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与文化》论文
中国政治形势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中国政治形势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政治形势相关论文: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全文如下:1 两岸陆地曾为一体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 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
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2 台湾的先住民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
70年代,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经过鉴定,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
以后又陆续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东西的形状的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特别相似。
其中高雄县凤鼻头一带出土的彩陶和黑陶,经过鉴定,确认它们是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和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沿海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几何形印纹陶”从制作方法到用料都是一样的。
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家在台东县卑南乡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及玉器,经鉴定这是二三千年前古代台湾人的遗物,和我国南方各省古代的越濮族人留下的遗物一样。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美术的特色_29
台湾美术的特色一.明清时期台湾美术:明清以来,大陆沿海移民由东南沿海地区大批迁移到台湾,加快了台湾的开发,使台湾与内地贸易频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宽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大地主和仕绅等上层开始关注艺术,造就了一批画家。
当时来台的书画家主要有三类:一是奉朝廷之命来台治理的朝廷命官,如沈葆桢、刘铭传、唐景崧等。
一是被延聘或流寓来台的画家,如谢管樵、吕世宜等。
还有一类由庙宇画师画工组成,如林朝英、林觉、庄敬夫等。
中原的书画艺术,就是通过他们传到了台湾。
当时台湾属于新开辟的疆土,设施简陋,绘画材料不易齐备,受过严谨训练的绘画人才也颇为难寻,所以绘画的发展很容易倾向于简逸的文人画风格。
文人画是从元代开始兴起的,其特色为画中富有文人气质,讲究文学意味与书法墨韵。
目的在宣抒胸中逸气,并不考究画中的技巧和形似,可以脱去一些成规的束缚。
没有经过正式的绘画训练的一般士大夫,只要书法写得好,也可以潦草挥毫以消遣。
从流传至今的明清台湾画家作品看,以水墨写意为主,工笔设色的作品很少。
水墨写意中又以花鸟类及四君子较多,尤其是兰竹最为常见。
人物画次之,山水画则少见。
明清时期台湾艺术有“闽习”之称,这和当时台湾画家大多来自闽、粤两省有关。
“闽习”特点表现为:大胆涂抹,恣意的笔意,短暂的时间,完成大体形象,气氛浓浊,十分霸气,一点也不含蓄。
如谢管樵的花鸟画的笔意,吕世宜、林觉的作品都表现着“闽习”的风格。
当然,明清来台的画家只是一些二三流的大陆文人,其作品少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相结合,并不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具体面貌,流露着因袭传统、“师古临摹”的旧习,其风格与技巧没有太多的创新和变化。
二.日据时期台湾美术:1895 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宝岛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
日本侵占时期执行的方针“是要尽量使台湾脱离中国而与日本合并”。
他们一方面以残酷的军事镇压反抗的台湾人民,同时加紧文化方面的征服和奴役。
殖民统治者挟武力进行文化上的“改造”和所谓“风俗改良”。
台湾历史与文化 (2)
二、左镇人台湾的早期居民来自大陆。
郭志超教授在《闽台民族史辨》一书中提出: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群岛乃至西南太平洋诸岛,是中国大陆东南原南岛语族向海洋的流布路线。
后来南洋群岛的少数南岛语族人口又逆向返迁台湾,成为台湾土著民族的晚源和次源。
台湾海峡形成前,已经有一部分大陆早期居民进入台湾岛;在台湾海峡形成过程中,也有一批早期居民,通过“东山陆桥”进台湾岛。
即使在台湾海峡形成后,依然有大陆居民飘扬过海,前往台湾。
因此,虽然海进海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把台湾从福建外移了130 公里,但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成员却没有被这海洋鸿沟所阻隔。
早在5000 至30000 年以前,台湾地区已有人类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居住和活动范围扩大,开始进行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劳动,社会已经进入绳纹红陶时期。
在3500 年至2000 年以前,台湾社会进入彩陶阶段,农业和渔猎业较为发达,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铁器。
从长滨文化中可以看出旧石器时代的台湾文化与福建等地文化的同质性。
自1968 年底开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宋文熏教授和地质系林朝棨教授所率领的台湾大学考古队,在台东县长滨乡海岸山脉东侧的十几处海蚀洞穴中,先后五次挖掘出粗、细石制器3000 多件、骨角器114 件。
长滨文化共分四层,其中第三层,即为长滨文化层,属旧石器晚期。
据宋文熏教授分析认为长滨文化是由华南传入台湾的。
这批类同于祖国大陆旧石器时期珍贵的石、骨器等文物,将闽台两地的古人类与文化关系推进到旧石器时期。
两岸早期居民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是建立在同一文化层面和同一生产力基础上的。
从史前文化的主要石器看,在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小型石器,类型分打制的石斧、石刀和砾石砍伐器;磨制石器石锄、双肩石斧、段石锛、半月形穿孔石刀等。
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反映了当时的台湾先民除从事原始农业外,渔猎捕捞是其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
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常见的石菜刀和有孔石簇,在台湾基隆草岭、恒春半岛出土有石菜刀,从北部基隆社寮岛、圆山到高雄县小岗山一带均有发现;在山东龙山崖出土的贝制镰及河南洛阳出土的青铜镰,在台湾大学俗学研究室收藏的在台南斗六出土的石镰与之相仿,刃部有锯齿、柄部有穿孔;在浙江良渚、广东海丰地区都有发现的有柄石簇,在台中埔里、台南六甲顶、高雄凤鼻头都有出土;在辽宁大连滨町贝丘、旅顺羊头洼出土的有孔石斧,在台北圆山遗址发现的两面石刃的石斧,就是退化的有孔石斧;在大陆古代武器“戈”相似的两侧为刃的尖头利器,也在台中埔里地区出土三种。
史学论文:浅谈台湾口述历史的发展
浅谈台湾口述历史的发展过去讨论台湾口述历史的进行与刊布, 都以学术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近史所)为其嚆矢, 而订在1959年12月;然而如果将口述访谈包括座谈会、座谈会记录(以第一人称表示)这一宽广的定义来看, 则应以1952年台北市文献会成立后, 以《台北文物》为其机关刊物, 在翌年1月(1953.1, 2/3)刊登《大稻埕耆宿座谈会记录》一文为最早。
可惜此一工作在1956年以后即停止。
此外早期的《台湾风物》也在1954年5月刊出《士林镇乡土座谈会》为第二篇。
虽然如此, 但因学术机构有专才、预算, 因此学术机构对口述历史的探讨虽较晚进行, 但其规模成果却是地方文献机构、私人创办的杂志所难望其项背的。
本文首先探讨台湾口述历史发展的两条路线:一是“中研院”近史所、台史所、国史馆、党(中国国民党党史会)、军(史政编译局)为主;另一条路线自始即以台湾本土人物为访谈对象, 自台湾大学、各省县市文献会、文化中心(后改为文化局)乃至于文化工作者。
而后者在解严后, 其发展更为快速, 以地方文史工作室为其主力。
其次谈及台湾口述历史的推动给台湾各界尤其是史学界带来的影响。
再次谈及台湾口述历史发展的趋势与面对的问题。
一、台湾口述历史的缘起与进行(一)近史所既开风气又为先口述历史是藉受访者的叙述, 保留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记录, 它为社会变迁保留史料, 也提供历史研究或直接运用在个人传记与地方史的书写中。
台湾口述历史的发端与实践, 都不能不由1957年“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所长开始积极推动口述历史开始说起。
郭廷以所长认为只要每位重要人物都能留下一份详尽的传记记录, 再与其他史料相对照, 就能解决、澄清若干历史问题, 遂在1959年10月拟订“民国口述史访问大纲”, 于12月正式展开党、政、军重要人士的访谈。
之所以在1959年展开这项工作, 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 1949年来台重要人士, 有部分已退出政坛, 有足够的人物可以选择;第二, 中华民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到1945年抗战胜利, 可说历经了15年战争, 因而史料征集及历史书写两相缺乏, 有待补充;第三, 受到欧美各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影响, 其中受到美国的影响较大。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六章,日据时期的台湾
二、民族抵抗的社会运动
台湾 同化 会
议会设 置请愿 活动
台湾 文化 协会l0月27日,台中埔里雾社地区泰雅族的迈 勃、钵仔仑等社人民在首领摩那·罗达奥的率领 下,袭击警察驻在所,杀死日人134名,夺取枪支 180支。日本殖民者立即调集大批军队和警察前来 镇压,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山地人不但善用天险 的地理防御作战,且战术高超又很勇敢,尤其那 种不屈不挠与日军抗战到底的精神,更使日军感 到无比的惊骇。在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他们 且战且退,顽强抵抗。日军竟然丧心病狂地使用 毒气弹进行轰炸。12月8月,起义扫于失败。事后 统计表明,参加雾社起义的泰雅族同胞l236人中, 战死或自杀者达644人,被捕564人,而这564人中, 又因日本殖民者恶毒桃唆与雾社居民有仇隙的陶 渣部落发动突然劫杀,仅剩298人,雾社地区泰驻 族人几乎濒于灭绝。
皇民化运动核心内容是破坏中华文化,灌输大和文化及 “忠君(天皇)爱国(日本)”思想。首先,强制普及日语, 不准使用汉语和地方方言,否则处以罚款。据台湾总督府 统计,1937年日语普及率为37.8%,1940年为51%, 1944年则为71%。其次,生活方式强制日本化。在全岛大 力推行神社崇拜,民间供奉的神明集中焚毁,不许奉祀。 台湾人世代相传的祖先崇拜被伊势大神宫的大麻奉祀取代, 传统的中元、春节亦遭禁止,家庭中更要设置日式风吕 (澡盆)、榻榻米等。同时,迫使台湾人改用日式姓名,试 图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皇民意识”,从而达成日本 化。再次,强化皇民思想教育。在学校,强迫接受日本国 民训练,丑化中国,抹灭学生的故国观念,提倡敬仰天皇, 了解“皇国对东亚及世界之使命”,以期树立“忠君爱国” 观;培养凶猛、好胜、服从、勇敢的日本式国民性格。
第六章 日据时期的台湾
一、殖民统治机构与法律体系
台湾历史与文化探究
台湾历史与文化探究台湾是一个多元化的岛屿,她拥有着灿烂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跨越两岸的重要文化中心,台湾饱含着各种不同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土地,其历史和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启示和体验。
一、台湾历史梳理台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
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海洋贸易中,古老的台湾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
17世纪,荷兰、西班牙、中国大陆先后占领了台湾。
1662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孙子郑成功夺回了台湾,建立起后来称为“台湾王国”的政权,直到清朝统一整个台湾。
之后,台湾逐渐走向繁荣发展,经历了许多内外交替的历史事件。
广东人和福建人成为了台湾的主体移民来源,台湾交错的景观从此展开。
二、台湾文化的多样性台湾的文化包罗万象。
不论是本土文化还是逐渐发展的“随著宫庙运动”文化,都为台湾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庙会文化”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现。
庙会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具有民俗特色,是台湾民众表达情感、庆祝节日、祷神求福的重要场所。
而“台湾电影”则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代表作品有《悲情城市》《倩女幽魂》《好男好女》等。
此外,台湾还有着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诸如宜兰梨山的乌松纹石雕、金门的鲸鱼石雕、台中的竹编玩具等,这些手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台湾美食的特色台湾的美食也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有着“小吃王国”的美誉,台湾有着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风味独特的小吃。
从卤肉饭、黑豆腐、口味均匀的香肠、传统豆花、茶叶蛋到剃冰、珍珠奶茶等,这些美食为台湾的口味文化注入了独特的色彩,成为了全球闻名的食品。
总结起来,这些成分,种类和特性的混合,在传统中“台湾的现代化和多彩”的风格得以深化,成为台湾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的支柱之一。
台湾的历史和文化熔化在一个多元化社会,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风格。
它丰富了我们对这座岛国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给我们启示——保持开放、包容、多彩的文化环境,是人类既定的目标。
关于新时代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
关于新时代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我们大家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形成是因为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篇一:《试析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机遇与挑战》由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内战,蒋介石退守台湾及50年代起美国的霸道介入,导致1949年后两岸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台湾问题自此产生。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坚定目标,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
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既有难得历史机遇,也不得不面临现实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贯彻两岸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机遇(一)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根据矛盾分析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大陆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当属主要矛盾。
试想,大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实力若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台湾的水平,那么台湾问题的解决就不会成为问题。
当前,令我们自信和欣慰的是,主要矛盾的最终解决已大步行走在路上。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乘风破浪,含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实力已今非昔比,有目共睹。
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入宪,公民的民主权利不断丰富和逐步落实。
在不断超越中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6 000美元。
军事实力不断提升,蛟龙潜水、航母出海、神十问天。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欢迎。
基于这些,大陆在两岸博弈中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信。
两岸各方面差距正在日益缩小,大陆对台湾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不断积累着正能量。
(二)国际上,中国大陆影响力日益提升东欧剧变以来,在西方国家按照“多米诺效应”来幸灾乐祸地围观中国“倒下”时,他们失望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他们的怀疑和惊诧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惊人奇迹,“中国道路”令世人强烈地感受到“中国震撼”。
台湾历史与文化1.1
一今天的台湾岛,位于祖国大陆架东缘之上,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亦称东亚大陆,其边缘有宽在100 公里与200 公里之间的浅海地带,深度通常在200 米之内,这就是大陆架。
台湾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联为一体,属于同一的自然地形体系。
大自然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世间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地壳运动把祖国大陆与台湾原本相连的部分变成海峡的滚滚波涛。
台湾海峡的形成过程早在6 亿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运动开始时,今天,裸露于台湾中央山脉主分水岭之东坡的台湾最古老的岩石,为古生代晚期的大南澳片岩。
这些都在大陆的华中和华南各地的二叠纪地层中常见。
由此可见,台湾古生代时期的海与大陆中部与南部的海是相互沟通的,当海水退出台湾与台湾海峡,大陆与台湾连成一片干陆。
20 世纪70 年代,在台湾北港地区的石油勘探中,发现了中生代的菊花化石,由此证明,在中生代(约2.2 亿年以前)三叠纪和侏罗纪期间,两岸间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海水,主要还是陆地。
台湾海峡位置上的地壳运动没有停止。
到1.92 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两岸间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此时台湾开始成为陆地,地质史上台湾称之为“南澳运动”,大陆称之为“燕山运动”。
此时,在两岸间分别出现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央山脉。
南屿双狮岩两岸分离开始于白垩纪和古新世时期,形成了最初的台湾海峡。
也就是在约5400 万年以前,由于受新构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台湾中部地区开始被水淹,中间成为浅海,开始成为海峡。
在海峡两岸海侵海退所引起的古地理变迁与古地理气候变化中,既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壳运动中,台湾开始“太平运动”,大陆开始“茅山运动”,两岸陆地连成一片。
直到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台湾地壳活动明显加剧,华南地区的花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和云母被冲积到台湾海峡中的低部地区,使台湾海峡海水急剧变浅,海域范围显著缩小,台湾西南部则在浅水盆地环境中沉淀了厚达2000 米的砂岩、页岩、泥岩和砾岩夹层。
今天台湾北部和中部地区大量开采,成为新竹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四章,明郑时期的台湾
1681年7月 , 康熙皇帝指示前方将领 : “ 宜乘机规 年 月 康熙皇帝指示前方将领: 定澎湖、台湾” 这以后, 定澎湖、台湾”。这以后,清军又进一步解决了内 部组织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 部组织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 第一 , 1681年 9月, 经 年 月 姚启圣和李光地先后极力推荐, 姚启圣和李光地先后极力推荐,清廷同意让施琅复 任福建水师提督。这样, 任福建水师提督。这样,清军就有了一个熟谙海战 的统帅。 第二, 的统帅 。 第二 , 1682年 11月 , 清廷又同意了施琅 年 月 专征”的要求,让福建督抚只负责“催征粮饷” “专征”的要求,让福建督抚只负责“催征粮饷”, 而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施琅获得专征权, 而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施琅获得专征权,解决 了施琅和姚启圣对出兵时机和利用风向的争端, 了施琅和姚启圣对出兵时机和利用风向的争端,使 进军台湾的条件更趋成熟。 进军台湾的条件更趋成熟。
三、明郑与清廷之间的和与战
康熙元年五月(1662年 康熙元年五月(1662年6月),郑成功在台湾病逝, (1662 郑成功在台湾病逝, 其弟郑世袭在黄昭等人的拥护下,图谋自立。 其弟郑世袭在黄昭等人的拥护下,图谋自立。在厦 门的郑经闻讯后,也随即发丧嗣位。 门的郑经闻讯后,也随即发丧嗣位。郑氏内部出现 了叔侄争权的内乱。 了叔侄争权的内乱。清方以为这是一个和平瓦解郑 氏政权的大好时机,于是, 氏政权的大好时机,于是,靖南王耿继茂和福建总 督李率泰派出使者到厦门谈判,企图说服郑氏降清。 督李率泰派出使者到厦门谈判,企图说服郑氏降清。 这次谈判其实是郑方利用和谈有意拖延时间, 这次谈判其实是郑方利用和谈有意拖延时间,以便 稳固内部局势 。
1662年 1662年6月,郑成功不幸病亡。郑经袭位后,于 郑成功不幸病亡。郑经袭位后, 1664年改东都为东宁 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州, 年改东都为东宁, 1664年改东都为东宁,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州,并 设了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和澎湖安抚司。 设立了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和澎湖安抚司。同 时还规划了基层的社区组织,将东宁城区分为东安、 时还规划了基层的社区组织,将东宁城区分为东安、 西定、宁南、镇北四坊, 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又将岛内汉人较为集中的 地区分为二十四里。 地区分为二十四里。
近代史纲要论文《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虽然几经与祖国分离,但作为台湾的人民还是中国的政府都为祖国的统一而奋斗着。
关键字:台湾祖国统一不可分割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胡锦涛指出,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此无论是当地的人民还是政府,都为之而努力奋斗。
中国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一,名称。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
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
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
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
“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春秋战国时,“瀛洲”为台湾。
进入汉代,“东鯷”指的就是台湾。
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
三国时期,“夷洲”就是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
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
二,历史记载。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台湾人文历史
台湾人文历史台湾是一个充满了丰富人文历史的地方。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不同族群、民族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在本文中,将带您一起探索台湾人文历史的精彩篇章。
第一部分:原住民文化的传承台湾最早的居民是原住民,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台湾的原住民分为十几个不同的族群,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宗教和习俗。
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崇拜自然,保护环境。
原住民的文化在台湾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民族特色。
第二部分:荷兰、西班牙和中国的殖民统治17世纪,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领了台湾,使得欧洲文化与传统的台湾文化发生了碰撞和融合。
荷兰和西班牙带来了现代农业、新的建筑和制度,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后来清朝的统治,更进一步深化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中华文化在台湾广泛传播,对台湾人文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20世纪初,日本统治台湾近50年,期间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日本引入了现代教育体系、工业化和科技,催生了台湾现代化的种种因素。
同时,日本对台湾的统治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土地征用、残酷对待和文化压迫,这些对台湾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台湾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动力。
第四部分:华人移民与文化交流自清朝以来,大量的华人移民涌入台湾,为台湾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华人移民带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经商技巧和社会组织方法。
他们融入了台湾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台湾本土文化中加入了大量的华人元素。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台湾成为一个文化多元、包容性极强的地方。
总结:台湾的人文历史可以说是多元交融、丰富多彩。
从原住民文化的传承,到荷兰、西班牙、中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再到华人移民与文化交流,台湾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与发展。
这些历史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得台湾成为一个独特而多元的地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来探索这片土地上丰富的人文遗产。
形势政策论文-台湾问题
[键入公司名称]形势与政策论文我看台湾问题我看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伴随着中国历史而长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
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台湾回归中国,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已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
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另外,台湾问题的产生以及长期得不到解决,与一些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在其间插手密切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美国在1954 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阻挠中国政府解决台湾的正义斗争。
台湾历史作文
台湾历史作文《台湾历史》台湾,这座美丽的岛屿,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它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变迁。
早在远古时代,台湾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据考古发现,台湾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与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表明在很早以前,两岸的人类就有着交流与往来。
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也就是如今的台湾。
这是大陆政权对台湾行使管辖权的最早记载。
此后,隋唐时期,大陆与台湾的交流日益频繁,台湾被称为“流求”。
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辖进一步加强。
宋朝时,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地区的管辖。
明朝时期,台湾被称为“大员”。
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觊觎台湾。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
1626 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
1642 年,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独占台湾。
1661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渡海作战,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清朝时期,1683 年,清政府派施琅率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
1684 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 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刘铭传成为台湾首任巡抚,他积极推行改革,加强了台湾的防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1895 年,由于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台湾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长达 50 年的英勇斗争。
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祖国的思念和回归的渴望。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随后,由于国内战争的原因,国民党败退台湾,导致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尽管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统一的决心从未动摇。
台湾历史与文化
一:㈠台湾为什么要从福建分出建省?答:1.台湾建省一事,早在1874年日本出兵侵占中国台湾琅峤后就提出来了。
时任福建巡抚的丁日昌就提出:台湾可另设一省,以固夷夏之防,以收自然之利。
沈葆桢提出的在闽浙总督名下设立“福建巡抚”,兼管闽台“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但此闽台兼顾的方法实施起来可谓困难重重,分驻也名不副实。
2.台湾的防务系统不堪一击在中法战争期间暴露了出来。
种种防务弱点之多使得清廷在中法战争结束后,关于台湾的问题,大家都提出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开辟台疆,加强海防,建省分治,是防止外敌入侵,加固藩篱门户最有效的措施。
对此最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左宗堂提出的“建省分治”的主张,他分析了台湾战略地位和中国海防的关系,分析了康熙统一台湾后的20年来治理台湾的利弊,认为“台湾建省,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
”3.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十二日,慈禧太后,下旨诏准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㈡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建省后的台湾?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后,对台湾的海防、吏治、财政、农业、工业、交通、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以建成自立之省为目标的自强新政,使台湾面貌焕然一新,其改革内容如下:1、海防建设①刘铭传严格整肃军队,裁撤军队,留下35营的精兵强将。
②全部配备洋枪,聘请外国教习,进行正规的训练。
③建基隆炮台,并同时加固各地的炮台。
配备从西方购置的大炮,火力增强了数倍。
④购置一批小火轮,供海上稽查,缉捕和运输,传递之用。
⑤雇佣洋匠自造驳轮和水线船。
2、增设府县刘铭传按建省的规制,上任后重新整饬了台湾的行政建制,全台设置三府一直隶州十二县五厅3、发展交通⑴电报通讯建设:架设水陆电缆计有1400余里,设水线局4所;设电报局;⑵仿效西方设邮政⑶于1886年设招商局于新加坡,先后购置8艘轮船,开通多条水路,建设海上交通;⑷聘英、德两国人为工程设计,修建铁路。
4、兴办企业①1887年,刘铭传设立煤务局,开采煤矿。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二章,台湾原住民
二、台湾原住民的源流
( ( 3 2
( 1
三、原住民入台的时间
凌纯声认为,台湾原住民是于3500年前,自大陆沿两条 3500年前 凌纯声认为,台湾原住民是于3500年前, 可能路径移居台湾: 可能路径移居台湾:一是由台湾对面中国大陆闽浙沿海 地区直接渡海峡而来; 地区直接渡海峡而来;二是以长江中游两湖地区为发源 经中南半岛,印尼群岛、菲律宾而转至台湾。 地,经中南半岛,印尼群岛、菲律宾而转至台湾。
四、台湾原住民名称的变迁
番人(明朝) 番人(明朝)
熟番(平埔 番)
清朝时期
生番(高山 番)
平埔蕃
日据初期
高山蕃
平埔族
1935年
高砂族
平埔族
台湾光复后
高山族
台 湾 原 住 民 名 称 变 迁 示 意 图
原 住 民 (1994年) 年
五、台湾原住民种类与分布
台湾原住民约略可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两大类。 台湾原住民约略可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两大类。我 们还可依据语言、文化、体质等特征将高山族和平 们还可依据语言、文化、 埔族再分为若干族群。 埔族再分为若干族群。 其中,高山族可分为如下九个族群。 其中,高山族可分为如下九个族群。
道卡斯族(Taokas),分布于苗栗、新竹一带。 道卡斯族(Taokas),分布于苗栗、新竹一带。 (Taokas)
巴宰海族(Pazeh),分布于丰原附近。 巴宰海族(Pazeh),分布于丰原附近。 (Pazeh)
拍瀑拉族(Papora),分布于大甲一带。 拍瀑拉族(Papora),分布于大甲一带。 (Papora)
二、日据时代以来:学术研究性类别 日据时代以来:
日据时代以来,台湾原住民的分类具有如下特征: 日据时代以来,台湾原住民的分类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分类者主要是学有专攻的人类学家、 其一,分类者主要是学有专攻的人类学家、民族学 家和考古学家。其二,类别的依据是语言、 家和考古学家。其二,类别的依据是语言、风俗等 民族文化特征。其三,类别的结果甚为精细, 民族文化特征。其三,类别的结果甚为精细,学术 意涵浓厚。 意涵浓厚。
台湾历史与文化02-施琅大将军_10
施琅大将军施琅(1621 年—1696 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
他自幼生长在海滨,熟悉海情。
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壮岁从戎后,转战疆场,屡建战功,是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良将。
施琅原是郑成功手下一员虎将,1651 年 5 月 20 日因手下部将曾德不忠于自己,在处罚曾德时与郑成功闹翻,结果施琅的父亲、弟弟施显、堂弟施福,被郑成功杀于南澳沙滩,施琅本人愤而投靠清军。
施琅治军有方,水师能攻善战,因而有“郑经畏施琅如虎”之说,这更证明了康熙用人的正确。
施琅与郑家的仇恨远不止此,1680 年 2 月,正值郑经率军参加“三藩之乱”,施琅儿子施世泽、侄公子施明良在金厦地区准备率兵举义,擒拿郑经,事为刘国轩探知,两公子及家眷亲兵 72 口被杀害,尸体沉入海底。
施郑两家,积怨甚深。
在如何统一台湾问题上,康熙曾在 1662 年即位后,由于与郑经议和不成,对台基本策略由“议和”改为“征剿”。
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于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和次年五月,进军澎湖,因“天时不利”、“风向莫测”而中止。
康熙四年(1665 年)四月,施琅又组织第三次进军,第二天中午已经到达澎湖海面,突然乌云翻滚,暴雨倾盆,船队失去控制,不得不鸣炮返航。
前后 3 次进军均告失利。
康熙没有原谅施琅的退兵,下令撤销福建水师,将提督施琅调进北京任“内大臣”,施琅所落个清闲自在,自得其乐,但始终放不下统一台湾一事。
军事上的失败教训,提醒了康熙皇帝,准备改变策略,清廷的对台政策由“征剿”改为“议和”。
先后在 1667 年 7、8 月间,派遣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和道员刘尔贡、知州马星等人;1669 年间,派遣刑部尚书明珠、吏部侍郎蔡毓荣等人;1677 年 5 月,派遣佥事道朱麟、庄庆祚等人;1682 年,福建总督姚启圣派遣副将黄朝用等人,作为谈判代表,与郑经进行了四次七轮谈判。
但因郑经坚持仿效朝鲜“称臣纳贡不登陆不削发”,而被颇有远见的康熙皇帝为统一国家,同意“称臣纳贡不登陆”,但坚决拒绝“不削发”的条件。
台湾历史简介
台湾历史简介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而丰富,承载了许多不可忽视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史前时期在台湾本土居住的原住民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
他们狩猎和采集,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这些原住民群体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殖民时期17世纪,荷兰人、西班牙人和明朝移民陆续抵达台湾。
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台湾新鹿耳门城,西班牙人在北部设立了城堡,明朝移民则在南部开发农田。
这些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清朝时期1662年,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台湾成为明朝建政余孽的殖民地。
清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并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促进了台湾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深刻影响了台湾当地文化发展的方向。
日本统治时期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开始了严苛的殖民统治,剥削台湾人民资源,限制言论自由,禁止传统文化。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台湾逐渐接触到西方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奠定了后来的发展基础。
二战后返还中国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签署投降书,台湾从日本统治中解放。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归还给中国。
中国政府派遣军队占领台湾,实现了台湾的完全统一。
台湾人民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进入现代化时期20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台湾逐渐开放经济,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
台湾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同时,台湾也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总结台湾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史前时期的原住民文化到现代化的社会建设,台湾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台湾的发展道路充满曲折和挑战,但无疑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台湾特有的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古建筑论文-历史论文
台湾特有的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古建筑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0 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地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一些弱势国家,当地文化甚至有被淹没的趋势.有着源远古老文化的中国,在经历过的洗礼后,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优先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较其来说一直是次要地位.再加上解放后一些革新派对旧建筑大肆破坏、后文化的补救也不完善.此状况下,面临经济浪潮、国际潮流的冲击,很多人的思想随同国文化一同迷失了.几十年后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物质生活已难以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民族自信心,于是人们重新把目光投回到本土文化当中,而建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承载与标识,其中国特色的渴望也日益迫切.纵观目前国内,以往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与乡村已被国际化浪潮冲击得千篇一律,地域性特征也被盲目西化的刀刃打磨,乃至消尽.1 建筑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在摸索求同存异的道路中,许多建筑理论把研究思路投向我们的邻国---日本.因其文化与我们同源,且作为中国本土佛教的禅宗传入日本后,在悠长的历史中与其早期主导社会的泛神论完美过渡,后在与西方技术文化的结合中又有杰出表现.如日本着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他的作品东西合璧,惯用的清水混凝土与自然元素完美融合,建筑处处体现日本禅宗精神,继承与发扬了大和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但是,笔者发现,无论对国内外建筑的研究,对建筑的材料、技术、文化内涵、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都分析得精细到位,但很少有人去研究建筑的文化环境,也就是建筑所处的氛围.文化有很多种承载,建筑是其较为庞大、突出的产物.就现代化发达的城市来说,与一栋建筑关系最紧密的往往不是植物、亦不是街道,而是它周围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对主体建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一栋建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人的眼中,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评价.就文化相似程度来说,台湾的建筑发展历程最适合与内地做比较,它作为我们一母同胞的兄弟,其文化自然是与我们同根同源,但近代的断脐让它与我们有了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同是炎黄子孙,同样的华夏文化,台湾建筑因、历史、经济等因素,其现今社会的发展也与我们有迥异的差别,在建筑中与我们有不同的演绎,很多新建筑在文化内涵上都表现得比较成熟.总的来说,当今的台湾建筑与我们的不同始于两种原因:一是台湾的近代建筑史,二是其开放的多元文化.2 特殊的地相对于中国内地20 世纪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复杂程度来说,台湾20 世纪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则比较明了地呈现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日本统治时期的现代建筑(1895 年~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 世纪70 年代的现代建筑;20 世纪80年代至90 年代末的后现代建筑.1840 年甲午战争爆发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由此直到1945 年,台湾都处于日本统治的特殊时期.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中国文化一直是其追随与效法的对象,而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把目光转向西方,向着西方科技与文化奋起直追.但其精明之处在于他们并非盲目照搬宗主国的潮流,相反地而是将地作为国内许多无法立即改变或接受的新技术、新的试验场.于是,日本人将欧洲19 世纪流行的古典复兴建筑复制到台湾,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大部分公共建筑与日本传统风格不一样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当地现代性建筑起始的标识.1945 年日本投降.战后的台湾、经济、文化等都受制于导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9 年国民政府迁移至此才得以转变,从而摆脱西洋古典建筑样式,开始学习日本新式潮流---追求材料的真实与形式的表达;与此同时,模仿中国传统雕梁画栋的宫殿式建筑大量滋生,究其原因,与来台陆人的思乡情结、意图、主流设计师古典意识浓烈有关.此时期,内地正碾压旧思想,而台湾则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的复兴.1970 年前后,也是因素影响,本土主义在台湾逐渐盛行.往后的几十年间,建筑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多种风格层出不穷,以李祖原为首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也大行其道,台湾俨然成为各种建筑类别的展示地.由此可见,台湾这个特殊的前地,有着丰富但也复杂的建筑环境,无论人文、经济、、文化,都是建筑在修行之路上炼化金丹的药引子,这是为何其建筑呈现特色的内部原因.3 的文化开放的多元文化是为建筑增色的外部原因,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审美,二是建筑周围的环境.3.1 文化造就审美中国古建筑表现出的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迥异之处在于后者追求形式上、绝对的美,而中国美学则反映其哲学内涵,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表达古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哲学的高点是玄学,中国的宗教蕴含博大精深的内容,儒、释、道三教为主的学派分别有不同的甚深玄妙教理,他们的人生观、宇宙观主导了不同时期中国的与思想,美学作为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其继承与弘扬.所以,建筑师若没有国学的深厚功力作为基础,在现代科技与潮流充斥的氛围中,势必难承国文化之精髓.但仅仅建筑师具有较高造诣是不够的,群众的审美同样制约着建筑的走向和发展.道德经云:美之为美,斯恶已.试想一个地方文化思想丰富,人们的思想内涵也会不同,审美随其而变化,从而建筑的精神内涵与整体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安立会受到相应的制约.当某种文化影响的人群占多数时,美与丑的划分界限被普遍认可,对一栋建筑的评价也就偏向于那一方.举例来说,受儒释文化甚深熏陶、在两岸均有建筑作品的台湾建筑师李祖原,其一些寓意不张扬的建筑不被西方看好本是情有可原,但许多从小受所谓的国际化教育长大的中国人的评价也褒贬极端化;从项目中看,若甲方大都目的性强,对建筑的经济性、竞争性有高要求,却始终忽略其内在文化意蕴,只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那么建筑的最终形态也难脱土气.3.2 文化造就建筑周围的环境也对建筑本身有着不同程度的衬托,当然这里隐去自然景观和城市规划,主要讲周围建筑所营造的氛围:台湾近现代建筑发展历程错综复杂,因其实行土地私有制,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与文化都铭刻在彼时的建筑作品中并完整地保存至今,一栋栋建筑整合成杂乱无章但丰富多彩的城市图书馆,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等诸多风格都在饱和的古典城市风貌中蓬勃发展,于是乎不同风格同时并行,突出了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加彰显各自的风格、内涵和韵味.许多新建筑也将未作改动、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风格搬回到现代,因为有周围建筑风格的烘托,即使是夸张、无创新的表现手法也不会显得艳俗.如充斥着台湾大街小巷的神庙,其形式大多与内地传统寺庙建筑无二,只是装饰更多,如屋檐上布有大量的神像与神兽,且建筑取色艳丽夸张,如是安住于现代化的都市之中也能和谐圆融.反观内地,解放后一些革新派便主张拆除旧建筑,持续到现在,仍有大量旧建筑遭到拆迁与破坏.在此基础上拔地而起的一些新建筑,要么盲目模仿西式建筑、简化套用中式元素的结构与图腾,然因未得其精髓而无实质内涵可言;要么是某种文化或者文化合流的结晶,堪为精品,但却在缺乏地域特色的城市楼群中仍显孤独,不能满足人们渴求文化特色的心愿,某些好的建筑甚至因无环境的衬托而根本凸显不出其本身的文化内涵,无法拥有明显的地标性.相反,标准的宫殿式建筑---台北圆山饭店,正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含指向的内部构造、周围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衬托,它中规中矩但不失大气的建筑风格恰恰造就了古色古香的内涵韵味,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城市中给国人带来高扬的民族自信.倘若失掉这些为其增色的因素,就其外形而言,无论颜色、风格,都无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如果是在内地,绝对不乏这种精致豪华的建筑,无风格主意的城市建筑氛围也只会显得它老套俗气.圆山饭店原为日治时期的日本人所建的台湾神宫,二战中遭到毁坏,后由国民政府改建.起初规模较小,1973 年,建筑师杨卓成将其新建为14 层的中国宫殿式大厦.4 结语建筑如人,人要突破自我、寻求改进,必从内打破,而不是在外象上寻找改变自身的途径,更不是放弃以前的自我、妄图建立另外一个全新的人格.所以想要探索中国特色建筑的现代化道路,势必回归问题的源头,回溯根本,从国民教育开始,全方面提高人民文化底蕴、素质与审美,为新建筑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得不说,很多事情确实无捷径可言,建筑的发展史本应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步一个脚印,泥沙俱下,但相得益彰,才能有夺色争辉的特色建筑、多姿多彩的城市风情,才能让地域特色延续、民族自信长存,这一切并非来自于某一个出类拔萃的古典建筑或别具特色的新建筑单独的功劳.正是有了不同建筑风格的充斥,建筑师才能更自由、大胆,以往难以通过审核的原生创意才能更多地面世,富足现下建筑投射给人们的枯燥精神领域.这样一来,城市的文化内涵才能渐渐丰盈,空虚的人文氛围也可以变得饱和,某些标志性建筑也得以卸下人们寄予过多期望的重担.发展中国特色新时代建筑,不是一条被限定在某个范围之内的路,它本该是彻底开放的、多元的、全方位发展的宽阔大道,理应像古中国的文化那样包容.回想古代中国历朝建筑风格持续演变,长期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包罗万象,但从未被某种文化彻底改变,只因其继承了自身文化的精髓并且从未间断;或看近代台湾,在时期疯狂效仿欧式建筑,但终也能回归到本土风格.虽然近年来台湾建筑因种种原因,在技术的发展中有缺失文化而迷失自我的硬伤,但也在不断审视自身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在自然意志与人文精神中寻找更层次的契合.借此启示,我们也应总结上个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进退、得失,把多种问题、多种领域看做一个整体来探索,才能寻求到中国特色建筑与时代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参考文献崔勇.20 世纪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发展透视[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高山族文化的瑰宝——浅谈泰雅族习俗文化摘要:台湾泰雅族笼统上属于高山族,因其具有特色的习俗文化如黥面文化,衣饰织缝文化,饮食文化,猎头文化而成为高山族中靓眼的一族,同时泰雅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丰年祭也值得受到我们的关注和了解。
关键词:台湾泰雅族;文化;习俗大约在七千年前,古南岛语系民族开始进行横跨大洋的大迁徙,而台湾很可能是迁徙的第一站。
到了大约於五千至两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期间,高山族在不同年代里各自从南太平洋飘海过来,而北台湾的泰雅族与赛夏族可能是最早来台的。
泰雅族的族名Atayal,原意为“真人”、或“勇敢的人”的意思。
泰雅族在台湾原住民族群中,属于人口第二多的民族,仅次于阿美族,有9万多人口,分布地区最广,占到台湾山地的三分之一地区,可以说是台湾南岛语族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
泰雅族的文化及其习俗极为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黥面(文面)文化。
泰雅纹面文化是泰雅族生命礼俗的重要体现。
关于泰雅纹面文化有很多解读。
1、生命起源传说2、成年的标志.纹面可以视同成年礼:纹面标志着泰雅男子已取得猎头的经验,女子已掌握了织布的技能而可以结婚了3、女子贞节的象征:婚前性行为是泰雅族严格禁止的,纹面是早期泰雅族妇女确认贞操最重要的一项考验,如果纹面失败或死亡都被认为是欺骗和耻辱。
4、族群识别:泰雅族有猎头的习俗,称为“除草”,为了不误伤自己的同族就用纹面来区别。
5、辟邪的功能:泰雅族认为成年人未纹面部落会遭受重大疾病或死亡,被视为不吉利,与未纹面人结婚不但不会生育甚至可能带给家族灾祸,不纹面者将会被逐出部落。
6、通往祖灵的识别:泰雅族认为泰雅人死后,祖灵会在彩虹的另一端守侯,凭着纹面的标志引领死灵到达彩虹的另一端。
7、独特的审美观:泰雅纹面体现了泰雅族独特的审美意识。
泰雅族的纹面是特殊而美丽的,它承载着泰雅族的历史,也为泰雅族的衣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因为地域的不同,泰雅族的服饰也与别的族饰有所不同。
泰雅族的衣服分为长衣,短衣,裙子,披风,胸兜,绑腿,遮阴布等七种。
其中兜档的款式男女完全不同,护脚布只有女子使用。
此外头部则男子戴帽,妇女用头巾。
男女脚上都不穿鞋。
泰雅族的衣服,无论在结构上或衣服的种类上,男女的限制都很少,有很多衣服都是男女共享。
除了妇女不穿无袖短上衣,遮阴布外,其它似乎都可以和男子共享。
裙子本来以女性为主,但男性却又可以穿珠裙。
童装形式和成人相同,但尺寸较小,花纹较简单。
衣服分夏天和冬天的,但结构上相同,厚薄也一样,只有不同件数的分别,夏季穿较少件,冬季穿较多件。
泰雅族的衣着也是随着场合而变化的,工作时,为保护皮肤与保暖,便于工作,男子上身穿无袖的工作服,下围遮阴布。
女子下穿粗布白裙。
庆典,交际及约会时,为了美观、正式,男女都穿礼服,只是女子穿的裙子以绒线织成的条状花纹为主,男女皆需穿肚兜。
出征时,为了行动方便,鼓励士气,男子都穿战服及披肩,头戴熊皮帽。
泰雅族人用他们久远的历史造就了他们灿烂的文化,以及他们美丽的衣饰、丰富多彩的生活。
除衣服之外,泰雅族还有各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有头环、耳饰、颈饰、胸饰、臂饰、手环、指环、脚饰等等。
泰雅族的饰品有男女共享的,男性或女性专用的,特殊资格才能使用的和任何人都可以佩戴的。
人们佩戴的有男压发箍,菌形耳饰,贝钱颈饰,野猪牙臂饰,臂铃贝珠串腰和腿饰。
女人戴金属手镯,贝片颈饰,扇形耳饰,梯形耳饰和女压发箍。
男女可同用的有:贝珠串发绳,贝珠串腕饰和裸饰。
泰雅族的饰品也有深远的历史及文化意义。
泰雅族是以狩猎及猎首来衡量男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因此许多男人的饰品是以猎物的器官来制成,如兽牙,毛皮,拥有此类的饰品除了代表功绩,也显示对社会的贡献。
泰雅族的妇女早已懂得织缝之术。
她们用自制的麻线或用麻线交换得来的棉线及毛线混合着织布,并且用麻布及交换得来的棉布制作衣服,不过泰雅族只有称为“薯榔”的茶褐色染料,没有红、蓝、黄、黑等色料。
所以这些有颜色的布都是交换得来的,或是以交换得到的毛线混合织成。
因此,泰雅族的衣服颜色有素色的,也有由各种色彩编织的花样。
衣服上的织纹记载着泰雅族的历史,泰雅族人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有的织纹形状如同彩虹,和纹面一样代表宗教信仰中的彩虹桥,通过此桥就能和已经过逝的祖先见面;有如同眼睛一般的织纹,透露出泰雅族人对祖先的崇敬;臼米形状的织纹则代表小米在农业、饮食及祭祀上的重要性;还有鸟爪的织纹,代表泰雅族十分尊敬的一种鸟,此鸟是智能的象征,也是卜卦的依据;道路形状的织纹,则显示以烧垦方式的族人必须时常迁移的历史。
在泰雅族的生活中,狩猎及猎首决定了社会上对泰雅族男性的价值。
而对女性而言,纺织技术则决定她们的社会地位,纺织技术的好坏是很重要的,因技术好坏不但影响到衣服的美观,还会影响到她在社会上的地位,织布技术好的,不但名声佳,而且上门提亲的人也会比较多,反之技术差的,不但名声差,也乏人问津。
女性在纹面后,才能开始织布,也被认定为成人,才可以嫁人。
纺织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细心及耐心,男性在这方面不如女性,所以男性只负责工具和栽种麻。
因此,衣饰对泰雅族而言,并不单纯是穿戴用的,而和历史,宗教,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都有很大的联系。
泰雅族的服饰经历了长期多样的演变,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相比于衣饰文化和织缝文化,泰雅族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他们发明的竹筒饭最具代表。
泰雅族以米饭为主要食粮,但因为经常要外出工作,发明了独特的竹筒饭。
外出的泰雅族会把米带在身上,到肚子饿的时候,便砍下较幼小的竹茎,上方留孔,下方密封,把米从孔隙中倒进去,然后用蒸煮的方法把米饭弄熟,吃时只须把竹子掀开,便可嗅到香气四溢的竹筒饭香。
泰雅族的竹筒饭以传统的竹筒香原味为主,后来为了符合人客的口味才加入香菇、鸡肉等食材。
猎头文化在泰雅族的文化中也占有一定的重量。
泰雅族传说,猎头的由来是因为当初一起居住在山上人多,要分开时,约定以喊声大小来衡量所分人数是否平均。
带领人下山的头目狡猾,把分到的一半人藏起来,喊声就小,所以又给他们分一些人。
结果,山下分到的人多。
他们就是后来的平等人和汉族人。
泰雅族祖先为了复仇就开始下山猎头,并遗嘱子孙必须世代奉行。
泰雅族产生猎取人头的动机各种各样,复仇是普遍存在的。
对于施辱者、侵占土地、猎场(山林)者、负约者,特别是杀害亲人、族人者,不论他是什么人(除本族人可以用赔偿了结外),一律以猎头来复仇。
猎头也是向敌对一方示威,使其履行协议的一种手段。
例如,汉族人非法占据他们的土地,或者租借土地而不交租,在提出抗议无效的情况下,就采取猎头的方式示威。
在泰雅族中,还存在着用猎头来判断是非曲直。
在双方为某事争执不下时,要依靠神灵来判断。
他们相信,神灵会帮助理直一方。
于是,当事人双方就以猎头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先猎得人头或猎头多者为胜)。
泰雅族人还认为,头颅、头发、血液、牙齿中有保祷世人的灵质。
特别是老年人、高山族中之其他民族的灵质强,因为高山族人崇尚勇武。
汉人的灵质较差。
猎头,就是为了获得这种灵质。
如猎头有过的勇士,拿酒杯至首级之口同饮杯中酒。
他们把首级上的头发卷在小孩手上,认为这样可以避邪,使小孩顺利成长。
泰雅族人猎头与取得社会活动参与资格、结婚关系甚大。
也就是通过猎头表示已经成年,其人格才会被社会公认。
在泰雅族社会中,一个有猎头经历、狩猎经验、具备雄辩才能的年轻人,最受姑娘青睐。
泰雅族人在播种祭和收获祭时,要猎头祭祖。
他们是以此祈求祖灵保佑丰收,而不是靠猎来的人头保佑丰收。
泰雅族人还用旧人头求雨、使谷物丰收。
太鲁阁部落遇天旱时,他们就带着旧人头到河边,把它浸在水中,并鸣枪,相信天会下雨。
除了泰雅族的文化之外,其宗教信仰泰雅族人除了祖灵崇拜举行祖灵祭外,还有播种祭、收获祭等大小祭祀活动。
祖灵祭充满灵圣的气氛,但播种祭与祖灵祭的方法各有差别。
也有祈祷丰收的祭典,祭司在各户的家长前举行庄严的祭典并宣读祭文。
收获祭分为栗的收获祭和小麦的收获祭等不同的名称,但都是表达对丰收的满足和喜悦。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丰年祭:泰雅族的丰年祭在停办多年后,许多部落又恢复举办,但多以表演性质为多,内容有播种祭、收割祭、狩猎祭。
二、播种祭:清早就起床蒸祭献用的小米糕,家中的火种不可熄灭,祭典时,以此火种点燃火把,连同小米糕、少许酒、小米穗及小锄头,由两个祭司带往耕作地。
先到其中一名祭司的耕作地,用小锄头铲方尺之地,举行播种仪式,而后向祖灵祈求所播下的小米穗能全部发芽,祈祝后,撕裂小米糕一半,置于祭田中央,倾酒其上,所剩小米糕、酒,由两祭司在祭田旁分食。
在这之后,再赴另一位祭司的耕作地,举行同一仪节。
三、收割祭:农耕也是族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整年作业中均以农业为主。
最忙碌的季节七、八月,其次是十一月,农耕生产方式仍以烧垦为主,种植甘藷、稻栗,冬季收割后,族人们均准备丰盛的农产及猎得的食物,迎接每年一次的丰年祭。
四、狩猎祭:小米成熟后,决定收割的当日,每一家先到田里割取数穗小米回家,一穗挂树上,一穗种在田野,等收割完毕后,再挂一穗于仓库的屋顶上。
在祭祀日当日的清晨,族人选定两人召唤祖灵,祈求好运,等到仪式结束后,族人即离开现场,不得回头看。
泰雅族文化是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通过对其文化的研究,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同时,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一个大致粗略的探讨,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