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文理分科可是个让人纠结又头疼的大事儿。
回想起自己当初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候,那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七上八下。
记得那时候,我才高一,刚接触到高中的知识,感觉一切都是新鲜又复杂的。
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数理化、政史地,还有语文英语,每一门都不敢掉以轻心。
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文理分科的阴影就慢慢笼罩了过来。
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强调着文理分科的重要性,说这是关乎未来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
我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咋就这么重要呢?不就是选个文科或者理科嘛。
”但现实可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先说说文科吧。
我对历史还挺感兴趣的,那些古代的故事、人物,仿佛都在眼前活灵活现。
想象一下,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气,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繁荣,还有李清照诗词里的柔情,多有意思啊!地理也不错,能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什么非洲的大草原,欧洲的古堡,想想都让人神往。
政治嘛,虽然有点枯燥,但能让我明白社会的运行规则,也算是有点用处。
可文科也有让我头疼的地方。
要背的东西太多啦!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地理的各种地图、气候类型、物产分布,政治的各种理论、概念,感觉脑袋都要被塞爆了。
而且,听说文科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以后能选择的专业和工作好像没有理科那么多。
再看看理科。
数理化,那可是逻辑思维的大挑战。
做数学题的时候,那种一步步推导,最后得出答案的成就感,真的很棒。
物理的各种定律、实验,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都充满了神秘和乐趣。
理科的就业前景似乎也更好,什么工程师、科学家、医生,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但是,理科也不是那么好啃的骨头。
那些复杂的公式、定理,常常让我抓耳挠腮。
一道数学题,想半天也想不出来,物理实验做错了被老师批评,化学方程式配不平,这些挫折都让我对理科又爱又怕。
那段时间,我天天纠结,跟家里人也讨论个不停。
爸妈说:“你数学成绩还不错,选理科吧,以后好找工作。
”可我心里又放不下对文科的那点喜欢。
高考文理分合的历史与反思

[ 稿 日期 ] 2 1—51 收 0 00—8 [ 金 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课 题 “ 基 自主招 生 与 高 考 改 革 研 究 ” ( o 9J 8 o 1 ) 2 o JD 8 O 6 [ 者 简 介 ] 刘 希 伟 ( 9 1) 作 1 8 一 ,男 ,山 东 烟 台 人 ,厦 门大 学 博 士 生 ,主要 从 事 高 等 教 育 理 论 与 历 史 、科 举 学 研 究 。
求 意见 稿 中 ,“ 中取 消 文 理分 科 的必 要性 和可 行 高 性 ”被 列为 2 0大 重要 教 育 改 革 议 题 之 一 。针 对 高 中教育 阶段 究竟 应否 实行 文理 分科 的 教育教 学模 式 这 一 问题 ,教育 学界 与社 会各 界展 开 了广 泛而 激烈 的探讨 ,各 学术 报 刊 、新 闻媒 体也 纷 纷刊 发 了相关 的系列 专文 。这 些探 讨多 是从 高 中教 育本 身一 端 出 发 进行 的 ,但 问题是 ,高 中文理分 科 问题并 非 是 中 学 教育 一方 的事 情 ,其解 决还 必须 同时考 虑高 考文 理 模式 的 问题 。高 考 由于 巨 大 的 “ 挥 棒 ” 功 能 , 指 其 分科 与否 及科 目具 体设 置状 况 ,直 接影 响到 基础 教 育 的教育 与 教 学 。 “ 要 高 考 分 文 理 不 同科 目, 只
公平 。
[ 考文献] 参
[] 刘 海 峰.高 考 改 革 中 的 全 局 观 [] 1 J .教 育 研 究 ,0 2 0 ) 2 — 2 0 ( 2 :1
25 .
部分 “ 搭便 车 ” 院校不 能够 坐享 其成 而使 其 生源 的
受 到影 响 , 而将 院校 全 部 投 向 了社 会 市 场 化 选 择 从 的前沿 , 会使 高等 院校 面 临 着 从 观 念 到管 理 上 的 巨 大冲击 。其 次 , 录取 制 度 的改 革 会使 高等 院校 内部 本 来就 显现 的专 业 不 平衡 现 象 加 剧 , 要 扶 持 的专 需 业 以及 基础 学科 就 需 要 国 家采 取 相 应 的保 证 措 施 , 同时会 迫使 院校 采 取 大类 招 生 , 至 以 院校 为单 位 甚 进 行招 生 , 生进 入 学 校 后 通 过 选修 相 关 课 程 进 行 考 再 次选 择专业 , 接 影 响 到 包 括 教 学 、 程 、 生 管 直 课 学
关于文理分科你的看法作文

关于文理分科你的看法作文
关于文理分科,我得说说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觉得,文理分科就像是开了一扇门,让我们能更专注地
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喜欢历史、文学?那就选文科,尽情沉浸
在那些故事和思想里。
对科学、技术感兴趣?那就选理科,去揭开
那些自然界的奥秘。
这样分科,让我们能更早地确定自己的方向,
一门心思地钻研下去。
不过也有人担心,文理分科会不会把我们的视野给限制了?如
果只学文科,是不是就对科学技术一窍不通?反过来,如果选了理科,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人文素养就欠缺了?确实,有时候这种
分科会让人感觉像是在走独木桥,一步走错就可能掉进沟里。
我自己觉得嘛,文理分科这事儿有利有弊。
好处是,我们可以
更早地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领域,然后全力以赴。
但坏处是,我们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些其他领域的精彩。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我
们自己。
不管选文还是选理,都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去了解、
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总的来说,文理分科这事儿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待和处理。
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去学习、去体验,无论选文还是选理,我们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
有关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文表示认同, 甚至由于提出者本人身份的特殊性, 这一观 l 科的考分都能平等地计入录取总分 , 那么, 不管文理分不 点本身随即被部分拥护者引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依 1 分科,不管高考是3 1323X + 、+ 、+ ,不管哪个部门怎么规
j 二、 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l 通过对比, 我们发现, 讨论双方都有自己言之凿凿的 ! 依据 , 比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的论者认为 , 现代社会需要 I 培养全 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而文理分科 与这一趋势是相 J 违背的; 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则认为, 在高考制度不 I 改变的情况下贸然取消文理分科只会加重学生负担, 不
・
齐 军: 有关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据。另外 , 持相似观点者还认为 , 国的教育方针 以学生 f , 了学生那里 、 我 定 到 学校那里 , 也一定会 分科 。相反 , 如果 “ 全面发展” 目标 , 为 不应该 “ 重智轻德” “ 、重智轻体” “ 、重 高考开考所有学科并平等地将各科分数计人 高考总分 , 知识轻能力”也不应该因文理分 改 , 学生知1 偏失。 { 只 勾 当 那么 , 谁让文理分科也不管用 , 学生和学校也会 自己取 () 2 文理分科是对学生的一种“ 强权 ” 这种“ 。 强权” f 真要解决文理分科问题 , 体 消。 应该去讨论高考制度 。 还有
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 。 这种“ 强权 ” 的后果是 , 带给了高
() 3 文理分科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准备期 , 可以发
展学生的特长 。 有反对取} 文理分科的高中生认为 , 肖 到了
文理分班后期末总结

文理分班后期末总结一、前言文理分班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中学的教育形式,旨在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将学生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素养。
对于我个人而言,在这个学期里,我被分到了理科班,并经历了许多新的学习和成长。
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回顾这个学期的学习经历,并总结一些对我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二、学习的挑战1. 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在理科班,我们开始系统地学习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
相比之前的综合科目,这些学科内容更加专业和深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
我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预习、复习和做习题。
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很吃力,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逐渐提高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在理科班,我们的老师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求我们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实验和研究。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和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文理分班的收获1. 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掌握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我明白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为将来的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在理科班的学习中,我养成了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和进行研究,我学会了观察、提问、推理和实验,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
3. 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文理分班后,我还参与了不少班级活动,如实验竞赛、项目研究等。
通过与同学的合作,我学会了与人沟通、协调团队和解决问题。
这为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的经验与教训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学习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只有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
文理分科之我见

文理分科之我见又到了一个学年快结束的时候了,每年随着高考的结束,有两批人同时开始纠结起来,一批高二年级的同学,他们要准备着进入新高三,投入紧张的高三生活;还有一批就是高一年级的同学,这也是他们的一个分水岭,文理分科,到底选文还是选理,对于部分孩子来说,还真的是很纠结,拿不定主意。
上次一篇博文谈到跟朋友交流对于分科的想法,博妈在评论中提出要求,在博文中写详细点,呵呵,作为一个也曾为女儿的分科纠结过的过来人,再加上经过了分科以后两年的学习,对于分科的感受又有了一些新的体验,那就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这两天看到很多专家都在谈文理分科,他们给出的见解很有高度,也很有指导意义,我这只是一个普通考妈的小小感受,大家姑且看之,有妄言之处,多加批评指正。
学文还是学理,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孩子自身的条件孩子自己如果偏科明显,严重偏文或者偏理,那么就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家长可以毫不犹豫支持孩子选择自己的偏科。
2.成绩拔尖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能学得很好,所以主要可以看孩子对于以后的专业兴趣,更加偏文还是偏理,然后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选择学文或理。
如果对于专业没有特别的偏爱,那就学理吧,毕竟理科的选择面更大一些,而且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很多文科专业,理科生也一样可以报名,反之,理科的专业,文科生则插不上手。
3.各科成绩平均的孩子如果是各科成绩平均的孩子,且成绩不是很突出,对于文理也没有特别爱好,那么建议还是以学理科为好。
因为总的说来,理科将来的出路比文科要多,招生人数、招生学校、招生专业理科都大大多于文科,考上好大学的可能性也比文科生要多,就连将来想要店铺,也是理科的选择面更广一些呢。
4.成绩落后学得太累的孩子如果孩子学得太累,分科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孩子学文还是学理更加轻松,一般情况来说,学文比学理要轻松一些,但是也要考虑到,有的孩子记性很不好,学文也很困难,毕竟学文有大量要背诵的东西,所以也不见得就比学理要轻松多少。
文理分科之感想作文(通用5篇)

文理分科之感想作文2022-02-27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理分科之感想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理分科之感想作文篇1高中阶段,读完了高一,学生们就要面临文理分科这个问题了。
文理分科,简单来讲,就是学生根据对于文科与理科的兴趣不同做出选择,喜欢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多一点的就可以选择读文科,喜欢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多一点的就可以读理科。
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读理科的人数会相对较多,至于为什么,理由原因有很多。
通常认为,学好理科的人以后也同样可以在文科方面有所建树。
而通常学了文科以后,今后能够在理科方面有所建树的比较少。
其实,文理分科是一种根据人发展而设定的学习划分制度,只要孩子有兴趣了就可以轻松自然的选择。
可实际上,一些高中学生刚刚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感到迷茫与困惑。
因为文理分科可能直接就与未来的就业挂钩了,这对于刚刚踏入高中一年的学生来说是有点突然。
不过,人生路既然已经开始行走,就要勇敢得做出选择。
而既然选择了,就更要坚定如一。
因为成功不仅是一个选择,更需要坚持与努力。
文理分科之感想作文篇2文理分科,终于还是来了,文科具相对优势的我,还是想读理科,可对我而言,读理无异于死路一条,因为我,理科好烂,但我还是和家人商量,寻求他们的意见。
想想我还是该读文科,记忆力好可以的我,文笔还不错的我,喜欢语文的我,可是文科出来后又该怎么办?不像理科有太多的选择,文科的话,要不就师范,要不就政法学校,对我而言,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我想,分数都蛮高的,都要努力,对于理科死路一条的我,没办法,只可以走文科路,还是有点后悔,我喜欢数学的,一直都喜欢的,可是却学不好,无能为力。
看到爸爸妈妈,很开心,不会再像以前和他们吵架了,会帮妈妈了,说不出的感觉,昨天收到书和稿费的时候,抱着妈妈又唱又跳,我喜欢妈妈,妈妈很漂亮,至少在我眼中是这样的,又很能干,妈妈一直都是丫头的骄傲,只是丫头做不到像妈妈那样子,很爱妈妈,真的,也很爱爸爸,以前的叛逆,都随风而去了,现在,我只想,好好努力,读书,以后给妈妈,买很漂亮的裙子,妈妈喜欢裙子,我觉得,我会做到的。
对高中文理学科分科的思考

对高中文理学科分科的思考一、高中文理分科现状近几年不会改变文理分科和当今盛行的灌输应试教育关系密切,其对学生既缺乏进行高效的专业化素质的教育,更没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在曾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的意见征求”尤为引人瞩目。
早在2010年03月03日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就谈到:淡化文理分科应是一种趋势。
近日,湖南省关于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的规定引起社会关注和媒体热议,引发了一场关于文理分科、高考改革的“口水大战”。
通过网络调查74.34%的网友不同意取消文理分科,学生中反对者尤其多。
在改革的方式上,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教改切忌单纯用行政手段推进,“应该是学术推动,行政支持,不可操之过急。
”他们提醒,实际上许多省份早已有前车之鉴,政策规定朝令夕改、摇摆不定。
2002年,江苏省教育部门曾推出过“3+大综合”的高考改革方案,遗憾的是,因缺乏现实可行性,改革最终流产草草收场。
虽然文理不分科肯定对学生全面和长远发展有利,但他所掌握的情况是,大部分高一学生和家长还是希望文理分科,担心9门主科一起学会“累死”,面面俱到结果反而可能什么都学不好。
目前来讲文理分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社会分工非常细,需求的是更专,更精的人才。
分科通过我们对安徽省的高考近三年的分数线分析发现,每年的高考各批次的分数线都比理科高,满分同为750分,文史类和理工类的录取分数线为何有如此显著的差距?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原因造成的通过上表分析可知历年高考文理科考生比例接近1:1安徽省近三年的高考本科计划统计可以发现理科类招生计划远超文科3、文理科就业形势,也应作为学生选择文理科的依据之一。
传统观念左右着不少同学的选择。
“有人认为学文科就是坐办公室的,学理工科特别是工科是进工厂车间的。
我觉得文理科就业形势也应该作为同学们选择文理科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文理分科。
这个问题就像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战争,让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
那么,文理分科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咱们得明白,文理分科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成书呆子或者数学怪才。
它只是想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专注,更加有针对性。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成为真正的专家。
说到文理分科,咱们得先从字面上理解。
文科和理科,顾名思义,就是指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人文类学科,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学科。
这两类学科各有千秋,咱们不能说哪一个更好,只能说哪一个更适合自己。
举个例子,小明同学是个天生的理科生。
他对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特别感兴趣,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课后还会主动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而小红同学则对文学、历史、哲学这些学科情有独钟,她喜欢阅读经典名著,还经常参加各种辩论赛。
如果让小明去学文科,他可能会觉得无聊;而让小红去学理科,她可能会觉得吃力。
所以,文理分科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文理分科也有它的缺点。
比如说,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选错了科目而后悔不已。
这就像是一场“恋爱游戏”,你可能会遇到那个让你一见钟情的人,但最后却发现你们并不合适。
所以,在选择文理分科的时候,咱们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文理分科是一个双刃剑。
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后悔不已。
所以,咱们在选择文理分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你对某个学科特别感兴趣,那么就大胆地去追求吧!毕竟,人生就是一场冒险,没有冒险就没有收获。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在文理分科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记住哦,无论你选择了文科还是理科,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热爱学习!下次再见啦!。
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文理分科可是个大事儿!这就像是站在一个分岔路口,选择了左边的路,右边的风景就只能留在想象中。
说起文理分科,我就想起了自己当初那纠结又迷茫的时刻。
那时候,我整天都在琢磨,到底是选文科好呢,还是理科好。
周围的同学们也都一样,大家凑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有人说理科就业面广,将来能当工程师、科学家;有人说文科有意思,能让人更有文化底蕴,更懂得生活的情趣。
我呢,一会儿觉得理科的那些公式定理挺酷的,一会儿又觉得文科的诗词歌赋很迷人。
先来说说理科吧。
我对物理化学那些实验可真是又爱又怕。
记得有一次上化学实验课,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做制取氧气的实验。
我那个紧张啊,手都有点发抖。
小心翼翼地按照步骤操作,生怕出一点差错。
当看到集气瓶里咕噜咕噜冒出气泡,最后收集到纯净的氧气时,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那一刻,我觉得理科真的很神奇,能通过实验揭示出世界的奥秘。
还有物理课上的那些受力分析,电学实验,每次解开一道难题,都感觉自己像是个超级英雄,战胜了一个大怪兽。
但同时,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概念也让我头疼不已。
有时候一道题算了好几页纸,最后还是错的,那种挫败感真的让人想放弃。
再说说文科。
我特别喜欢历史课,听老师讲述古代的那些故事,就好像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一切。
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霸气,唐朝的繁华盛世,宋朝的文化繁荣。
每次上历史课,我都沉浸在其中,仿佛和古人在对话。
语文课就更不用说啦,诗词歌赋的魅力简直无法抵挡。
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受到他的豪迈与自信;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会到他的忧国忧民。
还有那些优美的散文,让人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
但是文科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要背的东西那可真是多如牛毛。
政治的各种原理,地理的地图和气候类型,每次考试前都要拼命地往脑子里塞,就怕漏了一点。
到了真正要做选择的时候,我简直纠结得要死。
我把文科和理科的优缺点都列了出来,反复比较。
对高一学生进行文理分科指导的实践与反思

对高一学生进行文理分科指导的实践与反思对高一学生进行文理分科指导的实践与反思郑江霞【摘要】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文理分科的选择就是对大学学习专业的选择,也可能是对终身从事职业的选择。
文理分科是高中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同时也是艰难的选择。
如何选择是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一次挑战,而我也把如何指导文理分科作为我15年班主任工作的一次挑战。
我设计了“学习,是青春的主旋律”、“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择业,离你并不遥远”三个系列的主题班会,试图从动机、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理性选择文理科。
【关键词】文理分科选择指导实践反思个性职业1对高一学生进行文理分科指导的背景及意义我校是市属市级示范校,20XX级高一共有六个班,按中考成绩分为一个尖子班,三个重点班和两个普通班。
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1)班是重点班之一,学生入学成绩在490分至579分之间,男生人数略多于女生,学生整体表现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口头表达能力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好高骛远,学习的计划性和持久性较差。
进入高一第二学期后,我发现学生在不同科目的成绩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而且有的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文理分科充满疑虑,不少家长也要求学校能做一些指导工作。
我首先求助于我校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她告诉我学校还没有专门用于进行文理分科测试的软件,而且还告诫我不要轻易做指导,最好由家长和学生自己选择。
我明白同事的好意,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文理分科的选择就是对大学学习专业的选择,也可能是对终身从事职业的选择,怎能不慎之又慎呢?可以说文理分科是高中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同时也是艰难的选择。
文理分科后同学们才能有所侧重的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准备将来的高考。
因此如何选择是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一次挑战,而我也把如何指导文理分科作为我15年班主任工作的一次挑战,做了精心准备,自期中考试后开始,历时两个月,完成后还让每位学生写了总结。
今年高考我班学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使我坚定了信心,并有了更多思考,希望对今后的工作会有帮助。
分科后的感想作文

分科后的感想作文
“哎呀,这分科可真是让人纠结死了!”我嘟囔着。
记得那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课桌上,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分科的事情。
“我肯定选理科,以后当科学家。
”同桌小明一脸坚定地说。
“哼,文科才有意思呢,那些历史故事多吸引人呀。
”前桌的小红反驳道。
我坐在座位上,心里乱糟糟的,真不知道该怎么选。
回家后,我把这个烦恼告诉了爸爸妈妈。
“宝贝呀,你得好好想想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呀。
”妈妈温柔地说。
爸爸则在一旁说:“对呀,别着急做决定。
”我皱着眉头说:“哎呀,我就是不知道嘛,感觉文科理科我都有喜欢的地方。
”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处于纠结之中。
看到物理题,我会想理科是不是更适合我;看到优美的文章,又觉得文科好像也不错。
就好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条路走。
有一天,我碰到了语文老师,她笑着问我:“分科决定好了吗?”我无奈地摇摇头。
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别太担心,其实不管选什么,只要你努力,都能有好的未来呀。
就像一棵树,无论朝着哪个方向生长,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我听了老师的话,心里好像有了一点方向。
终于,我做出了决定。
我对自己说:“不管以后会怎样,我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努力向前冲!”分科后的日子,虽然会有挑战,但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分科,这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让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我会带着这份勇气和决心,在属于我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高中各科反思模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步入高中阶段,开始了人生中一个新的征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着更加繁重的学业压力,各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提升。
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将对高中各科进行一次深入的反思。
一、语文1. 优点:在语文学习中,我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2. 缺点:阅读速度较慢,词汇量不足,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写作时,缺乏创新思维,语言表达不够流畅。
3. 改进措施: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拓展词汇量;多进行写作练习,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
二、数学1. 优点:数学基础较好,能够熟练掌握公式和定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2. 缺点:解题速度较慢,遇到难题容易慌乱,审题不够仔细。
3. 改进措施:加强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遇到难题时保持冷静,寻求解题思路。
三、英语1. 优点:英语基础较好,能够熟练掌握语法和词汇,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2. 缺点:听力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写作水平有待提升。
3. 改进措施:多听英语材料,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多进行写作练习,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
四、物理1. 优点:对物理现象有较强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解决问题。
2. 缺点: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解题时容易忽视细节。
3. 改进措施:加强实验操作练习,提高实验技能;在解题时注重细节,避免因粗心而失分。
五、化学1. 优点:对化学知识有较强的兴趣,能够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方程式。
2. 缺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对化学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3. 改进措施:加强实验操作练习,提高实验技能;深入学习化学实验原理,培养化学思维。
六、生物1. 优点:对生物学知识有较强的兴趣,能够熟练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缺点:生物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对生物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3. 改进措施:加强实验操作练习,提高实验技能;多观察生物现象,培养生物学思维。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你们有没有觉得,文理分科这事儿就像是生活中那些超级无聊的选择题,选对了你能得到个小奖品,选错了就得重做?我这儿有个特别生动的故事,来揭示这件事的荒谬。
先说说我那个死党小张。
他从小对数学的兴趣就像我对蔬菜的兴趣一样——基本没有。
一次,他在班里演讲,讲了个段子,说自己对数学的态度就像对待不熟悉的外星语言——一脸懵。
结果,咱们学校来了个新,开始搞文理分科。
小张一脸兴奋地跑来找我:“哈哈,我终于可以摆脱那些让我想哭的数学题了!”我倒是有点小担心,因为我知道小张天生就是个文艺青年,背诗、写散文,跟数字打交道就像看着屏幕上的乱码一样。
于是我问他:“那你准备选择哪个方向啊?”他一脸自信地说:“当然是文科啦,人生的美好全在文学里!”我都快笑死了,心想这小子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
但故事的转折点来了。
分科后,小张竟然被分到了理科班。
怎么回事呢?原来学校为了“公平”,搞了个全员抽签,结果这小子抽到了理科班。
哎,真是人生戏剧性的安排啊。
小张那脸,跟刚被一桶冷水泼到一样,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于是,小张开始了他与数学的斗争。
这一天,我们在学校门口碰见了他,我问他:“怎么样?适应了吗?”他苦着脸说:“适应?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丢到外星球上的地球人,每天都在努力理解别人的语言。
”我笑着说:“那你这是成了‘文理混血’啦!”别看小张这样,大家对分科的看法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小李,她一向对化学实验情有独钟,对她来说,分科就像是她进入了“化学王国”,她开心得都要飞起来了。
她常常嘲笑小张,说他就是个被分科命运捉弄的倒霉蛋。
小李总是充满了积极的能量,她给大家讲了无数关于化学的故事,让我们都怀疑她是不是化学界的代言人。
可是,小李的好运并没有一直持续。
转眼间,她也发现分科的压力其实并不比文科轻。
每周的实验报告、化学方程式,搞得她也开始对化学产生了“某种微妙”的情感。
她对我说:“唉,真是不容易,感觉自己像是在跟化学博弈呢。
谈谈对高中文理分科的看法

谈谈对高中文理分科的看法高中文理分科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对于学生而言,文理分科意味着他们在高中时期要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我个人对于高中文理分科的看法如下。
高中文理分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性。
文理分科使得学生们可以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对于对文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高中阶段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科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而对于对理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高中阶段更加深入地学习数理化知识,为将来攻读理工类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文理分科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都不尽相同,文理分科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着天生的敏感和热爱,他们可以通过选择文科深入研究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而有的学生对数理化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天赋,他们可以通过选择理科深入研究科学原理,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方向,学生才能在高中阶段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然而,高中文理分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文理分科可能会导致学科之间的隔阂。
由于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学习方向,他们可能会与其他学科的学生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变少,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文理分科可能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压力。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并掌握各科的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最后,文理分科可能会限制学生的选择余地。
一旦学生选择了文科或理科,他们就只能在这个领域深入学习,而对于一些对多学科都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一种局限。
高中文理分科既有利也有弊。
对于学生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方向是一种发展自己特长和潜能的机会,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和困扰。
因此,在推行高中文理分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路径。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

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作文哎呀,提到文理分科这个事儿,我总是有些小感慨。
要知道,曾经我可是过过一段“文艺青年的幸福时光”!你瞧,大学那会儿,我还是个坚定的文科派,对那些计算公式和物理定律深恶痛绝。
可后来,毕业了步入社会,才发现这世界的本质其实是“混合派”的。
让我先讲个小故事。
我的好朋友小李,那个时候和我一起选择了文科专业。
每次聊到理科,他总是摆出一副“哎呀,我这辈子跟数学无缘了”的样子。
可是,几年前他突然成了编程高手,每天都在电脑前敲代码,仿佛一只新的“程序员小李”从天而降。
他自己也常调侃,“谁能想到,当年我连个加法都不想做,如今却和代码打了交道!”然后,我也有个朋友小张,文理都尝试过。
她大学学的是理科,后来感觉自己对生物学的热情燃烧得太过旺盛,于是决定转行做了市场营销。
她现在总是对我说,“谁说理科生就不能做市场?我的理科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可是帮了大忙!”你看,这种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的转换,真的有点像是变魔术。
话说回来,我自己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了文理融合的妙处。
记得有次,我需要写一篇关于市场趋势的分析报告,结果发现文科的写作能力和理科的数据分析技能竟然都用上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文理分科的界限,真的没那么绝对了。
就像在厨房里做菜,偶尔也会需要点化学知识来调味,你懂的。
我还记得我大学时代的教授说过一句话,“你可以选择一个学科,但人生却是多学科的。
”这话现在听来,总是觉得特别有道理。
毕竟,生活中哪里只有单一的文科或者理科?就像我们在超市买东西,能分得清水果和蔬菜,却没必要把生活分得那么细碎。
各类技能和知识,都是我们适应生活的工具。
说到底,文理分科的确有它的用处,能帮助我们更集中地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
但人生不仅仅是数学题和文学作品的对比。
比如,你去看医生,医生会用到生物学知识;去商场买东西,市场营销的原理就在里面。
可以说,文理分科是一种方法,但不是绝对的规则。
不同的领域间,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文理分科选理感想作文

文理分科选理感想作文
文理分科,让我很纠结。
从小到大,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可以靠“脑力”吃饭,所以,每次选择题都会毫不犹豫地选“ A”,而对于物理、化学等,则无动于衷。
家长总说:“你如果真正喜欢这
门课程,你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去学好它!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么还是做你擅长的事情吧!”家长经常告诫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不能什么
也不懂。
于是在他们看来,只有物理和数学才算是最重要的两门功课了……其实,我并非完全没有听进父母的话语,但我始终认为,我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使再难,我也要走下去。
因此,我毅然决定选理。
选理的人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被迫选理的。
虽然他们中间有些人确实比较偏向理科,但绝大部分人却仍旧把高考作为唯一目标,将理综合卷视为噩梦般存在。
我知道,这样的生活方式肯定会给未来带来诸多困扰与麻烦,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生轨迹。
但我相信,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追求,便只管义无反顾。
因为我深刻地意识到,任何时候,都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敢于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当然,我也曾遭遇过挫折。
记得刚开始接触物理时,我发现自己连基础公式都不怎么熟悉,简单计算更是犯愁,不禁怀疑自己能否学好物理?我一度陷入焦虑之中,但后来慢慢发现,学好物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老师的耐心辅导,我渐渐找回了状态,成绩越来越好。
所以我始终相信:“不论面临多少艰难险
阻,只要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必能取得胜利!。
中学各科反思报告范文

中学各科反思报告范文一、语文在过去的一学期,我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深度反思。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思考的热情,经常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这导致我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习惯缺乏锻炼。
其次,我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我缺乏自我表达的能力,思维逻辑不够清晰,无法把握关键信息。
最后,我也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有待提高,缺乏广度和深度的阅读经验。
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决定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态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我将主动提问,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增加自己的表达机会。
同时,我还会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会关注不同的文体和写作技巧,并进行模仿练习。
另外,我也会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数学对于数学学科,我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在做题过程中,我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导致答案不准确。
同时,我对于数学的应用能力也有待提高。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我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无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针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会积极主动地复习和整理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
我会将习题作为巩固知识的手段,多做一些基础题和拓展题。
同时,我也会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会多关注实际问题,并试着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提高我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英语在英语学习中,我发现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在课堂上缺乏积极参与的态度,也缺乏与他人真实的英语交流经验。
同时,我对于英语语法的掌握也有一定的欠缺,导致我的写作能力缺乏灵活性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决定加强英语口语训练。
我会积极参与口语练习,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我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还会选用一些英语电影、音乐等进行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我会加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注重针对性的练习,提高我的写作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2月6日,国家教育部公开向社会征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由此引起一场有关“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大讨论。
为此,本文意在通过及时对讨论过程进行反思来推动讨论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目前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观点
1.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意见
(1)文理分科导致人文情怀缺失,降低了民族整体素质。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的现行教育三大“病”之一。
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注意,很多反对文理分科的人士纷纷撰文表示认同,甚至由于提出者本人身份的特殊性,这一观点本身随即被部分拥护者引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依据。
另外,持相似观点者还认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应该“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知识轻能力”,也不应该因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偏失。
(2)文理分科是对学生的一种“强权”。
这种“强权”体现在人为地强迫学生在某一时期必须作出或文或理的选择,它剥夺了学生接受文理公平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对于文理科目成绩相当的学生来说,对其自身发展不利,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
这种“强权”的后果是,带给了高中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为当初选科的非自主性,会导致他们在以后高考失利、兴趣不符、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出现后,把“失败”归咎于高中不得不分解的“强权”。
(3)文理分科机制下的教学充满“功利性”。
当今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功利主义的。
人们之所以主张“文理分科”,是因为分科以后,可以少花部分时间和精力于非选择科目上,可以集中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于所选择的科目上,这样最终就能够通过高考。
至于考生的知识结构如何,有无偏废的学科,则另当别论。
(4)大多数国家未实施文理分科。
在讨论中不少人列举了其他国家高中教育的基本情况,发现除了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文理分科外,大部分国家都不实行文理分科,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2.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意见
(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这是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意见,也是学生和家长对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疑虑。
比如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大综合”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课程合为一门综合科目,满分300分,每科各占50分。
为此,学生需同时学好九门课,为每门课分配合理时间,学习内容涵盖约30本教科书。
对于偏科学生而言,为应付高考,被迫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投入更多精力,造成巨大压力。
这套改革方案仅实施一年,即因学生负担太重而取消。
(2)高考制度不变,取消文理分科缺少制度保障。
有论者认为,只要高考仍有文理之分,只要高考不是所有学科的考分都能平等地计入录取总分,那么,不管文理分不分科,不管高考是3+1、3+2、3+X,不管哪个部门怎么规定,到了学生那里、学校那里,也一定会分科。
相反,如果高考开考所有学科并平等地将各科分数计入高考总分,那么,谁让文理分科也不管用,学生和学校也会自己取消。
真要解决文理分科问题,应该去讨论高考制度。
还有论者特别指出,改革考试制度,特别是改革高考制度,这是当前中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环节。
(3)文理分科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准备期,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
有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高中生认为,到了高中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是大学前的准备阶段,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为大学的专业学习做好过渡。
还有的论者认为,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长,在学习中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提早分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和个性,这样学生学得更有乐趣,老师也教得更愉快。
二、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讨论双方都有自己言之凿凿的依据,比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文理分科与这一趋势是相违背的;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则认为,在高考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贸然取消文理分科只会加重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争论双方也都有不好辩说的地方,比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在被问到在目前的教育条件下取消文理分科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发展是否不利时,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在被问及目前文理科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时,也是难以应答。
基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理性地对这场文理分科
有关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教学与管理》2010年9月1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齐军
筅
10
··
的讨论过程进行反思。
1.意见持有者身份有异导致看问题角度不同
在有关文理分科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意见持有者的身份不同他们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也有异,高中生、学生家长、中学教师等群体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声音较为集中,而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呼声则多来自远离高中教学第一线的人士,比如大学教师、政府行政人员等等,这是由于不同的群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使其看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差异。
文理分科与否对于高中生、学生家长、中学教师等群体来说影响是直接的,教育政策风向标的变动牵引着他们的命运走向,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考虑问题时更加注重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表达观点时也更加谨慎,比如,他们所提出的学生负担、高考制度等都是现实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探讨文理分科必须正视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空谈文理分科是对目前在读高中生的不负责任。
反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由专家、从政人员等人员组成的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较为优越,加上自身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在讨论时主要侧重于教育理应是怎么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当然这种理想并不是幻想,在条件成熟时它们会变成现实,有很多论者之所以这么坚持取消文理分科正是因为他们认为条件已经具备。
因此,在这里,取消文理分科的条件是否具备成为讨论双方的争论焦点之一。
2.关注面过于狭窄致使讨论难以深入
截至目前,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持不同意见的双方争执不下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如何看待高考制度和文理分科与否的关系?②文理分科与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存在因果联系?③怎样处理文理分科与否与学生学习减负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些焦点都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之内的,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之所以很少涉及教育领域之外的因素,是因为大家习惯在教育领域内讨论教育问题,按这种思路来讨论文理分科,即便表面上看来众说纷纭,那也只能称得上热闹,而不能称其为深刻。
因此,在审视文理分科与否时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比如,当前父母的文化修养水平是否能够达到承担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后移交给家庭教育的那部分责任,即在学校之外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其发展特长;当前社会福利制度是否能够打消家长降低孩子求学功利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生计问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后是否会使低收入家庭孩子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劣势凸显从而引发社会问题等等。
我们知道,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即教育与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或彼此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所以,绕开了社会因素单纯在教育范围内讨论文理分科与否只会得出片面化的观点,最终
会影响到相关教育政策的效用。
3.轻视实践论证使得教育政策遽然变动
通观近几年的高中文理分科大讨论,我们发现,论者在意见提出之前很少作充分的调查取证,大家经常引用的一些数据大多是几家门户网站作的网上调查,这部分调查数据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受众的不可指定性而造成可信度偏低。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相关决定之前也很少进行试点实验,实施策略缺乏柔性,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刚性标准,致使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引发种种矛盾而流产,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少中学生发出“能不能不要让我们当小白鼠?能不能想周全了再改革?”的疑问。
文理是否分科不是儿戏,它关乎千万个家庭的未来,所以,研究者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前必须深入被研究群体中去,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系统全面深入地对其观点进行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在总结研究者的意见决定实施相关政策前,也需要组织建立一些试点实验区进行观察,得出该政策在各个地区、各层次社会群体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当然,要完成高质量的调研和实验,需要国家和社会资助机构在资金、人员、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从金融危机的谷底走出,国库储备日益丰盈,各类社会保障措施的陆续出台,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众将会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这会极大地减轻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这些因素看似与文理分科无关,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所以,在以后的讨论过程中,关注文理分科的人士需要广开思路,摆脱只是从教育因素看待文理分科问题的单一思维和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共同推动讨论向深层次发展,并经过不断的总结为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合理意见。
参考文献
[1]王晋堂.科学发展呼唤科学人才观——
—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说起.人民教育,2009(6).
[2]张亚群,刘毳.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为时尚早.考试研究,2009(4).
[3]张景.“文理分科”的源头在哪里?天津教育,2009(4).
[4]龙四古.高中文理分科与高考制度改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闻翟.众议“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教育文汇,2009(4).
[6]柳海民.教育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关燕云)
齐军:有关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11
··。