彩带。 用其中一条可以剪出几条2cm长的彩带? 用另一条可以剪出几条5cm长的彩带?
本课总结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掌 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 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 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 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1米有多长呢?
100个1厘米,才有1米长了。
cm
100厘米=1米 1米
米用字母m表示,1米写成1m。
1米=100厘米 或 1m=100cm
在○里填上“>”,“<”或“=”。
○ 50厘米
< 5米
○ 100厘米
= 1米
○ 92厘米
> 90厘米
○ 40厘米
< 40米
填空 。
16厘米+17厘米=( )厘米
20米-15米=( )米
5
9厘米+11厘米=( )厘米
1米-10厘米=( )厘米
34 20
90
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铅笔长18( ) 2) 妹妹身高98( ) 3) 房门高2( ) 4) 黑板宽1( ) 5)跳绳长2( ) (6) 一条黄瓜长25( ) (7) 语文书厚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
习去游乐园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猜一猜。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
(3)黑板的长度大约是几米?
(4)你还想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
二、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
(2)茄子长约16()。
(3)房子高约3()。
(4)教室的门宽约1 ()。
三、谁爬得快?
小蜗牛和小蚂蚁是好朋友,它们都说自己爬得快,于是它们进行了一次比赛。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全长是100cm,也是()m
小蜗牛已经爬了 40 cm,离终点还有()cm。
小蚂蚁已经爬了70 cm,离终点还有()cm。
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四、画一画。
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
参考答案:
一、猜一猜。
(1)60厘米;
(2)米尺(机动)
(3)3米
(4)你还想了解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吗?(机动)
二、试一试:填cm还是m呢?
(1)衣柜高2(m)。
(2)茄子长约16(cm)。
(3)房子高约3(m)。
(4)教室的门宽约1 (m)。
三、谁爬得快?
小蜗牛和小蚂蚁是好朋友,它们都说自己爬得快,于是它们进行了一次比赛。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全长是100cm,也是(1)m
小蜗牛已经爬了 40 cm,离终点还有(60)cm。
小蚂蚁已经爬了70 cm,离终点还有(30)cm。
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小蚂蚁
四、画一画。
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