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
文言文各种字的翻译
1. 也:表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啊”等。
例:吾亦知其然也。
(我也知道是这样的。
)2.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等关系。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整天思考,不如片刻所学。
)3.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子路于卫,闻其有孔子,欲往从之。
(子路在卫国,听说有孔子,想去跟从他。
)4. 何: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例:吾有何德,而敢受君子之教?(我有什么德行,敢接受君子的教诲?)5. 且:副词,表示递进、转折等关系。
例:吾欲观其徵,而未知其极。
(我想观察它的征兆,却不知道它的极限。
)6. 乃:连词,表示结果、原因等。
例:吾尝三思,乃决行之。
(我反复思考三次,才决定行动。
)7. 焉: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怎么”等。
例:吾欲问之,焉可得也?(我想问他,哪里能找到呢?)8. 其:代词,表示指代。
例:吾未见其明,而不识其暗。
(我没有见过他的明,却不知道他的暗。
)9. 若:连词,表示条件、假设等。
例:若有人兮,知吾之者。
(如果有人知道我。
)10. 虽:连词,表示让步、转折等关系。
例:虽千万人,吾往矣。
(即使有千万人,我也去。
)11. 以:介词,表示原因、方式等。
例:吾以吾之不才,而得为君之臣。
(因为我能力不足,却能得到君主的信任。
)12.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吾于此时,方有所悟。
(我在这个时候,才有了一些领悟。
)以上仅为部分文言文常用字的翻译和解释,实际上,文言文中还有很多独特的字词,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本文为您解释文言文常用字的含义与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本。
注意:本文中不会再提及题目,下面将直接进入正文。
一、文言文常用字解释文言文常用字指的是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字词,这些字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了解这些常用字的含义与用法,对于读懂古代文献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常用字解释1. 曰(yuē):表示“说”,通常作为动词使用。
例如:“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乃(nǎi):表示“然后,就”。
常用在句首,引出一个结果或者推断。
例如:“乃知前言不谬”。
3. 所(suǒ):表示处所,可以指人、地点等。
常用在宾语前面,表示被动的动作对象。
例如:“所闻其言”。
4. 者(zhě):表示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也可以表示“物”。
例如:“学者”。
5. 仁(rén):表示道德高尚、仁爱的品质。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一个核心概念。
例如:“仁者爱人”。
6. 天(tiān):表示自然界和宇宙间的神灵力量。
在古代文献中,天常常用来代指皇帝。
例如:“天命之人”。
7. 圣(shèng):表示思想、道德伟大的人或事物。
常用来形容君主或学者等具有崇高品质的人。
例如:“圣人”。
8. 古(gǔ):表示过去的时期或年代。
常用来形容古代的人、事件或文化。
例如:“古人”。
9. 心(xīn):表示思想、意识和情感的中心。
在古代哲学中,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
例如:“心怀”。
10. 知(zhī):表示知道、了解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知往往具有智慧的含义。
例如:“知行合一”。
三、常用字用法示例1. 以一句来说明“曰”字的用法:曰:“天地之间亦有金石焉,可以欣赏。
”2. 以一句来说明“乃”字的用法:乃至大家纷纷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
3. 以一句来说明“所”字的用法: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4. 以一句来说明“者”字的用法:此人是一位精通古代文化的学者。
语文文言文翻译常用字词
一、名词1. 人:人,通“仁”,仁爱、仁德之意。
如:“仁者爱人。
”(孔子《论语》)翻译:仁爱的人爱别人。
2. 天:自然界,宇宙。
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翻译:宇宙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3. 地:土地、大地。
如:“地广人稀。
”(成语)翻译:土地广阔,人烟稀少。
4. 国:国家、国度。
如:“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翻译:国家虽然破败,但山河依然存在。
5. 家:家庭、家族。
如:“家和万事兴。
”(成语)翻译:家庭和睦,万事兴旺。
二、动词1. 为:做、成为。
如:“为天下先。
”(成语)翻译:成为天下的先锋。
2. 行:走、行走。
如:“行百里者半九十。
”(成语)翻译:走了一百里的路,还剩下九十里。
3. 见:看见、出现。
如:“见贤思齐焉。
”(孔子《论语》)翻译:看见贤人,就要向他看齐。
4. 得:得到、获得。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翻译:行善事的人得到多帮助,行恶事的人得到少帮助。
5. 失:失去、丢失。
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翻译:在东方失去了,在西方得到了。
三、形容词1. 大:大、巨大。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大江东流去,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小:小、微小。
如:“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成语)翻译:小事隐藏在野外,大事隐藏在市井。
3. 善:善良、善良的。
如:“善者不仁,仁者不善。
”(孔子《论语》)翻译:善良的人不仁,仁爱的人不善良。
4. 恶:邪恶、邪恶的。
如:“恶贯满盈。
”(成语)翻译:罪恶深重。
5. 美丽:美丽、美好的。
如:“美人迟暮。
”(成语)翻译:美丽的女子迟暮。
四、副词1. 乃:于是、就。
如:“乃知非吾罪也。
”(成语)翻译:才知道不是我的罪过。
2. 即:就是、即是。
如:“即位为帝。
”(成语)翻译:即位成为皇帝。
3. 所:所、所……的地方。
如:“所过之处,草木皆兵。
”(成语)翻译:所经过的地方,草木都变成了兵。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
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其词汇丰富而深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和研究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常用字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字的意思,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字的含义。
一、"有"字的意思在文言文中,"有"字的意思是指"存在"或者"具备"的含义。
在古代文献中,"有"字常用于表示事物的存在或者某种属性的具备。
例如:“有才”表示具备才华,“有名”表示有名望,“有道”表示具备德行或者修养。
二、"以"字的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包括"用来"、"依据"和"以...为"的意思。
例如:“以礼待人”表示用礼节来对待他人,“以书为友”表示把书视为朋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表示采用对方的方法来对待对方。
三、"为"字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为"字的意思有多种,包括"做"、"担任"、"表示"和"为了"的含义。
例如:“为人正直”表示做一个正直的人,“为师”表示担任老师的角色,“为明证实”表示表示确认事实,“为了学术进步”表示出于学术进步的目的。
四、"之"字的意思"之"字在文言文中经常用来表示所属关系或者代替名词。
例如:“吾之友”表示我的朋友,“王之妻”表示王的妻子,“青山绿水之间”表示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中。
五、"人"字的意思"人"字在文言文中通常表示人类或者特指某个人。
例如:“人心”表示人类的心理,“呼吸如此之长,人畜不能共其天地”表示人的呼吸比动物长,所以人和动物不能共享世界。
六、"不"字的意思"不"字在文言文中表示否定和不被某些动作或者状态所影响。
文言文常用字及翻译
一、人名常用字1. 伯:兄弟中排行第一者,如伯乐。
翻译:大哥。
2. 仲:兄弟中排行第二者,如仲尼。
翻译:二哥。
3. 季:兄弟中排行第三者,如季布。
翻译:三哥。
4. 姓氏:姓氏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字,如孔、孟、司马等。
翻译:姓氏。
二、时间常用字1. 昨:昨天,如昨日。
翻译:昨天。
2. 昔:从前,如昔日。
翻译:从前。
3. 顷:不久,如顷刻。
翻译:不久。
4. 顷之:过了一会儿,如顷之,余亦不觉泪下。
翻译:过了一会儿。
5. 期:期限,如期限已到。
翻译:期限。
三、空间常用字1. 南:方位词,向南,如南朝。
翻译:向南。
2. 北:方位词,向北,如北极。
翻译:向北。
3. 东:方位词,向东,如东方。
翻译:向东。
4. 西:方位词,向西,如西域。
翻译:向西。
5. 中:中心,如中原。
翻译:中心。
四、数量常用字1. 亿:一亿,如亿万人。
翻译:一亿。
2. 万:一万,如万人空巷。
翻译:一万。
3. 千:一千,如千里之行。
翻译:一千。
4. 百:一百,如百战百胜。
翻译:一百。
5. 十:十,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翻译:十。
五、程度常用字1. 极:极其,如极好。
翻译:极其。
2. 良:良好,如良辰美景。
翻译:良好。
3. 稍:稍微,如稍逊一筹。
翻译:稍微。
4. 甚:非常,如甚是。
翻译:非常。
5. 轻重:轻、重,如轻重缓急。
翻译:轻、重。
以上仅为文言文常用字及翻译的一部分,实际使用中,还有很多其他常用字。
学习文言文,需积累这些常用字,并理解其用法,才能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课外文言文常见字词及含义
课外文言文常见字词及含义
1. “之”字可是超常见的呀!它就像个多面手,有时候表示“的”,比如“小大之狱”。
嘿,就像你有很多玩具,“玩具之多”不就是说玩具的数量多嘛!
2. “而”字也很常用哦!它有时候表示转折,就像本来你开开心心地玩,突然下雨了,“然而天却下雨了”。
比如“学而时习之”。
3. “以”字用处大着呢!可以表示“用”,就像你用彩笔画画,“以彩笔绘画”。
像“以牒为械”就是用木片当作器械呀。
4. “于”字常出现呀!它有时表示“在”,好比你在公园里玩,“于公园中玩耍”。
像“战于长勺”。
5. “其”字也挺有趣!可以指代“他的”或“它的”,就像说“他的书包”,“其书包”。
比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6. “者”字也别小瞧!可以表示“……的人”,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就是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呀。
7. “乃”字有时候表示“于是”,就好像你饿了,于是去吃饭,“乃去吃饭”。
比如“乃大惊”。
8. “则”字也有它的意思哦!可以表示“就”,你一回家就写作业,“则写作业”。
像“则汉室之隆”。
9. “为”字有很多含义呢!可以是“是”,比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0. “乎”字常用来表示疑问呀!就像你问“好玩乎?”。
像“不亦乐乎”。
我觉得掌握这些常见字词及含义,对我们学习课外文言文太有帮助啦!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古老又有趣的文章呢!。
文言文字词常用解释翻译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64. 居: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69. 开: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v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75. 隶: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76.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77.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78.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79.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80.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81.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82.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83. 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84. 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85.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86.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87.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88.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89.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90.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2.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93.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94.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95.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96.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97.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98.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99. 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100.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101.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102.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103.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104. 施:1、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2、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105. 食: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106.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出使(使于秦) 3、使者(使子为使)107.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108.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109.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110.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111. 适:1、往(抱而适市) 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3、舒适(其体不适)112. 书: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113. 数: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114.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115. 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116.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17.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118. 图: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119.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120. 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121. 屯:1、堆积(大雪屯门) 2、停驻(屯大泽乡)122.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123.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3、是(此不为远者小) 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刻有(为人五) 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24. 谓: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125.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126.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127.下: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曰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128. 鲜: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129.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130.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131. 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32. 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133. 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134.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135. 行: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136.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137. 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138.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139.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140. 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 2、欣羡(略无慕艳意)141. 夷:1、平(船背稍夷) 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142. 遗: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 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143. 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144.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145.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 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146. 易:1、交换(寒暑易节) 2、容易(难者亦易矣) 3、交易,买(易以百金)147. 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148.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149. 意: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150.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文言文虚词用法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
【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曲肱而枕之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之】1.用作代词:(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文言文常见字及翻译例句
一、常见字1. 之翻译:的、之、到、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例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论语·侍坐》)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2. 而翻译:而且、而且、并且、而且。
例句: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史记·项羽本纪》)翻译:现在项庄舞剑,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
3. 于翻译:在、于、对于。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4. 也翻译: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
例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清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美如酒。
5. 与翻译:和、跟、给。
例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通过文学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辅助仁德。
6. 其翻译:他的、它的、那、这。
例句:吾欲观其征。
(《史记·项羽本纪》)翻译:我想看看他的征兆。
7. 是翻译:这、这样、如此。
例句:孔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成为器具。
”8. 以翻译:用、以、因为。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子路》)翻译: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而自卑。
9. 于翻译:在、于、对于。
例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离娄上》)翻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10. 则翻译:就、那么、那么。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高兴吗?”二、总结以上仅为文言文中常见字的部分列举,实则文言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还能提升自身的修养。
在阅读文言文时,注意积累常用字词,掌握其用法,方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文之美。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常用的字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词,并给出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
一、人物称谓1. 吾(wú):我2. 子(zǐ):你3. 焉(yān):他4. 予(yú):我、咱们5. 卿(qīng):你、您6. 赐(cì):姓氏二、时间词1. 朝(zhāo):早晨、早上2. 晨(chén):早晨、清晨3. 暮(mù):傍晚、黄昏4. 昼(zhòu):白天、日间5. 夕(xī):傍晚、夜晚7. 明(míng):明天8. 晦(huì):前天、过去的日子三、动词1. 行(xíng):走、进行2. 入(rù):进入、入睡3. 出(chū):离开、出去4. 将(jiāng):将要、即将5. 及(jí):到达、达到6. 往(wǎng):向、朝着7. 归(guī):回到、归属8. 故(gù):因此、所以四、地点词1. 家(jiā):家、房子2. 城(chéng):城市、都市3. 山(shān):山、山岳4. 水(shuǐ):水、江河6. 田(tián):田地、农田7. 天(tiān):天空、上天五、形容词1. 美(měi):美丽、漂亮2. 强(qiáng):强大、强壮3. 富(fù):富有、有钱4. 贫(pín):贫穷、贫困5. 长(zhǎng):长的、高的6. 短(duǎn):短的、低的7. 小(xiǎo):小的、年幼8. 大(dà):大的、年长六、表示数量的词1. 无(wú):没有、无数2. 有(yǒu):有、存在3. 多(duō):多、许多4. 少(shǎo):少、很少5. 半(bàn):一半、半个6. 全(quán):全部、整个七、连词1. 而(ér):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2. 若(ruò):表示假设或条件,相当于“如果”3. 以(yǐ):表示手段或目的,相当于“用”4. 因(yīn):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5. 所(suǒ):表示被动或结果,相当于“被”八、助词1. 之(zhī):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的”2. 乎(hū):用于疑问句,相当于“吗”3. 也(yě):表示转折或加强,相当于“也是”4. 矣(yǐ):表示肯定或结束,相当于“了”5. 之(zhī):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往”这些常用字词的翻译有助于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文言文常见字意
文言常用字:便:于是,就乃:于是,就(乃不知有汉:竟然)既:已经复:又,再遂:于是,就。
终于。
斯:这惟:只甚:十分尝:曾经盖:大概是,原来是其:代词;指示代词,这,那则:于是,就自:从。
在或:有时,有人,有的虽:即使但:只念:想到是:这耳:罢了益:更加是:这去:离开及:到了……的时候皆:都通假字:要:通“邀”,邀请阙:通“缺”缺口诎:通“屈”,弯曲有:同“又”衡:同“横”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与:通“举”,选举挐:通“桡”,撑(船)词类活用:异:.对……感到诧异前:向前穷:穷尽名:出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劳:使……劳累霜:落霜虚词:之:代词。
助词,的。
助词,无义。
动词,去,往。
而: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也:句末语气助词。
亦:也耳:罢了。
内容理解:21《桃花源记》特点:景美(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美(热情好客,善良淳朴)情美(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平和安宁)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22《陋室铬》:特点:环境之清幽宁静;生活情趣之高雅;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思想感情: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2《爱莲说》莲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仪态庄重作者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6《三峡》写景的特点: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之时:良多趣味。
秋水:悲寂、凄凉。
27《答谢中书书》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7《记承天寺夜游》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文言文中常用字
文言文中常用字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的字词非常丰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词及其含义。
一、人物1. 吾:表示“我”,用于自称。
2. 彼:指示代词,表示“他、她、它”。
3. 仆:指代男性下属或仆人。
4. 婢:指代女性下属或女仆。
5. 者:用于人称词后,表示从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6. 丞:官名,指官员。
7. 宰:官名,指官员。
8. 郎:官名,指年轻的官员。
二、时间与空间1. 世:指年份,如“元世”表示元年。
2. 時:指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时”。
3. 明:指清晨或明亮。
4. 暮:指傍晚或天色昏暗。
5. 上:指在高处或凌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上午”。
6. 中:指在中午或正午。
7. 下:指在下午或傍晚。
8. 朝:指向东方的方向或上午。
9. 暗:指黑夜或夜间。
10. 東:指东方或东边。
11. 西:指西方或西边。
12. 北:指北方或北边。
13. 南:指南方或南边。
三、动作与状态1. 行:指行走或行动。
2. 见:指见面或看到。
3. 聞:指听到或闻到。
4. 念:指思考或读书。
5. 歌:指唱歌。
6. 傷:指伤害或受伤。
7. 病:指生病或患病。
8. 感:指感受或感触。
9. 忘:指忘记或遗忘。
10. 恨:指憎恨或厌恶。
11. 悲:指悲伤或哀悼。
四、描述与表达1. 善:表示好或优秀。
2. 惡:表示坏或恶劣。
3. 大:表示大或广阔。
4. 小:表示小或狭窄。
5. 高:表示高或崇高。
6. 下:表示低或卑微。
7. 美:表示美或漂亮。
8. 醜:表示丑或难看。
9. 喜:表示喜欢或高兴。
10. 憂:表示担忧或忧虑。
以上仅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中的字词,文言文作品中还有更丰富的描述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与思想,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文言文常用的字翻译
一、人名常用字1. 子:表示尊敬,如孔子、孟子。
翻译:先生、君子。
2. 公:表示尊贵,如周公、晋公。
翻译:先生、大人。
3. 君:表示尊贵,如孟子、孔子。
翻译:先生、大人。
4. 夫:表示尊敬,如夫人、大夫。
翻译:先生、大人。
二、地名常用字1. 之:表示所属关系,如洛阳之水、泰山之巅。
翻译:的、之。
2. 于:表示地点,如孟子生于邹国、孔子游于泰山。
翻译:在、于。
3. 间:表示中间,如长江之中、黄河之滨。
翻译:中间、之间。
4. 外:表示外面,如孟子居外、孔子游外。
翻译:外面、之外。
三、时间常用字1. 岁月:表示时间,如岁月静好、光阴似箭。
翻译:时间、岁月。
2. 朝夕:表示早晚,如朝夕相处、朝夕相伴。
翻译:早晚、朝夕。
3. 顷刻:表示极短的时间,如顷刻间、刹那间。
翻译:极短的时间、片刻。
4. 一瞬:表示极短的时间,如一瞬即逝、瞬间即逝。
翻译:极短的时间、瞬间。
四、动词常用字1. 为:表示做、成为,如为之所困、为之所动。
翻译:做、成为。
2. 行:表示行走、进行,如行万里路、行得通。
翻译:行走、进行。
3. 闻:表示听到、知道,如闻鸡起舞、闻所未闻。
翻译:听到、知道。
4. 观:表示观看、观察,如观天象、观潮水。
翻译:观看、观察。
五、形容词常用字1. 伟大:表示宏大、崇高,如伟大事业、伟大人物。
翻译:宏大、崇高。
2. 崇高:表示高尚、伟大,如崇高理想、崇高品德。
翻译:高尚、伟大。
3. 坚强:表示坚定、有力,如坚强意志、坚强体魄。
翻译:坚定、有力。
4. 美好:表示美好、愉快,如美好生活、美好时光。
翻译:美好、愉快。
总之,掌握文言文中常用字之翻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领略古人之智慧。
在阅读文言文时,可根据上述翻译,结合上下文,推测字词之意,从而更好地领略文言文之美。
(完整word)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120个文言文常用“字”解释
120个文言文常用“字”解释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它具有优雅的文风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常用的字,它们是我们熟悉又常见的字。
本文将解释常用的120个文言文字,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字。
一、人物篇1. 吾:我,表示自称。
2. 予:我,表示自谦。
3. 子:儿子或者是对年长者的尊称。
4. 君:君主,指统治者。
5. 心:心灵,表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6. 身:身体,指人的躯体。
7. 家:家庭,指人们住所和家族。
二、时间篇8. 日:太阳,也表示时间的单位——一天。
9. 月:月亮,也表示时间的单位——一个月。
10. 上:时间、空间的方位词,表示在上面或之前。
11. 下:时间、空间的方位词,表示在下面或之后。
12. 年:时间的单位,指一年。
13. 春:一年四季中的春天。
14. 夏:一年四季中的夏天。
15. 秋:一年四季中的秋天。
16. 冬:一年四季中的冬天。
三、天气篇17. 雨:下雨的天气。
18. 风:吹动的空气。
19. 云:水蒸气凝结的形成的云层。
20. 雪:下雪的天气。
21. 雷:闪电放电时所产生的声音。
22. 电:电流,一种能量的形式。
四、动物篇23. 鸟:有羽毛的动物。
24. 鱼: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25. 狗:人类的朋友,也是一种宠物。
26. 猫:人类的朋友,善于狩猎老鼠。
27. 虎:大型猫科动物,属于肉食性动物。
28. 马:哺乳动物,古代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
五、自然篇29. 山:高大的陆地形态,有特定的地形。
30. 水:构成海洋、江河等的液体物质。
31. 石:矿物质的一种,常常用于建筑。
32. 木:树木的一种,可以提供木材和果实。
33. 土:构成地球表层的固体物质。
34. 火: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
35. 金:一种贵重的金属。
36. 银:一种贵重的金属。
37. 地:大地,指整个地球。
六、地点篇38. 中:方位词,表示在中间。
39. 东:方位词,表示在东边。
40. 西:方位词,表示在西边。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的字词解释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它有着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字词及其解释: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之"等。
2.乃:表示原因、结果或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所以"、"因此"等。
3.者:用于名词后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的事"等。
4.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疑问。
5.不:表示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未"等。
6.以:表示手段、方式或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以便"等。
7.可:表示可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能够"等。
8.如:表示比较或举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像"、"例如"等。
9.皆:表示全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都"等。
10.而: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但是"等。
11.若: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如"等。
12.且:表示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等。
13.有:表示存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存在"等。
14.在:表示位置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处于"等。
15.之间:表示范围或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中"、"之间"等。
16.者也:表示强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正是"等。
文言文常用字的意思
(1)之:1.到......去2.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3.指示代词。
这,此。
4.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有时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于:1.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
可以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
2.介词。
表示比较,相当于“过”、“比”。
3.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方者。
4.动词词头。
(3)诸:1.众,各。
2.相当于“之于”。
3.相当于“之乎”。
4.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4)焉:1.于何,在哪里。
2.疑问代词。
怎么,哪里。
(又:疑问代词。
什么。
)3.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4.代词。
相当于“之”。
5.连词。
相当于“乃”、“则”、“就”。
6.语气词。
7.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5)孰:1.熟,煮熟了的。
同“熟”2.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
同“熟”3.仔细,周详。
同“熟”4.疑问代词。
何,谁。
(孰与:与......比,哪一个......,哪里比得上)(6)以:1.用。
2.率领。
3.认为,以为。
4.原因。
5.介词。
因为。
6.介词。
用。
7.介词。
凭借......身份,按照。
8.介词。
在......时候。
9.连词。
用法相当于“而”。
10.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11.通“已”。
已经。
(7)发:1.把箭射出去。
(引:量词)2.出发,派遣。
3.兴起,产生。
(引:发作。
多指疾病)4.表现,显露。
5.打开,开掘。
(引:花开)6.发放。
(8)间:(读第一声时)1.中间,期间。
2.近来。
3.量词。
(读第四声时)4.夹缝,间隙,空隙。
5.间隔,间断。
(引:间或,断断续续地)6.隔阂,疏远。
(引:离间)7.秘密地,悄悄地。
(间行:从小路走)8.置身其间,参与。
(和“闲”同音是)9.同“闲”,空闲。
(9)为:(读第二声时)1.做。
(又:治理)2.作为,当作。
万维文言文常用字
万维文言文常用字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而文言文则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古代汉字的精华,文言文里的常用字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常用字,希望对读者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这些常用字:一、极常用字1. 之(zhī):表示关系、性质、程度等。
2. 不(bù):表示否定。
3. 人(rén):表示人类。
4. 有(yǒu):表示存在。
5. 是(shì):表示“是的”意思。
6. 在(zài):表示存在或位置。
7. 于(yú):表示在……中。
8. 以(yǐ):表示手段或方式。
9. 为(wèi):表示目的或行为。
10. 之(zhī):表示关系、性质、程度等。
二、较常用字1. 二(èr):表示数量。
2. 三(sān):表示数量。
3. 十(shí):表示数量。
4. 百(bǎi):表示数量。
5. 大(dà):表示大小。
6. 小(xiǎo):表示大小。
7. 上(shàng):表示位置或方向。
8. 下(xià):表示位置或方向。
9. 工(gōng):表示工作。
10. 日(rì):表示时间或太阳。
三、常用字1. 行(xíng):表示动作或举止。
2. 事(shì):表示事物或事件。
3. 出(chū):表示从内部移动到外部。
4. 入(rù):表示从外部移动到内部。
5. 上(shàng):表示位置或方向。
6. 下(xià):表示位置或方向。
7. 长(zhǎng):表示长度或时间。
8. 与(yǔ):表示关系或连接。
9. 国(guó):表示国家。
10. 地(dì):表示地方。
四、常见成语中的常用字1. 天下(tiān xià):表示世界或所有的人。
2. 人民(rén mín):表示人民群众。
文言文经常用的字翻译
1. 而: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关系。
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译为:“君子的行为,静以修养身心,俭以培养品德。
”2. 也: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译为:“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
”3. 之:代词,表示指代。
例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4. 以:介词,表示凭借、因为、用等。
例如:“是以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孟子·离娄上》)译为:“因此居住时保持敬意,养性时保持快乐。
”5. 于:介词,表示在、到、对等。
例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译为:“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6. 其:代词,表示那、那些、他的、它的等。
例如:“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译为:“孟子去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好处可以给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
’”7. 而:连词,表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例如:“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译为:“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却总是忧愁。
’”8. 是:代词,表示这、那、这样、那样等。
例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为:“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9. 也: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雍也》)译为:“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10. 以:介词,表示凭借、因为、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之:1.到......去
2.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3.指示代词。
这,此。
4.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有时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于:1.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
可以翻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
2.介词。
表示比较,相当于“过”、“比”。
3.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方者。
4.动词词头。
(3)诸:1.众,各。
2.相当于“之于”。
3.相当于“之乎”。
4.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4)焉:1.于何,在哪里。
2.疑问代词。
怎么,哪里。
(又:疑问代词。
什么。
)
3.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4.代词。
相当于“之”。
5.连词。
相当于“乃”、“则”、“就”。
6.语气词。
7.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5)孰:1.熟,煮熟了的。
同“熟”
2.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
同“熟”
3.仔细,周详。
同“熟”
4.疑问代词。
何,谁。
(孰与:与......比,哪一个......,哪里比得上)
(6)以:1.用。
2.率领。
3.认为,以为。
4.原因。
5.介词。
因为。
6.介词。
用。
7.介词。
凭借......身份,按照。
8.介词。
在......时候。
9.连词。
用法相当于“而”。
10.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11.通“已”。
已经。
(引:量词)把箭射出去。
1.)发:7(.
2.出发,派遣。
3.兴起,产生。
(引:发作。
多指疾病)
4.表现,显露。
5.打开,开掘。
(引:花开)
6.发放。
(8)间:(读第一声时)
1.中间,期间。
2.近来。
3.量词。
(读第四声时)
4.夹缝,间隙,空隙。
5.间隔,间断。
(引:间或,断断续续地)
6.隔阂,疏远。
(引:离间)
7.秘密地,悄悄地。
(间行:从小路走)
8.置身其间,参与。
(和“闲”同音是)
9.同“闲”,空闲。
(9)为:(读第二声时)
1.做。
(又:治理)
2.作为,当作。
(又:变为,成为)
3.认为。
4.是。
5.如果,假如。
6.介词。
被。
7.句末语气词。
表示反问或感叹。
(读第四声时)
8.介词。
给,替。
9.介词。
因为(又:为了)
(10)亡:(和“死亡”中的“亡”同音时)
1.逃亡。
2.出外,不在。
3.失去,丢失。
4.灭亡。
5.死亡。
(和“忘记”的“忘”同音时)
6.通“忘”,忘记。
(和“无”同音时)
7.通“无”。
没有。
8.通“无”。
不。
(又:以为正确,认为正确)相对。
”非“正确。
与1.)是:11(.
2.指示代词。
这,这个,这样。
(又:这样看来,由此看来)(是以;是故:因此)
3.代词。
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
4.系词。
是。
5.凡是。
(12)顾:1.回头看。
2.关心,照顾。
(引:思念)
3.探望,拜访。
4.副词。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5.副词。
反而,却。
(13)虽:(和“虽然”的“虽”同音时)
1.虽然。
2.即使,纵然。
(和“唯一”的“唯”同音时)
3.通“惟”。
仅,只有。
(14)去:1.离开。
(引:过去的)
2.除掉,去掉。
3.距,距离。
4.前往,到......去。
(和“选举”的“举”同音时)
5.通“弆”。
收藏。
(15)实:1.财物,物资。
2.果实,种子。
(又:结果实)(其实,古今异义。
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是副词)
3.坚实,充满。
与“虚”相对。
4.实际,事实。
(又:诚实)(又:证实)
5.实在,的确。
6.通“寔”。
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