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赏析语言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表现手法——托物寓意、设置悬念教案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表现手法——托物寓意、设置悬念教案

把握表现手法之托物寓意、设置悬念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中招考点:近5年河南中考没有涉及“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中托物寓意和设置悬念的试题。

外省涉及到此知识点时考查有托物寓意、设置悬念,如:2015重庆B卷《我的暖,一寸长》第4小题,分值4分(设置悬念,《五三》106页第十二题);2015云南《别样山茶红》第4小题,分值3分(托物寓意,《现代文阅读满分攻略》66页第五题)。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已有所了解,能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出所用的表现手法,但是对于托物寓意、设置悬念的判断还存在不足,对此类题的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托物寓意、设置悬念类型的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附:《别样山茶红》、《野菊花》两篇文章。

别样山茶红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

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

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

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

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

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

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表现手法(铺垫伏笔衬托)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表现手法(铺垫伏笔衬托)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把握表现手法:伏笔铺垫衬托)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基于课标的要求,中考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3、学情分析学生对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已经积累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复习时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基础性的阅读训练加以巩固。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阅读表现手法方面的题,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二、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下面三个考题,说出有关表现手法考点的常考题型。

(一)2013某某《放学》《创新中考》第150页第2题: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二)《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解题题典》第191页3.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分析。

(6分)(三)九年级上册课文《故乡》中“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一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归纳题型: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伏笔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三、解析下列试题,总结答题思路。

1.2013某某《放学》《创新中考》第150页第2题: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答案: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罴的。

②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

(每点1分,共2分)2.《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解题题典》第191页第三题: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分。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篇一】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指导课题:品析语言课时:1课时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目的:通过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记叙文品析语言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记叙文的有关知识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记叙文有狭义和广义之说。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记叙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和事。

包括:通讯、特写、游记、回忆录、访问记等。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又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

二、记叙文考点中的常考考点:1.把握中心。

2.品析语言。

3.分析人物形象。

三、出示目标:品析语言。

四、指导与训练(一)、向学生介绍中考记叙文语言品析试题第一种类型: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1、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词语才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再举例,再让学生了解中考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考题的常见类型。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课改实验区)记叙文阅读《水塘边的鸟窝》15小题: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要好,并说明理由。

(2分)(1)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2)一个关于”寓”的故事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湖南省长沙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母亲的贺卡》23小题: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1)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2)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006年广东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词典的故事》(阿来)17小题: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分)(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2、教师举例引导。

3、练习《母亲的贺卡》23小题。

(二)、向学生介绍中考记叙文语言品析试题第二种类型:赏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1、先举例眉山市2006年课改实验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坐在最后一排》(乔叶)18小题:请从第⑨⑩加曲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从修辞运用方面来说说表达作用(2分)。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与筛选4. 记叙文阅读策略分享5. 经典记叙文阅读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入记叙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练习分析记叙文的结构,提取、筛选关键信息。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使用的策略。

5. 练习:提供经典记叙文供学生练习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课外记叙文,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

3. 练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阅读: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七、记叙文阅读技巧1.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主题。

2. 细致阅读: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理解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

3. 分析人物: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 解读通过预判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八、课堂练习1. 片段阅读:让学生阅读记叙文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2.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4.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记叙文主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分析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

3. 讲解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教授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一篇记叙文,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性训练和辅导。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其他教学内容,如诗歌、散文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第一篇: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一、赏析句子的方法1、修辞角度(1)修辞手法种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比、反问、设问比喻:就是打比方,就使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种类有(1)明喻。

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喻词“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

例如: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当人来写,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鸟儿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新鲜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

八月桂花,香飘万里。

(夸大)这房间,连个巴掌大都没有。

(缩小)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内容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死它。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物。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一个是马褂,一个是西装。

(2)掌握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5分钟)比喻:生动、形象、具体夸张: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拟人:生动形象,人格化,有情趣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排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有气势,增强语气,深化思想内容对比:突出强调反复:突出强调,加强节奏借代:形象突出,生动具体反问:加强语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设问:引起人们的主意和思考(3)答题格式(4)实战练习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A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本女郎(本体)比喻成水莲(喻体)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本女郎娇羞的样子,表达了……)B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作者与日本女郎别离时的不舍,表达了他对日本女郎的依依不舍之情。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解释记叙文的特点,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等。

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介绍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如抓住主题、理解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等。

4. 记叙文的评价和分析:教授如何评价和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内容,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5.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讲解如何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写作,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阅读和评价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和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设计记叙文阅读题目,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任务中的表现,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方面。

3.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计划1. 授课时间: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安排:第1-2课时: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

第3-4课时: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分析经典案例。

第5-6课时:教授评价和分析记叙文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

第7-8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第9-10课时: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和写作练习评价,总结复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记叙文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实例分析4. 记叙文练习题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讨论,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4.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以及对答案的准确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便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记叙文阅读教材或辅导书2. 记叙文练习题库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教案示例:【引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散文、小说等文体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文体——记叙文。

请大家回顾一下,记叙文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呢?【讲解】1. 时间性: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2. 情节性: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变化,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3. 人物描写:记叙文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状态。

4. 环境描写:记叙文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氛围,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实例分析】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这篇记叙文《难忘的一件事》,大家边阅读边思考,这篇文章符合记叙文的哪些特点呢?【练习】师:请大家完成这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题目是:这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件?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文章通过哪些人物和情节来展现这个事件?【教学评价】师: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篇记叙文的看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篇: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整体把握记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中心、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等);2.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3.理解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体会隐含其中的思想感情;4.赏析记叙类文章中的精彩词句(描写句、修辞句、有表现力的词语等);5.分析解说关键句段及主要写法的作用;6.通过联想、想象、评价等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运用。

复习方法: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

复习课时: 6课时第二课时复习目标: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在记叙类文章中捕捉、筛选重要信息主要体现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的变化;事情某一发展阶段,如起因、结果或情节的发展过程等;景物的特点及变化;叙事的线索、顺序、人称的变换乃至指出哪一处是伏笔、照应等等。

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信息,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就是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说到底,就是要把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要点挑选出来。

二、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一)出示典型题例(二)学生阅读文章并答题,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三)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讲析典型题例(四)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捕捉、筛选、概括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确认区域,即确认需要的信息所在的范围。

总的来说,阅读信息区域有三种情况:在某一自然段;在某几个自然段;散见于全文。

具体而言就记叙文来说,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我们一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原文中的开头或者结尾处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

第二步,确认词句,即确认承载所需信息的词语和句子。

在信息区域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中,往往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包含着试题指向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筛选工作,通过理解、分析、排除,以确认承载信息的那些重要的和关键的词语、句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准确判断记叙文。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a. 记叙文的定义b. 记叙文的特点: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叙述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a. 快速浏览,把握文章大意b. 细读重要段落,理解人物、事件、地点等关键信息c. 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d. 关注文章、开头、结尾,寻找答题线索3.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a. 人物描写题b. 事件概括题c. 观点态度题d. 细节理解题e. 推理判断题4. 记叙文阅读训练实例分析a. 选取中考真题,进行实例分析b.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解题步骤展示c. 分析错误选项,总结答题规律5. 记叙文阅读巩固练习a.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c. 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针对性辅导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3. 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记叙文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3. 中考真题模拟,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内容6. 记叙文中的重要概念与术语理解a. 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b. 叙述手法:顺叙、倒叙、插叙、平叙c. 描写手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7. 记叙文中的人物分析a.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区分b. 人物性格的分析与归纳c. 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与评价8. 记叙文中的事件与情节分析a. 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理解b. 情节的转折点及其作用c. 事件与情节的内在联系和主题的体现9. 记叙文的背景与主题分析a. 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对记叙文的影响b. 记叙文中的隐含主题与显性主题c. 主题的深化与延伸十、教学评价10.1 课堂讨论与问答,评估学生对记叙文概念与术语的理解程度。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托物寓意、设置悬念教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托物寓意、设置悬念教案

把握表现手法之托物寓意、设置悬念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中招考点:近5年河南中考没有涉及“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中托物寓意和设置悬念的试题。

外省涉及到此知识点时考查有托物寓意、设置悬念,如:2015重庆B卷《我的暖,一寸长》第4小题,分值4分(设置悬念,《五三》106页第十二题);2015云南《别样山茶红》第4小题,分值3分(托物寓意,《现代文阅读满分攻略》66页第五题)。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已有所了解,能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出所用的表现手法,但是对于托物寓意、设置悬念的判断还存在不足,对此类题的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托物寓意、设置悬念类型的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附:《别样山茶红》、《野菊花》两篇文章。

别样山茶红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

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

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

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

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

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

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铺垫伏笔衬托)教案(优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铺垫伏笔衬托)教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把握表现手法:伏笔铺垫衬托)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基于课标的要求,中考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3、学情分析学生对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已经积累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复习时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基础性的阅读训练加以巩固。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阅读表现手法方面的题,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发展作铺垫。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铺垫:铺垫是显性的。

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看不见;铺垫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

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比如推动情节,突出人物,等等。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二、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下面三个考题,说出有关表现手法考点的常考题型。

(一)2013河南《放学》《创新中考》第150页第2题: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二)《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解题题典》第191页3.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分析。

(6分)(三)九年级上册课文《故乡》中“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常见的表达方式。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记叙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表达方式。

2. 记叙文的情节分析:学习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发展、冲突和高潮等要素。

3. 记叙文的人物分析:学习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人物关系等要素。

4. 记叙文的环境分析:学习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要素。

5. 记叙文的主题理解:学习如何理解和概括记叙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情节分析、人物分析、环境分析和主题理解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练习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引起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情节分析、人物分析、环境分析和主题理解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改进意见。

六、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学习记叙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如悬念、抑扬顿挫、对比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
记叙文——记叙依次及作用
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视野、两类构造”
记叙文——记叙依次及作用(复习课)
一.复习目的确定根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阅读课文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肯定时间、肯定地点发生和开展,所以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把握文章记叙依次并体会它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依次考点)”试题来看,主要对该学问点考察,干脆或间接考试题常有。如:河南2015《滴水之恩》第一题按依次概括故事。
①从家返回途中,躺在卧铺上,她翻开没看完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后面,突然发觉书签上有几行字。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宏大感动。。。。。。回到自己所在城市那个晚上,她找出保藏了二十年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桥梁,从自己心开场,延长向那个遥远人儿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依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惹事。
倒叙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爱好。
(2)避开叙事平板单调(平铺直叙)增加文章生动性、可续性。
例如:朱自清——《背影》
运用倒叙,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是父亲“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绵绵情思。然后再细致叙写父亲背影,抒发了剧烈感情,使文章有波澜,避开平铺直叙。
例如:牛汉《我第一本书》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和二黄毛命运。
运用依次,要留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简单出现罗列现象。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务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局部提早外,其他仍是依次方法。
运用插叙肯定要听从表达中心思想须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当堂训练
【2016开封一模】 《爱是岁月书签》摘自《五年中考,三年模拟》P177,

【中小学资料】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中小学资料】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的线索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①,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②,波澜又起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附:守桥葛俊康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目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安排:一教时教程:一、导入:二、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 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 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其安排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

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略) 4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

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见考标28页)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两种。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散文:(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特点:真实性强、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情感丰富。

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要素:人物、事件、环境、情感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抓住,预测内容细读开头,掌握主题分析人物,理解事件关注环境,感受情感提炼要点,概括总结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词语理解题句子理解题段落理解题文章主旨题人物分析题事件分析题环境描写题情感把握题5. 记叙文阅读练习与反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进行阅读练习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策略。

3. 练习讲解:针对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解答案及解题技巧。

4.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学生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学习内容。

2. 教辅: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

3. 网络资源:有关记叙文阅读的优质教学视频、文章等。

4. 参考书籍: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解析、策略指导等书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记叙文阅读的思考。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段(句)的作用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段(句)的作用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把握记叙文段(句)的作用逻辑顺序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某某中考“记叙文阅读【段(句)作用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首段(句)、中间段(句)、结尾段(句)、景物描写段(句)的作用。

分值2--4分。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段(句)的作用已有所了解,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问题,但是往往顾此失彼,对此类题的答题格式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开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中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结尾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4、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赏析语言教案设计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赏析语言教案设计

赏析语言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语句赏析,加点词语表达的好处等,如:2013河南《放学》第9小题等,2010年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0小题。

本节主要如何语言赏析。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已有所了解,能找出文章中精彩语句,但不会对精彩语句进行点评,答题思路不清。

二、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语言赏析,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三、小结:
对这类试题的回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
1、从文中指出精彩的语言,并指出这句(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对这些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思想)等进行阐释
3、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通俗的讲,就是找出精彩语句后,讲清楚作者使用这样的语言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后达到了
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语言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语句赏析,加点词语表达的好处等,如:2013河南《放学》第9小题等,2010年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0小题。

本节主要如何语言赏析。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已有所了解,能找出文章中精彩语句,但不会对精彩语句进行点评,答题思路不清。

二、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语言赏析,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三、小结:
对这类试题的回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
1、从文中指出精彩的语言,并指出这句(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对这些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思想)等进行阐释
3、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通俗的讲,就是找出精彩语句后,讲清楚作者使用这样的语言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后达到了
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