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三首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简介?经典纳兰词赏析
纳兰容假设纳兰性德简介?经典纳兰词赏析纳兰容假设纳兰性德简介?经典纳兰词赏析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假设,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
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
辑有《全唐诗选》。
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
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合为《纳兰词》。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容若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1、最富有哲思的诗:《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木m ù兰l án 花hu ā·拟n ǐ古ɡǔ决ju é绝ju é词c í柬ji ǎn 友y ǒu》人r én 生sh ēn ɡ若ru ò只zh ǐ如r ú初ch ū见ji àn ,何h é事sh ì秋qi ū风f ēn ɡ悲b ēi 画hu à扇sh àn。
等d ěn ɡ闲xi án 变bi àn 却qu è故ɡù人r én 心x īn ,却qu è道d ào 故ɡù人r én 心x īn 易y ì变bi àn。
骊l í山sh ān 语y ǔ罢b à清q īn ɡ宵xi āo 半b àn ,泪l èi 雨y ǔ霖l ín 铃l ín ɡ终zh ōn ɡ不b ù怨yu àn。
何h é如r ú薄b ó幸x ìn ɡ锦j ǐn 衣y ī郎l án ɡ,比b ǐ翼y ì连li án 枝zh ī当d ān ɡ日r ì愿yu àn。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现代人经常用在分手上的句子。
是啊,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初见般美好,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悲剧呢? 人人盼望着人生如初见,可事实上,更多的人是你轻易地变心,却推诿说情人间本来就容易变心。
就像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时候,海誓山盟,约好一起到老,可到最后,唐玄宗为了大唐江山,却轻易抛弃了杨贵妃。
真的到了要忘记的时候,就不要再沉迷以前。
过去了就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可以沉浸于爱情,但不要沉溺于爱情。
朗诵《纳兰词》吴语朗读,古诗词这么读才有意境
什么是吴语? 吴语公众号吴语区全图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
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分片:吴语太湖片。
(图上所有泛蓝色地区)。
吴语公众号已经开通了 评论功能。
如果您有想说的,可以在本文最下方评论哦。
如果您喜欢,可以点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吴语朗诵 纳兰词三首 From 吴语 00:00 04:18纳兰词三首朗诵:月下泛舟 回眸15°1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意思是说'事物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变化得超出人们最初的理解,没有了刚刚认识的时候的美好、淡然。
那么一切停留在初次的感觉多么美妙,当时的无所挂碍,无所牵绊,一切又是那么自然。
初见时的美好,结局的超乎想象,勾绘的人生,总有那么几许淡淡的遗憾和哀伤'。
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全词纯用自然真切、简朴清爽的白描语句,写得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却格外真切感人。
3 蝶恋花: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
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纳兰词既凄婉又清丽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朗诵者介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词三首纳兰性德《长相思》ppt课件
思考
本课当中的诗词的主旨诗句是什么?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
“行到穷水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吸取三山去。” 《渔家傲》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
10
中心思想
此诗在清丽哀婉又①不乏边塞的雄奇的风情描述 中,表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抒 发了词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情。
思考
如何理解词人幽苦的“乡心”? 二、
词人虽为皇帝侍卫,却向往自由清静的生活, 对陪侍出游的生活早已厌倦,却又无法改变,因而 内心十分矛盾。这首词所写的幽苦的“乡心”,正 是对扈 ① 从侍卫生涯的厌弃之心。
①扈从:随从,扈hù
关于作者(附加)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 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 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 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 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 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段意
本阙突出了“风”和“雪”的景象,由此衬托出作 者内心的孤寂凄凉。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
如何理解词人幽苦的“乡心”?
一、 词的上阙“夜深千帐灯”虽写驻营夜宿,千
军万丈,灯火通明,但却是难眠,心烦意乱的写照。 下阙“故园无此声”则又因难入乡梦转而抱怨阵阵 刺耳的风雪声。看似无理,实则反映出幽苦的心境。
译文
一阵风,一阵雪,风声吵得我思乡的心都做 不成梦,故园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①聒guō ②故园:家乡,故乡
共赏十首最美纳兰词
共赏十首最美纳兰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着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今天在他诞辰360年之际,跟大家一起赏析他(de)十首最美(de)诗词.1、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de)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de)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de)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de)甜蜜,那样(de)温馨,那样(de)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de)事情.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de)爱情都抵不过爱情(de)魔咒——当日(de)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de)背情弃义.纳兰伤(de),是爱情(de)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de),是情爱(de)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说是对纳兰(de)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最初打动我(de),便是长相思.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de)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de)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风雪交加夜,最幸福(de)莫过于一家人(de)团聚.可此时(de)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无论是“夜深千帐灯”(de)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de)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de)体验.而我最喜欢(de)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de)浓郁,还有诗词(de)清丽.犹如出水芙蓉,还宛如夜来香一样,风一来,香气夜夜回荡.3、浣溪沙:我是人间惆怅客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容若浣溪沙我是人间惆怅客,只这一句,纳兰(de)哀愁都溢了出来.正因为饱尝人间离愁别苦,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又马上回头看见自己竟然在流泪,也更是无人知晓,来给予慰藉,便回头自对自地冷嘲:“你知道你一个伶仃孤苦,独自掉泪究竟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还会有人来给你安慰么简直煞是可笑了”这就是纳兰,一位多情、深情,又敏感(de)男子.满腔愁苦,转过身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可怜,竟然连哭泣似乎也毫无价值.残雪冷,花屏冷,月光冷,心更冷.他能做(de),只能像你我一样,在肠断心碎之后,“忆平生”了.4、画堂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画堂春爱情真是使人欢喜使人愁.明明是天造地设(de)一对璧人,怎奈分隔两地,暗自神伤.容若一向讴歌爱情,字字句句都是爱情(de)悲唱.由困顿到渴望,从爆发到解脱,这期间(de)情绪波动,便是这首画堂春.隔着茫茫人世和滚滚红尘,我与你已经错过.失去(de)痛,让纳兰(de)呼喊显得这么苍白,却有着呼天抢地(de)悲恸.这种悲歌,不仅是委屈、遗憾、感伤,它是喃喃(de)絮语,是卑微(de)抗争.就像“浆向蓝桥易乞”,就像“药成碧海难奔”,爱人远去,如若相会,只能在天河里相亲相望了.就像是他(de)爱,注定了漂泊,再也没有归期.5、虞美人·秋夕信步: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读这首词,不能不让人想起红楼梦.信步竹林,竹叶满地,宛如愁绪片片.站在石阶处,内心生出无限荒凉来.这不正是宝玉吗这位多情公子,又在缅怀哪位妹妹如果是,我宁愿相信此刻他想(de)是那个夏日里任性(de)撕扇子(de)晴雯.就像他在芙蓉女儿诔中写(de)“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纳兰叹(de),是否也是这样一个命薄(de)可心人我所爱(de),正是最后一句:“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往事历历.夜寒露重,他呵手写下诗篇,为她.纳兰(de)好词,仿佛就藏在小事里,淡淡一句清言,俩人(de)情深呼之欲出.爱情里(de)那些小事,想起来都有深情.6、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纳兰容若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在忘记你(de)样子之前,在我老去之前,要为他写一首诗、画一幅画,热情和冰冷相间,恰好与黎明相似.这应该是纳兰此刻(de)心境.这么多年过去,该给亡妻绘一副肖像了,这样就可以永远与她相会相伴,只可惜丹青未染,已泪眼盈盈,心中又生出无数感慨.最终却是“一片伤心画不成”.真是人鬼殊途啊,此生再也不复再见,那就让我回到梦幻中,想象着再次与你相会.只是,天还没亮,与你双栖双飞(de)美梦就醒了.只有屋檐前(de)风铃陪着我,念着你.7、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纳兰容若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春明外史中,张恨水写到过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de)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de)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de)……”叹只叹,他心已死灰,也是上天不忍看他痛苦,便早早带走了他.夜晚一个人守在似曾相识(de)孤灯下,怀念往昔,真想沉浸在过往(de)美梦中长睡不醒.可惜梦总有做完(de)时候,等醒来时,更发现了现实(de)冰冷与残酷,就好像凋零(de)花朵,淅淅沥沥(de)雨声,怎么看都是寂寞.想来,是容若福薄,无法消受上天馈赠给他(de)美好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这才有了“薄福荐倾城”.8、蝶恋花: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容若蝶恋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子,与妻子十分恩爱.有一年寒冬腊月,妻子患病,浑身发热,于是他就到院子里让风雪吹打自己(de)身体,然后再回到屋中,用身体为妻子降温.可怜(de)是,苍天无眼.妻子还是去世了,他也因为受风寒而病重,没过多久也去世了.这个男人叫荀奉倩.这篇故事也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容若想象着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自己日夜思念(de)亡妻,如果梦想真(de)能够实现,自己一定不怕月中(de)寒冷,为妻子夜夜送去温暖,从而弥补心中(de)遗憾.这份爱(de)深情,对于这位敏感而多情(de)才子,又怎会例外.只愿,在你(de)坟前我悲歌当哭一次,纵使唱罢了挽歌,内心(de)愁情也丝毫不能消解,我甚至想要与你(de)亡魂双双化作蝴蝶,在灿烂(de)花丛中双栖双飞,永不分离.9、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纳兰容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五月三十,正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de)暮春季节.黛玉葬花(de)好时节屋外雨声连连,容若(de)心情更加沉重凄清.可恨(de)是,你先我而去.只是没有你在身边,我(de)人生也如此(de)乏味.每一首悼亡,纳兰(de)心都是灰蒙蒙(de),就像外面雾蒙蒙雨天.你和我本有钗钿之约,如今你却为何要违背誓言,让我独自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从生前(de)恩爱,到关心亡妻死后(de)生活,甚至在其逝去后经常也不能寐,辗转反侧(de)思念她,可见容若对卢氏(de)爱已经深入骨髓.全词读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如果世间真能有这样(de)真挚情感,那么死亡也就变得不再可怖.10、沁园春: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纳兰容若沁园春。
纳兰容若10首最美诗词
纳兰容若10首最美诗词1、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
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引导语:《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
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对于纳兰性德估计很多人听过,他是清代词人,文风婉约优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作者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供大家学习。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1685年7月1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祖籍开原威远堡镇东北的叶赫河岸,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词人、学者。
纳喇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
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一年后,太子易人,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
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
他是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萦云、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纳兰性德,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
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3],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史稿》有传。
有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刊行于世,后人合称为《纳兰词》。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 年7月1日)纳兰性德病故,享年31岁。
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浮生萦云,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
纳兰性德最经典诗词
纳兰性德最经典诗词纳兰性德最经典诗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纳兰性德最经典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性德《采桑子》"2、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3、"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西风一夜剪芭蕉。
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读《离骚》。
愁似湘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纳兰性德《虞美人》10、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纳兰容若《采桑子》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3课时】《长相思》》附答案
guō( √ )
二、我是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luò yánɡ
hú pàn
yú shù
wén zhànɡ
洛 阳
湖 畔
榆 树
蚊 帐
三、先解释加横线的词,再说说整个的意思。 1.泊船瓜洲: 泊,意思是停船靠岸。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靠在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作家书: 欲,想要。 想要写一封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指捎信的人;开封,打开封好的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榆关:即今山海关。】 【 程:道路;路程。 】 夜深千帐灯。 【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山海
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在北方的
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
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推荐阅读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王孙归不归?
何人不起故园情!
国学诵读
《杂诗》
实乃内心哀苦之写。白日行军,跋山涉水,到夜深时
纳兰性德最有名的十首诗
纳兰性德最有名的十首诗纳兰性德最好的十首诗是《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浪淘沙•夜雨做成秋》、《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长相思•山一程》、《采桑子•风也萧萧》、《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最美的十首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与意中人相处如果只是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又为什么会出现团扇害怕秋风到来的情况呢?本应相亲相爱的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而今你轻易地变心,却推诿说情人间本来就容易变心。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释:喜欢雪花与她的随风轻舞模样无关,是因为她的清冷高贵的姿态打动了我。
不同于别的花,雪花的根芽不在尘世之间,更不是如牡丹一样是人世间富贵繁花。
在谢道韫去后,谁还能珍惜她,雪花漂泊到天涯,在如霜的月光和凄凉的悲笳声中,被西风吹响大漠成沙。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注释:淅淅沥沥的夜雨,滴答出一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心头。
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护好绰约的风姿。
你究竟为谁才生了病?又是为谁才如此娇羞?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愿望难以实现。
我卷起四周的珠帘,且让月光洒满小楼。
回想起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梦,我也要竭力挽留。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注释: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2】: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纳兰容若《采桑子》【3】: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5】: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纳兰性德《采桑子》【6】: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7】: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纳兰词》【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9】: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性德《画堂春》【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11】: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纳兰容若《虞美人》【12】: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1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长相思》【14】: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5】: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纳兰词精选50首
纳兰词精选50首1.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2. 《长相思·山一程》3.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4.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5. 《采桑子·当时错》6. 《临江仙·寒柳》7.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8.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9. 《采桑子·九日》10. 《清平乐·风鬟雨鬓》11.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12.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13. 《眼儿媚·咏梅》14.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15.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16.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17. 《于中好·别绪如丝睡不成》18.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19.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20.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21. 《点绛唇·一种蛾眉》22.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23.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24. 《望江南·咏弦月》25. 《赤枣子·风淅淅》26. 《酒泉子·谢却荼蘼》27.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28. 《忆秦娥·长飘泊》29.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30. 《寻芳草·萧寺记梦》31. 《鹊桥仙·乞巧楼空》32. 《踏莎行·月华如水》33.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34.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35. 《玉连环影·何处》36. 《谒金门·风丝袅》37. 《清平乐·将愁不去》38.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39.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40.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41.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42. 《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43. 《河传·春浅》44.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45.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46. 《南楼令·塞外重九》47. 《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48.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49.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50.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纳兰词《梦江南》赏析
纳兰词《梦江南》赏析一、词牌与作者背景纳兰词中的《梦江南》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词作,其词牌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等,自唐代白居易创作《忆江南》三首后,这一词牌便逐渐为人所熟知并传颂。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出身名门,才华出众,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纳兰性德以其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梦江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二、词句精析与情感表达《梦江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词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与诗意,让人回味无穷。
首句“昏鸦尽,小立恨因谁?”便营造了一个暮色四合、鸦群飞尽的寂寥画面,以此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用“小立恨因谁”这样的疑问句式,引导读者一同进入词人所描绘的情感世界,探寻那隐藏在心底的思念与愁绪。
接下来的词句“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则通过描绘柳絮纷飞、梅花飘落、心字香灰的景致,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急雪、香阁、柳絮、胆瓶、梅花、心字香灰等意象的交织,使得整首词作充满了哀感顽艳的色彩。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以江南的美景为载体,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与对人生短暂性的反思。
他用凄美的词句,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词既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意象与意境构建纳兰性德在《梦江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来构建词作的意境。
昏鸦、柳絮、香阁、胆瓶梅、心字香灰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凄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词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纳兰性德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凄美又宁静的意境。
黄昏时分,鸦群飞尽,留下了一片寂寥的天空;柳絮随风飘落,如同急雪般纷纷扬扬;香阁中,梅花静静绽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胆瓶中的梅花与心字香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纳兰容若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纳兰容若的经典诗词有哪些纳兰性德(原名成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
代表作品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的经典诗词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脂粉塘空遍绿苔。
掠泥营垒燕相催。
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
博山香烬未全灰。
梦江南·昏鸦尽词牌名:梦江南|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赤枣子·惊晓漏词牌名:赤枣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词牌名:忆王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读《离骚》。
愁似湘江日夜潮。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词牌名:如梦令|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词牌名:好事近|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
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三首经典的纳兰容若诗词
三首经典的纳兰容若诗词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纳兰性德的诗词,欢迎阅读!
长相思·山一程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菩萨蛮·春花春月年年客
[清] 纳兰性德
春花春月年年客,
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
催花扑玉钩。
娟娟双蛱蝶,
宛转飞花侧。
花底一声歌,
疼花花奈何。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清] 纳兰性德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纳兰词:10首《梦江南》
纳兰词:10首《梦江南》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王国维曾评价他,“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
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今日为大家准备了10首《梦江南》,皆出自纳兰笔下,篇篇经典,你最爱哪首?其一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
雄丽却高寒。
本篇描写康熙巡幸建业(今南京)时之盛况,华盖与双鹢并驾齐驱,好一派繁荣之景,但毕竟是旧长安,与今有别,因而有“高寒”之叹。
其二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
玉树夜深歌。
其二咏嵯峨之宫阙,寂寥之皇陵,消歇之街市。
前朝的遗迹还依稀可见,当时的浮华盛景仿佛近在眼前。
其三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
风景忆当年。
其三乃借历史遗迹,燕子矶为南京名胜之一。
发吊古之情,同时也暗透伤今之意。
其四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山水总归诗格秀,笙萧恰称语音圆。
谁在木兰船。
前三首写南京。
本节则是赞美苏州虎丘优美的风光民俗,更有江南之地吴侬软语和那江上雾里的笙箫之声。
其五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
还似梦游非。
其五是通过赞美无锡梁溪的风景,抒发了一种如梦如幻的心理感受,以元画家倪云林之比,以赞善画山水的好友严绳孙。
其六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
何必让中泠。
其六赞美了无锡惠山泉,泉清味永,水质佳,闻名遐迩。
其七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
谁与话清凉。
此篇写扬州。
着意描绘扬州琼花,但也透露出凄凉之叹。
维扬:即今江苏扬州市;琼花:扬州琼花为绝世之珍;偏得月,极言月色之美,唐代徐凝《忆扬州》有云:“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其八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
北顾更踌躇。
其八乃借历史遗迹写镇江美景与险要,词中蕴含警人之思。
南徐:古州名,今镇江。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浅析
艺术海岸线Artistic Coastline被王国维赞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钟鸣鼎食之家,平步宦海,却自诩是“人间惆怅客”。
他用短暂的一生书写自己的故事,留下了许多熠熠生辉的诗词,无论是伤春悲秋之叹,还是历史兴亡之感,亦或是悲天悯人之情,都以其至情至性的语言打动了无数人,感染了无数人。
其哀感顽艳的词风,令人“不忍卒读”。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一词,是《纳兰词》中的一首名篇,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审美价值。
历来对此词的解读、欣赏和体味,往往因人而异,有同有不同。
笔者不揣冒昧,通过对人物经历、创作背景、词题与全词总解、全词详解进行粗浅的解读,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请各位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人物经历(一)仕途——世浊独清,慧极必伤纳兰性德是满清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出身叶赫那拉氏,极其尊贵,自身又文武双全、满腹经纶,被后人称为“清代第一词人”,年仅22岁便位列进士二甲第七名,一路从御前三等侍卫晋升为一等侍卫,前程似锦,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但纳兰性德“身在高门广厦,常怀山泽鱼鸟之思”,正所谓“伴君如虎生死观,起浮难依逆难长”。
他其实并不喜欢自己御前侍卫的身份,这不仅束缚了他的自由,使他谨小慎微,步步惊心,还影响了他的追求和向往。
康熙时代距离满清入关的时间并不久远,满汉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康熙皇帝虽然为了笼络汉族,促进民族大融合,推崇汉族文化,但同时又大兴文字狱,再加上清初文人对故国的怀念,使得文人集团与统治者之间无法达成默契。
纳兰性德是一个特殊的人,他既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又是统治阶级的一员,文人的身份并没有影响他的政治前途,侍卫的职业却成了他文化事业上的一道屏障[1]。
虽然他有寻常人求之不得的家世背景和光明平坦的仕途,但是他却厌恶官场的污浊,追求的是宁静平和、自由洒脱的生活;碍于身份和家族的希冀,又不得不融入这虚假的环境中,因为这样矛盾的心境和经历,所以他的词给人的多是郁结、哀婉、悲凉的感觉。
10首纳兰词
10首纳兰词春天的美,是草长莺飞,是杂花满树,是多姿多彩的。
纳兰词的美,是低沉宛转,是悱恻缠绵,是细腻绵邈的。
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那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几首:【春日思乡之美】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该词上阕描写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发出了离多会少的喟叹,下阕则通过啼鹃、旧事等语词,使感慨更为深沉。
全词行文凄婉闲丽,抒发了词人身处他乡的孤独、伤感之情。
【春日惜花之美】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词人在笔下着力表现其伤春惜花的意绪,同时也借花写人,“倩魂销尽夕阳前”既是惜花之凋谢,也是伤人之辞世。
【春日相思之美】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春日忆友之美】菩萨蛮·寄梁汾苕中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
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上片词人设想好友顾梁汾独自在归途中遇到荒凉景色,心中十分萧索,与市集上的繁闹形成对比;下片讲述孤舟夜行之后,即将见到壮观景色与妻子的喜悦心情。
全篇从荒凉和寂寞落笔,以欢快与祝愿结尾,表达了词人对好友顾梁汾的思念与慰籍之情。
【春日伤别之美】菩萨蛮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催花扑玉钩。
娟娟双蛱蝶,宛转飞花侧。
花底一声歌,疼花花奈何。
“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写尽了春日作客离别之苦;“花底一声歌,疼花花奈何”,则表现出作者对花朵飘零的百般惋惜,缠绵动人。
【春日飘零之美】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⑶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作者:佚名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
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朋友就是指容若公子的知己,当时另一位诗词大家顾贞观。
<2>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注释①谁:此处指亡妻。
②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③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④被酒:中酒、酒醉。
⑤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⑥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⑦消得:消受,享受。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
他对这位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为悼念亡妻卢氏所做。
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赏析作者:佚名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
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
前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
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
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
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
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
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
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3>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注释作者:佚名1.匀泪:拭泪。
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
2.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
唐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不胜.承受不了。
3.分(fèn):料想。
4.山枕:枕头。
两端凸起中间低凹的山形枕头。
5.檀痕,浅红色的泪痕。
是说沾上胭脂的泪痕。
6.涴(wò):浸渍、染上。
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
7.销魂:极度的愁苦或欢乐。
8.折枝,中国花卉画技法,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
宋仲仁《华光梅谱·取象》:“……其法有僵仰枝、覆枝、从枝、分枝、折枝。
”▲赏析前两句叫人读来摇心动魄,后两句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经是别后凄凉,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了。
下阕紧承上阕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然凄怆词意并未因此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
容若此词和后主词还有一点相似,就是不过多的借助外景,而选择用白描的手法深入内心,感情恳切,用词清净▼写作背景作者:佚名写此作品时,纳兰的结发妻子卢氏,已离世多年,长久孤寂的纳兰,总是抹不去与妻子在一起时的那些点滴快乐,总是抹不去心头似被月光镌刻上去一样的温暖回忆。
于是写下此词以舒缓自己相思之苦。
▲赏析二作者:佚名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再现情人重聚时的情景,字句间一片春光凄凉。
从词意上看,大约是写昔日的情人,通篇皆作追忆的口吻。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开篇两句化用了李煜《菩萨蛮》中的“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生动传神。
别后的凄凉,最难以忍受的是月明之夜的清冷相思。
读来令人摇心动魄。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是别后凄凉。
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
“半生已分孤眠过”,紧承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凄怆词意并未因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
结句处的“折枝花样画罗裙”,借物映人,含蓄委婉。
整首词从头到尾都是写实,写对方的情态状貌,中间数句皆是情语,有情有景,有尽而不尽之意,通体灵活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